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高楼火灾逃生法有哪些
高楼火灾逃生法:
1、贴地爬行
要注意防止烟雾中毒,预防窒息。一般做法是用湿毛巾口罩蒙鼻。在烟雾浓烈时,应该尽量贴近地面爬行撤离。先离开房间,开房间门时,先用手背接触房门,看是否发热。如果门已经热,则不能打开,否则烟和火会冲进房间;如果门不热,火势可能不大,离开房间以后,一定要随手关门。
2、走下楼梯
一般建筑物都会有两条以上的逃生楼梯,高层着火时,要尽量往下面跑。即使楼梯被火焰封住,也要用湿棉被等物作掩护迅速冲出去。
3、不乘电梯
千万不要乘普通的电梯逃生。高层建筑的供电系统在火灾时随时会断电,乘普通的电梯就会被关在里面,直接威胁到人的生命。
4、尽量暴露
暂时无法逃避时,不要藏到顶楼或者壁橱等地方。应该尽量呆在阳台、窗口等易被人发现的地方。
5、扑灭火苗
身上一旦着火,而手边有没有水或灭火器时,千万不要跑或用手拍打,必须立即设法脱掉衣服,或者就地打滚,压灭火苗。
(1)高楼逃生装置设计想法扩展阅读:
逃生路线选择原则
1、楼上着火往下跑
“楼上着火往下跑”是指如果火灾发生在楼上,烟雾不大,应就近向紧急疏散口撤离,迅速逃离到楼外的安全地带。逃离时,不要贪恋财物,千万不要乘坐电梯,更不要忘记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或者其他防烟设备保护自己,沿步行疏散楼梯逃离。
2、楼下着火楼里躲
在公共场所或办公楼内突遇火灾首先要仔细听取楼层消防广播,根据消防广播安全避难。遇到下层火灾要立即躲进中间楼层,最好是避难层,选择房门结实、有窗户、屋内有水源的房间,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3、注意火势发展
不管哪种情况,如果要出去,都要先观察一下门把手的热度。如果热度较高,就要放弃出逃,因为很有可能火灾离很近,甚至它就在门外。
B. 高楼大厦如果发生火灾,正确的逃生方法是什么哪
您好!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近年来,高层建筑火灾频发,虽然消防部门经常针对高层建筑火灾进行实战演练,但真正发生火灾时,消防救援人员赶到火灾现场仍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大家都应掌握高层建筑物发生火灾时的应急逃生知识,做到有备无患。
火场逃生总原则
首先要冷静地观察火情和环境,迅速分析判断火势趋向和灾情发展的可能,理智地作出果断决策。万万不可留恋火场中的财物而长时间逗留,抓住有利时机,选择合理的逃生路线和方法,争分夺秒地逃离十分危险的火灾现场。
在火灾中,被困人员应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保持镇静,不要惊慌,不盲目行动,选择正确的逃生方法。必须注意的是,火灾现场的温度是十分惊人的,而且烟雾会挡住你的视线。当处于火灾现场时,能见度非常低,甚至在你长期居住的房间里也搞不清楚窗户和门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保持镇静,不能惊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有利条件,选择正确的火灾逃生方法。
开门前应先用手触摸门锁。如果门锁温度很高,或有烟雾从门缝中往里钻,则说明大火或浓烟已封锁房门出口,此时千万别贸然打开房门。如果门锁温度正常或门缝没有烟雾钻进来,说明大火离自己尚有一段距离,此时可打开一道门缝观察外面通道的情况。开门时要用一只脚去抵住门的下框,防止热气浪将门冲开,助长火势蔓延。在确信大火并未对自己构成威胁的情况下,应尽快离开房间逃出火场。
在较高楼层上的呼救声,地面上的人是听不到的,因为火场相当嘈杂。这种情况下应利用手机、电话等通讯工具向外报警,以求得援助;也可从阳台或临街的窗户内向外发出呼救信号,如向楼下抛扔沙发垫、枕头和衣物等软体信号物,夜间则可通过打开手电、应急照明灯等方式发出求救信号,帮助营救人员找到确切目标。
