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请问要做推焦机的液压系统,有什么要求
cxvs
B. 确定系统方案,拟定液压系统图
1.确定系统方案
(1)初选系统压力:液压系统压力的大小,它直接影响液压装置的尺寸、质量、效率和经济性等一系列参数。在一定范围内提高系统压力,可减少液压装置的尺寸和质量。但压力过高会影响经济性和工作寿命。固定式、功率不大和尺寸不受限制的机械,压力可适当取低。移动式、功率较大、尺寸和质量受限制的机械,压力可取高一些。一般中、小型液压钻机系统压力可取为16~20MPa;大型液压钻机系统压力可取为25~30MPa;同一钻机的不同液压系统可选择不同压力,如1000m液压钻机的回转和卷扬机升降液压系统压力为25~30MPa,给进和辅助动作液压系统压力为16~20MPa。
(2)选择执行元件型式:高速回转动力头选用高速液压马达,岩心钻机回转动力头选用轴向柱塞变量马达。低速回转动力头选用低速液压马达。泥浆泵常用径向柱塞式马达和摆线齿轮马达。
钻机给进机构一般选用液压缸或液压缸—链条形式。液压缸给进机构可兼作快速升降用。钻机卡盘、夹持器和滑架起落机构等均选用液压缸。
(3)回转调速方式:钻机回转调速方式有两种,即有级调速和无级调速。国内中小型液压钻机,常采用有级调速。液压泵为齿轮泵,借助泵的分流与合流,以及双液压马达串联与并联(或一个液压马达单独工作与两个液压马达同时工作),可使动力头获得6种转速。岩心钻机采用轴向柱塞变量泵和轴向柱塞变量马达组成容积调速回路,为扩大调速范围和提高传动效率,再加上4~5挡齿轮变速。设变量泵处在最佳状态下工作,调节齿轮变速和液压马达变量,动力头可获得高效恒功率输出。适合钻进工艺要求。
(4)液压泵数量:液压动力头岩心钻机选用一个液压泵的情况很少。一般选用3个液压泵,组成3个独立的液压系统,即回转、升降系统;给进及辅助动作系统;以及泥浆泵系统。这样,钻机复合动作时不会产生相互干扰,有利于整机功率利用和生产率提高。
(5)开式系统和闭式系统:液压泵从油箱吸油,排出压力油供执行元件做功,这种油液循环方式,称为开式系统。液压泵吸、排油直接与液压马达油口相连,油液不经过油箱,则称为闭式系统。钻机的执行元件大多数为液压缸,由于无杆腔与有杆腔面积不同,只能选用开式系统。开式系统有利于液压系统散热,但需防止尘埃和空气等侵入液压系统。
2.拟定液压系统图
液压系统方案确定后,就可选择有关液压基本回路,并配置辅助回路(或辅助元件)组成液压系统图。实现同样工作任务,可以拟定出多种不同的液压系统图,然后进行分析、比较,选择一种最优的液压系统。在组成液压系统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防止回路间相互干扰:一个液压泵驱动多个执行元件要求同时工作时,由于负载压力不同会使执行元件先后动作,即出现速度干扰。解决速度干扰的一般方法是在执行元件的进油路上串接减压阀和流量控制阀。在液压系统中,设某一执行元件处于保压工况,由于其他执行元件的负载变化或一个执行元件的卸荷,使油路压力下降,出现压力干扰。解决办法是借助设置储能器和单向阀,使其与其他油路隔开。
(2)防止液压冲击:液压系统中,由于工作机构运动速度变换,工作负载的突然消失,以及冲击负荷等原因,会在油路中产生液压冲击而影响液压系统的正常工作。为此,需采取防止措施。例如,由于换向阀关闭产生的液压冲击,可采用在滑阀控制边上开槽或加工成节流锥面(半锥角为2°~5°);由于负载突然消失产生液压冲击,可在回路上加设背压阀;由于液压马达惯性大,换向阀关闭产生的液压冲击,或由于冲击负载产生的液压冲击,可在换向阀或液压马达回路上设置过载阀。
(3)防止系统过热,提高系统效率: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能量损失产生热量。油液流过溢流阀回油箱时产生热量最大,节流阀、减压阀等也都产生热量。合理选用油管内径、减少油管长度和弯曲处等,也是减少过热的有效措施。最根本的解决过热办法是在设计中采用高效率的液压回路,如恒压泵给进液压回路,回转机构负载敏感泵液压回路等。
(4)采用标准化液压元件:设计时尽量选用标准元件,减少自行设计的专用元件,以缩短设计、制造周期,保证液压系统的质量和经济性。
3.绘制液压系统图的步骤
(1)先画执行元件;
(2)然后画出各执行元件的基本回路;
(3)画出液压泵;
(4)按选定的系统方案,用并联、串联(钻机上多为并联)方式将各基本回路与液压泵连接起来;
(5)画出控制回路和辅助回路;
