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头盔装置设计的背包

头盔装置设计的背包

发布时间:2022-11-22 09:28:19

『壹』 这张图中的那个背包是什么牌子啊

那个标牌看不太清楚,但差不多应该是吧~?
2010年有不少潮流,然而简单却可爱的“猪鼻”就是其中一个,在今年的流行街头,很多潮人都背着一个“猪鼻”在肩膀上,这个“猪鼻”可不是一般猪的鼻子,是一种很可爱的设计图案,相信大家也曾经见到过,而美国背包品牌EASTPAK也承袭着这一潮流推出了一款骑士系列背包。

骑士图案跟猪鼻图案在表示上是一样的,都是在一个正方形中间挖空两条长方形空隙,使其变成一个骑士头盔的形状,设计确实是很简单,但却又很受欢迎。这款背包名为EX001 Hokkaido 925 Hi,分别有黑色、蓝黑色、灰色三种颜色,容量达到28升,并配有电脑内格,休闲商务均适用。

『贰』 航天员在太空行走是为什么背个背包

是太空喷气背包,被放置在宇航员后方,里面充有压缩氮气,宇航员通过扶手上的开关控制24个微型喷嘴,并将压缩氮气注入不同的尺寸。形成反推力。向各个方向移动。主要是为了使宇航员在太空行走中顺利移动并完成各种任务。

因为宇宙是超重力环境,所以宇航员可以在太空中行走时漂浮,可以用一只手移动手臂或使用特殊的身体移动工具在太空中移动身体。

外层宇航服是宇航员需要离开机舱的唯一个人安全设备。实际上,宇航员身后的看起来是大箱子的东西实际上是车载航天服的重要组成部分,称为便携式环境控制和生命支持系统(称为便携式环控生保系统)。

『叁』 宇航员在太空行走,为什么要背一个背包

在出舱活动中航天员的背上总要背一个大背包,那么这个神秘的背包到底有什么作用呢?


贡献卓著的机动“背包”。

背上背包去旅行,是不是很多小伙伴们比较向往的事情呢?为了帮助航天员出舱行走,科研工作者曾为航天员设计了一款“背包”,这款背包的名称是M509机动装置。

M509机动装置重115.66千克,长105.41厘米、宽68.58厘米,厚38.83厘米。这个背包内装有高压氮气瓶,在背包周围装有14个喷嘴,分别指向上下、前后、左右,通过控制器打开喷嘴后,航天员不仅可以进行上下、前后、左右移动,而且还能进行滚翻和旋转运动。这种装置的最大优点是能准确进行身体定位,能让航天员身体保持任何姿势。

『肆』 骑行背包是怎么悬挂头盔的

你放在头盔仓里····MANTA 25这个位置,后脑勺挂在你圈的扣上,前额部位放进去。

类似这样

『伍』 宇航员进入太空时会背着一个大背包,背包里装的是什么

自给自足的便携式机动弹射器虽然在宇航员约翰-怀特的太空行走中获得了成功,但却不容易控制。其原因是,独立的便携式机动弹射器必须靠近宇航员的身体质心,以便准确控制运动方向。但由于宇航员穿着太空服,戴着头盔,很难确定身体质心的位置,所以宇航员一般只能依靠经验。一旦维护卫星的操作需要准确的定位,宇航员就可能因为定位不准确而无法完成维护任务。

这个背包配备了高压氮气瓶,在背包周围有14个喷嘴,分别指向上下、前后、左右,通过控制器打开喷嘴,航天员不仅可以进行上下、前后、左右运动,还可以滚动和旋转。这个装置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准确地进行身体定位,使航天员可以将身体保持在任何位置。由于太空中的微重力环境,宇航员在太空行走时将处于漂浮状态。如果他们想在太空中移动他们的身体,他们只能通过握住一个扶手和另一个扶手来向前移动,或者使用特殊的身体移动工具,官方称之为 "太空机动装置"。这是一种推进装置,利用喷嘴射出高压气体,将宇航员的身体推向某个方向。而俄罗斯宇航员在太空行走时所用的太空移动装置则 "藏 "在 "背包 "里。

