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CAN总线的含义是什么
CAN总线的含义是控制器局域网络(Controller Area Network, CAN)的简称,是ISO国际标准化的串行通信协议。是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现场总线之一,最初CAN被设计作为汽车环境中的微控制器通讯,在车载各电子控制装置之间交换信息,形成汽车电子控制网络。
CAN通讯协议主要描述设备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CAN层的定义与开放系统互连模型一致。每一层与另一设备上的相同的那一层通讯,实际的通讯发生在每一设备上相邻的两层,而设备只通过模型物理层的物理介质互连。
一个由CAN总线构成的单一网络中,理论上可以挂无数个节点。实际应用中,节点数目受网络硬件的电气特性所限制。常见的CAN线的频率有250Kbs/500Kbs/1000Kbs,基本设计规范要求有高的位速率,高抗电磁干扰性,而且能够检测出产生的任何错误。
(1)装置的CAN总线设计扩展阅读
CAN最初出现在80年代末的汽车工业中,由德国Bosch公司最先提出。当时由于消费者对于汽车功能的要求越来越多,而这些功能的实现大多数基于电子操作的,这就使得电子装置之间的通讯越来越复杂,同时意味着需要更多的连接信号线。
提出CAN总线的最初动机就是为了解决现代汽车中庞大的电子控制装置之间的通讯,减少不断增加的信号线。于是,他们设计了一个单一的网络总线,所有的外围器件可以被挂接在该总线上。1993年,CAN 已成为国际标准ISO11898(高速应用)和ISO11519(低速应用)。
② can总线编程需要注意些什么
1.正确的初始化,比如时间特性,波特率,工作模式等。
2.过滤器设置,高小器的编号,过滤器宽度以及过滤器的过滤模式还有过滤器标准值设置等。
3.发送/接收数据的方式有查询方式和中断方式,个人建议发送使用查询方式,接收使用中断方式。
③ 什么是CAN总线,CAN总线的优势和特点
CAN,全称为“Controller Area Network”,即控制器局域网,是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现场总线之一。最初,CAN被设计作为汽车环境中的微控制器通讯,在车载各电子控制装置ECU之间交换信息,形成汽车电子控制网络。比如:发动机管理系统、变速箱控制器、仪表装备、电子主干系统中,均嵌入CAN控制装置。
一个由CAN 总线构成的单一网络中,理论上可以挂接无数个节点。实际应用中,节点数目受网络硬件的电气特性所限制。例如,当使用Philips P82C250作为CAN收发器时,同一网络中允许挂接110个节点。CAN 可提供高达1Mbit/s的数据传输速率,这使实时控制变得非常容易。另外,硬件的错误检定特性也增强了CAN的抗电磁干扰能力。
④ 什么是CAN总线
我们在了解汽车结构时常常接触到can总线这个名词,在工程实际中can总线是对汽车中标准的串行数据传输系统的习惯叫法。CAN的英文全称是:Controller Area Network,意思是区域网络控制器,最早是用于智能化住宅小区的信息传输,总线则源自计算机,因为其功能和计算机中的“BUS”类似。
现代汽车中所使用的电子控制系统和通讯系统越来越多,如发动机电控系统、 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防抱死制动系统(ABS)、自动巡航系统(ACC)和车载多媒体系统等,这些系统之间。系统和汽车的显示仪表之间,系统和汽车故障诊断系统之间均需要进行数据交换,如此巨大的数据交换量,如仍然采用传统数据交换的方法,即用导线进行点对点的连接的传输方式将是难以想象的,据统计,如采用普通线索,一个中级轿车就需要线索插头300个左右,插针总数将达到2000个左右,线索总长超过1. 6Km,不但装配复杂而且故障率会很高。因此,用串行数据传输系统取而代之就成为必然的选择。
