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三种方式制取氧气的装置是什么
双氧水(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a. 实验原理:过氧化氢(H2O2) ————→ 水(H2O) + 氧气(O2)
b. 注意事项:
a). 分液漏斗可以用长颈漏斗代替,但其下端应该深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b). 导管只需略微伸入试管塞
c). 气密性检查:用止水夹关闭,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漏斗中加入水,水面不持续下降,就说明气密性良好。
d). 装药品时,先装固体后装液体
e). 该装置的优点:可以控制反应的开始与结束,可以随时添加液体。
总结:若固体(或固体+固体)加热生成气体,选用高锰酸钾制氧气装置;
若固体+液体常温下制取气体,选用双氧水制取氧气装置。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但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A:
1)药品及其反应原理:
氯酸钾(白色晶体)或高锰酸钾(暗紫色固体 KMnO4)
`````````加热
高锰酸钾----→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二氧化锰
氯酸钾 --------→ 氯化钾 + 氧气
````````` 加热
2)实验装置:
排水法:
发生装置:试管,酒精灯,带有铁夹的铁架台.
收集装置:导管,集气瓶,水槽.
向上排气法:
发生装置:试管,酒精灯,带有铁夹的铁架台.
收集装置:导管,集气瓶.
a.注意事项:
①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以防止湿存水在反应过程中倒流到管底,使试管破裂.
②导管不可伸入试管太长,以利于氧气排出,防止药品堵塞导管.
③使用高锰酸钾反应时,需在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以防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④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适合于制取较多的氧气,但要注意二氧化锰一定要纯净,二氧化如果混有炭粉,制取氧气时就很容易发生爆炸,因此,使用二氧化锰时最好烧灼一下.
⑤药品要平铺在试管底均匀受热.
⑥加热时要使试管均匀受热(预热).
⑦铁夹夹在试管中上部.
⑧停止加热,先把导管撤出,在撤离酒精灯,否则水槽内水会倒流,导致试管爆裂.
b.适用范围:此装置适用于固体加热制取气体的反应.
(不适合于过氧化氢)
3)收集方法:
a.排水法----因为氧气难溶于水。
b.向上排空气法----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导气管应伸入瓶底,尽量排净空气)
4)验满方法: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如复燃,则已收满.
5)集满放置:充满氧气的集气瓶应盖上玻片口向上正放.
6)操作步骤(主要有七步):
口诀:"茶庄定点收利息"
1.查:查装置的气密性.
具体为:先把导管放入水中,染手手紧握试管,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放出,如果放出,说明装置不漏气.
原理:手握住,试管内气温高,气体压强大,气体体积大,如果不漏气,则气体从导管口排出,看见气泡.
2.装:装药品.用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
3.定:固定试管在铁架台上.
4.点:点燃酒精灯,均匀加热.
5.收:收集气体.
6.离:先让导管撤离水槽.
7.熄:熄灭酒精灯.
B:.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过氧化氢(H2O2)俗名双氧水,是氢和氧的另一种化合物.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常温即可分解放出氧气.
1)药品及其反应原理:
过氧化氢(H2O2) 二氧化锰
``````````二氧化锰
过氧化氢 -------→ 水 + 氧气
2)实验装置:试管
②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试验的改进装置有什么优点
确定氧气含量的装置:红磷,广口瓶,燃烧匙,导气管,烧杯,止水夹。
收集氧气装置:固加热型:高锰酸钾,试管,酒精灯,铁架台,棉花团,水槽,导气管,集气瓶
固液不加热型:铁架台,锥形瓶,二氧化锰,双氧水,分液漏斗,导气管,水槽,集气瓶
③ 氯酸钾制取氧气实验装置装药前检验气密性良好,但实验时水槽中的导管无气泡冒出,无法收集气体是怎么回事
集气瓶装满水了吗?
