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装置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装置

发布时间:2022-12-20 10:42:20

A. 制药工程专业都有哪些课程

制药工程作为一个化学生物学,还有药学的交叉类学科,所要学习的课程还是非常多的,其中就包括了生物学,化学还有药学等多门学科。本人作为一个制药工程的小新生。接下来就由我来介绍一下吧。
在化学中包括了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在这其中,你要了解很多的化学反应以及某些化学试剂以及化学的元素对人身体的影响,其中记忆的东西非常的多。

当然,无论是什么专业,还是离不开中国历史还有马克思主义等等一系列的理论了,这些都是必须要学的,而且,在我们河北工业,对于医学生的体育要求还是比较严格的。而且有一些学校需要学习计算机应用及上机的。

虽然制药工程只是一个很小的专业,但是他们学习的东西真的是非常多的,甚至说比某些医学生学习的东西还要多很多很多。希望所有的医学生能够更加努力的学习,在未来可以研发出更多的新型药品。

B. 一般天然产物的提取方式有哪些残余物质如何除去

(一)溶剂提取法:
1.溶剂提取法的原理:溶剂提取法是根据中草药中各种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性质,选用对活性成分溶解度大,对不需要溶出成分溶解度小的溶剂,而将有效成分从药材组织内溶解出来的方法。当溶剂加到中草药原料(需适当粉碎)中时,溶剂由于扩散、渗透作用逐渐通过细胞壁透入到细胞内,溶解了可溶性物质,而造成细胞内外的浓度差,于是细胞内的浓溶液不断向外扩散,溶剂又不断进入药材组织细胞中,如此多次往返,直至细胞内外溶液浓度达到动态平衡时,将此饱和溶液滤出,继续多次加入新溶剂,就可以把所需要的成分近于完全溶出或大部溶出。
2.溶剂的选择:运用溶剂提取法的关键,是选择适当的溶剂。溶剂选择适当,就可以比较顺利地将需要的成分提取出来。选择溶剂要注意以下三点:①溶剂对有效成分溶解度大,对杂质溶解度小;②溶剂不能与中药的成分起化学变化;③溶剂要经济、易得、使用安全等。
3.提取方法:用溶剂提取中草药成分,、常用浸渍法、渗漉法、煎煮法、回流提取法及连续回流提取法等。同时,原料的粉碎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设备条件等因素也都能影响提取效率,必须加以考虑。
1)浸渍法:浸渍法系将中草药粉末或碎块装人适当的容器中,加入适宜的溶剂(如乙醇、稀醇或水),浸渍药材以溶出其中成分的方法。本法比较简单易行,但浸出率较差,且如用水为溶剂,其提取液易于发霉变质)须注意加入适当的防腐剂。
2)渗漉法:渗漉法是将中草药粉末装在渗漉器中,不断添加新溶剂,使其渗透过药材,自上而下从渗漉器下部流出浸出液的一种浸出方法小当溶剂渗进药粉溶出成分比重加大而向下移动时,上层的溶液或稀浸液便置换其位置,造成良好的浓度差,使扩散能较好地进行,故浸出效果优于浸渍法。但应控制流速,在渗渡过程中随时自药面上补充新溶剂,使药材中有效成分充分浸出为止。或当渗滴液颜色极浅或渗涌液的体积相当于:原药材重的10倍时,便可认为基本上已提取完全。在大量生产中常将收集的稀渗淮液作为另一批新原料的溶剂之用。
3)煎煮法:煎煮法是我国最早使用的传统的浸出方法。所用容器一般为陶器、砂罐或铜制、搪瓷器皿,不宜用铁锅,以免药液变色。直火加热时最好时常搅拌,以免局部药材受热太高,容易焦糊。有蒸汽加热设备的药厂,多采用大反应锅、大铜锅、大木桶,或水泥砌的池子中通入蒸汽加热。还可将数个煎煮器通过管道互相连接,进行连续煎浸。
4)回流提取法:应用有机溶剂加热提取,需采用回流加热装置,以免溶剂挥发损失。小量操作时,可在圆底烧瓶上连接回流冷凝器。瓶内装药材约为容量的%~%,溶剂浸过药材表面约1~2cm。在水浴中加热回流,一般保持沸腾约1小时小放冷过滤,再在药渣中加溶剂,作第二、三次加热回流分别约半小时,或至基本提尽有效成分为止。此法提取效率较冷浸法高,大量生产中多采用连续提取法。
5)动连续提取法:应用挥发性有机溶剂提取中草药有效成分,不论小型实验或大型生产,均以连续提取法为好,而且需用溶剂量较少,提取成分也较完全。实验室常用脂肪提取器或称索氏提取器。连续提取法,一般需数小时才能提取完全。提取成分受热时间较长,遇热不稳定易变化的成分不宜采用此法。
6)水蒸气蒸馏法:水蒸气蒸馏法,适用于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的中草药成分的提取。此类成分的沸点多在100℃以上,与水不相混溶或仅微溶,且在约100℃时存一定的蒸气压。当与水在一起加热时,其蒸气压和水的蒸气压总和为一个大气压时,液体就开始沸腾,水蒸气将挥发性物质一并带出。例如中草药中的挥发油,某些小分子生物碱一麻黄碱、萧碱、槟榔碱,以及某些小分子的酚性物质。牡丹酚(paeonol)等,都可应用本法提取。有些挥发性成分在水中的溶解度稍大些,常将蒸馏液重新蒸馏,在最先蒸馏出的部分,分出挥发油层,或在蒸馏液水层经盐析法并用低沸点溶剂将成分提取出来。例如玫瑰油、原白头翁素(protoanemonin)等的制备多采用此法。
7)升华法:固体物质受热直接气化,遇冷后又凝固为固体化合物,称为升华。中草药中有一些成分具有升华的性质,故可利用升华法直接自中草药中提取出来。例如樟木中升华的樟脑(camphor),在《本草纲目》中已有详细的记载,为世界上最早应用升华法制取药材有效成分的记述。茶叶中的咖啡碱在178℃以上就能升华而不被分解。游离羟基蒽醌类成分,一些香豆素类,有机酸类成分,有些也具有升华的性质。例如七叶内酯及苯甲酸等。升华法虽然简单易行,但中草药炭化后,往往产生挥发性的焦油状物,粘附在升华物上,不易精制除去,其次,升华不完全,产率低,有时还伴随有分解现象。
4.分离和纯化:

