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AT 变速器(电子液压式多挡位自动变速器)的构造与原理(图解)
电子多挡自动变速器(AT)是应用最广泛、技术最成熟的自动变速器。根据控制方式的不同,液压自动变速器可分为液压自动变速器和电子自动变速器。目前汽车上使用的是电子自动变速器。
1-液力变矩器;2片式离合器;3-单向离合器;4-行星齿轮系;5-离心力调节器;6—驻车锁;7—制动带;8—控制活塞;9—压力调节器
AT传输结构的一般解决方案:
在自动变速器中,换档过程是完全自动的,不需要驾驶员的干预。换档时不会中断牵引力。控制单元根据车辆的行驶状态决定何时换入哪个档位。液力变矩器用于车辆起步和换档时减少变速器负荷。
AT传输原理的一般解法:
自动变速器由以下系统组成:
动力传动系统(液力变矩器):起连接发动机和自动变速器的作用。
齿轮传动系统(行星齿轮机构):主要用于改变汽车的速度和方向。
液压控制系统:将油泵输出的压力油调节到不同的压力,输送到不同的部位,达到不同的液压控制目的。
电子控制系统:通过监测汽车的整体运行状况,实现对自动变速器不同功能的控制。
冷却控制系统:保持自动变速器在合理的工作温度。
1—带涡轮扭转减振器(TTD)和变矩器锁止离合器的液力变矩器;2-油泵;3-单行星齿轮组;4—驱动离合器A;5—驱动离合器B;6—驱动离合器E;7—制动离合器C;8—制动离合器D;9-双行星齿轮组;10—输出轴法兰
结构的一般解:
各种自动变速器的外形和内部结构不同,但其基本部件是相同的,都是由液力变矩器和齿轮自动变速器组成。常见的部件有液力变矩器、行星齿轮机构、离合器、制动器、油泵、滤清器、管路、控制阀体、调速器等。根据这些部件的功能,可以分为五个部分:液力变矩器、变速器齿轮机构、供油系统、自动换档控制系统和换档控制机构。
带水平6档的自动变速器的横截面
a-油泵;b-中间传输;c-输出/主减速器;B1,B2-盘式制动器;PT1、PT2—-行星齿轮架;f-自由轮;S1 ~ S3—太阳齿轮;k1 ~ K3-片式离合器;P1 ~ P3-行星齿轮
配备AT自动变速器的汽车可以根据路况自动改变速度和扭矩,使驾驶员能够专注于道路交通,而不会被换档所迷惑。
优点:换挡没有人工干预,故障率也很低。只有变速器油需要定期更换,基本不会出什么问题。
缺点:传动效率低,换挡慢,拖累油耗。
但是随着AT技术的进步,上述问题已经好了很多。
Ⅱ 6at自动变速器电子控制系统组成与原理
答案是
通用变速箱6档指的是自动挡变速箱前进档位下有6个传动比,就是6个前进挡。手自一体只是在自动挡的基础上增加了人为换挡的功能,其本质还是自动挡,手自一体变速箱可以使自动挡驾驶起来有那么一点乐趣。
自动变速器工作原理
自动变速器根据汽车速度、发动机转速、动力负荷等因素自动进行升降档位,不需由驾驶者操作离合器换档,使用很方便。特别在交通比较拥挤的城区马路行驶,自动变速器体现出很好的便利性。自动变速器比手动变速器复杂得多,有很多方面不相同,但最大的区别在于控制方面。手动变速器由驾驶员操纵档位,加档或减档由人工操作,而自动变速器是由机器自动控制档位,变换档位是由液压控制装置进行的。
以一个典型的自动变速器为例,液压控制装置根据节气门(油门)开度和变速器输出轴上输送来的信号控制升降档。根据节气门开度变化,液压控制装置中的调节阀产生与加速踏板踏下量成正比的液压,该液压作为节气门开度“信号”加到液压控制装置;另外有装配在输出轴上的速控液压阀可产生与转速(车速)成正比的液压,作为车速“信号”加到液压控制装置。因此,就有节气门开度“信号”和车速“信号”,液压控制装置根据这两个“信号”自动调节变速器油量,从而控制换档时机。
