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织带厂都需要什么机械 谢谢
作为纺织工程二年级的学生,系里安排了本次为期五天的认识实习。要求学生对所学的专业有基本认识。通过实习让我们:①了解化纤的种类,以涤纶和锦纶的生产工序为例,掌握化纤生产的基本工序。②掌握纺纱的工艺过程,了解棉纺工序的主要设备,即纺纱生产过程中的清、梳、并、粗、细工序所用的主要设备;了解棉纺清梳联的概念。③了解机织工艺过程、织机的主要构造以及织机的五四大运动:开口、引纬、打纬、送经、卷取。了解有梭织机和无梭织机的引纬原理。④了解染整的工艺过程、染整的主要工序、染整的主要方法。⑤了解针织的工艺过程、掌握针织产品的种类和应用;⑥了解服装生产工艺过程、服装机械的主要种类。从6月23~27日我们先后参观了广东联合化纤染织有限公司、广东春燕纺织有限公司、新会德发服装有限公司等纺织厂、开平启帆织带厂、开平奔达纺织有限公司。
一、广东联合化纤染织有限公司
指导老师:王晓梅、张艳明
在张老师和王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实习的第一站--联合化纤染织有限公司。联合化纤染织有限公司引进最先进的浆纱机、日本无梭纺织机、高低温染色机、定型机、上胶机、压光机等设备,实现生产从整经、浆纱、织布、漂染、上胶、定型一条龙。服装面料及工业用涤纶布、尼龙布 ; 牛津布、塔夫绸布、高根布、秀士布、塔司隆布;PA、PU胶布、银胶布、金胶布、珍珠胶布及色胶布、透湿透气布;抗UV布、防火阻燃布。在工厂里的车间的主管带领下我们进入了第一个车间,我们首先参观的第一个工序:浆纱。原纱上浆是为了使纱的条干变好,供进行下一个工序---并经纱;浆纱机没有开动是我非常遗憾的地方,没有真正看到浆纱机是如何运作的。接着是把浆好的纱送到并纱机进行并纱。经车间的主管介绍,并经的多少是根据客户的要求把一定数量的经纱并在一起,纬纱直接用。并纱完成后就接着下一工序:穿综、穿筘。先用一个特制的钩子进行穿综,接着用纱线穿在钢筘上。这个工序好像非常烦琐的工作,但是织布的必要工序。
我们接着来到织布车间,这是噪音非常严重的车间,数十台无梭织机发出来的噪音让人无法忍受。这车间有两无梭喷水织机:开口机和多臂机。在这里可以粗略可以了解机织工艺过程、织机的主要构造以及织机的五四大运动:开口、引纬、打纬、送经、卷取。织好的布经检验后就送到染整车间。
进入这个车间第一感觉就是热。一排高温高压染色机不停地工作着,布进入染色前还要经过一个工序就是退浆,退浆是为了更好地染色。布送进机器后,染料通过染机旁的小钢桶吸入机器,经高温高压后,染料就与布牢牢结合在一起。再进去就是两排低温染机。高温低温是相对而言,低温也是要较高的温度。一般来说,根据不用布料的色牢度要求不同,面料只要是高温染机进行染色,里料就用低温染机。染色的布再经过展布机展开,送入烘干机进行烘干,定型机定型成品,有的布还要送到上胶机进行上胶,上胶只有是用于防水、防紫外线等的需要。
2. 纺纱工艺流程
所谓纺纱,乃是取动物或植物性纤维运用加捻的方式使其抱合成为一连续性无限延伸的纱线,以便适用于织造的一种行为。
纺纱流程包括除杂、松解、开松、梳理、精梳、牵伸、加捻、卷绕8个步骤。
1、除杂
纺纱学是研究将纺织短纤维加工成纱线的一门科学,纱线一般都是由许多长度不等的短纤维通过捻接的方法制成的,还有由很长的连续单丝捻合而成。
在纺纱过程中首先需要清除杂疵,即对原料进行初步加工,也称为纺纱原料的准备。原料的种类不同,杂质的种类和性质不同,加工的方法和工艺亦不同。
原料的初步加工方法主要有物理方法(如轧棉)、化学方法(如麻的脱胶、绢丝的精练)以及物理和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如羊毛的洗涤和去草炭化)。
2、松解
将杂乱无章、横向紧密联系的纤维加工成纵向顺序排列,而且具有一定要求的光洁纱线,需要将块状纤维变成单根纤维状态,解除纤维原料存在的横向联系,建立起牢固的首尾衔接的纵向联系。前者称为纤维的松解,后者称为纤维的集合。
纤维的松解是彻底解除纤维与纤维之间存在的横向联系.但是必须尽可能减少纤维的损伤。纤维的集合是使松解加工的纤维重新建立起排列有序的纵向联系,这种联系是连续的,而且应使集合体内的纤维分布是均匀的,并同时具有一定的线密度和强度。
纤维集合体,还需要加上一定的捻度。集合过程也不是一次完成的,要经过梳理、牵伸以及加捻等多次加工才能够完成。
