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制氧装置的实验与讲解

制氧装置的实验与讲解

发布时间:2022-11-16 13:00:37

A. 制取氧气实验步骤及现象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
a、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茶庄定点收利息)
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装----装药品
定----把试管固定到铁架台上
点----点燃酒精灯加热(先预热)
收----收集气体
离----把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
熄----熄灭酒精灯
b、注意点
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
②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均匀受热
③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
④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
⑤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⑥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此时收集气体不纯)
⑦实验结束时,先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破裂
⑧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把空气排尽
B.(以过氧化氢制氧气为例)
a.步骤:查---装---收
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用夹子把导管夹上,然后往长颈漏斗中加水,长颈漏斗的颈部中的水柱如不下降,气密性就良好)
装---装药品,先装固体,后装液体(防止液体飞溅)
收---收集气体
b、注意点
①长颈漏斗的颈部应在液面以下:防止气体泄露----可用分液漏斗代替(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以及反应的速度)
②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
(4)氧气的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双氧水(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a. 实验原理:过氧化氢(H2O2) ————→ 水(H2O) + 氧气(O2)

b. 注意事项:

a). 分液漏斗可以用长颈漏斗代替,但其下端应该深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b). 导管只需略微伸入试管塞

c). 气密性检查:用止水夹关闭,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漏斗中加入水,水面不持续下降,就说明气密性良好。

d). 装药品时,先装固体后装液体

e). 该装置的优点:可以控制反应的开始与结束,可以随时添加液体。

总结:若固体(或固体+固体)加热生成气体,选用高锰酸钾制氧气装置;

若固体+液体常温下制取气体,选用双氧水制取氧气装置。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但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望采纳谢谢!!!

B.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步骤
1.搭装置 (自下而上) (自左而右)
2.检查装置气密性 (先浸后捂)
3.加入药品
4.加热
5.收集气体
6.先移导管再移酒精灯
二.注意事项
1.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防止冷凝成的水珠倒流回试管底部,导致试管破裂)
2.试管口要塞一团棉花 (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
3.当试管口有连续均匀的气泡冒出时方可收集气体 (因为先排出的气体是空气)
4.实验结束时,应先移导管后移酒精灯 (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进试管使试管破裂)
5.伸入试管内的导管不能太长
6.如果是用向上排空法收集气体,导管要伸入集气瓶底部

