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双孢菇种植自动控制装置

双孢菇种植自动控制装置

发布时间:2022-12-12 04:16:54

1. 双孢蘑菇的栽培技术

双孢蘑菇,也称蘑菇,洋蘑菇,是世界第一大宗食用菌,蘑菇的营养价值极高,目前,发展速度很快,每年以15%~20%的速度增长。双孢蘑菇属草腐菌,中低温性菇类,北方地区稻草、麦草丰富,气候比较适合双孢菇的生长,具有很大发展潜力。
一、生物学特性
l.营养 双孢菇是一种腐生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配料时,作物秸秆(麦秸草、稻草)中须加入适量的粪肥(如牛、羊、马、猪、鸡和人粪尿等),还须加入适量的氮、磷、钾、钙、硫等元素。合理的配方是获得高产的一个重要因素。
2.温度 双孢菇菌丝体生长温度范围4~32℃,最适温度22~25℃;子实体生长温度范围5~25℃,最适温度14~16℃。
3.湿度培养料的含水量以60%左右最适宜,覆土的含水量16%~20%为宜。菌丝体生长阶段空气相对湿度是60%~70%,子实体生长阶段以85%~90%为宜,过干过湿对菌丝体生长都不利。
4.酸碱度 双孢菇宜稍碱性,偏酸对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都不利,而且容易产生杂菌。菌丝生长的pH值范围是5~8,最适7.0~8.0,进棚前培养料的pH值应调至7.5~8.0,土粒的pH值应在8~8.5。每采完一期菇喷水时适当放点石灰,以保持较高的pH值,抑制杂菌孳生。
5.空气双孢菇是一种好气性真菌,因此要有良好的通风条件。
6.光照双孢菇的菌丝体和子实体均不需要光线,但在一般散射光的条件下还是可以生长的,但不能强光照射。子实体在阴暗的环境下长得洁白、肥大,若光线太强,长出的子实体表面硬化,畸形菇多,商品价值差。合理的安排好生产季节是获得高产的重要前提,根据自然温度确定栽培时间。山东地区一般应在8~9月中旬开始发酵培养料。过早气温太高,9月底以后气温太低。
二、配方
1.麦秸(稻草)1500千克、干牛(马)粪1500千克、尿素20千克、豆饼50千克、过磷酸钙30千克、石膏粉40千克、碳酸钙30千克、硫酸铵15千克。
2.麦秸(稻草)2250千克、干鸡粪750千克、尿素17.5千克、饼肥75千克、过磷酸钙25千克、碳酸钙40千克、硫酸铵15千克。以上按100平方米配料,料的pH值均调至8。
三、培养料的堆制发酵
培养料一般采用二次发酵,也称前发酵、后发酵。前发酵在棚外进行,后发酵在消好毒的棚内进行,前发酵大约需要20天左右,后发酵需要5天左右。全部过程大约需要22~28天。
1.培养料(麦秸、稻草)预湿
有条件可浸泡1~2天,捞出后控去多余水,直接按要求建堆。浸泡时水中要放入适量石灰粉,每立方米水放石灰粉15千克。一般菇农在浸麦秸(稻草)时,先挖一个坑,大小根据种植量决定,坑内铺上一层塑料薄膜,抽入水,放入石灰粉。边捞边建堆,建好堆后,每天在堆的顶部浇水,以堆底有水溢出为标准,3~4天麦秸基本吸足水。
2.建堆 料堆要求宽2米,高1.5米,长度可根据种植量的多少决定,建堆时每隔一米竖一根直径10厘米左右,长1.5厘米以上的木棒,建好堆后拔出,自然形成一个透气孔,以增加料内氧气,有利微生物的繁殖和发酵均匀。堆料时先铺一层麦秸(大约25厘米厚),再铺一层粪,边铺边踏实,粪要撒均匀,照此法一层草一层粪的堆叠上去,堆高至l.5米,顶部再用粪肥覆盖。将尿素的1/2均匀撒在堆中部。堆制时每层要浇水,要做到底层少浇、上部多浇,以次日堆周围有水溢出为宜。建堆时要注意料堆的四周边缘尽量陡直,料堆的底部和顶部的宽度相差不大,堆内的温度才能保持得较好。料堆不能堆成三角形或近于三角形的梯形,因为这样不利于保温。