数据在串联总线上可以一个接一个的传送,所有参加can总线的分系统都可以通过其控制单元上的can总线接口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can总线是一个多路传输系统,当某一单元出现故障时不会影响其他单元的工作,can总线对不同数据的传输速率不一样,对发动机电控系统和ABS等实时控制用数据实施高速传输,速率为1 25K波特--–1M波特,对车身调节系统(如空调)的数据实施低速传输,传输速率在1 0—1 25K波特,其他如多媒体系统和诊断系统则为中速传输,速率在两者之间,这样的区分提高了总线的传输效率。
数据总线如何能实现多路传输的呢?原来数据总线有三部分组成:1)数据传输线,2)地址传输线,3)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之间的传送控制线。数据按CPU的指令以一定的模式传输到指定的地址,而传输模式是由软件控制的。
⑤ 客车的CAN总线有什么作用
《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JT/T325—2010)中规定:大型高二高三级和特大型高二高三级客车均需配置CAN总线
CAN(ControllerAreaNetwork)即控制器局域网,是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现场总线之一最初,CAN被设计作为汽车环境中的微控制器通信,在车载各电子控制装置ECU之间交换信息,形成汽车电子控制网络比如:发动机管理系统变速器控制器仪表装备电子主干系统中,均嵌入CAN控制装置
CAN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汽车工业中,由德国Bosch公司最先提出当时,由于消费者对于客车功能的要求越来越多,客车用电设备和控制系统的大大增加,而这些功能的实现大多是基于电子操作的,这就使得电子装置之间的通信越来越复杂,同时意味着需要更多的连接信号线提出CAN总线的最初动机就是为了解决现代客车中庞大的电子控制装置之间的通信,减少不断增加的信号线于是,他们设计了一个单一的网络总线,所有的外围器件都可以被挂接在该总线上1993年,CAN总线已成为国际性标准ISO11898(高速应用)和ISO11519(低速应用)
CAN总线是一种多主总线,通信介质可以是双绞线同轴电缆或光导纤维通信速率可达1Mb/s,距离可达10km,但车载是用不到这个距离的,正常最长20m随着集成电路和单片机在客车上的广泛应用,客车上电子控制单元越来越多,CAN总线已经成为客车电气设计标准使用CAN总线不但可以简化整车线束,而且通过采用智能电子开关取代继电器,既保证了整车电气的可靠性,又增强了可维护性更主要的是可以增加各种智能化的功能,如故障检测和语音报警等由于CAN总线系统自带故障检测报警和记录功能,所以对整车电气系统的维护和维修非常方便
1)客车上的CAN总线应用目前客车上的网络连接方式主要采用两条CAN,一条用于动力总成间系统的高速CAN系统,通信速率达500kb/s;另一条用于车身基本电器控制的低速CAN系统,通信速率是100kb/s动力总成间高速CAN系统主要连接对象是发动机控制器(ECU)ABS控制器减速器数字化组合仪表等,它们的基本特征相同,都是控制与客车行驶直接相关的系统
车身系统低速CAN系统主要连接和控制客车内外部照明灯光信号刮水器电机等整车用电器
图中+5VDC&GND是双绞CAN总线传输介质
2)CAN总线车身控制系统客车CAN总线车身控制系统通过CAN总线来控制车身所有电器,如客车外部照明灯光信号刮水电机洗涤电机喇叭起动电机前部除霜器电动车窗后视镜空调减速器等车载器件整套系统的通用控制模块采用分散的控制方式,这种布置方式是最大限度地降低线束的数量与重量整个CAN总线由一个主控模块几个通用控制模块中央故障显示屏连接各模块的通信用的双绞线以及整车用电器构成通用控制模块的具体数量由控制量的多少决定一般来说可以分成2个前控制模块(控制前部电器)2个后控制模块(控制中部电器)1个顶控制模块(控制顶部电器)除主控模块与显示屏是单独的外,其他几个通用控制模块是通用的,可互换的各个通用模块的具体功率执行器件可以采用智能功率器件,采用智能功率器件可以减小控制盒体积,且具有过流,短路保护和断线反馈等功能系统中融入故障检测和语音报警功能以及遥控等功能,提升了整车控制的智能化人性化,简化了整车线束提高电气系统的可靠性
