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下图是中学化学中常用于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的装置,请根据装置回答问题:(1)从氯化钠溶液中得到氯化钠
(1)可以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从氯化钠溶液中得到氯化钠固体,除去自来水中的Cl-等杂质回,可以采用蒸馏的答方法,100℃蒸发出来的是水蒸气,从碘水中分离出I2,可以加入四氯化碳萃取剂,采用萃取的方法,故答案为:D;A;B、萃取;
(2)蒸馏装置中①的名称是蒸馏烧瓶,冷凝管的进冷却水的方向是下进上出,在使用分液漏斗时,要打开分液漏斗上端活塞或使凹孔对准小孔,以保证内部液体顺利流下,
故答案为:蒸馏烧瓶;下进上出;打开分液漏斗上端活塞或使凹孔对准小孔;
(3)Fe(OH)3胶体和含有氯离子的溶液的分离应采用渗析的方法,故答案为:渗析.
『贰』 某碳酸钠样品中混有一些氯化钠,用下图的装置可测定其纯度。
(1)A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2)B中的反应:Na2CO3 + H2SO4——Na2SO4 + H2O + CO2
(3)装置C用来吸收水份(空气中原有及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泡中夹带)
(4)干燥管D中增加的是样品经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
(5)反应前鼓入空气是去除A、B、C三瓶内原有气体中的水份和二氧化碳,反应后鼓入空气是为了将B瓶内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全部从B、C瓶中压出并进入干燥管内由碱石灰吸收。
若反应后未鼓入空气,B、C瓶内有剩余二氧化碳未被压出,测定结果偏小,如鼓入空气过快,干燥管内碱石灰来不及吸收,部分二氧化碳溢出干燥管,造成测定结果偏小。
『叁』 如图1所示是中学化学中常用于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的装置,请根据装置回答问题:(1)从氯化钾溶液中得到氯
(1)从溶液中得到固体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所以从KCl溶液中得到KCl固体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氯离子易溶于水,但难挥发,水易被蒸发,所以除去自来水中的Cl-等杂质采用蒸馏的方法,
故答案为:D;A;
(2)从碘水中分离出I2,碘易溶于有机溶剂而难溶于水,所以可以采用萃取方法将碘从碘水中提取,然后采用分液方法分离,故答案为:B;萃取、分液;
(3)装置A中①的名称是冷凝管,进水的方向是“下进上出”,否则水蒸气急剧冷却易产生爆炸,故答案为:冷凝管;下口进水;
(4)问题1.去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Mg2+、Ca2+、Fe3+、SO42-时,先加水溶解,所以加入过量NaOH(去除镁离子和铁离子):Mg2++2OH-=Mg(OH)2↓,Fe3++3OH-═Fe(OH)3↓;
加入过量BaCl2(去除硫酸根离子):SO42-+Ba2+=BaSO4↓;加入过量Na2CO3(去除钙离子的多余的钡离子):Ca2++CO32-=CaCO3,碳酸钠必须加在氯化钡之后,氢氧化钠和氯化钡可以颠倒加入的顺序,然后过滤,最后调节溶液的pH等于7后蒸发即可,
所以其顺序是⑤③②①⑥④⑦,故选d;
问题2:原来溶液中存在NaOH、Na2CO3,加入HCl后,HCl和NaOH、Na2CO3发生反应生成NaCl,发生的反应为HCl+NaOH=NaCl+H2O、2HCl+Na2CO3=2NaCl+H2O+CO2↑,故答案为:HCl+NaOH=NaCl+H2O,2HCl+Na2CO3=2NaCl+H2O+CO2↑;
问题3:由海水到氯化钠晶体的实验过程中先沉淀杂质离子,然后过滤最后蒸发浓缩,所以需要过滤和蒸发装置,故选CD.
『肆』 氯化钠溶液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要用到的实验装置是什么
(1)由图示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漏斗;
(2)在粗盐提纯中先要称量粗盐的质量,加水溶解,称量未溶解的粗盐的质量,然后进行过滤、蒸发,再称量精盐的质量.所以,操作顺序是:CACBDC;
(3)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都要用到的实验操作是称量和溶解;
(4)A中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通过搅拌使氯化钠加快溶解.如果B中的滤液仍然浑浊,就应该重新过滤.D操作蒸发中,当观察到蒸发皿中出现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
(5)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
(6)①氯化钠固体仍然不纯,食盐的质量减小,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②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食盐的质量减小,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量取的水偏多,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7)①A.加水,使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不符合题意;
B.加溶质,使溶质质量分数增大,符合题意;
C.蒸发溶剂,使溶质质量分数增大,符合题意;
D.倒出一些原溶液,使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不符合题意;
E.倒入一些原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不符合题意;
F.加入一定量5%的氯化钠溶液,使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不符合题意;
G.加入一定量25%的氯化钠溶液,
②设加入的溶质质量为x.
100g×10%+x=(100g+x)20% 解得:x=12.5g
故答为:(1)漏斗;(2)CACBDC;(3)AC;(4)加快溶解,重新过滤,多量固体;(5)B;(6)①②③;(7)①B、C、G;②加溶质12.5g等.