C. 谁能讲解讲解制取氧气的过程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A:
1)药品及其反应原理:
氯酸钾(白色晶体)或高锰酸钾(暗紫色固体 KMnO4)
`````````加热
高锰酸钾----→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二氧化锰
氯酸钾 --------→ 氯化钾 + 氧气
````````` 加热
2)实验装置:
排水法:
发生装置:试管,酒精灯,带有铁夹的铁架台.
收集装置:导管,集气瓶,水槽.
向上排气法:
发生装置:试管,酒精灯,带有铁夹的铁架台.
收集装置:导管,集气瓶.
a.注意事项:
①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以防止湿存水在反应过程中倒流到管底,使试管破裂.
②导管不可伸入试管太长,以利于氧气排出,防止药品堵塞导管.
③使用高锰酸钾反应时,需在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以防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④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适合于制取较多的氧气,但要注意二氧化锰一定要纯净,二氧化如果混有炭粉,制取氧气时就很容易发生爆炸,因此,使用二氧化锰时最好烧灼一下.
⑤药品要平铺在试管底均匀受热.
⑥加热时要使试管均匀受热(预热).
⑦铁夹夹在试管中上部.
⑧停止加热,先把导管撤出,在撤离酒精灯,否则水槽内水会倒流,导致试管爆裂.
b.适用范围:此装置适用于固体加热制取气体的反应.
(不适合于过氧化氢)
3)收集方法:
a.排水法----因为氧气难溶于水.
b.向上排空气法----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导气管应伸入瓶底,尽量排净空气)
4)验满方法: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如复燃,则已收满.
5)集满放置:充满氧气的集气瓶应盖上玻片口向上正放.
6)操作步骤(主要有七步):
口诀:"茶庄定点收利息"
1.查:查装置的气密性.
具体为:先把导管放入水中,染手手紧握试管,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放出,如果放出,说明装置不漏气.
原理:手握住,试管内气温高,气体压强大,气体体积大,如果不漏气,则气体从导管口排出,看见气泡.
2.装:装药品.用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
3.定:固定试管在铁架台上.
4.点:点燃酒精灯,均匀加热.
5.收:收集气体.
6.离:先让导管撤离水槽.
7.熄:熄灭酒精灯.
B:.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过氧化氢(H2O2)俗名双氧水,是氢和氧的另一种化合物.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常温即可分解放出氧气.
1)药品及其反应原理:
过氧化氢(H2O2) 二氧化锰
``````````二氧化锰
过氧化氢 -------→ 水 + 氧气
2)实验装置:试管

D. 实验室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原理装置步骤和检验

步骤:
①连接装置
②检查装置气密性
③再锥形瓶中装入二氧化锰
④倒入过氧化氢溶液
⑤收集氧气

注意事项:
①、分液漏斗可以用长颈漏斗代替,但其下端应该伸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②、导管只需略微伸入试管塞
③、气密性检查:用止水夹关闭,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漏斗中加入水,水面不持续下降,就说明气密性良好。
④、装药品时,先装固体后装液体
⑤、该装置的优点:可以控制反应的开始与结束,可以随时添加液体。

E. 制取氧气的实验 具体操作

连接装置仪器

检查来装置气密性源

装二氧化锰,塞进塞子。

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扣在水中。

装过氧化氢。

当导管口有气泡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

当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时,在水中给集气瓶盖上毛玻璃片,移出水槽,正放在桌面上

F. 如何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步骤是什么

装置选择 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选甲装置:固体与固体加热制气体(实验室常用说法:固固加热型) 用过氧化氢制氧气选乙装置:液体与固体不加热制气体(实验室常用说法:固液常温型) 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茶庄定点收利息)
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装----装药品
定----把试管固定到铁架台上
点----点燃酒精灯加热(先预热,注意:一律先让试管均匀受热,否则会因冷热不均炸裂试管)
收----收集气体(可以使用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
离----把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如果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此步骤基本不需要,但是最好先取出导管在盖上玻片)
熄----熄灭酒精灯
注意点
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回试管底部炸裂试管;
②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先预热,之后可以将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装有药品部位定向加热
③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
④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大约0.5cm);
⑤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并堵塞导管,使所制得气体无法较好排出;
⑥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此时收集气体不纯);
⑦实验结束时,先移走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冷水倒吸进热的试管引起试管炸裂;
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以便把空气排尽。 步骤:查---装---收

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用夹子把导管夹上(应使用两节导管,中间用较短橡皮管连接,便于检查),然后往长颈漏斗中加水,长颈漏斗的颈部中的水柱如不下降,说明气密性良好
装---装药品,先装固体,后装液体(防止液体飞溅)
收---收集气体(同上高锰酸钾收集法)
注意点
①长颈漏斗的颈部应在液面以下(液封):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泄露,可用分液漏斗代替(可控制反应速率);
②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 检验方法:
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木条复燃,证明是O2。
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证明O2已满。
排水法:
当集气瓶瓶口冒气泡时(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才是纯氧)
实验室制取氧气是初级化学的一个实验,通常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实验完毕后,可以用过滤法回收。
向上排气法 (O2密度大于空气) 实验室制取氧气方法主要有三种,其文字表达式如下:
加热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二氧化锰