⑥ CAN总线设计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按照ISO 11898规范,为了增强CAN-bus 通讯的可靠性,CAN-bus 总线网络的两个端点通常要加入终端匹配电阻(120Ω)。终端匹配电阻的大小由传输电缆的特性阻抗所决定,例如,双绞线的特性阻抗为120Ω,则总线上的两个端点也应集成120Ω终端电阻。 有些设备已经内置,比如USBCAN-II。
⑦ CAN总线隔离电路如何设计
你的图里就有隔离器件ISO1050 数字地与CAN地隔离开了
隔离是为了减少两个系统之间的干扰
传统设计是使用TJA1040+2片光耦 现在ISO1050一片搞定了
⑧ 什么是CAN总线,CAN总线的优势和特点
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是ISO国际标准化的串行通信协议。广泛应用于汽车、船舶等。具有已经被大家认可的高性能和可靠性。
2.CAN总线的特点
CAN总线协议具有下面的特点:
1) 多主控制
当总线空闲时,连接到总线上的所有单元都可以启动发送信息,这就是所谓的多主控制的概念。
先占有总线的设备获得在总线上进行发送信息的资格。这就是所谓的CSMA/CR(Carrier Sense MultipleAccess/Collosion Avoidance)方法
如果多个设备同时开始发送信息,那么发送最高优先级ID消息的设备获得发送资格。
2) 信息的发送
在CAN协议中,所有发送的信息要满足预先定义的格式。当总线没有被占用的时候,连接在总线上的任何设备都能起动新信息的传输,如果两个或更多个设备在同时刻启动信息的传输,通过ID来决定优先级。ID并不是指明信息发送的目的地,而是指示信息的优先级。如果2个或者更多的设备在同一时刻启动信息的传输,在总线上按照信息所包含的ID的每一位来竞争,赢得竞争的设备(也就是具有最高优先级的信息)能够继续发送,而失败者则立刻停止发送并进入接收操作。因为总线上同一时刻只可能有一个发送者,而其它均处于接收状态,所以,并不需要在底层协议中定义地址的概念。
3) 系统的灵活性
连接到总线上的单元并没有类似地址这样的标识,所以,添加或去除一个设备,无需改变软件和硬件,或其它设备的应用层软件。
4) 通信速度
可以设置任何通讯速度,以适应网络规模。
对一个网络,所有单元必须有相同的通讯速度,如果不同,就会产生错误,并妨碍网络通讯,然而,不同网络间可以有不同的通讯速度。
5) 远程数据请求
可以通过发送“遥控帧”,请求其他单元发送数据。
6) 错误检测、错误通知、错误恢复功能
所有单元均可以检测出错误(错误检测功能)。
检测到错误的单元立刻同时通知其它所有的单元(错误通知功能)。如果一个单元发送信息时检测到一个错误,它会强制终止信息传输,并通知其它所有设备发生了错误,然后它会重传直到信息正常传输出去(错误恢复功能)。
7) 错误隔离
在CAN总线上有两种类型的错误:暂时性的错误(总线上的数据由于受到噪声的影响而暂时出错);持续性的错误(由于设备内部出错(如驱动器坏了、连接有问题等)而导致的)。CAN能够区别这两种类型,一方面降低常出错单元的通讯优先级以阻止对其它正常设备的影响,另一方面,如果是一种持续性的错误,将这个设备从总线上隔离开。
8) 连接
CAN总线允许多个设备同时连接到总线上且在逻辑上没有数目上的限制。然而由于延迟和负载能力的限制,实际可连接得设备还是有限制的,可以通过降低通讯速度来增加连接的设备个数。相反,如果连接的设备少,通讯的速度可以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