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汽车使用时,发动机信号装置检查都有哪些是什么详细说说
现在的汽车越来越智能化,汽车上的很多功能都由电脑来控制完成,比如说发动机系统、变速箱系统、悬架系统、制动系统、空调系统、车身控制系统等等。电脑要控制这些系统,必须要得到正确的信息来确认系统的状态,然后发出正确的指令来控制系统动作,从而执行驾驶员的意图,正确的控制汽车。这些反应系统状态的信息是由一种叫做传感器的元件来完成的,即使是一辆很普通的汽车,上面的传感器也多达几十个,高级一点的车更是高达上百个。那么这些传感器都有什么作用呢?今天老侯就带大家来盘点汽车上的那些传感器。
汽车上传感器比较多,传感器其实就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
传感器在汽车上的应用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例如里程表传感器、机油压力传感器、水温传感器、速度传感器等等。现代汽车上一般都有100多个传感器,主要用于汽车仪表盘和指示灯系统以及电控系统。
汽车上传感器的作用,首先是用于工作状态参数和极限参数的测量,将发动机温度、机油压力、车速、发动机转速、油箱油液高度等转化为相应的电压、电流和电脉冲信号,并驱动仪表显示相应的参量,到达极限值的时候就会使用指示灯报警。
此外,汽车传感器用来实现汽车的各种自动控制。汽车的电控系统是汽车机器重要的一部分,包括发动机电控系统、底盘电控系统和车身电控系统,它们都由传感器、电控单元(ECU)和执行器三部分组成的。传感器在其中气的作用是把被控对象的相关参量转化成电信号传给控制器。
发动机电控系统包括燃油喷射控制,点火控制,怠速控制,进气量控制等;底盘单控系统包括防抱死控制(ABS),防侧滑控制,悬架电子控制,变速器电控制,巡航控制等;车身电子控制包括安全气囊控制,空调系统控制,电子仪表及防盗系统控制等。
⑵ 汽车点火系统的感应器有哪些其作用
全车的传感器是很多的
简单给您说说汽油发动机上的几个:
1、曲轴位置传感器g28(转速传感器)
识别曲轴位置
与发动机转速
控制点火
2、凸轮轴位置传感器g40
判缸
调节点火正时
3、空气流量计g70(内带进气温度传感器g72)
识别进气量
发动机电脑根据进气量计算喷油
4、进气压力传感器g71—(内带进气温度传感器g72)
同上
说明一下
一般发动机只采用空气流量计和进气压力传感器之中的一个
如果两个同时采用
那么该车肯定带有废气再循环系统
这时g70和g71除了感知进气量外
还起到检测废气再循环量的作用
5、氧传感器
感知尾气中氧的含量
调节喷油量
6、水温传感器
感知发动机温度
调节冷车或热车时的喷油量
7、爆震传感器
识别发动机的爆燃
提点或推迟点火角
有的发动机还采用了机油温度传感器
以对发动机的保护
带有t的发动机
还多了增压压力传感器
作用是感知增压后的进气密度
以控制增压系统
自动变速箱和abs顺便说一下
比较少
自动变的:1变速箱油温传感器
识别变速箱温度
2、输入转速传感器
识别发动机传递给变速器的转速
3、输出转速传感器
识别变速器输出转速
4、多功能开关
识别档位
5、里程表传感器
abs:车速传感器
汽车上还有很多传感器,尤其是现在带大灯调节、esp之类的
还有更多的传感器
⑶ 发动机点火正时的检测
用闪光法检测点火时间:
(1)所用仪器:闪光计时探测器(计时枪)
两种常用类型:
不带电位计(如下图1所示)(点火提前角的值需要从发动机读取)
有一个电位计(如下图2所示)(点火提前角的值可以直接从正时枪读取)
定时枪原理:(一缸的闪络信号触发闪光灯的闪烁,即定时枪的闪烁和一缸火花塞的闪络是同步的)
(2)检测原理:
准备工作
仪器准备:电源连接和传感器连接(带电位器计时和电位器调零);
发动机准备:清洁正时标记并运行发动机至正常工作温度。
正时检测:(因为一个气缸的点火开始与闪光灯的闪烁同步)
使用无电位器正时枪:闪光灯对准发动机第一缸的上止点标记。可以看到运转发动机的正时活动标记(飞轮或曲轴传动带)上的标记还没有到达闪光灯下的固定标记(机体上),即第一缸的活塞还没有到达压缩的上止点。此时,由发动机本体上的正时刻度读取的可移动标记和固定标记之间的角度是点火提前角。
