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高层建筑楼层要加压送风为什么(比如电梯前室),主要用来做什么
在高层建筑中,使楼梯间压力>前室压力>走道压力,以便阻止烟气流向前室及楼梯间,或者说,当非加压区开向加压区的广]关闭(或敞开)时,由于两侧有一定的压力差(或洞处存在一般与烟气扩散方向相反的空气流),使走道内烟气无法进人前室及楼梯间。
前室的送风系统应独立设置,送风口应每层设置,送风口为常开百叶窗,以防火灾时突然加压使前室风量过大。
前室送风口型式不同,加压送风量就不同,对于常闭风口,前室加压送风量仅同前室广]的几何面积有关,而与建筑层数无关。对于常开的加压送风口而言,各未开启门缝的漏风量不为零,与建筑层数及门的形式数量有关,而门打开时,保证最小正压度所需风量同建筑层数也有关。
(1)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测压装置扩展阅读: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设置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当防烟楼梯间及其合用前室同时需要加压送风时,由于两者要维持的正压值不同,应分设两个独立送风系统,当采用一套共用系统时,必须在通向合用前室的支风管上设置压差自动调节装置。
2 、为保证防烟楼梯间全高度内压力均衡一致,其加压送风口应每2~3层设一风口,且风口为常开风口。
3、前室的 加压风口应每层设置一个,风口应为常开风口,风量按总加压风量的1/3计算。
4、加压风机的压出管上应设置止回装置。
5、加压风机的全压除计算最不利环路的管道压头损失外,尚有余压,其值为楼梯间50 Pa,前室25 Pa。
Ⅱ 楼梯间正压送风采用旁通阀手动,能实现余压控制吗
当防火分区内火灾确认后,应能在15s内联动开启常闭加压送风口和版加压送风机,并应符合下列规定:权
1应开启该防火分区楼梯间的全部加压送风机;
2应开启该防火分区内着火层及其相邻上下层前室及合用前室的常闭送风口,同时开启加压送风机。
5.1.4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宜设有测压装置及风压调节措施。
5.1.5消防控制设备应显示防烟系统的送风机、阀门等设施启闭状态。
5.2排烟系统
5.2.1机械排烟系统应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其联动控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的有关规定。
排烟风机、补风机的控制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1现场手动启动;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启动;
3消防控制室手动启动;
4系统中任一排烟阀或排烟口开启时,排烟风机、补风机自动启动;
5排烟防火阀在280℃时应自行关闭,并应连锁关闭排烟风机和补风机。
故根据最新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 您应当使用智能正压送风余压监控系统;
Ⅲ 防排烟是否属于消防工程还是通风工程
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规定防排烟属于通风空调分部工程。防排烟系统,都是由送排风管道、管井、防火阀、门开关设备、送、排风机等设备组成。 防烟系统设置形式楼梯间正压。机械排烟系统的排烟量与防烟分区有着直接的关系。高层建筑的防烟设施应分为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和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
防排烟系统是防烟系统和排烟系统的总称。防烟系统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或自然通风方式,防止烟气进入疏散通道的系统;排烟系统采用机械排烟方式或自然通风方式,将烟气排至建筑物外的系统。防排烟系统高层建筑的防烟设施可分为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和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两种。高层建筑的排烟设施可分为机械排烟设施和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等两种。
(3)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测压装置扩展阅读:
防排烟设计要求:
1、采用自然排烟的开窗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
(1)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2平方米,合用前室不应小于3平方米;
(2)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每五层内可开启总面积之和不应小于2平方米;
(3)长度不超过60m的内走道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走道面积的2%。
(4)需要排烟的房间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面积的2%;
(5)净空高度小于12m的中庭可开启天窗或高侧窗的面积不应小于该中庭地面面积的5%。
2、防烟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利用敞开的阳台、凹廊或前室内有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自然排烟时,该楼梯间可不设防烟设施。
3、排烟窗宜设置在上方,并应有方便开启的装置。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防排烟系统
网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Ⅳ 一起学消防:机械加压送风设施的设置要求!
1.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主要设计参数
(1)机械加压送风量应满足走廊至前室至楼梯间的压力呈递增分布,余压值应符合下列要求:
1)前室、封闭避难层(间)与走道之间的压差应为25~30Pa。
2)楼梯间与走道之间的压差应为40~50Pa。
3)当系统余压值超过最大允许压力差时应采取泄压措施。
(2)送风风速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应采用管道送风,且不应采用土建风道。送风管道应采用不燃材料制作且内壁应光滑。当送风管道内壁为金属时,设计风速不应大于20m/s;当送风管道内壁为非金属时,设计风速不应大于15m/s。
2.机械加压送风机
机械加压送风机可采用轴流风机或中、低压离心风机,其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送风机的进风口应直通室外,且应采取防止烟气被吸入的措施。
2)送风机的进风口宜设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下部。
3)送风机的进风口不应与排烟风机的出风口设在同一面上。当确有困难时,送风机的进风口与排烟风机的出风口应分开布置,且竖向布置时,送风机的进风口应设置在排烟出口的下方,其两者边缘最小垂直距离不应小于6.0m;水平布置时,两者边缘最小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0.0m。
4)送风机宜设置在系统的下部,且应采取保证各层送风量均匀性的措施。
5)送风机应设置在专用机房内。该房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隔墙和1.50h的楼板及甲级防火门与其它部位隔开。
6)当送风机出风管或进风管上安装单向风阀或电动风阀时,应采取火灾时自动开启阀门的措施。
3.加压送风口
加压送风口用作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风口,具有赶烟和防烟的作用。加压送风口分常开和常闭两种形式。
(1)除直灌式加压送风方式外,楼梯间宜每隔2~3层设一个常开式百叶送风口。
(2)前室应每层设一个常闭式加压送风口,并应设手动开启装置。
