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数控加工中心换刀故障原因都有哪些
数控加工中心相比普通机床的优越性就是能实现自动换刀,完成工件的多种工序的操作。因为是自动进行换刀的,在有时候可能会遭遇数控加工中心换刀失灵的情况,原点不复位原因有很多,那我我们应该从哪几个方面来检查加工中心换刀失灵的原因呢?主要为几下几点:
1、机械手没有回到原点。或系统没有采集到机械手原点信号。
2、刀套翻转气缸电磁阀故障,没执行刀套回位动作。
3、刀套翻转气缸的气路故障,比如:气压不足、气路不通等。
4、刀套翻转机构机械故障,比如:刀套翻转拉杆断裂、翻转机构其它零件损坏、刀套卡住等。
如果需要手动把导套翻动才能换刀的话,那就需要看看下面这几个方面是否正常:
1、检查刀库线路以及气路是否正常;
2、是否检查过手动松夹刀是否有问题;
3、气压是否正常;
4、请单个指令使刀套上下,查看是否正常。
从以上几个方面查找原因一般能够解决数控加工中心换刀失灵的问题,然后根据每个部位的维修方法进行维修更换便可解决。
② 数控机床常见故障分类及处理方法是什么
由于数控机床自动化程度高,结构复杂,所以故障率也较普通机床设备高,维修难度也较大,同时对数控机床维修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机床出现故障后,能尽快排除。数控机床维修技术不仅能够保障数控设备正常运行,而且对数控技术的发展和完善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因此,研究和诊断数控机床故障,以及常规处理是具有非常意义的。
一、前言
为了使数控机床应有的功效发挥出来,数控机床的正常运行占主导地位,在数控设备出现问题时,及时去排除故障就显得特别重要。但是相对于接触机床不多的维修人员来说,机床出现故障,往往不知从何下手,而延误维修时间。这时如果我们借助数控系统本身具备的自诊断功能的话,对我们的维修会产生很大帮助。同时,作为维修人员当数控机床发生故障后,我们需要向操作者了解故障发生的具体症状,产生的道程序及时间,操作方法正确与否,才能及时发现问题,以免隐患过大,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还有就是要检查按钮、熔断器,接线端子等元件,在接线时螺钉、航空插头和插座、电路板上的插头是否拧紧,每个拨把开关,操作方式是否正确等。还要根据机械故障较易察觉的特点,当发生机床过载或者过热报警时,应首先检查滑板的镶条是否装过紧,滑板和床身导轨之间摩擦力是否增大,从而使电机运转难度大,还有滚珠丝杠和托架之间是否同心,如丝杠中滚珠磨损造成丝杠过紧,也可使电机过载、过热,从而导致电气故障。因此我们在数控机床的正常维修当中,认真做好上面几项工作,共同配合,就可以少走弯路,较快排除故障,减少数控机床的停机时间,增强数控机床的使用率,使生产实践得以顺利进行,完成学生实习的进度。
二、常见故障的分类
数控机床由于自身原因不能正常工作,就是产生了故障。产生的原因也比较复杂,但很大一部分故障是由于操作人员操作机床不当引起的。
机床故障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系统故障和随机故障
按故障的出现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分为系统性故障和随机性故障。系统性故障是指机床和系统在某一特定条件下必定会出现的故障,随机性故障是指偶然出现的故障。因此,随机性故障的分析和排除比系统性故障困难的多。通常随机性故障往往会因为机械结构局部松动、错位、控制系统中元器件出现工作特性飘移,电器元件工作可靠性下降等原因造成,需经反复试验和综合判断才能排除。
(二)诊断显示故障和无诊断显示故障
按故障出现时有无自诊断显示,可以分为有诊断显示故障和无诊断显示故障两种。如今的数控系统有比较丰富的自诊断功能,出现故障时会停机、报警而且会自动显示相应报警的参数号,这样可以让维护人员很快找到故障原因。而无诊断显示故障,一般是机床停在某一位置不能动,手动操作也没法,维护人员只能根据出现故障前后现象来分析判断,排除故障难度就比较大。
(三)破坏性故障和非破坏性故障
