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扶梯的自动扶梯
自动扶梯是带有循环运行梯级,用于向上或向下倾斜输送乘客的固定电力驱
动设备。(摘自国标GB16899-1997)
自动扶梯是由一台特种结构形式的链式输送机和两台特殊结构形式的胶带输送机所组合而成,带有循环运动梯路,用以在建筑物的不同层高间向上或向下倾斜输送乘客的固定电力驱动设备(见右图)。运载人员上下的一种连续输送机械。
自动扶梯由梯路(变型的板式输送机)和两旁的扶手(变形的带式输送机)组成。其主要部件有梯级、牵引链条及链轮、导轨系统、主传动系统(包括电动机、减速装置、制动器及中间传动环节等)、驱动主轴、梯路张紧装置、扶手系统、梳板、扶梯骨架和电气系统等。梯级在乘客入口处作水平运动(方便乘客登梯),以后逐渐形成阶梯;在接近出口处阶梯逐渐消失,梯级再度作水平运动。这些运动都是由梯级主轮、辅轮分别沿不同的梯级导轨行走来实现的。
自动扶梯的主要参数有:
提升高度:一般在10米以内,特殊情况可到几十米。
倾斜角度:一般为30°、35°。
速度:一般为0.5米/秒,有的梯型可达到0.65米/秒、0.75米/秒
梯级宽度:600毫米、800毫米,1000毫米。
理论输送能力:按照速度0.5米/秒计算,不同梯级宽度的输送能力相应为4500人/时、6750人/时、9000人/时。
梯级节距和牵引链节距等。
可广泛用于车站、码头、商场、机场和地下铁道等人流集中的地方。1900年,巴黎国际博览会展出的一台阶梯状动梯是现代自动扶梯的雏形。以后,自动扶梯在各国得到迅速发展。 自动扶梯的核心部件是两根链条,它们绕着两对齿轮进行循环转动。在扶梯顶部,有一台电动机驱动传动齿轮,以转动链圈。典型的自动扶梯使用100马力的发动机来转动齿轮。发动机和链条系统都安装在构架中,构架是指在两个楼层间延伸的金属结构。
与传送带移动一个平面不同,链圈移动的是一组台阶。自动扶梯最有趣的地方是这些台阶的移动方式。链条移动时,台阶一直保持水平。在自动扶梯的顶部和底部,台阶彼此折叠,形成一个平台。这样使上、下自动扶梯比较容易。
自动扶梯上的每一个台阶都有两组轮子,它们沿着两个分离的轨道转动。上部装置(靠近台阶顶部的轮子)与转动的链条相连,并由位于自动扶梯顶部的驱动齿轮拉动。其他组的轮子只是沿着轨道滑动,跟在第一组轮子后面。
两条轨道彼此隔开,这样可使每个台阶保持水平。在自动扶梯的顶部和底部,轨道呈水平位置,从而使台阶展平。每个台阶内部有一连串的凹槽,以便在展平的过程中与前后两个台阶连接在一起。
除转动主链环外,自动扶梯中的电动机还能移动扶手。扶手只是一条绕着一连串轮子进行循环的橡胶输送带。该输送带是精确配置的,以便与台阶的移动速度完全相同,让乘用者感到平稳。
自动扶梯系统不像电梯那样能够使人上升几十层楼,但很适用于提供短距离运输。这是因为自动扶梯的高负载率。电梯满员后,必须等它到达指定楼层并返回后其他人才能上电梯。而在自动扶梯上,只要有一个人到达上层,就会为其他人腾出位置。 1.1产品定义
是一种带有循环运行梯级,用于向上或向下倾斜输送乘客的固定电力驱动设备,它具有连续工作,运输量大的特点。因此广泛用于人流集中的地铁、轻轨、车站、机场、码头、商店及大厦等公共场所的垂直运输。其结构主要由梯级、梯级驱动装置、驱动主机、传动部件、紧张装置、扶手装置、金属结构、梯级导轨、上下盖板、梳齿板、安全装置及电气部分等部件组成。
1.2产品分类
1.2.1 按扶手装饰分类
1)全透明式:指扶手护壁板采用全透明的玻璃制作的自动扶梯,按护壁板采用玻璃的形状又可进一步分为曲面玻璃式和平面玻璃式。
2)不透明式:指扶手护壁板采用不透明的金属或其他材料制作的自动扶梯。由于扶手带支架固定在护壁板的上部,扶手带在扶手支架导轨上作循环运动,因此不透明式其稳定性优于全透明式。主要用于地铁、车站、码头等人流集中的高度较大的自动扶梯。
3)半透明式:指扶手护壁板为半透明的,如采用半透明玻璃等材料的扶手护壁板。
就扶手装饰而言,全透明的玻璃护壁板具有一定的强度,其厚度不应小于6mm,加上全透明的玻璃护壁板有较好的装饰效果,所以护壁板采用平板全透明玻璃制作的自动扶梯占绝大多数。
1.2.2 按梯级驱动方式分类
1)链条式:指驱动梯级的元件为链条的自动扶梯。
2)齿条式:指驱动梯级的元件为齿条的自动扶梯。
由于链条驱动式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所以目前大多数自动扶梯均采用链条驱动式结构。
1.2.3 按提升高度分类
1)小提升高度自动扶梯:提升高度3~10m;
2)中提升高度的自动扶梯:提升高度10~45m;
3)大提升高度的自动扶梯:提升高度45~65m。1.3规格
1.4执行标准
GB16899-2011《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JB/T8545—2010《自动扶梯梯级链、附件及链轮》