(一)溶剂分离法:一般是将上述总提取物,选用三、四种不同极性的溶剂,由低极性到高极性分步进行提取分离。水浸膏或乙醇浸膏常常为胶伏物,难以均匀分散在低极性溶剂中,故不能提取完全,可拌人适量惰性填充剂,如硅藻土或纤维粉等,然后低温或自然干燥,粉碎后,再以选用溶剂依次提取,使总提取物中各组成成分,依其在不同极性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而得到分离。例如粉防己乙醇浸膏,碱化后可利用乙醚溶出脂溶性生物碱,再以冷苯处理溶出粉防己碱,与其结构类似的防己诺林碱比前者少一甲基而有一酚羟基,不溶于冷苯而得以分离。利用中草药化学成分,在不同极性溶剂中的溶解度进行分离纯化,是最常用的方法。
(二)两相溶剂萃取法:
1.萃取法:两相溶剂提取又简称萃取法,是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分配系数的不同而达到分离的方法。萃取时如果各成分两相溶剂中分配系数相差越大,则分离效率越高、如果在水提取液中的有效成分是亲脂性的物质,一般多用亲脂性有机溶剂,如苯、氯仿或乙醚进行两相萃取,如果有效成分是偏于亲水性的物质,在亲脂性溶剂中难溶解,就需要改用弱亲脂性的溶剂,例如乙酸乙酯、丁醇等。还可以在氯仿、乙醚中加入适量乙醇或甲醇以增大其亲水性。提取黄酮类成分时,多用乙酸乙脂和水的两相萃取。提取亲水性强的皂甙则多选用正丁醇、异戊醇和水作两相萃取。不过,一般有机溶剂亲水性越大,与水作两相萃取的效果就越不好,因为能使较多的亲水性杂质伴随而出,对有效成分进一步精制影响很大。
2.逆流连续萃取法:是一种连续的两相溶剂萃取法。其装置可具有一根、数根或更多的萃取管。管内用小瓷圈或小的不锈钢丝圈填充,以增加两相溶剂萃取时的接触面。例如用氯仿从川楝树皮的水浸液中萃取川楝素。将氯仿盛于萃取管内,而比重小于氯仿的水提取浓缩液贮于高位容器内,开启活塞,则水浸液在高位压力下流入萃取管,遇瓷圈撞击而分散成细粒,使与氯仿接触面增大,萃取就比较完全。如果一种中草药的水浸液需要用比水轻的苯、乙酸乙酯等进行萃取,则需将水提浓缩液装在萃取管内,而苯、乙酸乙酯贮于高位容器内。萃取是否完全,可取样品用薄层层析、纸层析及显色反应或沉淀反应进行检查。
3.逆流分配法(CounterCurrentDistribution,CCD):逆流分配法又称逆流分溶法、逆流分布法或反流分布法。逆流分配法与两相溶剂逆流萃取法原理一致,但加样量一定,并不断在一定容量的两相溶剂中,经多次移位萃取分配而达到混合物的分离。本法所采用的逆流分布仪是由若干乃至数百只管子组成。若无此仪器,小量萃取时可用分液漏斗代替。预先选择对混合物分离效果较好,即分配系数差异大的两种不相混溶的溶剂。并参考分配层析的行为分析推断和选用溶剂系统,通过试验测知要经多少次的萃取移位而达到真正的分离。逆流分配法对于分离具有非常相似性质的混合物,往往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操作时间长,萃取管易因机械振荡而损坏,消耗溶剂亦多,应用上常受到一定限制。
4.液滴逆流分配法:液滴逆流分配法又称液滴逆流层析法。为近年来在逆流分配法基础上改进的两相溶剂萃取法。对溶剂系统的选择基本同逆流分配法,但要求能在短时间内分离成两相,并可生成有效的液滴。由于移动相形成液滴,在细的分配萃取管中与固定相有效地接触、摩擦不断形成新的表面,促进溶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故其分离效果往往比逆流分配法好。且不会产生乳化现象,用氮气压驱动移动相,被分离物质不会因遇大气中氧气而氧化。本法必须选用能生成液滴的溶剂系统,且对高分子化合物的分离效果较差,处理样品量小(1克以下),并要有一定设备。应用液滴逆流分配法曾有效地分离多种微量成分如柴胡皂甙原小檗碱型季铵碱等。液滴逆流分配法的装置,近年来虽不断在改进,但装置和操作较繁。目前,对适用于逆流分配法进行分离的成分,可采用两相溶剂逆流连续萃取装置或分配柱层析法进行。
(三)沉淀法:是在中草药提取液中加入某些试剂使产生沉淀,去杂质的方法。
1.铅盐沉淀法:铅盐沉淀法为分离某些中草药成分的经典方法之一。由于醋酸铅及碱式醋酸铅在水及醇溶液中,能与多种中草药成分生成难溶的铅盐或络盐沉淀,故可利用这种性质使有效成分与杂质分离。中性醋酸铅可与酸性物质或某些酚性物质结合成不溶性铅盐。因此,常用以沉淀有机酸、氨基酸、蛋白质、粘液质、鞣质、树脂、酸性皂甙、部分黄酮等。可与碱式醋酸铅产生不溶性铅盐或络合物的范围更广。通常将中草药的水或醇提取液先加入醋酸铅浓溶液,静置后滤出沉淀,并将沉淀洗液并入滤液,于滤液中加碱式醋酸铅饱和溶液至不发生沉淀为止,这样就可得到醋酸铅沉淀物、碱式醋酸铅沉淀物及母液三部分。
然后将铅盐沉淀悬浮于新溶剂中,通以硫化氢气体,使分解并转为不溶性硫化铅而沉淀。含铅盐母液亦须先如法脱铅处理,再浓缩精制。硫化氢脱铅比较彻底,但溶液中可能存有多余的硫化氢,必须先通人空气或二氧化碳让气泡带出多余的硫化氢气体,以免在处理溶液时参与化学反应。新生态的硫化铅多为胶体沉淀,能吸咐药液中的有效成分,要注意用溶剂处理收回