『伍』 (2011年贵州安顺,12题)如图是某同学做“粗盐的提纯”实验时的过滤装置图; (1)写出有标号的仪器名
⑴ a、漏斗抄b、烧杯 )⑵ 玻璃棒、在过滤过程中起引流作用(答出玻棒、引流就给分)⑶ 搅动散热,防止局部温度过高而造成液滴飞溅
『陆』 粗盐提纯的流程图 除了最后的盐酸是适量,其他的试剂都是过量。 有关方程式 ②BaCl2+Na2SO4=BaSO4↓ + 2 NaCl ③MgCl2+ 2 NaOH =Mg(OH)2↓ + 2 NaCl ④CaCl2+Na2CO3=CaCO3↓ + 2 NaCl;BaCl2+Na2CO3=BaCO3↓ + 2 NaCl ⑤ NaOH + HCl = NaCl + H2O;Na2CO3+ 2 HCl = 2 NaCl + CO2↑ + H2O (6)氯化钠提纯实验装置图扩展阅读: 粗盐中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以及可溶性杂质如:Ca2+,Mg2+,SO42-等。不溶性杂质可以用过滤的方法除去,可溶性杂质中的Ca2+,Mg2+,SO42-则可通过加入BaCl2、NaOH和Na2CO3溶液,生成沉淀而除去,也可加入BaCO3固体和NaOH溶液来除去。然后蒸发水分得到较纯净的精盐。 过程 用托盘天平称取2克粗盐(精确到0.1克)。用量筒量取10毫升水倒入烧杯里。用药匙取一匙粗盐加入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观察现象(玻璃棒的搅拌对粗盐的溶解起什么作用?搅拌,加快溶解速度)。接着再加入粗盐,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一直加到粗盐不再溶解时为止。观察溶液是否变浑浊。 1.在天平上称量剩下的粗盐,计算在10毫升水中大约溶解了多少克粗盐。 2.加入过量BaCl2(去除硫酸根离子)BaCl2+Na2SO4==BaSO4↓+2NaCl 3.加入过量NaOH(去除镁离子)MgCl2+2NaOH==Mg(OH)2↓+2NaCl 4.加入过量Na2CO3(去除钙离子及BaCl2中的钡离子) Na2CO3+CaCl2==CaCO3↓+2NaCl 5. Na2CO3+BaCl2==BaCO3↓+2NaCl (注:可互换2,3两步或3,4两步。Na2CO3的用量一定要将所有的BaCl2除去,可使用pH试纸控制加入量。) 6过滤 向滤液中加入适量HCl(除去过量NaOH,Na2CO3,可选择用pH试纸控制加入的量,或是直接蒸发) 7.蒸发结晶 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①“一贴”是指滤纸折叠角度要与漏斗内壁口径吻合,使湿润的滤纸紧贴漏斗内壁而无气泡,因为如果有气泡会影响过滤速度。 ②“二低”一是指滤纸的边缘要稍低于漏斗的边缘,二是在整个过滤过程中还要始终注意到滤液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这样可以防止杂质未经过滤而直接流到烧杯中,这样未经过滤的液体与滤液混在一起,而使滤液浑浊,没有达到过滤的目的。 ③“三靠”一是指待过滤的液体倒入漏斗中时,盛有待过滤液体的烧杯的烧杯嘴要靠在倾斜的玻璃棒上(玻璃棒引流),防止液体飞溅和待过滤液体冲破滤纸;二是指玻璃棒下端要轻靠在三层滤纸处以防碰破滤纸(三层滤纸一边比一层滤纸那边厚,三层滤纸那边不易被弄破);三是指漏斗的颈部要紧靠接收滤液的接受器的内壁,以防液体溅出。 产率计算 将提纯后的氯化钠与粗盐作比较,计算精盐的产率。 (误差分析:明显偏低:A.溶解时将粗盐一次全部倒入水中,立即过滤B.蒸发时,有一些液体、固体溅出。C.固体没有完全被转移到纸上。 偏高:提纯后的精盐尚未完全干燥就称其质量.粗盐中含有其他可溶性固体。) 玻璃棒的作用 本实验5次用到玻璃棒。 1.溶解时:搅拌,加速溶解。 2.过滤前:蘸水润湿滤纸。 3.过滤时:引流。 4.蒸发时:搅拌,使液体均匀受热,防止液体飞溅。 5.计算产率时:用玻璃棒把固体转移到纸上。 (注意玻璃棒搅拌时不要碰到杯壁) 『柒』 电解饱和氯化钠的装置图 C 解析:本题考查电解的有关知识。根据题中给定的装置图知Y极与直流电专源的正极相连,Y极为电属解池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对应的电极反应为:2Cl - -2e - Cl 2 ↑,X极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所以X为电解池的阴极,发生还原反应,对应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2H 2 O+2e - 2OH - +H 2 ↑(或2H + +2e - H 2 ↑),故X极附近溶液变为红色,A、B项错误;电解后产生NaOH,所以电解后溶液的pH增大,D项错误;由于产生的氯气能够与NaOH反应,所以产生氢气的体积大于氯气的体积,故C项正确。 『捌』 粗盐提纯的原理
【粗盐提纯实验原理】 『玖』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Cl 2 并以纯净、干燥的Cl 2 为原料进行特定反应的实验装置图: (1)写出实验室制取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