为了保证宇航员在太空行走中能够很好地移动身体,完成各种操作和任务,美国和苏联开发了多种类型的移动设备。在这篇文章中,让我们来看看一些有代表性的。难以控制的早期机动装置:1965年6月3日,美国发射了双子座IV号。在为期四天的任务中,宇航员爱德华-怀特在太空中进行了21分钟的自由行走,这是美国人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宇航员怀特的太空行走得到了一个独立的、手持式机动弹射器的帮助。该装置由两个氧气罐和一个压力调节器组成,重3.4公斤,其中高压氧气推进剂重约0.13公斤。它每秒产生约181牛顿的推力,速度为1.82米/秒,或大约是一个普通慢跑者的速度。该装置有三个喷嘴,两个朝后,一个朝前。启动到后面的两个喷嘴,可以推动宇航员向前移动,启动到前面的一个喷嘴,可以停止移动。

『陆』 如何挑选一款 户外骑行背包

要看一个骑行包好不好,从大的方面来说,一个科学的背负系统,装载系统、面料选择,透气排汗设计,是必须要具备的。从小的方面来讲,背包配件的选择,水袋出水口,睡袋仓、防雨罩、头盔固定装备,等等。都是考验一个骑行包的重要因素。
我们先从大的方面来分析一下一个好的骑行包:
1、背负系统:背包背负系统由背板,肩带,胸带和腰带组成,背板用于支撑整个背包。好的背负可以将背包重力均匀分散。肩带和腰垫及胸带起到重要的固定作用,一定要可调,根据个人体型不同,进行不同的调试,才能更好固定,减少摩擦。另外,肩带和腰带内侧接触皮肤部位应当柔软有弹性,有效把上肩带或腰带的上下摩擦改为从弹性震动。胸带不单需要长度可调节,也应当将其在胸带上的固定点设为滑轨式,方便调节到个人舒适的位置。
2、面料。一般骑行包采用PU涂层尼龙面料(例如:PU涂层450D涤纶,210D尼龙),具有防水,抗干结,耐磨,防撕裂等功效。一个背包的耐用与否,面料是主决定因素,我想大家都不希望遇到驴行到一半,出现背包被撑破的事情。
3、有通风、透气排汗系统设计。骑行时,背包是整个扣在背上的,骑行中如果背部不通风,黏湿的汗水捂在背部那将是相当的难受。背包增加一块网格树脂板,隔离背部与包体。沃德的骑行包在肩带与腰垫内侧采用了3D透气网纱设计,给空气一个流动的空间,有效保持身体接触部位的干爽。
4、装载系统是否合理。背包通常有主袋、侧包、附袋等构成。骑行包都会做得比较小,一般不超过30L,普遍是10L、14L,18L、20L、25L等。所以要通过背包各部分袋子的设计,可以更好的分配物件,合理利用容量,当然更重要的是方便拿取。
我们再从小设计来看骑行包做得是否到位:
1、头盔固定网兜:头盔网兜用于固定头盔。在骑行时有时候会进入树林,或者进到一些比较低矮的地方,戴着头盔不能正确判断高度。而且长时间运动之后头部会出汗,取下头盔时用网兜固定在包上就可以了。
2、水袋装置。包内设计一个专门的水袋隔层,也是对水袋起到一个固定作用,以免路上颠簸时水袋会在包内移动。水袋出口方便骑行时随时随地喝水。肩带上的设计两个水袋吸管固定扣,可以根据使用者习惯,将吸管固定在左边或者右边,以免吸管露在外面时会被风吹得晃来晃去。
防雨罩和睡袋仓:防雨罩是必备的,下雨时可以保护背包及包内物品不被淋湿。睡袋仓,方便放睡袋也就不说了,即使不放睡袋,也可以方便的通过与主袋连接的拉链快捷取物。
3、优质的织带和扣件:优质的织带表面光滑、质地柔软、涩滑适中、承重力强,承受拉力可达200公斤以上。扣件做工比较厚实,使用灵活,好的扣件操作不费力,一卡就会听见“咔哒”的一声,说明已经卡好,一般的扣件卡得比较犹豫,不牢靠,有自然脱离的可能。
4、购买时多多注意一下骑行包的这几个要点是否都具备,根据自己旅行时间,距离长短及所带物品来选择背包品牌、型号及容量大小。在口碑较好的骑行背包中,中高档的牌子有德国沃德VAUDE。,沃德VAUDE的骑行包以做工精致,设计人性化而倍受车友称赞,如10091(25+5L)、10089(20+5L)以及10087(14+3L)口碑都是相当不错的;骑行包中性价比超值的品牌有DOITE,特别是它的驮包,透气网架的骑行背包,在川藏线上写下多少车友无悔的青春和梦想.