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二氧化锰做催化剂)
加热
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氧气 (二氧化锰做催化剂) 二氧化锰氯酸钾;混和均匀把热加。
制氧装置有特点;底高口低略倾斜。

G. 制取氧气的实验怎么做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1、分解过氧化氢溶液; 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3、加热高锰酸钾固体。
实验步骤
第一步;连接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连接装置(从左到右,自下而上)
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里,两手紧贴试管的外壁,如果装置不漏气,里面的空气受热膨胀,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两手,使它冷却,导管中就会形成一段水柱。
第二步;将药品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橡胶塞塞紧试管;
药品要平铺在试管底部,均匀受热
第三步;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注意事项;①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药品中的水分受热后变成水蒸气,再冷凝成水珠倒流回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②试管内导管稍微露出橡皮塞即可,便于气体排出。③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处应放一团棉花 ④铁夹要夹在离试管口1/3处。
第四步;点燃酒精灯,先将试管均匀受热后对准试管中的药品部位加热
⑤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部位加热;加热时先要将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准药品部位加热 第五步;收集
⑥用排水法集气时,集气瓶充满水后倒放入水槽中(瓶口要在水面下),导管伸到瓶口处即可;用向上排空气法集气时,集气瓶正放,导管口要接近集气瓶底部
⑦用排水法集气时,应注意当气泡从导管口连续、均匀地放出时再收集,否则收集的气体中混有空气。当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时,证明已满。 第六步;收集完毕,将导管撤离水槽
⑧停止反应时,应先把导管从水槽里拿出,在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流到试管,导致试管炸裂) 第七步;熄灭酒精灯
注意事项总结;
①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药品中的水分受热后变成水蒸气,再冷凝成水珠倒流回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②试管内导管稍微露出橡皮塞即可,便于气体排出。
③药品要平铺在试管底部,均匀受热。 ④铁夹要夹在离试管口1/3处。

H.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

本实验采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并以碳和铁的燃烧实验研究氧气的性质。就实验来讲,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方便快捷,但只取碳和铁来研究氧气的性质显得较少,不足以使学生充分认识氧气的性质,也使学生操作训练的机会不足。

实验创新及改进之处
实验增加了硫和磷的燃烧,可以使学生更加充分认识氧气的性质,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操作训练的机会。但由于硫和磷的燃烧会产生污染物,所以教师在实验前应该提醒学生用量要少。

实验器材
大试管、单孔橡皮塞、乳胶管、玻璃导管、集气瓶(125毫升)4个、水槽、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玻璃片4片、坩埚钳(镊子)、燃烧匙2个
高锰酸钾、木炭、硫磺、红磷、澄清石灰水、细铁丝、棉花、火柴。

实验原理及装置说明
(1)实验原理:
高锰酸钾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2)实验室制取氧气装置图:






一、制取氧气
教师介绍实验的仪器和装置,让学生认识气体发生装置和气体收集装置。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使用仪器、收集方法、验满方法、放置方法。
1.仪器名称: 大试管、单孔橡皮塞、乳胶管、玻璃导管、集气瓶(125毫升)4个、水槽、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玻璃片4片、坩埚钳(镊子)、燃烧匙2个
2、收集方法:
(1)排水法:
适用范围:不易溶于水的气体
优点:易于收集到较纯的气体;便于观察气体是否已经收集满
(2)向上排空气法
适用范围: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
优点:操作较为方便
3、验满方法
排水法:当集气瓶口有气泡放出时,证明已收集满
向上排空气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已收集满。
4、放置方法: 正放在桌子上,并盖上毛玻璃片
然后由让学生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在此过程中共同师生总结实验步骤。
5、操作步骤: 茶(查)、庄(装)、定、点、收、利(离)、息(熄)
(1)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不漏气才能进行实验。
(2)拔开橡皮塞,在试管里放进约15克高锰酸钾。用一团棉花放在靠近试管口的地方,以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然后把带有导管的塞子塞紧试管口。
(3)将装好药品的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4)给试管加热。先使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高锰酸钾所在的部位加热。
(5)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当气泡连续地并比较均匀地放出后,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等瓶子里的水排完以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小心地把瓶子移出水槽,正放在桌子上。用同样的方法再收集三瓶氧气(其中三瓶留有少量水)。
(6)收集完毕,停止加热前,先要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
(7)拆卸装置,洗涤仪器。
二、试验氧气的化学性质
1、木炭在氧气里燃烧
(1)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烧到发红,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观察木炭在氧气里燃烧的现象。
(2)燃烧停止后,取出坩埚钳,往集气瓶里加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有什么现象发生?
2、硫在氧气中的燃烧
用药匙加少量硫至燃烧匙中,在酒精灯上灼烧,直至硫融化并燃烧,然后将燃烧匙缓缓放入集气瓶中(集气瓶里装有少量水),用玻璃片把集气瓶口塞上,观察硫在氧气里燃烧的现象。
3、磷在氧气中的燃烧
用药匙加少量磷至燃烧匙中,在酒精灯上灼烧,直至磷燃烧,然后将燃烧匙缓缓放入集气瓶中(集气瓶里装有少量水),用玻璃片把集气瓶口塞上。观察磷在氧气里燃烧的现象。
4、铁丝在氧气里燃烧
取几根细铁丝,擦去表面铁锈或油漆,呈螺旋形绕在一根火柴上。点燃火柴,待火柴临近烧完时缓慢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集气瓶里装有少量水)。观察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三、问题和讨论