C. 河北科技大学有硕士学位授权的专业有哪些

河北科技大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院系所、专业、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01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3 联系人:顾老师81668686
080502材料学 8 ① 101政 治
② 201英语一
③ 302数学二
④ 810物理化学 复试科目:
任选一门:
(1)金属材料学
(2)高分子化学
(3)无机材料科学基础
研究方向 01金属材料及金属基复合材料 毛 磊 教 授
孙世清 教 授
刘宗茂 教 授
马 静 副教授
02功能高分子材料及精细化工 赵雄燕 教 授
肖继君 教 授
李绍英 教 授
段玉丰 教 授
赵晨阳 副教授
03无机非金属功能材料 郭俐聪 研究员
080503材料加工工程 9 ① 101政 治
② 201英语一
③ 302数学二
④ 816金属学及热处理
复试科目:
任选一门:
(1)铸造工艺学
(2)塑性成形原理
(3)电弧焊基础
研究方向 01精确成形及凝固过程控制 李 强 教 授
李增民 教 授
谭建波 教 授
刘瑞玲 教 授
李立新 副教授
范金辉 副教授
刘 丛 教 授
02精密塑性成形及数值模拟 李 军 教 授
张双杰 教 授
韩鹏彪 副教授
03先进连接技术及过程自动控制 王 军 副教授
阎俊霞 教 授
汪殿龙
430105材料工程(全日制专业硕士) 6 ① 101政 治
② 204英语二
③ 302数学二
④ 816金属学及热处理 复试科目:
任选一门:
(1)金属材料学
(2)高分子化学
(3)无机材料科学基础
(4)铸造工艺学
(5)塑性成形原理
(6)电弧焊基础
(7)冶金物理化学
研究方向 01金属材料及金属基复合材料
02功能高分子材料及精细化工
03无机非金属功能材料
04精确成形及凝固过程控制
05精密塑性成形及数值模拟
06先进连接技术及过程自动控制
07热加工成形机理、过程仿真及工艺参数优化
002电气信息学院 30 联系人:周老师81668755
080801电机与电器 9 ① 101政 治
② 201英语一
③ 301数学一
④ 801电力电子学 复试科目 :
任选两门:
电机学、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工程电磁场基础
研究方向 01电机电器的智能控制 郭立炜 教 授
李 斌 教 授
李 争 讲 师
02大型电气设备的优化设计与故障诊断 孙晓云 教 授
邓慧琼 讲 师
03电气智能传动 刘庆瑞 副教授
沈达坤 教 授
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7 ① 101政 治
② 201英语一
③ 301数学一
④ 802自动控制原理 复试科目 :
计算机控制技术、过程控制
研究方向 01复杂工业过程建模与控制 吴学礼 教 授
刘朝英 教 授
02计算机控制与检测技术 赵 江 教 授
刘建业 副教授
03智能控制理论及应用 贾辉然 教 授
张苏英 教 授
04运动控制及应用研究 郝立军 教 授
081102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8 ① 101政 治
② 201英语一
③ 301数学一
④ 802自动控制原理 复试科目:
任选一组:
(1)计算机控制技术、运动控制系统;(2)计算机控制技术、过程控制系统
研究方向 01工业检测与自动化装置 赵 江 教 授
李永伟 教 授
02复杂工业过程智能控制系统 吴学礼 教 授
刘朝英 教 授
03计算机集成控制技术与装置 贾辉然 教 授
孟 华 教 授
李树昌 教 授
04复杂系统控制理论与应用 仇计清 教 授
郭彦平 教 授
0831生物医学工程 6 ① 101政 治
② 201英语一
③ 301数学一
④ 803数字信号处理 复试科目: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医学仪器
研究方向 01超声工程与成像技术 霍彦明 副教授
02生物医学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 胡士强 教 授
梁国壮 副教授
03生物医学检测与机电控制技术 刘东辉 教 授
04生物电磁技术 梁国壮 副教授
003纺织服装学院 23 联系人:王老师81668818
082101纺织工程 6 ①101政 治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04纺织材料学 复试科目:
纺纱工艺原理
织造工艺原理
研究方向 01纺织新工艺、新技术与新产品 李瑞洲 教 授
秦志刚 教 授
孙玉钗 教 授
敖利民 教 授
02纺织品性能测试技术 孙玉钗 教 授
敖利民 教 授
姚桂芬 副教授
03产业用纺织品研究与开发 高翼强 副教授
04纺织结构复合材料 秦志刚 教 授

082103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6 ③ 101政 治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05染料化学 复试科目:
染整工艺原理(上)染整工艺原理(下)
研究方向 01纺织化学助剂研究与开发 杜建功 教 授
赵雅琴 教 授
崔淑玲 教 授
张占柱 教 授
刘金树 高 工
02染整新工艺新技术 张海燕 教 授
03纺织品的性能研究及其化学整理 张永久 教 授
朱俊萍 教 授
04纺织纤维生物技术及生态纺织品研究 朱俊萍 教 授
魏玉娟 教 授
姚继明 副教授
05 新型纺织化学材料研究与开发 张占柱 教 授
082104服装设计与工程 6 ①101政 治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06服装材料学 复试科目:
服装工艺学
研究方向 01服装生产管理与营销 刘雅玲 副教授
马 芳 副教授
02服装材料与服用性能研究 崔少英 教 授
冯爱芬 教 授
孙玉钗 教 授
430121纺织工程(全日制专业硕士) 5 ①101政 治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④804纺织材料学或805染料化学 复试科目:
前两个研究方向选
①纺纱工艺与设备、织造(机织)工艺与设备、针织工艺与设备、服装结构基础,四门任选其一;
②纱线设计、机织物设计、针织物设计、服装结构基础上机操作,四门任选其一
第三个研究方向选
染整工艺原理(下)(含染色实验内容)
研究方向 01纺织工程
02服装
03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004高等教育研究所 6 联系人:刘老师81668299
040106 高等教育学 6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复试科目:
专业论文一篇(2000字以上)
研究方向 01高等教育原理 刘赞英 研究员
王岚 副研究员
02高等教育管理 靳占忠 教 授
赵宗更 研究员
侯建国 教 授
03高校德育 胡金秀 教 授
宋景华 教 授
薛晓萍 教 授