『柒』 户外背包的使用和选购技巧

户外背包的使用和选购技巧

户外运动如果出行时间较长我们都会悲伤一个背包,带着一些出行的必须品,那么户外背包的选择和使用上有什么讲究和使用技巧呢?下面我带大家了解一下。

一、户外背包的功能

1、包的基本功能就是作为各种装备的移动载体。因此,对于一些外型特殊的物品就要有针对性的运输方法。而背包宽阔的包体就为这类特殊物品的携行提供了方便的平台,我们通常在包体上看到的各类扣袋和兜网就是这种携行设计的典型代表。根据位置的不同,这些携行设计大致可分为:包顶,包身,和睡袋仓等几个位置。其中如包身和睡袋仓外部可以捆扎各类大型装备(防潮垫、帐篷等)和技术器材(冰镐、绳子等)。对于那些技术型背包来说,有的还特别安排有携带冰抓和头盔的附件设计(如DANA DESIGNE的BOMB和CERROTOREE的PORTER ICE35),而包体两侧兜网的功能相对来说就比较多用化了。一般说来,兜网可以用来装载诸如水瓶或一些杂物。这里跟大家谈两个比较有趣的细节:一是双开口兜网,既是在兜网正上方和靠近使用者一侧各有1个开口(如OSPREY AETHER),这样不仅增加物品储存数量,而且使用者在运动时不用卸包就可以十分方便的回手来取放兜网中的物品。二是采用的弹性兜布材料,这种材料避免了以往背包满载状态时,减少兜网储存空间的尴尬。即便在背包容量满载时,依旧让户外旅行爱好者方便地携带如保温壶类的大型物品。

2、颈部支架----说起这个,是一次意外的发现。朋友在买ct背包的时候我无意中将腰带上下颠倒了一下,围在脖子上玩,谁知使劲一箍发现能够对颈部起到很好的支撑和固定作用。而且腰带的大扣还能在颈部后面扣紧加力!

我们一天到晚的在石头和草丛中爬上爬下,难免磕磕碰碰或者滑坠。但是如果颈椎出问题没有及时的固定,带来的可能就是“高位截瘫”“植物人”等等的代价。所以万一出问题的话请善用你的背包腰带。不仅仅是ct包的腰带。只要能单独拆下的或者紧急关头碰到一体的可以直接从背包上剪下来使用。用一个背包换一条生命我想没有人算不过来这笔帐。

3、夹板---这个用来骨折时候的固定,也是紧急治疗的一部分。使用方法只适用于cr背负系统的背包或者ospery、ct等背后有两个铝合金支撑的背包,现在市面上80%的背包都是这样的。方法,将背包后部的两根铝合金支撑条取出用力取成直的,之后利用背包侧面的困扎带或者是背包用于悬挂帐篷的宽尼龙带都可。当然这是在你没有绷带或者其他替代物的情况下,因为背包上的带子一般都是固定的.需要你将其剪下。之后用两块铝合金支撑杆固定受伤部位,用织带将其固定。

4、止血带----其实止血这个东西只要是根绳子都没有问题但是这里我说的应该是更好的一个解决方案。当在户外止血的时候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用绳子之后立马解鞋带。殊不知背包上面还有两根绳子完全可以利用上并且几乎不会使你付出任何不舒适的代价,那就是背包的上部有两个细绳,一根是用来封口的是防止小东西从背包里掉出来的。另一根是为了解决背包口部的张紧状况和与头包的结合而设计的,这两根绳子个人认为取第一根更加合理。因为当你把头包的固定绳拉紧的情况下,头包基本是处于包裹状态的。不会掉出东西来。