3、开松
开松是把大块纤维撕扯成为小块、小纤维束。广义上说,麻的脱胶也是一种开松。随着开松作用的进行,纤维和杂质之间的联系力减弱,从而使杂质得到清除,同时使纤维之间得到混和作用。
开松作用和杂质的去除并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经过撕扯、打击以及分割等作用的合理配置渐进实现的。
4、梳理
梳理作用是由梳理机上的大量密集梳针把纤维小块、小束进一步松解成单根状态,从而进一步完善了纤维的松解。梳理后纤维间的横向联系基本被解除,除杂和混和作用更加充分。
但其中有大量的纤维呈弯曲状.且有弯钩,每根纤维之间仍有一定的横向联系。
5、精梳
精梳机的梳理作用是利用梳针对纤维的两端分别进行握持状态下的更为细致的梳理。精梳机加工能够排除一定长度以下的短纤维和细小杂疵,促使纤维更加平行、顺直。化学纤维因其长度整齐、杂质少、伸直平行状态好,一般不经过精梳机的加工。
6、牵伸
把梳理后的条子抽长拉细,逐渐达到预定粗细,这个过程叫做牵伸。为纤维之间牢固地建立有规律的首尾衔接关系奠定了基础。但是,牵伸会带来纱条短片段不匀,因此,需要配置合理的牵伸装置和工艺参数。
7、加捻
加捻是将须条绕其本身轴线加以扭转,使平行于须条轴向的纤维呈螺旋状,从而产生径向压力使纤维间的纵向联系固定下来。
8、卷绕
将半成品或者成品卷绕成一定的形式,以便于储存、运输和下一道工序的加工,该过程称卷绕。卷绕过程应该在不影响产品产量、质量的基础上连续地进行,应该努力实现各工序之间的连续化生产,尽可能地减少卷绕过程造成的质量问题。
总之,纺纱过程一般包括原料准备、开松、梳理、除杂、混和、牵伸、并合、加捻以及卷绕等作用,有些作用是经过多次的反复来实现的。
(2)浆纱机侧面压纱装置的作用扩展阅读:
纺纱工艺发展史
1、双手搓捻
大多数天然纤维,例如羊毛、棉花等等,只有几吋长,所以必须先把它们搓成长纱,然后才能织布,最先采用这个办法的,大概是西元前9000年左右生活在米索不达米亚扎格洛斯山区的居民,因为他们是最先驯服绵羊的的民族。
在此时,大概只须用双手搓捻,就可搓出原始的羊毛纱。后来,亚麻和棉花纤维也被用来制造纱线,使得织品的种类更为丰富。
2、手工纺纱杆及锭子
从西元前7000年左右起,人类开始用燃杆(纺纱杆)和锭子纺纱。纺纱者一只手拿着上有纤维的捻杆,另一只手把纤维抽成一根松纱,绕在另一根棒或锭子顶端的凹槽裏。
锭子底下用扁平的石块或锭盘加重固定。纺纱者把锭子像陀螺那样旋转,锭子便把松纱燃紧成纱线,然后再把纱线绕在锭子上。此种方法沿用了几千年,所制造的一些纱线品质相当好。
3、纺车
纺车的出现对纺纱技术起了的重大的影响。一般认为纺车起源于中国,是由缫丝机演变而来。欧洲纺车的起源并不清楚,它们出现的年代较晚,最早记载纺车的年代约是在十四世纪左右。
十五世纪,在撒克逊(如今东德一部分)出现了一种经过改进的纺车,燃杆装在机器上,轮子用脚踏板操纵,这种机器可以同时纺纱和绕线,纺纱者於是可以腾出双手,减轻劳动力。
3. 浆纱的调浆
根据经纱品种、工艺要求制订浆液配方并将各种浆料以合理的顺序和方法调制成规定浓度、温度、粘度及pH值的浆液,供浆纱之用。一种浆料单独使用往往不能满足浆纱工艺的要求,因此需要根据经纱品种、号(支)数、织物规格选用几种浆料以适当的比例配合并调制成均匀的浆液,方能适用。专业化的浆料工厂已能供应针对各类不同经纱要求的预制浆料。
调浆的主要用具是带有搅拌器的调浆桶。调浆时先在桶内放入略少于预定量的水,按规定次序缓缓投入各种浆料搅拌,用蒸汽加热至一定温度,加水调整浓度,并调整其粘度和pH值,经管道输至浆纱机的浆槽(或循环浆箱)备用。为了加速调浆过程、节约能源和提高浆液质量,在生产中已开始使用压力煮浆釜、超声匀化器等设备。全自动称量、投料、调浆、输浆系统也已研制出来。为了减轻乃至消除退浆污水对环境的污染,PVA、CMC、淀粉衍生物退浆废液的超过滤浓缩和凝聚沉淀法回收再用系统已投入生产。
4. 纺织机械哪些会用到空压机
润滑油
