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开国大典的自动升旗装置是谁发明的

开国大典的自动升旗装置是谁发明的

发布时间:2022-12-22 09:44:07

A. 开国大典上的自动国旗是谁做的

开国大典上的自动国旗是林治远。

B. 我和我的祖国升旗故事是真的吗

这个故事讲的是在开国大典之前,负责电动升旗装置的新中国第一代工程师林治远在开国大典装备审核时说出电动升旗装置不能确保万无一失,于是接到上级通知,指出之前的装置时间设计与国歌总时间长度不能完全吻合,必须要在明早六点前修改完善,做到万无一失。林志远顶着国内首次和上级的超高要求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在人民群众的协助之下,最后完成了阻断装置的重新制作,成功将阻断装置的材质炼成了钢。并不顾自身的恐高症,爬到高达21米的旗杆顶端亲自进行了安装焊接,并最终让国旗顺利升空。
从林志远身上,我们学到了舍弃个人利益、顾念国家荣耀的精神;从人民群众身上,我们学到了不计个人得失,一心帮助别人的精神。这部影片还讲述了第一枚原子弹的发射、香港回归祖国、抗日战争胜利等中国历史上许多具有深刻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这些事件中所展示的巨大的爱国主义情怀也都深深打动了我。作为21世纪的少年,我们热爱我们的祖国,我们更要向无数历史先辈一样尽自己所能保卫我们的祖国,只有这样,才能让国家变得更加富强!

C. 升国旗的小故事

1949年10月2日,也就是开国大典的第二天,由北京市供电局工人陈红年担任天安门广场升降国旗任务。因为开国大典时升旗用的电动升旗装置,是由当时冀北电力公司北平分公司设计的,所以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20多年里,天安门广场升降国旗的任务就很自然地落在了北京市供电局的身上。

1951年9月30日下午,电力公司一位领导把胡其俊叫到一边,说组织上决定交给他一个光荣任务,从明天起接替陈红年在天安门广场升降国旗。

胡其俊听后又是高兴,又是激动,又是担心。高兴、激动的是自己这个在旧社会吃不饱饭的穷苦人,成了新中国国旗的升旗手;担心的是这是由毛主席亲自升起过的五星红旗,由自己来担负升旗任务,怕不能胜任。

第一次升国旗恰逢新中国诞生后的第二个国庆日,天安门广场将举行开国大典以来每年一次的盛大阅兵和群众游行。头天傍晚,胡其俊从天安门广场管理处领来国旗,晚上根本无法入睡,不时地起身看看闹钟,生怕第二天晚了。天刚蒙蒙亮,他便急急忙忙地穿好衣服,一气儿跑到广场的旗杆底下,仔仔细细地将国旗系好、展平,然后遥望天边,等着太阳出来。当第一次顺利完成任务时,胡其俊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比喝了半斤二锅头还带劲。

D.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集锦15篇)

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在写观后感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1

为庆祝祖国建国70周年,我公司为全体员工发放电影票前往电影院观看《我和我的祖国》,让员工们更好的了解历史、增强爱国情怀。

《我和我的祖国》记录着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其中由7个故事讲述了不同的主题,分别是《前夜》、《相遇》、《夺冠》、《回归》、《北京你好》、《白昼流星》、以及《护航》。每一个故事都诉说着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那代人对祖国的坚守和奉献。

其中故事《相遇》让我印象深刻,它讲述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从无到有的过程。从事原子弹研究的科技人员,突然人间蒸发,和心爱的姑娘三年不见。再次见面时,却碍于自己的身份,依然不敢相认。为了研究原子弹,科技人员不顾自身生命投身于此。那些年,多少科技工作者远离家人、隐姓埋名,把青春和热血都献给了祖国。祖国的强大离不开这些甘愿奉献,默默无闻的建设者们!