005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 51 联系人:孙老师88632178
0817化学工程与技术 30 ① 101政 治
② 201英语一
③ 302数学二
④ 807化工原理或810物理化学 复试科目:
化学工程综合(含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
研究方向 01传质与分离工程 郑学明 教 授
于奕峰 教 授
赵 平 教 授
李国庭 教 授
尚会建 副教授
刘宝树 副教授
02催化反应过程与工艺 赵地顺 教 授
胡永琪 教 授
郑学明 教 授
王奎涛 教 授
陈焕章 教 授
冯树波 教 授
任培兵 正高工
赵瑞红 副教授
张向京 副教授
刘玉敏 副教授
03绿色化学工艺 赵地顺 教 授
胡永琪 教 授
郝彦忠 教 授
翟建华 教 授
杨文玲 教 授
赵风清 高 工
04精细化学品合成 刘守信 教 授
刘方方 教 授
张炳烛 教 授
张 越 教 授
李小云 教 授
冯树波 教 授
冯 薇 教 授
唐二军 教 授
陈焕章 教 授
05生物化工过程 刘守信 教 授
翟建华 教 授
赵 平 教 授
萧泛舟 高 工
06无机粉体技术 刘润静 教 授
胡永琪 教 授
刘宝树 副教授
赵瑞红 副教授
07功能高分子材料 王德松 教 授
张炳烛 教 授
郝彦忠 教 授
刘方方 教 授
唐二军 教 授

100701药物化学 15 ① 101政 治
② 201英语一
③ 701专业综合[含有机化学(60%)、分析化学(40%)] 复试科目:
药物化学
研究方向 01新药设计与合成 刘守信 教 授
姚 军 教 授
付德才 教 授
戎欣玉 教 授
李爱军 教 授
高子彬 副教授
02药物及中间体合成 张 越 教 授
于奕峰 教 授
尚振华 副教授
孙凤霞 副教授
刘 磊 副教授
03天然药物化学 姚 军 教 授
李建晨 副教授
04药物质量控制 哈 婧 教 授
刘玉真 正高工
李志伟 副教授
05药物与制剂新技术 戎欣玉 教 授
尚 青 教 授
高春平 高 工
高子彬 副教授
姚振林 高 工
430117化学工程(全日制专业硕士) 6 ① 101政 治
② 204英语二
③ 302数学二
④ 807化工原理或810物理化学 复试科目:
化学工程综合(含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
研究方向 01传质与分离工程
02催化反应工程
03绿色化学过程
006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33 联系人:李老师88632211
0830环境科学与工程 27 ① 101政 治
② 201英语一
③ 302数学二
④ 808环境工程学或827环境监测 复试科目: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研究方向 01水处理理论及技术 杨景亮 教 授
任洪强 教 授
李再兴 副教授
郭建博 副教授
耿艳楼 高 工
任立人 高 工
冯素敏 副教授
罗湘南 副教授
02大气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 任爱玲 教 授
郭 斌 教授
苗凤智 高 工
赵文霞 副教授
03固体废物处置及资源化 郭 斌 教 授
周保华 副教授
04清洁生产与绿色化学 魏福祥 教 授
侯永江 副教授
韩 菊 教 授
刘宝友 副教授
05环境监测技术与装备 崔建升 教 授
魏福祥 教 授
王晓辉 教 授
06污染物环境行为及效应 高太忠 教 授
郭玉凤 教 授
李 彤 教 授
沈洪艳 副教授
07生态规划与评价 王路光 高 工
贾建和 高 工
刘英彩 高 工
430130环境工程(全日制专业硕士) 6 ① 101政 治
② 204英语二
③ 302数学二
④ 808环境工程学或827环境监测 复试科目:
环境质量评价系统
研究方向 01水处理理论及技术
02大气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
03固体废物处置及资源化
04清洁生产与绿色化学
05环境监测技术与装备
007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29 联系人:杨老师81668637
08020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6 ① 101政 治
② 201英语一
③ 301数学一
④ 809材料力学一 复试科目:
机械设计一
研究方向 01 车间柔性自动化系统 岳彦芳 教 授
宋海生 教 授
02 机械 CAD/CAM 刘恩福 教 授
崔洪斌 教 授
宋海生 教 授
杨松林 教 授
方忆湘 教 授
杨铁男 教 授
岳彦芳 教 授
03 机械制造中的强度与振动 梁建术 教 授
郑惠萍 教 授
04 机械故障检测与诊断 郑惠萍 教 授
张戌社 副教授
傅其凤 教 授
黄风山 教 授
080202机械电子工程 6 ① 101政 治
② 201英语一
③ 301数学一
④ 809材料力学一 复试科目:
机械设计一
研究方向 01机械优化设计及CAD 单根立 教 授
任有志 教 授
岳彦芳 教 授
薛树琦 教 授
02机电智能仪器与设备 魏泽鼎 副教授
张振文 副教授
080203机械设计及理论 6 ① 101政 治
② 201英语一
③ 301数学一
④ 809材料力学一 复试科目:
机械设计一
研究方向 01机械优化设计及CAD 张嘉钰 教 授
刘恩福 教 授
杨松林 教 授
杨铁男 教 授
02计算机图学及应用 张锡爱 教 授
杨松林 教 授
方忆湘 教 授
03机械系统动态设计 黄风山 教 授
080706化工过程机械 6 ① 101政 治
② 201英语一
③ 301数学一
④ 809材料力学一或828工程热力学 复试科目:
压力容器设计基础一
研究方向 01 高效传热传质机理与应用技术 崔海亭 教 授
王振辉 教 授
郭彦书 教 授
02 过程装备结构优化与强度分析 于新奇 教 授
赵志广 教 授
430102机械工程(全日制专业硕士) 5 ① 101政 治
② 204英语二
③ 301数学一
④ 829材料力学二
复试科目:
任选一
机械设计二
压力容器设计基础二