以故障有无破坏性,分为破坏性故障和非破坏性故障。对于破坏性故障就像伺服失控造成撞车,短路烧断熔丝等,维护难度较大,有一定危险,修后这些现象是不能重复出现的。而非破坏性故障可经过多次反复试验至排除,就不会对机床造成危害。
(四)机床运动特性质量故障
此类故障发生后,机床会照常运行,不会有报警显示,但加工出的工件不合格。对于这些故障,必须在检测仪器配合下,对机械、控制系统、伺服系统等采取一些综合措施。
(五)硬件故障和软件故障
按发生故障的部位分为硬件故障和软件故障。硬件故障只要通过更换某些元器件就可以排除,但是软件故障是编程错误导致的,因此需要修改程序内容或修订机床参数来排除。
(六)数控机床常见的操作故障
1、防护门未关,机床不能运转。2、机床未回参考点。3、主轴转速S超过最高转速限定值。4、程序内没有设置F或S值。5、进给修调F%或主轴修调S%开关设为空挡。6、回参考点时离零点太近或参考点速度太快,引起超程。7、程序中G00位置超过限定值。8、刀具补偿测量设定错误。9、刀具换刀位置不正确。10、G40撤销不当,引起刀具切入已加工表面。11、程序中使用了非法代码。12、刀具半径补偿方向错误。13、切入、切出方式不当。14、切削用量太大。15、刀具钝化。16、工件材质不均匀,引起振动。17、机床被锁定(工作台不动)。18、工件未夹紧。19、对刀位置不正确,工件坐标系设置错误。20、使用了不合理的G功能指令。21、机床处于报警状态。22、断电后或报过警的机床,没有重新回参考点或复位。
三、故障常规处理方法
加工中心出现故障,除少量自诊断功能可以显示故障外(如存储器报警,动力电源电压过高报警等),大部分故障是由综合因素引起,往往不能确定其具体原因。
数控机床出现故障后,不能盲目处理,首先要检查故障记录,向操作人员了解故障出现的全过程。在确认通电对机床和系统无危险的情况下再进行观察,特别要确定以下故障信息:
1、故障发生时,报警号和报警提示是什么?哪盏指示灯或发光管发光?提示的警报内容是什么?2、如无报警,系统处于何种工作状态?系统的工作方式诊断结果是什么?3、故障发生在哪个程序段?执行何种指令?故障发生前执行了何种操作?4、故障发生在何种速度下?轴处于什么位置?与指令值的误差量有多大?5、以前是否发生过类似故障?现场是否有异常情况?故障是否重复发生?我们可以采用归纳法和演绎法,对上面的5个部分故障信息进行有效的归纳与演绎。归纳法是从故障原因出发,摸索其功能,调查原因对结果的影响,也就是说根据可能产生该种故障的原因分析,看最后是否与故障现象的符合程度来确定故障点。演绎法是指从现象出发,对故障现象原因进行分割分析法。即从故障现象开始,根据故障机理,列出该故障产生的种种原因,然后,对这些原因逐点进行分析,排除不正确的,最后确定故障点。
同时,在故障诊断过程中通常要按先外后内、先机后电、先静后动、现公用后专用、先简单后复杂、先一般后特殊的原则进行。
在分析好以上5个部分的故障之后,一般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常规处理:
(一)充分调查故障现场
机床发生故障后,维护人员应仔细观察寄存器和缓冲工作寄存器尚存内容,了解已执行程序内容,向操作者了解现场情况和现象。当有诊断显示报警时,打开电器柜观察印制电路板上有无相应报警红灯显示。做完这些调查后,就可以按动数控机床上的复位键,观察系统复位后报警是否消除,消除的话属于软件故障,否则即为硬件故障。对于非破坏性故障,可让机床再重新运行,仔细观察故障是否再现。
(二)将可能造成故障的原因全部列出
加工中心上造成故障的原因多种多样,有机械的、电气的、控制系统的等等。此时,要将可能发生的故障原因全部列出来,以便排查。
(三)逐步选择确定故障产生的原因
根据故障现象,参考机床有关维修使用手册罗列出的因素,经过选择及综合判断,找出导致故障的确定因素。
(四)故障的排除
找到造成故障的确切原因后,就可以“对症下药”修理、调整和更换有关原件。
四、常见机械故障的排除
(一)进给传动链故障
由于导轨普遍采用滚动摩擦副,因此运动质量下降是导致进给传动故障的重要因素,如机械部件没有达到规定位置、运行中断、定位精度下降、反向间隙过大等,出现这些都是可调整各运动副预紧力、调整松动环节、提高运动精度及调整补偿环节。
(二)机床回零故障