也就是说在汽车驾驶中,驾驶员踏下加速踏板(油门踏板),控制节气门开度和汽车的行驶速度(变速器输出轴转速),就能自动控制变速器内的液压控制装置,液压控制装置会利用液力去控制行星齿轮系统的离合器和制动器,以改变行星齿轮的传动状态。
自动变速器的核心控制装置是液压控制装置,液压控制装置由油泵、阀体、离合器、制动器以及连接所有这些部件的液体通路所组成。关键部件是阀体,因此它是自动变速器的控制中心。阀体的作用是根据发动机和底盘传动系的负载状况(节气门开度和输出轴转速),对油泵输出到各执行机构的油压加以控制,以控制液力变矩器,控制各离合器和制动器的结合与分离实现自动换档。
以上是自动变速器的基本控制形式,如果是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就要在上述基础上增加电磁阀,ECU(电控单元)借助电磁阀控制自动变速器工作过程。ECU输入电路接受传感器和其它装置输入的信号,对信号进行过滤处理和放大,然后转换成电信号驱动被控的电磁阀工作。因此,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就要增加节气门位置传感器、车速传感器、水温传感器、液压温度传感器、发动机转速传感器、档位开关、刹车灯开关等数字信号汇入ECU,从而使得ECU精确控制电磁阀,使换档和锁止时间准确,令汽车运行更加平稳和节省燃油。
AT6自动变速器自动换挡的原理
AT6自动变速器自动换挡的原理可概括为:自动变速器ECU根据各传感器的信号和内部控制程序,在合适的时机控制执行器—换挡电磁阀工作,使换挡电磁阀与手动阀共同配合,切换通往离合器和制动器的油路,控制相应的离合器、制动器工作,再由进入工作状态的离合器、制动器控制前、后排行星齿轮机构的元件变速、变扭、变向,实现各挡位的自动切换。AT6自动变速器各挡位离合器、制动器、电磁阀的工作情况见下表。
6AT变速箱使用技巧
D档使用
手自一体的D档位,中规中矩的,换档顺畅,无话可说。
S档使用
起步时用s档不合适!对速度提升是适得其反,原因在于6档前进的车,1、2档齿在1、2档停留时间过长速度是上不去的,而在车身没有大负重的情况下,反而浪费了速度提升。
但是一旦到了3档以后,s档的威力就瞬间体现出来了,因为转速上升飞快,带来的首先就是速度飞快提升,而且转速达到高扭矩区间后,后劲绵长,驾驶乐趣凸显!
要提醒一点,高速不要用s档,因为永远到不了6档,一旦s档过了90公里了,发动机由于转速太高,声音不怎么动听,同时也费油。
夏天开空调行驶,请你用s档。高转速产生的高动力,是能更好的提供空调运行的,而且也让爱车动力损失减少的最小,而且省油(保守点说,总之是不增加油耗,普通D档开空调后提速不快,加深油门反而更加耗油!)。
“手”档使用
1、手动档在进入地下车库的过程中一定要用,就用1档牵引速度,根本不需刹车。
2、在你有需要开快车的时候,请你一定要用手动档。为什么?不是为了让大家在正常前进时更快提速,而是在你需要紧急刹车的时候,同时使用减档(发动机牵制力介入工作,同时还能增加控制力!),能以最快的让车慢下来,而后也能最快的让车继续提速继续飞奔。
3、过弯道的时候,只要学会了用手动档,刹车基本可以不用了,过弯道前减档让发动机牵引力拉住车速,过中就只要加点油门(不是刹车是油门,切记切记,油门就是牵引力就是控制力,道理同abs一样)
出弯道后,由于转速维持着,可以迅速拉高速度。如果用s档或者D档去过弯道,除非刹车否则无法减速。高速行驶过弯道,无论入弯前还是弯道中,使用刹车永远是很危险的,即便是带esp的车!(很多好车出事,都是在高速弯道用了刹车后失控侧滑出去的),所以这样的操控行为是有必要学习的。 4、需要瞬间迸发高扭矩,爆发性的超车。虽然s档很牛,转速提升已经很快了,虽然无论在D档还是s档都有油门到底的chickdown控制开关,但是你的脚的紧张压力有多大?
