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用图甲所示的装置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①为了减小长木板对小车摩擦力的影响,必须在长木板____
①为了减小长木板对小车摩擦力的影响,必须在长木板远离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一块木板,反复移动木板的位置,直至小车能单独在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②为了验证小车的加速度与其质量的定量关系,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
③由图二乙图所示纸带可知,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0.02s×5=0.1s,
加速度为:a=
x3?x1 |
2t2 |
0.0353m?0.0193m |
2×(0.1s)2 |
Ⅱ 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为消除摩擦力的影响,实验前必须平衡摩擦力。(1)某同学平
:(1)该同学的操作不正确,正确的操作应该为给小车一个初速度,小车能够匀速下回滑。(2) C (3) ![]() Ⅲ 如图甲所示为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某同学用此实验装置研究物体加速度和合外力的关系
①平衡摩擦力的标准为小车可以匀速运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点迹间隔均匀.
以M为研究对象有绳子的拉力F=Ma=
显然要有F=mg必有m+M=M,故有M>>m,即只有M>>m时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砝码和砝码盘的重力.所以为了保证在改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时,小车所受的拉力近似不变,小吊盘和盘中物块的质量之和应该远小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 ②研究物体加速度和合外力的关系时,应保证小车质量不变; ③a、由图线OA段可知,a与F的图线是倾斜的直线,可知质量一定的情况下,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 b、因为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的质量,AB段明显偏离直线,此时小车的质量不再远大于钩码的质量,斜率为钩码和小车总质量的倒数. 故选:C 故答案为:①间距相等;砝码及砝码盘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②小车的质量;③a.当小车质量不变时,小车的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b.C Ⅳ 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交流电频率为50Hz): (1)如图乙所示是某同学通过实验得到的
故答案为:(1)远离;匀速直线;(2)控制变量法;(3)4;(4)①图象如图所示;②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足;③0.1. Ⅵ 用如图1(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为消除摩擦力的影响,实验前必须进行平衡摩擦力.(1)
(1)小车由静止下滑,说明重力沿斜面的分力大于摩擦力,因此平衡过度回,所以该同学的操作答不正确,正确的操作应该为逐渐调节木板不带定滑轮的一端,给小车一个初速度,小车能够带动纸带匀速下滑. Ⅶ (1)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该装置中的错误有: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安装仪器时我们需要注意:①平衡摩擦力,将木板一端垫高;
因为斜率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代入解得a=
故答案为:(1)①长木板右端未垫高以平衡摩擦力;②电源应改用交流电源;③开始实验时,小车离滑轮太近; (2)C; (3)
Ⅷ 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为消除摩擦力的影响,实验前必须平衡摩擦力.①某同学平
①小车由静止下滑,说明重力沿斜面的分力大于摩擦力,因此平衡过度,所以该同学的操作不正确,正确的操作应该为给小车一个初速度,小车能够带动纸带匀速下滑.
其中:T=5×
即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 a=
故答案为:①错误,应该给小车一个初速度使小车能够匀速下滑;②C;③
Ⅸ 用图甲的装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①平衡摩擦力的操作:取下沙桶,把木板不带定滑轮的一端垫高,接通打点计
①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绳从小车上拿去,轻推动小车,使小车沿木板运动;
根据△x=aT2可以得出a=
故答案为:①轻推,匀速②
Ⅹ (1)用图甲所示的装置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①为了消除长木板与小车间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必
(1)①当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与摩擦力平衡时,小车作匀速直线运动.
![]() I1r1 | I2?I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