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防盗报警器原理(光电三极管)
防盗报警系统是用物理方法或电子技术,自动探测发生在布防监测区域内的侵入行为,产生报警信号,并提示值班人员发生报警的区域部位,显示可能采取对策的系统。防盗报警系统是预防抢劫、盗窃等意外事件的重要设施。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就能通过声光报警信号在安保控制中心准确显示出事地点,使于迅速采取应急措施。防盗报警系统与出入口控制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访客对讲系统和电子巡更系统等一起构成了安全防范系统。
防盗报警系统通常由:探测器(又称报警器)、传输通道和报警控制器三部分构成。
报警探测器是由传感器和信号处理组成的,用来探测入侵者入侵行为的,由电子和机械部件组成的装置,是防盗报警系统的关键,而传感器又是报警探测器的核心元件。采用不同原理的传感器件,可以构成不同种类、不同用途、达到不同探测目的的报警探测装置。
(1)报警探测器按工作原理主要可分为红外报警探测器、微波报警探测器、被动式红外/微波报警探测器、玻璃破碎报警探测器、振动报警探测器、超声波报警探测器、激光报警探测器、磁控开关报警探测器、开关报警探测器、视频运动检测报警器、声音探测器等许多种类。
(2)报警探测器按工作方式可分为主动式报警探测器和被动式报警探测器。
(3)报警探测器按探测范围的不同又可分为点控报警探测器、线控报警探测器、面控报警探测器和空间防范报警探测器。
除了以上区分以外,还有其他方式的划分。在实际应用中,根据使用情况不同,合理选择不同防范类型的报警探测器,才能满足不同的安全防范要求。
报警探测器作为传感探测装置,用来探测入侵者的入侵行为及各种异常情况。在各种各样的智能建筑和普通建筑物中需要安全防范的场所很多。这些场所根据实际情况也有各种各样的安全防范目的和要求。因此,就需要各种各样的报警探测器,以满足不同的安全防范要求。
根据实际现场环境和用户的安全防范要求,合理的选择和安装各种报警探测器,才能较好的达到安全防范的目的。当选择和安装报警探测器不合适时,有可能出现安全防范的漏洞,达不到安全防范的严密性,给入侵者造成可乘之机,从而给安全防范工作带来不应有的损失。
报警探测器要求具有防拆动、防破坏功能。当报警探测器受到破坏、人为将其传输线短路或断路,以及非法试图打开其防护罩时,均应能产生报警信号输出;另外报警探测器还应具有一定的抗干扰措施,以防止各种误报现象的发生,例如:防宠物和小动物骚扰、抗因环境条件变化而产生的误报干扰等。
报警探测器的灵敏度和可靠性是相互影响的。合理选择报警探测器的探测灵敏度和采用不同的抗外界干扰的措施,可以提高报警探测器性能。采用不同的抗干扰措施,决定了报警探测器在不同环境下的使用性能。了解各种报警探测器的性能和特点,根据不同使用环境,合理配置不同的报警探测器是防盗报警系统的关键环节。
⑵ 报警探测器可以分为几类
导语:报警探测器可以分为几类?报警探测器的灵敏度和可靠性是相互影响的。合理选择报警探测器的探测灵敏度和采用不同的抗外界干扰的措施,可以提高报警探测器性能。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报警探测器可以分为几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按探测器的工作方式分类
主动式探测报警器和被动式探测报警器两种。
1.主动式探测器
工作时探测器中的.发射器向防范现场发射某种形式的能量,在接收传感器上形成稳定变化的信号分布。一旦危险情况出现,稳定变化的信号被破坏、形成携有报警信息的探测信号,经处理后产生报警信号。这种探测器中的传感器有发射和接收,如超声波探测器;也有发射和接收分置两个不同壳内的,如主动红外探测器、激光探测器等。