穿过着火区域时,万一衣服着火,可就地打滚压灭火苗,不宜带火奔跑,以免加快空气的相对流动,从而增大衣物燃烧的火势。如果着火点位于自己所处位置的上层,此时应向楼下逃去,直至到达安全地点;如果着火点位于自己所处位置的下层,且火和烟雾已封锁向下逃生的通道,应尽快往楼上逃生,楼顶平台是一个比较安全的场所;发现自己被火、烟追赶且又封锁了向上的道路时,此时应果断地选择横向逃生路线,从另一层楼的走廊通道逃生,或退守到该层有利于逃避的房间内,寻求其他的自救逃生方法。
切记高层建筑火灾中千万不可钻到床底下、衣橱内、阁楼上躲避火焰或烟雾。因为这些地方都是火灾现场中最危险的地方,而且又不易被消防人员发觉,难以获得及时的营救。
一、利用楼道走廊逃生。在火灾初期,楼道、走廊没有被大火完全封住时,把被子、毛毯或褥子用水淋湿裹住身体,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身冲出受困区。
二、利用窗户逃生。在火场受困时,大多数人可采用这个办法。利用窗户逃生的前提条件是火势不大,还没有蔓延到整个单元住宅,同时是在受困者较熟悉室内的情况下进行的,具体做法是:将绳索(无绳索可用床单或窗帘撕成布条代替)一端系于窗户横框(或室内其他固定构件)上,另一端系于小孩或老人的两腋和腹部,将其沿窗放至地面或下层的窗口,然后破窗入室从通道疏散,其他人可沿绳索滑下。
三、利用阳台、外通廊、避难层设置的缓降器、救生袋、安全绳等专业设备进行逃生。在火场中由于火势较大,楼道走廊已被浓烟充满无法通过时,可利用阳台逃生。紧闭与阳台相通的门窗,站在阳台上避难,等待消防人员到来。有些高层单元住宅建筑从第七层开始每层相邻单元的阳台相互连通,在此类楼层中受困,可拆破阳台间的分隔物,从阳台进入另一单元,再进入疏散通道逃生。
四、利用空间逃生。在室内空间较大而火情不严重时可采用这个方法,其具体做法是:将室内(卫生间、厨房都可以,室内有水源最佳)的可燃物清除干净,同时清除与此室相连室内的可燃物,消除明火对门窗的威胁,然后紧闭与燃烧区相通的门窗,并用淋湿的被子、毛毯封堵防止烟和有毒气体进入,等待火势熄灭或消防人员的救援。
五、利用管道逃生。房间外墙壁上有落水或供水管道时,有能力的人,可以利用管道逃生,这种方法一般不适用于妇女、老人和小孩。
六、要充分利用身边的各种利于逃生的物品,如把床单、窗帘、地毯等接成坚固的绳,进行滑绳自救,下到安全的下层。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也可利用外墙立面处满足一定承重荷载要求的金属雨水管进行逃生。
逃生五大误区应知晓
原路逃生:一旦发生火灾,人们总是习惯沿着进来的出入口和楼道逃生,发现此路被封死时,才去寻找其他出入口。殊不知,此时也许已失去最佳逃生机会。
朝光亮走:紧急情况下,人们总是朝着有光亮的方向逃生。但此时火场中,电源多半已被切断或已短路跳闸,光亮之地正是火魔肆虐之处。
盲目追随:常见的盲目追随行为有跳窗、跳楼,躲进厕所、浴室、门角等。
惯性思维:人们总是习惯性地认为火是从下面往上烧,越高越危险,只有尽快逃到一层跑出室外,才有生的希望。殊不知,这时底层可能是一片火海。
实际上,超高层建筑每隔15层会设置一个避难层,逃生时尽快抵达一个避难层即可。
冒险跳楼:面对愈来愈大的火势,愈来愈浓的烟雾,人们容易失去理智,但此时也不要跳楼、跳窗等。
如有疑问,欢迎提问。
C. 高层逃生设备有哪些
近年来,我国高层火灾越来越频繁,学习掌握逃生工具成为了重要内容,下面分别介绍一下高层逃生设备:缓降器、灭火毯、毛巾、救生气垫、应急救援吊篮。
1、缓降器
主要针对个人使用,其构造由调速器、安全带、安全钩、钢丝绳等组成,其无需动力,能够使被困人员安全地缓降至地面,如图所示。每次可以承载100公斤以内的单人个体,其下滑速度约为每秒1.5米。
2、灭火毯
灭火毯是由玻璃纤维等材料经过特殊处理编织而成的织物,能起到隔离热源及火焰的作用,对于须远离热源体的人、物是一个最理想和有效的外保护层。而且,灭火毯表面柔软,可以很容易包扎表面凹凸不平的物体,特别适用于厨房、宾馆、娱乐场所、加油站等一些容易着火的场所,防止火势蔓延。
3、毛巾
