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有哪些
发生装置:固体和固体加热反应装置:如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装置
固体和液体常温下反应装置: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收集装置:排水法、排空气法(向上,向下)
2. 实验装置分为几个部分由什么因素决定
实验装置分为3个部分由气密性因素决定。
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右侧导气管插入到盛有水的烧杯中,对烧瓶外壁微微加热,若烧杯中有气泡产生,停止微热冷却后导气管末端形成一段水柱,且保持一段时间不下降,说明此装置气密性良好。
实验
指的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根据科学研究的目的,尽可能地排除外界的影响,突出主要因素并利用一些专门的仪器设备,而人为地变革、控制或模拟研究对象,使某一些事物(或过程)发生或再现,从而去认识自然现象、自然性质、自然规律。
3. 实验室分馏装置
实验室中简单的分馏装置包括:热源、蒸馏器(一般用圆底烧瓶)、专分馏柱、冷凝管和接收器五属个部分.
在有馏出液滴出后,调节浴温使得蒸出液体的速度控制在每2~3秒1滴
如果分馏速度太快,产品纯度下降
利用蒸馏和分馏来分离混合物的原理是一样的,实际上分馏就是多次的蒸馏.分馏是借助于分馏往使一系列的蒸馏不需多次重复.一次得以完成的蒸馏.
现在,最精密的分馏设备已能将沸点相差仅1-2℃混合物分开,所以两种沸点很接近的液体组成的混合物能用分馏来提纯.
4. 振动测试与控制实验系统有哪几部分组成
1、激励源向被测对象输入能量,激发出能充分表征有关信息又便于捡测的信号。有些试验,被测对象在适当的工作状态下可产生所需的信号。而某些试验,则需用外部激励装置对被测对象进行激励。如机床振动模态试验,需用专门的激振器对机床激振。 2、传感器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一定规律转换成同一种或另一种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传感器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敏感元件直接感受被测量,转换元件将敏感元件的输出转换为适于传输和测量的信号。许多传感器中这二者是合为一体的。 3、信号的中间变换将传感器输出信号转换成便于传输和处理的规范信号。因为传感器输出信号一般是微弱且混有噪音的信号,不便于处理、传输或记录,所以一般要经过调制、放大、解调和滤波等调理,或作进一步的变换,如将阻抗的变化转换为电压或频率的变化,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等。对一些重要测试项目,需要将变换后的信号记录下来,作原始资料保存,或显示出来供测试者观察。 4、信号处理将中间变换的输出信号作进一步处理、分析,提取被测对象的有用信息。 5、显示记录或运用将处理结果显示或记录下来,供测试者作进一步分析。若该测试系统就是某一控制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处理结果将直接被运用。测试系统的组成与研究任务有关,并不一定都包含上图的所有环节。
5. 一套完整的实验装置包括哪几个部分
完整的教案包括哪几个部分
一、授课班级(专业)
二、授课人
三、授课题目
四、计划课时(50分钟)
五、课的类型
六、教学内容
七、教学目的
八、重点、难点
九、各部分内容时间分配
十、教学方法
十一、小结
十二、作业或思考题
教学过程:
这一部分是授课的重点,因课程和不同的教师教法各异。应包括教学内容的详细安排、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等环节。这一部分的编写要做到步骤、纲要和教法相结合,使老师不仅能指导教师自己的课堂教学,也可使别人(甚至外行)亦能通过阅读教案而了解到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活动情况和本堂课讲授的内容要点。
6. 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实验所用的装置由哪几部分组成
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实验所用的装置由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200多年前法国科学家拉瓦锡用定量试验的方法测定了空气成分。
7. 化学实验的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分为哪几种,分别叫什么名字
二,固夜加热装置(铁架台加烧瓶)常用来制取氯气,氧气…三,固固加热装置(铁架台加试管)常制取氨气… 补充: 其他的装置,实验室都不是很用,理论上还有固气常温(加热)装置,固固常温装置
8. dis实验装置由什么组成
DIS由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 计算机组成.图中①所示的器材为光电门传感器. 故答案为:数据采集器;计算机;D
9. 初中所有化学实验及其装置名称
1. 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Ca(OH)2 + CO2 === CaCO3↓+ H2O(复分解)
现象:石灰水由澄清变浑浊。
相关知识点:这个反应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
2.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
2Mg + O2 === 2MgO(化合)
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粉末。
相关知识点:(1)这个反应中,镁元素从游离态转变成化合态;(2)物质的颜色由银白色转变成白色。
3. 水通电分解
2H2O === 2H2↑ + O2 ↑(分解)
现象:阴极、阳极有大量的气泡产生
相关知识点:(1)阳极产生氧气,阴极产生氢气;(2)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8。
4. 生石灰和水反应
CaO + H2O== Ca(OH)2(化合)
现象:白色粉末溶解
相关知识点:(1)最终所获得的溶液名称为氢氧化钙溶液,俗称澄清石灰水;(2)在其中滴入无色酚酞,酚酞会变成红色;(3)生石灰是氧化钙,熟石灰是氢氧化钙。
5.实验室制取氧气
①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2KClO3 === 2KCl + 3O2↑( 分解)
相关知识点:(1)二氧化锰在其中作为催化剂,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度或氧气的生成速度;(2)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改变;(3)反应完全后,试管中的残余固体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进行分离的方法是:溶解、过滤、蒸发。
②加热高锰酸钾
2KMnO4 === K2MnO4 + MnO2+O2↑