由此我联想到自己所在企业,作为国企我们要为国家做出贡献,要认识肩上的责任,和影片中的人物相比我们无疑要幸福的多,所以在优越的环境中我们更要知道前辈们的辛苦,要接过精神与文化的接力棒,懂得幸福,珍惜幸福,为企业奉献,为国家奉献。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2

女排夺冠和北京你好是最完整、效果最好的两个故事。白昼流星跟其他几部根本不在一个频道上。陈凯歌应该把这故事单拿出来拍部电影跟前段时间“西部变绿”那篇新闻遥相呼应。以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展现国运昌隆的祥瑞之兆。其他故事都在很努力的用微观的视角而不是宏大的叙事展现历史变迁,但是还是没能像女排和奥运那两个故事一样完全“沉”下来。最后呈现的结果既非传统的史书式的献礼片,亦非有着完整起承转合的故事,甚至不能称其为故事。香港回归看预告片看哭了,抱着很大的期待,最后没想到居然是这么一个破碎的场面。这几个故事呈现效果参差不齐的原因就在于,究竟是把历史事件放在中心地位,还是把历史事件中人的命运放在中心地位。两种不同的出发点自然导致不同的结果。前者只把人物当工具,两个人凑一块念对白就成了,不过是把大事件放到小人物的嘴里说出来而已,还是没摆脱传统献礼片的思路,但又要糊一层窗户纸,硬要换个形式表达,最后支离破碎。后者是真的把重心沉到了小人物的命运当中,展现了国家富强之于个人命运,个人奋斗之于国家兴旺的意义。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3

今天,我来到电影院,观看一场电影,就是正在热议的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个令人感动的故事。

电影是由七个片段组成,每个片段都讲述了一个故事。有“升国旗不能差一秒”的《回归》,有“航天员从太空归来”的《白昼流星》,有“为祖国原子弹研究献出生命”的《相遇》……

这一个个故事都是由真实事件改编的。在这之中,使我最感动,让我最喜欢的故事就是《前夜》了。“前夜”是指1949年,新中国举行开国大典的前一夜,工程师林致远为了保证电动升旗万无一失,争分夺秒进行测试的故事。这个故事让我十分感动,为了保证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正常升起,林致远和战士们进行了无数次的测试。为了保证阻断球的材质,许多群众捐出了家藏的金属。为了保证阻断球的焊接质量,恐高的林致远爬上近30米的旗杆,克服了内心的恐惧,顺利完成了任务。

当毛主席按下电钮,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冉冉升起时,林致远高兴地蹦了起来,而观看电影的我也是心潮澎湃,眼角变得湿润起来。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是啊,我爱我的祖国,为了你的繁荣富强,我要努力学习,用学到的知识建设祖国,报效祖国!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4

今天,妈妈带我看了一部电影,它的名字叫做《我和我的祖国》,里面一共讲述了七个故事,但是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个故事是“你好,北京”。

“你好,北京”讲述的是一个出租车司机在单位通过抽奖获得了一张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门票,他就是这么幸运的抽中了,正巧他儿子的生日快到了,他本想把这张门票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他的儿子。可是,不幸的是,一个搭乘他车的一位外地来的孩子偷偷地把门票拿走了,并留下了门票上标明的票价。于是,他千方百计找到了那个孩子,希望把门票要回来,但是当他从这个孩子了解到,他之所以那么做是因为奥运会比赛的赛场栏杆是他爸爸修的,而他的爸爸在一次地震中死去了,他多想去看一看,摸一摸爸爸修的栏杆啊!他对那个孩子产生了怜悯和关爱,最后他将那张珍贵的奥运会门票送给了他。

从这个出租车司机身上,我学到了一种可贵的品质:关爱他人。在生活中, 我希望从我做起,做一个关爱他人,体谅他人的人!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5

十月金秋,灿烂的阳光照耀着大地,温柔的秋风吹拂脸庞,有幸在《我和我的祖国》放映的第一场欢聚一堂,喜迎新中国70岁华诞!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年,有太多的历史时刻值得我们铭记,太多的故事值得我们代代传讲。《我和我的祖国》,从一般民众的视角入手,以小见大,串联起各大事件,突出“我”以及“我的”这两个主题。