若楼房失火,人被围困在房间内,浓烟弥漫时,毛巾可以暂时作为防毒面具使用。湿毛巾在硝烟和消除烟中的刺激性物质的效果方面比干毛巾好,但其通气阻力比干毛巾大。对于质地不密实的毛巾要尽量增多折叠层数。同时,要捂住口鼻,使保护面积大一些,更有利于自救。
4、救生气垫
救生气垫是一种利用充气产生缓冲效果的高空救生设备。一般采用高强度纤维材料,经缝纫、粘合制成,其气源一般采用高压气瓶。
救生气垫仅限于高度为3-4层的楼房使用,随着高度的增加,其缓冲效果、作用面积也将大打折扣,因此应用范围非常有限。
5、应急救援吊篮
高楼火灾应急救援吊篮由悬挂机构和升降设备两部分组成,悬挂机构预先安装在各个高楼的楼顶,升降设备在消防部门装备,包括钢索和悬吊平台。
发生高楼火灾时消防人员携带升降设备到达火灾现场,操作悬挂机构可以牵引钢索上升并且悬挂在楼顶,挂好的钢索容许载荷。再操作悬吊平台沿钢索升降,可以运送消防人员及器材至火灾楼层实施灭火,也可以将楼内被困人员有序地疏散到地面。
D. 假设你家在一栋32层的高层建筑的五楼,忽然浓烟滚滚,警铃大作,你最好采用什么方式逃生
答案C用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下楼梯逃离。
浓烟比火更可怕。80%的人都是在逃生过程中吸入大量有毒气体,导致丧失行动能力,窒息或中毒身亡。家中最好备有过滤式消防面具。
发生火灾时,第一时间佩戴消防面罩,迅速找到消防通道往楼下跑。如果没有逃生面罩,也可用湿毛巾、手帕捂住嘴鼻,沿着消防通道往楼下跑。
便携式多人逃生软梯
高层建筑楼道狭窄、楼层高,发生火灾不容易逃生,救援困难,通过电梯逃生也十分危险。逃生人员可利用逃生绳梯实现自救。
软梯具有不受长度限制、柔软、运输方便、使用轻巧等特点,是比较方便的高楼逃生设备。一旦高楼发生火灾,住户可以迅速将连接软梯链条的搭扣扣在墙上固定装置里,将梯子靠墙扔下楼,铺好梯子就可以沿着梯子缓慢爬下楼。
E. 高层建筑消防如何进行安全设计
由于国民经济飞速发展,高层建筑日趋多元化,建筑物内部的用电设备、易燃易爆物品不断增多,大幅增加火灾事故发生的概率。然而,高层建筑火灾因扑救难度大,往往伴随着较大的人员及财产损失。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特点
近年来,高层建筑消防事故频发,造成了重大人员财产损失,消防安全疏散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
消防安全设计要点分析
1、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体系
2.科学布置疏散走道
结合大量的实践数据可以得知,由于高层建筑工程的功能不同,在消防安全疏散体系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消防安全设计环节,要求设计人员结合建筑物的各项功能,对既有的设计方案进行优化,确保人员疏散过程更加安全。在布置廊道的过程当中,消防安全设计人员需要结合居民的日常生活情况,为其创造良好的条件。如果出现火灾,建筑物内部的人员能够快速逃离,例如,在高层建筑工程当中,走道一般采用无尽端房间外廊式或者内廊式,但是,在办公建筑物当中,走道一般采用环形走道形式。
3、优化安全疏散路线
在高层建筑物当中,合理设计安全疏散路线特别重要,该路线也是火灾应急疏散的主要途径,通常而言,疏散路线长度越短,其安全性越高,因此,在设计安全疏散路线的过程当中,设计人员需要加强安全预警,加强安全火灾宣传力度,并合理设计安全撤离路线。同时,安全疏散方向需要在疏散平面图上部进行标注,明确被困人员的安全逃离方向,能够帮助被困人员快速找到安全出口。
除此之外,在各个楼层当中,设计人员还要制定完善的安全疏散布局,确保各个安全出口布局更加均匀,避免出现“逆流”现象,一旦出现火灾现象,被困人员可以快速找到安全疏散通道。结合安全疏散路线可以得知,设计人员还要明确疏散楼梯的具体位置,在大部分高层建筑项目中,疏散楼梯主要设置在电梯周围,如果出现火灾,被困人员可以利用疏散楼梯进行逃生。同时,将应急通道有效整合,能够实现快速疏散。当然,在具体设计环节,尽可能减少疏散楼梯和消防电梯共同使用一个凹廊作为前室的现象。采用此种设计方法,能够显著提升安全疏散效率。
