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本实验装置是否适用于放热反应的热效应的测定 如果不适合请说明原因,如
对啊。一定要是放热反应。说了是反应热当然是要测物质溶解的热量啊。
2. 物理化学实验燃烧热的测定 为什么要测定真实温差,如何测定
①检验多功能控制器数显读数是否稳定.熟习压片和氧弹装样操作,量热计安装注意探头不得碰弯,温度与温差的切换功能键钮,报时及灯闪烁提示功能等.②干燥恒重苯甲酸(0.9~1.2g)和萘(0.6~0.8g)压片,注意紧实度,分析天平称样.③容量瓶量取3000mL水,调节水温低于室温1K.
④量取两根10厘米点火丝,中段在原珠笔蕊上绕几圈.燃烧丝缚紧使接触电阻尽可能小.氧弹充氧注意小动作缓缓旋开减压阀.
⑤氧弹内预滴10mL水,促产物凝聚成硝酸.
(1)实验关键:点火成功、试样完全燃烧是实验成败关键,可以考虑以下几项技术措施:
①试样应进行磨细、烘干、干燥器恒重等前处理,潮湿样品不易燃烧且有误差.
压片紧实度:一般硬到表面有较细密的光洁度,棱角无粗粒,使能燃烧又不至于引起爆炸性燃烧残剩黑糊等状.
②点火丝与电极接触电阻要尽可能小,注意电极松动和铁丝碰杯短路问题.
③充足氧(2MPa)并保证氧弹不漏氧,保证充分燃烧.燃烧不完全,还时常形
成灰白相间如散棉絮状.
④注意点火前才将二电极插上氧弹再按点火钮,否则因仪器未设互锁功能,极易发生(按搅拌钮或置0时)误点火,样品先已燃烧的事故.
(2) 氧弹内预滴几滴水,使氧弹为水汽饱和,燃烧后气态水易凝结为液态水.
试样在氧弹中燃烧产生的压力可达14MPa,长期使用,可能引起弹壁的腐蚀,减少其强度.故氧弹应定期进行20MPa水压检查,每年一次.
氧弹、量热容器、搅拌器等,在使用完毕后,应用干布擦去水迹,保持表面清洁干燥.恒温外套(即外筒)内的水,应采用软水.长期不使用时应将水倒掉.
氧弹以及氧气通过的各个部件,各联接部分不允许有油污,更不允许使用润滑油,在必须润滑时,可用少量的甘油.
(3)仪器应置放在不受阳光直射的单独一间试验室内进行工作.室内温度和湿度应尽可能变化小.最适宜的温度是20?5℃.每次测定时室温变化不得大于1℃.因此.室内禁止使用各种热源,如电炉、火炉、暖气等.
(4) 如用贝克曼温度计,其调节可以归纳为倒立连接、设定温度、正立震断和校验四步,注意别让水银过多地流向弯曲贮管,导致因水银重而在正立时,玻管扩张处挂不住.也绝不允许放在电炉上烤等骤冷骤热情况出现.在精密的测量中,应进行贝克曼温度计的校正.改进后的本实验普遍采用热敏电阻温度计、铂电阻温度计或者热电堆等,相应配以电桥、指示mV值,实际已转换为温度 (数显温度计) 的仪器,能自动记录温度,精密度可达10?4~10?5K.国产型号为半自动HR—15A(B)数显微机型或WHR—15全自动微机型氧弹式热量计.进入了全面启用电脑处理数据的新时代.
(5)苯甲酸和萘燃烧产物的热容差别因为产物量小而仪器热容的基数相对较大而可以忽略.
(6)量热方法和仪器多种多样,可参阅复旦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教材.量热法广泛用来测量各种反应热如相变热等.本实验装置除可用作测定各种有机物质、燃料、谷物等固体、液体物质的燃烧热外,还可以研究物质在充入其它气体时反应热效应的变化情况.