故事的主角是工程师、是科研者、是孩童、是军人、是司机、是叛逆少年、是飞行员。通过这样一个个鲜活实在的个体,见证历史,折射时代进步。让我们感受到祖国深邃的发展长卷中,一桩桩值得铭记的瞬间,都凝聚了我们的参与感、归属感和自豪感。让我们因为祖国步步迈向繁荣富强而感动的同时,也认识到自己能够见证这些光辉时刻又多么值得骄傲!

千千万万个我们凝聚在一起,才造就了祖国重要时刻的每一个细节,为世人所铭记。个人姓名在国家面前淡化,重要的是我的祖国,而我、我们,需要叫自己一声中国人,便足够自豪!

如歌词所唱,祖国就像大海,我是海里的一朵浪花。我转瞬即逝,泯于历史洪流,但只要紧紧依偎在大海怀中,便永不干涸。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鞠躬尽瘁,担起中国人的名号,我想,今生也是值得的。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6

这是第一次,用电影的方式,以小人物的角度复原新中国的成长历程!

看电影的时候,泪目了好几回,前夜、相遇、夺冠、回归、白昼流星、北京你好、护航,我经历过的最有感受的是回归,前阵子看到有人说为什么不直接放历史片段,看完电影我懂了!薛晓路导演希望传达给观众的,是我们所有人对香港回归这个事情的重视,三军仪仗队的升旗手和护旗手更是直到交接仪式的最后十二秒,都是他们全身心战斗的时刻。隔着荧幕,跨越历史,我感受到了当时的三军仪仗队的紧张和激动,所以当音乐响起,我真的哭了!东方之珠,从此,永远是我们中国的东方之珠!

白昼流星是点映之后截止现在,被差评最多的部分,但我依然要夸赞昊然弟弟的演技,叛逆少年的眼神表情都很到位,飞宇弟弟的演技也有进步,这个部分其实要表达的意义,并不仅仅是我们以为的航天科技,这部分的意义层次要更深一些,不言传不剧透,希望还没看的小伙伴用心去看。

最后,致敬护航的航天员们,致敬守护我们的安定和平的军人们!你们是全中国最帅最帅的人。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7

爱国,才不只是在嘴上说说那样的简单。真正的爱国,只是藏在大家的`内心深处,从未发现而已。

自从观看了《我和我的祖国》这部电影,我明白了。爱国,应该是开国大典上负责电动升旗的那位“电焊工”。这,只是反应了一个人爱国所能做出的事。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克服了恐惧,克服了胆小,爬到几十米高的旗杆上去维修。就算是借,也借来了升旗所需的三种金属。在最后一个小时的时间里,也不顾士兵的阻拦,加班加点地完成了任务。

这,只是一个人,但,全国十四亿同胞,我们的力量加起来,是有多么大啊!

还有那位女飞行员,我们都明白,她是有多么渴望开着飞机成功地完成阅兵。但,她去不了。在临界线快到之前,她得一直当替补。可,当真正08号飞行员遇到麻烦时,她放弃了代替她上的机会,而是指导08号飞行员排除了困难。因为,她知道,别人,也很希望参加阅兵。她却知道解决的唯一办法。她不能破灭别人的梦想,而圆了自己的梦。她的内心在不替她上和替她上之间彷徨,最终,她选择了前者。

假如每一个人都有着谦让的好品质,我们的祖国一定也会变得更加的繁荣昌盛。社会也一定会更加的和平安宁。

一个初一学生的祝愿。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8

今天,我观看了《我和我的祖国》后心潮澎湃。

《我和我的祖国》这部电影分别取材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祖国历经的无数个历史性经典瞬间,讲述普通人与国家之间密不可分的动人故事。