2.被动式探测器
工作时探测器本身不向防范现场发射能量(不包括电路的辐射能量),而是依靠接收自然界的能量在探测器的接收传感器上形成稳定变化的信号,当危险情况出现时,稳定变化的信号被破坏、形成携有报警信息的探测信号,经处理产生报警信号,例如:被动红外探测器、振动探测器等。
(二)按传感器的种类(探测的物理量)分类
开关式报警器、振动报警器、超声波报警器、次声波报警器、红外报警器、微波报警器和视频报警器、电场报警器和激光报警器等。
开关式探测器和微波/被动红外双技术探测器已列入强制性产品目录。
(三)按报警警戒范围分类
点控制探测器、线控制探测器、面控制探测器和空间控制探测器。
1.点控制式探测器
其警戒范围可视为一个点,当这个点的警戒状态被破坏时,即发出报警信号,例如:磁开关探测器。
2.线控制式探测器
其警戒范围是一条线,当这条线的警戒状态被破坏时,即发出报警信号,例如:主动式红外探测器、激光探测器。
3.面控制式探测器
其警戒范围是一个面,当这个警戒面上任一点警戒状态被破坏时,即发出报警信号,例如:振动探测器、声控/振动玻璃破碎探测器。
4.空间控制式探测器
其警戒范围是一个空间,当这个空间中任意一处的警戒状态被破坏时,即发出报警信号,例如:被动红外探测器、微波探测器、超声波探测器、视频探测器、微波/被动红外双技术探测器。
(四)按探测电信号传输信道分类
有线报警器和无线报警器。探测器和报警控制器之间采用有线方式连接的为有线探测器;采用无线电波传输报警信号的为无线探测器。
(五)按探测器输出的开关信号不同分类
1.常开型(NO)探测器
在正常情况下,开关是断开的;当探测器被触发时,开关闭合,回路电阻为零,该防区报警。
2.常闭型(NC)探测器
在正常情况下,开关是闭合的;当探测器被触发时,开关断开,回路电阻为无穷大,该防区报警。
3.常开/常闭型探测器
该种探测器具有常开与常闭两种输入方式。要其接线端子板上既有常开型输出点,又有常闭型输出点。
(六)按应用场合分类
按应用场合可分为室外报警器(外围和周界)和室内报警器。应用场合也可以是周界、展柜、防火、防盗、金库等。就同一类型的探测器而言,用于室外的要比室内的技术指标高得多,这是因为室外的环境条件较为恶劣得多。例如:某厂生产的室外用主动红外探测器的温度适用范围是一25℃一+70℃;室内用主动红外报警器温度适用范围是一10℃~+55℃。
⑶ 红外线报警器怎么安装使用
一套家用报警器一般都有
⑴一只主机,
⑵二只遥控器,
⑶一只无线门磁感应器,
⑷一只红外探测器,
⑸一个警笛,
⑹一个电源组成。
使用:⑵---⑷项在使用时先要与主机对一下码;也就是有主机上按几个键,让主机识别一下这些设备。非常简单。一般配一二分钟就搞定。
在主机对⑵---⑷识别后,将门磁用配送的双面胶粘在你家的门当户对边框上,当门当户对开启以能内外有门磁发出红光为合适。
红外线探测器,可装在室内人必须经过之处,调整朝向以人经过探测器内部能透发红光为正好。
在主机上设置好接收报警的电话号码后,开启报警器,人为触发报警测试一下,正常时应当警笛声音响起,约半分钟后你的手机被呼叫,,,,,,
这样算设置好了,可以正常工作你在出门时可以开启,放心出门了。
⑷ 有线报警器和无线比哪个更好
有线无线个有各的优缺点也说不上来哪个好哪个不好,有线优点性能更稳定,缺点是要布线,一般是用在房子装修前;无线优点安装简单,缺点是传输距离会随着温度阻隔物等因素而影响信号的传输。当然这些也只是两者间的一部分差异,朋友在卖报警器的时候最好要弄清买主安装的具体环境,然后再推荐最适合买主的那款报警器。
各有千秋,有线的稳定,但是一般家居很少用!
家居一般都是用无线的,稳定性主要还是看牌子!
稳定性,你去买的时候可以先试试,比如在红外后面打电话,试试它会不会报警,然后再试试他们的接收距离。
要是你是家居型的,我建议你还是用无线的吧,毕竟实惠也能满足你的要求!