机床在返回基准点时发生超程报警,无减速运动。此类故障一般是减速信号没有输入到CNC系统,一般可检查限位挡块及信号线。
(三)自动换刀装置故障
此类故障较为常见,故障表现为:刀锯库运动故障、定位误差大、换刀动作不到位、换到动作卡位、整机停止工作等,此类故障的排除一般可通过检查气缸压力、调整各限位开关位置、检查反馈信号线、调整与换刀动作相关的机床参数来排除。
(四)机床不能运动或加工精度差
这是一些综合故障,出现此类故障时,可通过重新调整和改变间隙补偿、检查轴进给时有无爬行等方法来排除。
五、数控机床的安全操作
数控机床的操作,一定要做到规范操作,以避免发生人身、设备、刀具等的安全事故。为此,数控机床在操作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数控机床的规范操作来完成,防止机床故障,从而保证机床正常运行。
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操作前的安全工作。
2、机床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操作。
3、与编程相关的安全操作。
4、关机时的注意事项。
③ 数控机床刀库与换刀机械手有哪些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刀库
是数控机床贮存刀具的地方,刀库的形式有盘式刀库和链式刀库两种。换刀装置有
机械手
交换和无机械手交换两种形式,用来在主轴和刀库之间实现刀具交换,机械手换刀结构速度快,无机械手换刀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但换刀时间稍长。
刀库和换刀装置由于机械机构复杂,使用频繁,是数控机床较容易出故障的部位。刀库和换刀装置常见的故障是刀库不能转动或转动不到位、刀套不能夹紧刀具、机械手夹刀不稳或机械手运动误差过大等。刀库和换刀装置还装有机械原点和位置
检测装置
,由于电气原因造成刀库和换刀装置出现反馈信号错误的机会也很多。刀库和换刀装置产生故障的原因主要是机械结构的磨损和
电气元件
松动造成的,另外与装配时的调整不到位也有一定关系。
刀库与换刀机械手常见的故障与排除方法:
1、刀库不能转动
电机轴与刀库回转轴
联轴器
松动。排除方法:紧固联轴器螺钉。
2、PMC无输出
I/O接口板继电器失效。排除方法:检查PMC相应接点信号。
3、刀库转动不到位
传动机构
有误差。排除方法:调整传动机构。
4、刀具从机械手中脱落
(1)机械手卡紧环损坏或没有弹性。排除方法:更换卡紧环或重新调整。
(2)刀具超重。排除方法:选择合适的刀具。
5、刀具交换时
掉刀
机械手抓刀时没有到位,就开始拔刀。排除方法:调整
机械手臂
使手臂爪抓紧
刀柄
后再拔刀。
6、机械手换刀速度过快或过慢
换刀气缸压力太高或太低或换刀
节流阀
开口太大或太小。排除方法:调整换刀气动回路压力或流量。
7、刀套不能夹紧刀具
(1)刀套上调整螺钉松动,或弹簧太松造成卡紧力不足。排除方法:
顺时针旋转
刀套两边的调整螺母压紧弹簧。
(2)换刀时
主轴箱
没有回到换刀点或换刀点产生变动。排除方法:操作主轴箱运动回到换刀位置,或
重新设定
换刀点。
④ 数控车床常见故障有哪些
数控机床是制造行业中的重要机械设备,其有序稳定的运行,直接关系着工厂的良性运行。数控机床作为高精密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常发生一些故障,掌握一定的故障识别与解决办法,是每一位机床工人都需要具备的技能。
机床的故障分类,为确定性故障和随机性故障。
确定性故障是指控制系统主机中的硬件损坏或者只要满足一定条件,数控机床必然会发生某些故障。这类故障普遍具有不可恢复性,如放任不处理,数控机床将不能恢复正常运行。
随机性故障是指数控机床在运行过程中偶然发生的故障,这类故障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很难找到原因,故障的发生往往与参数的设定、部件的安装质量、软件设计问题甚至工作环境相关,具有可恢复性,然而重启运行一段时间后,依然有发生同样故障的可能。
避免确定性故障,关键在于精心的维护,而随机性故障的避免,要加强数控系统的维护和监察,确保电气箱的密封,配合可靠的安装、连接,正确的接地和屏蔽,杜绝随机性故障的发生。