4.合理设计建筑楼梯与安全出口
在建筑物楼梯间当中,通过设计应急安全出口,一旦出现火灾,该出口能够作为核心逃生通道,若设计不合理,也会影响人员的正常疏散。所以,设计人员需要采用科学的设计方法,认真按照相应的设计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并合理控制安全出口数量,确保安全出口的宽度符合规定要求。
5、优化消防配电线路设计
第一,合理确定消火栓泵和喷淋泵配水管线的具体位置。在消火栓体系当中,水喷淋系统和水幕系统是核心设备,如果消防泵运行稳定性较差,会严重影响到后续的消防效果。所以,在设计高层建筑物配电线路的过程当中,设计人员要遵守安全性设计原则,并结合高层建筑物的建设规模,将消防泵设置在泵房内部。通常来讲,消防配电线路主要分成两部分,分别是双电源和双回路电源。
第二,优化设计排烟装置与配电线路。在高层建筑工程项目当中,防排烟装置特别重要,主要包含风机与排烟机,以及不同类型的阀门,各类设备在实际运行的过程当中,如果出现较大的运行故障,会严重影响疏散效果。同时,因为高层建筑物内部的防排烟装置较为集中,在具体设计工作当中,设计人员要将主电源电路与联动控制电路有效连接。一般来讲,若将阻燃电缆完全暴露在明火当中,设备的电气绝缘会明显下降。
另外,在设置防排烟装置线路的过程当中,需要采取耐火性能较好的低压电缆或者耐火电缆,如果采取暗敷方式,通常需要采取耐火电缆,而且其周围的联动控制线路,也需要采取耐火型电缆。
6、完善火灾自动报警体系
对于高层建筑物火灾自动报警器来讲,探测器相当于其眼睛,可以快速将火警信号传输给报警控制装置,探测器主要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温度类型、烟雾类型、光线类型与可燃气体类型等。在选择探测器的过程当中,要求设计人员结合火灾的特点,包括建筑物内部房间的实际温度,以及建筑物屋顶形状等,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
消防联动控制装置
常见的高层建筑物消防联动控制装置主要包含以下几种:
第一,防排烟装置。例如空调装置和风机,通过合理设置空调设备与风机,能够有效提升高层建筑安全消防疏散效率。
第二,各类机电装置。常见的机电设备主要包含电梯和风机。
第三,安全消防系统。例如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与气体灭火系统等。
通过采用联合控制技术,能够将火灾报警信号,在短时间内,快速传递给消防控制装置,该装置能够发出正确的指令,为高层建筑火灾消防疏散提供有利条件。
装修改造设计中统筹局部和整体的关系
高层建筑装修改造设计,各部分消防设计一般独立进行,导致时常出现局部满足消防设计规范要求而忽视了整体消防设计要求的情况。如局部减少疏散通道宽度、将公共疏散楼梯纳入门店内部、局部调整防火防烟分区等。因未达到规模以上不属于消费设计审批范围,容易导致局部改造影响整体消防安全。
来源: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2020年12期)
F. 高楼火灾救援逃生手段
1.逃生缓降器
逃生缓降器主要针对普通家庭和个人使用,其构造由调速器、安全带、安全钩、钢丝绳等组成,如图片所示。每次可以承载约100公斤重的单人个体自由滑下,其下滑速度约为每秒1.5米,从二十层楼上降到地面约需40多秒/每人,根据人体重量的不同,略有差异。据悉,目前该装置的销售价格约为2600元。
目前这种逃生缓降器的使用状况不甚理想,北京市西城消防支队辖区推广半年多来,只有不到10户的家庭购买。其原因除家庭消防意识、经济因素之外,主要是难以适用老幼病残者,多户同时使用可能发生相互缠绕,以及安装问题、定期保养等,难以走进百姓家门。
2.救生气垫
救生气垫是一种利用充气产生缓冲效果的高空救生设备。一般采用高强度纤维材料,经缝纫、粘合制成,其气源一般采用高压气瓶。
救生气垫仅限于高度为3-4层的楼房使用,随着高度的增加,其缓冲效果、作用面积也将大打折扣,因此应用范围非常有限。
3.楼顶缓降装置