不挥发的油状润滑剂。按其来源分动、植物油,石油润滑油和合成润滑油三大类。石油润滑油的用量占总用量97%以上,因此润滑油常指石油润滑油。主要用于减少运动部件表面间的摩擦,同时对机器设备具有冷却、密封、防腐、防锈、绝缘、功率传送、清洗杂质等作用。主要以来自原油蒸馏装置的润滑油馏分和渣油馏分为原料,通过溶剂脱沥青 、溶剂脱蜡、溶剂精制、加氢精制或酸碱精制、白土精制等工艺,除去或降低形成游离碳的物质、低粘度指数的物质、氧化安定性差的物质、石蜡以及影响成品油颜色的化学物质等组分,得到合格的润滑油基础油,经过调合并加入添加剂后即成为润滑油产品。润滑油最主要的性能是粘度、氧化安定性和润滑性,它们与润滑油馏分的组成密切相关。粘度是反映润滑油流动性的重要质量指标。不同的使用条件具有不同的粘度要求。重负荷和低速度的机械要选用高粘度润滑油 。氧化安定性表示油品在使用环境中,由于温度、空气中氧以及金属催化作用所表现的抗氧化能力。油品氧化后,根据使用条件会生成细小的沥青质为主的碳状物质,呈粘滞的漆状物质或漆膜,或粘性的含水物质,从而降低或丧失其使用性能。润滑性表示润滑油的减磨性能。
润滑油作用
润滑油是用在各种类型机械上以减少摩擦,保护机械及加工件的液体润滑剂,主要起润滑、冷却、防锈、清洁、密封和缓冲等作用。润滑油占全部润滑材料的85%,种类牌号繁多,现在世界年用量约3800万吨。对润滑油总的要求是:
(1) 减摩抗磨,降低摩擦阻力以节约能源,减少磨损以延长机械寿命,提高经济效益;
(2) 冷却,要求随时将摩擦热排出机外;
(3) 密封,要求防泄漏、防尘、防串气;
(4) 抗腐蚀防锈,要求保护摩擦表面不受油变质或外来侵蚀;
(5) 清净冲洗,要求把摩擦面积垢清洗排除;
(6) 应力分散缓冲,分散负荷和缓和冲击及减震;
(7) 动能传递,液压系统和遥控马达及摩擦无级变速等。
机械油
N5号油主要用于超高速纺织机械和高速轻负荷机械的润滑。还可以用作金属加工工艺中的热处理油和调配高速切削油的基础油等。
N7号油用于润滑纺织工业中15000r/m以上的细纱锭子,细纺机和捻线机的推力轴承,在机械制造业中润滑8000-12000r/m高速轻负荷机械,如高速车床、内圆磨床的主轴承、各种小型风动工具,以及润滑0.5kW以下的小型电机,还可以作缝纫机油用,也可作金工切削乳化液及有色金属轧制油的基础油等。
N10号油相当于旧的7号机械油,主要用于润滑纺织工业中10000~13000r/m的细纱锭子及轻型针织机,在机械制造业中用于润滑5000~8000r/m以上的小型电机,还可以作为皮革工业鞣制皮革的柔和剂、橡胶工业的软化剂,也可以润滑控制仪器和测量仪器等,此外,还可用于润滑缝纫机,或用作有色金属冷轧工艺润滑油的基础油。
N15号油相当于旧的10号机械油(2号锭子油),用于润滑纺织工业中10000r/m以下的轻负荷机械,如粗纱锭子、滚纱和锭子主轴,细纹机锭子、走锭精纺机锭子主轴,以及络经机、浆纱机、穿扣机和织布机等,机械制造工业中用来润滑1500~5000r/m的轻负荷机械,如普通车床的床头箱、仪表车床的主轴箱、单轴自动车床的主轴箱、变压箱、以及各种磨床的砂轮主轴承,还可用来润滑小型电机、鼓风机和风动工具。此外,还可用作金属加工热处理的淬火油、切削用乳化油和防锈油的基础油,并可代替软麻油使用。
N15号油还可以作为液压油,用于普通低压液压设备中。如普通机床的液压系统、液压千斤顶、液压打包机、液压榨油机和登陆艇大门机的液压系统。
N22号和N32号油相当于旧的机械油(3号锭子油),用于润滑转速为1500r/m以上的机床主轴、中小型高速切削机床、钻床、磨床、铣床和螺纹加工机等齿轮箱;滑动速度为0.5m/s,负荷在0.1MPa以下的机床水平导轨;小型木材加工机械的齿轮箱;可作液压油用于铸造设备、木材加工机械、启动打包机等机械的液压装置,在纺织工业中用来润滑粗纺机、梳棉机、滚纱机、织布机及拼条机等。此外,还可润滑转速在1000r/m以上,功率在100kW以下的电动机、小型空压机和风动工具,并可作金属加工的淬火油、切削油等原料油和医药、化妆品、工业用白油的原料油。
N46号油相当于旧的30号机械油。广泛用于各式中型机床,如普通机床、六角机床、平铣、立铣、万能铣和龙门铣的主轴箱,齿轮加工机床、滚齿机、插齿机、锯床、插床、牛头刨床的齿轮箱。并可用于下述行业各种机械的润滑:纺织工业的织布机、拼条机、梳棉机、滚纱机、粗纺机和精纺机;造纸工业的纸浆机、抄纸机、滚筒机;各种中型的木材加工机械、铸造机械、锻压机械、农副业机械如播种机、粉碎机、磨粉机、磨浆机、榨糖机、风力机和揉捻机;一般通风的机械如鼓风机、中型回转泵、离心泵。小型水轮机、1000r/m以下功率在100-400KW之间的中型电机等。也还用作淬火油或作生产润滑脂的原料以及调制齿轮油、织布机油、船用机油等用的基础油。
