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毛细效应实验装置

毛细效应实验装置

发布时间:2022-11-04 18:29:42

Ⅰ 毛细管效应的理解与应用

毛细现象
开放分类: 生活常识、物理常识、趣味科学

毛细现象

在洁净的玻璃板上放一滴水银,它能够滚来滚去而不附着在玻璃板上.把一块洁净的玻璃板浸入水银里再取出来,玻璃上也不附着水银.这种液体不附着在固体表面上的现象叫做不浸润.对玻璃来说,水银是不浸润液体.

在洁净的玻璃上放一滴水,它会附着在玻璃板上形成薄层.把一块洁净的玻璃片浸入水中再取出来,玻璃的表面会沾上一层水.这种液体附着在固体表面上的现象叫做浸润.对玻璃来说,水是浸润液体.

同一种液体,对一种固体来说是浸润的,对另一种固体来说可能是不浸润的.水能浸润玻璃,但不能浸润石蜡.水银不能浸润玻璃,但能浸润锌.

把浸润液体装在容器里,例如把水装在玻璃烧杯里,由于水浸润玻璃,器壁附近的液面向上弯曲(图1乙),把不浸润液体装在容器里,例如把水银装在玻璃管里,由于水银不浸润玻璃,器壁附近的液面向下弯曲(图1甲).在内径较小的容器里,这种现象更显著,液面形成凹形或凸形的弯月面.

毛细现象把几根内径不同的细玻璃管插入水中,可以看到,管内的水面比容器里的水面高,管子的内径越小,里面的水面越高.把这些细玻璃管插入水银中,发生的现象正好相反,管子里的水银面比容器里的水银面低,管子的内径越小,里面的水银面越低.

浸润液体在细管里升高的现象和不浸润液体在细管里降低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能够产生明显毛细现象的管叫做毛细管.

液体为什么能在毛细管内上升或下降呢?我们已经知道,液体表面类似张紧的橡皮膜,如果液面是弯曲的,它就有变平的趋势.因此凹液面对下面的液体施以拉力,凸液面对下面的液体施以压力.浸润液体在毛细管中的液面是凹形的,它对下面的液体施加拉力,使液体沿着管壁上升,当向上的拉力跟管内液柱所受的重力相等时,管内的液体停止上升,达到平衡.同样的分析也可以解释不浸润液体在毛细管内下降的现象.

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有许多毛细现象的例子.植物茎内的导管就是植物体内的极细的毛细管,它能把土壤里的水分吸上来.砖块吸水、毛巾吸汗、粉笔吸墨水都是常见的毛细现象.在这些物体中有许多细小的孔道,起着毛细管的作用.

有些情况下毛细现象是有害的.例如,建筑房屋的时候,在砸实的地基中毛细管又多又细,它们会把土壤中的水分引上来,使得室内潮湿.建房时在地基上面铺油毡,就是为了防止毛细现象造成的潮湿.

水沿毛细管上升的现象,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很大.土壤里有很多毛细管,地下的水分经常沿着这些毛细管上升到地面上来.如果要保存地下的水分,就应当锄松地面的土壤,破坏土壤表层的毛细管,以减少水分的蒸发.

Ⅱ 水球变懒的现象是什么

外力施加到水球上,水会发生共振,加入一枚钢球后,水球固有频率就会发生改变,相对不容易引起共振。张璐说,在地面上的水里放一个球,水的震荡也会减缓,挑水时,在水桶表面放一片荷叶,也是用到了这个原理。该实验原理在航空航天中也非常重要,比如航天器分离时加速度比较大,这时会用到颗粒阻尼器,它具有吸能作用,以减少航天器和人受到的冲击。

Ⅲ 天宫课堂第三课主要内容是什么孩子们能学到什么

随着“天宫课堂”的圆满结束,我们学到了关于在太空当中的许多知识。那么对于“天宫课堂”的第三节课大家知道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吗?对于很多的青少年在“天宫课堂”中他们又能够学到什么样的新知识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航天员们的太空授课,成功的为我们开启了神奇的太空之旅,他们发出的太空探索之声也正在感染和感动着我们身边每一个人。加油吧少年。

