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磷化液加热装置的设计

磷化液加热装置的设计

发布时间:2022-11-05 20:20:33

Ⅰ 你好可以告诉我磷化池里面的结构吗急。。。。。

您好是喷淋的还是浸泡的?
喷淋的:通常把槽设置在喷淋处理段下部,可以和设备壳体设计成整体结构,也可以设计成单独部件,再与设备壳体联接。通常在储液槽上设置有溢流槽、挡渣板、排渣口、放水管、过滤板及水泵口等。槽体的材料采用5-8mm的钢板焊接而成。有做防腐处理,如采用玻璃钢衬里。有主槽与附槽,附槽是控制槽液高度和将槽液表面的浮物排至下水道。磷化槽与其他工序的槽的底部结构不一样。这是因为磷化液处理工件时有较多的沉渣产生,为了收集并将之排出槽外,磷化槽多为锥底,锥角40-45度,以使沉淀物存积在锥体部分,以使用泵抽至过滤器进行处理。加热装置一般是热交换器。
浸泡的:主槽按其结构特点可分为船形槽和矩形槽两种。船形槽用于连续生产,矩形槽用于间歇生产。主槽材料一般可用不锈钢、碳素钢、塑料、玻璃钢等制造。还有槽液搅拌装置、槽液配料和过滤沉淀装置。加热装置分直接蒸汽加热、间接蒸汽加热、电热管加热(电热管直接插入槽液中加热,结构简单,热效率高,但电热管的外壳应适应腐蚀性的槽液要求。此外,电热管直接加热磷化在管壁上很硬的磷酸盐垢,使加热效率大为下降。)、槽外加热等。

Ⅱ 磷化工艺流程

HP-101常温磷化液工艺

说明书

1.产品简介

常温磷化液主要用于钢材表面常温的磷化处理。在家用电器、汽车、摩托车和自行车、机械零配件、五金工具等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主要与油漆、粉末涂装、阴极电泳等工艺配套。

本产品为浅绿色高浓缩液。一般常温使用,节约能源、成本低、溶液稳定,耐蚀性、结合力、耐热性等性能较同类产品要好。

2.槽液的配制

先在槽中加入1/3体积的水,按常温磷化液与水为1:20的比例加入常温磷化液,再按2ml/L加入助进剂,均得搅拌均匀,然后加水至规定的体积,搅拌均匀后取样测定游离酸度和总酸度。

3.磷化工艺参数

磷化液外观浅绿色

游离酸度(点)0.8

总酸度(点)12

磷化时间(分钟)10-20

磷化温度(℃)10-30

4.工艺流程

除油→水洗→除锈→水洗→表调→磷化→水洗→水洗→烘干(或直接电泳)→喷涂→后处理

①前处理的除油、除锈要彻底

②表调剂的配制为2-4g/L,PH值9-10,溶液呈乳白混浊态。可按每天添加10%表调剂进行调整,也可按具体情况操作,如表调液或透明状则视为失效。工件表调后,可直接进入到磷化槽中磷化处理。

③磷化膜均匀、致密,灰色膜或灰色带浅金黄彩色膜。处理的时间可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以达到工件磷化要求为准。

④阴极电泳时,磷化后经水洗,再用去离子水清洗后,直接进入电泳槽;

⑤当工件需进行喷粉或喷漆时,磷化、清洗后,需烘干后,再进行后续工序。

5.槽液的调整

槽液在工作过程中,总酸度和游离酸度逐步下降,需要定期测定和补充。需补充调整时,直接添加浓缩液,每添加常温磷化液10ml/L,总酸度上升约2.3个点,游离酸度约0.6个点。当游离酸度偏时,可用碳酸钠调整,加2g/L下降约1个点。