“我连他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这一句台词虽短,但万分震撼人心,这个故事以第1颗原子弹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叫高远的科研人员,为完成保密任务,突然从女友面前消失,最终为国捐躯,多年以后,当你结婚的女友在电视前,看到高远的照片时,才明白事情的真相,一颗原子弹换来与家人三年的不辞而别。背后默默做无名英雄。

我要将中国这种默默无闻的精神传承下去。虽然有时为祖国奉献,却无人知晓,但为祖国奉献自己的那份力量却是值得的,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有职责,有义务也有激情与活力去努力学习,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让祖国这条腾飞的巨龙腾跃发展,让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为之奋进,让我们为这新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而骄傲自豪。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9

个人认为七段当中最好的一段是陈凯歌导演的那一段,整个电影最漂亮的画面也是出自那一段中几个人在夕阳大漠下骑马奔腾,马蹄踏起的尘土又反射了阳光

在看了前几段让人热血沸腾的片段之后陈凯歌导演做了克制,整个片段当中没有招展的大红旗,没有成群喊口号的民众也没有令人振奋的配乐,而是描述两个牧区的年轻人,在我们的技术可以造出载人飞船的时代,牧区的年轻人仍然吃不饱穿不暖,基层领导李叔得了重病没钱治病只能等死,牧区人的生活和载人飞船对比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表面上看白昼流星是飞船返回舱而实际到最后旁白告诉我们这个白昼流星其实是那个帮助了他们的李叔。整个电影中最不流于表面的一段,也是画面最美的一段。我们要航天事业的同时也要打好脱贫攻坚战,这是我们的客观国情,有些人觉得不好是因为这一片段没有让你热血沸腾,而是给你浇了一泼冷水让你看到了你不想看到的贫穷......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10

在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的重要时刻,我的爸爸和妈妈带我去看了一部电影,名字叫《我和我的祖国》,期间我看到妈妈和爸爸多次用纸巾擦去眼角激动的眼泪。

虽然有些事情我还不能完全理解,但是其中一个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就是关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故事。

之所以引起了我的注意,是因为我听爸爸说,爷爷奶奶他们就是我们国家原子弹爆炸工作中默默付出的普通人中的一员。

他们现在在四川绵阳科学城的一个研究院里面,原来属于中国核工业部,后来因为三线建设迁到了绵阳。

我能感受到千千万万普通人在为这个国家默默付出,甚至献出生命,为了我们祖国的和平繁荣,在当无名英雄。正是因为有了这么多无名英雄的付出,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爱我的祖国,长大后我也会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11

今天上午语文老师让我们看了《我和我的祖国》中的“前夜”

前夜至1949年10月1日前一天的晚上,人们为了举行典礼的事儿。电动升旗装置设计师林志远正在实验室里一遍又一遍的做尝试,突然,旗杆顶部的阻断球崩了,大家可别小瞧这颗球它需要好几种稀有的金属才能加工制成。紧急时刻,乡亲们争先恐后的拿出自家的锅碗瓢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摘下了自己的眼镜,一位善良的母亲拿出了孩子的长命锁,一位清华化学系教授拿出了实验室仅有的一块铬。就这样阻断球的材料总算凑齐了,看到这里,我的心就像扔了个包袱一样轻松了许多,开国大典开始了,新中国的第一面五星红旗顺利地在天安门广场上冉冉升起,我们也激动地鼓起手!天安门广场升起的不是一块红布,而是二十八年来,千千万万牺牲的同胞用鲜血换来的胜利,!五星红旗升起来了代表了中国人民从此当家做主了,从此站起来了。中国永远摆脱了黑暗迎来了光明!林志远是中国首次电动升旗装置的设计者,他为开国大典顺利完成付出了巨大努力!他是人民的英雄!是我们应该铭记于心的榜样!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祝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12

《我和我的祖国》分别讲述了七个在不同岗位上为祖国献或者是做出不平凡贡献的人,无论是林志远工程师,还是敢于取舍的东东,还是出租车司机张北京。这些人身上都呈现出我们中华人民的本质,当然最令我难忘的就是《夺冠》和林志远工程师了。