你的身体随着一脚到底后紧张程度就提升了!不是吗?
最重要的是chickdown的时间是多久?如果你运气不好,间隔2秒是正常的!
那就用手动档的控制,很简单,从D档向左推出,飞快的连续3次向下减档(一般2下够了,第三下是减不下去的。整个过程绝对用不到你0.5秒时间),油门也不用往深了踩,轻松加愉快就超越了!很省油,脑子还够用,身体不紧张!
5、滑行。很多情况下,路况不错,前方400米遇到红灯了,如果你用s档松开油门,对不起你滑不到那么远,需要老老实实的开到100m左右踩刹车把;而用D档的话,也要开到大约距离150m左右踩刹车。
这是为什么?因为松开油门后,自动降挡很积极,发动机牵引力出来了(牵引系统在这里的作用是令人讨厌的),车在低速时就没力气向前滑行了
这时候如果切换到手动档,你就可以别去管他了,或者干脆向前推(+)一档
而使用手动档降挡是最慢的,可以这样说,不到车速差不多消失了,不会切到1档的,况且就是原地停着的时候,手动档也能直接使用2档起步。
所以遇到需要滑行的时候,用s档最傻,D档还尚可,用“手”最能体现我们的优势!
(那个谁,说用N档不行吗,能滑好远好远。。。。。这坚决不行,首先是没动力不安全了,然后就是变速箱n档不在循环润滑油了,会把变速箱弄的缩短寿命的)
6、可以2档起步(同普通自动档的2),陷入泥地时候用。这个不说了,99%的人都知道,也都会去用。顺便说下,在雪地冰面等行驶,一定要用手动档,而且不要超过4档,这个道理和普通自动档车是一样的(普通自动档有123,其中3就是不超过3档的雪地模式)。
Ⅲ 自动变速箱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自动变速箱简称AT,全称Auto Transmission,它是由液力变扭器、行星齿轮和液压操纵系统组成,通过液力传递和齿轮组合的方式来达到变速变矩。
和手动挡相比,自动变速箱在结构和使用上有很大不同。手动挡主要通过调节不同齿轮组合来更换挡位,而自动变速箱是通过液力传递和齿轮组合的方式来达到变速的目的。其中液力变扭器是自动变速箱最具特点的部件,它由泵轮、涡轮和导轮等构件组成,泵轮和涡轮是一对工作组合,泵轮通过液体带动涡轮旋转,而泵轮和涡轮之间的导轮通过反作用力使泵轮和涡轮之间实现转速差并实现变速变矩功能,对驾驶者来说,您只需要以不同力度踩住踏板,变速箱就可以自动进行挡位升降。由于液力变矩器自动变速变矩范围不够大,因此在涡轮后面再串联几排行星齿轮提高效率,液压操纵系统会随发动机工作变化自行操纵行星齿轮,从而实现自动变速变矩。为了满足行驶过程中的多种需要(如泊车、倒车)等,自动变速箱还设有一些手动拨杆位置,像P挡(停泊)、R挡(后挡)、N挡(空档)、D挡(前进)等。
从性能上说自动变速箱的挡位越多,车在行驶过程中也就越平顺,加速性也越好,而且更加省油。除了提供轻松惬意的驾驶感受,自动变速箱也有无法克服的缺陷。自动变速箱的动力响应不够直接,这使它在“驾驶乐趣”方面稍显不足。此外,由于采用液力传动,这使自动挡变速箱传递的动力有所损失。
手自一体自动变速箱
手自一体变速箱的出现其实就是为了提高自动变速箱的经济性和操控性而增加的设置,让原来电脑自动决定的换挡时机重新回到驾驶员手中。同时,如果在城市内堵车情况下,还是可以随时切换回自动挡。
手自一体自动变速箱实际上还是自动变速箱的一种,最早出现在保时捷911上,手自一体变速箱通过电控系统模拟出手动变速箱的操作。它的出现,在操作上给予驾驶者更大的自由度,可以通过档把上的加减档或者方向盘上的换挡拨片来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挡位和换挡时机,从而大大提高了驾驶乐趣。