当其它工艺参数正常,而工件表面磷化变慢、结晶变粗时,要适量添加助进剂时,可按正常使用量的5-10%进行补充。

6.注意事项

①该磷化液为弱酸性液体,工件中应注意防护,如有与皮肤、眼睛接触应及时用清水冲洗。

②磷化槽要用耐酸材料制成,如玻璃钢、塑料等。

③对结构复杂、多孔的零件,磷化时要适当搅动。

④工件在表调前必须清洗干净,防止杂质的带入,影响表调液和磷化液的功能和寿命。

Ⅲ 涂装前处理设备的组成

涂装前处理 涂装前处理包括脱脂(除油)、除锈、磷化三个部分。磷化是中心环节,除油和除锈是磷化之前的准备工序,因此,在生产实践中,既要把磷化工作作为重点,又要从磷化质量的要求出发,抓好除油和除锈工作,尤其要注意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 1、脱脂除锈 优质的磷化膜只有在彻底去除了油物、锈、氧化皮等异物的工件表面上形成。因为残留在工件表面的油污、锈蚀、氧化皮等会严重阻碍磷化膜的生长。此外,还会影响涂层的附着力,干燥性能、装饰性能和耐蚀性能,彻底去除这些异物是磷化的必要条件。 除油和除锈是磷化之前的两个基本工序,相对而言,油比锈的危害性大,而且有油的工件直接影响除锈速度,所以,除锈应在除油的基础上进行,但对于油少锈多的工件也可以将除油与除锈两个基本工序合二为一,在一个槽中同时完成除油除锈工序,可缩短生产线,降低设备和厂房投资费用,但处理质量不如分槽好,对要求不高的场合可采用。采用此工序后,除油剂也应选择酸性药剂和除锈剂配套使用。除锈仍采用盐酸,盐酸除锈速度快,除锈干净彻底,对氧化皮也有很好的去除功能,且又是常温使用,弊病是盐酸除锈酸雾较大,有害健康,环境污染严重。 随着工业的发展,环境保护和劳动条件的改善已成为人们共同关心的问题。因此,在选择药剂时应考虑环境保护的需要。所以选择除油剂时要求配制简单,去污能力强,不含常温下难清洗的氢氧化钠,硅酸盐,OP乳化剂等成分,常温下易水洗,不含毒性物质,不产生有害气体,劳动条件好;选择除锈剂时要求内含促进剂,缓蚀剂和抑制剂,能提高除锈速度,防止工件产生过腐蚀和氢脆,能较好的抑制酸雾。尤其值得重视的是酸雾抑制,酸洗除锈过程中产生的酸雾,不仅腐蚀设备和厂房,污染环境,而且可引起人们牙齿腐蚀,牙结膜发红,流泪,疼痛,咽喉干燥,咳嗽等症状,所以,有效抑制酸雾,不但是环保的需要,还是本单位自身的需要。 考虑上述要求,经筛选,除油和除锈剂我们采用了祥和磷化公司的XH-16C除油除锈添加剂与验算配制而成,常温下使用,处理时间10-30min,它能提高除锈速度,防止工件产生过腐蚀和氢脆,能较好的抑制酸雾。 配方:XH-16C 4%+HCL(35%)60%+H2O 2、水洗 除油除锈后的水洗,虽然属于涂装前的辅助工序,但同样需引起足够的重视。除油除锈后工件表面易附着某些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及CL-等。这些物质若清洗不彻底,就可能引起磷化膜变薄,产生线状缺陷,甚至磷化不上。因此,要提高除油除锈后的水洗质量。须经多次漂洗,采用两道水洗,时间1-2min,并经常更换清水,保证清水PH值在5-7值之间。 3、磷化 所谓磷化,是指把金属工件经过含有磷酸二氢盐的酸性溶液处理,发生化学反应而在其表面生成一层稳定的不溶性磷酸盐膜层的方法,所生成的膜称为磷化膜。磷化膜的主要目的是增加涂膜附着力,提高涂层耐蚀性。磷化的方法有多种,按磷化时的温度来分,可分为高温磷化(90-98℃),中温磷化(60-75℃),低温磷化(35-55℃)和常温磷化。 为提供良好的涂装基底,要求磷化膜厚度适宜,结晶致密细小。 中、高温磷化工艺,虽然磷化速度快,磷化膜耐蚀性好,但磷化膜结晶粗大,挂灰重,液面挥发快,槽液不稳定,沉渣多,而低、常温磷化工艺所形成的磷化膜结晶细致,厚度适宜,膜间很少夹杂沉渣物,吸漆量少,涂层光泽度好,可大大改善涂层的附着力、柔韧性、抗冲击性等,更能满足涂层对磷化膜的要求。值得注意的是,过去一直认为磷化膜厚,涂装后涂层的耐蚀性高,磷化膜本身在整个涂装体系中并不单独承担多大的耐蚀作用,它主要起到使漆膜具有强粘附性,而整个涂层系统的耐蚀力则主要取决于漆膜的耐蚀力以及漆膜与磷化膜的优良配合所形成的强粘附力。 磷化液一般由主盐、促进剂和中和剂所组成。过去使用的磷化液,大多采用亚硝酸钠(NaNO2)作促进剂,效果十分年、明显,但在NaNO2在磷化液中有很大危害:一是影响磷化液的稳定性,NaNO2在酸性条件下极不稳定,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分解了。因此,不得不经常添加。NaNO2的这种特性,往往引起磷化液的主盐不稳定,磷化液沉淀较多,磷化膜挂灰严重,槽液控制困难,磷化质量不稳定;二是NaNO2是世界公认的致癌物质,长期接触危害人体健康,环境污染严重。解决的方法:一是减少NaNO2的用量;二是寻找替代物。 配方:XH-1B 4%+H2O 4、钝化 磷化膜的钝化技术,在北美和欧洲国家被广泛应用,采用钝化技术是基于磷化膜自身特点决定的,磷化膜较薄,一般在1-4g/m2,最大不超过10g/m2,其自由孔隙面积大,膜本身的耐蚀力有限。有的甚至在干燥过程中就迅速生黄锈,磷化后进行一次钝化封闭处理,可以是磷化膜孔隙中暴露的金属进一步氧化,或生成钝化层,对磷化膜可以起到填充、氧化作用,使磷化膜稳定于大气之中。 5、磷化膜的干燥 对磷化膜进行干燥处理,可起到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为下道工序涂漆作准备,以除去磷化膜表面的水分,另一方面是进一步提高涂装后膜的耐蚀性。 建立涂装前处理生产线,先要完成工艺设计,然后才能进行非标设备的设计、制造和安装。因此工艺设计是建立生产线的基础,正确、合理的路线对生产操作及产品质量将会产生良好的影响。 工艺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处理方法,处理时间,工艺流程等。 1 处理方式 工件处理方式,是指工件以何种方式与槽液接触达到化学预处理之目的,包括全浸泡式、全喷淋式、喷淋浸泡组合式、刷涂式等。它主要取决于工件的几何尺寸及形状、场地面积、投资规模、生产量等因素的影响。例如几何尺寸复杂的工件,不适合于喷淋方式;油箱、油桶类工件在液体中不易沉入,因而不适合于浸泡方式。 1.1 全浸泡方式 将工件完全浸泡在槽液中,待处理一段时间后取出,完成除油或除锈磷化等目标的一种常见处理方式,工件的几何形状繁简各异,只要液体能够到达的地方,都能实现处理目标,这是浸泡方式的独特优点,是喷淋、刷涂所不能比拟的。其不足之处,是没有机械冲刷的辅助使用,因此处理速度相对较慢,处理时间较长,特别是象连续悬挂输送工件时,除工件在槽内运行时间外,还有工件上下坡时间,因而使设备增长,场地面积和投资增大。仅对磷化而言,目前国外比较趋向于采用全浸泡方式,据称全浸泡磷化易形成含铁量较高的颗粒状结晶磷化膜,与阴极电泳具有好的配套性。 1.2 全喷淋方式用泵将液体加压,并以0.1~0.2Mpa的压力使液体形成雾状,喷射在工件上达到处理效果。由于喷淋时有机械冲刷和液体更新使用,因此处理速度加快、时间缩短。生产线长度缩短,相应节首了场地、设备、不足之处是,几何形状较复杂的工件,像内腔、拐角处等液体不易到达,处理效果不好,因此只适合于处理几何形状简单的工件。喷淋方式也不太适合于酸洗除锈,它会带来设备腐蚀、工序间生锈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在选择喷淋酸洗时必须十分慎重。