3.翻堆(发酵) 翻堆时应把料堆最里层和最外层翻到中间,把中间的料翻到里边和外层。每次翻堆要按要求的顺序加入应加的化肥等辅料。若料太干,要适量浇水,每次建好堆若遇晴天,要用草帘或玉米秸遮阳,雨天要盖塑料薄膜,以防雨淋,晴天后再掀掉塑料薄膜。在正常情况下,建堆后第二天料堆开始升温,大约第3天料温升至70℃以上,大约再过2天后料温开始下降,这时进行第一次翻堆,将剩余的尿素及碳酸钙、石膏粉、磷肥,边翻堆边撒入,要撒匀。重新建好堆后,待料温升到70℃以上时,保持2天,进行第二次翻堆,每次翻堆方法相同,第二次翻堆时加入硫铵,一般翻堆3次。每次翻堆要检查料的酸碱度,若偏酸可结合浇水撒入适量石灰粉,pH值保持在8左右。发酵好的料呈浅咖啡色,无臭味和氨味,质地松软,失去韧性,但有弹性。
4.后发酵(也叫第二次发酵) 发酵好的料趁热移入棚内,堆成小堆,每堆数量刚好铺一床面。待料升温到60℃时,保持6小时,以进一步杀死杂菌与害虫。然后,让料温降至52℃,保持4天,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每天要通风2次,每次15分钟。若料偏干,可根据料的酸碱度喷石灰水。之后,开始铺料,料的厚度为25~30厘米,摊料时要轻轻拍实。后发酵好的料应呈棕红色,且有大量白色粉末状放线菌,有甜面包味,含水量约60%~62%,用手握之,指缝中有水纹,能握之成团,抖之即散,pH值在7.5左右。
四、栽培管理
1.播种 温度降至27℃以下时开始播种,一般用撒播,将菌种量的
3/4均匀撒于料表面,用小叉子伸入料厚的一半,轻轻抖动,使菌种均匀分布到料内,然后将剩余的1/4菌种均匀撒于料表面上。播种后应覆盖一层报纸;如棚内温度较高,保温性能较好,可不盖报纸。
2.发菌 从播种到覆土前是发菌阶段,此期间的温度应控制在20~25℃,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70%左右,播种后1~2天,一般密闭不通风,以保温保湿为主,3天左右菌丝开始萌发,这时应加强通风,使料面菌丝向料内生长。菇棚干燥时,可向空中、墙壁、走道洒水,以增加空气湿度。
3.覆土材料的处理 理想的覆土材料一般多用稻田土、池糖土、麦田土、豆地土、黄泥土、河泥土等,一般不用莱园土,因含氮量高,易造成菌丝徒长,结菇少,易藏有大量病菌和虫卵。土应取表面15厘米以下的土,经过烈日暴晒,最好呈颗粒状,小粒0.5~0.8厘米,土块1.5~2.0厘米,然后掺入1%的石灰粉,喷甲醛及0.05%的敌敌畏,堆好堆,盖上塑料薄膜闷1天,然后,掀掉薄膜,摊堆散发完药味即可覆土。
4.覆土 大约15天左右,菌丝基本长满料的2/3,这时应及时覆土,覆土后要用3天的时间喷水,让土料充分吸水,但水不能渗到料里,喷水时要做到勤、轻、少。覆土层的厚度为25~30厘米。
5.出菇管理 覆土后经20天左右开始出菇,温度保持在20~24℃,空气相对湿度在80%~85%,在此间一般不能往料面上喷水,过湿透气不良,菌丝难伸入土层,过干菌丝稀疏,保持适宜的温湿度,菌丝很快长得洁白旺盛,当菌丝布满料面时要喷重水,让菌丝倒伏,这时喷水也称“出菇水”,以刺激子实体的形成,此后停水2~3天,同时加大通风量,当菌丝扭结成小白点时,开始喷水,增大湿度。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0%左右,控制温度在12~18℃,随着菇量的增加和菇体的发育而加大喷水量,喷水时要加强通风,高温时不能喷水,采菇前不能喷水。
当蘑菇长到黄豆大小时,须喷1~2次较重的“出菇水”,每天一次,以促进幼菇生长。之后,停水2天,再随菇的长大逐渐减少喷水量,一直保持到即将进入菇潮高峰,再随着菇的采收而逐渐减少喷水量。应注意,喷水时要做到勤、少、细,阴天少喷,雨天不喷。出菇阶段,每天都要采菇,根据市场需要的大小采,但不能开伞,采菇时要轻轻扭转,尽量不要带出培养料。随采随切除菇柄基部的泥根,以防影响商品价值。轻拿轻放,碰伤处极易变色。每采完一潮菇后要清理料面,采过菇的坑洼处再用土填平,保持料面平整、洁净,处理完毕,再重喷一次1%的石灰水之后,按常规管理,大约 7~10天又出现第2批菇。一般采收6~9批菇,采完3批菇后,应疏松土层,打洞,改善料内的通气情况,并在采菇后到新蕾长到豆粒大前喷肥。