⑸ 被动式热释电红外探测器是怎样实现检测的
红外火焰探测器目前除已有的红外火焰探测器和双波红外火焰探测器以外,公路隧道的防护方面三波长红外火焰探测器结合隧道发生火灾的特点及三波长红外火焰探测器的技术优势,某公司成功研制了一种专门用于隧道火灾探测的三波长红外火焰探测器。该探测器除了具有普通三波长火焰探测器的技术优势以外,还具有以下独特之处:
1、双鉴探测,探测角度180度,安装时无需调整探测角度,确保在隧道火灾探测中不留死角;
2、内置防雷保护措施,能有效防止雷击对线路的干扰,确保系统在多山、多雷区可靠稳定工作。
3、侧壁距地2.5~3.5米处挂装,探测效果不受车辆等障碍物的影响,安装维护简捷、方便;
4、在监视窗污染50%的情况下仍能确保有效的探测距离,极大的降低了维护周期和费用。
5、独特的防尘、防水型全密封结构设计,防护等级为ip66,不受隧道中灰尘、油污的影响,从根本上保证了探测器工作的稳定可靠.
并且三波长红外火焰探测器采用了三个对红外线敏感的红外传感器,对特定范围内的火灾红外辐射波长进行侦测。采用可编程的运算法则,核对三个传感器接收到的数据比例和相互关系。独有的内置微处理器确保其对错误报警具有极高的免疫力。该探测器广泛应用于汽油、煤油、柴油、航空汽油、液压油、碳氢化合物:乙烯、聚乙烯、天然气、民用燃气、液化石油气、甲烷、乙烷、丙烷等火焰检测。三波段红外火焰探测器的探测距离可达45米。探测器能够在高/低温,高湿,震动等最苛刻的环境下工作。
火焰探测器融合了探测紫外线波长的紫外探测器和探测红外线波长的红外探测器,合而为紫外/红外复合型探测器。紫外/红外复合型火焰探测器仅对特定的相对短小的波长段敏感,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因周围非火灾因素而引起的误操作,并且还带有高感度的传感器,可以用最小的消费电流达到最大的灵敏度,同时增强了对火焰的判断功能,提高了火灾探测的可信度。
火灾是由物体在空气或氧气中发光、发热的一种燃烧现象,多指发出热、烟、火焰的燃烧现象。火灾初期开始火焰燃烧表现出特有的特征,即火焰中含有肉眼无法辨别的不同波长的紫外线和红外线。
⑹ 红外线报警器里的红外线的作用
红外线报警器里的红外线是红外线接收装置。 红外线报警器分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主动式红外线报警器,是报警器主动发出红外线,红外线碰到障碍物,就会反弹回来,被报警器的探头接收。如果探头监测到,红外线是静止不动的,也就是不断发出红线线又不断反弹的,那么报警器就不会报警。当有会动的物体触犯了这根看不见的红线的时候,探头就会检测到有异常,就会报警。 被动式报警器少了一项功能,就是发射红外线。物理学上告诉我们,当物体的温度高于0K的时候,就会发出红外线,换句话说任何物体都能发出红外线。而其后的原理,被动式报警器和主动式是一样的。 追问: 为什么会探测到,探测到有为什么要报警 回答: 被动式 报警器 的采用一个特殊的红外线接收器件,他能接收物体发出红外线;只要有物体在所监视区域范围活动,就能将所接收的红外线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带动报警器报警。
⑺ 被动式红外探测器的工作原理
被动式红外器的核心部件是红外探测器件(红外传感器),通过光学系统的配合作用,它可以探测到位某一个立体防范空间内的热辐射的变化。当防范区域内没有移动的人体等目标时,由于所有背景物体(如墙、家具等)在室温下红外辐射的能量比较小,而且基本上是稳定的,所有不能触发报警。当有人体在探测区域内走动时,就会造成红外热辐射能量的变化。红外传感器将接收到的活动人体与背景物体之间的红外热辐射能量的变化转换为相应的电信号,经适当的处理后,送往报警控制器,发出报警信号。
红外传感器的探测波长范围是8~14μm,由于人体的红外辐射波长正好在此探测波长范围之内,因此能较好地探测到活动的人体。红外传感器前的光学系统可以将来自多个方向的红外辐射能量经反射镜反射或特殊的透镜透射后全都集中在红外传感器上。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红外传感器的热电转换效力,另一方面还起到了加长探测距离、扩大警戒视场的作用。