研究方向 01 车间柔性自动化系统
02 机械 CAD/CAM
03 机械故障检测与诊断
04 机电控制系统
05 机电智能仪器与设备
06 传热传质应用与技术
07 过程装备结构优化与强度分析
008建筑工程学院 6 联系人:刘老师81668894
081402结构工程 6 ① 101政 治
② 201英语一
③ 301数学一
④ 811结构力学 复试科目 :
任选一门
① 钢筋混凝土
② 地基基础
研究方向 01结构损伤动力检测与修复技术 杜守军 教 授
李其廉 副教授
02岩土与路桥工程技术 王锡朝 教 授
赵全胜 副教授
03结构抗震与减震分析 杜守军 教 授
黄 鹂 副教授
009经济管理学院 34 联系人:邵老师81668329
020209数量经济学 6 ① 101政 治
② 201英语一
③ 303数学三
④ 813经济学 复试科目:
统计学
研究方向 01经济系统评价与优化 李荣平 教 授
王国贞 教 授
02产业经济研究 陈 薇 教 授
彭建强 教 授
03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孔庆书 教 授
李 岚 教 授
04投入产出理论与方法 宋 辉 教 授
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 8 ① 101政 治
② 201英语一
③ 303数学三
④ 812运筹学 复试科目:
企业管理概论

研究方向 01复杂系统优化及应用 李法朝 教 授
李冬梅 教 授
02工业工程 陈爱祖 教 授
徐瑞园 教 授
张艳萍 副教授
宋 成 副教授
03信息系统与信息安全 郭文东 教 授
袁再健 副教授
04服务管理 韩景元 教 授
05技术创新与知识管理 李荣平 教 授
杨鹏起 教 授
宋艳涛 副教授
刘 宁 副教授
赵建华 教 授
王 蕾 教 授
06制造过程信息化 王丛漫 教 授
桑秀国 教 授
李国昌 教 授
120202企业管理 8 ① 101政 治
② 201英语一
③ 303数学三
④ 826企业管理概论 复试科目:
统计学
研究方向 01企业战略与公司治理 韩景元 教 授
焦笑南 副教授
02人力资源管理 王丛漫 教 授
杨成国 教 授
03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王 蕾 教 授
徐瑞园 教 授
04企业运行与评价 陈爱祖 教 授
430137工业工程(全日制专业硕士) 6 ① 101政 治
② 204英语二
③ 302数学二
④ 812运筹学 复试科目:
企业管理概论
研究方向 01制造系统工程和现代集成制造系统
02企业战略管理与流程再造
03产品开发、策划与创新工程
04电子商务与供应链管理
05现代质量工程
06生产与运作管理
07服务管理
430141物流工程(全日制专业硕士) 6 ① 101政 治
② 204英语二
③ 302数学二
④ 812运筹学 复试科目:
现代物流学
研究方向 01物流系统分析与规划
02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
03物流系统自动化技术研究
04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010理学院 31 联系人:孟老师81668507
070104应用数学 13 ① 101政 治
② 201英语一
③ 362数学分析
④ 814高等代数 复试科目:
常微分方程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研究方向 01复杂系统中的优化控制 仇计清 教 授
李法朝 教 授
苏连青 教 授
02应用微分方程 郭彦平 教 授
江卫华 教 授
03数值计算与图像处理 张冬雯 教 授
04数学物理方法及其应用 白志明 教 授
05生物信息学 张 屹 讲 师
070205凝聚态物理 8 ① 101政 治
② 201英语一
③ 704电磁学
④ 815量子力学 复试科目:
普通物理

研究方向 01介观强关联电子系统与量子输运 白志明 教 授
02纳米电子材料与器件 任世伟 教 授
刘跃伟 副教授
马银峰 教 授
03磁学与磁性材料 张丽娇 讲 师
04非线性光学 王爱坤 教 授
05凝聚态物理中的量子色动力学 汤叔楩 教 授
081704应用化学 10 ① 101政 治
② 201英语一
③ 302数学二
④ 810物理化学 复试科目:
物理化学实验

研究方向 01功能材料化学 王德松 教 授
郝彦忠 教 授
李景印 教 授
刘国权 副教授
罗青枝 教 授
李发堂 副教授
李俊新 副教授
02应用电化学 郝彦忠 教 授
李景印 教 授
郭子成 教 授
任聚杰 教 授
03现代分析测试技术 刘国权 副教授
任聚杰 教 授
李朝阳 副教授
李淑芳 教 授
04有机及药物合成化学 甄小丽 教 授
韩建荣 教 授
王荣耕 副教授
张亚通 副教授
05精细化学品合成 王荣耕 副教授
张亚通 副教授
任 杰 副教授
011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41 联系人:畅老师88623757
071001植物学 7 ① 101政 治
② 201英语一
③ 705植物学
④ 817细胞生物学 复试科目 :
分子生物学
研究方向 01植物细胞工程 魏景芳 教 授
李冬杰 教 授
艾鹏飞 副教授
陈 超 教 授
02植物生理 靳占忠 教 授
仇 燕 副教授
陈晓波 副教授
03植物分子生物学 张春晓 副教授
闫路娜 副教授
张增艳 研究员
04植物病理学 宋建军 教 授
宋水山 研究员
081703生物化工 6 ① 101政 治
② 201英语一
③ 302数学二
④ 807化工原理或819生物化学 复试科目:
微生物学
研究方向 01生物制造过程优化 王丽丽 教 授
韩春雨 副教授
02生物催化 冯惠勇 教 授
03生化分离技术 刘俊果 副教授

