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实验室利用图所示装置进行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1)写出图中各标号仪器的名称.A是______;B是___
(1)根据所学常用仪器名称是酒精灯 试管 铁架台 集气瓶; (2)高锰酸钾制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 4 K 2 MnO 4 +MnO 2 +O 2 ↑; (3)因用排水法集气时,开始装置中的空气还没有排净,当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得到的才是纯净的氧气;当停止反应时,如果先熄灭酒精灯,试管中气体减少,在外压作用下,水槽中的水会沿着导管倒流进入试管,使试管骤冷而炸裂; (4)利用氧气能支持燃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来验证是否是氧气,所以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则证明是氧气; (5)试管外壁不干燥、没有预热或内焰加热会使试管破裂,为了避免玻璃仪器破裂,应预热或用外焰加热; (6)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如果不放棉花,高锰酸钾粉末会随气流进入导管,所以要放棉花; 答案为: (1)酒精灯;试管;铁架台;集气瓶; (2)2KMnO 4 K 2 MnO 4 +MnO 2 +O 2 ↑; (3)均匀;水倒流入导气管炸裂试管; (4)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则证明已满; (5)预热;外焰加热; (6)防止高锰酸钾粉末随气流进入导管. |
B. 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请回答问题:(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2)若用高锰
(1)由仪器的图形和用途可知仪器为:铁架台;故答案为:铁架台;
(2)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在生成氧气的同时,还有锰酸钾和二氧化锰生成,所以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 | .
C. 实验室用右图所示装置制取乙酸乙酯.(1)A试管中加入碎瓷片的目的是______;B试管内盛装的溶液是______
(1)液体加热容易复暴沸,制为防止液体飞溅,应加入碎瓷片或沸石, 制备乙酸乙酯时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主要是利用了乙酸乙酯难溶于饱和碳酸钠,降低乙酸乙酯溶解度,易于分层,乙醇与水混溶,乙酸能被碳酸钠吸收,易于除去杂质, 故答案为:防止液体暴沸;饱和碳酸钠溶液;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溶解度,易于分层;吸收随乙酸乙酯挥发出的乙酸,溶解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醇; (2)挥发出的乙酸与碳酸钠反应,导致溶液的碱性逐渐减弱,所以溶液的红色逐渐变浅, 长导管不能伸到B试管液面下,防止造成溶液倒吸入加热反应物的试管中, 故答案为:挥发出的乙酸与碳酸钠反应,导致溶液的碱性逐渐减弱;防止B试管中溶液倒吸入A试管中; (3)B中的液体混合物分层,可用分液漏斗分离,故答案为:分液漏斗; (4)饱和一元酸与饱和一元醇生成的酯Cn+3H2n+6O2,同时还会生成1分子水,利用原子守恒, 推断醇的分子式为Cn+3H2n+6O2+H2O-CnH2nO2=C3H8O,故答案为:C3H8O.
D. 实验室采用右图所示装置制取和收集 的气体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楼主这来个固液常温型所以选的药源品必须是固体和液体,再加上集气瓶用的向上排空法。所以第一可以是制取O2《氧气》是H2O2《过氧化氢》加MnO2《催化剂MnO2二氧化锰》反应生成H2O《水》和O2《氧气》。第2可以制取CO2《二氧化碳》CaCO3《碳酸钙》和HCl《稀盐酸》反应生成CaCl2《氯化钙》H2O《水》和CO2《二氧化碳》方程式不好写不懂的你加我QQ我给你说!
E. 实验室用右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①装置不漏气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
测定来空气中氧气自含量的原理是:利用红磷的燃烧只消耗氧气,且不生成新气体,由于氧气被消耗,瓶内气压减小,水倒吸入瓶内,进入水的体积即为装置内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①、装置不漏气是才能保证该实验是在一个密闭的环境中进行的,才能使实验更加准确,因此,该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 ②、红磷的量不足时,它所消耗的氧气也就不完全;导致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测定结果偏小,会影响了实验结论,因此,该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 ③、根据压强的知识可知,集气瓶内气体压强的减少,小于外界大气压所以水会被压入集气瓶,会导致集气瓶内水面的上升,因此,该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 ④、如果将红磷改为碳来进行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测定,由于碳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会占据氧气的原有的体积,而不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因此,该选项的说法是不正确的,符合题意; ⑤、当氧气的含量很低时,红磷就不能燃烧了,只是氧气的量风非常少,对实验的结果影响不大,故⑤是错误的,符合题意; 故选:D. |
F. 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O2、CO2的制取和有关性质的研究.①编号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②甲同学用氯酸
①根据仪器名称回答:长颈漏斗; ②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制氧气,反应物的状态为固体,反应条件为加热,所以选A这套发生装置;化学方程式是:2KClO3 MnO2 | .
G. 实验室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乙酸乙酯。请回答 (1)试管A中盛放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
(1)乙醇;CH 3 COOH+CH 3 CH 2 OH 2CH 3 COO - +H 2 O+CO 2 ↑ |
H. 实验室用右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 (1)在大试管中配制一定比例的乙醇、乙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的方法
(1)浓H 2 SO 4 慢慢倒入乙醇和乙酸的混合溶液中 (2)加热不均匀 (3)①催化剂②吸水剂(或吸收生成的水),以利于平衡向酯化反应方向移动 (4)降低酯在水中的溶解度,除去酯中混有的乙酸和乙醇以利于分层 (5)小果香 (6)乙醚
I. 实验室用右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解释下列事实或现象
你应该是初学者,所以有许多可能还不能理解,即使我说了,有些可能还有困惑,选择性的理解一些吧: 1、这个实验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是一个比较粗的(精确度要求不是很高),它的设计思路是:让红磷把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完,当然前提是红磷必须过量(所以后面有一句:红磷剩余,想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 第2,在这个实验中,红磷必须仅与氧气反应。因为如果红磷与其它物质也反应了,会干扰实验效果。如红磷与空气中其它成分反应了,那么减小的体积不仅是氧气,还有其它气体,那就无法测定氧气含量了。而在这里红磷就符合这个条件,它只与氧气反应。 另外,反应生成固体,因为固体与气体相比,它的体积可以忽略不计。而红磷与氧气,生成三氧化磷,正符合该实验的要求。 第3,红焰越来越小,这是由于瓶中氧气越来越少。这个你可以与另一实验相比:红磷在纯氧气中燃烧,现象主要剧烈的多。 第4,这个燃烧匙的材质问题。选铝不选铁,从性质来看铝比铁活泼,但事实上,铝表面本身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会防止它与氧气反应,而铁就不行,在温度高的时候会与氧气反应。虽然不影响实验效果,但这个器材就有可能被毁,这符合我们一般设计实验的要求。 第5,补上一句,由于气体热胀冷缩现象非常明显,所以要比较氧气消耗前后体积变化,必须在相同温度下。红磷与氧气反应剧烈放热,会使气体胀膨,会影响实验效果。没看到你们教材上到底怎样设计的,但从我接触的实验来看,一般都用到了水,所以气体降温效果还是不错的
希望你能看懂我说的
J. 实验室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O 2 、CO 2 的制取和有关性质的研究。 (1)编号仪器a的名称为 &nb..
(1)长颈漏斗 (2)A 2KClO 3  2KCl+3O 2 ↑ (3)C b CO 2 +Ca(OH) 2 →CaCO 3 ↓+H 2 O (4)10g
与实验室利用右图所示装置相关的资料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