3. 溶解热测定 实验装置是否可以测定放热反应热效应
溶解热测定
实验装置可以测定放热反应热效应,通过比较溶剂溶解前后的温度差异,然后根据Q=CmΔt来求出热量的转化值,不过这样导致散失的热量无法统计,可以定性分析,但不是用于定量分析。
物质的溶解:
物质的溶解往往同时进行着两个过程:一是晶格破坏,为吸热过程;二是离子的溶剂化,为放热过程。溶解热是这两种热效应的总和。最终是吸热还是放热,则由这两种热效应的相对大小来决定。
本实验在定压、不做非体积功的绝热体系中进行时,体系的总焓保持不变,根据热平衡,即可计算过程所涉及的热效应。
……(3.1)
物质的溶解往往同时进行着两个过程:
一是晶格破坏,为吸热过程;
二是离子的溶剂化,为放热过程。
溶解热是这两种热效应的总和。最终是吸热还是放热,则由这两种热效应的相对大小来决定。
4. 液体饱和蒸汽压的测定 1.等位仪内的乙酸乙酯起何作业能不能用其他物质代替2.本实验一般只能测定
1.你测定的如果是乙酸乙酯的饱和蒸汽压,那么就不能代替,否则是错误的。作用是维持烧瓶内部蒸汽都是乙酸乙酯的蒸汽,这样等位仪液面相平的时候内部的蒸汽压和外部气压相同。
2.如果沸点过低的话在减压就会进一步导致沸点降低就不好测了(我只能想到这个了)
5. 纯液体饱和蒸汽压的测定实验方法能否用于测定溶液的蒸汽压,为什么
不能,因为在纯液体的测定中,液体会随温度的升高而蒸发,如果是溶液,其溶剂专挥发后浓度将会改变。属
同一种液体,如水,饱和蒸汽压在不同温度上是不同的。这主要与液体在不同温度下蒸发时的动态平衡不同有关。一般来说, 同种液体的饱和蒸汽压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如,在炎热的夏季,水的蒸发程度就高,饱和蒸汽压就高,在较冷的秋季,水的蒸发程度就低,饱和蒸汽压就低。
(5)本实验装置为什么仅限于测定扩展阅读:
在30℃时,水的饱和蒸气压为4132.982Pa,乙醇为10532.438Pa。而在100℃时,水的饱和蒸气压增大到101324.72Pa,乙醇为222647.74Pa。饱和蒸气压是液体的一项重要物理性质,液体的沸点、液体混合物的相对挥发度等都与之有关。
如:放在杯子里的水,会因不断蒸发变得愈来愈少。如果把纯水放在一个密闭的容器里,并抽走上方的空气。当水不断蒸发时,水面上方汽相的压力,即水的蒸汽所具有的压力就不断增加。
6. 物理化学液体饱和蒸气压测定实验的思考题,求答案!
1、当然可以 我们学校做的是环己烷 只要是纯物质就行
2、本试验用的是水浴加热,温度不能超过100度;温度若太低的话,无法明显观察液体沸腾、气压平衡等实验现象,造成实验无法进行
7. 本实验装置为什么仅限于测定非金属材料的导热系数
导热系数测定的实验体会与收获通过测定良导体(铜、空气)、不良导体(橡胶)的导热系数实验,我们组的各同学都明白了要用1、测良导体、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的方法是稳态法2、导热系数的物理意义是什么?3、测λ要满足什么条件,怎样保证这些条件?4、测量冷却速率时,为什么要在稳态温度θ2附近取值? 一、 测良导体、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的方法是稳态法 测量导热系数我们组用的是稳态法,在稳态法中,先利用热源对样品加热,样品内部的温差使热量从高温向低温处传导,样品内部各点的温度将随加热快慢和传热快慢的影响而变动;适当控制实验条件和实验参数可使加热和传热的过程达到平衡状态,则待测样品内部可能形成稳定的温度分布,根据这一温度分布就可以计算出导热系数。而在动态法中,最终在样品内部所形成的温度分布是随时间变化的,如呈周期性的变化,变化的周期和幅度亦受实验条件和加热快慢的影响,与导热系数的大小有关。 本实验应用稳态法测量良导体(铜、空气)、不良导体(橡皮样品)的导热系数,学习用物体散热速率求传导速率的实验方法。 