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温室大棚花卉种植方法
温室大棚花卉怎么 种植 ?温室大棚花卉的种植 方法 是什么?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温室大棚花卉种植方法,一起来看看。
温室大棚花卉种植方法
1、滴灌装置。为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降低生产成本,鲜切花生产中的定植密度相对都比较高。到株丛交叉封行时,人工操作相当困难。因此,安装滴灌装置就能顺利解决这一难题。具体方法:在平整好的畦面上,均匀铺设2—4路(根据种植密度而定)供水软管,并连通供水总管,安置供水阀门和过滤装置。使用时,打开阀门,肥水经过滤后,通过供水软管的出水孔缓慢地滴入植株根据部土壤,从而达到均匀供应肥水又不污染植株叶片和花朵的目的。
2、网格式栽培:架设网格是大多数鲜切花生产的重要 措施 。鲜切花的茎杆都要求直立、挺拔;并要求有一定的高度(一般要求30—40厘米以上)植株易倒伏,而降低商品性。所以,一般在鲜切花生产中,用尼龙绳 编织 的网格,网格大小和栽植苗的株行距相等,使植株的每一根侧枝均能在合适的网格内,第一层网格距地面约15厘米,随植株的不断生长,网格要逐渐升高,并经常把茎拢到网格中,一般要架设3层左右每层间距20厘米保证茎的伸直生长。
3、利用光照处理来调节花期。以对光敏感的切花菊为例,它为典型的短日照植物,只有在短日照条件下(12小时光照以内)才能开花。长日照下(日照17小时,连续暗期短于7小时)菊花是不会开花的,根据这一特性,可在不同的季节采取相应的光照处理,使之达到周年供花。
比如切花寒菊的延期栽培:
8月上中旬定植寒菊苗,正常产花盛期在12月上中旬( 冬至 前后)为错开产花高峰期,延长市场供应时间,填补 春节 前后市场的菊花空缺,就可采用人工补光的方法,推迟花芽分化时间,以达到延后供花的目的。具体方法:在植株花芽分化前(株高约35厘米左右)每10平方米面积,距植株顶部100—150厘米高处,用100瓦的白炽灯,每日夜间(即晚上10点至2点钟)开灯,使前后两个暗期均短于7小时,就能抑制花芽分化。但在补光期间要控制肥水,待停止补光,花芽发育时再施肥浇水。一般只要停止照光60天左右,就会开花。
温室大棚花卉养殖方法
1、晴朗的白天,棚内升温快,可高于棚外15-25℃,而深夜或清晨,棚内气温只高于棚外1-3℃。连绵的雨雪天气,棚内气温也高于棚外2——4℃。因此,我们要根据不同类型的花卉,合理使用大棚。
2、需在冷室越冬的花卉。如盆栽的茶花、杜鹃、棕竹、桅子、含笑、朱顶红等在长江流域,低温时只要稍加保护即可在休眼状态下安全越冬。进棚后要注意晴天通风降温,不可贪图高温,如果打破了休眠,进人生长状态,抗寒能力将大大降低,容易受冻。
3、需要在高温温室越冬的花卉。竹芋类、变叶木、仙人掌类、凤梨类、巴西铁、发财树、龙血树、热带兰等喜高温花卉,在长江流域,靠单层大棚越冬是不够的,还必须增加 其它 措施,才能安全越冬。首先,可在大棚外加保温材料覆盖,阻止夜间热量散失。晴天的夜间此法极为有效。其次,大棚内再套一个简易棚,即双层棚。两层塑料薄膜间距离最好在10厘米左右,中间的空气导热系数较小,保温的效果较好,棚内温度较稳定。
4、如果没有条件也应按对温度的不同要求分类摆放。在一个大棚内,南面光线强,温度高;北面光照弱,温度相对低些,花卉摆放要注意合理安排或轮换。休眠越冬的花卉,要停止施肥,控制浇水;保持半干旱状态,以防烂根死苗。在棚内生长的花卉也要适度控制浇水,见干见湿,经常通风炼苗,促进茁壮生长。
大棚种植花卉的种植利润
目前绝大多数农户搭建的是竹木大棚,它造价低,每平方米造价为5-6元,但强度较差、寿命短,仅2年左右,并具有抗灾能力弱、操作管理不便等缺点。而连栋大棚,由钢管构成,强度大(寿命长达15年)、抗灾能力强(一般能抗10级台风);棚体高大,通风采光条件好,土地利用率高,操作管理方便,但造价高(每平方米造价80元以上),农户与一般企业都无法承受。单栋钢管大棚,不仅具有连栋大棚的优点,并且造价低得多,每平方米为25-30元。
一亩地大概667平方米。那么那么成本竹木大棚6670--8004元,连栋大棚成本33350--40020元。具体那种看你选定了。还有花卉种苗的选定,不同的地方进价也不同,所以你要多留意一些花卉信息。另外云南那的花卉进价是很便宜。那边产花卉产量过剩。
大棚花卉种植条件
