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 在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时,某一小组的同学做了以下几步实验(如图):(1)如图甲所示的演示实验中,A、B
(1)在打击金属片时,两小球同时做平抛运动与自由落体运动.结果同时落地,则说明平抛运动竖直方向是自由落体运动;
(2)让两小球从相同的弧形轨道上相同高度滚下,从而使两小球同时滚离轨道并具有相同的速度.小球1做平抛运动,小球2做匀速直线运动,当两小球相遇时则说明小球平抛运动水平方向是匀速直线运动.当同时改变两小球滚下的高度时,仍能相碰,则说明平抛运动水平方向总是匀速直线运动.
(3)为了保证小球做平抛运动,斜槽末端保持水平;
在进行试验时首先根据实验原理进行实验装置的安装,即安装好器材,注意让斜槽末端切线水平,记下斜槽末端O点和过O点的竖直线,B为第一步;然后进行实验,即让小球多次从同一位置上滚下,记下小球穿过卡片孔的一系列位置,A为第二步;最后进行数据处理,取下白纸,以O为原点,以竖直线为轴建立坐标系,用平滑曲线画平抛轨迹,D为第三步,测出曲线上某点的坐标x、y,算出该点的瞬时速度,D为第四步,所以顺序为:BADC.
故答案为:(1)B;(2)两球相碰,A;(3)保持水平,BADC.
③ (1)课堂上,老师做了如图甲所示的演示实验,给直导线(铝棒)通电,观察到直导线运动起来.1实验现象说
(1)
1、处于磁场中的导体不通电时,线圈不运动说明线圈不受力;通电后,线圈运动起来,说明线圈受到力的作用,由此可知,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
电动机就是利用这个理论制成的.
2、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场的方向有关,因此在探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方向与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的关系时,要用到控制变量法.
磁场方向改变,导体的运动方向也发生变化,说明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方向与磁场的方向有关.
(2)
1、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场的方向有关,要改变线圈的受力方向,可以改变电流方向,也可以改变磁场方向,但不能同时改变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
2、线圈不转动的原因是此时处于磁场中的线圈中没有电流通过,由题意可知:由于转动轴的一端只刮去半周漆皮,只有线圈转动轴带有绝缘漆皮的位置与支架接触,导致了开关闭合,但电路仍然是断路,电路中没有电流.因此只要转动一下线圈,使转动轴不带绝缘漆皮的位置与支架接触即可构成通路,从而使电动机转动起来.
3、要改变线圈受力的大小,可以改变磁场的强度和通过线圈的电路大小,根据实际情况,磁场的强度不易随意调节,但可以利用滑动变阻器可以很方便地改变线圈中的电流大小,故设计电路如下图所示:

故答案为:
(1)1、磁场对电流;电动;
2、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方向是否跟磁场方向有关.
(2)1、改变电流的方向;改变磁场的方向;
2、C;
3、滑动变阻器.
④ 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演示单摆的振动图象,细沙从摆动的漏斗的底部均匀下落,纸板沿着跟摆动方向垂直的方
(1)观察细沙曲线,沿轴OO′方向呈周期性分布,因为单摆做周期性运专动,且周期不变.乙图右端属为开始端,所以该曲线为正弦曲线.
(2)观察细沙曲线,发现两侧粗,沙子多,中间细,沙少.是因为沙摆在摆动的过程中,经过平衡位置速度最大,最大位移处速度为0,所以中间经过的时间少,沙少,两侧经历的时间多,沙多.
故答案为:正弦,大
⑤ (1)如图甲所示的演示实验中,A、B两球同时落地,说明______,某同学设计了如图1乙所示的实验:将两个斜
(1)A做自由落体运动,A、B两球同时落地,只能说明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是自由落体运动.两钢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同时释放,球2离开斜面后做匀速直线运动,球1做平抛运动,水平方向速度相同,观察到的现象是球1落到光滑水平板上并击中球2,说明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是匀速直线运动.
(2)对于A、C两点:角速度ω相等,由公式v=ωr,vA:vC=rA:rC=1:5,对于A、B两点:线速度大小v相等,所以vB:vC=1:5;
根据ω=
得:ω
A:ω
B=r
B:r
A=3:1,所以ω
B:ω
C=1:3;
所以ω
A:ω
B:ω
C=3:1:3,由公式a=ω
2r,得a
A:a
B:a
C=3:1:15.
故答案为:(1)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是自由落体运动;球1落到光滑水平板上并击中球2;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是匀速直线运动.
(2)1:5;1:3;3:1:15.
⑥ 如图甲所示是演示沙摆振动图象的实验装置在木板上留下的实验结果.沙摆的运动可看作是简谐运动.若手用力
由题,薄木板水平匀速运动,运动时间为:t=
=
=3s
设沙摆的周期为T,由图版看出,2T=t,得:权T=1.5s.
由单摆的周期T=2π
⑦ 如图(甲)所示是用沙摆演示振动图象的实验装置,沙摆的运动可看作简谐运动,实验时在木板上留下图示的痕
设板长为L,则: T 1 = ; T 2 = ; 根据题意,有: v 2 =2v 1 故T 1 =4T 2 故选B. |
⑧ 在探究静摩擦力变化的规律及滑动摩擦力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特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演示装置,力传感器A与
在整个过程中,滑块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f与水平向左的传感器的拉力F,滑块始终静止,处于平衡状态, 由平衡条件得:则f=F;小车与滑块的摩擦力f与滑块对小车的摩擦力f′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由牛顿第三定律得:f′=f,则f′=F; A、当t=0时,没有向桶中倒沙,G空沙桶=F,由图乙所示图象可知,G空沙桶=F=2N,故A正确; B、当小车运动时,滑块与小车间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由图乙所示图象可知,f=F′=3N,故B正确; C、当小车由静止刚好开始运动时,滑块与小车间的摩擦力是最大静摩擦力,由图乙所示图象可知, 滑块与小车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max=F″=3.5N,故C正确; D、由图象我们只能知道50s后小车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是3N,恒定不变,并不知道沙桶对小车的拉力是多少,不知小车所受合力是多少,无法判断小车的运动状态,小车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也可能做加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D.
⑨ (11分)研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实验的步骤如下:① 把一端带有
(1)平衡摩擦力。(3分) (2)没有满足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3分) (3)是(2分),小车的加速度等于砝码和砝码盘的总重力与砝码、砝码盘和小车总质量的比值,而砝码、砝码盘和小车的总质量不变。(3分)
⑩ 如图(甲)所示是用沙摆演示振动图象的实验装置,此装置可视为摆长为L的单摆,沙摆的运动可看作简谐运动
砂摆的周期T= s=1.5s.根据T= 2π
与如图甲所示的演示实验装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连排用什么阀门
发布:2025-09-16 22:30:27
浏览:22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