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那人类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吗
人类每天的日常生活包括工作娱乐,呼吸运动都离不开两种物质,一种是氧气,另外一种则是糖类。这是人类生存的必需物质,也是合成其他物质必不可少的材料。神奇的是,在自然界中竟然有生物体能够通过一系列反应同时得到这两种物质,这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光合作用。
人工光合作用现状
很遗憾的是,由于人工光合作用的严格条件,距离科研成果的大规模商业化还有一段很长的距离。但有科学家认为,一旦应用成功其影响力不亚于一场工业革命。
2. 如何用化学方法得到叶绿素
实验目的:从绿叶中提取叶绿素
实验器材:剪刀、研钵、碳酸钙粉末、石英砂(二氧化硅)、药匙、丙酮试剂、烧杯、玻璃棒、漏斗、分液漏斗、滤纸、绿叶、试管、离心机等。
实验过程:
1、找来新鲜的绿叶,颜色深绿、叶片肥厚的较好,如菠菜。
2、用水清洗干净。
3、用剪刀将绿叶剪碎,放入研钵中,加少量石英砂和碳酸钙粉末(加快研磨速度并防止破坏叶绿素),快速研磨均匀(约3-5分钟)。
4、将研磨好的绿叶转移至烧杯中,加少量丙酮溶解(丙酮易挥发,且有毒,应小心操作),并用玻璃棒均匀搅拌。
5、过滤。
6、将滤液转移至数支试管中,放入离心机中进行离心3-5分钟(转速3000r/min).
7、用分液漏斗将离心后的溶液进行分离,丙酮比水重,所以要取滤液的下部分,放入小烧杯中。(如有少量水分残存,可以加入碳酸镁粉末,然后再过滤即可)
8、用热水加热小烧杯,水温控制在60-80摄氏度。(可以用酒精灯加热,用温度计测量控制)
9、待丙酮挥发完全后,即可得到叶绿素。
3. 化学实验中用来抽氧气装置的名字
(1)图中①是试管;②是酒精灯.
故答案为:试管;酒精灯.
(2)氧气的内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并且容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或排空气法收集.
故答案为:CDE.
(3)在常温下,用亚硫酸钠固体和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硫气体的装置,如同制取二氧化碳;氧化硫是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的有毒气体,应密闭收集.
故答为:B;E.
4. 实验室用MnO2和浓盐酸制取氯气并验证氯气的部分性质,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G装置名称______.A装置的
(1)根据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反应原理,二氧化锰与浓盐酸是在烧瓶中进行的,此处用的是蒸馏烧瓶,浓盐酸盛放在分液漏斗中,加热反应时为了防止液体的暴沸,需要加入碎石防止暴沸.
故答案为:分液漏斗; 蒸馏烧瓶; 防止液体暴沸
(2)实验室制取氯气是利用二氧化锰将浓盐酸中的hcl氧化得到的,故反应的离子方式为:mno2+4h++2cl-
△
.
mn2++2h2o+cl2↑,
故答案为:mno2+4h++2cl-
△
.
mn2++2h2o+cl2↑.
(3)因为氯化氢气体有毒,如果先加入浓盐酸再加入二氧化锰,会有气体挥发出来污染大气,因此先加二氧化锰,再加浓盐酸,然后加热.
故答案为:a、c、b
(4)为了使测得的盐酸浓度,需要准确的测出氢气的量,如果先加锌粒再加盐酸,则马上有气体产生,从而是产生的气体有损失,使测得的气体的量不准确,测得的盐酸的浓度不准,因此应将锌粒转移至残留溶液中;压强对气体的体积有影响该反应是在加热条件下进行的,温度升高气体压强增大,如果不回复到原温度,相当于将气体压缩了,使得测出的气体的体积减小.故温度要恢复到原温度时,同时上下移动右端的漏斗,使两端的液面的高度相同,视线要与液体的凹液面相切,读取测量气体的体积.
故答案为:恢复至室温; 乙
5. 实验装置名称和仪器各部分名称
(1)编号的仪抄器名称:a铁架台;f水槽; (2)过滤使用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玻璃棒; (3)图A实验操作的目的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从该图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中有气泡冒出,得出的结论是气密性好; (4)锰酸钾制氧气需要加热,所以还需要酒精灯. 故答案为:(1)铁架台;水槽;(2)漏斗;烧杯;玻璃棒;(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气密性好;(4)酒精灯.
6. 实验室常见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根据实验要求完成相关问题. (1)写出标有①②仪器的名称:①______
答: (1)识别一些常见仪器,故答案为:酒精灯;集气瓶. (2)根据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可知,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反应条件和配平;氧气不溶于水,可以采用排水法收集.故答案为:2KMnO 4
(3)根据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可知,注意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不加热.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物是碳酸钙和稀盐酸,状态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不加热,和氧气的情况一样.故答案为: 2H 2 O 2
|
7. 如图实验装置用于验证某些物质的性质.在试管A中装入足量的固体NaHCO3,D为固定蚊香的硬纸片.试回答下列
(1)依据装置分析判断是加热碳酸氢钠固体的反应生成碳酸钠和二氧化碳水;内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容为:2NaHCO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