据报道,全喷淋磷化易形成结晶枝状粗大、含铁量较低的磷化膜,国外不提倡作为阴极电泳漆前打底的前处理。全喷淋方式主要应用于家用电器、零部件类的粉末涂装、静电涂漆、阳极电泳等。 1.3 喷淋-浸泡结合式 喷淋-浸泡结合式,一般是在某道工序时,工件先是喷淋,然后入槽浸泡,出槽后再喷淋,所有的喷淋、浸泡均是同一槽液。这种结合方式即保留了喷淋的高效率,提高处理速度,又具有浸泡过程,使工件所有部位均可得到有效处理。因此喷淋-浸泡结合式前处理即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处理工序,设备占用场地也相对较少,同时又可获得满意的处理效果。目前在国内外,对于前处理要求较高的汽车行业,一般都趋向于采取喷淋-浸泡结合方式。 1.4 刷涂方式 直接将处理液通过手工刷涂到工件表面,来达到化学处理的目的,这种方式一般不易获得很好的处理效果,在工厂应用较少。对于某些大型、形状较简单的工件,可以考虑用这种方式。 天津瑞森特紫外线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宝森 代表公司全体同仁,向新老客户致意! 2 处理温度 从节省能源、改善劳动环境、降低生产成本、化学反应速度、处理时间和生产速度要求出发,在生产应用中普遍采用的是低温或中温前处理工艺。 工件除有液态油污外,还有少量固态油脂,在低温下,固态油脂很难去除,因此脱脂温度不管是浸泡还是喷淋均应选择中温范围。如果只有液态油脂,选用低温脱脂完全可以达到要求。 对一般锈蚀及氧化皮工件,应选择中温酸洗,方可保证在10min内彻底除掉锈蚀物及氧化皮。除非有足够的理由,一般不选择低温或不加温酸洗除锈,低温酸洗仅限于如:工件锈蚀很少、无氧化皮;除锈时间不受限制;允许采用盐酸酸洗等情况。 表面调整工序,通常不需加温,一般就是常温处理。 低温或中温磷化,磷化速度都没有明显的差别,都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形成磷化膜。磷化后的工件,如果要求有较长的工序间存放时间,变应该选择中温磷化,才会有较好的防锈效果。 整个前处理过程,都可采用常温不加温洗方式,如果最后一道水洗是热水烫干,其水温应在80℃以上。 3 处理时间 处理方式、处理温度一旦选定,处理时间应根据工件的油污、锈蚀程度来定。一般可参考前处理药剂使用说明书的处理时间要求。 天津瑞森特紫外线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宝森 代表公司全体同仁,向新老客户致意! 4 工艺流程 根据工件油污、锈蚀程度以及底漆要求,分为不同的工艺流程。 4.1 完全无锈工件预脱脂--脱脂--水清洗--表调--磷化--水清洗--烘干(电泳底漆时可不干燥,直接进入电泳槽)。这是标准的四工位流程,应用面广,适合于各类冷轧板及机加工的无锈工件前处理,还可将表调剂加到脱脂槽内,减少一道表调工序。 4.2 一般油污、锈蚀、氧化皮混合工件 脱脂除锈“二合一”--水清洗--中和--表调--磷化--水清洗--烘干(或直接电泳)。这套工艺是国内应用最为广泛的流程,适合各类工件(重油污除外)的前处理;如果采用中温磷化,还可省掉表调工序,简单的板型工件,也可省掉中和工序,成为标准带锈件的四工位工艺。 4.3 重油污、锈蚀、氧化皮类工件 预脱脂--水清洗--脱脂除锈“二合一”--水清洗--中和--表调--磷化--水清洗--烘干(或直接进入电泳槽)。对于重油污的工件,首先应进行预脱脂,除去大部分的油脂,以保证在下一步脱脂除锈“二合一”处理后,得到完全洁净的金属表面。 天津瑞森特紫外线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宝森 代表公司全体同仁,向新老客户致意! 5 几点注意事项 在工艺设计中有些小地方应该十分注意,即使有些是与设备设计有关的,如果考虑不周,将会对生产线的运行及工人操作产生很多不利的影响,如工序间隔时间,溢流水洗,磷化除渣,工件的工艺孔,槽体及加热管材料等。 5.1 工序间隔时间 各个工序间的间隔时间如果太长,会造成工件在运行过程中二次生锈,特别是有酸洗工艺时,酸洗后工件极易在空气中氧化生锈泛绿,最好设有工序间水膜保护,可减少生锈。生锈泛黄泛绿的工件,严重影响磷化效果,造成工件挂灰、泛黄,不能形成完整的磷化膜,所以应尽量缩短工序间的间隔时间。工序间的间隔时间若太短,工件存水处的水,不能完全有效的沥干,产生串槽现象,特别在喷淋方式时,会产生相互喷射飞溅串槽,使槽液成分不易控制,甚至槽液遭到破坏。因此在考虑工序间隔时,应根据工件几何尺寸、形状选择一个恰当的工序间隔时间。 5.2 溢流水清洗 提倡溢流水洗,以保证工件充分清洗干净,减少串槽现象。溢流时应该从底部进水,对角线上部开溢流孔溢流。 5.3 工件工艺孔 对于某些管形件或易形成死角存水的工件,必须选择适当的位置钻好工艺孔,保证水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充分流尽。否则会造成串槽或者要在空中长时间沥干,产生二次生锈,影响磷化效果。 5.4 磷化除渣 对于任何一种磷化液都会或多或少产生沉渣(轻铁系彩色磷化沉渣很少),应在工艺予设计时注明设有磷化除渣装置,特别是喷淋磷化时,除渣装置必不可少,典型的除渣装置有:斜板沉淀器、高位沉淀塔、离心除渣器、纸布袋滤渣等都可供选择。 5.5 槽体及加热管材料 虽然对于槽体加热管材料的选择不是工艺设计的内容,如果在工艺设计时不予提醒,可能会造成设备设计人员的疏忽,而影响整个生产线的运行。对于硫酸、盐酸酸洗时,其槽体材料只能选用玻璃钢、花岗岩、塑料,加热管只能选用铅锑合金管、陶瓷管,而不能选用不锈钢材料。如果是采用磷酸酸洗,其槽体及加热管材料均可选用不锈钢材料,当然玻璃钢、塑料、花岗岩均可。 前处理具体分类: 前处理即涂装前对工件表面之氧化皮、铁锈、油脂、尘土等污垢物进行彻底清洗的工序,使涂装粉体与金属表面结合牢固、附着力强、从而使产品获得高品质,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前处理的一般流程为: 脱脂----水洗----表调----皮膜----水洗(根据工件特性灵活调整)。 前处理分为:喷雾式、浸液式、潜泳式三种形式,视工件及具体生产要求选择处理方式。 1.喷雾式 喷雾式处理方式是利用喷淋原理,使药液连续不断的作用于工件表面,工作连续性强,效率高,适合大批量的作业要求,处理效果好,适合于较大管件,长件及结构较为简单的物品,且一般采用架高结构,节省地面空间。 2.潜泳式 潜泳式处理方法是通过吊空链传送,让工件以浸入泳池,在药液池中进行处理的方法,适合各种复杂形状的物件处理,效果好且节省药水用量 3.浸液式 浸液式处理法是利用天车将工件吊浸于药液池中,通过物理及化学方式,完成对工件表面的处理。适合于表面复杂,生锈严重的工件脱脂、皮膜槽设置气管,对处理液进行搅拌视工件的具体情况,可在药液槽内设加热装置,提高处理效率设置简单,成本低涂装系列本公司可根据现场实地为客户设计生产,制造安装与售后一条龙服务。整厂涂装设备,整厂输出,粉体自动、手动喷粉房、液体Disk喷房、喷漆台、水濂柜、金属自动前处理,密封炉、隧道炉、烘干炉、水切炉、悬吊输送机等UV机系列隧道炉设备采用国外先进技术设计制造,结构先进、拆装简便、外形美观。选用国内新型保温材料、隔热保温性强、选用选红外加热技术,加热元件布置合理,能源消耗低。采用热风循环,使炉内温度更均匀,确保烘烤品质量。电控柜采用先进数显自动控温系统,在常温-200c之间可任意调节,反应灵敏,工作可靠。可根据用户产品要求,设计制造各种非标烘箱及通过式烘道流水线