二、 户外背包的选择

只要是隔宿的登山活动就需要大背包,前人曾说你的家就在你的背上,举凡吃的、喝的、用的、睡的所有家当都放在这么一个背包里。大背包依照外形可分为内架式(即俗称直式背包)及外架式(俗称铝架背包)两大类;直式背包主要依赖背包内部靠近使用者背脊的架子支撑、其内支架会随使用者骨骼而弯曲、只要打包得当,整个背包重心会随使用者移动,十分符合人体工程设计。

铝架背包表面积大且一般部设计不良、往往一负重就令人腰酸背腰肩痛,更别说是钻箭竹林或穿越其他困难地形了!但是铝架背包隔间良好且大小口袋多、整理打包起装备来十分方便是其优点。

直式背包在我国有进口及国产两种价位,建议购买容量介於60-80公升大小之间,进口价位介於1500元左右,而中产货则从200-500元不等。进口背包都有使用保证且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改款或创新。国产背包并无提供使用保证且大多抄袭国外名牌背包之外型,品质不稳定而小状况频繁是其缺点。

铝架背包较不适用於登山或长程纵走,如果只从事於露营或开阔地形的健行路线倒也是不错的选择。市面上可选择的铝架背包绝大多数是国产货,价位介於200-500元之间。另外市面上有少量进口美国制外架背包标榜著[有直式背包的舒适性又兼具铝架背包的便利性、价位在2000元上下,有兴趣者不妨一试。

注意!使用大背包一定要有防雨、水的措施,可加罩防水背包或在背包内作防水处理。挑一款你得意的户外运动背包对于酷爱户外运行的人来说,几乎没有什么比拥有一个舒适美观实用的专用背包更为重要的了。不管你是激流探险,野外考察,荒原摄影,溪边垂钓,山川游览。

三、户外背包的合理安排

走在普通的山路,可以让较重的物品放在背包的上层,这样有助于集中力量在你的臀部上面,这是身体能承受较重背负的部分。

如走在崎岖难行的探险式路上,要用相反的策略,要把较重的物品放在背包主舱中部,这样使重量分摊到肩部和背部,使重心降低,较易保持平衡。

拉紧所有的压缩带限制装备在背包内的滑动,滑动会令背包重心移动,易使人失去平衡。扎在背包外的物品要尽量的少,否则会影响你行进时的平衡。保护好挂在外部的装备,不要让它们摇晃和互相碰撞发出咔嗒咔嗒的声音。如果你参加的是团队活动,要合理地将重量分配给其他团员,不要让自己无意间成为驮马,好节省体力。

女孩子或者身材比较矮小的人不管是走在何种地形上习惯性将重的东西放在背包的底部。这也无所谓,毕竟采取何种的打包风格,最终取决于你自己,首要条件是你自己要感觉到舒服和方便。确保一些物品放在能够轻易地拿出来的地方,而不用"翻箱倒柜"地找。像地图、指南针、太阳镜、防虫药、零食、水壶、头灯或电筒、风雨衣和背包雨罩等。

帐篷分为帐、帐杆、地钉三个部分。购买时这三部分是卷在一起的,但装包时就不要原样装进去,因为长条型的帐篷使得包内的剩余空间变得很窄,不容易填装其它物品,并且不易于分配重量,保持背包重心在中间。