082203发酵工程 9 ① 101政 治
② 201英语一
③ 302数学二
④ 818微生物学 复试科目:
生物工业下游技术
发酵工艺原理
研究方向 01 酶工程技术及其应用 贾英民 教 授
02化学品的生物制造 仪 宏 教 授
03固态发酵与再生资源研究 朱文众 教 授
04 传统发酵工程创新技术研究 李 艳 教 授
05 生物催化技术 赵国群 副教授
06 生物分离工程 刘俊果 副教授
07 生物催化与生物过程工程 崔建东 副教授
083201食品科学 8 ① 101政 治
② 201英语一
③ 302数学二
④ 807化工原理或819生物化学 复试科目 :
食品化学
研究方向 01 食品生物技术 贾英民 教 授
02 生物技术与功能性食品 陈 辉 教 授
李书国 副教授
杜进民 副教授
03 果蔬加工及活性物质提取 牟德华 教 授
04 食品加工与保鲜 张 桂 教 授
05 食品安全与检测 高文惠 教 授
李巧玲 副教授
06 乳品加工技术 陈学武 副教授
430139生物工程(全日制专业硕士) 6 ① 101政 治
② 204英语二
③ 302数学二
④ 818微生物学 复试科目:
生物工业下游技术
发酵工艺原理
研究方向 01 酶工程技术及其应用
02化学品的生物制造
03固态发酵与再生资源研究
04传统发酵工程创新技术研究
05 生物催化技术
06生物分离工程
430132食品工程(全日制专业硕士) 5 ① 101政治
② 204英语二
③ 302数学二
④ 807化工原理或819生物化学 复试科目 :
食品工艺学
研究方向 01食品酶工程
02功能性食品生产技术
03植物蛋白饮料技术
04果蔬加工工程
05食品保鲜技术
06乳品工程
012外国语学院 9 联系人:
050201英语语言文学 9 ① 101政 治
② 241日语或242法语或243俄语
③ 708基础英语
④ 820综合知识(含英美文学、英语语言学、翻译理论) 复试科目:
语言学综合知识
翻译理论
英美文学

研究方向 01 英语教育与教学 张 森 教 授
02 语言测试理论与实践 张 森 教 授
03 翻译理论与实践 刘玉芬 教 授
04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刘君栓 副教授
05 英美文学 张 静 教 授

013文法学院 13 联系人:王老师81668560
0305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5 ① 101政 治
② 201英语一
③ 706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④ 821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 复试科目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研究方向 01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徐永赞 教 授
0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近现代发展研究 于金秀 教 授
张会尉 副教授
03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刘秀艳 教 授
04马克思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 李锡英 教 授
马永耀 副教授
05马克思主义法学研究 冯文生 教 授
邓 楠 教 授
刘武朝 副教授
030505思想政治教育 8 ① 101政 治
② 201英语一
③ 706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④ 821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 复试科目 :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研究方向 01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 李克荣 教 授
陈 勇 教 授
02思想文化建设与凝聚力研究 赵凤华 教 授
03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计卫舸 教 授
0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研究 李晓华 教 授
05民主与法制教育研究 甘 玲 教 授
014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36 联系人:黄老师81668779
080402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6 ① 101政 治
② 201英语一
③ 301数学一
④ 822信号与系统 复试科目:
电子测量技术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研究方向 01智能化仪器仪表 睢丙东 教 授
洪 涛 副教授
王晓君 副教授
李春明 副教授
02现代传感器技术及系统 陈书旺 副教授
王书海 副教授
03计算机测控技术与质量工程 庞志峰 教 授
王彦朋 教 授
文环明 副教授
080902电路与系统 7 ① 101政 治
② 201英语一
③ 301数学一
④ 823模拟、数字电子综合 复试科目: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集成电路原理
数字信号处理
研究方向 01电路与系统测试 焦 阳 教 授
02VLSI电路与系统设计 文环明 副教授
03智能信息处理与识别 李春明 副教授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9 ① 101政 治
② 201英语一
③ 301数学一
④ 822信号与系统 复试科目:
通信原理
移动通信
研究方向 01数字交换与传输 陈国通 教 授
王亚芳 副教授
王 梅 副教授
02多媒体通信与处理技术 刘齐跃 副教授
刁彦华 副教授
03信息网络管理
王俊社 教 授
许向阳 副教授

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 8 ① 101政 治
② 201英语一
③ 301数学一
④ 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 复试科目: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
计算机网络
数据库理论
研究方向 01多媒体智能融合技术 刘教民 教 授
王建霞 副教授
02计算机网络及数据库应用技术 周万珍 教 授
杨奎河 教 授
王晓红 副教授
阮冬茹 副教授
高 凯 副教授
03计算机检测及控制技术 郭立炜 教 授
李胜旺 教 授
高鸿斌 副教授
吴学礼 教 授
贾辉然 教 授
430112计算机技术(全日制工程硕士) 6 ① 101政 治
② 204英语二
③ 301数学一
④ 830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各占50% 复试科目:
C语言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
研究方向 ¬ 01多媒体智能融合技术
02计算机网络及数据库应用技术
03计算机检测及控制技术
015艺术学院 10 联系人:贡老师81668854
050404设计艺术学 10 ① 101政 治
② 201英语一
③ 707艺术概论
④ 825色 彩 复试科目 :
专业设计
研究方向 01视觉传达设计及理论 贡小秋 教 授
李连志 教 授
王 芳 副教授
赵红英 副教授
王 梅 副教授
02室内设计及理论 高俊峰 教 授
张万昆 副教授
03插图设计及理论 罗磊明 教 授
贡小明 副教授
秦少静 副教授
04工业设计及理论 高力群 副教授
05服装设计及理论 乔 南 副教授

