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楼宇智能化专业就业方向
智能楼宇管理师
职业名称:
智能楼宇管理师
职业定义:
智能楼宇管理师是指从事建筑智能化系统管理及设备管理、运行与维护等工作的人员。
从事的主要工作内容:
(1)管理与维护楼宇布线;(2)监控、使用、维护建筑设备;(3)管理通信和网络系统;(4)使用与改进智能建筑管理系统;(5)管理火灾报警与安全防范系统。
职业概况:
智能楼宇管理是伴随着我国楼宇智能化而出现的朝阳职业,从业人员约70万人,目前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天津、重庆、杭州、宁波、大连等大中城市。
我国的智能楼宇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特别是在大中型城市如上海、北京、深圳、杭州、宁波等,高档写字楼、智能小区建设速度很快,在大中城市,智能化系统已相当普及,成为住宅、社区等的必配设施。
2000年以来,全国各地多次召开"数字化城市研讨会",许多大城市已提出若干年内实现数字化城市和信息港等建设目标,很多中小城市也提出建设数字化城市的规划。可以预言,全国的智能建筑市场容量将有很大的突破。
随着我国城市数字化、建筑智能化的进程日益加快,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规划、建设、管理及服务理念急需更新,运用科学、整体、系统的思维来营造现代智能化的工作环境、居住环境已成为必然趋势。房地产行业及我国智能建筑市场迅猛的发展,将直接拉动对智能楼宇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
楼宇智能化是现代工业高科技的结晶,是未来"信息高速公路"的主节点,是进入"数字时代"新兴的产物。美国智能楼宇超过万幢,日本新建的大楼几乎都是智能大厦。在国际上已经向着"智能大厦群"、"智能街区"、"智能化城市"发展。
楼宇智能化涉及专业多、配套产品和技术繁杂,且产品更新换代迅速,但又是楼宇和住宅建设中的新亮点,对从业人员要求很高。由于楼宇智能化在我国出现时间较短,人才难觅特别是专业人才稀缺已经成为突出问题。
智能楼宇管理师是体现未来城市发展特征的先导型职业人才。智能楼宇管理师这一职业的设立,其根本作用在于适应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网络时代智能建筑业、房地产业、现代物业管理等行业对高素质管理人才的需求,促进和规范行业的管理,进一步提高从业者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引自【关注教育】
⑵ 网络工程综合布线实训室的智能楼宇网络工程教学系统介绍
1、智能楼宇网络工程实践教学系统主要与以下几部分组成1)智能楼宇网络工程实践平台
2)智能楼宇网络工程实践视频教程
3)智能楼宇网络工程实践教材
4)综合布线端接与测试平台
5)智能楼宇网络工程教学软件
6)楼宇监控(自控)系统
2、智能楼宇网络工程教学系统所获得荣誉
智能楼宇网络工程实践平台2009年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010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智能楼宇网络工程实践平台2010年被确认为“江西省科学技术成果”,2010年被评为“江西省自主创新产品”。智能楼宇网络工程实训教材为21世纪规划教材,智能楼宇网络工程实训视频教学片荣获首届“十一五”全国教育影视“电视教材”一等奖。 1、产品研发背景
网络工程为应用型学科,它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如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网络技能能够直接服务于社会,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与就业待遇,一直困扰各大院校。要解决以上问题就是“实习与实践”,即将智能楼宇网络工程“搬进”学校实训室。让学生在学校的实验、实习及实践与现场环境一致。
如何将实际应用中智能化楼宇网络工程的“规划、设计及安装”真正搬进学校实验室,让学生能够全面、直观、完整的理解并掌握实际应用中智能化楼宇网络工程的“规划、设计及安装”,使学校网络实验室变成教学与实践应用的“桥梁”,一直困扰学校网络教师和实验指导老师。