夺冠讲述的是东东的.朋友小美要转学,就在那天晚上小美还要坐飞机去美国,那天东东很倒霉,因为当时是全村人都在一起看中国女排夺冠的时候,而天线却出了问题,所以东东要去弄天线,他想送给小美的东西,原本可以实现,但是当时他坐了一个很大的决定让全村人看女排夺冠为国争光,很显然东东是一个爱国的人,他就能精神品格很值得我们学习,要向东东和女排一样热心央为国争光

另外就是林志远工程师,谁知电动旗杆后面会有这么辛苦那么努力,这一切都是爱国工程师林志远的努力。而他却说这是自己应该做的事,让我想到无数的军人,无数为国做出努力的人,他们都是伟大的英雄!

《我和我的祖国》我看了感触很深,我希望我也能加入这些英雄的行列中,也要像这些人一样爱国,我更想让这种精神与世长存!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13

今天我看了一部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电影的第一节讲的是一个名叫林治远的人,他为了在开国大典时用电动旗杆升起新中国的第一面国旗,付出了许多努力。

故事的开始,他说不能保证百分之百能安全的使用电动升旗杆。他还说这是我们祖国第一次用电动旗杆升旗,是开国大典时升起国旗,必须保证万无一失。他为了确保万无一失,甚至违反了军令。

他们没有强度更大的钢,他的同伴就上房顶用扬声器对大伙说他们需要铬等金属。可是没有人来,直到了午夜2:00门口居然有很多人。都说“这个可以吗?这个可以吗?”而且清华大学的教授还贡献出了他们那里的唯一的铬。

可是在北京出现了意外,天安门广场的国旗杆阻断装置损坏了,旗被卷进去了。他不管三七二十一向国旗杆跑去。5:30离规定的时间还有30分钟,他虽然恐高,为了保证升旗万无一失,还是勇敢地爬了上去。在当时可是一个破天荒的想法。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随着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的声音:“请毛主席升国旗”,毛主席按动了面前的电钮,伴随着国歌,新中国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徐徐升起,最终他成功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要为国捐躯、志存高远,要为祖国做出最大的贡献。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14

20xx年是中国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北京奥运会更是全体国人共同的记忆符号,这场中国“做东”的全球盛宴,宣告了一个崛起大国的日益强盛,向世界展示中国力量,让十三亿中华儿女为之骄傲自豪。

宁浩以《北京你好》将普通人对20xx年的感情巧妙交织,正如他提到拍摄故事的初衷时所说:“20xx年是我印象深刻的一年,那一年,北京奥运会让全世界看到了祖国的富强;我们也遇到了灾难,但是大家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让我感受到了这个民族的力量。”预告中当鸟巢会场上空升起万千烟火、人群手拿国旗共同振臂欢呼等场景一一展现,也令观众集体陷入“回忆杀”,引发无数人的共鸣与感慨,网友纷纷讲述属于自己的20xx年记忆。

作为20xx年国家电影局推出的头部电影项目之一,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聚焦“小人物”倒影“大时代”,以7个故事重现历史瞬间唤醒全民记忆。影片由陈凯歌、张一白、管虎、薛晓路、徐峥、宁浩、文牧野七位华语顶级导演齐力打造,更有一众老中青实力演员悉数助阵,集结成“中国电影梦之队”,共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15

说实话,这种名字,还是七合一拼盘,看之前是有点偏见的。觉得会像新闻联播那样通篇列实事讲实绩,于我来说就有些枯燥乏味。怀着这种心态去看的电影,实在是大大超乎预期。

影片共七个片段,其中有不少笔墨讲的都是些小人物,上海弄堂里的小男孩,北京开出租的司机师傅,还有贫困地区的失足少年……这些片段里,同年的“国家大事”好像给“人物事迹”做了背景,其实不然,在我看来这就像引子,一定要用“个人”把“引子”串起来。只讲干巴巴的数据会失真,爱国情绪也不需要靠这些渲染,是一个普通人为祖国感到骄傲,是一个个中国人平铺出祖国的繁荣富强。

