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验证氧气的性质实验装置图

验证氧气的性质实验装置图

发布时间:2022-12-18 01:23:31

㈠ 某学生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做有关氧气的性质实验,制取氧气的装置如图所示:(装置图用代号表示)(1)

(1)指定仪器分别是:铁架台、长颈漏斗、水槽;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属于固体加热型,故选 发生装置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易溶于水,故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
(3)实验中收集到的氧气带有紫红色,是因为试管口未放棉花,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进而进入水槽和集气瓶中;
(4)实验室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加热制取甲烷气体,属于固体加热型,故选发生装置A,甲烷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
故答案为:(1)铁架台;长颈漏斗;水槽;
(2)A;C或E;
(3)试管口未放棉花;
(4)A;D或E.

㈡ 如图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图.(1)点燃红磷立即深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燃烧停止并冷却后

(1)待红磷燃烧停止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专约占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属
该实验中,如果烧杯中的水足量,水不会充满整个集气瓶,原因是集气瓶中含有大量的氮气,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故填:五分之一;不会;集气瓶中含有大量的氮气;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2)实验时,燃烧匙里要盛过量的红磷,目的是把集气瓶中的氧气耗尽.
故填:把集气瓶中的氧气耗尽.
(3)该实验中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进行试验,理由是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故填: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4)该实验中如果用镁代替红磷进行试验,预计观察到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70%以上,由此可以推测出镁的一点化学性质为点燃条件下,镁能和氮气反应.
故填:点燃条件下,镁能和氮气反应.

㈢ 某同学利用若图所示仪器组装制取氧气的装置,并验证氧气的性质.(1)实验室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所选的

(1)写方程式要注意一写二配三注明四等号.用高锰酸钾制氧气配平方法是用观察法配平;由于需要加热应该选用有酒精灯的装置;
(2)D装置是用来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装置;氧气支持燃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3)收集装置是利用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且难用于水确定所选用的收集装置为D,收集比较纯净的氧气选E;
(4)进一步证明木炭与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的实验方法是:向瓶中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木炭和氧气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
(5)因为硫燃烧的产物二氧化硫是有毒的气体,会污染空气,因此采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可以再集气瓶的底部留有少量的水来吸收二氧化硫;
(6)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不纯的可能的原因是:集气瓶内没有装满水或没等到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收集而混有空气;故填:集气瓶内没有装满水或没等到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收集;
故答案是:(1)A;2KMnO4

.

㈣ 某初三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要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并验证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根据下图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依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认识可知,故答案为:酒精灯;试管;铁架台;橡皮塞;导管;

(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条件进行选择发生装置;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液体与固体,不需加热,故选甲;

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易溶于水,所以收集装置可以是排水法和向上排气法;

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 MnO 2 水+氧气;

故答案为:甲; 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过氧化氢 MnO 2 水+氧气;

(3)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可知现象为: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答案为: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

(4)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写出文字表达式: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碳+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答案为:碳+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4)验证氧气的性质实验装置图扩展阅读:

遇还原剂时,表现为氧化性。如将二氧化锰放到氢气流中加热至1400K得到一氧化锰;将二氧化锰放在氨气流中加热,得到棕黑色的三氧化二锰;将二氧化锰跟浓盐酸反应,则得到二氯化锰和氯气。

遇强氧化剂时,还表现为还原性。如将二氧化锰,碳酸钾和硝酸钾或氯酸钾混合熔融,可得到暗绿色熔体,将熔体溶于水冷却可得六价锰的化合物锰酸钾。在酸件介质中是一种强氧化剂。

㈤ 某化学课学生制取氧气并做有关氧气的性质实验,制取氧气的装置如图所示:(装置图用代号表示)(1)写出

(1)仪器①是试管;②是酒精灯;故填:试管;酒精灯;
(2)为了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故给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为了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应该在导管口塞一团棉花;高锰酸钾受热时能够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分别是:连(连接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装入固体药品,注意用高锰酸钾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定(用铁架台固定仪器装置)→点(用火柴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收(收集氧气)→移(把导管移出水面)→熄(熄灭酒精灯),可得题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bcadfe.收集气体不纯通常是由于装置内空气没有完全排出或集气瓶里没能加满水而留有气体;证明气体是氧气的方法是: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如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气体是氧气.
故答案为: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一团棉花;高锰酸钾

加热

㈥ 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图.(1)该实验的成败关键有两点:①燃烧匙内的红磷必须______;②


(1)要保证实验成功要注意:①红磷要足量②要保证实验装置密封等.
(2)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发出黄白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的白烟;
(3)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是利用磷燃烧只消耗氧气,且不生成新气体,由于氧气被消耗,瓶内气压减小,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该实验验证了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1
5