2、产品描述
本“实践平台”是以我公司专利产品“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仿真实验平台”为基础,将网络设备、监控设备、广播设备、有线电视设备、程控电话设备与之集成,形成了网络工程实践平台。它将实际应用中智能楼宇的网络综合布线与系统集成、监控系统布线与集成、有线电视系统布线与集成及广播系统布线与集成“真实”再现在本“实践平台”上。学生在此实践平台上所做的实验或实习与实际智能楼宇网络工程现场环境一致。
3、产品特点
本“实践平台”最大特点是完全“再现”了现实中智能楼宇网络工程的真实现场和安装过程。因此,本“实践平台”就是网络工程教学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的“桥梁” ;本“实践平台”全部采用积木式结构,学生可自己根据需要进行网络工程设计、安装、调试,并可模拟目前所有实际应用中的网络工程。
1)实践平台完全仿真建筑物
◆每套实践平台能形象直观的表现出三层楼、墙面、楼面、走廊、走廊吊顶、弱电井、设备间(主设备间、子设备间);
◆走廊与工作区,在墙体的两侧;
◆支持弱电井中垂直桥架安装;
◆支持多设备间设置;
◆支持各种水平桥架安装方式;
◆支持PVC管/槽明装或暗装方式;
◆支持PVC管/槽与水平桥架各种连接方式;
◆支持水平桥架与垂直桥架多种连接方式;
◆支持门禁系统、烟感探测、红外探测、温湿度、视频监控的系统安装;
2)在本实践平台上的所有实训过程与实际应用完全一致,因此本实践平台不但是实训平台而且是实习与技能的培训平台。
3)完全满足智能楼宇网络工程教学、实验、实习需求。
4)将实际应用中一栋三层智能楼宇网络工程的设计、安装、调试、测试、安装规范安装技巧的过程与方法完全在本实践平台上实现。
5)实践平台包括数据/语音系统布线、广播系统布线、监控系统布线、有线电视系统布线、桥架及PVC管槽系统及楼宇自控系统布线。
6)数据/语音布线系统完全支持六大子系统(含出入口子系统)设计及安装。
7)用户根据需求可将网络设备、语音设备、监控设备、有线电视设备、广播设备及楼宇自控系统设备等安装在实践平台的主设备间和子设备间,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智能楼宇网络工程”。
8)综合布线水平子系统支持类型:五类、超五类、六类、超六类、光纤到桌面及未来综合布线系统发展等;为了教学需要还可混合使用。
9)主干(垂直)子系统支持:双绞线主干、光纤主干及大对数主干等;
10)支持现实应用中智能楼宇自控系统中各种应用;
11)本平台实践平台上的所有布线系统或设备系统集成,学生均可自己设计、安装、调试及测试。
12)采用多套实践平台可实现建筑群或高层建筑网络工程的设计、安装、调试及测试。
13)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展示平台
4、智能楼宇网络工程实践平台正/背面图
5、智能楼宇网络工程实践平台功能介绍
1)建筑物系统组成
本实践平台按照现实应用中建筑物特点构建了“三层建筑物”,将常用的建筑物结构“完全的仿真”到实践平台上,因此,通过仿真三层建筑物,学生完全可掌握“工程现场中”的智能建筑大厦的网络工程设计、安装、调试及测试实践,建筑物特点如下:
◆三层楼;
◆墙体:用于工作区管/槽安装、信息底盒和信息面板安装、工作区“门”安装、工作区“温湿度”安装等;
◆楼面:用于吊装桥架和吊顶安装;
◆走廊/工作区:走廊与工作区位于墙体两侧;◆走廊吊顶:用于烟感探测安装、红外监控探测安装等;
◆弱电井:用于垂直桥架安装;
◆设备间(主设备间、子设备间)。
2)管/槽、信息盒及桥架系统
在实践平台上可进行现实应用中“各种常用”的PVC管/槽、信息底盒、信息面板、桥架及桥架与PVC管/槽连接的安装方式, 从而使学生真正掌握“工程现场中”管、槽、信息底盒及桥架系统的设计与安装过程,并真正掌握综合布线系统中的管、槽、桥架及信息底盒等的设计与安装规范。
◆PVC明管与暗管敷设;
◆PVC明槽敷设;
◆信息明盒与暗盒;
◆信息面板安装;
◆吊装水平桥架安装;
◆托臂安装水平桥架安装;◆水平桥架通过桥架连接件(如三通、四通或湾头)与垂直桥架连接安装;
◆PVC管与桥架直接连接;
◆PVC管通过软管与桥架连接。
3)综合布线系统
各种现实中常用综合布线系统典型拓扑结构,学生均可在实践平台上实现设计、安装、调试及测试,从而使学生真正掌握“工程现场中”综合布线设计与安装过程,并真正掌握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与安装规范。