N68号油相当于旧的40号机械油,使用于润滑下述各种机械:低速重型机床,如立式车床、1660普通车床、龙门铣床、龙门刨床的中央箱;落地镗床、深孔钻床立轴箱;吊车和铸造设备的减速箱,传动带齿轮箱;各种大型木材加工机械;锻压设备的风动锻锤、弹簧锤、杠杆锤、冲床及剪床;起重设备中30t以下的电动桥式吊车、5t以下的电葫芦;各种蒸汽往复泵、蒸汽机的常温机械;煤气机、空压机;一些中型矿山机械卷扬机;纺织机械的清棉机、拼条机、粗纺机、精纺机、浆纱机、织布机和打包机的滑动轴承;750r/m以下,100-1000KW的电动机;农副业机械中的收割机、榨糖机等。未加入添加剂的N68号油可用作加工润滑脂的原料油中。
N100号油的粘度级在旧的50号和70号机械油之间,主要用于负荷大、转速低、时开时停的重型机械及大型工作母机上,如落地车床、立式车床、龙门刨床、龙门铣床和切管机等。还可以用于转速在250r/m以下,功率在1000KW以上的大型电机上;纺织工业的拼条机、粗纺机和精纺机的皮辊;造纸工业的磨碎机、回转机、蒸解机、脱水机、湿式抄纸机;干燥机的切纸机;3000t以下的水压机及锻压机、电梯的减速箱;剪冲机、剪板机、压榨机;各种蒸汽机的常温机械。
N150号油相当于旧的90号机械油,适用于巨型矿山机械的制管拔丝和小型轧钢机的润滑。
5. 什么是钢筘干什么用的怎么洗
钢筘的各项尺寸的正确性是很重要的,钢筘的长度可与筘幅相等(包括废边)或最多再宽内出15mm,当然,假容如所织制的布种已利用到最大筘幅时则不能再有更大的尺寸,所以预留多出来的15mm要发挪至右边。 超声波钢筘清洗机是针对国内棉纺企业的喷气织机、喷水织机及各类织机而开发的新一代产品。纺织行业的钢筘在使用过程中会有不少飞絮、灰尘及油污,由于它的形状人工难以清理,因此该机是专为钢筘清洗而针对性的设计的专用设备,同时也可清洗其它较长的产品。
该机一般设有两个清洗槽,其中Ⅰ槽为超声波清洗槽;Ⅱ槽为高压喷淋漂洗槽,设有高压喷头,以达到彻底清洗的目的。该机已经在国内大型企业广泛使用后一致效果显著。
主要特点:
1、清洗速度快,效果好,达到彻底清洗目的。
2、降低钢筘损伤,节省钢筘用量。
3、确保钢筘光洁,提高布面质量。
4、减少停车次数,提高单机产量。
6. 铁氟龙胶带用途及其相关介绍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会需要很多的东西来对我们的某些零件进行粘贴,比如我们的502胶水,鞋子用的胶水,他们每种胶水的成份不一样,用途也不一样。同时我们的胶带也是一样,在医院给病人包扎伤口需要,在某些精密仪器上也需要胶带 ,所以今天我就要给你们讲讲一种特殊的胶带,它就是铁氟龙胶带,这种胶带的运用是很广泛的,同时它的功能也是有很多的,所以接下来的精彩内容你不能不关注。
1、具有特氟龙玻璃纤维布基胶带类似性能
2、用于各种介质中工作的衬垫密封件和润滑材料,以及在各种频率电绝缘件、电容器介质、仪器仪表绝缘。
3、广泛应用于包装、热塑、复合、封口热合、电子电气等行业,凡需要防粘热合耐腐蚀绝缘等部位都可粘贴,并具有反复粘贴功能。
特氟龙胶带主要性能特点:1、主要用于低温-196度,高温300度之间,具有耐气候性、抗老化;2、产品本身拥有非粘着性:特氟龙胶带不易粘附任何物质。易于清洗;3、能够耐化学腐蚀,能耐强酸、强碱、王水及各种有机溶剂的腐蚀;4、其拥有耐药剂性,无毒性。几乎可耐所有药剂物品;5、同时还具有高绝缘性能、防紫外线,防静电;6、能够防火阻燃;7、使用起来非常方便,特氟龙胶带使用寿命长。
特氟龙胶带应用范围:1、应用于各类高温滚筒的贴覆,加热平板、脱膜工件当中;2、在食品、药品和塑料袋热封当中也应用到特氟龙胶带;3、对滑槽、料斗,航空模具等衬垫粘贴,同时也可应用于浆纱机的滚筒,热塑脱模等行业,可以反复进行使用,使用后易于更换;4、特氟龙胶带还适用其它需要防粘,耐腐蚀和耐高温的表面处理用途;5、应用于包装、热塑,复合、封口热合,电子电气等行业当中。特氟龙系列制品广泛应用在各项领域之中,如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电器、高温绝缘、食品包装、塑料制品、造纸、印刷、印染、服装、化工防腐等领域。分别为硅树脂系列胶带和压克力系列胶带,硅系压敏胶带多为使用在耐温较高的部位粘贴定位固定性优良,使用奉命长,特别在温度+200℃左右使用中能发挥最佳的使用效果。 压克力系列胶带多为使用在耐温较低的部位粘贴一般在+120℃使用中效果良好,优点是价格便宜。在包装、复合、封口热合等机械应用范围,凡需要防粘热合耐腐蚀绝缘等部位粘贴,并具有反复粘贴功能,更换方便。