数控机床常见的故障问题有以下几种:
一、主轴部件故障
数控机床的主轴结构中,刀具自动夹紧结构、自动调速装置较容易出现故障,若刀具夹紧后不能松开,则考虑调整松刀液压缸压力和行程开关装置,或调整碟形弹簧上的螺母,减小弹簧压合量。
二、进给传动链故障
当机械部件未运行到规定位置、定位精度下降、爬行、反向间隙增大,则考虑进给传动链发生故障,要通过提高传动精度、提高转动刚度、提高运动精度、对滚动导轨进行防护。
三、自动换刀装置故障
当加工中心机械手臂发生旋转速度快慢不均、手臂升降不动作、机械手旋转不到位等现象,考虑自动换刀装置出现故障。可以通过修复液压缸内壁,更换支撑环O形圈,重装调整试车流程来处理故障。
四、电器控制系统故障
电器控制系统故障分为“弱电”故障和“强电”故障两大类。弱电故障又有硬件故障与软件故障之分,硬件故障是指各局部的集成电路芯片,分立电子元件、接插件以及外部衔接组件等发作的故障,软件故障是指加工程序出错,计算机运转出错等。
强电故障是指控制系统中的主回路或高压、大功率回路中的开关、熔断器、电动机、电磁铁、接触器等电气元器件及其所组成的控制电路出现故障。强电故障发作概率高于弱电故障,必须引起注意。
⑤ 数控车床常见故障有哪些
1、主轴部件故障
由于使用调速电机,数控机床主轴箱结构比较简单,容易出现故障的部位是主轴内部的刀具自动夹紧机构、自动调速装置等。为保证在工作中或停电时刀夹不会白行松脱,刀具自动夹紧机构采用弹簧夹紧,并配行程开关发出夹紧或放松信号。若刀具夹紧后不能松开,则考虑调整松刀液压缸压力和行程开关装置或调整碟形弹簧上的螺母,减小弹簧压合量。此外,主轴发热和主轴箱噪声问题,也不容忽视,此时主要考虑清洗主轴箱,调整润滑油量,保证主轴箱清洁度和更换主轴轴承,修理或更换主轴箱齿轮等。
2、进给传动链故障
在数控机床进给传动系统中,普遍采用滚珠丝杠副、静压丝杠螺母副、滚动导轨、静压导轨和塑料导轨。所以进给传动链有故障,主要反映是运动质量下降。如:机械部件未运动到规定位置、运行中断、定位精度下降、反向间隙增大、爬行、轴承噪声变大(撞车后)等。对于此类故障可以通过以下措施预防:
(1)提高传动精度
调节各运动副预紧力,调整松动环节,消除传动间隙,缩短传动链和在传动链中设置减速齿轮,也可提高传动精度。
(2)高传动刚度
调节丝杠螺母副、支承部件的预紧力及合理选择丝杠本身尺寸,是提高传动刚度的有效措施。刚度不足还会导致工作台或拖板产生爬行和振动以及造成反向死区,影响传动准确性。
(3)提高运动精度
在满足部件强度和刚度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运动部件的质量,减小旋转零件的直径和质量,以减小运动部件的惯性,提高运动精度。
(4)导轨
滚动导轨对赃物比较敏感,必须要有良好的防护装置,而且滚动导轨的预紧力选择要恰当,过大会使牵引力显著增加。静压导轨应有一套过滤效果良好的供油系统。
3、自动换刀装置故障
自动换刀装置故障主要表现在:刀库运动故障、定位误差过大、机械手夹持刀柄不稳定、机械手运动误差较大等。故障严重时会造成换刀动作卡住,机床被迫停止工作。
(1)刀库运动故障
若连接电机轴与蜗杆轴的联轴器松动或机械联接过紧等机械原因,会造成刀库不能转动,此时必须紧固联轴器上的螺钉。若刀库转动不到位,则属于电机转动故障或传动误差造成。若现刀套不能夹紧刀具,则需调整刀套上的调节螺钉,压紧弹簧,顶紧卡紧销。当出现刀套上/下不到位时,应检查拨又位置或限位开关的安装与调整情况。
(2)换刀机械手故障
若刀具夹不紧、掉刀,则调整卡紧爪弹簧,使其压力增大,或更换机械手卡紧销。若刀具夹紧后松不开
⑥ CNC加工中心换刀程序和换刀故障一般怎么检测
CNC加工中心换刀的指令是M06指令,从刀库调用一把新刀安装在主轴上,车床并把主轴上原来的旧刀还回刀库。执行M06指令后,刀具将被自动地安装在主轴上。加工中心M06为非模态后作用M功能。在执行M06指令前,一定要用G28指令让机床返回参考点,并且取消一切补偿,这是因为有增量式位置检测元件的Z轴,为了保证换刀时主轴准停功能的可靠性,必须让机床返回参考点,否则换刀动作可能无法完成。
