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Ⅲ 实验室若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氯气
写出化学方程式
MnO2 + 4HCl = MnCl2 + Cl2 + 2H2O
Ⅳ 实验室制氯气的实验装置是什么
实验室制氯气的实验装置是酒精灯,烧瓶,分液漏斗,导管,洗气装置,集气装置。
用分液漏斗、圆底烧瓶等组装的固液加热型制气装置。饱和食盐水除去Cl2中的HCl气体,浓硫酸除去Cl2中的水蒸气。向上排空气法或排饱和食盐水法。
将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靠近收集Cl2的集气瓶瓶口,若观察到试纸立即变蓝,则证明已收集满。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靠近盛氯气的瓶口,若观察到试纸先变红后褪色,则证明已收集满。根据氯气的颜色判断是否收集满:若观察到整个集气瓶中充满黄绿色的气体,则证明已收集满。

氯气的性质
氯气,化学式为Cl。是黄绿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剧毒气体,易压缩,可液化为黄绿色的油状液氯。氯气具有强氧化性,所以被用作处理饮用水、市政污水以及游泳池的生物灭杀剂。氯气中体积分数为5%以上的氢气时遇强光可能会有爆炸的危险。
氯气具有毒性,主要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并溶解在黏膜所含的水分里,会对上呼吸道黏膜造成损害。氯气能与有机物和无机物进行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生成多种氯化物。主要用于生产塑料(如PVP)、合成纤维、染料、农药、消毒剂、漂白剂溶剂以及各种氯化物。
Ⅳ 制取氯气装置
用MnO₂和浓盐酸加热制取氯气的装置图:

Ⅵ 如图是一位同学设计的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实验装置图.(1)指出这套装置中存在的错误______、______.(2)
(1)该反应需要加热条件下发生,且氯气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会倒吸,则图中错误版为缺少酒精灯权、尾气处理的导管不能深入液面以下(或应利用倒扣的漏斗),故答案为:缺少酒精灯;尾气处理的导管不能深入液面以下;
(2)氯气有毒,不能排放在空气中,则烧杯里装有氢氧化钠溶液,其作用是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环境,发生的反应为Cl2+2NaOH=NaClO+NaCl+H2O,
故答案为: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环境;Cl2+2NaOH=NaClO+NaCl+H2O;
(3)Cl2通入NaBr溶液中,生成单质溴,并向其中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溴易溶于四氯化碳,分层后上层为无色,下层为橙黄色,故答案为:无;橙黄.
Ⅶ 实验室制氯气的实验装置有哪些
实验室制氯气的实验装置有铁架台,酒精灯,圆底烧瓶,分液漏斗。
用分液漏斗、圆底烧瓶等组装的固液加热型制气装置。饱和食盐水除去Cl2中的HCl气体,浓硫酸除去Cl2中的水蒸气。向上排空气法或排饱和食盐水法。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Cl2,以防Cl2污染空气。
实验室制氯气过程。
将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靠近收集Cl2的集气瓶瓶口,若观察到试纸立即变蓝,则证明已收集满。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靠近盛氯气的瓶口,若观察到试纸先变红后褪色,则证明已收集满。根据氯气的颜色判断是否收集满:若观察到整个集气瓶中充满黄绿色的气体,则证明已收集满。
为了减少制得的Cl2中HCl的含量,加热时温度不宜过高,以减少HCl的挥发。制取时一定要注意反应条件是“浓盐酸”和“加热”,一旦浓盐酸变为稀盐酸,反应将不再发生。
Ⅷ 实验室制氯气除杂干燥
依据装置图分析①是氯气制备;利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加热反应,符合制备要求;②利用饱和氯化钠溶液吸收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洗气装置长进短出符合吸收原理;③利用浓硫酸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洗气装置导气管需要长进短出,装置导气管位置错误;④尾气吸收装置,防止污染空气,符合实验要求;
故选C.
Ⅸ 化学 关于实验室制取氯气装置
不可以,经过饱和食盐水会带出水,要在浓硫酸内和本身的水一并除掉。记住一点:除杂的溶液试剂一定要放在干燥剂前面,这是实验除杂必须原则之一。
Ⅹ 如图是一位学生设计的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氯气并验证其性质的装置图. (1)找出在此装置图中出现的错误加
(1)实验室制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制氯气;除杂时先除去氯化氢,再除去水蒸气,最后收集;氯气的密度大于空气,采用向下排空法收集时应从长管进短管出; 故答案为:稀盐酸改用浓盐酸;B应在A的左边;C中进气管应该长,排气管应该短; (2)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Cl 2 +H 2 O=HClO+HCl,盐酸具有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用于漂白,所以溶液红色褪去,盐酸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HCl+AgNO 3 =AgCl↓+HNO 3 ,所以在E装置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 故答案为:溶液先变红后褪色;有白色沉淀生成;Cl 2 +H 2 O=HClO+HCl、HCl+AgNO 3 =AgCl↓+HNO 3 ; (3)氯气有毒,为防止污染空气,应用碱液来吸收:Cl 2 +2OH - =ClO - +Cl - +H 2 O; 故答案为: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污染环境;Cl 2 +2OH - =ClO - +Cl - +H 2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