一、适宜在冷室越冬的花卉 盆栽的茶花、杜鹃、棕竹、含笑、朱顶红等在长江流域,只要在低温时稍加保护即可在休眠状态下安全越冬。进棚后,要注意晴天通风降温,不可打破休眠。瓜叶菊、报春花、蒲包花、仙客来、马蹄莲等,白天温度保持在15℃~20℃,棚内温度过高则应通风,晚上进行覆盖保温,气温过低还应增温,保持在5℃左右,不要低于0℃。
二、适宜在大棚越冬的花卉 主要有仙人掌类、凤梨类、变叶木、巴西铁、发财树等花卉。
(一)大棚外加保温材料覆盖,防止夜间热量散失。
(二)大棚内套一个简易棚,两层塑料薄膜间距以10厘米左右为宜,这样保温效果较好。
(三)增温。用电或锅炉加热,能量消耗较大,代价较高,可结合前两项措施,在特别低温时和雨雪天短时间应用。注意在晴朗的白天,棚内温度达25℃时要通风,保持休眠越冬。
⑵ 如何做简易滴灌
搂上用虹吸原理两个月水可能不够(蒸发) 用一条管子连到水龙头,将水开到一滴一滴的出水 另一头管子尾部封住围在植物根部,刺洞⑶ 无土沙培种植方法
沙培是一种利用河沙作为生长基质,以滴灌的形式供应营养液供作物生长所需的无土栽培技术。沙培的沙粒以粒径0.5-3.0毫米范围的为好。在许多地方特别是在一些水资源严重不足的地区,如沙漠、半沙漠地区、作为节水型农业广为应用。沙培的设施结构包括种植槽和滴灌系统两大部分。种植槽有固定式种植槽和温室全地面沙培。目前,多采用固定式种植槽。这种种植槽可用砖或木扳制成V型或└┘型,槽内衬一层塑料薄膜,为了排水方便,可在塑料薄膜底部放置一些粗大的石砾,然后再在种植槽中放入沙子。滴灌装置由毛管、滴管和滴头组成。通常每一植株都有一个滴头,故沙培较适于大株形的作物。在种植管理中,注意把握沙培不过干、不过湿是管理技术的关键,由于沙培基质的缓冲能力较低,且是采用开放式滴灌供液,在基质中贮液不多而又不进行循环,以致藏于基质中的营养液的浓度和酸碱反应变化较大。因此,在选择营养液配方时,宜选择生理反应比较稳定的、低剂量的配方。此外,每次种植后,需对沙进行消毒。沙培有以下特点:(1)营养液不能循环,病菌互相传染的危险性低;(2)沙子的粒径较小,持水量较多,扩散范围大,根系能充分吸水吸肥,且根系水平方向伸展,排液管孔不易阻塞;(3)每次都用新鲜营养液,较好地维持养分平衡,减少调控营养液的麻烦;(4)设备费较低,管理较容易些;(5)持水量较大,供液次数可较少,每天供液1-2次即可;(6)每茬之后沙的消毒较为麻烦;(7)滴灌系统滴头易堵塞;(8)水和肥料的用量较多,吸收利用率也不高,易于产生盐类积累。
⑷ 科学灌溉的设计方案的科学性
设计方案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灌区规划的合理性、管道选择的科学性、安装工程的严格性等方面。 1)轮灌组的数目应满足作物需水要求,同时使控制灌溉面积与水源的可供水量相协调;
2)对于手动、水泵供水且首部无衡压装置的系统,每个轮灌组的总流量尽可能一致或相近,以使水泵运行稳定,提高动力机和水泵的效率,降低能耗;
3) 同一轮灌组中,选用一种型号或性能相似的喷头,同时种植的草坪品种一致或对灌水的要求相近;
4) 为便于运行操作和管理,通常一个轮灌组所控制的范围最好连片集中。但自动灌溉控制系统不受此限制,而往往将同一轮灌组中的阀门分散布置,以最大限度地分散干管中的流量,减小管径,降低造价。 采用喷、滴灌等设施进行灌溉,可以很好地避免产生地面径流和深层渗漏损失,使水的利用率大为提高。
喷灌:是将灌溉水加压,通过管道,由喷嘴将水喷洒到灌溉土地上的一种灌溉方式。喷灌是目前大田作物较理想的灌溉方式,与地面输水灌溉相比,喷灌能节水50%—60%。
微灌:有微喷灌、滴灌、渗灌、微灌等形式,是将灌溉水加压、过滤,经各级管道和灌水器灌水于作物根系附近,属于局部灌溉,只湿润部分土壤。微灌与地面灌溉和喷灌相比,可节水80%—85%。微灌与施肥结合,利用施肥器将可溶性的肥料随水施入作物根区,及时补充作物所需要水分和养分,增产效果好,微灌应用于大棚栽培和高产高效经济作物上。 农田小气候指农田中作物层里形成的特殊气候,是农田贴地气层与土层同作物群体间的生物过程和物理过程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一种局部气候。由土壤温度和湿度、田间空气温度和湿度、贴地层与作物层中的辐射和光照、风速和二氧化碳浓度等要素组成。