◆数据/语音布线系统: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干线子系统、管理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及建筑群子系统(含出入口子系统);
◆有线电视布线系统:有线电视分配网和接入网;
◆监控布线系统:视频线、通信线、电源线、拾音线、监控主干;
◆广播布线系统:定压式与定阻布线系统、广播主干;
◆门禁布线系统:读卡器与出门按钮布线、门禁控制器主干;
◆楼宇自控系统布线:
◆建筑设备运行管理:暖通空调系统监控(HVAC)、给排水系统监控、
供配电与照明系统监控;
◆火灾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漏水检测、温湿度、新风机监测、烟感探测、红外监测、电梯运行管制◆公共安全技术防范:视频监控、防盗报警、出入口控制及门禁系统、巡更系统、安全广播系统)
4)综合布线系统测试
可按“工程现场方式”进行数据、语音及有线电视等布线系统测试,并真正掌握综合布线系统的测试方法与测试规范。◆数据/语音系统测试
◆有线电视分配网测试
5)系统集成
根据以上综合布线系统拓扑结构,学生均可按“真正现实应用”的需要在实践平台上进行系统集成的实现设计、安装、调试及测试,从而使学生真正掌握“工程现场中”系统集成设计与安装过程,并真正掌握综系统集成的设计、安装及调试规范。
◆数据网络系统集成
◆语音系统集成
◆监控系统集成
◆有线电视系统集成
◆广播系统集成
◆门禁系统集成
◆楼宇自控系统集成
6)整个网络系统调试可按“工程现场方式”进行整个网络系统的调试与测试,并真正掌握网络系统调试方法与规范。
6、智能楼宇网络工程实践平台技术参数
1)建筑物建构
◆三层楼、墙体、楼面、走廊、走廊吊顶、弱电井、设备间(主设备间、子设备间);
◆走廊/工作区:走廊与工作区位于墙体两侧;
◆墙体:用于工作区管/槽安装、信息底盒和信息面板安装、工作区“门”安装、工作区“温湿度”安装等;
◆楼面:用于吊装桥架和吊顶安装;
◆走廊吊顶:用于烟感探测安装、红外监控探测安装等;
◆弱电井:用于垂直桥架安装;
◆设备间(主设备间、子设备间)。
2)水平子系统配置(信息点配置)
◆数据信息点最大支持136个;
◆语音信息点最大支持136个;
◆光纤到桌面点最大支持136个;
◆有线电视点最大支持34个;
◆广播点最大支持4个;
◆监控点最大支持6个;
◆强电点最大支持34个;
◆水平双绞线:支持五类、超五类、六类、超六类;
◆水平光纤:支持单、多模光纤。
3)设备间子系统配置
◆主设备间(MDF)1个;
◆子设备间(IDF)1个。
4)主干(垂直)子系统配置
◆支持多模光缆和单模光缆、双绞线、大对数双绞线、同轴电缆等。
5)管理子系统配置
◆数据配线架、语音水平配线架、语音主干配线架、光纤配线架、理线桇。
6) 工作区子系统配置
◆电话机及电话跳线二套。
7)建筑群子系统
◆采用二套以上设备即可实现,采用五套设备能更好实现。
8)高层建筑
◆采用四套以上设备即可实现。
9)桥架配置
◆水平桥架:一路吊装桥架、两路托臂安装桥架。
◆垂直桥架:采用分隔桥架。
10)楼板及吊顶配置
◆二楼楼板、二楼吊顶;
11) PVC管、槽配置
◆暗敷PVC管、明敷PVC管、明敷PVC线槽。
12)语音设备配置
◆可扩容8口语音程控交换机一台。
13)支持网络系统集成设备和其他系统集成设备
◆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服务器等)、广播设备、监控设备、有线电视系统设备、无线网络设备。
14)支持楼宇自控布线系统和系统集成。
15)产品尺寸
2800(宽)mm*1270(深)mm*2250mm(高)。
7、产品特性
1)规范性:符合国家综合布线设计标准(GB/T 50311-2007)和安装标准 (GB/T50312-2007),符合最新设计标准 (GB/T 50311-2008);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14-2006)、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2)真实性: 学生在实践平台上所有实训操作与现场环境一致。
3)可用性: 本实践平台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统一。学生在实训平台上所进行的整个综合线系统设计和此同时安装过程与现实应用中的综合布线工程完全一致。