一种安装于大楼楼顶的缓降装置,其顶端包括一个圆球、一个支架和滑动平台,圆球内垂下一根带着挂钩的钢索,作为危险时刻逃生者的“救命稻草”。
工作时,滑动平台需要向外推出约1.2米,这样平台一侧的一个直径约1米的圆洞就被推出了楼顶,被救人员由此园洞下跳逃生。圆球核心有一个螺旋桨,逃生者在下降的过程中,钢索带动滑轮组,同时就会拉动圆球内的螺旋桨旋转。旋转的螺旋桨会产生一定的空气阻力,给向下运动的钢索一个反作用力,从而使逃生的人能够缓速下降。
据了解,这种每次运送一人的高空缓降逃生装置,批发价约4.5万元。装置的各个部件采用不锈钢制成,后期维护需要每半年让装置运行一次,做常规的润滑保养,三年更换一次钢索。该装置的发明者介绍,虽然成本较低,但一个人仅靠一根钢索从几十米的高空逃生,确实需要一定的勇气;而且这个装置一次只能运送一个人,这些都是该装置的缺陷。
4.柔性救生滑道
柔性救生滑道是一种能使多人顺序地从高处在其内部缓慢滑降的逃生用具,采用摩擦限速原理,达到缓降的目的。其内层的导套具有抗静电性能,可使人体在其内部下滑时,不致由于摩擦生热而灼伤人体,其外罩材料具有防火性能、抗渗水性能和抗辐射性能,最高耐温600°C。人体平均下滑速度不大于3米/秒,并能通过肢体形态的变化调整其下滑速度。据悉,该装置目前已经应用于航天领域、磁悬浮列车。
该装置特点是适用范围可以包括老幼病残者,但多层入口容易造成人员碰撞和踩踏,这种滑道安装在高层建筑的外墙,长年累月经受风吹日晒雨淋,其材料寿命尚需进一步证实。此外,逃生者衣服上的装饰物、金属物,也可能划伤滑道的内衬。
5.组合式升降装置
一种组合式升降装置,主要由导轨和升降装置两部分组成,其中导轨事先安装于高层建筑疏散通道窗口的外墙一侧,升降装置由消防部门日常配备和维护,可以在所有安装导轨的高层建筑上公用。当高楼发生火警时,消防人员赶赴现场将升降装置与导轨组合,这时的导轨、升降装置及各个楼层的疏散通道窗口,就可构成一个与地面沟通的临时应急通道,消防人员可由此通道进入楼内实施消防灭火,楼内被困人员也可由此通道及时疏散。
组合式升降装置
据悉,这种组合式升降装置不受高层建筑的高度限制,一次升降可以承载三至五人, 适用于包括老幼病残在内的各类人群,有能力的物业部门也可配备升降装置,在消防人员到达现场之前先行组织疏散楼内被困人员。
G. 高层楼房逃生门如何设计利用
可以在高层的门口放上消防栓。
国外大多数发达国家室内用品的阻燃性能都有严格的要求,中国在近年制订了国家标准《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方法》和强制性国家标准《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由公安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共场所阻燃制品及组件燃烧性能要求及标识》,其中强制性部分:使用要求中明确规定公共场所顶棚、墙面、地面和固定家具等使用的建筑材料、装饰装修材料等必须采用符合国家GB8624规定的难燃材料标准的阻燃制品,公共场所内使用的吸音板、墙挂板、隔断、床、床垫、柜、箱、桌、沙发、接线柜、茶几等家具及组件,必须采用符合本标准要求的阻燃制品及组件。
一种楼房的逃生系统,所述楼房的逃生系统包括缓降器或固定端、从缓降器延伸出的缓降绳索或从固定端连接后延伸出的缓降绳索、预埋管,上述从缓降器延伸出的缓降绳索或从固定端连接后延伸出的缓降绳索设置在预埋管内并从所述楼房的屋面层或上方楼层的墙体内向下延伸到下方楼层的窗户旁或阳台旁或外墙对外的开口旁提供使用。
H. 全世界的高楼发生灾难 无法救生和逃生问题
一、海啸
海啸发生时如何逃生?
海啸与海底地震有关,可引发高达30米的巨浪,在沿海地带会造成巨大破坏。
●感觉强烈地震或长时间的震动时,需要立即离开海岸,快速到高地等安全处避难。
●如果收到海啸警报,没有感觉到震动也需要立即离开海岸,快速到高地等的安全处避难。通过收音机或电视等掌握信息,在没有解除海啸注意或警报之前,勿靠近海岸。
●不是所有地震都引起海啸,但任何一种地震都可能引发海啸。当你感觉大地发生颤抖时,要抓紧时间尽快远离海滨,登上高处。不要去看海啸———如果你和海浪靠得太近,危险来临时就会无法逃脱。
二、地震
地震发生时如何逃生?