2. 双孢蘑菇的栽培技术

栽培技术要点
生产季节的安排
小拱棚内气象因子变化比较快,很容易受外界气候条件影响,所以选择好栽培季节既能省工、省时,还能高产、稳产。根据周口市气候状况:堆料应在7月底~8月底,播种应在8月中旬~9月底,收菇在10~12月。此期气候比较适合双孢蘑菇生长发育的要求。同时,为了保证双孢蘑菇生长后期对温度的需求,栽培时应选择低温品种。

二次发酵法堆料
培养料是双孢蘑菇生长好坏的前提,选择好的配方,进行科学堆制,提高其转化率,是双孢蘑菇高产、稳产的基础。培养料的配方最好选择天然的粪草培养料配方:麦草或稻草1000kg,粪(鸡粪和猪粪)1000kg,过磷酸钙20~25kg,石膏粉15~20kg,生石灰20kg,尿素10kg,草木灰20kg。

(1)第1次发酵(前发酵) 先将麦秸淋湿或浸泡,使含水量达70%左右,粪肥要晒干,提前打碎、堆闷2~3天,并喷药杀虫。一般将料堆成长方形,宽1.8~2.0m,高1.5~1.8m,顶部为龟背形。先堆一层麦秸,厚20cm,再撒一层粪肥及辅料,以后一层麦秸一层粪肥及辅料,建堆至所需高度。从第3层起,视水分情况,边堆边加足水分,一般下层少加,上层多加。最上层用干麦秸或草帘盖好,遇雨天要盖上塑料薄膜,雨后揭掉,以利通风。建堆第6天,进行第1次翻堆,再过5天进行第2次翻堆,以后每3~4天翻堆1次,共4~5次。翻堆时一定要把上层、外层和底层的料翻到中间,把堆中间的翻到上层、外层和底层,每次翻堆时还要视料情况补足水分,以保证发酵的质量。

(2)二次发酵(后发酵) 为防止棚内存在病菌、虫卵,引发大量病虫害,进料前应先对棚内消毒1~2次。首先对棚内喷洒800倍的辛硫磷乳油杀死地下虫卵,然后按每20m2用0.5kg甲醛溶液薰蒸杀菌。方法是在棚内放煤火,每1kg甲醛加1kg水加热薰蒸,结束后打开通风口通风,无甲醛气味即可进料。第1次发酵后,将原料迅速移入棚内一个畦床上(应在一天内完成),利用这个季节的高温,再加上塑料棚的升温,使棚内温度迅速上升到50~55℃,保持此温度并维持3~5天,进行二次发酵。结束后,进行大通风换气降温,待温度降至28℃以下时,调节pH值及含水量至适宜,即可把原料在畦床上铺开,料厚20~25cm,待播。

播种及播后管理
播种,采用麦粒菌种。撒播方法为:每m2用2瓶菌种,把1/3菌种撒在培养料表面,然后用干净粪叉轻轻抖动,让菌种落入培养料中层,再把2/3的菌种撒在表面,把料面整平,适当压实,接着床面覆盖报纸或塑料膜。播种后要加强温湿度管理,促使快速发菌。可通过增加覆盖物、洒水、通风等措施,把料温控制在20~26℃,空气相对湿度60%~80%,pH值控制在7左右(可喷稀石灰水进行调节)。当菌丝吃料1/2时,应将料撬动一下以便通气,促进菌丝生长。20天后菌丝可基本长满培养料。

覆土及覆土后管理
覆土材料按下述配方进行:肥土4m3,加入0.5~1m3煤渣,过磷酸钙17kg,石膏17kg,发酵麦糠50kg,石灰15kg,加水适量。在覆土前3天把各种材料拌匀,用800倍敌敌畏边喷洒边堆放,用塑料薄膜覆盖24h,然后用石灰预湿,调节pH值为7.5~8。当菌丝长满料的2/3时及时选晴天覆土,用簸箕盛粗土在2%石灰水中浸泡一下,待土粒表面晾干后,以3cm厚度铺盖于料上。3~4天内用轻喷勤喷的办法调湿,5~7天后菌丝爬上粗土时覆细土厚1.5cm,2~3天用轻喷勤喷方法调湿,喷水后要及时大通风。保持温度22~25℃,空气相对湿度80%~85%。

出菇及出菇期管理
覆土后15~20天,应控制菌丝生长,促进原基形成。温度控制在14~18℃,空气相对湿度保持90%左右,此时应重喷结菇水,每天2~3次,每次每m2喷0.8kg水为宜。夜间连喷2次,喷水后大通风。温度应控制在15~20℃,3~5天后子实体形成。待子实体长到黄豆大小时,再喷1次保质水。喷保质水采用轻喷勤喷的方法,保持覆土粒能捏扁、不粉碎、不粘手为准。子实体长到2~4cm时即可采收。采后停水1~2天进行清床补土,然后调湿,喷转潮水。为使子实体生长健壮、高产稳产、增强抗病性,在子实体生长期间要适当追肥,以蘑菇健壮素1号、2号为好。

3. 双孢菇的种植方法和技术

双孢菇的种植方法和技术如下:

1、菇房:种植双孢菇需将菇房建立在地势较高,排水方便,周围环境清洁而开阔的地区。

2、培养料:将稻草、干牛粪、碳酸氢铵、过磷酸钙、石膏粉、石灰混合均匀,然后将其消毒后放在菇房中,将湿度控制在65%左右。

3、种植:将双孢菇的菌丝接种在培养料中,然后将菇房温度控制在25℃左右。

双孢蘑菇生长所需水分来自培养料、覆土层和空间,培养料的含水量以60%~65%为适,在堆制发酵时,若含水量超过75%,双孢菇生长不良。双孢菇适宜生长温度为22~26℃。超过26℃,菌丝生长虽快,但菌丝较稀疏,温度超过28℃。

菌丝生长速度开始变慢,33℃时明显变慢,甚至停止生长。双孢蘑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需要光线,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能正常生长发育,在光照强烈或有直射光的环境中,子实体颜色变黄,菌柄伸长而弯曲,菌盖歪斜不圆正。