『捌』 户外背包的几大功能举例说明

一、百变头包
头包可以说是背包细节应用的最平常的地方了。差不多各个厂商都会在它上面做些文章。根据我接触过的背包产品来看,顶包的细节设计基本表现在包内零件和顶包整体利用上。对于前者来说,工艺相对简单,多是在包配置有绳带和锁扣。方便使用者存放证件,钥匙或是眼镜盒类的小件物品,既方便又安全。
对于包的整体利用来说,我个人认为又分为头包内部功能和整体功能利用。包内功能是指厂商把头包仓内设定赋予专项功能,如OSPREY的AETHER75的顶包,其被设计为可容纳3升水袋的隔仓,并专门设置了水袋水管出口。十分方便使用者补给需要。从整体上看,不少品牌的背包把顶包设计成腰包款式,以用来拓展背包的使用功能。这类设计主要是以腰包的腰带设计划分;一种是将顶包直接做成腰包式样,包括腰带在内的所有配件都做齐,使用者直接将顶包从背包主体上拆下,即可当腰包使用。这类设计多出现在老款背包上,如我用过的一款BLACKYAK的TORNADO70背包,其顶包设计就是典型的代表,这种顶包方式由于背包本身增加了额外的扣带,在打包时会造成一定的不便,背包的整体的重量也有一定的增加(这类设计在现在轻量化背包潮流的产品中已很少见)。
另外一种设计是组合式,即顶包通过与背包其他部件的组合(多为背包腰带)来合并成腰包。如DANADESIGNEBOMB和OSPREYAETHER75的顶包,就是这种设计的典型代表,使用者只需分别将背包顶包与腰带拆下后,将腰带插入顶包内部的固定带中即可组装成一款重装腰包。这种设计的好处在于可以减轻背包的整体重量,更可以充分利用背包的其他部件(携带时舒适、牢固),在背包设计模块化盛行的今天,其目的很容易实现。
二、包体上的十八般兵器:
背包在整体上最主要的部分就是包体了,它也是体现细节功能的最主要舞台。下面就简单谈谈我们比较常见的三个设计。
1、从包体的上部来看,目前比较普及的就是头窝设计了。这种设计一般出现在大容量的背包上,它的原理就是在人体头部相对于背包的位置上,利用材料的立体结构形成一个凹陷的空间,以便在使用时头部活动更加方便自如。我自己用过的背包中头窝一般来说分为两种,A依靠对包内收缩带的调节形成头窝结构(如OSPREY)。B利用特殊的材料来制作成凹陷结构(如CERROTOREE)。头窝的作用体现在:登山时,由于地形坡度的原因,背包会经常处于前倾状态。尤其是大角度向上攀登时,大容量背包由于体积和长度的问题,很容易对使用者的头部活动造成障碍。因此,头窝的设计就显得非常实用了。需要说明的是,一个方便的头窝在很大程度上与使用者在打包时对相应位置的处理有着很大的关系,关键是尽量在此位置放置柔软的东西以方便头窝的形成。合理安排包顶的装备,好好解放你头部的空间。
2、相信不少朋友当初刚参加户外活动时最头疼的就是打包了。看着一包的装备怎么收拾也不是,包装的歪七扭八,不是上面鼓个大包,就是下面空个大坑。早期的我接触的大多数背包都是采用上下纵向收缩的方式。在装载不规则外型或装少物品时,打包时处理起来非常麻烦。而目前背包产品中广泛采用的束衣结构收缩方式很好的解决了这类问题。这种设计主要是在打包前充分放松包体,在填充满物品后全方位收紧拉带,对包内物品施以压力,以达对物品固定紧缩的效果。这种设计在背包装载物品多或少的情况下都可以让你把包整理的整齐划一。不仅外观漂亮整洁,而且活动中也不会产生包内物品晃动的现象。