在通常情况下,CNC加工中心换刀功能出现故障的原因主要有:某个输入或输出信号不对,出现短路、断路,位置检测不到位,刀库乱刀,数刀计数器出错,继电器损坏;由于与之有的液压、气压系统,机械卡死、松脱等影响。但是有那么一些故障很少遇见,特别在资料不祥无提示,故障点隐蔽,报警信息少,甚至无报警情况下,需要仔细认真的去观察分析。
在自动加工方式下,每当执行换刀语句(M06)时,突然跳到下面的插补语句,不换刀而直接以原来的刀具加工。同时,后面刀库中刀具仍然在预选过程中。无任何报警信息。在通常情况下,不能换刀或者不能执行换刀语句的问题是很常见的,此例中,后面的自动刀库中刀具仍然在预选过程中,而且已经在利用原来的刀具加工。
为了确保人身和设备和安全,必须即时停机。为了进一步查找原因,在MDI方式下单独执行换刀语句(如:“T2;M06”),刀具能够交换。由此确定不是执行机构本身的问题。是否系统操作不规范、电源电压波动大或其它外界干扰因素,导致系统偶然出现紊乱。重新启动运行,故障依旧。在MDI方式下,执行换刀和插补语句连贯时(如:“T2;M06;G01X200.0Y150.0;M30;”试运行的现象与自动方式下完全一样。决定进一步查看PMCPRM参数两面中的定时器(TIMER)、计数器(COUNTER)、数据表(DATA)、保持继电器(KEEPRL),厂家没有完整的提供标准参数和具体对照含义,本工段有一完全相同的该型加工中心,将两设备设置到相同的模式下,以正常的参数作为参考标准一一排除,发现KEEPRL中K03#1=1;而正常的K03#1=0;该类数据通常作为定义或支持某个功能的实现。在确保即时停机的情况下,修改该位为“0”,试运行。机床恢复正常。
⑦ 什么是自动换刀装置
一、自动换刀装置的形式
自动换刀装置是数控机床的重要执行机构,它的形式多种多样,目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回转刀架换刀;
2.排式刀架换刀;
3.更换主轴头换刀;
4.带刀库的自动换刀系统
在这里我对数控机床常见的这几种换刀系统逐一介绍,首先介绍一下回转刀架换刀系统。
二、回转刀架
数控机床使用的回转刀架是比较简单的自动换刀装置,常用的类型有四方刀架、六角刀架,即在其上装有四把、六把或更多的刀具。
回转刀架必须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刚度,以承受粗加工的切削力:同时要保证回转刀架在每次转位的重复定位精度。下面我们结合一台四工位的四方刀架了解一下其换刀过程及原理。并结合换刀原理分析一下四方刀架的常见故障现象及原因。常见机床四方刀架如图一(左)。
图一数控机床刀架或刀库是由机床PLC来进行控制,对于普通的四工位刀架来说,控制比较简单,一般用于普通的车床。我们分析车床刀架的控制原理其实就是指刀架的整个换刀过程,刀架的换刀过程其实是通过PLC对控制刀架的所有I/O信号进行逻辑处理及计算。实现刀架的顺序控制。另外为了保证换刀能够正确进行,系统一般还要设置一些相应的系统参数来对换刀过程进行调整。下面我们分析PLC控制下的换刀过程。在分析之前,我们首先了解刀架控制的电气部分。刀架电气控制部分如图二所示。图二中的a是刀架控制的强电部分,主要是控制刀架电机的正转和反转,来控制刀架的正转和反转;图b是刀架控制的交流控制回路,主要是控制两个交流接触器的导通和关闭来实现a中的强电控制;图c部分是刀架控制的继电器控制回路及PLC的输入及输出回路,整个过程的控制最终是由这个模块来完成的。 图中各器件的作用如下:
序号 名称 含义
1 M2 刀架电动机
2 QF3 刀架电动机带过载保护的电源空开
3 KM5、KM6 刀架电动机正、反转控制交流接触器
4 KA1 由急停控制的中间继电器
5 KA6、KA7 刀架电动机正、反转控制中间继电器
6 S1~S4 刀位检测霍尔开关
7 SB11 手动刀位选择按钮
8 SB12 手动换刀启动按钮
9 RC3 三相灭弧器
10 RC9、RC10 单相灭弧器
自动刀架控制涉及到的I/O信号如下:
PLC输入信号:
X2.7:刀架电动机过热报警输入;
X3.0~X3.3:1~4号刀到位信号输入;
X30.6:手动刀位选择按钮信号输入;
X30.7:手动换刀启动按钮信号输入;
PLC输出信号:
Y0.6:刀架正转继电器控制输出;
Y0.7:刀架反转继电器控制输出。