带电位器的正时枪:闪光灯对准发动机第一缸上止点的固定标记。可以看到运转发动机的正时活动标记(飞轮或曲轴传动带)上的标记在闪光灯的照射下还没有到达固定标记(机体上),也就是第一缸的活塞还没有到达压缩端的上止点。将电位计(电位计的作用:闪光灯的闪光时间滞后于第一个气缸点火的开始时间)调整到激活状态。
⑷ 点火传感器的作用
点火传感器的作用
点火传感器的作用,传感器的作用很多,也是很多的设备中非常常见的电子配件,传感器的作用实际上是一种功能块,其作用是将来自外界的各种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以下分享点火传感器的作用。
点火系统的传感器有下面这几个
1、节气门位置传感器:节气门体上。曲轴位置传感器:曲轴皮带轮或飞轮壳上。
2、凸轮轴位置传感器:凸轮轴前后或气门室盖上。空气流量计:进气软管上(节气门前)。
3、水温传感器:上水管或主水道上(双线)。
4、氧传感器:排气管前部分。
5、爆震传感器:缸体。
传感器的种类
传感器按照其用途分类:压力敏和力敏传感器位置传感器;液面传感器能耗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射线辐射传感器;热敏传感器;24GHz雷达传感器。
传感器按照其原理分类:振动传感器湿敏传感器;磁敏传感器 气敏传感器;真空度传感器 生物传感器等。
传感器按照其输出信号为标准分类
模拟传感器——将被测量的非电学量转换成模拟电信号;
数字传感器——将被测量的非电学量转换成数字输出信号(包括直接和间接转换);
膺数字传感器——将被测量的信号量转换成频率信号或短周期信号的输出(包括直接或间接转换);
开关SANMURON传感器——当一个被测量的信号达到某个特定的阈值时,传感器相应地输出一个设定的低电平或高电平信号。
传感器按照其材料为标准分类:由于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所有的材料都会相应地做出特定的反应,其中那些对外部因素的影响最为敏感的材料,也就是那些具有功能特性的'材料,被用于制造传感器的敏感元件。
发动机传感器有哪些
发动机的主要传感器有:空空气流量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油门踏板位置传感器、空气温度传感器、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凸轮轴位置传感器、曲轴位置传感器、氧传感器、爆震传感器等。
发动机传感器控制系统是整个汽车传感器的核心。这些传感器为发动机的电子控制单元(ECU)提供发动机工况的信息,使ECU能够准确计算和控制发动机的工况,从而提高发动机的功率,降低油耗,减少废气排放,进行故障检测。
控制喷油量的主要信号是空空气流量传感器和曲轴位置传感器,校正信号是氧传感器。附加信号是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和空气温度传感器。点火信号的主信号是曲轴和凸轮轴位置传感器,校正信号是爆震传感器,附加信号是冷却液温度传感器。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传感器,因为计算机使用它的信号来计算发动机负载、点火时间、废气再循环控制和怠速控制。节气门体位置传感器不良会导致加速滞后、怠速不稳定和驾驶性能等问题。
发动机传感器作用是什么
发动机传感器是现代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上有九个传感器,它们的功能是不同的。
I. 空空气流量传感器,测量空进入发动机的空气流量,安装在空空气旁路通道上。
第二,进气压力传感器安装在进气歧管上,通过检测进气歧管的负压变化来感测发动机的进气量。
3.发动机转速和凸轮轴位置传感器是发动机集中控制系统中最重要的传感器,用于测量发动机转速和确认曲轴位置。
4.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安装在节气门体上。它包括一个线性油门电位计和一个怠速开关。前者被电子控制单元用来控制燃料喷射量,点火提前量被提供给后者。电子控制单元检测到节气门处于怠速状态。