3、在使用背包时另外一个比较麻烦的事情就是去放置物品了。当你在野外活动中想找件物品时,要么你有好的耐心,打开背包一样样的翻找;要么你有好的记性,对包中的物品位置了如指掌。不过遗憾的是,这两种办法最终还是需要花点时间打开背包来寻找。但是,也许就是这短短的几分钟里,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已经把你浇成了落汤鸡;也许一股突降的寒流已经让你喷嚏留涕了。。。。。。随着户外产品的人性设计,即时取放设计已经让我们对这些问题迎刃而解。我们就以即时取放系统(INSTANTACCESSSYSTEM)的典型代表花岗岩背包来给大家说明。花岗岩大多数款背包包体上都具有一个很典型的外观,即双向双拉链的前脸,它的内部是由两个侧翼和几根固定带所组成。当使用者取放物品时,只需将前脸打开,松开包内的固定带。就可以十分方便、快捷地找到自己所需物品。而不必把其他物品也折腾出来。这样一来,使用者在装包时对物品的处理就会简单许多。只用将物品分类整理好就可以,而不用事先就要考虑自己好装备使用顺序,发愁什么该放上面,什么该放下面。让你轻松自如的来处理各类繁杂的装备用品。
4、背包的基本功能就是作为各种装备的移动载体。因此,对于一些外型特殊的物品就要有针对性的运输方法。而背包宽阔的包体就为这类特殊物品的携行提供了方便的平台,我们通常在包体上看到的各类扣袋和兜网就是这种携行设计的典型代表。根据位置的不同,这些携行设计大致可分为:包顶,包身,和睡袋仓等几个位置。其中如包身和睡袋仓外部可以捆扎各类大型装备(防潮垫、帐篷等)和技术器材(冰镐、绳子等)。对于那些技术型背包来说,有的还特别安排有携带冰抓和头盔的附件设计(如DANADESIGNE的BOMB和CERROTOREE的PORTERICE35).而包体两侧兜网的功能相对来说就比较多用化了。一般说来,兜网可以用来装载诸如水瓶或一些杂物。这里跟大家谈两个比较有趣的细节:一是双开口兜网,既是在兜网正上方和靠近使用者一侧各有1个开口(如OSPREYAETHER),这样不仅增加物品储存数量,而且使用者在运动时不用卸包就可以十分方便的回手来取放兜网中的物品。二是采用的弹性兜布材料,这种材料避免了以往背包满载状态时,减少兜网储存空间的尴尬。即便在背包容量满载时,依旧让你方便地携带如保温壶类的大型物品。比如像GraniteGearTALUS两侧兜布就使用的是弹性材料,它采用了DURASTRECH/VAPEXLAMINATE材料,具有柔软、弹力、不起球,抗磨损和抗划伤的特性。
三、见缝插针在背负
背负系统就面积来说是背包整体中可以发挥其他附属功能最小的地方。由于背负系统在背包整体中与使用者应用的重要地位,所以基本上不会在它上面安排大型装备的携行功能。一般只在背负系统中的腰带和肩带位置上面安排各扣带零件来扩展其他用途。
如腰带上最常见的几项扩展用途:
1、背包腰带上可储存手机和相机类小型物品的口袋;
2、背包腰带上用于携带技术器材的绳带(一般外覆耐磨材料);
如肩带上最常见的几项扩展用途:
1、可以当做口哨使用的双重用途胸口
2、肩带上用来固定水袋水管的卡口;个人感觉这是考察一个背包细节细致的最好体现。由于水管在户外活动中会随肩带不停运动,如果卡扣是固定式的,很容易造成水管脱出。因此细心的厂家会将这点做成活扣(在成本及做工上与固定式有相当的差别),以便在不影响水管使用的前提下,始终保持其固定位置。
3、长距离徒步中,肩带上用以减缓疲劳的碗带
4、两条肩带上用来挂带各类物品的环扣
以上就是我简单整理的一些关于背包在使用时的功能设计。其实,背包上还有许许多多值得我们去了解开发的功能。上面这些只是冰山的一角。对于装备来说,想要更好的使用它们,就需要我们在更多的环境、更多的活动中去了解自己的需要,去认识它们的用途。根据几年来的观察和对身边山友的了解。在普通形式的户外活动中,没有烂装备,只有懒的使用者。要想发挥好手中的装备功能,那你就去好好的用它,去了解它。