我们现在已经清楚了刀架控制的I/O信号,下面我们结合这些信号来分析一下换刀过程,刀架换刀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手动换刀,一种是通过T指令进行自动换刀。我们以手动状态为例,介绍一下换刀过程及常见故障。
1、首先我们将机床调至手动状态,通过刀位选择按键进行目的刀位选择,有的系统是利用波段开关的形式进行实现,有的系统是利用记数的形式来实现,比如说通过检测刀位选择信号(X30.6)的状态,如果按下刀位选择按键,X30.6的状态应该会改变一次,计数器的数值会发生改变,系统选择的目的刀具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2、选择目的刀具完成以后,下面就是将机床刀架的当前刀位转换到目的刀位。我们按下刀位转换按键X30.7以后。这时系统PLC输出一个刀架正转信号Y0.6,KA6吸合;KM5吸合,这时刀架电机开始正向旋转,刀架开始正转。
3、刀架在正向旋转的过程中不停的对刀位输入信号进行检测,如图3所示,每把刀具各有一个霍尔位置检测开关。各刀具按顺序依次经过发磁体位置产生相应的刀位信号。当产生的刀位信号和目的刀位寄存器中的刀位相一致的时候,PLC认为所选刀具已经到位。
图34、刀具到位以后,刀架仍继续正向旋转一段时间,然后停止正向旋转(Y0.6停止输出),延时一段时间以后,刀架反转控制信号Y0.7有效,此时刀架开始反转,反转过程其实就是刀架锁紧的过程,此过程延续一段时间,直到刀架锁紧到位,但反转时间不宜过长或过短。过长就有可能烧坏电机或造成电机过热空开跳闸,时间过短有可能造成刀架不能够锁紧。刀架锁紧以后,整个换刀过程结束。
安全互锁
1、架电动机长时间旋转,而检测不到刀位信号,则认为刀架出现故障,立即停止刀架电动机,以防止将其损坏并报警提示;
2、刀架电动机过热报警时,停止换刀过程,并禁止自动加工;
我们现在已经对此种刀架的换刀原理有所了解,那么对于此种刀架在工作过程中常见的一些故障我们应该很容易分析出他的原因。常见的故障现象如下:
故障现象一:选择了目标刀位,按下刀位转换按钮以后,电动刀架不转;
故障现象二:选择了目标刀位,按下刀位转换按钮以后,电动刀架转个不停;
我们现在就以这两种比较典型的故障现象来分析一下故障原因,希望大家有所收获,比如故障现象一;这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故障现象,出现此现象后我们应该利用怎样的方法才能够比较容易去解决。
从上面的叙述中我们已经了解了换刀的整个过程, 如图四,如果刀架不动,我们应该怎么样去检修呢?
1、首先我们可以利用现象比较明显,比较容易观察到的地方来进行判断,在这里我们可以把接触器作为一个特殊点,以接触器为分界点,作出一个初步判断,可以观察一下接触器是否动作,如果接触器动作我们可以听到接触器吸合的声音,相反则听不到。
2、接触器吸合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判断出换刀过程中的① ④没有问题。那么问题应该在⑤ 或 ⑥上,具体原因如下:
1)电机电源缺相或电压过低;
2)接触器主触点被烧坏或接触不良;
3)刀架电机电源相序错,造成电机旋转方向发生改变,刀架选刀的过程变成刀架锁紧的过程;
4)电机被烧坏;
5)刀架锁得太紧或被机械卡死等。
3、接触器在没有吸合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判断出故障原因有可能出在①⑤这几步上,具体分析过程如下:
1)KM5没有吸合的情况下,观察KA6是否吸合,如果KA6已经动作,那么可以测量一下KM5线圈有没有烧坏,控制电缆有没有断线,KA6的触点接触是否良好。
2)如果KA6没有动作,可以通过观察PLC的输入输出寄存器的状态来确定刀架正转信号Y0.6是否有输出,如果有输出,可以检测一下继电器KA6线圈是否被烧坏,PLC输出板是否有问题,系统PLC到KA6的连线是否有问题。如果没有输出,则检查一下是否PLC编写有误,是否有些换刀条件没有满足。
⑧ 加工中心自动换刀换到一半时被复位了请问该怎么办
机床说明书上有具体操作,我们这也经常出现这个问题,打字不好解释专,一般情况下在MDI输入属G95待手动换刀按钮指示灯亮时按住按钮直到刀回到刀库!刀是斜的没事,刀套经常换刀磨损了会变松,换刀时自动掉不下来就行!