D. 天然产物的常用提取方法介绍(包括原理,方法,及应用方向等)

l 浸渍法

根据溶剂的温度可分为热浸、温浸和冷浸等数种。此法比较简单,可将药粉装入适当的容器中,加入适当的溶剂(多用水或稀醇),以能浸透药材稍有过量为度,时常振摇或搅拌,放置一日以上过滤,药渣另加新溶剂。如此再提2~3次。第2、3次浸渍时间可缩短。合并提取液,浓缩后可得提取物。本法不需加热(必要时温热),适用于有效成分遇热易破坏以及含多量淀粉、树胶、果胶、粘液质的天然药物的提取。但本法提取时间长,效率不高,特别用水浸渍时,水提取液易发霉变质,必要时应加适量的甲苯等防腐剂。

l 渗漉法

将中药粗粉装入渗漉筒中,用适当的溶剂润湿膨胀24h~48h,然后不断地添加新溶剂。使其自上而下渗透过药材,自渗漉筒的下口收集提取液。当溶剂渗进药粉溶出成分比重加大而向下移动时,上层的溶液或稀浸液便置换其位置,造成良好的浓度差,使扩散能较好地进行,提取的过程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故浸出效果优于浸渍法。但应控制流速(宜成滴不宜成线),在渗漉过程中随时自药面上补充新溶剂,使药材中有效成分充分浸出为止。或当渗漉液颜色极浅或渗漉液的体积相当于原药材重的10倍时,便可认为基本上已提取完全。在大量生产中常将收集的稀渗漉液作为另一批新原料的溶剂之用。本法溶剂消耗量大,费时长,操作仍嫌麻烦。

l 煎煮法

煎煮法是我国最早使用的传统的提取方法。操作时将中药粗粉放在适当的容器中(如砂锅、金属夹层锅等,应避免铁器),加水浸过药面,充分浸泡后,直火或蒸气加热煮,一般煮2~3次,每次0.5h~1h,煎煮次数及时间可按投药量及药材质地适当增减。直火加热时最好时常搅拌,以免局部药材受热太高,容易焦糊。此法简便,药材中大部分成分可被不同程度地提出,但煎出液中杂质较多,且容易发生霉变,含挥发性成分及有效成分遇热易破坏的中药不宜用此法。

l 回流提取法

应用有机溶剂加热提取时,需采用回流加热装置,以免溶剂挥发损失。一般小量操作时,可将药材粗粉装入大小适宜的烧瓶中(药材的量为烧瓶容量的1/3~1/2),加溶剂使其浸过药面1cm~2cm高,烧瓶上接一冷凝器,实验室多采用水浴加热,沸腾后溶剂蒸汽经冷凝器冷凝又流回烧瓶中。如此回流1小时,滤出提取液,加入新溶剂重新回流1h~2h。如此再反复两次,合并提取液,蒸馏回收溶剂得浓缩提取物。大量生产亦可采用类似的装置。此法提取效率较冷渗法高,但受热易破坏的成分不宜用此法,且溶剂消耗量大,操作麻烦。由于操作的局限性,大量生产中较少被采用。

l 连续提取法

应用挥发性有机溶剂提取天然药物有效成分,不论小型实验或大型生产,均以连续提取法为好,而且需用溶剂量较少,提取成分也较完全。实验室常用脂肪提取器或称索氏提取器。连续提取法,一般需数小时(6h~8h)才能提取完全。由于提取成分受热时间较长,遇热不稳定易变化的成分不宜采用此法。

E. 有机合成方向的研究生如何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核心 竞争力就是合成能力。其次是书面表达能力。你合成过什么化合物? 用了什么路线? 什么方法? 如何分离? 怎样检测? 你做过的课题。就体现着I你的核心能力。设计实验的水平怎么样? 随便给你一个小分子比方说,20个碳以下),你能不能在最短时间内出可能的合成路线?会多少检索技术? sc Finder和IS Web of Knowledge会用吗? 英文水平怎样? 六级多少分? 读英文资料读得6不6 ?有机化学理论掌握得扎不扎实? 本科有机化学教材、本科物理化学教材、研究生高等有机化学教材|有没有读透? 掌握了多少反应机理? 背熟了多少有机反应? 切分法全合成有机化合物的方法熟不熟I练?有机化学实验基本功掌握得扎不扎实? 实验装置搭得结不结实? 常见的加热、降温、减压、蒸馏手I段熟不熟悉? 柱子装得熟不熟练? 流动相与固定相的搭配是不是手到捻来? 四大波谱熟不熟练? 压|片子结不结实? 解谱快不快?新型合成技术(比如,手性合成绿色化学点击化学、R.F....了解多少? 有没有用过? 新型I分离技术(比如,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了解多少? 有没有用过? 书面表达能力怎样?综述发在什么水平的中文期刊上? 小论文影响因子多少? 几篇文章? 有没有替|老板过英文综述?有机合成方向很多,我了解药物化学这一块。假如你是药物化学专业的,或者想从事药物合成工|作,那么,本科《药物化学》和《天然药物化学》教材读送了没? 是否熟悉常见药物分子的全合|成? 能否设计针对天然产物的修饰实验或半合成实验。

F. 化工车间(装置)工艺设计的程序及设计内容有哪些

工艺设计内容主要有:生产方法的选择,生产工艺流程设计,工艺计算回,设备选型,车间布置设计以答及管道布置设计,向非工艺专业提供设计条件,设计文件以及概算的编制等。
常用程序有:Aspen、ChemCAD、Pro II等。