4)完整性: 在现实应用中的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安装及测试的全过程均可通过本实践平台实现。由于本实践平台移动方便,因而可形象的实现建筑群和高层建筑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与安装。
5)可靠性:本实践平台主体为免维护。
6)扩展性:由于本实践平台为一栋现实中的建筑物,无论今后网络技术如何发展,本平台均满足学生实训要求。
7)安全性: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安全可靠。
8)经济性:本平台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消耗材料降低到最小成本,产品配件是不需要更换。
9)可设计性和实施性:学生根据自己所学习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可按现实中智能楼宇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规范和安装规范,在实践平台进行设计和安装,从而使该实践平台作为学生毕业实习的设计和安装平台。 由我公司制作的并荣获首届“十一五”全国教育影视“电视教材”一等奖《智能楼宇网络工程视频教程》已全面出版上市。本视频教程将网络工程安装全过程通过视频方式展现出来,学生可通过视频教程并结合实践平台和实训教程完全掌握实际应用中网络工程现场的安装方法、安装规范及安装细节。
1、智能楼宇网络工程视频教程特点
1)本视频教程中示范操作完全符合国家、国际及行业标准及工程现场安装。
2)保持综合布线系统安装与测试与现场环境一致。
3)对现场安装的原理及方法进行讲解,并对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说明。
4)安装与测试步骤详细、细致,学生一看便懂。
5)整个视频示范操作完整,涵盖了综合布线系统现场安装全过程。
6)整个视频按照工程施工顺序进行编排。
2、智能楼宇网络工程视频教程功能模块
1)智能楼宇网络工程实践平台功能模块介绍
2)基础安装
◆管、槽及信息盒底安装实训
◆桥架安装实训
3)线缆敷设与理线
◆综合布线系统线缆敷设实训
◆综合布线理线实训
4)接续安装
◆数据跳线制作实训
◆超五类信息模块安装实训
◆超五类数据配线架安装实训
◆语音水平配线架安装实训
◆语音主干配线架安装实训
◆光纤配线架安装及光纤接续实训
◆监控系统安装实训
◆广播系统安装
◆有线电视分配网系统安装实训
◆六类信息模块安装实训
◆六类数据配线架安装实训
5)综合布线系统测试
◆综合布线系统测试 由我公司总经理吴方国先生和具有一线教学实践的杨晓斌副教授主编的《智能楼宇网络工程实训》教材,被江西高校出版社列为21世纪高校规划教材,并已全面出版上市。本书在GBT/T-50311-2007、GBT/T-50312-2007、 GBT5014-2006、GB50339-2003、GB50303-2002标准基础上,紧密结合了教材编写人员多年从事本课程教学的需要和智能楼宇网络实际工程的施工经验,涵盖了智能楼宇网络工程的全过程,通俗易懂。本实训教材既可和我公司专利产品—“智能楼宇网络工程实践平台”配套使用,形成较强的实训指导功能,也可作为独立的实践性教材帮助网络工程专业学生进行专业实践,相信本教材的面市能够对社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1、智能楼宇网络工程实训教程特点
1)实训教程中根据国家、国际及行业标准和现场施工经验进行编写;
2)实训教程涵盖了综合布线系统现场施工全过程;
3)整个实训教程按照工程施工顺序进行编排;
4)实训教程是对视频教程的详细说明与补充;
5)对综合布线系统现场安装安装规范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6)采用了大量的现场施工图片和文字说明,通俗易懂,使学生非常容易学习和理解综合布线系统现场施工过程;
7)对综合布线系统测试原理与测试方法进行了详细描述和说明;
8)对现场安装的原理及方法进行讲解,并对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说明。
9)安装与测试步骤详细、细致,学生一看便懂。
2、智能楼宇网络工程实训教程内容
1)智能楼宇网络工程实践平台功能模块介绍
2)基础安装
◆管、槽及信息盒底安装
◆桥架安装
3)线缆敷设与理线
◆综合布线系统线缆敷设
◆综合布线理线
4)接续安装
◆数据跳线制作