双孢蘑菇

双孢蘑菇(白蘑菇、洋蘑菇)是世界性栽培和消费的菇类,广泛分布于整个北温带。它的子实体中等大,初半球形,后平展,白色,略干渐变黄色,边缘初期内卷。菌褶初粉红色,后变褐色至黑褐色,不等长。菌柄长3-6cm,粗1-2cm,近圆柱形,内部松软或中实。

4. 双孢菇种植技术_双孢菇种植技巧

大家知道怎么 种植 双孢菇吗?下面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双孢菇种植的技术,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双孢菇的种植技术
建造菇棚

1、简易地棚式:说明:实验性种植,100-200平方,投资3000元左右。

第一步:利用以前种植蔬菜的简易小棚,不搭设立体棚架,直接地面栽培。

第二步:准备 牛粪、秸秆,8月份备料,高温堆肥,一次性备料成功,不要二次发酵。

第三步:直接购买栽培菌种,9月初根据适宜的温度,适时播种。

2、塑料大棚式:

说明:实验性种植,500平方左右,投资2万元左右。

第一步:利用以前种植蔬菜塑料大棚,搭设立体棚架,每层高60厘米。

第二步:准备牛粪、秸秆,8月份备料,高温堆肥,使用二次 发酵技术。

第三步:直接购买栽培菌种,9月初根据适宜的温度,适时播种。

3、旧房屋改造式:

说明:实验性种植,根据房屋高度搭设立体棚架,根据种植面积计算投资金额,一般每平方30元左右。

第一步:利用废旧厂房、废旧农舍、废旧地瓜大屋窖、废旧防空洞等,根据实际情况搭设棚架,每层高60厘米。

第二步:准备牛粪、秸秆,8月份备料,高温堆肥,使用二次发酵技术。

第三步:直接购买栽培菌种,9月份根据适宜的温度,适时播种。

4、标准菇棚式:

说明:建设框架式温室大棚或者房屋式菇棚,属标准化、规模型模式。

第一步:聘请技术员,设计生产方案和管理方案。

第二步:准备牛粪、秸秆,8月份备料,高温堆肥,实行二次发酵技术。

第三步:由技术员自己生产栽培种,9月份根据适宜的温度,适时播种。5、企业化生产模式:

说明:属资金雄厚的或者国家投资的项目,可以不分季节实现全年种植。

第一步:聘请技术员,设计生产方案和管理方案。

第二步:准备牛粪、秸秆,机械化备料上料。

第三步:标准化生产菌种,采取控温方式,全年工厂化栽培。

菇棚管理

棚温过高或过低,含水量过大、渗水、菌丝自溶、盲目用药、菌丝生理不成熟等,均可导致不出菇。温度降至8℃以下时一般不再出菇,采取生火炉等方式加温也无法满足正常出菇时,应进入冬季管理阶段。打开通风孔使棚温继续下降,但要始终保持遮阴条件,不能让直射光进入。不再喷水强通风,使棚内温度降至60%以下。

降湿后覆土很快失水,一般含水率可达20%以下,甚至更低,至春季气温回升后含水率可降至10%左右,土面发白呈松散状。停止用水后喷洒“赛百09”300倍液,以后每隔15天喷一次。喷施5% 氯氰菊酯乳油100倍液,杀灭残存害虫,棚外地面解冻后每隔10天喷施一次。撒施灭鼠药,防治老鼠危害菇床。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安装水温空调,升温至15℃左右,这样就能在冬季源源不断的产出鲜菇供应市场。

原料配方

种植双孢菇用的牛粪以干牛粪为好,牛舍建设的时候,后墙面都留有出粪口,堆放粪便的地方做成水泥地面,向外倾斜,外侧开沟,以便清理牛舍的时候是牛粪和牛尿初步分离,牛粪成堆,牛尿流向沼气池。牛粪堆放沥水后,及时拉到晒粪场晾晒。晒粪场没有特别的设施要求,通风 向阳的空地即可。根据场地大小,将湿牛粪摊开,厚度适当,让其自然晒干,晒成牛粪饼。切记:晾晒时不要随意翻动,越翻动越不容易晒干,即使晒干最后也是粉状不易储存。

牛粪晒干后,用 编织 袋包装储存备用,有条件的可以室内储存,防止霉变。

牛粪的晾晒不是高深的学问,各地可以根据各地的情况,根据季节的不同,灵活运用晾晒 方法 ,归根结底是把牛粪晒干成饼状以便储存。

1、100平方米双孢菇备料配方标准

关于双孢菇培养料配方,我们所接触到的技术光盘、文字资料、 网络传媒等等,往往标准不一。很多朋友电话询问,有没有一个较为标准的备料模式?应该说:凡是实践过的各种配方,都是可行的配方方案,总的来说,是要根据所在地的资源优势合理选择配方模式。

临泉县通用的标准,以牛粪稻草为主要原料来配方,每100平方米需要准备的材料如下,供大家参考:

牛粪3000市斤;稻草5000市斤;磷肥200市斤;石膏粉150市斤;尿素10市斤;石灰150市斤;饼肥200市斤。

有的资料提到双孢菇专用肥,我们临泉县从来没有使用过、也没有推广过任何专用肥,在这里做一个声明。

2、堆制发酵。堆制时间一般掌握在8月上旬为宜。①预堆:先将稻草用清水充分浸湿,堆成一个宽2-2.5米、高1.3-1.5米、长度不限的大堆,预堆2-3天。同时将牛马粪碾碎、加水调湿后堆起。②建堆:先在料场上铺一层厚15-20厘米的稻草,宽1.8-2米,长度不限。然后撒上一层3-4厘米厚的牛马粪,再按比例撒入磷肥和尿素,依次堆高1.3—1.5米。从第二层开始加适量的水,每层稻草铺上后均要踏实。③翻堆:翻堆一般应进行4次。在建堆后6-7天进行第一次翻堆,同时加入石膏粉和 石灰粉。此后间隔5-6天、4-5天、3-4天各翻堆一次。每次翻堆应注意上下、里外对调位置,堆起后要加盖草帘或塑料膜,防止料堆直接日晒、雨淋。

3、发酵标准。堆制全过程约需25天左右。应达到如下标准:培养料的水分控制在65%-70%(手紧握稻草有水滴浸出而不下落),外观呈深咖啡色,无粪臭和氨气味,草粪混合均匀,松散,细碎,无结块。

培养料配方合理才能正常出菇,否则会导致气生菌丝多、病害严重、迟迟不出菇。基本配方:麦草3000公斤、牛粪粉3000公斤、 过磷酸钙60公斤、尿素60公斤、石灰粉80公斤、石膏粉80公斤、碳酸钙90公斤、“赛百09”1.5公斤、食用菌三维营养精素(拌料型)1.44公斤。发展沼气较好的地区可以加入适量沼渣,也可以采用沼液拌料。培养料的发酵处理关系着栽培能否成功,生产上存在培养料发酵不均匀、原料生熟不一、酸化等现象,导致 发菌困难、污染严重、出菇难。建议改用二次发酵技术,使培养料发酵均匀一致。习惯采用一次性发酵的,翻堆时按照“内外相换、上下相调”的原则,不要“一边倒”式翻堆,并在进棚前对培养料含水率、PH值等进行检查调整。

品种选用

防治双孢菇低温期不出菇难出菇 措施 ,根据山东、河北、河南、江苏、安徽等地的气候条件,宜选用As2799双孢菇品种,引进其他品种前应先小范围试验,适宜本地栽培后再大面积推广。另外,引进 菌种本身种性退化,制种技术欠缺、操作不规范,菌种多次传代保存,以四级甚至五级菌种作为三级种播种等,均会影响出菇。退化菌种表现为接种后萌发慢、菌丝弱、 发菌慢、 抗逆性差。迟迟不出菇或出菇少,严重者病害肆虐,导致生产失败。防治菌种退化最好掌握制种技术,直接制种用于生产,无制种条件的需购买正规三级种栽培。

播后管理

先在棚内菇床上铺一层3厘米厚的新鲜麦秸,再将发酵好的培养料均匀地铺到菇床上,料层厚15-20厘米为宜。然后按每立方米空间用高锰酸钾10克加甲醛20毫升熏蒸消毒,24小时后打开门窗难通风换气。当料温降到28°C以下时即可播种,每平方米用500毫升瓶装的 菌种一瓶。将菌种均匀地撒在料面上,轻轻压实打平,使菌种沉入料内2厘米左右为宜。

播种后3天内适当关闭门窗,保持空气湿度80%左右,以促使菌种萌发。注意棚内温度不能超过30°C,否则应在夜间适当通风降温。播种后15天左右,当菌丝基本长满料层时进行覆土。覆土方法:选择 吸水性好,具有 团粒结构、孔隙多、湿不粘、干不散的土壤为佳,每100平方米菇床约需2.5立方米的土。先拌入1.5%-2%的石灰粉,再用5%的 甲醛水溶液将土渗透,待手抓不粘、抓起成团、撒下就散时进行覆盖,覆土厚度2.5-3.5厘米。

覆土后调节水分,使土层含水量保持在20%左右。覆土后的空间湿度应保持在80%-90%,温度13-20°C(最佳温度15-18°C)。应视土层干湿状况适时喷水,严格控制温、湿度是双孢菇优质高产的关键。

病虫潜伏于培养料中,播种后对双孢菇菌丝造成危害,导致出菇困难或不出菇。

解决方法:彻底清理菇棚及周围环境卫生;用“百病傻”处理覆土, 发菌和出菇阶段每隔3~7天喷施一次;在菇棚通风口和进风口出撒施石灰粉,以防害虫爬入。

生长要素

【养料】双孢菇是一种粪草腐生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配料时,在作物秸秆(麦秸草、稻草)中加入适量的农家粪(如牛、羊、马、猪、鸡和人粪尿等),还须加入适量的氮、磷、钾、钙、硫等无机养分。合理的配方是获得高产的一个重要基本条件。

【温度】双孢菇 菌丝体生长温度范围4℃-32℃, 最适温度22℃-25℃;子实体生长温度范围5℃-25℃,最适温度14℃-18℃。

【湿度】培养料的含水量以60%左右为宜,覆土的含水量16%-20%。菌丝体生长阶段空气相对温度60%-70%,子实体生长阶段85%-95%,过干或过湿对菌丝体生长都不利。