5.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发动机气缸盖的水套上。用于测量发动机冷却液的温度。
不及物动词空气温度传感器,其功能是空进入发动机的空气质量与进气温度和大气压力有关。当进气温度较低,空空气密度较高时,相同气体的质量较大;相反,当进气温度较高时,相同气体的质量较小。
7.爆震传感器用于检测发动机是否爆震。
八、氧传感器用于检测废气中的氧含量。
九、速度传感器是用来测量汽车速度的。
爆燃传感器的种类
爆震传感器安装在发动机缸体中间以四缸机为例安装在2缸和3缸之间,或者1 ,2缸中间一个,3,4缸中间一个。其作用是用来测定发动机抖动度,当发动机产生爆震时用来调整点火提前角。
爆燃传感器( KS)信号用来判断是否发生爆燃,在爆燃时推迟点火提前角。爆燃传感器按工作原理不同分为两类。
(1)压电式爆燃传感器 压电式(振动型)爆燃传感器利用压电效应原理检测发动机爆燃。传感器配合一定的电压放大器或电荷放大器,将信号电压放大,并将高阻抗输入变换成低阻抗输出。压电式KS为压电陶瓷元件,由压电陶瓷,配重块和外壳组成。
(2)电感式爆燃传感器 电感式爆燃传感器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检测发动机爆燃,主要由铁心、永久磁铁、线圈及外壳组成。
当发动机爆燃时,铁心感受振动,使线圈磁通发生变化,产生感应电动势。当传感器固有的振动频率和发动机爆燃时的振动频率相同时,传感器输出的信号电压最大。控制单元根据此信号推迟点火提前角。
爆燃传感器作用
爆震传感器是交流信号发生器,但它们与其他大多数汽车交流信号发生器大不相同,除了像磁电式曲轴和凸轮轴位置传感器一样探测转轴的速度和位置,它们也探测振动或机械压力。
与定子和磁阻器不同,它们通常是压电装置。它们能感知机械压力或振动(例如发动机起爆震时能产生交流电压)的特殊材料构成。
点火过早,排气再循环不良,低标号燃油等原因引起的发动机爆震会造成发动机损坏。爆震传感器向电脑(有的通过控制模块PCM)提供爆震信号,使得电脑能重新调整点火正时以阻止进一步爆震。它们实际上是充当点火正时反馈控制循环的“氧传感器”角色。
爆震传感器安放在发动机体或汽缸的不同位置。当振动或敲缸发生时,它产生一个小电压峰值,敲缸或振动越大。爆震传感器产主峰值就越大。一定高的频率表明是爆震或敲缸,爆震传感器通常设计成测量5至15千赫范围的频率。
当控制单元接收到这些频率时,电脑重修正点火正时,以阻止继续爆震,爆震传感器通常十分耐用。所以传感器只会因本身失效而损坏。
发动机爆震时产生压力波,其频率为1-10KHZ.压力波传给缸体,使其金属质点产生振动加速度。加速度计爆震传感器就是通过测量缸体表面的震动加速度来检测爆震压力的强弱。
点火时间过早是产生爆震的一个主要原因。由于要求发动机能发出最大功率,为了不损失发动机功率而有不产生爆震,安装爆震传感器,使电子控制装置自动调节点火时间。
⑸ 汽车的爆震传感器是什么意思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汽车爆震传感器实际上是一种用于检测发动机爆燃的装置。当发动机爆燃(产生抖动)时,爆震传感器将发动机的机械振动转换为信号电压时,以减少车辆爆燃的可能性。
不要小看汽车爆震传感器的存在,一旦出现故障的话,是无法检测到发动机爆燃的。即使发动机发生爆震,ECU也不能及时调整点火正时,防止进一步爆震,对发动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当然,随着技术的发展,现代汽车发动机ECU的设计已经考虑到了这种情况。所以,一旦长时间检测不到爆震传感器信号,就会自动开启保护程序,避免爆震,同时也会点亮故障灯提醒车主。
⑹ 点火检测时,应该使用什么仪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早已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常见交通方式之一。但是汽车存在的安全隐患还是需要我们去特别注意的不仅是驾驶时存在的安全隐患,车主还应该汽车的机制进行定期的进行检查安全事故,以防造成安全事故。那么在对汽车进行进行点火测试时,应该用到什么仪器呢?