Ⅳ 天宫课堂第三课的题目是什么

2022年天宫课堂第三课
直播时间:2022年10月12日15时45分
主讲嘉宾: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
直播主题:3名航天员将在轨介绍展示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工作生活场景,演示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以及植物生长研究项目介绍。
直播内容:
1、问天实验舱介绍:展示介绍问天实验舱的基本情况以及科学手套箱、生命生态实验柜、生物技术实验柜和变重力实验柜等设施设备
2、毛细效应实验:展示失重环境下液体显著的毛细现象,讲解毛细现象的重要性及其工程应用。
3、水球变“懒”实验:探究在微重力环境下,液体与液固混合体在相同冲击作用下的振动表现。
4、太空趣味饮水:展示在微重力环境下,使用超长吸管喝水的有趣现象。
5、会调头的扳手:展示微重力环境下的扳手旋转翻转的现象。
6、植物生长研究项目介绍:介绍生命生态实验柜进行的水稻种植和拟南芥种植研究项目,演示样本采集操作。
7、天地互动环节:航天员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天地互动。

Ⅳ 怎么样才能够用简单的方式展现出马兰戈尼效应,需要什么

咖啡渍以及酒泪现象就很好的展现了马兰戈尼效应。

什么是马兰戈尼效应?马兰戈尼效应就是因为两种表面张力不同的液体,界面中因为张力存在梯度的现象,使其质量产生移动的现象。

当两相之中的界面存在着表面的张力明显的梯度的时候,马兰戈尼效应就会由此发生。马兰戈尼效应经常在气液界面产生,当溶质中的浓度、表面活性剂中的浓度和沿界面的温度有着明显的波动时,其表面张力也会随着改变而改变。当同时满足两种作用的时候,弯液面和溶质从液体的表面发生蒸发的现象,会出现浓度梯度的现象。会发生这种现象就是溶质比弯液面在平面上的蒸发速度还有快,溶液内部中的溶质到平坦的表面中过程会更加的平缓。毛细效应与马兰戈尼效应之间的也存在着微妙的关联

Ⅵ 纸吸水时,为什么纸两边的水位上升的比纸中间的水位快

这是生物实验吧?观察现象?我们当年也问过这样的问题。
如果要深究原因的话,与张力有关。滤纸条的内部交错呈网状,纸质疏松,其间有很多空隙,这些空隙可以含住水分,对液体有强烈的吸收性能。这是毛细效应。毛细效应与很多因素有关,如细度、捻度、形状、伸长量、密度等等,而这些,都会影响压力差。解释起来太麻烦,如果你想深入了解,可以搜索相关国内外论文,一大堆公式,这里是讲不清的。总之你记住,毛细效应中液态水有向外流动的动力,形成外侧扩散更快的去世。
所以在做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的实验中,要将滤纸条的一端剪去两角,这样可以使色素在滤纸条上扩散均匀,便于观察实验结果。

Ⅶ 毛细现象连同2水杯,水往低处流吗

大概明白你的意思,就是说如果用细到毛细现象比较明显的细管连通两杯水,那水还是往低处流吗??如果不是这个意思请追问。
靠猜,你脑子里的场景应该是这样的,水平面较低的水杯里插一根细管,嗖,细管里的水平面马上超过高的那杯水了(留个疑点)!!!!这个时候把管子另一头往高的杯子里一插!会不会出现水往高处流捏???如果猜错请追问。
刚留的疑点开始起作用了,三种情况:
1、管子很猛,水平面都到管口了,往高的杯子里一插,两杯水连通,水往低处流到水平面相同为止;
2、管子不够猛,一插,中间有一小空气泡,高的杯子里的水同时产生毛细效应往管子里挤,拐弯了继续挤,直到把气泡挤出管子,两杯水连通,水往低处流到水平面相同为止;
3、管子太不猛,一插,中间有一段空气,高的杯子里的水同时产生毛细效应往管子里挤,拐弯了继续挤,直到空气段的浮力等于两个水平面的压力差不动了,两杯水连不通,水不流了。
解释:毛细现象一般是这样的,亲水材料做的细管,水会因亲水性沿表面“爬升”“移动”,当整个圈内的水边缘往前移动以后,就会因水的表面张力拉动水往相应的方向走,这是毛细现象的根本原因。所以,当第一钟情况出现时,立马破坏了产生毛细现象的条件-表面张力,就只剩下连通器了;第二三种要考虑气泡的浮力在一个系统中的力平衡,所以产生了变成连通器和变不成连通器两种后果。

Ⅷ 请问毛细效应原理是怎样的尽量说详细一点.急!