(6)画出液压辅件,如压力表、滤油器、冷却器和油箱等。
绘制液压系统图,要采用国家规定的标准图形符号。
C. 设计一个简单的液压系统使之能够实现快进,工进和快退的工作循环且在中位能实现卸荷的功能.
实现快进,工进和快退的工作循环且在中位能实现卸荷的功能图如下:
液压系统的作用为通过改变压强增大作用力。一个完整的液压系统由五个部分组成,即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辅助元件(附件)和液压油。液压系统可分为两类:液压传动系统和液压控制系统。液压传动系统以传递动力和运动为主要功能。液压控制系统则要使液压系统输出满足特定的性能要求(特别是动态性能),通常所说的液压系统主要指液压传动系统。
一个完整的液压系统由五个部分组成,即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辅助元件(附件)和液压油。
动力元件
动力元件的作用是将原动机的机械能转换成液体的压力能,指液压系统中的油泵,它向整个液压系统提供动力。液压泵的结构形式一般有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和螺杆泵。
执行元件
执行元件(如液压缸和液压马达)的作用是将液体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驱动负载作直线往复运动或回转运动。
控制元件
控制元件(即各种液压阀)在液压系统中控制和调节液体的压力、流量和方向。根据控制功能的不同,液压阀可分为压力控制阀、流量控制阀和方向控制阀。压力控制阀包括溢流阀(安全阀)、减压阀、顺序阀、压力继电器等;流量控制阀包括节流阀、调整阀、分流集流阀等;方向控制阀包括单向阀、液控单向阀、梭阀、换向阀等。根据控制方式不同,液压阀可分为开关式控制阀、定值控制阀和比例控制阀。
辅助元件
辅助元件包括油箱、滤油器、冷却器、加热器、蓄能器、油管及管接头、密封圈、快换接头、高压球阀、胶管总成、测压接头、压力表、油位计、油温计等。
液压油
液压油是液压系统中传递能量的工作介质,有各种矿物油、乳化液和合成型液压油等几大类。
D. 一铰链四杆机构作为加热炉炉门的启闭机构
图解法:给四个圈标号,由上到下为,C1,B1,C2,B2连接C1C2,B1B2 做其中垂线与y分别交于两点,D和A 连接AB,CD。A,D为机架。
分类原则如下:
(1)从根到枝逐步细化;
(2)根、枝隶属关系明确,避免一个枝从属两个根,每个根要自有特点;
(3)从根分出的枝要遵循枝之间不得衍生。
平面四杆机构:
铰链四杆机构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演化成衍生平面四杆机构。
(1)转动副演化成移动副。如引进滑块等构件。以这种方式构成的平面四杆机构有曲柄滑块机构、正弦机构等。
(2)选取不同构件作为机架。以这种方式构成的平面四杆机构有转动导杆机构、摆动导杆机构、移动导杆机构、曲柄摇块机构、正切机构等。
(3)变换构件的形态。
(4)扩大转动副的尺寸,演化成偏心轮机构。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平面铰链四杆机构
E. 设计一个液压系统一般应有哪些步骤要明确哪些要求
液压系统的设计并无严格的顺序,各步骤之间往往要相互穿插进行。一般来说,在明确设计要求之后,大致按如下步骤进行。
1)确定液压执行元件的形式
2)进行工况分析,确定系统的主要参数
3)制定基本方案,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
4)选择液压元件
5)液压系统的性能验算
6)绘制工作图,编制技术元件
明确设计要求有下面几个方面:
设计要求是进行每项工程设计的依据。在制定基本方案并进一步着手液压系统各部分设计之前,必须把设计要求以及与该设计内容有关的其他方面了解清楚。
1)主机的概况:用途、性能、工艺流程、作业环境、总体布局等
2)液压系统要完成哪些动作,动作顺序及彼此联锁关系如何
3)液压驱动机构的运动形式,运动速度
4)各动作机构的载荷大小及其性质
5)对调速范围、运动平稳性、转换精度等性能方面的要求
6)自动化程度、操作控制方式的要求
7)对防尘、防爆、防寒、噪声、安全可靠性的要求
8)对效率、成本等方面的要求
F. 中频感应电炉液压系统安装后如何调试
是钢厂用的电炉吗?