为什么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为什么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为什么要先移动酒精灯使试管均匀受热? 为什么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为什么要有连续的气泡时才能收集? 实验完毕为什么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相反操作会造成什么后果?做燃烧实验时,为什么要缓慢往下伸入?在硫、磷、铁的燃烧实验中,为什么要在瓶底留一层水?换成细沙行不行?
因为是制取并收集气体的实验,所以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放一团棉花是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吹入导气管。使试管均匀受热,是为了防止试管炸裂。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是为了防止液体倒流炸裂试管。有连续的气泡时收集,是为了收集到纯净的气体因为刚开始排除的是试管中的空气。为了防止试管中的空气冷却而发生倒吸,炸裂试管。如果相反操作,会炸裂试管。慢慢往下插入,可以保证物质充分和氧气接触,充分燃烧。硫和磷的燃烧实验在底留一层水是为了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和五氧化二磷,在瓶底留一层水是为了防止生成的四氧化三铁掉到瓶底上,把瓶底炸裂。所以在硫和磷的燃烧实验中,不能把水换成细沙,在铁的燃烧实验中,可以把水换成细沙。

实验效果

通过制取气体的实验,使学生掌握了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并初步学会了实验室制取少量气体的基本操作和一般流程。通过氧气性质的实验,使学生学会了燃烧实验的基本操作,并锻炼了学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本次实验,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I. 氧气的性质的实验现象和制法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药品 高锰酸钾(KMnO4)或双氧水(H2O2)和二氧化锰(MnO2)
[固+液]
反应原理 2KMnO4 == K2MnO4+MnO2+O2↑
或2H2O2==== 2H2O+O2↑
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
a、步骤:连—查—装—固—点—收—移—熄
b、注意点
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
②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均匀受热
③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
④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
⑤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⑥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
⑦实验结束时,先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破裂
⑧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
(6)氧气的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 将某些含氧化合物加热分解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常用的含氧化合物为氯酸钾或高锰酸钾。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方法简便、安全,但是原料的价格较高,利用率低,高锰酸钾分解时化合态的氧元素没有全部转化成游离态的氧元素(即氧气):

2KMnO4 K2MnO4+MnO2++O2↑
2.另外,在实验室还可用其它化学反应制取氧气,如过氧化氢分解:

2H2O2 2H2O+O2↑

三、制取氧气时的问题:

1.原理拓展

催化剂的作用:在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反应中要用到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催化剂是指那些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的物质。在这个反应中二氧化锰就是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

两种制取氧气方法的比较

用高锰酸钾和双氧水制取氧气各有特点。高锰酸钾是固体,相对容易保存;双氧水是液体,易分解,不宜久置。但是用高锰酸钾需要加热,而双氧水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非常迅速,不需加热。

2.成功关键

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高锰酸钾不要紧紧地堆放在试管底部,要平铺在试管中;开始加热时要先预热试管,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然后将灯焰放在靠试管口一端有药品的地方加热,并随着反应的进行和需氧气量的多少,将灯焰向试管底的方向移动。这样做的目的是既可防止固体混合物随气流冲向试管口,又便于控制氧气放出的速率和数量。

3.双氧水的浓度

市售的双氧水一般有两种浓度,一种是30%左右的浓溶液,一种是3%的稀溶液。制取氧气比较适宜的浓度在10%左右。太稀反应慢,收集时间较久。双氧水太浓反应过于剧烈,放热多,会造成收集的氧气中水蒸气过多。

4.注意事项

(1)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实验装置顺序要先下后上,从左至右装配仪器。并注意铁夹要夹在试管的中上部(离管口的1/4)左右处,试管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2)理和装入固体试剂?

加入高锰酸钾,并使之倾斜地铺在管底,不要让它堆积在底部。

(3)为什么要稍向下倾?

因加热时药品里所含的湿气变成水蒸气,到管口处冷凝成水滴而倒流,致使试管炸裂。

(4)为什么气泡刚冒出时不宜立即收集气体?

开始加热时排出的主要是空气,当气泡连续地并比较均匀地放出时,才是氧气,这时才能进行收集。

(5)为什么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在停止制氧时,应先把导管从水里拿出来,然后移去酒精灯?

如果先移去酒精灯,试管内温度降低,气压减小,水就沿导管被吸到热的试管里,有使试管破裂的可能。

(6)为什么试管内的导管不宜过长?

伸入试管内的导管不宜过长,以免气体难于排出。

(7)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怎样验证氧气已经集满?

用带有火星的木条去试验氧气,是鉴定氧气的一种常用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经集满。

(8)怎样验证制得的气体是氧气?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如果木条复燃,说明该气体是氧气。

阅读全文

与制氧装置的实验与讲解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cdrx9显示工具箱 浏览:252
电气仪器油类都用什么灭火 浏览:977
机械节拍器发条是怎么卡住的 浏览:948
电动工具五金店换插头 浏览:279
苹果设备信息在哪里查看 浏览:62
吉利远景x6仪表盘h代表什么 浏览:741
用铜消耗五金制品厂开发区 浏览:829
我国消防器材存在的不足有哪些 浏览:545
井下架线自动停送点装置 浏览:354
怎么换电脑设备码 浏览:579
回转火锅设备在哪里买 浏览:118
连排用什么阀门 浏览:22
dnf机械武器附魔什么材料 浏览:651
从五金市场到贵阳会议中心怎么走 浏览:912
瓶装制冷剂怎么用 浏览:45
什么是半导体美容仪器 浏览:855
制冷剂r22指数是多少 浏览:955
浙江自动破窗器装置 浏览:751
地热的阀门怎么关 浏览:691
汽车仪表中油耗参数怎么调整 浏览: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