『玖』 如何看待折叠可收纳的头盔

作为一位骑行爱好者,英国小伙Sam Terry设计了一款折叠式头盔LID,头盔由缓冲材质制成,具有普通头盔的保护作用,还具备折叠功能,方便携带。
从外观设计上,折叠前是普通的头盔形状,折叠后像是扁的轮胎形状,虽然不能说是完全压缩,但是收纳到手提袋或者背包中非常方便。颜色上设置了五种颜色:黑、白、粉、绿、橙,色彩选择非常的丰富,除了大量的颜色外就只有一个 logo 和 LID 的标识,非常简洁,线形流畅。
从功能上看,整个头盔由五瓣组件组成,在折叠状态下,两则会向内侧收缩,内置磁铁,各组件能通过磁性相吸把各组件整合在一起,能够保证在被收纳时不散开;在打开的状态下,各个结合点能够有效保证固定,不会闭合对头部产生伤害。同时,因为分开了五瓣所以头盔在佩戴时会很通风透气,不会有闷热感。

『拾』 怎样选择登山包

一只卓越的背包绝不是负担,
野营、登山 、徒步、穿越等一些有刺激性的户外运动越来越受到人们推崇,户外运动必须携带一些相应装备,而选择一只性能好的背包,
常常是准备出发的第一步。
背包亦称登山包,最初只是作为登山者用于装载物资装备背囊故而得名。由于它设计科学,结构合理,装载物品方便,背负舒适轻松,利于长途跋涉,故而受到登山者的喜爱。如今意义的登山包已远非限于登山,一些人旅行、探险或野外作业也都喜欢使用此类背包。
现实生活中选择什么样的背包?怎样正确使用背包?常使一些出行者颇费心思,为了帮助户外新人了解背包性能及应用,将自己对背包的一些粗浅认识整理出来,希望对使用者能提供一点借鉴。▼背包的分类市场上的背包玲琅满目,以其容积划分无非三个大类。在户外圈子里习惯把50L以上的背包称做大包,把35-45L的背包称为中包,而30L以下的背包则为小包了。其实背包比较科学的划分应以功能来分类,就背包功能而言,大致可以分为八大系列。▽高山探险系列
适用于极限登山和长途跋涉。这类背包的背负支撑强度很高,承重力很强,外挂点很丰富,工艺比较复杂,特别讲究功能性,是高强度和专业性较强户外运动的首选。▽徒步旅行系列
为长距离徒步和旅行而设计,背负支撑较强,相对比较简洁,自重较轻,装载设计更侧重便于分类装载物品,适用一般露营和穿越活动。▽登山攀岩系列
为专业或业余攀岩、攀冰而设计。为了不影响攀登,通常采用软背设计,
面料选用抗拉耐磨性很强,专门设有固定冰爪和登山绳装置,外挂丰富,便于缀挂器材,有的款式还装有整理器材的垫布。▽滑雪系列为野外滑雪运动而设计的一款背包。固定雪板结构和专门设计的雪铲口袋使背包显得非常专业,明亮的色彩和超强耐磨的面料坚固而耐用,是冬季滑雪和探险活动的理想选择。▽骑行系列自行车骑行是一项高速度运动,硕大的背包不仅影响运动,而且容易造成失重,据此这一系列的背包通常设计精致而小巧,设计上注重流线、色彩明亮、强调功能性。
骑行包的水瓶或水袋结构、头盔结构、防雨装置、荧光反射装置为骑行运动提供极大便利。▽远足系列如果你不带露营装备出行,一款设计新颖的远足背包或许更适合你,这种背部装有通风装置的中型背包,通常是一个主袋、若干附袋,非常便利分类装载物品,防雨功能、坐垫功能、外挂功能定会使你感到满意的使用效果。▽休闲系列周末假日逛逛街、郊区爬爬山,背一个设计经典的小包,随身带些常用物品,亦不失为一种惬意的享受。▽童包系列个活波可爱的儿童,背上一个漂亮的小童包,或许本身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如何选择合适的登山包▽以据装载需求选择背包容积
如果出行时间较短(1~3天),且不准备在户外野营,携带物品不多,易选中小容积的背包,一般25升至45升就够了。这种背包通常结构比较简单,不设外挂或较少设外挂,除一个主袋外,通常设3~5个附袋,便于分类装载物品。若出行时间较长(3天以上)或需携带露营装备,则要选一个大包,以50升~70升为宜。若需装载物品繁多或体积较大,可选80+20升超大背包或外挂较多的包。▽以据运动方式选择背包类型