铁氟龙胶带的功能和用途就像它的名字一样霸气,功能强大,可以广泛的用于任何途中。以上给你们介绍的就是我们铁氟龙的功能,你们可以知道铁氟龙胶带的粘贴性能是十分强大的,所以我们平时在运用零件的时候就可以多运用铁氟龙胶带。不过即使粘贴性能再强,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认真对待我们的这些零件,让我们的事物更加牢固。
7. 一套完整的张力控制系统由什么构成
首先你这个问题涉及的技术点比较广,我只能按控制方式给你解答:
除手动控制张力外,张力自动控制有两个途径。控制电动机的输出转矩或控制电动机的转速。
①开环转矩控制。
a.张力开环控制。变频器仅根据输出频率或转矩控制张力的控制方案是张力开环控制系统。由于没有张力测量信号,因此,称为张力开环控制。采用转矩控制模式指变频器控制电动机的转矩,而不是转速,因此,输出频率随被输送物的速度而变化。
由于输送材料的张力只来源于收卷轴的转矩,因此,可用收卷轴的转矩控制材料张力,即T=FR。根据张力,计算出电动机转矩,用于控制变频器的电流环来控制电动机输出转矩。这种张力开环控制系统常用于对张力控制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
b.张力开环控制的实现。张力开环控制系统由下列功能模块组成。
i.张力设定。张力的设定值与被输送材料、卷曲成型的要求等有关。张力锥度用于控制张力随卷径的增加而递减,改善收卷成型的效果。
ii.卷径计算。用于计算并获得卷径的信息。用被输送材料的线速度计算卷径时采用线速度输入功能模块;用厚度累计计算卷径时采用厚度累计计算卷径的有关功能模块。
iii.转矩补偿。电动机的输出转矩在加减速时有一部分用于克服收(放)卷辊的转动惯量。变频器中的惯量补偿是设置合适参数自动根据加减速速率进行转矩补偿的。它使系统在加减速过程中仍可获得稳定的张力。摩擦补偿用于克服系统阻力对张力产生的影响。
c.张力开环控制方式。图6-29是张力开环控制系统基本结构。这种控制方式也称为卷径检测方式。即在收卷和放卷时自动检测卷筒外径,以控制收卷和放卷的转矩。常用两种方式检测卷筒外径。
图6-35 不同电动机的输出转矩与转速关系
图6-36 转矩电动机输出转矩特性
f.转矩电动机是特殊设计的交流箱式电动机,具有随转矩增加,输出转矩减小的下垂特性,见图6-36。对于卷径比较小的应用,可实现恒定转速的收卷运转。也可使用滑动式简单电压调谐器实现收卷。
8. 下层经纱与剑带、剑头的距离控制在多大范围
一:烂边、豁边
(一)烂边
A:形成原因
1:右侧剑头夹持器磨灭。
2:右侧剑头夹持器与筘座上的开夹器接触时间过早。
3:废边平综时间太迟。
4:储纬器头部与其弹力罩接触过紧。
B:消除方法
1:检查夹持器是否磨灭,并进行修理或调换。
2:检查夹持器与开夹器接触时间过早是否过早,及时进行调整。
3:检查废边平综时间是否走动,认真进行调整。
4:检查弹力罩位置与储纬器头部是否接触过紧,纬纱舒解张力是否过大,并进行适当调整。
5:检查影响纬纱张力的有关部件,适当减小纬纱的舒解张力。
(二)豁边
A:形成原因
1:绞边综丝安装不良,绞经轧煞或歪斜,经纱运动受阻,或被综丝带向下方,致使绞经未与纬纱交织,渐渐豁出毛边之外,形成豁边。
2:绞边经纱分别从筒子上引出后,如果其中一根绞经的张力盘聚飞花或不灵活,使两根绞边经纱张力不一致,一松一紧,使绞边松弛,逐渐脱出毛边,形成豁边。
B:消除方法
挡车工发现绞边经纱豁边,应首先检查绞边综丝是否轧煞或损坏扭曲,并立即校正绞综灵活,或调换修理。如果综丝没有问题,应着手检查绞边行程中部件有无损坏,张力盘中有否飞花堵塞,是否灵活,并予以排除和修理,也可由值车工自行调整张力。
二:纬缩
A:形成原因
1:经纱表面不光滑,纱疵多,纬纱定捻不良,车间相对湿度过低,都会产生小纬缩。
2:织物每筘穿经根数较多,经纱在开口时易互相粘连造成开口不清,增加纬缩产生机会。 3:纬纱动态张力偏大,纬纱在右侧布边外释放后,整幅纬纱因突然失去牵引力,而迅速反弹后退,产生纬缩。
4:织机开口时间太迟,当纬纱释放时,梭口尚未充分闭合,纬纱便在梭口内向左方收缩,产生纬缩;闭口时间太早,纬纱可能在闭口时被强行拉断,造成断纬型卷曲纬缩。
5:右剑头释放时间过早,或右剑头出梭口时间过早,此时梭口尚未闭合,纬纱在梭口收缩,形成纬缩。
6:织机上机张力偏小,绞边经纱松弛,开口不清,引纬受阻,也容易造成纬纱反弹扭结。