⑨ 数控机床常见机械故障及防范措施有哪些
数控机床常见机械故障及防范措施:
一、主轴部件故障
由于使用调速电机,数控机床主轴箱结构比较简单,容易出现故障的部位是主轴内部的刀具自动夹紧机构、自动调速装置等。为保证在工作中或停电时刀夹不会自行松脱,刀具自动夹紧机构采用弹簧夹紧,并配行程开关发出夹紧或放松信号。若刀具夹紧后不能松开,则考虑调整松刀液压缸压力和行程开关装置或调整碟形弹簧上的螺母,减小弹簧压合量。此外,主轴发热和主轴箱噪声问题,也不容忽视,此时主要考虑清洗主轴箱,调整润滑油量,保证主轴箱清洁度和更换主轴轴承,修理或更换主轴箱齿轮等。
二、进给传动链故障
在数控机床进给传动系统中,普遍采用滚珠丝杠副、静压丝杠螺母副、滚动导轨、静压导轨和塑料导轨。所以进给传动链有故障,主要反映是运动质量下降。如:机械部件未运动到规定位置、运行中断、定位精度下降、反向间隙增大、爬行、轴承噪声变大(撞车后)等。
对于此类故障可以通过以下措施预防:
(1)提高传动精度调节各运动副预紧力,调整松动环节,消除传动间隙,缩短传动链和在传动链中设置减速齿轮,也可提高传动精度。
(2)提高传动刚度。调节丝杠螺母副、支承部件的预紧力及合理选择丝杠本身尺寸,是提高传动刚度的有效措施。刚度不足还会导致工作台或拖板产生爬行和振动以及造成反向死区,影响传动准确性。
(3)提高运动精度。在满足部件强度和刚度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运动部件的质量,减小旋转零件的直径和质量,以减小运动部件的惯性,提高运动精度。
(4)导轨滚动导轨对赃物比较敏感,必须要有良好的防护装置,而且滚动导轨的预紧力选择要恰当,过大会使牵引力显著增加。静压导轨应有一套过滤效果良好的供油系统。
三、自动换刀装置故障
自动换刀装置故障主要表现在:刀库运动故障、定位误差过大、机械手夹持刀柄不稳定、机械手运动误差较大等。故障严重时会造成换刀动作卡住,机床被迫停止工作。
1、刀库运动故障
若连接电机轴与蜗杆轴的联轴器松动或机械联接过紧等机械原因,会造成刀库不能转动,此时必须紧固联轴器上的螺钉。若刀库转动不到位,则属于电机转动故障或传动误差造成。若出现刀套不能夹紧刀具,则需调整刀套上的调节螺钉,压紧弹簧,顶紧卡紧销当出现刀套上/下不到位时,应检查拨叉位置或限位开关的安装与调整情况。
2、换刀机械手故障
若刀具夹不紧、掉刀,则调整卡紧爪弹簧,使其压力增大,或更换机械手卡紧销若刀具夹紧后松不开,应调整松锁弹簧后的螺母,使zui大载荷不超过额定值。若刀具交换时掉刀,则属于换刀时主轴箱没有回到换刀点或换刀点漂移造成,应重新操作主轴箱,使其回到换刀位置,重新设定换刀点。
四、各轴运动位置行程开关压合故障
在数控机床上,为保证自动化工作的可靠性,采用了大量检测运动位置的行程开关机床。经过长期运行,运动部件的运动特性发生变化,行程开关压合装置的可靠性及行程开关本身品质特性的改变,对整机性能产生较大影响。一般要适时检查和更换行程开关,可消除因此类开关不良对机床的影响。
五、配套辅助装置故障
1、液压系统
液压泵应采用变量泵,以减少液压系统的发热油箱内安装的过滤器,应定期用汽油或超声波振动清洗。常见故障主要是泵体磨损、裂纹和机械损伤此时一般必须大修或更换零件。
2、气压系统
用于刀具或工件夹紧、安全防护门开关以及主轴锥孔吹屑的气压系统中,分水滤气器应定时放水,定期清洗,以保证气动元件中运动零件的灵敏性。阀心动作失灵、空气泄漏、气动元件损伤及动作失灵等故障均由润滑不良造成,故油雾器应定期清洗。此外,还应经常检查气动系统的密封性。
3、润滑系统
包括对机床导轨、传动齿轮、滚珠丝杠、主轴箱等的润滑。润滑泵内的过滤器需定期清洗、更换,一般每年应更换一次。
4、冷却系统
它对刀具和工件起冷却和冲屑作用。冷却液喷嘴应定期清洗。
5、排屑装置
排屑装置是具有独立功能的附件,主要保证自动切削加上顺利进行和减少数控机床的发热。因此排屑装置应能及时自动排屑,其安装位置一般应尽可能靠近刀具切削区域。
⑩ 数控机床常见故障有哪些