相关知识点:反应完全后,试管中的残余固体是锰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6.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C + O2 === CO2(化合)
现象:在空气中是发出红光,在氧气中是发出白光;
相关知识点:反应后的产物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来进行检验。
7.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
S + O2 === SO2(化合)
现象:在空气中是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是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相关知识点:反应后的产物可用紫色的石蕊来检验(紫色变成红色)
8.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3Fe + 2O2 === Fe3O4( 化合)
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
相关知识点:在做此实验时,应先在集气瓶中放少量水或铺一层细砂,目的是防止集气瓶爆裂。
9.磷在空气中燃烧
4P + 5O2 === 2P2O5(化合)
现象:产生大量而浓厚的白烟。
相关知识点:烟是固体小颗粒;雾是液体小颗粒。
10.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2H2 + O2 === 2H 2O(化合)
现象: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相关知识点:(1)氢气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2)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
11.木炭和氧化铜高温反应
C + 2CuO === 2Cu + CO2↑(置换)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物质
相关知识点:还原剂:木炭;氧化剂:氧化铜
12.氢气还原氧化铜
H2 + CuO === Cu + H2O (置换)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物质,同时试管口有水滴生成
相关知识点:(1)实验开始时,应先通入一段时间氢气,目的是赶走试管内的空气;(2)实验结束后,应先拿走酒精灯,后撤走氢气导管,目的是防止新生成的铜与空气中的氧气结合,又生成氧化铜。
1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复分解)
现象:白色固体溶解,同时有大量气泡产生。
相关知识点:碳酸钙是一种白色难溶的固体,利用它能溶解在盐酸中的特性,可以用盐酸来除去某物质中混有的碳酸钙。
14.煅烧石灰石(或碳酸钙高温分解)
CaCO3 === CaO + CO2↑(分解)
15.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
2CO + O2 === 2CO2(化合)
现象:产生蓝色火焰
相关知识点:(1)一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2)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
16.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CO + CuO === Cu + CO2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物质
相关知识点:还原剂:一氧化碳;氧化剂:氧化铜
17.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CH4 + 2O2 === CO2 + 2H2O
现象:火焰明亮呈浅蓝色
相关知识点:甲烷是天然气(或沼气)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很好的燃料。
18.工业制造盐酸
H2+Cl2 === 2HCl
相关知识点:该反应说明了在特殊条件下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
19.实验室制取氢气
Zn + H2SO4 === ZnSO4 +H2↑
相关知识点:(1)氢气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2)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
20.木炭和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
C + CO2 === 2CO
相关知识点:(1)一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2)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
21.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
CO2 + H2O=== H2CO3
现象:生成了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碳酸。
22.碳酸受热分解
H2CO3 === H2O + CO2↑
相关知识点:碳酸是一种不稳定的酸,受热易分解。
23.灭火器的反应原理
Na2CO3 + 2HCl === 2NaCl + CO2↑+H2O
现象:喷出大量泡沫和二氧化碳,如果喷到火上就可以灭火。
24.金属和水的反应
①2K+ 2H2O ==== KOH + H2↑
② 3Fe + 4H2O ===Fe3O4 + 4H2↑
25.水于非金属的反应
C +H2O === CO+ H2
26.水与氧化物的反应
①SO3 +H2O == H2SO4
② Na2O +H2O==2NaOH
27.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NH4HCO3 === NH3↑ + H2O + CO2↑(分解)
28.用盐酸来清除铁锈
Fe2O3 + 6HCl=== 2FeCl3 + 3H2O(复分解)
29.铁丝插入到硫酸铜溶液中
Fe + CuSO4 === FeSO4 + Cu(置换)
现象:铁丝表面有一层光亮的红色物质析出。
30.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CuSO4+ 2NaOH === Cu(OH)2↓+Na2SO4(复分解)蓝色絮状物
10. 化学实验的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分为哪几种,分别叫什么名字
一,固液常温装置(启普发生器、或者是简易分液漏斗加烧瓶)常用来制去氢气,二氧化碳…
二,固夜加热装置(铁架台加烧瓶)常用来制取氯气,氧气…
三,固固加热装置(铁架台加试管)常制取氨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