农田小气候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以及病虫害都有很大影响。由于各种农作物的群体结构不同,株间的光能分布、空气温湿度、风速和土壤温湿度的特征均与裸露地上有显著差异。不同农作物,不同植株密度、株距、行距、行向,不同生育期和叶面积大小等都能形成特定的小气候。农田小气候既具有其固有的自然特征,又还是一种人工小气候,人类可以通过农业技术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农田小气候。
喷灌、微灌等新形科学灌溉模式,可以很好地改善农田上部和下部环境,有效地防止了传统漫灌带来的土壤板结问题,有利于提高土壤墒情、加速灌溉水的渗透速率和提高肥料的有效利用率,使土壤固、液、气三相结构维持在较好的状态。
近几年来,自动控制的灌溉系统越来越多的应用到灌溉系统中,通过各种传感器测量农田小气候的各个参数,在经过中央处理系统的分析,将灌溉、施肥等工作合理的进行安排管理,使农业生产效率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我国农村传统的灌溉为大水漫灌,施肥方法主要是经验施肥,没有充分考虑到土壤本身养分养况和农作物生长所需养分,往往大部分肥料随着大水而流失,造成了投入高,产量低,农产品品质下降,效益下降。更为严重的是,长期的大水漫灌及施肥造成了土壤结构被破坏,土地板结,环境污染,严重阻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耕地面积不到世界的1/10,但氮肥和磷肥用量却分别为世界总用量的30%和26%,在单产相近的情况下,氮、磷肥用量分别高出世界平均水平2.05倍和1.86倍;农业污染量已占全国总污染量的1/3~1/2。造成农田污染的主要原因有化肥、农药、农膜等的污染,这些污染不仅影响农产品的生产环境,同时也造成农业资源的极大浪费。科学有效地开发、保护、利用农业资源是21世纪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新型科学灌溉模式利用施肥装置(比例注肥泵、压差式施肥罐、文丘里施肥器等)将肥料和水直接送到紧靠植物根部的地方,以使蒸发和渗漏水量减到最小,且肥料得到了最大的利用,减少环境污染,以下以比例注肥泵为例进行说明。
比例注肥泵直接安装在灌溉管线上,由管路中水流的动能驱动比例加药泵工作。其唯一的动力就是水压。在带压的水流的驱动下,按比例定量将农药剂吸入,然后再与作为动力的水混合。在水压作用下,充分混合的水及药剂随后被输送到下游。吸入(投加)的药剂始终同进入比例加药泵水的体积直接成比例,而同管路中水压及水量的变化无关,从而实现直接流量比例混合及投加。“比例性”是保持恒定的精确剂量的关键,无论流进管线的水流量和压力如何变化,注入的溶液剂量总是与流进水管的水量成正比,可以根据农作物对药剂量的需要在外部调节比例,灵活方便,注肥比例也十分精确。 采用传统的地面沟灌、畦灌、自流漫灌,要大搞平整土地,这就加大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工作量。采用喷灌、滴灌等科学灌溉后,土地基本不需平整,种地实现了三无,即无渠、无沟、无埂,大大减轻了水利建设的工作量,且可以运用自动控技术,实现在室内控制大田中农作物的种植,有力促进了农业向机械化、产业化、现代化方向的发展。
⑸ 怎样建造有机基质无土栽培槽
有机型基质栽培可以根据当地条件,采用多种形式的栽培基质槽。现有三种形式的栽培槽可供选择。
塑料或聚苯乙烯槽:长×宽×高为200厘米×45厘米×18厘米,并在槽底部留有排水沟和小孔。
砖块砌槽:长×宽×高为200厘米×45厘米×18厘米,在槽底部土壤上挖一条5~6厘米宽、沿栽培槽方向坡度0.5%的排水沟。
土壤开槽:可在土壤中直接挖沟作为基质栽培槽,具体结构和砖块槽相同,长×宽×高为200厘米×45厘米×18厘米。
在基质栽培中为了防止渗漏并使基质与土壤隔离,通常在槽的底部铺1~2层塑料薄膜。一般槽长10~20米,槽与槽之间距离为70厘米,槽的坡度至少为0.5%,以便排水、通气。
⑹ 室内怎么模拟滴灌试验
做自动滴灌装置啊,最简单的就是从水龙头接个时间控制阀出来,再接软管,接滴箭或是滴头。
设置好程序,每天会实现自动灌溉,主人可放心外出旅游、度假。
需要的话,可以提供详细的资料,给你配备材料。
⑺ 植物滴灌装置的开口面积如何计算
你这个喷出公式能用在几乎是无线小的流量计算上吗?个人表示怀疑 觉得你依靠公式不如实际做个对比实验呢 滴一晚上试试 再根据公式改或者单修改开口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