【酸碱度(PH)】双孢菇宜偏碱性,偏酸对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都不利,而且容易产生杂菌。菌丝生长的PH值范围是5—8,最适7—8,进棚前培养料的PH值应调至7.5-8,土粒的PH值应在8—8.5。每采收完一期菇喷水时加少许石灰,以保持PH值,抑制 杂菌孳生。

【空气】双孢菇是一种好气性真菌,因此要有良好的通风条件。

【光照】双孢菇的菌丝体和子实体均不需要光,但在一般散射光的条件下还是可以生长的,但不能强光照射。子实体在阴暗的环境下长得洁白、肥大,若光线太强,长出的子实体表面硬化,畸形菇多,商品价值差。

采收加工

当蘑菇长到直径2-4厘米时应及时采收,若采收过晚会使品质变劣,并且抑 制下批小菇的生长。采摘时,用手指捏住菇盖,轻轻转动采下,用小刀切去带泥根部,注意切口要平整。采收后在空穴处及时补上土填平,并喷施一次1%的葡萄糖、200倍的太阳花丰产王或绿风95,以促进小菇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

双孢菇鲜食最佳,不宜久放,规模种植时,可做成罐头,出口换汇。大面积发展双孢菇,必须考虑深加工问题,否则,产品积压变质,就会造成损失。

双孢菇的架式栽培方法
1、 菇房、床架结构 菇房东西长19.6m,南北宽9m,前后墙高2.5m,山墙高3.5m。墙用石灰泥垒砖。外面水泥抹缝;里面先用石灰泥抹一遍,再用石灰泥刷一遍。前后墙对着走道上下分别留4个25cm×20cm的通风窗,第1个通风窗距地面20cm。前墙两头留门,宽1.0m,高1.8m,地面铺砖,水泥灌缝。房顶用竹杆薄膜搭建。床架长7.8m,宽1.5m,高2.3m,共5层。第1层距地面10cm,以上各层层间距55cm。靠前墙1个东西走道宽0.7m;10个南北走道,每个宽0.65m,栽培面积共500平方米。

2、 栽培时间安排 双孢菇栽培一般在春秋两季。我市麦草栽培预湿时间为8月5~15日;播种期9月5~15日;而棉子壳预湿时间为9月10~15日;播种期为9月15~20日。

3、 菌株选择 选择高产、抗杂能力强、适应性广的As2796菌株。

4、培养料配方 (按实际栽培面积100平方米计算)①麦草3000kg,鲜鸡粪3.5立方米(或干鸡粪900kg),尿素35kg,过磷酸钙35kg,石膏粉100kg,石灰粉50kg,碳酸钙50kg;②棉子壳1500kg,双孢菇专用肥100kg,石膏粉30kg,石灰粉15~20kg。

5、培养料制备

5.1、麦草料制备 ①前发酵:按照时间安排,预湿麦草。预湿越透、越匀越好,做到宁湿勿干。具体方法有两种:一是在事先挖好的坑中用0.5%石灰水浸泡,吸足水分后捞出与预堆的鸡粪按比例拌匀建堆;二是在硬质地面上平铺麦草40~60cm后,喷水让其充分吸收;第2日堆成高1m的堆,在其周围喷5%石灰水;第3日继续喷水,最终使麦草湿透而匀,含水量达60%左右(抽出几根麦草,用手绞拧,能见水渗出)。但应注意不要在预湿中直接撒石灰粉。同样与预堆鸡粪按比例充分拌匀。建堆前1日,在堆底撒一层石灰粉或洒一遍10%的浓石灰水,第2日建堆时把尿素均匀加入拌好的麦草内,同时把局部没有湿透的麦草放在事先挖好的水坑内浸泡后放在堆顶,南北堆向,宽1.6~1.8m,高2m左右,长度不限,四周垂直,堆顶呈龟背形,覆盖草苫。第2日开始测温,每2~3h测1次,待温度升到65℃时,保持3~4d,第1次翻堆,翻堆前堆底留好通风道或垫好木棍,结合翻堆,调节好水分,使含水量达75%左右(用手紧握培养料,滴出10滴水左右),同时,把石膏粉也均匀加入;翻堆时料偏酸,可用2%~5%的石灰水调节pH8.0,堆高、宽不变,长度缩短。翻完堆后把堆周围的杂物清扫干净。第2日开始测温,待温度再升至65℃,保持3~4d。进行第2次翻堆。翻堆前,先把堆周围的培养料用喷雾器喷湿,也可先把堆外表的干料集中到一块喷水使其湿透,翻堆时放进堆的中上部,含水量调到72%左右,pH值7.8。翻堆后仍然按照65℃保持2.5~3.0d后第3次翻堆。翻堆前同样留好通风道或垫好木棍,通气发酵,保持2.5~3.0d。一般调水适当,堆温正常,前发酵翻3次堆即可,若调水不当,或料温偏低,还要进行第4次翻堆。每次翻堆后,料堆表面要喷洒0.5%的敌敌畏和80%的溴氰菊酯1000倍液。②二次发酵 (后发酵):麦草料二次发酵又分菇房外二次发酵和菇房内二次发酵两种。对菇房外二次发酵场地首先进行一次彻底清理。然后喷洒80%的溴氰菊酯1000倍液;并撒一薄层生石灰粉(以不露地表为准)。用砖垒好通风道(砖与砖间隔5~8cm)、拔气筒(最好用砖垒成砖笼,四面通风)后,按南北方向堆料,堆高1.5m,宽1.2m,长20m左右,顶部呈龟背形,四面垂直。料堆建好后,堵住拔气筒,第2日上午9∶00前用塑料薄膜罩住堆料,薄膜与培养料间距20~30cm,为便于操作,间距可大些。待间距内气温升到45℃左右时,用适量高锰酸钾加甲醛熏蒸。熏蒸后温度升到57℃时,密闭8~10h。培养料经严格消毒后,有计划地控制拔气筒与通风道,使培养料在50~55℃内发酵5~7d,然后拔开所有通风道与拔气筒,待培养料温度迅速降至28℃以下时,进房铺料、播种。对菇房内二次发酵,可将前发酵好的培养料均匀铺在床架上,密封菇房门窗后,向菇房内通入热蒸汽,温度达到60℃左右,保持8~10h,然后缓慢降温到45~55℃,保持4~5d,快速降温至28℃进房铺料、播种。