(4)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所用红磷的量不足,空气中氧气不能完全耗尽,使所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
要使本实验成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装置的气密性好;白磷足量;必须冷却到室温再读数,要不然都会使测定的结果偏低.
①红磷不足量会使测定结果偏低;
②装置气密性不好,空气进入装置占据消耗的氧气的体积导致进入的水不到五分之一.
答案:
(1)①足量 ②放入装置密封
(2)发出黄白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的白烟
(3)上升 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1
5

(4)偏低 偏低

㈦ 某学生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做有关氧气的性质实验,制取氧气的装置如图1所示:(装置图用代号表示)(1)

(1)①是铁架台,常用于固定、支持实验装置;②是长颈漏斗,通过长颈漏斗可以向试管中注入液体药品;③是水槽,常用于排水法收集气体.
故填:铁架台;长颈漏斗;水槽.
(2)用E收集氧气时,要等到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才开始收集.
故填:连续均匀.
(3)如果试管口没有塞一团棉花,高锰酸钾会进入集气瓶中,导致收集到的氧气带有紫红色.
故填:试管口没放棉花.
(4)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验满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已经收集满.
故填: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已经收集满.
(5)实验室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气体时需要加热,应该用A装置作为发生装置;
因为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即用D装置收集,甲烷不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即用E装置收集.
故填:A;D或E.
(6)欲使用图2装置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b端通入.
故填:b.

㈧ 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

(1)①作此实验,装置的气密性必须要好,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固定两个注射器中的一个活塞,推动另一活塞,然后松开,如果能回复到原处,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②实验中测定的氧气体积分数小于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有:铜丝量不足,装置气密性不好;
③这个实验可以证明空气是混合物,原因是:注射器内空气未完全消耗;
(2)红磷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因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且产物是固体,如装置内红磷燃烧消耗尽氧气,瓶内气压减小,水吸入装置的体积数就是空气中氧气的体积数.
①集气瓶中剩余气体主要是氮气,氮气具有性质较稳定、难溶于水的性质;
②认真比较(1)、(2)两种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1)实验装置的方法更好一些,因它更环保;
③通过上面两种方法的研究、总结,可以得出这样的看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首先要选取一种合适的物质,这种物质只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物最好是固体物质通过观察现象来得出相应的结论.
故答案为:
(1)①固定两个注射器中的一个活塞,推动另一活塞,然后松开,如果能能回复到原处.说明装置气密装置气密性良好(其他合理做法也可得分);
②铜丝量不足;加热温度不够;装置气密性不好;未完全冷却至室温就读数(或其它合理说法任写两点);③混合物;注射器内空气未完全消耗(说法合理即可)
(2)①氮气;性质较稳定、难溶于水;②(1)更环保或更精确(任写一点);③氧气;固体;

㈨ 如图是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及探究其化学性质的装置图:请回答:(1)写出标号①仪器的名称

(1)标号①仪器的名称是水槽,常用于排水法收集气体.
故填:水槽.
(2)此原理制取氧气时不需要加热,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装置,收集装置可选用D装置,理由是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如果用E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a通入.
故填: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a.
(3)用此原理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MnO2
.

㈩ 验证氧气性质的方法

(1)由图中的实验可知,硫,铁能在氧气中燃烧,证明氧气具有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
(2)由于硫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能污染空气,所以,在A的集气瓶底部都放了少量水的目的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由于铁丝燃烧时形成的高温熔化物会炸裂瓶底,所以,在B的集气瓶底部都放了少量水的目的是: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3)将燃烧的硫的火焰熄灭的方法是浸入水中,隔绝空气.
(4)若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氮氧混合气(氧气氮气体积比1:2)中,木条不能否复燃,原因是:氧气被不支持燃烧的氮气冲淡了.
故答为:(1)支持燃烧.(2)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3)浸入水中.(4)不能,氧气被不支持燃烧的氮气冲淡了.

与验证氧气的性质实验装置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消防水管阀门怎么安装 浏览:83
铸造业造型线是做什么的 浏览:212
山工小传动轴承怎么卸 浏览:84
金德五金制品厂 浏览:559
轴承知识什么是防磁轴承 浏览:784
制氢氧化亚铁的实验装置原理 浏览:205
玻璃液位计阀门叫什么 浏览:578
macan阀门怎么关 浏览:884
车子仪表盘出现的绿色标志有什么 浏览:278
外径47mm轴承是什么型号 浏览:623
别克君越怎么设置仪表 浏览:486
加压泵机械密封如何更换 浏览:396
cad贱人工具箱设置命令 浏览:734
glk300怎么制冷 浏览:124
设备维修计入和固定资产哪个好 浏览:300
什么是流量阀门 浏览:981
腐植酸处理设备哪个好 浏览:872
老式机械钟值多少钱 浏览:358
管道阀门前后是指哪儿 浏览:499
东昇机械厂怎么样 浏览:812
© Arrange www.fbslhl.com 2009-2021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