1.如果住在楼房,应迅速远离外墙及门窗的位置,可选择厨房、浴室等开间小,有支撑力的空间,千万不要跑上阳台,不要跳楼,也不要使用电梯。
2.如果住在平房,来不及跑到户外时,可迅速躲在桌子、床等坚固的家具下面,如果来不及也可以紧挨墙根,同时注意用随手物件保护住头部。
3.如果在户外,要避开高大建筑物,赶往没有电线杆和大树的空旷地区。
4.如在教室、车站、商店等公共场所,你应保持镇静,就地在桌椅、框架等牢固的物体旁躲藏,同时听从指挥,有序撤离,切忌混乱奔逃,以免造成人为的拥挤踏伤。
三、雪崩
雪崩发生时如何逃生?
不论发生哪一种情况,必须马上远离雪崩的路线。
·判断当时形势。出于本能,会直朝山下跑,但冰雪也向山下崩落。而且时速达到200公里。向下跑反而危险,可能给冰雪埋住。
·向旁边跑较为安全,这样,可以避开雪崩,或者能跑到较高的地方。
·抛弃身上所有笨重物件,如背包,滑雪板,滑雪杖等。带着这些物件,倘若陷在雪中,活动起来会显得更加困难。
·切勿滑雪逃生。不过,如处于雪崩路线的边缘,则可疾驶逃出险境。
·如果给雪崩赶上,无法摆脱,切记闭口屏息,以免冰雪涌入咽喉和肺部引致窒息。
·抓紧山坡旁任何稳固的东西,如矗立的岩石之类。即使有一阵子陷入其中,但冰雪终究会泻完,那时便可脱险了。
·如果给冲下山坡,要尽力爬上雪堆表面,同时以俯泳,仰泳或狗爬法逆流而上,逃向雪流的边缘。
·逆流而上时,也许要用双手挡住石头和冰块,但一定要设法爬上雪堆表面。
四、洪水
洪水来时如何逃生?
1、注意收听收看天气预报。当天气预报连续报有暴雨或大暴雨时,居住在河谷、低洼地带,沿江沿湖地区的同学,就要提高警惕,随时注意灾情的变化,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
2、在洪水到来之前,按照预先选择好的路线撤离易被洪水淹没的地区。
3、如果洪水来势凶猛,已来不及撤离时,可爬上屋顶、墙头或附近的大树上,等候救援。但土墙、干打垒住房或泥缝砖墙住房,经水一泡随时都有坍塌的危险,只能用做暂时的避难场所,因此,还应想别的办法逃生。
4、如果有可能,可吃些高热量食品,如巧克力、饼干等,喝些热饮料,以增强体力。避难时,应携带好必备的衣物以御寒,特别要带上必需的饮用水,千万不要喝洪水,以免传染上疾病。
5、用手电筒、哨子、旗帜、鲜艳的床单、衣服等工具发出求救信号,以引起营救人员的注意,前来救助。
6、可借助木板、木床、箱子等可以在水上漂浮的东西逃生,但须注意,不到万不得已不要用这种办法。
7、洪水过后,不要徒步过水流很快、水深已过膝盖的小溪。
此外,洪水过后,还应按照当地卫生防疫部门的要求,服用预防药物,搞好自己和周围的环境卫生,以预防传染病及防止蚊蝇滋生。
五、火山喷发
火山喷发后如何逃生?