⑻ 现在的防盗报警器有些是有线防区有些是无线防区,有线防区、无线防区是什么意思,他们之间的差别有哪些呢
现在的报警器一般能同时支持有线防区和无线防区。有线防区需要从报警主机里的每个防区接线端子上布放线路到设防的具体位置,优点是它可以通过报警主机利用线路集中供电(一般有线防区布线都是四芯线,两芯作电源,两芯作信号线,如果传感器无需供电的也可以只布两芯线,比如有线门磁开关等),防止因为采集器没电了造成漏报,同时,有线传输的一般是开关信号通过信号线送到主机,误报率极低,另外,有线防区的采集器可以不用电池供电,也不用现场取电,有效防止破坏采集器的电源线来进入防区,几乎无需维护。并且这些线路在主机上都有防破坏(即对线路进行短路和断路的破坏)功能,一般有线防区都要在采集器上接一个1k的电阻,这个电阻就是用来检测线路是否被短路的。有线防区的缺点是要布放线路。
无线防区是指采集器是通过无线信号和主机通讯,一般都是采用315兆或是433兆的频率,采用八位或更多位编码加密来区分是哪一个无线采集器的信号。主机都有学习无线采集器的地址的功能,这种无线防区的优点是不需要布放线路,但缺点也很多,因为这些无线采集器需要供电,一般都是用电池,两三个月到半年内都得换一次电池,电池使用时间根据你的采集器类型不同也会有差别,并且要经常去检查是否需要更换电池,日后维护起来有些麻烦。另外,无线采集器有距离限制,根据采集器的性能不同距离也不一要,一般室内不超过30-50米。
无线采集器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缺点,就是两个或多个同时发信号给主机时,将出现同频干扰,主机可能出现误报甚至死机。。。
特别提醒,如果觉得布太多线麻烦,还有一种叫485总线式报警器,但需要和分区地址模块配合使用。只需要布放一组主干线,所有的分区模块都接在主干线上,这样即解决了集中供电功能,又不用布太多线。
⑼ 无线电基本知识介绍
无线电
无线电是指在自由空间(包括空气和真空)传播的电磁波,其频率 300GHz 以下 (下限频率较不统一, 在各种射频规范书, 常见的有三 3KHz~300GHz, 9KHz~300GHz, 10KHz~300GHz)。无线电技术是通过无线电波传播信号的技术。
无线电技术的原理在于,导体中电流强弱的改变会产生无线电波。利用这一现象,通过调制可将信息加载于无线电波之上。当电波通过空间传播到达收信端,电波引起的电磁场变化又会在导体中产生电流。 通过解调将信息从电流变化中提取出来,就达到了信息传递的目的。
麦克斯韦最早在他递交给英国皇家学会的论文《电磁场的动力理论》中阐明了电磁波传播的理论基础。他的这些工作完成于1861年至1865年之间。
海因里希·鲁道夫·赫兹(Heinrich Rudolf Hertz)在1886年至1888年间首先通过试验验证了麦克斯韦尔的理论。他证明了无线电辐射具有波的所有特性,并发现电磁场方程可以用偏微分方程表达,通常称为波动方程。
1906年圣诞前夜,雷吉纳德·菲森登(Reginald Fessenden)在美国麻萨诸塞州采用外差法实现了历史上首次无线电广播。菲森登广播了他自己用小提琴演奏“平安夜”和朗诵《圣经》片段。位于英格兰切尔姆斯福德的马可尼研究中心在1922年开播世界上第一个定期播出的无线电广播娱乐节目。
发明
关于谁是无线电台的发明人还存在争议。
1893年,尼科拉·特斯拉(Nikola Tesla)在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首次公开展示了无线电通信。在为“费城富兰克林学院”以及全国电灯协会做的报告中,他描述并演示了无线电通信的基本原理。他所制作的仪器包含电子管发明之前无线电系统的所有基本要素。
古列尔莫·马可尼(Guglielmo Marconi)拥有通常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无线电技术的专利,英国专利12039号,“电脉冲及信号传输技术的改进以及所需设备”。