1.5产品的主要技术要求
1)提升高度h
提升高度是指使用自动扶梯的出入口两楼层之间的垂直距离。
对于倾斜角为35°的自动扶梯,其提升高度不应超过6m。
2)名义宽度z1
名义宽度是指梯级宽度的公称尺寸(580mm~1100mm),通常为600mm、800mm和1000mm三种规格。
3)名义速度v
自动扶梯在空载情况下的运行速度,是制造厂商所设计确定并实际运行的速度。
自动扶梯倾斜角α小于30°时,其额定速度不应超过0.75m/s ,通常为0.5m/s、0.65 m/s和0.75 m/s ;
自动扶梯倾斜角α大于30°,但不大于35°时,其额定速度不应超过0.5m/s且提升高度h不大于6m。
4)倾斜角α
梯级运行方向与水平面构成的最大角度,通常自动扶梯的倾斜角为30°和35°两种。
自动扶梯的倾斜角α一般不应超过30°,当提升高度不超过6m,额定速度不超过0.5m/s时,倾斜角α允许增至35°。
5)理论输送能力 t
自动扶梯每小时理论输送的人数,按下式计算:
t ………………………(1)
式中: t——理论输送能力(人/h);
——额定速度(m/s) 名义宽度(mm) 额定速度(m/s) /0.50.650.75600 4500 5850 6750 800 6750 8775 10125 1000 9000 11700 13500 ——系数;
对常用的宽度其 值为:
当 Z1=0.6m时, k=1.0
当 Z1=0.8m时, k=1.5
当 Z1=1.0m时, k=2.0
按公式(1)计算的理论输送能力见右表。 理论输送能力 (人/h) 1.6设计选用要点
1.6.1 自动扶梯的总体布置形式
自动扶梯的输送能力与其总体布置形式密切相关,应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采用合理的布置形式,其基本布置形式有下列几种(见图)。 d平行并列布置 e交叉布置 c单列重叠布置 b单列连续布置 a单台布置 图4 自动扶梯总体布置
注:a、b、c三种布置形式,在同一时间内只能实现层楼间单向输送乘客,因此适用于客流量较小的小型商店和车站等处使用。
d和e两种布置形式,能实现同一时间内双向输送乘客,适用于客流量较大的大型百货商场等处使用。
1.6.2 自动扶梯的相邻区域
1)出入口的通行区域
在自动扶梯的出入口,应有充分畅通的区域,以容纳进(出)自动扶梯的乘客,该区域的宽度应大于或等于扶手带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其在深度方向,从自动扶梯的扶手带端部起,向外延伸至少2.5m。
若该通行区域的宽度达到扶手带中心距b1的两倍以上,则其深度方向尺寸可减至2m。
设计人员应将该通行区域视为整个交通输送系统的一部分,因此实际上有时需要适当增大。
2)梯级、踏板上方的安全高度
自动扶梯的梯级上方,应有不小于2.3m的垂直净通过高度。该净高度应沿整个梯级、踏板的运动全行程,以保证自动扶梯的乘客安全无阻碍的通过。
3)扶手带外缘与建筑物或障碍物之间的安全距离
扶手带中心线与相邻建筑物墙壁或障碍物之间的水平距离,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小于500mm,该距离应保持到自动扶梯梯级上方至少2.1m的高度处。
如果采取适当措施可避免伤害的危险,则此2.1m的高度可适当减少。
对平行并列布置或交叉布置的自动扶梯,为防止相邻自动扶梯运动引起的伤害,相邻两台自动扶梯扶手带外缘之间距离应大于500mm。4)与楼板交叉处以及交叉布置的自动扶梯之间的防护
自动扶梯与楼板交叉处以及各交叉布置的自动扶梯相交叉的三角形区域,除了应满足上述3)的安全距离的要求外,还应在外盖板上方设置一个无锐利边缘的垂直防碰保护板,其高度不应小于0.3m,例如用一个无孔的三角形保护板。
如扶手带中心线与任何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0.5m时,则不须采用防碰保护板。
5)自动扶梯上端部楼板边缘的保护
自动扶梯与上层楼板相交处,为了满足上述2)梯级、踏板上方的安全高度,在上层楼板上应开有一定尺寸的孔,为了防止乘客有坠落或挤刮伤害的危险,在开孔楼板的边缘应设有规定高度的护栏。
6)自动扶梯的照明
自动扶梯及其周边,特别是在梳齿板的附近应有足够的照明,室内或室外自动扶梯出入口处地面的照度分别至少为50lx或15lx。
② 自动扶梯上应有哪些必需的机械和电气安全装置
电梯本来身是一种完善的运输设备自,它采用了多种安全措施来消除坠落、冲顶等安全隐患。只要电梯正确使用和定期维修、检查,就不会发生安全事故。主要的安全保护装置有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