7:积极式剪刀故障,导向刀片位置高低不正,导向刀片与从动刀片间隙过大等原因,妨碍纬纱的正常剪切,会在织物左侧布边形成圈状纬缩。
B:消除方法
1:纺部应积极提高经纱质量,减少纱疵,如飞花、竹节、棉杂等有害疵点。织部准备工序要大力清除经纱疵点,并减少纱线表面毛羽,提高纱线光洁度。涤棉纬纱,宜加强热定捻处理。布机车间相对湿度,一般控制在65%~70%左右。
2:织物工艺设计,在不显著增加经纱断头急布面疵点的情况下,宜适当减少每筘穿经根数。
3:适当放松从筒子架上引出的纬纱张力,使纬纱在释放后,被钢筘打入织口的时间内,既能充分伸直,有不过于反弹扭缩。
4:调整织机开口时间。一般剑杆织机为305度,平纹织物控制在310度~315度,斜纹织物控制在320度~325度内为宜。
5:调整纬纱释放时间,适当调节开夹器高低、左右位置,一般掌握在右边以外的回丝长度不大于10~15mm。如果短于这个长度,布面易产生缺纬,长了浪费回丝,影响用纱规格。
6:织机开口不清,可调整经位置线、开口大小及吊综高低。
7:对积极式剪刀,应结合上轴进行检查、校正,日常应保证安装规格正确,刀片锋利。
三:双纬(百脚)、断纬、缺纬
(一)双纬(百脚)
A:形成原因
1:正常织造中,纬纱张力小,造成引出纬纱的长度超出布幅设定长度过多,因而纬纱右侧布边外多出一段纱尾。当接纬剑下一次运动,进入织口引接纬纱时,将上述纱尾带入织口,从而在织物右侧布边正常的经纬纱组织中,间隙性的多出一条15~16mm左右的短纬,称边双尾双纬。其次,织造中如纬纱张力过大,纬纱在右侧布边外释放后,弹性回复过大,则织物右侧布边会造成因纬纱短缺一段,而形成边双纬织疵。
2:接纬剑纬纱夹持杆与右侧释放开夹器接触过小,或开夹器磨灭起槽,接纬剑在接纬退回时,纬纱释放受阻,在织物左侧布边外的纱尾过长;如接纬剑纱夹持杆与右侧开夹器接触过大,纬纱尚未引出布边,就提前释放,则织物右侧布边会产生纬纱短缺纬。
3:剑杆织机送纬剑与接纬剑一般在筘幅中央交接,如果剑带松动太大,两剑头交接尺寸不符合规格,左右剑头夹松夹紧等原因,导致引纬交接失败,则纬纱引到中央后,会被左剑头带回,布面上出现1/4幅双纬(百脚)。
4:纬纱从筒子架上引出张力太小,引纬时被带入,特别在纬纱同时使用正反捻向时,纬纱易绞在一起,同时被剑头引入,造成全幅性两根双纬。
5:边剪不锋利,纬纱剪不断,同时引入双根纬纱,形成全幅或半幅双纬。
6:规律性双纬主要是送经机构及开口部件故障引起的。织疵的形态特点是每条双纬之间的间隙几乎一致。
B:消除方法
1:合理调节储纬纬纱清洁毛圈与鼓筒绕纱间隙及夹纱板张力,使每根纬纱在右侧布边外释放后,均能保持5~10mm纱尾。
2:务必正确校正接纬剑纬纱夹持杆与右侧开夹器接触程度,调换或胶补磨损的开口器,以利纬纱准确顺利释放。
3:减小剑带与导轨间松动,校正两剑头交接规矩。
4:筒子架上引出的纬纱张力要适中,同时使用正反捻纬纱时,务必进行热湿处理。自然定捻一定要经过定捻效果测试,以资保证。
5:正常引纬边剪的定期维修工作。轴劲磨灭、刀片不够锋利,要结合上轴检修进行调换。
6:发现规律性双纬,对磨损的工艺纸带、纹钉,务必随时调换;上轴时,起综臂螺钉务必检查、拧紧。
(二)断纬、缺纬
A:形成原因
1:送纬剑部分:送纬剑剑头夹纱弹簧片校得太紧,张力过大,送纬剑在夹持纬纱时,将纬纱拉断。纬纱或夹在弹簧片最里端,至中央交接时,同样会被拉断。夹纱弹簧片调得太松,剑头会夹不住纬纱,或夹纱于弹簧片头端,当纬纱送至中央交接时,易脱钩而接空,造成交接失误;夹纱弹簧片使用日久产生磨灭,压纱不对,造成夹纱不良而交接失误。
当夹纱弹簧片内积有杂物如飞花、棉杂、粒屑等,弹簧片迅速减小,夹纱作用降低,纬纱夹不牢,因而造成送纬或接纬失败。
送纬剑与纬纱刚接触时,纬纱位置太高,使纬纱不能正确进入送纬剑剑头,导致断纬或缺纬。
2:筒子架部分:纬纱得张力,自筒子架引出纬纱至送纬剑剑头一端,由两对弹簧片控制。
张力弹簧片调得过紧或纬纱被送纬剑剑头夹得太紧,交接时易被接纬剑拉断,或左右剑头释放纬纱时弹回梭口,造成缺纬。
张力弹簧片太松时,纬纱松弛下垂,而使引纬失误,被送纬剑碰断,造成断纬;张力片内夹有棉屑、棉杂、纱疵等,使张力片失去作用,造成断纬。
导纱磁眼破损有棱角,引纬时,纬纱被拉断。
3:剪刀部分: 剪刀剪纱时间太早,纬纱还没有被接纬剑接住,造成引纬动作失败,右侧布边会产生缺纬。 剪刀剪纱时间太迟,纬纱被送纬剑剑头夹得太紧,接纬时被拉断。 剪刀刀口磨灭不锋利,纬纱被拉断,或被接纬剑夹得太紧,接纬剑剑头不能越过纬纱,导致交接失误。