尼科拉·特斯拉1897年在美国获得了无线电技术的专利。然而,美国专利局于1904年将其专利权撤销,转而授予马可尼发明无线电的专利。这一举动可能是受到马可尼在美国的经济后盾人物,包括汤玛斯·爱迪生,安德鲁·卡耐基影响的结果。1909年,马可尼和卡尔·费迪南德·布劳恩(Karl Ferdinand Braun)由于“发明无线电报的贡献”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43年,在特斯拉去世后不久,美国最高法院重新认定特斯拉的专利有效。这一决定承认他的发明在马可尼的专利之前就已完成。有些人认为作出这一决定明显是出于经济原因。这样二战中的美国政府就可以避免付给马可尼公司专利使用费。
1898年,马可尼在英格兰切尔姆斯福德的霍尔街开办了世界上首家无线电工厂,雇佣了大约50人。
无线电的用途
无线电的最早应用于航海中,使用摩尔斯电报在船与陆地间传递信息。现在,无线电有着多种应用形式,包括无线数据网,各种移动通信以及无线电广播等。
以下是一些无线电技术的主要应用:
通信
声音
* 声音广播的最早形式是航海无线电报。它采用开关控制连续波的发射与否,由此在接收机产生断续的声音信号,即摩尔斯电码。
* 调幅广播可以传播音乐和声音。调幅广播采用幅度调制技术,即话筒处接受的音量越大则电台发射的能量也越大。 这样的信号容易受到诸如闪电或其他干扰源的干扰。
* 调频广播可以比调幅广播更高的保真度传播音乐和声音。对频率调制而言,话筒处接受的音量越大对应发射信号的频率越高。调频广播工作于甚高频段(Very High Frequency,VHF)。频段越高,其所拥有的频率带宽也越大,因而可以容纳更多的电台。同时,波长越短的无线电波的传播也越接近于光波直线传播的特性。
* 调频广播的边带可以用来传播数字信号如,电台标识、节目名称简介、网址、股市信息等。在有些国家,当被移动至一个新的地区后,调频收音机可以自动根据边带信息自动寻找原来的频道。
* 航海和航空中使用的话音电台应用VHF调幅技术。这使得飞机和船舶上可以使用轻型天线。
* 政府、消防、警察和商业使用的电台通常在专用频段上应用窄带调频技术。这些应用通常使用5KHz的带宽。相对于调频广播或电视伴音的16KHz带宽,保真度上不得不作出牺牲。
* 民用或军用高频话音服务使用短波用于船舶,飞机或孤立地点间的通讯。大多数情况下,都使用单边带技术,这样相对于调幅技术可以节省一半的频带,并更有效地利用发射功率。
* 陆地中继无线电(Terrestial Trunked Radio, TETRA)是一种为军队、警察、急救等特殊部门设计的数字集群电话系统。
电话
* 蜂窝电话或移动电话是当前最普遍应用的无线通信方式。蜂窝电话覆盖区通常分为多个小区。每个小区由一个基站发射机覆盖。理论上,小区的形状为蜂窝状六边形,这也是蜂窝电话名称的来源。当前广泛使用的移动电话系统标准包括:GSM,CDMA和TDMA。运营商已经开始提供下一代的3G移动通信服务,其主导标准为UMTS和CDMA2000。
* 卫星电话存在两种形式:INMARSAT 和 铱星系统。两种系统都提供全球覆盖服务。 INMARSAT使用地球同步卫星,需要定向的高增益天线。铱星则是低轨道卫星系统,直接使用手机天线
电视
* 通常的模拟电视信号采用将图像调幅,伴音调频并合成在同一信号中传播。
* 数字电视采用MPEG-2图像压缩技术,由此大约仅需模拟电视信号一半的带宽。
紧急服务
* 无线电紧急定位信标 (emergency position indicating radio beacons,EPIRBs), 紧急定位发射机或 个人定位信标是用来在紧急情况下对人员或测量通过卫星进行定位的小型无线电发射机。它的作用是提供给救援人员目标的精确位置,以便提供及时的救援。
数据传输
* 数字微波传输设备、卫星等通常采用正交幅度调制(Quadrature Amplitude Molation,QAM)。QAM调制方式同时利用信号的幅度和相位加载信息。这样,可以在同样的带宽上传递更大的数据量。