点火系统的检测主要是针对高压点火线圈和光电式曲轴位置传感器是否故障以及发动机ECU功率晶体与管式点火器的检测。其检测原理主要是通过万用表欧姆等检测点火线圈绕各组的电阻值,日产、福特、丰田的线圈电阻值。点火系统的检测的故障现象主要是由电控发动机点火而造成三个方面的故障分别是:低压电路故障、高压电路的故障以及电子控制电路的故障。
⑺ 汽车点火系统的检测流程
将点火线圈连接器进行分离,将火花塞进行拆除,同时将火花塞安装到火线圈;在对发动机进行启动的时候,要仔细的观察是否出现火花。
在正式开展检修工作之前,要对保险盒内的燃油泵继电器进行拆除,同时将发动机的启动时间控制在10s之内,对火花塞间隙是否正常进行检测,标准值为1.0~1.1mm之间,如果间隙不正确要及时进行纠正,通过运用万用表等电阻测试工具对初级线圈电阻进行确定。
通过运用辅助工具对火线圈正极端子是否存在蓄电池电压进行检测,一旦出现异常就需要对火线圈电路进行进一步的检测,对故障源进行确定,通过以上措施有利于避免发动机在启动过程中出现燃油喷射。
(7)发动机点火检测装置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在发动机起动和工作时,不要用手触摸点火线圈高压线,以免受电击。
2、在检查点火系统电路故障时,不要用刮火的方式来检查电路的通断,否则容易损坏电子元器件。电路通断与否应该用万用表电阻挡来进行测量判断。
3、进行高压试火时,最好用绝缘的橡胶夹子夹住高压线来进行试验,直接用手接触高压线容易造成电击。
4、将高压导线插在一只备用火花塞上,然后将火花塞外壳搭铁,观察火花塞电极间是否跳火。注意避免由于过电压而损坏电子点火控制器。
5、在点火开关接通的情况下,不要做连接或切断线路的操作。以免烧坏控制器中的电子元器件。
⑻ 怎么用示波器检查发动机点火系统有问题
示波器点火信号波形分析是检测发动机点火系统故障常用的手段,在国内外应用十分普遍。
我们先来大致了解下汽车的点火系统:
发动机点火系统一般分为三种:第一种比较老式的是发动机所有气缸共用一个点火线圈,点火线圈产生的高压电通过分电器分配给各缸的火花塞。一般早期的汽车桑塔纳、夏利面包车等使用。然后第二种是双缸点火,即两缸共用一个点火线圈,这种点火方式只能用于气缸数目为偶数的发动机上,常见的四缸发动机就是一缸和四缸共用一个点火线圈,二缸和三缸共用一个点火线圈。第三种被称为COP独立点火,Coil-On-Plug中文直译为“线圈在火花塞上”,线圈直接安装在火花塞上,即一个汽缸一个独立线圈,俗称“独立点火”。每缸火花塞上一个点火线圈,通过凸轮轴传感器或通过监测气缸压缩来实现精确点火,它适用于任何缸数的发动机,现在生产的汽车基本上都是这种点火系统.
下图为一个点火线圈的横截面图片,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个线圈绕组,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初级线圈用较粗的漆包线,通常用0.5-1毫米左右的漆包线绕200-500匝左右;次级线圈用较细的漆包线,通常用0.1毫米左右的漆包线绕15000-25000匝左右。初级线圈一端与车上低压电源(+)联接,另一端与开关装置(断电器)联接。次级线圈一端与初级线圈联接,另一端与高压线输出端联接输出高压电。
上图就是一个次级点火波形,它分为三个部分。
闭合部分:代表线圈通电状态,这段时间是触发闭合或者晶体管导通的时间。
点火部分:点火部分有一条点火线和一条火花线,点火线是一条垂直的线,代表克服火花塞空气间隙所需电压,上图这个是23.1KV。火花线则是一条近似水平的线,代表维持电流通过火花塞间隙所需电压。
中间部分:显示点火线圈剩余的能量,通过初级和次级之前的来回振荡来消耗剩余能量。
线圈振荡阶段应当显示最少4个尖峰(包括波峰和波谷)。损失尖峰意味着要更换线圈。线圈振荡与下一个波形下降之间的时间,线圈处于空闲状态,此时线圈次级电路没有电压。下一个波形下降的开始为闭合部分,这个波形下降被称为负极性峰值,并产生一个与火花塞击穿电压相反方向的小振荡。这是由于线圈的初级电流刚开启。线圈里的电压只有在正确的点火时刻才被释放,然后高压火花点燃空气燃油混合物。火花塞击穿电压是击穿火花塞电极间隙所需的电压,上图的火花塞击穿电压即测量项的最大值23.1k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