1、应对熔岩危害。在火山的各种危害中,熔岩流可能对生命的威胁最小,因为人们能跑出熔岩流的路线。
2、应对喷射物危害。如果从靠近火山喷发处逃离时,建筑工人使用的那种坚硬的头盔、摩托车手头盔或骑马者头盔将给予你一定的保护。在更广阔的区域,逃离也许没有必要。
3、应对火山灰危害。戴上护目镜、通气管面罩或滑雪镜能保护眼睛--但不是太阳镜。用一块湿布护住嘴和鼻子,或者如果可能,用工业防毒面具。到庇护所后,脱去衣服,彻底洗净暴露在外的皮肤,用干净水冲洗眼睛。
4、应对气体球状物危害。如果附近没有坚实的地下建筑物,惟一的存活机会可能就是跳入水中;屏住呼吸半分钟左右,球状物就会滚过去。
切记:火山在喷发之前常常活动增加,伴有隆隆声和蒸气与气体的溢出,硫磺味从当地河流中就可闻到。刺激性的酸雨、很大的隆隆声或从火山上冒出的缕绿蒸气是警告的信号。驾车逃离时要记住,火山灰可使路面打滑。不要走峡谷路线,它可能会变成火山泥流经过的道路。
六、火灾
火场自救逃生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答:(1)立即离开危险区,不要往搁楼、床底、大橱内钻。
(2)选择简便、安全的通道和疏散设施,如阳台、窗口等。
(3)准备简易防护器材,如用毛巾、口罩等捂住口鼻。
(4)自制简易救生绳索,如用被褥、衣服、床单等撕成条,拧好成绳挂在牢固的窗台、床架、室内牢固物上,然后沿绳慢慢滑下。
(5)无法逃生时,可选择远离起火点、取水、呼救方便的地方作为避难场所等待救援,如浴室、卫生间等既无燃烧物又有水源的场所。
(6)切勿盲目跳楼。
火场逃生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1)不要为穿衣或寻找贵重衣物而浪费时间。没有任何东西值得以生命为冒险代价。
(2)不要向狭窄的角落逃避。由于对烟火的恐惧,受灾者往往向狭窄角落逃避,如床下、墙角、桌底等角落,结果是十有九死。
(3)不要重返火场。受害者一经脱离危险区域,就必须留在安全区域,如有情况,应及时向救助人员反映,决不应重返火场。
(4)火场逃生时,一定要稳定情绪,克服惊慌,冷静地选择逃生办法和途径。
(5)要充分利用建筑物本身的避难设施进行自救,如室内外疏散楼梯、救生滑梯、救生绳袋、缓降器等。
(6)要利用建筑本身及附近的自然条件自救,如阳台、窗台、屋顶等就近建筑物的物体。
(7)非跳即死的情况下跳楼时,要把一些棉被、沙发垫等松软的物品,选择往楼下的车棚、草地、水池或树上跳,以减缓冲击力。不到万不得已时,一定要坚持等待消防队的救援。
七、气管异物
气管异物多发生于儿童,成年人中也偶有病例。由于不小心或着急,不慎将花生米、瓜子、枣核、图钉、别针、钮扣、硬币等吸入气管,致使气管受到刺激,突然出现剧烈呛咳、啸鸣。异物堵塞气管时,可有憋气、声嘶、面色苍白或青紫、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急救:首先清除鼻内和口腔内呕吐物或食物残渣。
排除气管异物方法之一:救护者站在病人身侧后,双臂转绕患者腰腹部,一手握拳,用拇指侧顶在心口与肚脐连线的中点,另一手重叠在握拳的手上,向上向内猛烈挤压上腹部,挤压要快而有力,压后放松,反复操作,以驱除异物为止,但应注意不要按压中线两侧。
手法二:立位急救时,抢救者站在病人侧后,一手臂至于病人胸部,围扶病人,另一手掌根在肩胛间区脊柱上给予连续、急促而有力的四次拍击,以利异物排出。对卧位病人,让病人屈膝蜷身,面向抢救者,而抢救者用膝和大腿抵住病人胸部,用掌根在肩胛间区脊柱上连续有力四次拍击,使异物排出。
儿童急救手法:
1.拍背法让小儿趴在救护者膝盖上,头朝下,托其胸,拍其背部4下,使小儿咯出异物。也可将患儿倒提高地拉背。
2.催吐法用手指伸进口腔,刺激舌根催吐,适用于较靠近喉部的气管异物。
3.迫挤胃部法救护者抱住患儿腰部,用双手食指、中指、无名指顶压其上腹部,用力向后上方挤压,压后放松,重复而有节奏进行,以形成冲击气流,把异物冲出。
上述方法未奏效时,应分秒必争尽快送医院耳鼻喉科,在喉镜或气管镜下取出异物,切不可拖延。呼吸停止给予口对口人工呼吸。
八、抢劫
抢劫是以暴力、胁迫或其它方法强行抢走财物的行为,对社会具有较大的危害性、骚扰性,如处理不当,往往转化为凶杀、伤害、强奸、流氓等恶性案件。
抢劫案一般多发生于黑夜或人烟稀少之时;一般多发生于立交桥、地下通道、公共厕所、黑暗路段、门洞、茂盛的树林、花园、海滨公园等地。其形式有单人作案,或结伙作案。