Ⅳ 锌系磷化,在磷化过程中有什么常见问题,

问题很多呀,见下:

  1. 磷化液自身问题

1.1磷化液变黑

1.2磷化沉渣过多

1.3总酸度高,游离酸度低

1.4总酸度低,游离酸度高

1.5总酸度和游离酸度都高

1.6总酸度和游离酸度都低

2.使用问题

2.1用热水直接通入磷化液中加热

2.2蒸汽直接通入磷化液中加热

2.3工艺流程不合理

2.4负荷过大

3.磷化膜问题

3.1磷化膜发黄(很多种)

3.2磷化膜发蓝(很多种)

3.3磷化膜发彩(很多种)

3.4磷化膜不均匀

3.5磷化膜发花(很多种)

3.6磷化膜粗糙

3.7磷化膜挂灰

3.8磷化膜不连续、不完整

3.9磷化膜偏薄

3.10磷化膜偏厚

Ⅳ 加热磷化液用什么材质比较好

磷化液外观 :绿色液体、 磷化膜层结晶致密、均匀、无挂灰、无残液加速腐蚀。
磷化液密度 :1.35-1.4
工作液浓度: 1:10-30
总酸度 20-40
游离酸度 1.0-3.0
磷化温度 85-95℃
磷化时间 5-10min
注意事项:
1、配制工作液时,先加总量的1/2的水,再按比例加入本浓度缩液,充分搅拌均匀,然后加足水量,加入适量铁屑,反应20-40分钟后,即可生产。
2、磷化前须将工件表面的油污和锈蚀等去除干净。
3、 磷化处理槽,喷淋和加热管道等装置要用塑料或不锈钢制成。
4、操作中要防止槽液溅入眼中,一旦溅入应用先用大量清水冲洗,然后上药。

Ⅵ 帮忙翻译成英文

4, device structure shows
a, the system consists of 10 processing station, three sets of heating devices, emission devices, and manual and automatic temperature control, 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automatic spray composed of co-washing machine.
b, unit structure of the chamber body, tank, pumps, valves, piping, nozzles, insulation and ventilation system, etc..
c, room spray body design is divided into paragraphs and transition, with anti-series between the Dan liquid baffle, similar processes with the adjacent water washing up against the technology, from the washing process ensures the effectiveness and save water. Spray pre-treatment units to eliminate entire run, run, drop, leakage and so on.
d, spray chamber body through all the pre-treatment station, the entire room with 1.2mm stainless steel proction body. The frame is square tube proction, heat insulation structure section are used, insulation board is 0.8mm stainless steel jacket.
e, tank 3.0mm thick stainless steel plate. All tanks are heating section heat treatment, insulation thickness 50mm, high quality rock wool insulation panels, insulation layer 0.8mm stainless steel jacket.
f, Liquid Tank main body design, the Deputy slot structure and cover in the slot and the slot located between the water seal device, set the upper sump overflow ports and water supply port, bottom tilt and stainless steel with double-layer filter, to prevent debris into the pump. The lowest position in the tank equipped with a discharge valve.
g, the nozzle using the new nozzl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direction adjustable, quick loading and unloading, the material is PP, which uses a spiral spray-type phosphate special nozzles, with the impact of small, uniform coating, and the remaining processes are used in paragraph SUPER VPZ cleaning nozzle.
h, with inspection door and check the repair platform, escalator, convenience checks and maintenance.
i,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using a manual temperature control and automatic control and automatic heating, heating equipment, the normal time of 1.5 hours to process temperature.
j, heating system: the steam solenoid valves, heaters, valves and piping and other components.
Degreasing bath heated corrugated plate heat exchangers are used directly to heat the steam. Phosphating Bath tank heating with indirect steam heating plate heat exchanger, or steam through the plate heat exchanger to heat the water heating tank, then water as a heat carrier through the heat exchanger of the phosphate groove of Bath heating, indirect heating method particularly suitable for heating phosphate bath, which can heat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bath below 45 ℃, avoid direct steam heating, the bath temperature by the heat exchanger surface, the impact of changes in chemical properties and effective concentration.
All heating tank bath temperature control are used temperature sensor, digital temperature controller, automatic control valve to change the steam heat exchanger and heat exchange capacity can be realized.
k, the top exports and imports both rooms lead to outdoor ventilation system to spill water vapor, while the subsequent removal of blowing steam phosphating solution, ensure that the jobs in the rust before phosphating, the top of the catenary in the room to run open body Department has a hanging chain guard.
l, phosphate slag method using phosphate dark tower, trough concentration, reciprocating pumps etc., Phosphating Phosphating precipitation through the pump hit the tower, the phosphating solution in the phosphate precipitation in the tangent direction to the tower, the upper clear solution phosphating tank overflow back, slide into the bottom of lower phosphate slag, and condensed regular discharge slot in the pipeline with compressed air device (used to clean blocked pipes phosphate resie), located sedimentation tower for the phosphate reserve tank This slot should be slightly larger than the phosphate groove.
m, units are used pipe water pump vertical pump, intake pipe, with discharge valve, other valves with butterfly valves.
n, all the pumps are all made of domestic brand-name manufacturers, all of the infusion tube of stainless steel connections, spray up and down the same pressure to achieve the best cleaning results.