◆超五类信息模块安装
◆超五类数据配线架安装
◆语音水平配线架安装
◆语音主干配线架安装
◆光纤配线架安装及光纤接续
◆监控系统安装
◆广播系统安装
◆有线电视分配网系统安装
◆六类信息模块安装
◆六类数据配线架安装
5)综合布线系统测试
◆综合布线系统测试 综合布线系统端接与测试平台是我公司最新自主研发生产的产品,该平台主要是针对学生在综合布线系统端接方面的专门练习以及向学生详细讲解测试的原理与测试方法。主要有以下功能特点:
1、支持EIA/TIA 568A、 568B端接与测试标准。
2、同时支持4~8人端接与测试实训。
3、支持数据、语音配线架端接与测试实训。
4、支持大对数双绞线端接与测试实训。
5、支持学生对数据、语音配线架简单打接实验。
6、支持数据跳线测试。
7、支持综合布线系统测试。 在一栋现代楼宇里,为了安全管理,楼宇监控显得越来越重要了,作为智能楼宇网络工程的一部分,现在网络人才要求懂得监控系统的原理和功能,本平台就为学生学习楼宇监控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平台。本平台有以下和现实楼宇监控完全一致的功能:
1、综合集成:提供一体化集成平台,支持智能设备监控管理(如送配电、UPS、空调、温湿度及漏液检测、消防、保安等)、 网络设备监控管理、视频监控等,并且实现各种信息的无缝集成,可以定义各种设备的联动关系。
2、专家诊断功能:实时检测UPS、空调等智能设备的工作状态和运行参数诊断。
3、完全Web化的远程管理功能:用户可以在网络连接的任意位置, 通过浏览器浏览所有实时信息;远程站与当地监控站具有完全一致的图形界面。
4、强大的数据管理功能:存储一年的历史数据,在同一个集成环境下或在浏览器内查阅一年内任意一天的历史曲线。
5、完整的权限管理功能:系统具有完整的权限管理功能,可以规定每个用户容许浏览的内容以及该用户容许操作的设备,并且每一次连接、登录以及对设备的操作都有详细记录便于核查。
6、完整的报警功能:可以设置特定设备的报警通知特定管理人员,报警可以采用电话语音、短信息等多种方式 。
7、支持二次开发:提供亲切友好的集成开发环境、完成各种监控或仿真系统的组态工作,实现真正的客户化。提供丰富的内部函数接口及完整的编程界面,极大地扩展系统功能。
8、支持各种设备:内置上百种智能设备通讯协议,使用相同通讯协议的设备可以直接接入。
⑶ 什么是楼宇设备自动化监控系统
楼宇自动化系统是智能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智能建筑通过楼宇自动化系统实现建筑物(群)内设备与建筑环境的全面监控与管理,为建筑的使用者营造一个舒适、安全、经济、高效、便捷的工作生活环境,并通过优化设备运行与管理,降低运营费用。
楼宇自动化系统涉及建筑的电力、照明、空调、通风、给排水、防灾、安全防范、车库管理等设备与系统,是智能建筑中涉及面最广、设计任务和工程施工量最大的子系统。
楼宇自动化系统将各电器设备进行在线监控,通过设置相应的传感器、行程开关、光电控制等,对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检测,并通过线路返回控制机房的中心电脑,由电脑得出分析结果,再返回到设备终端进行调解。
⑷ 智能照明控制模块手动怎么控制
智能照明模块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灯具系列产品而言有比较大的差异,不仅仅表现在外观设计方面的差别,除此之外还有功能参数以及应用领域方面指的关注的不同之处,下面文字来了解一下智能照明模块怎样控制灯。
智能照明模块怎样控制灯
智能照明模块 是控制楼宇照明电控集中操作,对楼宇中的照明灯控部分实现定时、自动、人性化的智能控制,使整栋大厦电控集中在控制室操作,应用在大厦照明、酒店照明、学校照明、医院照明、地铁照明等等使用。
手动操作:智能照明模块面板设计6个按键,手动按开灯关灯。
自动操作:面板上黑色按键是手动自动切换按键,在系统设定好的程序后,按黑色按键完成自动运行。
面板操作:多个智能照明模块使用面板控制,面板设置模块站号后,有32种场景模式操作。
系统操作:楼宇中的智能照明模块串联接到终端,使用羿力照明系统操作。
1.智能照明模块的时控控制
智能照明模块在系统中设定开灯关灯时间,在到达设定好的时间后,自动开灯及关灯,时控控制在系统精确到每回路设定不同的开灯关灯时间,时间设定范围精确到每秒为单位。
2.智能照明模块自动控制
选择自动控制必须在智能照明模块或系统上勾上自动功能,在时控控制的时间设定好之后,勾上自动控制功能,在到达设定的时间自动开灯关灯,每天自动循环,在节日中可选择某天不用循环,取消选择的节日自动开灯关灯功能。