万一遭受到抢劫,首先不要惊慌,要克服畏惧、恐慌情绪,冷静分析自己所处环境,对比双方的力量,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对策。
1、首先要想到尽力反抗。只要具备反抗的能力或时机有利就应利用身边的砖头、石块、木棒、铁棍等足以自卫的武器及时发动进攻。《刑法》明确规定,对正在实施抢劫、杀人、绑架、强奸、纵火、爆炸行为人,公民可正当防卫,造成对方伤亡不追究刑事责任。
2、当已处于作案人的控制之下无法反抗时,可按作案人的要求交出部分财物,采用语言反抗法,理直气壮地对作案人进行说服教育,晓以利害,造成作案人心理上的恐慌。切不可一味求饶,要保持镇定或与作案人说笑,采用幽默的方式,表明自己已交出全部财物,并无反抗的意图,使作案人放松警惕,看准时机反抗或逃脱控制。
3、采用间接反抗法:即趁其不注意时用藏存的手机发出求救信息或报警电话,在作案人身上留下暗记,如在其衣服上擦点泥土、血迹等;在其口袋中装点有标记的小物件;在作案人得逞后悄悄尾随其后,注意作案人的逃跑去向等,伺机报警抓获他们。
4、要注意观察作案人。尽量准确地记下其特征,如身高、年龄、体态、发型、衣着、胡须、疤痕、语言、行为等特征,及其使用车辆的颜色、大小、型号、车牌号码。
5、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只要有可能就要大声呼救或故意高声与作案人说话以引起周围行人注意及时报警救助你。遭受抢劫灵活采用上述方法是有可能制服歹徒的。
九、绑架
1.保持冷静!一定要记住,绑匪要的是你的钱,不是你的命。虽然这一点说来容易但做到难,但当你和绑匪谈判的时候,一颗冷静的头脑往往是至关重要的。
I. 高楼逃生器的分类有哪些
高楼逃生器的分类有防毒面具(避免吸入有毒气体),防火手套(防火),逃生缓降器(楼梯无法逃生时,使用此设备窗外逃生)都是比较必要的逃生设备,逃生时时间点很重要,要选择还没烧到的那一面窗户逃走。
1、防毒面具
防烟防毒面具又叫消防过滤式自救呼吸器,是防止火场有毒气体侵入呼吸道的个人防护用品,最常见的防烟防毒面具分海绵、石棉网和活性炭三种。
一般设备仅供一次性使用,不能用于常态性工作保护,只供个人逃生自救。防烟防毒面具应远离热源(暖气)以及易燃、易爆、腐蚀性物品,不可放置在卫生间等通风状况较差、潮湿的位置。
2、防火手套
防火手套也称为耐高温手套、隔热手套、防高温手套,是由阻燃耐高温材料制成,一般适合在接触明火的环境下使用。
防火手套一般由石棉纤维、碳纤维、玻璃纤维等耐高温在800度以上的材料制成,通常会在表层复合上一层铝箔反射层,因为表层的铝箔材料能有效的反射95%的热辐射,使佩戴者在接触明火的时候能反射一部分热量减轻内层隔热层的负担。
3、逃生缓降器
逃生缓降器由挂钩(或吊环)、吊带、绳索及速度控制等组成,是一种可使人沿(随)绳(带)缓慢下降的安全营救装置。它可用专用安装器具安装在建筑物窗口、阳台或楼房平顶等处,也可安装在举高消防车上,营救处于高层建筑物火场上的受难人员。
使用者先将挂钩挂在室内窗户、管道等可以承重的物体上,然后将绑带系在人体腰部,从窗户上下落缓缓降到地面。每次可以承载约100公斤重的单人个体自由滑下,其下滑速度约为每秒0.5~1.5米,从二十层楼上降到地面约需一分钟,根据人体重量的不同,略有差异。
(9)高楼逃生装置设计想法扩展阅读
高层防火注意事项
1、熟悉环境,暗记出口
当处在陌生的环境时,为了自身安全,务必留心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楼梯方位等,以便关键时候能尽快逃离现场。
2、通道出口,畅通无阻
楼梯、通道、安全出口等是火灾发生时最重要的逃生之路,应保证畅通无阻,切不可堆放杂物或设闸上锁,以便紧急时能安全迅速地通过。
3、扑灭小火,惠及他人
当发生火灾时,如果发现火势并不大,且尚未对人造成很大威胁时,当周围有足够的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栓等,应奋力将小火控制、扑灭;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地乱叫乱窜,置小火于不顾而酿成大灾。
4、保持镇静,明辨方向
突遇火灾,面对浓烟和烈火,首先要强令自己保持镇静,迅速判断危险地点和安全地点,决定逃生的办法,尽快撤离险地。
5、迅速撤离,寻求支援
逃生行动是争分夺秒的行动。一旦听到火灾警报或意识到自己可能被烟火包围,千万不要迟疑,要立即跑出房间,设法脱险,切不可延误逃生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