Ⅶ 磷化工艺的涂装工艺

建立涂装前处理生产线,先要完成工艺设计,然后才能进行非标设备的设计、制造和安装。因此工艺设计是建立生产线的基础,正确、合理的路线对生产操作及产品质量将会产生良好的影响。工艺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处理方法,处理时间,工艺流程等。
1 处理方式
工件处理方式,是指工件以何种方式与槽液接触达到化学预处理之目的,包括全浸泡式、全喷淋式、喷淋浸泡组合式、刷涂式等。它主要取决于工件的几何尺寸及形状、场地面积、投资规模、生产量等因素的影响。例如几何尺寸复杂的工件,不适合于喷淋方式;油箱、油桶类工件在液体中不易沉入,因而不适合于浸泡方式。
1.1 全浸泡方式
将工件完全浸泡在槽液中,待处理一段时间后取出,完成除油或除锈磷化等目标的一种常见处理方式,工件的几何形状繁简各异,只要液体能够到达的地方,都能实现处理目标,这是浸泡方式的独特优点,是喷淋、刷涂所不能比拟的。其不足之处,是没有机械冲刷的辅助使用,因此处理速度相对较慢,处理时间较长,特别是象连续悬挂输送工件时,除工件在槽内运行时间外,还有工件上下坡时间,因而使设备增长,场地面积和投资增大。仅对磷化而言,国外比较趋向于采用全浸泡方式,据称全浸泡磷化易形成含铁量较高的颗粒状结晶磷化膜,与阴极电泳具有好的配套性。
1.2 全喷淋方式
用泵将液体加压,并以0.1~0.2Mpa的压力使液体形成雾状,喷射在工件上达到处理效果。由于喷淋时有机械冲刷和液体更新使用,因此处理速度加快、时间缩短。生产线长度缩短,相应节首了场地、设备、不足之处是,几何形状较复杂的工件,像内腔、拐角处等液体不易到达,处理效果不好,因此只适合于处理几何形状简单的工件。喷淋方式也不太适合于酸洗除锈,它会带来设备腐蚀、工序间生锈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在选择喷淋酸洗时必须十分慎重。据报道,全喷淋磷化易形成结晶枝状粗大、含铁量较低的磷化膜,国外不提倡作为阴极电泳漆前打底的前处理。全喷淋方式主要应用于家用电器、零部件类的粉末涂装、静电涂漆、阳极电泳等。
1.3 喷淋-浸泡结合式
喷淋-浸泡结合式,一般是在某道工序时,工件先是喷淋,然后入槽浸泡,出槽后再喷淋,所有的喷淋、浸泡均是同一槽液。这种结合方式即保留了喷淋的高效率,提高处理速度,又具有浸泡过程,使工件所有部位均可得到有效处理。因此喷淋-浸泡结合式前处理即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处理工序,设备占用场地也相对较少,同时又可获得满意的处理效果。在国内外,对于前处理要求较高的汽车行业,一般都趋向于采取喷淋-浸泡结合方式。
1.4 刷涂方式
直接将处理液通过手工刷涂到工件表面,来达到化学处理的目的,这种方式一般不易获得很好的处理效果,在工厂应用较少。对于某些大型、形状较简单的工件,可以考虑用这种方式。
2 处理温度
从节省能源、改善劳动环境、降低生产成本、化学反应速度、处理时间和生产速度要求出发,在生产应用中普遍采用的是低温或中温前处理工艺。
工件除有液态油污外,还有少量固态油脂,在低温下,固态油脂很难去除,因此脱脂温度不管是浸泡还是喷淋均应选择中温范围。如果只有液态油脂,选用低温脱脂完全可以达到要求。
对一般锈蚀及氧化皮工件,应选择中温酸洗,方可保证在10min内彻底除掉锈蚀物及氧化皮。除非有足够的理由,一般不选择低温或不加温酸洗除锈,低温酸洗仅限于如:工件锈蚀很少、无氧化皮;除锈时间不受限制;允许采用盐酸酸洗等情况。
表面调整工序,通常不需加温,一般就是常温处理。
低温或中温磷化,磷化速度都没有明显的差别,都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形成磷化膜。磷化后的工件,如果要求有较长的工序间存放时间,变应该选择中温磷化,才会有较好的防锈效果。
整个前处理过程,都可采用常温不加温洗方式,如果最后一道水洗是热水烫干,其水温应在80℃以上。
3 处理时间
处理方式、处理温度一旦选定,处理时间应根据工件的油污、锈蚀程度来定。一般可参考前处理药剂使用说明书的处理时间要求。
4 工艺流程
根据工件油污、锈蚀程度以及底漆要求,分为不同的工艺流程。
4.1 完全无锈工件
预脱脂——脱脂——水清洗——表调——磷化——水清洗——烘干(电泳底漆时可不干燥,直接进入电泳槽)。这是标准的四工位流程,应用面广,适合于各类冷轧板及机加工的无锈工件前处理,还可将表调剂加到脱脂槽内,减少一道表调工序。
4.2 一般油污、锈蚀、氧化皮混合工件
脱脂除锈“二合一”——水清洗——中和——表调——磷化——水清洗——烘干(或直接电泳)。这套工艺是国内应用最为广泛的流程,适合各类工件(重油污除外)的前处理;如果采用中温磷化,还可省掉表调工序,简单的板型工件,也可省掉中和工序,成为标准带锈件的四工位工艺。
4.3 重油污、锈蚀、氧化皮类工件
预脱脂——水清洗——脱脂除锈“二合一”——水清洗——中和——表调——磷化——水清洗——烘干(或直接进入电泳槽)。对于重油污的工件,首先应进行预脱脂,除去大部分的油脂,以保证在下一步脱脂除锈“二合一”处理后,得到完全洁净的金属表面。
5 几点注意事项
在工艺设计中有些小地方应该十分注意,即使有些是与设备设计有关的,如果考虑不周,将会对生产线的运行及工人操作产生很多不利的影响,如工序间隔时间,溢流水洗,磷化除渣,工件的工艺孔,槽体及加热管材料等。
5.1 工序间隔时间
各个工序间的间隔时间如果太长,会造成工件在运行过程中二次生锈,特别是有酸洗工艺时,酸洗后工件极易在空气中氧化生锈泛绿,最好设有工序间水膜保护,可减少生锈。生锈泛黄泛绿的工件,严重影响磷化效果,造成工件挂灰、泛黄,不能形成完整的磷化膜,所以应尽量缩短工序间的间隔时间。工序间的间隔时间若太短,工件存水处的水,不能完全有效的沥干,产生串槽现象,特别在喷淋方式时,会产生相互喷射飞溅串槽,使槽液成分不易控制,甚至槽液遭到破坏。因此在考虑工序间隔时,应根据工件几何尺寸、形状选择一个恰当的工序间隔时间。
5.2 溢流水清洗
提倡溢流水洗,以保证工件充分清洗干净,减少串槽现象。溢流时应该从底部进水,对角线上部开溢流孔溢流。
5.3 工件工艺孔
对于某些管形件或易形成死角存水的工件,必须选择适当的位置钻好工艺孔,保证水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充分流尽。否则会造成串槽或者要在空中长时间沥干,产生二次生锈,影响磷化效果。
5.4 磷化除渣
对于任何一种磷化液都会或多或少产生沉渣(轻铁系彩色磷化沉渣很少),应在工艺予设计时注明设有磷化除渣装置,特别是喷淋磷化时,除渣装置必不可少,典型的除渣装置有:斜板沉淀器、高位沉淀塔、离心除渣器、纸布袋滤渣等都可供选择。
5.5 槽体及加热管材料
虽然对于槽体加热管材料的选择不是工艺设计的内容,如果在工艺设计时不予提醒,可能会造成设备设计人员的疏忽,而影响整个生产线的运行。对于硫酸、盐酸酸洗时,其槽体材料只能选用玻璃钢、花岗岩、塑料,加热管只能选用铅锑合金管、陶瓷管,而不能选用不锈钢材料。如果是采用磷酸酸洗,其槽体及加热管材料均可选用不锈钢材料,当然玻璃钢、塑料、花岗岩均可。
6 几种典型前处理工艺
6.1 汽车车身类
此类工件均为冷轧板冲压焊接而成,要求工件不能有锈蚀,即使有极少量锈点也应在上件前打磨掉。采用阴极电泳底漆,对前处理要求较高。典型工艺为:
(1)手工预擦;
(2)预脱脂 喷淋,50~70℃,1min
(3)脱脂 喷淋-浸泡-喷淋,50~70℃,0.5~2.0~0.5min
(4)水清洗二道 喷淋,常温,1min
(5)表调 喷淋,常温,1min
(6)磷化 喷淋-浸泡-喷淋,50~60℃,1.0~3.0~0.5min
(7)水清洗 喷淋,常温,1min
(8)循环去离子水洗 喷淋,常温,1min
(9)新鲜去离子水洗 喷淋,常温,1min
6.2 家用电器类
一般也是由冷轧板冲压而成,极少量锈蚀预先打磨掉。主要工件是冰箱、洗衣机、空调器、家用小电器等。前处理后是粉末涂装,也有部分是静电或空气喷漆。典型工艺为:
(1)预脱脂 喷淋,50~70℃,1min;
(2)脱脂 喷淋,50~70℃,1.5min;
(3)水清洗 喷淋,常温,1min;
(4)表调 喷淋,常温,0.5min;
(5)磷化 喷淋,30~45℃,2.5min;
(6)水清洗二道 喷淋,常温,1min;
(7)去离子水洗 喷淋,常温,1min;
(8)烘干 10~140℃,10min。
6.3 汽车零部件、家用车、改装车类
这类产品批量一般不是很大,因此工序间时间长,工件带有锈蚀、氧化皮、油污等。常用工艺为:
(1)脱脂除锈“二合一” 浸泡,15~40℃,10min;
(2)水清洗 浸泡,常温,1min ;
(3)中和 浸泡,常温,1min;
(4)表调 浸泡,常温,1min;
(5)磷化 浸泡,15~40℃,10min;
(6)水清洗二道 浸泡,常温,1min;
(7)烘干 110~140℃,10min。
6.4 自行车、摩托车、拖拉机类
因大部分工件有锈蚀、氧化皮、油污,产量一般都较大,要求处理速度快。一般工艺为:
(1)除油除锈“二合一” 浸泡,60~70℃,50~70℃,10min;
(2)水清洗 浸泡,常温,1min;
(3)中和 浸泡,常温,1min;
(4)表调 浸泡,常温,1min;
(5)磷化 浸泡,30~70℃,6min;
(6)水清洗二道 浸泡,常温,1min;
(7)烘干 110~140℃,10min。
磷化(Ⅵ)——质量控制及检测方法
磷化后的工件,根据其用途,对其质量指标进行分项检验。主要质量控制指标,包括磷化膜外观、磷化膜厚度或膜重、磷化膜或后处理以后的耐蚀性三大共性指标。根据磷化用途有时还要检测:磷化与漆膜配套性、磷化膜硬度、摩擦系数、抗擦伤性等指标。关于磷化的三共性指标,可参照如下标准及方法。
磷化膜外观:采用目测法,相关标准GB 11376-89《金属的磷酸盐转化膜》和GB 6807-86《钢铁工件涂漆前磷化处理技术条件》。
磷化膜厚度或膜重:膜厚度测量采用GB 6462《金属的氧化覆盖层横断面厚度显微镜测量法》,也可采用测厚仪,按照GB 4956《磁性金属基体上非磁性覆盖层厚度测量磁性方法》或GB 4957《非磁性金属基体上非导电覆盖层测量涡流方法》。膜重测量采用重量法,可依照GB 6807《钢铁工件涂漆前磷化处理技术条件》或GB 9792《金属材料上的转化膜单位面积上膜层质量的测定》。
耐蚀性:检测磷化膜本身的耐蚀性可采用硫酸铜点滴法,氯化钠盐水浸泡法和盐雾试验法。点滴法和盐水浸泡法可依照GB 6807-86《钢铁件涂漆前磷化处理技术条件》,磷化膜经过后处理如涂油,涂蜡,涂漆后一般进行盐雾试验检验。盐雾试验可依照GB 1771-79《漆膜耐盐雾测定法》或GB 6458《金属覆盖层中性盐雾性试验》。
1 涂漆前打底用磷化
用于漆前打底的磷化处理,其主要目的是提高漆膜的附着力和涂层系统的耐蚀性,因此重点在于与漆膜的配合性能方面。一般对磷化质量检测指标包括膜外观、膜厚度和与漆膜配套后的性能。膜外观应为均匀细密完整的磷化膜,对轻铁系磷化,其外观应为均匀细密完整的磷化膜,对轻铁系磷化,其外观应为完整的红蓝彩色膜。磷化膜不宜过厚,一般膜重应小于7.5g/m2,最佳为1.5~3.0g/m2,对于轻铁系磷化膜重0.5~1.0g/m2为宜,过厚和粗糙的磷化膜是不利涂漆的。耐蚀性指标包括磷化膜本身的耐蚀性和涂漆前不应出现泛黄生锈现象。磷化与漆配合后的耐蚀性是最为重要的,它体现了磷化膜与漆协同后的整体耐蚀能力。磷化膜与涂漆配合后除检测耐蚀性外,一般还需测定其漆膜的机械物理性能,如:附着力、冲击强度、抗弯能力(柔韧性)等。
涂漆前打底用磷化的质量指标及检测方法一般应参照国家标准GB 6807-86《钢铁工件涂漆前磷化处理技术条件》,该标准对磷化膜的各项质量指标及检测评价方法都有较详细的规定,其主要内容如下:
(1)磷化膜外观应为结晶致密、连续均匀的浅灰到深灰色膜,对于轻铁系磷化应为连续彩色膜。允许出现下述缺陷;轻微的水迹,铬酸盐痕迹、轻微挂灰现象,由于热处理焊接及加工等表面状态不同造成的磷化膜缺陷。对于下述则是不允许出现的缺陷:磷化膜出现泛黄生锈、磷化膜疏松、磷化露底局部无膜,严重挂灰。
(2)涂漆用磷化膜重应低于7.5克/m2。
(3)磷化膜的耐蚀性采用盐水浸泡法,磷化工件在3%NaCl水溶液中,在15~25℃温度下,浸泡1h不应出现锈蚀。磷化与漆膜配合后的耐蚀性检测是将磷化工件涂覆25~35μm的A04-9白氨基漆,划痕后进行盐雾试验(按GB 1771-79)经24h盐雾试验(铁系磷化是8h盐雾试验)漆膜应无起泡、生锈、脱落现象。
GB 6807-86对硫酸铜点滴法没有作为必须检测的项目,认为可作为工序间磷化质量的快速检验方法,而对磷化与涂漆配合后的耐蚀性作为必检项目。
对于漆前磷化的检验指标及方法也可参照GB 11376-89《金属的磷酸盐转化膜》。
因此,从标准的规定检验项目看,漆前打底用磷化应该是致密、均匀、薄层磷化膜,应着重检验磷化与油漆配套后的耐蚀性及机械物理性能。
2 对防锈、耐蚀用磷化
对于这类磷化,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耐蚀防护,其耐蚀性是最为重要的指标。一般的质量检测指标包硫酸铜点滴要大于1min,耐盐水大于2h,盐雾试验大于1.5h。有关涂油或涂蜡后的耐蚀性检测,最好采用盐雾试验,具体应达到的耐盐雾时间,可由供需双方商定。
3 润滑、耐磨减摩磷化
起润滑作用的磷化主要用在冷加工方面,一般是锌系。耐磨减摩磷化是用于载荷摩擦运动的工件,常规的是锰系磷化。
对于起润滑作用的磷化,主要检验外观、膜重、耐蚀性以及皂化后的滑润性,有时要测定摩擦系数。要求磷化膜外观应均匀完整,一般膜重大于5g/m2,以保证有一定的膜厚,经皂化后,明显降低摩擦力,减少模具损伤,减少工件冷作时的开裂。
对于耐磨减摩磷化,一般为锰系磷化,其磷化膜外观应为均匀完整深灰或黑色膜。对于配合间隙小的零部件,其膜重应在1~3g/m2,动配合间隙大的工件,其膜重应在5g/m2以上。要求这类磷化有较高的硬度和抗擦伤性能,具体指标可由供需双方商定。同时耐磨减摩磷化应有较好的耐蚀性,通常耐盐雾应在1.5h以上。对于润滑、耐磨减摩磷化同样可参照GB 11976-89。
4 其它用途的磷化
磷化除了用上述三个领域外,还可用于电绝缘方面,装饰性方面。其常规质量检测指标为外观、膜重和耐蚀性。对电绝缘磷化,要求检测单位面积上的表面电阻。对装饰性磷化要根据不同的要求进行染色处理,要求不同的颜色色度和耐蚀性,这些指标的检测方法和控制范围一般由供需双方商定。
磷化质量指标的检测和控制,是根据其用途的不同要有各种不同的要求,除常规的外观、膜重,某些磷化的耐蚀性有标准可遵循外,大部分指标及检测方法都是由供需双方商定。