--------------------------------------------------------------------------------
上面只是简单介绍了自动变速箱的大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如果你想详细了解自动变速箱的具体结构请看下文。
自动变速箱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自动变速器的核心部件为:液力变矩器、行星齿轮组、离合器/制动器及其控制机构(电磁阀、油路),外围设备即为变速器壳体、传动轴等。我们就从动力流向为顺序,先从液力变矩器开始说起。
液力变矩器
曾有一种说法,AT上的液力变矩器相当于MT上的离合器,起到动力的连接和中断的作用。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AT与发动机曲轴是直接连接的,不像MT有一个动力的开关:离合器。所以从点火的瞬间开始,液力变矩器便开始转动了,对于动力的连接和中断,仍由齿轮箱内部的离合器来完成,液力变矩器唯一与MT离合器相似的地方,也就是液力变矩器“软连接”的特性,与MT离合器的“半联动”工况相近。
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就像两个风扇相对,一个风扇工作,然后将另一个不工作的风扇吹动。这个比喻可以很形象的解释液力变矩器中泵轮和涡轮之间的工作关系。不过详细解释其工作原理,则有些复杂。
动力输出之后,带动与变矩器壳体相连的泵轮,泵轮搅动变矩器中的自动变速箱油(以下简称ATF),带动涡轮转动,ATF在壳体中是一个循环的动作,由于泵轮旋转时的离心力,ATF会在泵轮的作用下,甩向外侧,冲向前方的涡轮,再流向轴心位置,回到泵轮一侧,如此周而复始的循环,将动力传向与齿轮箱连接的涡轮。
不过只有该零部件和传动方式,只能称为液力耦合器,若想成为液力变矩器,必然要改变涡轮叶片的形状,这样一来,ATF在经过涡轮再循环回泵轮时,会与泵轮旋转方向相反,因而造成冲击,所以为了成为液力变矩器还需另一个部件:导轮。导轮是存在于泵轮和涡轮之间的一个部件,用于调节壳体中ATF液流方向,通过单向离合器与箱体固定。
有了导轮,才有了“变矩”的灵魂所在,在泵轮与涡轮转速差较大时,动力输出的扭矩也变大了,此时的变矩器想当一个无级变速器,通过转速差来提升扭矩,此时导轮处于固定状态,用以调节ATF回流;而当转速差降低,涡轮泵轮耦合或锁止时,扭矩接近对等,无需增矩,导轮随泵轮和涡轮同向转动,避免自身搅动ATF,造成动力的损耗。
至此我们了解到了液力变矩器的最大特点——软连接,而这种动力的传输方式起到了两大功能:1、从静止到低速时的平稳起步;2、在加速过程中,较大动力输出时,起到增大扭矩的作用。如果与MT上的离合器相比较,则需注意的是,第一条起到了并优化了MT上离合器的功能,但第二条则是离合器无法实现的。
但液力变矩器这先天“软连接”特点有一个弱点,动力不是直接输出的,在扭矩输出对等是,泵轮的转速要大于涡轮这样的话在传输动力时,ATF还在壳体中循环,浪费了动力,所以目前几乎所有液力变矩器都有一个高效节能的部件:液力变矩器锁止器。锁止器的形式是一个多片离合器,其作用就是当变矩器处于耦合状态,无需增矩时,将泵轮和涡轮锁止,这样的话动力传递即为“硬连接”,全部的无损(或者说有微量的动力流失)的将从曲轴传递到了下一站:变速箱。