* IEEE 802.11是当前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的标准。它采用2GHz或5GHz频段,数据传输速率为11 Mbps或54 Mbps。
* 蓝牙(Blueteeth)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讯的技术。
辨识
* 利用主动及被动无线电装置可以辨识以及表明物体身分。(参见射频识别)
其它
* 业余无线电是无线电爱好者参与的无线电台通讯。业余无线电台可以使用整个频谱上很多开放的频带。爱好者使用不同形式的编码方式和技术。有些后来商用的技术,比如调频,单边带调幅,数字分组无线电和卫星信号转发器,都是由业余爱好者首先应用的。
导航
* 所有的卫星导航系统都使用装备了精确时钟的卫星。导航卫星播发其位置和定时信息。接收机同时接受多颗导航卫星的信号。接收机通过测量电波的传播时间得出它到各个卫星的距离,然后计算得出其精确位置。
* Loran系统也使用无线电波的传播时间进行定位,不过其发射台都位于陆地上。
* VOR系统通常用于飞行定位。它使用两台发射机,一台指向性发射机始终发射并象灯塔的射灯一样按照固定的速率旋转。当指向型发射机朝向北方时,另一全向发射机会发射脉冲。飞机可以接收两个VOR台的信号,从而通过推算两个波束的交点确定其位置。
* 无线电定向是无线电导航的最早形式。无线电定向使用可移动的环形天线来寻找电台的方向。
雷达
* 雷达通过测量反射无线电波的延迟来推算目标的距离。并通过反射波的极化和频率感应目标的表面类型。
* 导航雷达使用超短波扫描目标区域。一般扫描频率为每分钟两到四次,通过反射波确定地形。这种技术通常应用在商船和长距离商用飞机上。
* 多用途雷达通常使用导航雷达的频段。不过,其所发射的脉冲经过调制和极化以便确定反射体的表面类型。优亮的多用途雷达可以辨别暴雨、陆地、车辆等等。
* 搜索雷达运用短波脉冲扫描目标区域,通常每分钟2-4次。有些搜索雷达应用多普勒效应可以将移动物体同背景中区分开来
* 寻的雷达采用于搜索雷达类似的原理,不过对较小的区域进行快速反复扫描,通常可达每秒钟几次。
* 气象雷达与搜索雷达类似,但使用圆极化波以及水滴易于反射的波长。风廓线雷达利用多普勒效应测量风速,多普勒雷达利用多普勒效应检测灾害性天气。
加热
* 微波炉利用高功率的微波对食物加热。(注:一种通常的误解认为微波炉使用的频率为水分子的共振频率。而实际上使用的频率大概是水分子共振频率的十分之一。)
动力
* 无线电波可以产生微弱的静电力和磁力。在微重力条件下,这可以被用来固定物体的位置。
* 宇航动力: 有方案提出可以使用高强度微波辐射产生的压力作为星际探测器的动力。
天文学
* 是通过射电天文望远镜接收到的宇宙天体发射的无线电波信号可以研究天体的物理、化学性质。这门学科叫射电天文学。
附录:
无线电频率
无线电波含有迅速振动的磁场。振动的速度就是波的频率,以赫兹(Hz)为单位。1赫兹等于每秒振动一下。一千赫(kHz)等于1000赫兹。不同频率的波段用来发射各种不同的信息。
无线电按波长和频率分
长波:波长>1000, 频率M3000KHz-30 KHz
中波: 波长100M-1000M, 频率300 KHz- 3000 KHz
短波: 波长100M-10M, 频率3MHz~30MHz
超短波:波长1M-10M, 频率30MHz -300MHz, 亦称甚高频(VHF)波、米波
微波: 波长1M-1MM, 频率300MHz-300KMHz,
我们收听收看广播电视使用的无线电波,是电磁波的一部分频段。它们也都符合电磁波的特性。其最常用参数有传播速度(c),波长(λ),周期(T),频率(f)等
电磁波传播速度(c)= 频率(f) ×波长 (λ)
周期(T)=1/ 频率(f)
c =3×10的8次方 m/sec
其中,频率就是每秒钟发生的波的个数(即振动次数),波长是每一个波的传播距离,周期是一个波所占用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