Ⅷ 磷化工艺设计及要求

长沙固特瑞新材料公司
1、工序:

脱脂 →水洗 →酸洗 →中和→水洗→表调→磷化→水洗

2、工艺介绍及要求:

1> 脱脂;

脱脂的目的在于清除掉工件表面的油脂、油污,要求去除干净,主要以观察水膜破裂法检验,处理方法分为机械法、化学法两类。

机械法主要是:手工擦刷、喷砂抛丸、火焰灼烧等。

化学法主要是:溶剂清洗、酸性清洗剂清洗、强碱液清洗,低碱性清洗剂清洗, 溶剂乳化清洗等

2>酸洗:

酸洗主要用于工件的除锈,要求去除干净锈蚀和氧化皮,处理方法分为机械法和化学法两类:

机械法主要是:手工打磨,喷砂抛刃等。

化学法主要是:酸液去锈,又分为盐酸、硫酸、磷酸及混合酸除锈,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是盐酸除锈。

盐酸去锈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经济、效率高等,缺点是:有酸雾挥发,且如果清洗不净容易造成后续的污染。

硫酸去锈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无酸雾挥发,使用进间久等,缺点是:操作起来有一定的危险,且如果清洗不净容易造成后续的污染

磷酸去锈的物点主要表现为:无酸雾挥发,不会造成后工序的污染,还能取代表调使用,缺点是:成本太高。

混合酸去锈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效率高,不会造成工件的过腐蚀。缺点是:且如果清洗不净容易造成后续的污染。

3>表调:

表面调整剂是磷化前的重要工序,调整金属表面活性,促进更均匀、更细致、更快成膜,减少磷化剂用量,提高膜层质量,具体要求请查看表面调整剂的使用说明书。

4>磷化:

化工序是本工艺的关键工序,要根据具体应用和要求选择不同的磷化液,只有选择了合适的磷化液才有可能生产出满意的产品,避免工艺不良问题的发生。详见产品介绍中磷化液的说明书。

Ⅸ 如何控制磷化液中的亚铁离子含量

PH试纸

1、磷化液的构成

磷化是金属与稀磷酸或酸性磷酸盐反应而形成磷酸盐保护膜的过程。磷化液的主要成分是磷酸二氢盐,如Zn(H2PO4)2以及适量的游离磷酸和加速剂等。加速剂主要起降低磷化温度和加快磷化速度的作用。作为化学加速剂用得最多的氧化剂如NO3-、NO2-、CIO3-、H2O2等。

2、磷化的基本原理

原则上说,当金属工件一旦浸入加热的稀磷酸溶液中,就会生成一层膜。但由于这种膜的保护性差,所以通常的磷化在含有Zn、Mn等酸性溶液中进行。
以铁为例,当金属表面与酸性磷化液(以锌为例)接触时,发生如下反应:
首先,钢铁表面被溶解
Fe+2H+→Fe2+ +H2
从而使金属与溶液界面的酸度降低,金属表面的磷酸二氢锌向不溶的磷酸锌转化,并沉积到金属表面形成磷化膜,其反应为:
Zn(H2PO4)2→+ZnHPO4+ H3PO4
3Zn(H2PO4)2→+Zn3(PO4)2+4H3PO4
同时基体金属也可直接与酸性磷酸二氢锌反应
Fe+ Zn(H2PO4)2→+ZnHPO4+FeHPO4+H2
Fe+ Zn(H2PO4)2→+ZnFe(HPO4)2+H2
事实上,磷化膜是含有四个分子结晶水的磷酸叔盐。最终过程可以写成
5Zn(H2PO4)2+Fe(H2PO4)2+8H2O→Zn3(PO4)2·4H2O+ Zn2Fe(PO4)2·4H2O+8H3PO4

3、磷化液中存在的动力学平衡

磷化液的基本平衡方程式
3M(H2PO4)2 M3(PO4)2+4H3PO4
此方程的平衡常数
K=[M3(PO4)2][ H3PO4]4
[M(H2PO4)2]3
M代表Zn、Mn等
由上述议程式可以看出,常数K值越大,磷酸盐沉积的比率越大。而K值随一代和三代金属盐的金属的性质,溶液的温度,PH值及总浓度有关。所以影响磷化液性能的至少有PH值、游离酸度、总酸度、温度和金属性质。