简单解释一下上图:i轴为转速比,表示涡轮与泵轮转速之比,左端泵轮转速远大于涡轮,右边相等。起步或大脚油门时,转速比较小,泵轮比涡轮快很多,此时泵轮输出的扭矩要比涡轮输入扭矩大很多,比较有力,但传动效率较低;轻踩油门,转速比增加,变矩比降低,传动效率也相应提高,转速比为60%时,效率最高;当稳定油门,速度较为稳定是,转速比进一步上升,变矩比接近1,但此时传动效率下降;为避免动力流失,变矩器用离合器锁止,转速比骤增至1,效率也达到最高。
液力变矩器并非AT的特征
液力变矩器不是AT特有,一些CVT变速器也使用了液力变矩器作为优化动力的机构;AT也不是绝对使用液力变矩器来实现软连接的,例如某些奔驰AMG车型上用的Speedshift MCT自动变速器,就用一副多片离合器代替了液力变矩器。所以液力变矩器并不是AT最大的特点,与多组离合器/制动器协同工作的行星齿轮组,才是自动变速器的最大特点。
行星齿轮以及AT齿轮箱中的行星齿轮组
在MT上,每一个档位都有一组两个常啮合齿轮副,更换档位只需要将输出轴与该档位输出齿轮的花键连接即可。而AT中,并不是这么多的齿轮在工作,而是用一种非常独特的方式来完成变换:行星齿轮组。我们先来看下,一个最基础的三元行星齿轮有着怎样的特性:
『行星齿轮组模型』
而行星齿轮的最大特性即为,在组合出不同的输入输出轮之后,齿比和输入输出的相对方向都会有变化,这种特性用作汽车变速器可是再适合不过了。而为了增加档位,汽车上的行星齿轮升级成了齿轮组、齿轮排,再通过一系列执行器便可以完成换挡了。
AT执行器:离合器、单向离合器、制动器
上面我们了解到,一组行星齿轮有着怎样的变换形式,而负责变换,以及用来输入输出的元件,就是一系列的执行器:离合器、单向离合器、制动器。有了这些执行器,就可以将行星齿轮进行不同组合,从而配搭出不同的动力流,也有了不同的传动比。而控制这些操作的,就是与其配套的油泵、滑阀、液压活塞,以及复杂的液压线路。
『图为老别克君威4T65E自动变速器,空挡时各个部件位置以及工作情况』
『在多个执行器与行星齿轮的不同组合下,形成了不同的档位』
至此,来自发动机的动力便完成了重组,将时刻变化的扭矩和转速,传递给车轮。相比MT,便捷性提升,而内部结构和工作情况则复杂得多。
Ⅳ 森雅s80自动挡是什么变速箱
森雅S80自动挡是一款4速AT变速箱。
森雅S80与M80一样有1.3L/1.5两款发动机,都是源自大发和一汽合作时期提供的技术,规格不错,拥有DVVT双可变气门正时(相当于丰田的VTT-i技术)。1.5L发动机的最大功率80kW/6000rpm,最大扭矩141Nm/4400rpm,参数上是同排量领先水平。
总的来说森雅S80这款车的自动变速箱还是非常不错的,这款变速箱动力强,变换挡位的时候也没有顿挫感,最重要的是这款变速箱故障率非常低。
Ⅳ 变速箱工作原理
手动变速箱主要由齿轮和轴组成,通过不同的齿轮组合产生变速和扭矩。自动变速箱AT由液压变矩器、行星齿轮和液压控制系统组成,通过液压传动和齿轮组合实现变速和扭矩。
其中,液力变矩器是自动变速器最具特色的部件,由泵轮、涡轮、导轮等部件组成,直接输入发动机动力传递扭矩和离合器动作。泵轮和涡轮是一对工作组合。它们就像两个彼此相对放置的风扇。来自一个主动风扇的风力将驱动另一个被动风扇的叶片旋转。流动的空气风力成为动能传递的媒介。
如果液体被用来代替空气作为传递动能的媒介,泵轮将通过液体驱动涡轮旋转,并且在泵轮和涡轮之间增加导向轮以提高液体的传递效率。由于液力变矩器自动变速和变矩的范围不足、效率低。
(5)at自动变速箱液压控制装置扩展阅读
汽车变速箱的分类