(3)送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7m/s。
(4)送风口不宜设置在被门挡住的部位。
需要注意的是,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的场所不应设置百叶窗,不宜设置可开启外窗。
4.送风管道
(1)送风井(管)道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制作,不应采用土建井道。
(2)竖向设置的送风管道应独立设置在管道井内,当确有困难时,未设置在管道井内或与其他管道合用管道井的送风管道,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
(3)水平设置的送风管道,当设置在吊顶内时,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50h;当未设置在吊顶内时,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
(4)管道井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隔墙与相邻部位分隔,当墙上必须设置检修门时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5.余压阀
余压阀是控制压力差的阀门。为了保证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和合用前室的正压值,防止正压值过大而导致疏散门难以推开,应在防烟楼梯间与前室、前室与走道之间设置余压阀,控制余压阀两侧正压间的压力差不超过50Pa。
Ⅳ 建筑的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由几部分构成
我们所说的来防排烟系统,自都是由送排风管道、管井、防火阀、门开关设备、送、排风机等设备组成。防烟系统设置形式楼梯间正压。机械排烟系统的排烟量与防烟分区有着直接的关系。高层建筑的防烟设施应分为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和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高层建筑的排烟设施应分为机械排烟设施和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
机械加压送风方式是通过送风机所产生的气体流动和压力差来控制烟气的流动,即在建筑内发生火灾时,对着火区以外的有关区域进行送风加压,使其保持一定正压,以防止烟气侵入的防烟方式。为保证疏散通道不受烟气侵害使人员安全疏散,发生火灾时,从安全性的角度出发,高层建筑内可分为四个安全区:第一类安全区为防烟楼梯间、避难层;第二类安全区为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第三类安全区为走道;第四类安全区为房间。依据上述原则,加压送风时应使防烟楼梯间压力>前室压力>走道压力>房间压力,同时还要保证各部分之间的压差不要过大,造成开门困难影响疏散。当火灾发生时,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应能够及时开启,防止烟气侵入作为疏散通道的走廊、楼梯间及其前室,以确保有一个安全可靠、畅通无阻的疏散通道和环境,为安全疏散提供足够的时间。
Ⅵ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对余压有什么要求
1.根据《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DGJ08-88-2006,第3.3.2条机械加压送风量应满足走廊-前室-楼梯间的压回力呈递增分布,余压值应符合下答列要求:
(1)前室、合用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封闭避难层(间)与走道之间的压差应为25Pa~30Pa。
(2)防烟楼梯间、封闭楼梯间、防烟电梯井与走道之间的压差应为40Pa~50Pa。
系统由SL-A-00余压监控主机、SL-A-10余压控制器、SL-A-20余压监测模块、
SL-A-30泄压阀控制模块经计算机数据总线组合而成,通过相互独立工作的各楼层余压监测模块对正压送风余压的检测,向余压控制器下发控制指令,再通过余压控制器控制控制模块的工作状态,实现相应空间压差控制,达到保持余压值合理范围的目的。
Ⅶ 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的设计要求有哪些
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的设计要求有哪些?
1.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合用前室和消防电梯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量应由计算确定,或查表确定。当计算值与查表结果不一致时,应按两者中较大值确定。2.层数超过32层的高层建筑,其送风系统及送风量应分段设计。3.剪刀楼梯间可合用一个风道,其风量应按二个楼梯间风量计算,送风口应分别设置。4.封闭避难层(间)的机械加压送风量应按避难层净面积每平方米不小于30立方米/小时计算。5.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楼梯间和合用前室,宜分别独立设置送风系统,当必须共用一个系统时,应在通向合用前室的支风管上设置压差自动调节装置。6.机械加压送风机的全压,除计算最不利环管道压头损失外,尚应有余压。其余压值应符合下列要求:(1)防烟楼梯为40Pa-50Pa;(2)前室、合用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封闭避难层(间)为30Pa--25Pa。7.楼梯间宜每隔二至三层设一个加压送风口;前室的加压送风口应每层设一个。8.机械加压送风机可采用轴流风机或中、低压离心风机,风机位置应根据供电条件、风量分配均衡、新风入口不受火烟威胁等因素确定。9.带裙房的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或合用前室,当裙房以上部分利用可开启外窗进行自然排烟,裙房部分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时,其前室或合用前室应设置局部正压送风系统,正压值应符合第6条的规定要求。
Ⅷ 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条件
机械加来压送风风机可采用轴流源风机或中、低压离心风机,其安装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送风机的进风口宜直接与室外空气相联通;2送风机的进风口不宜与排烟机的出风口设在同一层面。如必须设在同一层面时,送风机的进风口应不受烟气影响;3送风机应设置在风机房内(除排烟风机外)或室外屋面上。风机房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h的隔墙和1.5h的楼板及甲级防火门与其它部位隔开。当条件受到限制时,可设置在专用空间内,空间四周的围护结构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0h的不燃烧体。4设常开加压送风口的系统,其送风机的出风管或进风管上应加装单向风阀或电动风阀;当风机不设于该系统的最高处时,应设与风机联动的电动风阀。
Ⅸ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作用是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作用:是为了在建筑物发生火灾时提供不受烟气干扰的疏散路线和避难场所。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主要由送风口、送风管道、送风机和吸风口组成。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工作原理:机械加压送风方式是通过送风机所产生的气体流动和压力差来控制烟气的流动,即在建筑内发生火灾时,对着火区以外的有关区域进行送风加压,使其保持一定正压,以防止烟气侵入的防烟方式。
机械,源自于希腊语之Mechine及拉丁文Machina,机械齿轮原指“巧妙的设计”,作为一般性的机械概念,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主要是为了区别与手工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