背包的种类虽多,用途却不尽相同,各种背包的设计都有独到之处,各有独特的适用范围,高山探险系列注重高强度、重装备条件的应用;徒步系列更强调满足使用条件下的轻便;攀岩包不设计硬支撑,为的是便于随身而屈;骑行包更多地注重了骑行特点,适用于骑行运动。选择背包时首先考虑应用环境和运动方式,购包最佳选择使专包专用。▽以据身材选用背负系统的尺码
背包的背负都有特定的适用范围,可调式背包虽适用范围较大,也不是无限度的。购买背包选好背负系统的尺码非常重要。什么样的尺码为合宜呢?一般说背包的腰部受力点应在尾骨上方的腰窝上。肩带的支点应略低于肩部(10公分为宜),这样才便于受力带的调整和受力,背起来才舒服。背负尺码过大会产生下坠感,反之则有上纵感,使腰部受力不到位,合适的尺码调整好后,背包会自然贴在背上,正确的受力才会舒服。▽关注背包人性化设计
登山包具有良好的性能,关键在于它设计结构科学合理。良好的设计不仅赋予背包整体美,更重要的是可以使你在使用中得到卓越的享受。我们从BIG PACK重型背包双“V”型设计理念上可以更直观地看到这一点。它吸收尼泊尔背篓原理,一是内衬铝架呈“V”字型,设一横杠在肩部定位,并根据人体曲线对铝架作定位处理,使用者还可根据自己身体微调;二是背包装载部分呈“V”字型,上宽下窄,上厚下薄,装物后呈篓型,这样的结构更便于受力传递。专业性很强的背包在设计上独巨匠心,为了便于装载更多物品,许多包设计了增大容积装置,纵向增容型背包上口设计一块延伸部分,升起后可使背包增容10升左右。横调增容型背包在主袋上装有两条竖开拉链,放开后可以使背包变粗从而扩大了容积,特别适用于装体积较大的物品。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自调其高、其阔,有了这样的背包会为你的出行增加不少便利。▼购买登山包——可以推荐的品牌
登山包在我国上市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受到户外运动爱好者的青睐,能拥有一只性能卓越的登山包成为众多背包一族心愿。在我国最早面世的登山包当属香港日高(NIKKO),九五年前是一枝独秀,近几年,不少商家看好登山装备市场,并逐步涉足这个领域,如今市面可见到的品牌有:德国的BIG PACK、VAUDE、SALEWA、韩国的BLACK YAK、法国的FREETIME、LAFUMA、加拿大的ARC’TERYX、美国的Mountainsmith、OSPREY、香港的曼戈夫、国产的ozark、探路者、垂直极限等,这些外形并无大异的背包,由于其设计、材料,制作工艺的差异,其质量会有较大差异,因而价格也有很大差距,关键看你的选择和定位。▼装填登山包——最后特别提示
至于背包的使用,在您了解登山包的结构原理之后,其使用方法已在不言之中,在此我将派格公司携带重物高明之策一段文字推荐给读者,供背包族参考 :——我们建议,在处于有利地形时,应将背包的重心移到上部,而处于较为不利地形时,应将背包重心移到中部。一般装载物品的顺序自上而下为:给养、饮料、较重设备、较轻设备、睡袋及衣物,背行者在使用中尽可体味

阅读全文

与头盔装置设计的背包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天然气管道阀门标准 浏览:457
自动水果采摘装置 浏览:412
继电保护装置做什么实验 浏览:220
江门兵器氧化设备哪里买 浏览:80
如何延长轴承寿命外文翻译 浏览:923
开一个什么机械焊接厂比较好 浏览:419
地暖管道阀门使用说明 浏览:431
铸造模具为什么这么贵 浏览:844
阀门参加燃气管道打压试验吗 浏览:453
阳台花卉自动喷淋装置 浏览:524
暖气阀门不管用了 浏览:766
广东防水机械设备哪里有 浏览:434
仪表白底都有什么车 浏览:753
大号工具箱图片价格 浏览:989
电学仪表读数的小数点位如何确定 浏览:446
汽轮机乌金轴承温度不能超多少 浏览:47
自动控制装置参数 浏览:169
拱热管道疏水阀门要多大 浏览:510
加工中心电柜空调怎么加制冷液 浏览:465
地下室全是暖气阀门 浏览: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