二、 导热系数的物理意义: 导热系数是表征物质热传导性质的物理量。导热系数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1m厚的材料,两侧表面的温差为1度(K,°C),在1秒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用λ表示,单位为瓦/(米·度),w/(m ·k)(W/m · K,此处的K可用℃代替。导热系数与材料的组成结构、密度、含水率、温度等因素有关。材料结构的变化与所含杂质的不同对材料导热系数数值都有明显的影响,因此材料的导热系数常常需要由实验去具体测定。 三、 测λ要满足什么条件,怎样保证这些条件? (1)测θ1、θ2 系统要处于稳定态,即这两个温度在10分钟内保持不变,并且θ1大于θ2。θ1 人为控制在3.47——3.53mv (2)测量散热板在θ2 附近的冷却速率。 四、 测冷却速率时,为什么要在稳态温度θ2附近选值? (1)当散热板处在不同温度时,它的散热速率不同,与本体温度、环境温度有关。 (2)在实验中,当系统处于稳态时,通过待测样品的传热与散热盘向侧面和下面的散热率相同,所以测冷却速率要在稳态温度θ2附近。 总之,通过这次实验,我们收获很大。不仅掌握了与导热系数有关的许多热学知识,而且由于热学实验升温、降温不好控制,培养了我们严谨的科学态度、细致的观察能力、团结合作的意识。 最后衷心感谢老师的耐心指导!
8. 利用本实验装置如何测定光栅常数
用分光计测量光栅常数d,首先需要调节分光计水平,要求平行光管,载物台和望远镜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其次,将待测光栅放在载物台中央,测量光栅衍射前几级衍射条纹的衍射角。最后,可以通过光栅方程求出光栅常数d。
根据光栅方程dsinθ=kλ,用分光计,前面光栅放置,调水平平台到水平,调水平平台转轴垂直什么的必要步骤就不说了,然后,用确定光波的光线照射,比如钠黄线,汞灯。
确定中央0级位置,以这个位置为中心,左右测出正负一级的干涉条纹偏离中心的角度,也就是衍射角,用正负一级的衍射角的平均值当作一级衍射的衍射角,带入公式,其中k=1,θ是你测到的衍射角,波长λ已知。通过公式就能算出d,也就是光栅常数了。
(8)本实验装置为什么仅限于测定扩展阅读:
衍射光栅是利用光的衍射原理使光发生色散的元件,它是由大量相互平行、等宽、等距的狭缝(或刻痕)构成。它能产生间距较宽的光谱线。可用作分光元件,用来制成单色仪、光谱仪等设备,在光谱分析和光谱测量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适用于可见光波段,也适合于紫外、红外甚至远红外的所有光谱波段。
光栅分光计是用光栅作为分光元件的分光计。一般包括准直管、光栅和会聚透镜三个部件。准直管形成的平行光经光栅衍射,其衍射规律服从:d(sinθ±sini)=Kλ,式中d是光栅常数;i是入射角,θ是衍射角;若i与θ在光栅平面法线同侧,式中取正号,反之取负号。于是波长不同的光偏向不同的方向。再经会聚透镜而形成谱线。
9. 大学物理实验稳态法测量良导体的导热系数。
在大学物理实验级别上,只要是符合傅立叶热传递定律,没什么不可以的。
所谓采专取一些措施和改变样品属的形状,就是设法要保证试样两端的温度差要足够大以便于测量。对于不良导体,如橡胶,导热系数在0.4左右,那么橡胶盘两个端面的温度可以明显的有足够大的温差可测;但如果是相同试样尺寸的良导体,则试样两端面的温差将非常小而无法准确测量。因此,为了增大良导体试样两端温差的大小,就需要增大试样的厚度,说白了,就是增大试样的热阻。
当然,这只是大学物理实验所进行的改变,这在实际工程测量中是基本不可能的,因为试样厚度增大势必会增加试样侧面的热损失,严重影响导热系数测量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