最后借用“我和我的祖国”歌词来说: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托。每当大海在微笑我就是笑的旋涡,我分担着海的忧愁分享海的欢乐。

家国从来密不可分,大海因浪花而波澜壮阔。

;

E. 开国大典上,设计自动升旗的人是谁

林治远

F. 我和我的祖国他冲上屋顶扶起什么

我和我的祖国他冲上屋顶扶起了信号天线。1984年8月8日,中国女排在奥运会夺冠,首获世界大赛三连冠。

而与此同时的上海石库门弄堂,黑白电视机摆在弄堂中间,前排马扎、中间椅子、后面踮起脚尖,邻居们层层叠叠聚在一起观看那场振奋人心的比赛,房顶的天线时不时需要有人手动寻找信号,每当中国队得分,欢呼声仿佛能穿破天际。

我和我的祖国其他情况简介。

我和我的祖国由陈凯歌担任总导演,张一白、管虎、薛晓路、徐峥、宁浩、文牧野联合执导,(按出场顺序)黄渤、张译、吴京、杜江、葛优、刘昊然、陈飞宇、宋佳领衔主演的剧情片。

导演徐峥拍摄《夺冠》的过程中,将儿时对上海的记忆情景再现,而美术指导郜昂和他的美术团队并没有经历过20世纪80年代初的上海生活,但为了还原历史风貌,他们查阅了大量资料,了解当时的生活细节,还从老弄堂里回收锅碗瓢盆、布衣、窗帘等时代旧物,尽量不在视觉信息层面出现问题,从衣食住行和弄堂形态层面,还原一个原汁原味的老上海弄堂风情。

G. 我和我的祖国第一段第一个人物是谁

我和我的祖国主要人物有林治远、高远、方敏、陈冬冬、朱涛、莲姐、张北京、沃德乐、哈扎布等。
1、黄渤饰演的林治远是第一个故事中的主人公,开国大典设计电动升旗装置的工程师。从看见他出现在屏幕上到电影结束二十几个小时后的现在,我的眼前始终有一个戴着眼镜的胖子的身影挥之不去。

H. 我和我的祖国主要人物是谁

《我和我的祖国》主要人物有林治远、高远、方敏、陈冬冬、朱涛、莲姐、张北京、沃德乐、哈扎布等。

1、林治远

演员 黄渤

贫困的流浪少年,沃德乐的弟弟,涉世未深的他和哥哥曾在青春年少时期做过荒唐错事,而被扶贫工作者老李收留。为了怕哥哥被抓走,怕哥哥自此无法回头,他义无反顾地站了出来,天真想替哥哥背锅顶罪。而神舟十一号的降落,改变了他和哥哥的生活,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也让他们看到了新的希望。

阅读全文

与开国大典的自动升旗装置是谁发明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阀门系列是什么意思 浏览:610
虚拟仪器液位监测装置设计要求 浏览:782
国产什么电动工具好 浏览:955
电机过流报警装置设计方案 浏览:665
工程机械撤场证明怎么写 浏览:613
简谐波什么时候机械能守恒 浏览:655
机械制图中的菱形代表什么意思 浏览:971
自来水水表跟前的阀门坏了怎么换 浏览:341
机械工程含有多少专业 浏览:367
移动电动工具安规 浏览:642
理正结构工具箱13 浏览:481
五金机电荣誉证书 浏览:117
南安市轴承厂什么时间建 浏览:945
阀门位号pv是什么意思 浏览:685
家电管道清洗设备厂家有哪些 浏览:285
仪表盘黄p什么意思 浏览:520
淋浴的冷热水阀门怎么换 浏览:872
氧气阀门检修安全要求 浏览:620
专用设备制造业税负多少 浏览:343
cs6扩展版工具箱 浏览: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