4:接纬剑、送纬剑剑带与导轨钩磨灭、松动在2mm以上,开车时,引纬振动大,交接失误,严重时,会打坏剑头或磨损钢筘。
5:接纬剑剑头夹纱部分磨损,纬纱夹不紧,容易滑脱,断纬出现在筘中央。
6:纬纱推测器断纬自停装置时间调节不当,感应器检测时间不在纬纱通过梭口时间内,易造成无故停车。
7:开口时间调节不当平综太迟,或接纬剑剑头出梭口时间过早,释放纬纱时,尚未综平,纬纱收缩反弹,造成右侧布边缺纬甚至产生纬缩;平综太早,纬纱在梭口闭合中,强行拉断,造成右侧布幅缺纬。
8:开隔器释放时间调节布当。原因同(7)。
9:送纬剑送纬纱指作用时间不当,向下运动时间太早或太迟,造成引纬失误。
B:消除方法
1:送纬剑剑头夹纱弹簧片弹力,松紧应适当为宜。一般先将纬纱用手卡入弹簧片内,手感张力松紧适当为宜。开车后,观察布面时否造成断纬、缺纬。应经常检查弹簧片有无杂物、棉屑附着,并及时清除。
2:纬纱张力应调节适当。一般用手感纬纱张力松紧,调节弹簧片压力。
3:引纬剪刀剪纱时间,当送纬剑开始接纬时,纬纱进入夹纱弹簧片内离剑头小挡片约4~6mm,剪刀剪断纬纱。剪刀刀口磨灭应拆下,在砂轮上磨快或更新剪刀。
4:剑带与导轨钩磨损,松动超过1mm时(送纬剑剑头进出梭口处最易磨损),应取下修理。最好调头使用或更换新剑带;剑带导轨钩磨损者亦应更换。
5:接纬剑剑头楔面夹纱部分磨灭,夹纱不牢,应取下修理或更换。
6:纬纱检测器断纬自停作用时间,应掌握接纬剑剑头引纬离右侧不边10mm时,感应器作用红灯发亮,紧固螺栓。当品种、穿筘筘幅变动时,应及时调节。感应器作用时间,约在弯轴235度~282度之间。
7:开筘时间约在300度~305度平综时右侧梭口刚好将纬纱夹住,此时纬纱尚未释放,从而不会造成纬缩、缺纬与断纬织疵。
8:开隔器释放时间,应掌握右侧绞边纱纱尾录出布边约10~15mm。
9:送纬剑作用时间,掌握在弯轴0度,送纬剑开始下移。
四:多臂机跳花、星跳
(一)多臂机跳花
A:形成原因
1:竖针与竖针提刀间隙小于1.4mm,使提刀钩不到竖针,造成相应的综框运动失效。
2:上下保持板(挡板、压板)与上下钩前后、上下间隙太大,使提刀上移,造成与上述相同的后果。
3:上下拉刀上的橡皮与拉刀脱离、松动,使拉刀与拉钩滑脱,或钩不刀拉钩,使相应的综框运动失误。
4:探针与横针卡住弯曲,使探针或横针运动失误,导致综框运动失误。
5:竖针与其导板上下运动不灵活(如导板浸油泡胀),使竖针与相应的综框运动失误。
6:多余综片的下吊综连接零件未拆下,在使用平综装置时,所有综片向上或向下运动,连接零件卡死而打坏多臂机有关部件。
B:消除方法
1:竖针与竖针提刀间隙应为1.4mm。正常运转中调节竖针导板的高低,或保持杆高低(指保持杆与拉钩接触时的距离。
2:保持杆与拉钩在压下时应稍有间隙,一般掌握小于0.6mm,使拉钩既能横动又不轧住。
3:发现拉刀上的橡皮松脱,应及时上胶修理,以恢复原有设计功能。
4:探针、 横针弯曲者应校直,保持灵活。
5:竖针在竖针导板上应灵活运动,应在上轴前拆下保管。
(二)星跳
A:形成原因
1:上机工艺参数选择不当,上层经纱松弛下垂,送纬剑从下层经纱上面穿过,因而形成纬向星跳。
2:吊综过高,送纬剑从悬浮的下层经纱下面通过,可能形成左侧纬向星跳。
3:钢筘号数选择不当。每筘穿经数多,易造成经纱粘连,开口不清,容易产生星跳。平纹至物每筘两根,很少产生星跳。
4:阔幅织机上,全幅经纱缩率差异较大,右侧边经张力容易松弛,开口不清,产生经向星跳。
5:绞边异形综丝,过于挤压布边地经,受挤压处容易产生经向星跳。
B:消除方法
1:合理选择上挤工艺参数,上下层经纱张力差异布宜过大。
2:正确吊综规格。一般掌握下层经纱稍低勿高,下层经纱过高,布仅容易产生星跳,同时还会造成剑头、剑带的布正常磨损。
3:正确选择筘号,尽量减少每筘经纱穿入根数。
4:适当加大上机张力,以提高边经纱张力。
5:调整两侧绞边左右位置,或放宽中间布幅空筘区宽度,使绞边综丝对布边经纱的磨擦挤压降低到最小限度。
五:断经(缺经)
A:形成原因
1:送纬剑、接纬剑两剑头、剑头座、剑杆带、剑带导轨沟槽磨灭,部件有毛刺棱角。当剑杆进出两侧梭口,剑带导轨进入梭口时,上述部件与经纱磨擦而产生断经。
2:剑杆动程调节不当,剑杆进出梭口时,两边边纱挤压磨擦而造成经纱断头。
3:经纱张力、边纱张力大小,形成开口不清,邻纱粘连,剑头进出梭口,撞断经纱。经纱张力、边纱张力过大,经纱、边纱承受不住织造磨擦拉伸而形成断经。