G. 中医养生保健专升本可以考哪些专业

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掌握医学专业理论知识和临床诊断、预防、治疗技能,能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和卫生行政管理的医疗卫生高级人才。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微生物与免疫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预防医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口腔医学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医学知识,掌握口腔医学的基本理论和临床操作技能,能从事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修复和预防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口腔内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外科学、口腔正畸学、眼科学、耳鼻喉学、内科学、外科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卫生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培养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现代卫生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有卫生防疫技能、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和分析人群健康影响因素制定预防疾病和增进人群健康的措施能力的高级卫生管理人才。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免疫与病原微生物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健康教育学、医院管理学、现代管理学、卫生学、卫生监督、卫生事业管理、卫生经济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护理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基础护理和临床护理基本理论和实践操作技能,具备一定的卫生预防保健知识和良好的医患交际沟通能力,能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实施规范的基础护理和整体护理和教学科研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护理心理学、健康评估、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急救护理学、护理管理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涉外护理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掌握基础医学与临床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熟悉护理学的操作技术、专科护理和监护技能,具有熟练的英语表达和沟通能力,可到国、内外医疗机构从事医院护理管理或科室护理工作的应用型、技能型护理专业人才。主要课程:英语精读、英语听力及口语、英语泛读、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健康评估、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急救护理学、护理管理学、预防医学、护理美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社区护理方向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需要的,具有从事社区护理临床工作能力的专业人才。主要课程:人体解剖组织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护理药理学、健康评估、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社区护理学、预防医学、社会医学、康复护理学、护理伦理学、急救护理学、老年护理学、精神科护理学、五官科护理学、传染病护理学、人际沟通与交流。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现代医学检验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常用分析仪器的操作技术,可在各级医院、血站和厂矿基层医疗单位从事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工作的检验技师。主要课程:仪器分析、计算机应用、临床医学概要、临床检验学、临床生物化学及生物化学检验、微生物学及微生物学检验、免疫学及免疫学检验、血液学及血液学检验、计算机应用基础。眼科学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医学知识,掌握眼科学的基本理论和临床操作技能,能从事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和治疗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解剖学、生物化学、生理学、药理学、眼科解剖学、眼科生理学、眼科病原微生物学、眼科免疫学、眼科生物化学、眼科药物药理学、眼科学、视光学基础与应用、计算机应用基础。眼视光技术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需要的,具有从事眼视光技术工作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主要课程:医用物理学、应用光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原生物学、病理学、诊断学、药理学、内科学、外科学、临床眼科学、眼科学基础、视光学基础、眼应用光学基础、验光技术、眼镜技术、角膜接触镜技术、斜视弱视矫治训练技术、眼视光特检技术药学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掌握药学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有药品生产、检验、调剂及经营等基本技能,可从事药厂、药检所、医药公司、医院药房等药学专业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人体解剖生理学、药理学、生药学、药剂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天然药物化学、药事管理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医疗影像设备管理与维护专业培养目标:培养从事医学影像设备的安装调试、操作、维修和管理的机电结合、医工结合的知识面宽、适应性好、动手能力强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医学基础、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核医学成像装置、放射物理与防护、超声医学仪器原理与维护、医院设备管理。中药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备中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能在中药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与开发领域从事鉴定、药物设计、一般中药制剂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H. 制药工程专业课程有哪些 主要学什么

制药工程专业学什么?

快车教育,某名企人力资源总监曾先生表示,制药工程专业培养具有制药工程方面的知识,能在医药、农药、精细化工和生物化工等部门从事医药产品的合成与工艺研究、医药产品开发、应用研究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高素质研究应用型专门人才。

那么制药工程专业好不好?下面让快车教育我为各位看官总结一下制药工程专业的主要课程、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的情况吧!

一、制药工程专业主要课程:

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制药工程、药物合成反应、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天然药物化学、应用光谱解析、制药工艺学、药用高分子材料、制药分离工程、药物分析、制药装备与车间设计、药事管理学、药品营销等,部分中药制药学科还包括药用植物学,中药学,方剂学,中药化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分析,中药药理学。

二、制药工程专业知识与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化学制药、生物制药、中药制药、药物制剂技术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药物生产装置工艺与设备设计方法;

3.具有对药品新资源、新产品、新丁Z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

4.熟悉国家关于化工与制药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制药工程与制剂方面的理论前沿,了解新工艺、新技术与新设备的发展动态;

6.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以上是关于大学本科专业制药工程专业学什么的分析情况,更多高考专业制药工程专业分析资讯敬请关注快车教育职业规划频道。 ;

I. 制药工程专业考研方向

制药工程专业考研方向主要集中在:药物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药学、中药学。

药物化学专业是培养能在科研与开发生产领域从事药物合成、药物设计和功能基因药物的研究,药品监督和管理的高级专业人才。

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结合生物质能源、新能源、绿色化学品等特色优势,通晓化工生产技术的专业原理、专业技能与研究方法,能够从事过程工业领域的产品研制与开发、装置设计、生产过程的控制以及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科技人才。

药学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药学各主要分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药学实验方法和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药物制备、质量控制评价及指导合理用药的基本能力。

(9)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装置扩展阅读

国内医药企业的发展趋势良好,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国营企业、民营企业等不同所有制和管理模式的制药行业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大的产业群。

制药工程专业毕业后可到制药工程(或医药生物技术)领域相关的生产企业、营销企业、科研院所、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等企、事业单位从事药品生产、管理、营销、检验监督和研发等工作。也适于报考生物技术、药学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

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

J. 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鉴定

定性鉴定?
化学定性分析是指利用某些化学试剂能与中药中的某种或某类化学成分产生特殊的气味、颜色、沉淀或结晶等反应,作为鉴定中药品种的手段。优质中药的专属性成分,也可作为质量评价的特征之一。在对中药进行化学定性分析时,可用其提取液、粉末或切片等来进行。如将化学试剂直接加到中药表面、切片或粉末上,观察产生的结晶(用显微镜观察)以及特殊的颜色反应;取切片或粉末也可装置在玻片或滤纸上,滴加相应的试剂进行直接观察;取适量中药粉末于小试管中,加适当溶剂提取其化学成分,然后将溶液滴于玻片上、滤纸上或加入小试管中,再滴加一定的化学试剂并观察其现象;利用微量升华法,将中药中可升华的成分分出,加适当的试剂观察其化学反应现象等。

阅读全文

与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装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轴承皮座怎么安装 浏览:671
轴承孔的螺丝怎么取下来 浏览:132
制冷站造价多少 浏览:798
超声波平底孔怎么检测 浏览:892
东莞宝强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94
机械进场费怎么算 浏览:555
机械损失是由什么造成的 浏览:675
工地上仪表算什么费用 浏览:917
比亚迪f0轴承传感器多少钱 浏览:91
阀门厂是做什么的图片 浏览:68
暖气放水阀门锈死 浏览:358
转速阀门有什么用 浏览:974
阀门系列是什么意思 浏览:610
虚拟仪器液位监测装置设计要求 浏览:782
国产什么电动工具好 浏览:955
电机过流报警装置设计方案 浏览:665
工程机械撤场证明怎么写 浏览:613
简谐波什么时候机械能守恒 浏览:655
机械制图中的菱形代表什么意思 浏览:971
自来水水表跟前的阀门坏了怎么换 浏览: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