限速器是一个超速探测装置,一般安装在电梯机房或电梯井道顶部,也有装于底坑的情况。当电梯超速达到设定的电气动作速度时,它会通过电气开关切断电梯的安全回路,进而切断系统电源。如果电梯由于重力或惯性还继续超速,会触发限速器的机械动作装置,使限速钢丝绳停止运动,从而提拉安全钳。
安全钳是一个制动装置,安装在电梯轿厢或电梯对重装置底部。它包括提拉机构和制动机构两部分。 提拉机构的作用是将限速器的机械动作传递到制动机构并使制动机构动作,制动机构动作后其内部的楔形块会将电梯卡在导轨上 , 避免电梯进一步坠落。
缓冲器安装在电梯井道的底坑。它的作用是防止电梯墩底。电梯墩底时它可以减少冲击,以降低对电梯本身及电梯内乘客的伤害。
③ gb16899-2011中规定,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必须具备的监控和安全装置有哪些
2012年7月31日起,抄电梯行业GB16899-2011《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正式实施。据了解,此项新国标强制要求所有自动扶梯及人行道增设防碰挡板、围裙防夹装置、警示标志、防攀爬翻越措施、扶手防滑装置等;而在技术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参数要求,如传动元件安全系数、制停距离标准等。无疑,新标准的正式实施将大大增强公众的乘梯安全,同时也将推动中国电梯标准化的发展进程。
④ 扶梯防爬装置|扶梯防碰装置|扶梯防撞装置|扶梯防攀爬装置和三角区挡板
在陕西三金电梯配件有限公司吧,网络他们的公司名就出来了
⑤ 自动扶梯必须设置哪些安全装置
有很多啊,机械类的,电气类的
过载保护,防逆转保护,梯级链断链保护,梯级丢失保护,梯级塌陷保护,梳齿板后退保护……
可以去找一份国标来看,上面都有的
⑥ 自动扶梯防逆转装置该如何试验在什么部位
防逆转装置的机械装置是:棘爪棘轮,各厂形式不同,方向是倒转时弹出卡内住棘轮。棘轮藏容在扶梯上部的驱动链轮内,随之转动;棘爪在一旁。在正常的正反转运动时,棘爪舌头不弹出。
棘爪后部有个连杆机构,电机控制摆动。
棘爪动作的前提:
1.主动失电,和关机都属,静止时也是;
2.被动失电,停电或其他安全开关动作。
otis此次,根据报道猜测,
螺栓松导致减速机前移----减速机链条张紧是需要一段距离,但设计时应该考虑安全距离,可松但链条不应脱落----链条不脱落,制动器就能制动;
驱动链条下应该有安全触点-----公共交通型必配-----脱落也会打掉安全开关-----棘爪动作
可以想象---安全开关没有动作啊,所有检验检测维保内容,安全开关是首要检查的,机械到未必
所以国家的结论是正确的,机械和电器设计严重缺陷。
试验:通常在厂里此功能是每台试验后出厂的,工地无法进行
试验的内容不会看动作,因为肯定动作,试验是看滑移距离600-1200,缓冲,避免突然停止的伤害。
总之,在浮躁的社会心态下,追求利润最大化,技术已是次要的了,许多人都会抄,但从来不问为什么,这样只能通过事故来学习长进了
⑦ 自动扶梯必须设置哪些安全装置
有好多呢,主机抱闸保护,防逆转保护,断链保护,梳齿板后退保护,楼层板开关,梯级塌陷检测,梯级丢失检测……各种各样的电气和机械安全装置,都是国标要求的~
⑧ 自动扶梯安全保护装置有哪些
自动扶梯的安全保护装置包括:扶手带入口安全保护装置、梳齿板异物保护装置、速度限制装置、非操纵性逆转保护装置、梯级链伸长、断裂和缩短保护装置、梯级下沉保护装置等。
⑨ 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必须具备的监控和安全装置都有哪些
1、紧急制抄动的制动器;
2、速度监控装置;
3、梯级链异常保护装置;
4、梳齿板异常保护装置;
5、扶手带出入口安全保护装置;
6、梯级下沉保护装置;
7、扶手带断带保护装置;
8、裙板保护装置;
9、警示标志装置;
10、机械防护装置。
⑩ 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有哪些主要的安全装置
我了解的如下:
电机过热保护------温度偏高即切断电源;
电机超速保护-----转速不在正常内速度范围内即切断电源;
采用蜗轮蜗容杆设计----防逆转;
驱动链断裂保护----一旦松或断裂即断电;
减速机移位保护-----减速机一旦螺栓松掉移位即断电;
前沿板下沉开关----一旦下沉即碰掉开关;
梳齿板开关----梳齿夹入异物超过一定力即断电;
手指保护装置----在入口扶手带下方,夹入异物超过一定力即断电;
梯级链保护----一旦逆转或超速,机械缓慢制动;
梯级轴下沉保护;
围裙板触点;
梯级链张紧触点;等等
可以说扶梯由于是载人工具,国家标准中安全要求是很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