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对制备CO2整个实验装置若漏气如何排查和处理
漏气的检测方法有很多,如果是不确定位置的,可以用点燃的小火柴在装置附近慢慢移动,看在哪里会突然熄灭.
也可以使用常见的澄清石灰水进行检测.
吸收的话推荐使用氢氧化钠溶液
⑵ 化学实验装置漏气如何找出漏气部位并补救
泡水里,贴胶带。
⑶ 如果装置确实漏气 怎样找回漏气位置 化学的 谢谢了呵呵
摘要 检测管道的方法:把管道或管道某一段取下,将其中一头接在不漏气的泵上,另一头用真空计测量,通过这个方法检测能够分清漏气点。
⑷ 化学实验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如发现装置漏气怎么办
立即停止实验,如果继续实验,会影响生成物的种类和数值大小。造成很大的实验误差。
精锐教育长宁天山
⑸ 最大气泡法实验一直漏气怎么办
这就是实验的失败,本身道具就是没有做到位,所以说才产生漏气。
这样的实验进行不下去的话,只有停止实验,重新连接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合格后,再进行实验,这样测得数据才准确。
实验步骤:
仪器准备与检漏。
将表面张力仪容器和毛细管洗净、烘干。在恒温条件下将一定量蒸馏水注入表面张力仪中,调节液面,使毛细管口恰好与液面相切。打开抽气瓶活塞,使体系内的压力降低,当U形管测压及两端液面出现一定高度差时,关闭抽气瓶活塞,若2~3min内,压差计的压差不变,则说明体系不漏气,可以进行实验。
仪器常数的测量。
打开抽气瓶活塞,调节抽气速度,使气泡由毛细管尖端成单泡逸出,且每个气泡形成的时间约为5~10s。当气泡刚脱离管端的一瞬间,压差计显示最大压差时,记录最大压力差,连续读取三次,取其平均值。再由手册中查出实验温度时水的表面张力σwater。
表面张力随溶液浓度变化的测定。
用移液管分别移取0.150mL、0.300mL、0.600mL、0.900mL、1.50mL、2.50mL、3.50mL待测液,移入7个50mL的容量瓶,配制成一定浓度的待测溶液。然后由稀到浓依次移取一定量的待测溶液,按照步骤(2)所述,置于表面张力仪中测定某浓度下待测溶液的表面张力。
随着待测液浓度的增加,测得的表面张力几乎不再随浓度发生变化。
⑹ 高中化学实验装置漏气如何处理
如果对气密性要求不高的实验,漏气影响不大,不是实验关键,则视情况忽略;
如果对气密性要求较高的实验,必须更换实验器材或采取其他有效措施,防止漏气。
⑺ 如果装置漏气,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如果装置漏气,可能的原因是密封圈破损或老化。
⑻ 实验室发生有毒气体爆炸泄漏怎样处置
1、如果有毒气体泄漏,人先撤离现场,再打开窗户通风。
2、酸或碱溶液沾到了皮肤上,用大量水洗即可。如果酸溶液溅入眼睛,先用稀碳酸氢钠溶液稀释,再用水洗。若是碱溶液,则先用硼酸溶液洗,再用水洗。
3、用石棉布盖上。
4、爆炸气体发生泄露后不能开关电器开关、不能打开排风扇或吸油烟机、避免穿化纤的衣服、动作要轻。通常学生实验过程中使用的药品的浓度和用量是有一定限制的,一般产生有害物质的量不会很多,遇到问题不要慌张,及时撤离,少量吸入一点有害物质不会对身体什么损伤,有不舒服的及时就医。
(8)实验室装置漏气如何解决扩展阅读:
易燃易爆物品目录
1、爆炸品:火药、炸药、烟花爆竹、爆药、爆破雷管、黑火药、导弹。
2、易燃液体:煤油、松节油、汽油。
3、腐蚀品:甲酸、冰醋酸、苯甲酰氯、丙烯酸、硝酸、硫酸、高氯酸、溴素。
4、压缩气体:二氧化碳、氨、氯、液化石油气。
5、自燃物品:植物油、动物油、脂肪、煤、木炭、锯末、干草、粮食、黄麻、大麻、剑麻纤维、细碎的金属。
⑼ 制气(氧气、二氧化碳)装置漏气怎么办在漏气口涂凡士林就可以了吗
教师在实验前都用热水来检查装置的是否漏气,在看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或在实验时看不到白烟从瓶塞边上冒出时就认为装置气密性良好。其实,在冷却的时候,瓶内压强急剧减小,此时还是有空气从微小的缝隙中进入,而且冷却时间越长进入空气越多,但又不易发觉,最终导致实验失败。我的改进方法很简单,就是在橡皮塞的孔周围涂上凡士林,并在集气瓶瓶口内侧及橡皮塞边缘涂上凡士林,在胶皮管与玻璃管的接口处用细铁丝扎紧,以确保燃烧结束后冷却期间外界空气找不到可入之孔。
所以在瓶口适当涂点凡士林可防止漏气,用塑料软瓶收集二氧化碳时沿瓶盖和瓶身缝隙处滴蜡烛可防止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