4:吊综高低位置校正不良。吊综太低,上层经纱松弛,增加上层经纱与剑头剑带磨擦;反之,吊综太高,增加下层经纱磨擦。
5:停经片、综丝、钢筘磨灭,经纱织造中被擦断。
6:织轴轴幅与穿筘筘幅中心位置不一,增加综丝、筘片与边纱摩擦而增加断头。
7:电器停经装置失效,感应器时间调节不当,造成停车位置不正,使断经不关车。
8:漏穿停经片,断经不关车,形成缺纬。
9:地脚松动,机架振动,使剑杆运动不良。
B:消除方法
1:加强引纬部分维修,定期定人检查剑头、剑杆、剑带导纱钩等部件磨灭及光滑情况,并及时修正或调换。
2:正确调节剑杆进入梭口的时间。送纬剑进口—引纬剪刀8~10mm,接纬剑出梭口—边撑盖40~45mm。使剑头特别使送纬剑剑头进入梭口时,不擦或少擦边纱,尽可能减少边纱的挤压度。
3:经纱张力宜适当调节。在不增加经纱断头与疵点的条件下,经纱张力以小为宜。这样可以降低断经,减少多臂装置零部件的负荷与摩擦。织轴两侧经纱应保持卷绕平整,张力均匀,无高低、无绞头。
4:开口不清,可适当减小后半梭口的深度,以增加经纱张力。经位置线调节,织机平综时,综眼、停经片导棒(一般低2~3mm)、后梁在同一水平线上,左右呈水平状态。缎纹直贡织物,后梁位置配置,可稍高10mm。
5:加强综筘、停经片的了机检修,特别在使用自动接经机时,更应制订轮修周期制度,及时调换磨损综丝、筘片。
6:严格掌握织轴轴幅应大于或等于经纱穿筘幅度10mm左右,两者中心应绝对保证一致。
7:织机挡车工与保养维修工,应经常检查电气停经装置作用,及关车灵敏度。
8:对漏穿停经片,在上轴开车时,应加强检查,把好关。
9:增加一根小绞棒,1/1穿绞,装在后梁与停经架之间。绞棒距离停经架后托纱棒约60mm左右。分绞棒使经纱在停经架上方形成小开口,经纱被分成两层(片),使密度减小一倍,可降低经纱之间、经纱与停经片之间的摩擦,从而降低断头。
10:织造、浆纱或经纱,采用后上蜡措施,可减少经纱与综丝、停经片、剑头间的摩擦,及摩擦而产生的静电,从而降低断经。
六:波纹
波纹疵点多发生在斜纹或贡缎织物以及多页综框织得织物上,织疵形态为全幅经纬纱序紊乱,织物组织变幻不定,或呈密集规律性百脚状,或呈近似大跳花得双层布。
A:形成原因
1:多臂机传动小齿轮断裂破损,导致多臂机阅读机构故障,引起综框动作紊乱。
2:纹板滚筒传动蜗轮定位不良,导致纹钉与探针接触误差,引起综框运动失调。
3:多臂箱内探针弹簧复位不良,引起与之相联得综框动作失调。
4:提综臂与角行杆绞接轴承磨损过大,或综框连杆铜圈脱落,导致综框升降动程偏差过大,而形成波纹。
B:消除方法
1:调换破损或断裂的小齿轮。
2:按正确程序,装置定位纹板滚筒传动齿轮。
3:检查并校正针探弹簧,使之复位良好。
4:及时调换磨损的提综臂轴承,综框连杆铜圈脱落的应及时添补装好。
9. 浆纱机浸没棍、上浆辊和压浆辊各有什仏作用
浸没棍是把纱线浸在浆液里,使浆液能完全渗透纱线,上浆棍顾名思义就是使纱线上浆,它还起到一个传动的作用,带动纱线,压浆棍是把纱线上大量的浆液阻止下来,不能随纱线出浆槽,切记!放浆前一定要把压浆棍压下,
10. 织布工序设备的用途
下单(胚布) 整经 浆纱 自接 织布 胚检 成品胚
下单(色织)整经 染纱 浆纱 穿综 上机 织布 胚检 色织
整经:
将原纱(筒子纱)透过纱架转换成经纱(Beam)的一步过程,分原纱整经、色纱整纱及部份整经三种 浆 纱:
浆整经完后的Beam或染后的Beam(经轴纱)挂在浆纱机的纱架上,透过浆槽内的浆液→烘干用的 锡林→分纱架分层→整合成织布Beam 。
主要作用:将原纱的纤毛经过浆液的压缩,使纤毛伏贴不致于在织布机上因摩擦起棉球 穿综:浆原纱穿过停经片、综丝及钢筘等三样附属配件以便于织造停经片:防止经纱断裂的感应设备之一,配合停经杆即可完成感应。
综丝:改变织布织纹的设备之一,配合织机的桃盘、提综即可完成织纹变化。
钢筘:配合纬纱的输入及提综的变化即可完成织布的动作
上机:将穿综穿好的轴纱透过上机车的载运,挂在织布机上的一种动作 。
自接:浆纱后的Beam不必透过穿综而直接以打结机的动作完成,其结果与上机一样。
织布:将已穿好的轴纱于织布机上配合纬纱的输入及织布机的运转来完成织布的动作 。
胚检:织完后的布经过胚检人员以CNS检验标准来完成检验动作,以了解织布完成后之品质状况,以利胚布投染之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