液压系统功能主要是倾倒炉中熔化的金属液,以及炉门炉盖的开启关闭。通过远程
控制室
调试这几个工位动作,检查炉门炉盖开启是否到位,倾倒角度是否符合要求。液压系统备用电机泵组是否能正常切换并工作正常。
另外,液压系统需要有应急措施,比如在电厂断电情况下,是否能进行倾倒电炉的动作。
G. 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图
如图所示:抄
一、二级柱塞为单向袭作用结构,在液压油作用下,柱塞动力伸出,柱塞回程时要靠自重回缩;三级活塞为双向作用结构,在液压油作用下,三级活塞动力伸出和缩回。
起升油缸设有三个油口,P1、P2和P3。油口P1设在缸头处,接通柱塞工作腔及三级活塞无杆腔,油道内设置有单向节流阀;油口P2设在三级活塞杆处,接通三级活塞有杆腔,油道内设置有节流孔。
油口P3设在三级活塞杆处,接通柱塞工作腔及三级活塞无杆腔,与P1油路相通,油道内设置有节流孔。在油缸三级活塞缸盖处设置有放气孔口,其上安装放气塞。
(7)炉门自动开闭装置液压系统设计扩展阅读
液压系统包括主液压系统和转向液压系统,两个系统共用一液压油箱。
1、主液压系统
主液压系统为钻机车在设备调整和钻修作业时提供液压动力,配置有各种阀件,控制操作各液压机具正确安全运行。
2、转向液压系统
转向液压系统为车辆前部车桥的液压助力转向提供液压动力,配置有各种阀件,控制液压系统压力、流向和稳定最高流量,确保车辆转向轻便灵活,安全可靠。
H. 设计液压系统的一般步骤
设计步骤 液压系统的设计步骤并无严格的顺序,各步骤间往往要相互穿插进行。一般来说,在明确设计要求之后,大致按如下步骤进行。 1)确定液压执行元件的形式; 2)进行工况分析,确定系统的主要参数; 3)制定基本方案,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 4)选择液压元件; 5)液压系统的性能验算; 6)绘制工作图,编制技术文件。 1.2 明确设计要求 设计要求是进行每项工程设计的依据。在制定基本方案并进一步着手液压系统各部分设计之前,必须把设计要求以及与该设计内容有关的其他方面了解清楚。 1)主机的概况:用途、性能、工艺流程、作业环境、总体布局等; 2)液压系统要完成哪些动作,动作顺序及彼此联锁关系如何; 3)液压驱动机构的运动形式,运动速度; 4)各动作机构的载荷大小及其性质; 5)对调速范围、运动平稳性、转换精度等性能方面的要求; 6)自动化程序、操作控制方式的要求; 7)对防尘、防爆、防寒、噪声、安全可靠性的要求; 8)对效率、成本等方面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