5.2、棉子壳料制备 选择水泥地做发酵场地,若不是水泥地,应铺一层塑料膜。首先将发酵场地打扫干净,然后喷洒一遍80%的溴氰菊酯1000倍液,再撒一层生石灰粉。按时间安排,将棉子壳及其辅料混合均匀,使料水比达1∶1.7~1.8。建堆前,用砖垒好“非”字形通风道,以通风道为中心建堆。堆高1.2m,宽1.2~1.5m,长度酌情而定,顶部呈龟背形,边缘坡度越小越好。然后,表面喷一遍0.5%的敌敌畏,覆盖草苫。待温度升到60℃时,保持18~24h,进行第1次翻堆、整平;待温度再升到60℃时,同样保持18~24h,进行第2次翻堆,如此翻3次。每次翻堆后,料堆表面喷洒0.5%的敌敌畏加80%的溴氰菊酯,第4次翻堆时,每隔1m,在通风道上垒拔气筒。料堆整理好后,用塑料薄膜罩住,薄膜离料面20~30cm,待间距内温度升到45℃左右时,按5000kg料用高锰酸钾0.5kg+甲醛1kg熏蒸、发酵。其间,控温在45~55℃,用拔气筒开与闭,调节温度高低。4~5d后,拔开所有通风道与拔气筒,待料温降到28℃以下时,铺料、播种。

6、菇房消毒、铺料、播种 进料前1日,菇房再进行消毒灭菌1次。按1立方米空间用甲醛10mL,高锰酸钾5g进行熏蒸。第2日将温度降至28℃以下的培养料平铺在菇床上,厚20cm左右。播种前,若培养料偏干可进行调水,使培养料含水量达65%~68%。将选好的菌种掰成颗粒状,接触菌种的一切工具及手用1%高锰酸钾水消毒。先将50%菌种均匀混播在料的上半部,再将50%菌种撒播在料表面;棉子壳培养料则把30%的菌种均匀混播在料的上半部,再把70%的优质菌种撒播在料表面。一般用菌种1.5瓶/平方米(750mL/瓶)。播好后整平、轻轻压实、盖膜。

7、发菌管理, 盖膜后3~5d内关闭门窗,控温在25~26℃,相对湿度控制在75%左右。料温超过28℃,夜间通风降温;料温低于20℃时,用蒸汽加温。7d左右菌丝基本封面时,揭去薄膜,经常通风换气。当菌丝吃料已达1/2深度时,撬动料层1次。发菌期间,预防各种杂菌、虫害发生。可于盖膜后当天在菇房墙壁、走道及膜上喷0.5%的敌敌畏,第2日喷1000倍的溴氰菊酯,以后5~7d喷1次。一般20d左右,当菌丝生长到培养料的2/3,撒在表面的大部分菌种已吐黄水,菌丝变粗发白,手一拍料面有整体振动感时,表明菌已发好,可进行覆土。

8、覆土因地制宜,我市采用的双孢菇覆土材料有壤土和仿制草炭土。仿制草炭土配方:①壤土4立方米(100平方米培养料用量),钙镁磷肥或过磷酸钙15kg,石膏17.5kg,干发酵麦秸粗糠(在培养料发酵时,多制些,晒干用粉碎机粉碎后制成)75kg,石灰15kg;②壤土4立方米,钙镁磷肥或过磷酸钙17.5kg,石膏17.5kg,麦糠50kg,石灰15kg,麦糠取干净无霉变,放入pH10的石灰水中浸泡1d,捞出晒干。而壤土在覆土前15d取耕作层30cm以下土壤,打碎,晒于粉碎后过9目筛。覆土前3日,按配方把各种覆土材料堆放在水泥地上,充分拌匀,用5%敌敌畏边喷洒边堆放,建成高宽各0.8m的长堆,用塑料薄膜覆盖24h后,用5%的石灰水预湿,调节pH7.5~8.0。含水量达手握成团,落地即散。预湿后堆成长拱形,第2日使用。覆土时,颗粒大的覆下面,小的覆上面,壤土覆土厚3.3~3.5cm,仿制草炭土覆土厚3.0~4.0cm,覆土厚度要均匀一致。