没有气泡可能是因为没装满水。
氯酸钾(不加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分解温度约500℃,加入二氧化锰可以降低加热分解温度(350℃左右)
那么这会有第二种可能:
酒精灯温度不够,导致氯酸钾没有分解,气体没有生成,导致导管无气泡冒出。
改进方法:在酒精灯上加一个网罩(用来增加受热温度,可以使用酒精喷灯)。
④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有哪几种 最好有图 用双氧水制氧气那个装置的优点是什么
你问的比来较奇怪应该不是什自么原题,只是自己这里不明白,氧气制取常有4种方法
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生成水与氧气
这里需要设备如图
⑤ 某同学用如图中的装置制取氧气.(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需对A装置改进的地方是______,这样做的目的
(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为了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应该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故填: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2)用B装置制取氧气时不需要加热,应该是利用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其中锥形瓶中盛放二氧化锰,分液漏斗中盛放过氧化氢溶液.
故填:二氧化锰;过氧化氢溶液.
(3)导管口开始有气泡冒出就收集,收集前集气瓶中的水未装满等操作都能够导致收集的氧气不纯.
故填:导管口开始有气泡冒出就收集.
(4)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应选择E装置;
验满氧气的方法是:
故填:E;在集气瓶口放一个带火星的木条,如果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收集满.
⑥ 氧气实验室制法实验装置是什么
4.注意事项
(1)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实验装置顺序要先下后上,从左至右装配仪器。并注意铁夹要夹在试管的中上部(离管口的1/4)左右处,试管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2)理和装入固体试剂?
加入高锰酸钾,并使之倾斜地铺在管底,不要让它堆积在底部。
(3)为什么要稍向下倾?
因加热时药品里所含的湿气变成水蒸气,到管口处冷凝成水滴而倒流,致使试管炸裂。
(4)为什么气泡刚冒出时不宜立即收集气体?
开始加热时排出的主要是空气,当气泡连续地并比较均匀地放出时,才是氧气,这时才能进行收集。
(5)为什么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在停止制氧时,应先把导管从水里拿出来,然后移去酒精灯?
如果先移去酒精灯,试管内温度降低,气压减小,水就沿导管被吸到热的试管里,有使试管破裂的可能。
(6)为什么试管内的导管不宜过长?
伸入试管内的导管不宜过长,以免气体难于排出。
(7)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怎样验证氧气已经集满?
用带有火星的木条去试验氧气,是鉴定氧气的一种常用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经集满。
(8)怎样验证制得的气体是氧气?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如果木条复燃,说明该气体是氧气。
⑦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仪器装置
一、实验名称
实验室制氧气
二、实验器材、药品
铁架台(带铁夹)、试管、棉回花、单孔橡胶答塞、玻璃导管、橡皮管、集气瓶、水槽、酒精灯、高锰酸钾
三、实验装置
把图画出来
四、实验原理
2KMnO4=△=K2MnO4+MnO2+O2↑
五、实验步骤
1.按照装制图装好整套装置
2.检查装置气密性
3.若气密性好则进行下一步,否则改进装置直至不漏气
4.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高锰酸钾,并在管口放一团棉花
5.将玻璃导管伸入水槽中
6.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
7.待到水槽中导管口产生气泡的速度变得均匀时,便可用排水法收集气体了
8.待集气瓶中的水排尽,便可将导管移出水槽,然后熄灭酒精灯
9.整理实验台
⑧ 如何将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发生装置进行适当改进
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用的是固液不加热装置,有漏斗,导管,双孔橡胶塞;高锰酸钾用的是固体加热装置,有带导管的单孔橡胶塞.所以要换的是橡胶塞和添加漏斗.
⑨ 用木炭代替红磷测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装置如图,该如何改进实验方案
磷燃烧后产物是固体,而木炭燃烧就是CO2,是气体,故改进措施是在集气瓶里装入适量NaOH等把CO2吸收掉!这样氧气体积就可以被检测出了,当然集气瓶最好标上刻度,做好标记。
⑩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有哪些改进的方法求学霸帮帮忙,谢谢
通过浓硫酸洗气,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