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两支温度计示数(或变化)(2)质量相同(3)电阻
⑶ 如图甲、乙所示是小明探究“冰的熔化”和“水的沸腾”实验装置,如图丙所示是她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冰熔化
(1)试管在水中的深度要适当.其“适当”的含义是将里面的物质全部浸没在水中,不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
(2)图乙所示的烧杯中水的质量较少,这样可以缩短将水加热至沸腾所用的时间;
由乙图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示数为98℃;
(3)冰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水在沸腾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相同的特点是吸收热量和温度保持不变.
故答案为:(1)将里面的物质全部浸没在水中,不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2)缩短将水加热至沸腾所用的时间;98;(3)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⑷ 小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把蜡烛、凸透镜、光屏置于如图乙所示位置时,请分析
由图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为f=10cm,由图乙可知u=10.2cm,处于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所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故选:B.
⑸ 23.为了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小明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了如下实验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比较海绵的凹陷程度来确定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专;
(2)分析比较图甲、属乙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分析比较图甲、丙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当压力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故答案为:(1)凹陷程度;(2)受力面积;压力;(3)压力;受力面积.
⑹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进行的操作是()A.使光线
A、使光线沿着BO方向射向镜面,只能研究光路是否可逆,不能研究反射光线版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不符权合题意.
B、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只能比较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不能研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不符合题意.
C、改变入射光线与ON的夹角,只是改变了入射角的大小,板A、B和ON仍在一个平面内,不能研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不符合题意.
D、沿ON向后转动板B,这样板B与ON和A不在同一个平面内,这样就可以研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符合题意.
故选D.
⑺ 小英和小明同学分别在做“观察海波的熔化”实验,小明将适量的海波粉末装在试管中,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
(1)把盛有海波的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热,而不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这样可以使海波均匀受热,熔化充分.
(2)为了能使试管中的固体均匀受热,需要将试管中的粉末全部浸没在水中,但不能接触烧杯底部.
(3)由于采用水浴法加热海波,可以增加大烧杯中水的质量或者将酒精灯火焰调小,来延长加热时间;
(4)一般情况下物质吸热温度升高,放热温度降低,物质吸热或放热后温度改变的程度反映了物质比热容的大小.
(5)从表格可以看出:此物质的温度先是升高,然后从第4min开始到第7min,温度就保持不变了,既然有一段吸热但是温度保持不变,说明此物质是晶体,温度保持不变的这一段是该晶体的熔化过程;
故答案为:
(1)使试管中的固体均匀受热;
(2)试管中装有固体的部分完全浸没在水中,且试管不碰烧杯底;
(3)增加水的质量或增加海波质量或调小酒精灯火焰;
(4)液体海波比固体海波的比热容大;
(5)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即有固定的熔点.
⑻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调节杠杆的平衡时,如果杠杆右侧高左侧低,应将两端
(1)调节
杠杆的平衡
时,杠杆右侧高左侧低,应将两端的
平衡螺母
向右调节,使内杠容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好处是方便测量
力臂
.
(2)根据
杠杆平衡
条件:F1L1=F2L2,结合图象可知,在支点右侧的B点,用
弹簧测力计
拉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根据杠杆平衡条件3cmF=4.5cm×2N,解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3N;持B点不动,弹簧测力计的方向向右倾斜,这时杠杆右侧的力臂变短,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变大.
故答案为:(1)右;方便测量力臂;(2)3;大;
(3)
次数
动力F1/N
动力臂
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1
2
3
⑼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用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方格板上替代蜡烛作为光源
(1)A、所用的主要器材有平行光源,光屏,刻度尺,光屏便于找到焦点,刻度尺测出焦距.如图所示:

B、一次实验的偶然性较大多做几次实验才具代表性.
(2)实验时,首先调节光源、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是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凸透镜焦距为10cm,光源移至40cm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3)A、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与烛焰相比,像更稳定,所以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光屏,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零刻度线刻在光具座标尺的中央,这样可以直接从光具座读出测出物距和像距,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若凸透镜的焦距未知,可调节物距及像距,当成等大的实像时,物距便等于2倍焦距,这样可以测出凸透镜的焦距,所以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4)光源“F”放在15cm处,物距处于f和2f之间,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用凸透镜的一部分进行实验,这部分仍能够会聚光线到像点处,所以仍能够成完整的像,C正确.
故答案为:(1)A、平行光源、光屏、刻度尺;实验示意图如上图所示;
B、只测一块镜片焦距具有偶然性.
(2)使像成在光屏中央,便于观察;实;
(3)D;
(4)C.
⑽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的关系”。甲、乙两瓶中装有质量与初温相同的
(1)水的比热容大于煤油的比热容(2)在电流及通电时间相同时,导体的电阻回越大产生热量越多(3)0.6
与小明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相关的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