1、手动变速箱:手动变速箱作为市面上最常见的变速箱也称为手动挡,车主在踩下离合后才能拨动变速杆从而实现变速,而且手边变速箱档位较多,但如果驾驶者的车技很好,在加速和超车的时候比自动挡车要快上不少,而且更加省油。但是对于新手来说,手动挡一般比较难操纵,且更加费油。
2、自动变速箱:自动挡的车省去了离合这一方面,车主只需踩下加速踏板既可以进行车速的变换,相对于手动挡来说,自动挡的车档位较少且操纵方便,适合新手驾驶。
3、手自一体变速箱:可以再手动和自动间自由切换,自动调节发动机转速和挡位。不仅可以享受手动变速箱的驾驶快感,还可以享受自动变速箱的方便,二者合一。不管是对于驾车老手还是新手来说,都是比较合适的。
4、CVT无级变速箱:可以自由改变传动比,采用了传动带和主、从传动轮间相互配合来传递动力,相比一般的自动变速箱来说,他说实现的梁哥档位之间的无级变速,让驾驶者在驾车过程中切换车速变得更加平稳,没有一种停滞的感觉。
Ⅵ 自动变速箱是如何工作的,并且是如何跳档的
楼主,你好自动变速器之所以能够实现自动换挡是因为工作中驾驶员踏下油门的位置或发动机进气歧管的真空度和汽车的行驶速度能指挥自动换挡系统工作,自动换挡系统中各控制阀不同的工作状态将控制变速齿轮机构中离合器的分离与结合和制动器的制动与释放,并改变变速齿轮机构的动力传递路线,实现变速器挡位的变换。
传统的液力自动变速器根据汽车的行驶速度和节气门开度的变化,自动变速挡位。其换挡控制方式是通过机械方式将车速和节气门开度信号转换成控制油压,并将该油压加到换挡阀的两端,以控制换挡阀的位置,从而改变换挡执行元件(离合器和制动器)的油路。这样,工作液压油进入相应的执行元件,使离合器结合或分离,制动器制动或松开,控制行星齿轮变速器的升挡或降挡,从而实现自动变速。
电控液力自动变速器是在液力自动变速器基础上增设电子控制系统而形成的。它通过传感器和开关监测汽车和发动机的运行状态,接受驾驶员的指令,并将所获得的信息转换成电信号输入到电控单元。电控单元根据这些信号,通过电磁阀控制液压控制装置的换挡阀,使其打开或关闭通往换挡离合器和制动器的油路,从而控制换挡时刻和挡位的变换,以实现自动变速。
Ⅶ at与amt变速箱的区别是什么
at与amt变速箱的区别是:1、变速箱的形式不同:at变速箱代表的是自动变速箱;amt变速箱代表的是机械式自动变速箱。2、组成不同:at变速箱由离合器、液压自动换挡控制系统、行星齿轮变速器、电控系统、冷却、滤油装置和油泵组成;amt变速箱由干式离合器、齿轮变速器和微机控制自动变速系统组成。3、功能不同:at变速箱不需要用离合器进行换挡;amt变速箱通过加装的微机控制系统自动操作系统实现换挡。4、效率不同:at变速箱需要液力变矩器进行传动,其部件浸泡在油液中运作,油液会对其产生一定的阻力作用,影响效率;amt变速箱属于机械自动变速,动力的损耗少,没有油液的阻力作用,从而动力传递效率高。
Ⅷ 自动变速器液压部分是那些
自动变速箱(AT/DCT/CVT)的控制一般都是由液压控制系统执行,在AT变速箱中操纵行星齿轮装置的离合器和制动器由液压驱动。液压控制装置产生和调节此压力并开关其通路。液压控制装置的主要零部件包括:油泵、阀体、主调节阀、手动阀、换档阀、电磁阀、节流阀。
Ⅸ 自动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1.自动变速器采用蓄压器来缓冲换档冲击,蓄压器一般有减振活塞、背压弹簧和两个橡胶密封圈组成,它与离合器或制动器并联工作;
2.自动变速器根据汽车速度、发动机转速、动力负荷等因素自动进行升降档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