9、出菇管理,覆土后当天喷500倍的敌敌畏,第2d喷1000倍的溴氰菊酯,3d后根据菌丝生长情况调水。菌丝爬土快,生长旺盛,喷水量要多,反之则少。覆土材料为壤土,喷水要少而勤,严防覆土层板结,喷水总量要少些;覆土材料为仿制草炭土,喷水次数减少,而喷水总量多。一般调水开始2~3d内,床面每日喷水2次,每次喷水量0.5~0.8kg/平方米,以后逐渐增加喷水量,用3~4d把覆土层含水量调足,但不得让水渗入料中。每次喷水后通风,收掉土层表面水分。当手捏土粒,扁而不散,并稍有裂口,不粘手,土粒内无干心时水即调好。调水结束后,关闭门窗,吊菌2~3d,控温在22~25℃,相对湿度控制在80%~85%。当气温高于30℃,湿度小于60%时,培养料要多喷水,反之少喷水。待菌丝爬土3/4时,开始松土。松土前1日,喷一遍1000倍的溴氰菊酯。松土时,使土层厚薄均匀一致,适当把土中多而好的地方与菌丝小而差的掺和一下,同时加强通风,抑制菌丝生长,促使绒毛状菌丝扭结为线状菌丝,进而形成原基。此时出菇场内控温在14~18℃,相对湿度保持在90%左右。此后,喷水掌握菇多多喷,菇少少喷;前期多喷,后期少喷。前期土层1潮菇喷2次重水。当每潮菇长到黄豆大小时,喷1次出菇重水,每潮菇清床前,再喷1次重水。喷水量为1.3~1.8kg/平方米。后期喷水量要相对减少,采取轻而勤喷的方法。双孢菇出土后直到采收,控湿在90%~95%。当每潮菇采收高峰过后,可降湿到85%~90%,地面不再喷,加大菇房通风。一般前期应加强通风换气。当菇房内超过18℃时,菇房通风应在夜间和雨天进行。无风天气,南北窗全部打开;有风时只开背风窗。后期应逐渐减少菇房通风。当气温降至14℃以下时,白天通风。若出现长柄小盖菇、稀菇、红菇、锈斑菇需及时通风;出现小菇、薄菇、开伞、空根白心,单菇轻时,应控风。

10、采收 鲜销上市时,在菌幕不破裂、不开伞的情况下,大小均可采收;制罐及盐水菇,则在菌盖直径1.5~4.0cm,菇形圆正,色泽洁白,无空根白心,无虫蛀、破损时采收。采收前,床面不喷水。子实体生长快时,要求1d采收2~3次。采收方法有两种:旋转法和拔菇法。菇密时,采用旋菇法,即把菇轻轻旋转采下;菇稀时,采用拔菇法,即将菇直接拔起;当许多菇丛生成球菇时,用小刀小心切下达标子实体,采大留小。采菇时,小心轻放,以免损伤菇体。
双孢菇的营养价值
营养成分:100克鲜品中含蛋白质2.9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2.4克、粗纤维0.6克、灰分0.6克、钙8毫克、磷66毫克、铁1.3毫克、维生素(B1)0.11毫克,维生素(B2)0.16毫克、维生素C4毫克、烟酸3.3毫克。

双孢菇蛋白质含量为35%—38%,含有人体必须的6种 氨基酸,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PP, 核苷酸,烟酸, 抗坏血酸和维生素D等,其营养价值是蔬菜和水果的4—12倍,享有“保健食品”和“素中之王”美称。深受国内市场,尤其是国际市场的青睐。

双孢菇所含的蘑菇多糖和异蛋白具有一定的抗癌活性,可抑制肿瘤的发生;所含的酪氨酸酶能溶解一定的胆固醇,对降低血压有一定作用;所含的 胰蛋白酶、麦牙糖酶等均有助于食物的消化。中医认为双孢菇味甘性平有提神消化、降血压的作用。经常食用双孢菇,可以防止 坏血病,预防肿癌,促进伤口愈合和解除铅, 砷,汞等的中毒,兼有补脾,润肺,理气,化痰之功效,能防止恶性贫血,改善神经功能,降低血脂。

阅读全文

与双孢菇种植自动控制装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餐厅纸巾生产设备需要多少钱一套 浏览:987
电冰箱制冷系数测量实验装置 浏览:472
电动车前工具箱怎么换 浏览:431
11年捷达车空调不制冷怎么回事 浏览:878
用cad画五金制品难吗 浏览:799
广东直销美容仪器怎么样 浏览:95
人防密闭阀门套什么定额 浏览:537
老款思域后轮轴承怎么拆 浏览:40
天然气阀门井钥匙创新 浏览:702
什么地方卖吸氧器材 浏览:98
实验室化学反应装置图 浏览:793
铸造银条模具什么材质 浏览:413
轴承加工什么工艺 浏览:494
cad软件中怎么画阀门 浏览:3
骑车轴承为什么位置 浏览:320
起亚k5仪表盘怎么设置成码数 浏览:510
全铝家居哪些机械 浏览:478
托辊万向轴承总是坏掉什么原因 浏览:827
快消品用什么消防器材 浏览:129
购买维修工具箱请示 浏览: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