4、磷化液中的各组成的作用及影响
4.1pH值的影响
成膜金属离子浓度越低,所要求的溶液的pH值越大,反之,随着成膜离子浓度的提高,可适当降低溶液的pH值。
4.2游离酸度的影响
游离酸度指磷化液中游离磷酸的含量。酸度太低,不利于金属基体的溶解,因此也就不能成膜。但如果酸度太高,则大大提高了磷化膜的溶解速度,也不利于成膜,甚至根本不会上膜。
4.3总酸度的影响
总酸度主要指磷酸盐、硝酸盐和游离酸的总和,反映磷化内动力的大小。总酸度高,磷化动力大,速度快,结晶细。如果总酸度过高,则产生的沉渣多和粉末附着物多;如果过低,则磷化慢,结晶粗。
4.4酸比值γ的影响
酸比值是磷化必须控制的重要参数。它是总酸和游离酸的比值,以及表示总酸和游离酸的相互关系。酸比小,则意味着游离酸太高,反之,则意味着游离酸低。随温度升高,酸比值变小;随温度降低而增大。一般常温下控制在20—25:1。
4.5加速剂的影响
4.5.1氧化性加速剂
氧化性加速剂有两个十分重要的作用。1)限制甚至停止氢气的释出。这个作用限于金属/溶液界面处,决定磷化膜沉积的速度,是磷化液具有良好性能所必须的。2)使溶液中某些元素,特别是还原性化合物发生化学转化,如把二价铁离子氧化成三价铁,生成不溶性磷酸铁沉渣,从而控制磷化液中亚铁的含量。此外,还可以迅速氧化初生态氢,可大大减少金属发生氢脆的危险。
4.5.1.1硝酸盐的影响
硝酸盐是常用的氧化剂,可直接加入到磷化液中。NO3-/PO43-比值越高,磷化膜形成越快。但过高会导致膜泛黄。单一使用NO3-会使磷化膜结晶粗大。
4.5.1.2亚硝酸盐的影响
亚硝酸盐是常用的促进剂,常与NO3-配合的使用,以亚硝酸钠的形式加入到磷化液中。但亚硝酸盐不稳定,易分解,用亚硝酸盐做促进剂的磷化液都采用双包装,使用时定量混合,并定期补加。含量少,促进作用弱;含量过高,则沉渣过多,且形成的膜粗厚,易泛黄。一般含量在0.7-1克/升。
4.5.2金属离子促进剂的影响
磷化剂中添加金属盐(一般灵硝酸盐),如Cu2+、Ni2+、Mn2+等电位较正的金属盐,有利于晶核的形成和晶粒细化,加速常温磷化的进程。
4.5.2.1铜离子影响
极少量的铜盐会大幅度提高磷化速度。工作液中含Cu2+在0.002-0.004%时,使磷化速度提高6倍以上。但铜离子的添加量一定要适度,否则铜膜会代替磷化膜,其性能下降。
4.5.2.2镍离子的影响
Ni2+是最有效、最常用的磷化促进剂。它不仅能加速磷化,细化结晶,而且能提高膜的耐腐蚀性能。Ni2+含量不能过低,否则膜层薄;与铜盐不同的是,大量添加镍盐时,并无不良影响,但会增加成本。一般控制Ni2+含量在1.0-5.0克/升。

5、磷化液配方设计实例

如设计总酸度为40点,NO3:PO4为1:1的磷化剂时,其过程如下:

5.1物料的计算
5.1.1磷化液中酸浓度的计算
0.1×40=C(磷化液中酸浓度)×10
C(磷化液中酸浓度)=0.1×40/10=0.4(mol/l)
5.1.2磷酸和硝酸浓度的计算
3C1(磷酸浓度)+C2(硝酸浓度)=0.4(mol/l)
而NO3:PO4为1:1
所以C1(磷酸浓度)=0.1(mol/l)C2(硝酸浓度)=0.1(mol/l)
5.1.3氧化锌的计算
ZnO+2H3PO4= Zn(H2PO4)2+ H2O
1 2
C1(zno):0.1=1:2
所以C1(zno)=0.05(mol/l)
ZnO+2HNO3= Zn(NO3)2+H2O
1 2
C2(zno):0.1=1:2
所以C2(zno)=0.05(mol/l)
C(zno)= C1+ C2=0.05+0.05=0.1(mol/l)
由上述计算可以知道,要配制NO3:PO4为1:1,总酸度为40点的磷化溶液时,需要HNO3 0.1(mol/l) H3PO4 0.1(mol/l)ZnO 0.1(mol/l)
5.2浓缩液的配制
5.2.1按上述的计算物料和所要求的浓缩倍数及磷化液的配制量,计算HNO3 H3PO4 ZnO的用量,并根据实际使用物质的浓度换算成其质量和体积。
5.2.2将氧化锌用水调成糊状,并在不断的搅拌中依次加入H3PO4、HNO3,并控制反应温度在50-60℃。
5.2.3加入各种复配成分(促进剂:Cu(NO3)2Ni(NO3)2;降渣络合剂:柠檬酸)
5.2.4为保持配制好的磷化液不出现析渣,加入适度过量的磷酸。
5.2.5将配制好的磷化液过滤。
5.3磷化液的使用
5.3.1按照适当的倍数将浓缩液稀释至使用条件。
5.3.2按照使用条件及工件状况,调整工艺参数至最佳范围。

6、结论

综上所述,配制磷化液应遵守的原则如下:

6.1溶液中金属离子(主要指锌、锰离子)含量越高,溶液所要求PH值越底;金属离子含量越低,溶液所要求PH值越高。
6.2喷淋磷化比浸淋磷化可以有更低的温度、浓度、更小的酸比值和更短的时间。
6.3喷淋磷化比浸淋磷要求更低的总酸,高的游离酸,低的促进剂。
6.4磷化液中,磷酸根过量越多,锌沉积越完全。所以要尽可能增加磷酸含量。

Ⅹ 为20吨磷化液(弱酸)加热方法

一般少量的(5吨以下)磷化液用电加热比较合适,20吨磷化液用电加热太费电且升温慢。
最好用蒸汽循环加热,升温快成本低。

一般锌系磷化液在目前的(常温)温度下磷化时间为30-60分钟,加热到15-30摄氏度磷化时间为15-30分钟即可

阅读全文

与磷化液加热装置的设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什么等机械在自行车上能找到 浏览:716
惠州五金制品企业黄页 浏览:956
中山市小榄头灯铝圈带牙五金制品厂 浏览:671
铸造用不锈钢用什么料 浏览:307
传送带设备哪个好 浏览:319
机械装置可以用什么清洗 浏览:74
铁路车号自动识别装置的价格 浏览:523
手机k歌要哪些器材 浏览:689
南方轴承质量怎么样 浏览:152
幼儿为什么机械记忆占优势 浏览:634
新装的暖气前两组热怎么调节阀门 浏览:169
新奇骏后工具箱软 浏览:65
烧结机柔性传动装置 浏览:277
制冷机温度低怎么处理 浏览:643
机械液压助力如何保养 浏览:717
轴承如何确定自由端与固定端 浏览:617
机械位移光电测量装置的设计 浏览:959
vb程序中控件工具箱 浏览:171
小丸工具箱怎么压水印 浏览:258
暖气楼道一户一阀门安装多钱 浏览: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