3.消防功能
在楼宇电控中出现火灾时,消防功能会通过消防感应器感应到火灾,自动关闭电源,防止电线失火。
4.智能照明模块在系统控制
必须把楼宇中的所有智能照明模块通讯接口用双绞屏蔽线连接到系统终端里,终端安装羿力照明系统,整个楼宇照明系统就完成,把终端安装控制室内,在控制室控制整个大楼已经安装智能照明模块的电控部。
⑸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现场控制装置有哪些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属称DDC系统,或楼宇智能监控系统,主要包括:变配电系统、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景观智能照明系统,通风系统、空调系统、消防水系统、消防报警系统等。
⑹ 智能照明模块工作原理介绍以及用途特点
智能照明模块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灯具系列产品而言有比较大的差异,不仅仅表现在外观设计方面的差别,除此之外还有功能参数以及应用领域方面指的关注的不同之处。比如应用领域方面就是指的消费者关注的板块。那么今天介绍的信息不仅仅包括产品的功能特点,还有除此之外的工作方式和用途效果可供大家参考学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收藏了解。
一、智能照明模块介绍
智能照明模块,分为智能照明开关控制模块和智能照明调光控制模块,是基于总线型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中的执行模块,所有需要受控回路的负载线都集中拉回智能照明配电箱与执行模块相连,执行模块之间是手拉手的总线型连接,受智能照明网关主机的管理。能够实现开关、调光控制、单路控制、多路场景、定时控制、感应控制等功能。
(1)、特点
1.6回路输出控制,每回路过电流16A,独立操作每回路功能开关。
2.端子接口接2.5²线,直线直出直入,无需拐弯和转线。
3.通讯和电源接口使用插接式端子。
4.智能照明模块的CPU芯片使用国外进口。
5.智能照明模块面板上有6个手动按钮,手动操作回路功能
6.模块安装接线大小与正泰1P漏电开关6个一样,节点接线一样。
7.智能照明模块内置有Y-BUS接口,模块通讯使用CAN通讯方式
(2)、工作方式
手动操作:智能照明模块面板设计6个按键,手动按开灯关灯。
自动操作:面板上黑色按键是手动自动切换按键,在系统设定好的程序后,按黑色按键完成自动运行。
面板操作:多个智能照明模块使用面板控制,面板设置模块站号后,有32种场景模式操作。
系统操作:楼宇中的智能照明模块串联接到终端,使用羿力照明系统操作
二、智能照明模块用途效果
1.智能照明模块的时控控制
智能照明模块在系统中设定开灯关灯时间,在到达设定好的时间后,自动开灯及关灯,时控控制在系统精确到每回路设定不同的开灯关灯时间,时间设定范围精确到每秒为单位。
2.智能照明模块自动控制
选择自动控制必须在智能照明模块或系统上勾上自动功能,在时控控制的时间设定好之后,勾上自动控制功能,在到达设定的时间自动开灯关灯,每天自动循环,在节日中可选择某天不用循环,取消选择的节日自动开灯关灯功能。
3.消防功能
在楼宇电控中出现火灾时,消防功能会通过消防感应器感应到火灾,自动关闭电源,防止电线失火。
4.智能照明模块在系统控制
必须把楼宇中的所有智能照明模块通讯接口用双绞屏蔽线连接到系统终端里,终端安装羿力照明系统,整个楼宇照明系统就完成,把终端安装控制室内,在控制室控制整个大楼已经安装智能照明模块的电控部。
智能照明模块工作原理
智能照明调光模块的工作原理是把:智能面板、智能灯光模块(开关量、调光的、调光的又分白炽灯的和日光灯、LED灯等)、照度感应器、红外控制等等,输入设备、输出设备通过总线连接在一个控制网里面。可以通过编程实现任意智能面板控制任意照明回路,场景模式等等功能。传统照明就是通过墙面普通面板控制220V的通断,来实现灯的开关控制,没有调光功能和场景功能。
上文为大家介绍的信息主要就是关于智能照明模块多板块的知识,比如从消费者角度出发考虑的产品功能优势特点以及除此之外的更为实用的知识信息:智能照明模块的用途效果,方便有意向购置但是并不是十分了解的朋友们参考学习,以便进一步确定合适的方案产品,保证后期的效果以及优势体验,当然了,结合实际也是不容忽视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