1、主轴部件故障
由于使用调速电机,数控机床主轴箱结构比较简单,容易出现故障的部位是主轴内部的刀具自动夹紧机构、自动调速装置等。为保证在工作中或停电时刀夹不会白行松脱,刀具自动夹紧机构采用弹簧夹紧,并配行程开关发出夹紧或放松信号。若刀具夹紧后不能松开,则考虑调整松刀液压缸压力和行程开关装置或调整碟形弹簧上的螺母,减小弹簧压合量。此外,主轴发热和主轴箱噪声问题,也不容忽视,此时主要考虑清洗主轴箱,调整润滑油量,保证主轴箱清洁度和更换主轴轴承,修理或更换主轴箱齿轮等。
2、进给传动链故障
在数控机床进给传动系统中,普遍采用滚珠丝杠副、静压丝杠螺母副、滚动导轨、静压导轨和塑料导轨。所以进给传动链有故障,主要反映是运动质量下降。如:机械部件未运动到规定位置、运行中断、定位精度下降、反向间隙增大、爬行、轴承噪声变大(撞车后)等。对于此类故障可以通过以下措施预防:
(1)提高传动精度
调节各运动副预紧力,调整松动环节,消除传动间隙,缩短传动链和在传动链中设置减速齿轮,也可提高传动精度。
(2)高传动刚度
调节丝杠螺母副、支承部件的预紧力及合理选择丝杠本身尺寸,是提高传动刚度的有效措施。刚度不足还会导致工作台或拖板产生爬行和振动以及造成反向死区,影响传动准确性。
(3)提高运动精度
在满足部件强度和刚度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运动部件的质量,减小旋转零件的直径和质量,以减小运动部件的惯性,提高运动精度。
(4)导轨
滚动导轨对赃物比较敏感,必须要有良好的防护装置,而且滚动导轨的预紧力选择要恰当,过大会使牵引力显著增加。静压导轨应有一套过滤效果良好的供油系统。
3、自动换刀装置故障
自动换刀装置故障主要表现在:刀库运动故障、定位误差过大、机械手夹持刀柄不稳定、机械手运动误差较大等。故障严重时会造成换刀动作卡住,机床被迫停止工作。
(1)刀库运动故障
若连接电机轴与蜗杆轴的联轴器松动或机械联接过紧等机械原因,会造成刀库不能转动,此时必须紧固联轴器上的螺钉。若刀库转动不到位,则属于电机转动故障或传动误差造成。若现刀套不能夹紧刀具,则需调整刀套上的调节螺钉,压紧弹簧,顶紧卡紧销。当出现刀套上/下不到位时,应检查拨又位置或限位开关的安装与调整情况。
(2)换刀机械手故障
若刀具夹不紧、掉刀,则调整卡紧爪弹簧,使其压力增大,或更换机械手卡紧销。若刀具夹紧后松不开,应调整松锁弹簧后的螺母,使最大载荷不超过额定值。若刀具交换时掉刀,则属于换刀时主轴箱没有回到换刀点或换刀点漂移造成,应重新操作主轴箱,使其回到换刀位置,重新设定换刀点。
4、各轴运动位置行程开关压合故障
在数控机床上,为 保证自动化丁作的可靠性,采用了大量检测运动位置的行程开关。机床经过长期运行,运动部件的运动特性发生变化,行程开关压合装置的可靠性及行程开关本身品质特性的改变,对整机性能产生较大影响。一般要适时检查和更换行程开关,可消除因此类开关不良对机床的影响。
5、配套辅助装置故障
液压系统。液压泵应采用变量泵,以减少液压系统的发热。油箱内安装的过滤器,应定期用汽油或超声波振动清洗。常见故障主要是泵体磨损、裂纹和机械损伤,此时一般必须大修或更换零件。
气压系统。用于刀具或工件夹紧、安全防护门开关以及主轴锥孔吹屑的气压系统中,分水滤气器应定时放水,定期清洗,以保证气动元件中运动零件的灵敏性。阀心动作失灵、空气泄漏、气动元件损伤及动作失灵等故障均由润滑不良造成,故油雾器应定期清洗。此外,还应经常检查气动系统的密封性。
润滑系统。包括对机床导轨、传动齿轮、滚珠丝杠、主轴箱等的润滑。润滑泵内的过滤器需定期清洗、更换,一般每年应更换一次。
冷却系统。它对刀具和工件起冷却和冲屑作用。冷却液喷嘴应定期清洗。
排屑装置。排屑装置是具有独立功能的附件,主要保证自动切削加工顺利进行和减少数控机床的发热。因此排屑装置应能及时自动排屑,其安装位置一般应尽可能靠近刀具切削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