看来你真的很着急啊,其实在网络知道里就能搜到的!下边是我搜到的,比我自己表述的好多了。http://..com/question/45325480.html
毛细现象

浸润和不浸润在洁净的玻璃板上放一滴水银,它能够滚来滚去而不附着在玻璃板上.把一块洁净的玻璃板浸入水银里再取出来,玻璃上也不附着水银.这种液体不附着在固体表面上的现象叫做不浸润.对玻璃来说,水银是不浸润液体.

在洁净的玻璃上放一滴水,它会附着在玻璃板上形成薄层.把一块洁净的玻璃片浸入水中再取出来,玻璃的表面会沾上一层水.这种液体附着在固体表面上的现象叫做浸润.对玻璃来说,水是浸润液体.

同一种液体,对一种固体来说是浸润的,对另一种固体来说可能是不浸润的.水能浸润玻璃,但不能浸润石蜡.水银不能浸润玻璃,但能浸润锌.

把浸润液体装在容器里,例如把水装在玻璃烧杯里,由于水浸润玻璃,器壁附近的液面向上弯曲(图1甲),把不浸润液体装在容器里,例如把水银装在玻璃管里,由于水银不浸润玻璃,器壁附近的液面向下弯曲(图1乙).在内径较小的容器里,这种现象更显著,液面形成凹形或凸形的弯月面.

毛细现象把几根内径不同的细玻璃管插入水中,可以看到,管内的水面比容器里的水面高,管子的内径越小,里面的水面越高.把这些细玻璃管插入水银中,发生的现象正好相反,管子里的水银面比容器里的水银面低,管子的内径越小,里面的水银面越低.

浸润液体在细管里升高的现象和不浸润液体在细管里降低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能够产生明显毛细现象的管叫做毛细管.

液体为什么能在毛细管内上升或下降呢?我们已经知道,液体表面类似张紧的橡皮膜,如果液面是弯曲的,它就有变平的趋势.因此凹液面对下面的液体施以拉力,凸液面对下面的液体施以压力.浸润液体在毛细管中的液面是凹形的,它对下面的液体施加拉力,使液体沿着管壁上升,当向上的拉力跟管内液柱所受的重力相等时,管内的液体停止上升,达到平衡.同样的分析也可以解释不浸润液体在毛细管内下降的现象.

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有许多毛细现象的例子.植物茎内的导管就是植物体内的极细的毛细管,它能把土壤里的水分吸上来.砖块吸水、毛巾吸汗、粉笔吸墨水都是常见的毛细现象.在这些物体中有许多细小的孔道,起着毛细管的作用.

有些情况下毛细现象是有害的.例如,建筑房屋的时候,在砸实的地基中毛细管又多又细,它们会把土壤中的水分引上来,使得室内潮湿.建房时在地基上面铺油毡,就是为了防止毛细现象造成的潮湿.

水沿毛细管上升的现象,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很大.土壤里有很多毛细管,地下的水分经常沿着这些毛细管上升到地面上来.如果要保存地下的水分,就应当锄松地面的土壤,破坏土壤表层的毛细管,以减少水分的蒸发.
回答者: 梅川 - 高级经理 六级

Ⅸ 什么是毛细效应纺织品服装的前处理及性能测试过程中影响织物毛细效应的因素有哪些

毛细效应简称毛效,纺织品应用术语,是表征坯布经过前处理加工后,所具有的润湿性好坏的衡量。毛效越高,说明坯布的润湿性越好。简称毛细管效应,直接影响后序加工的质量,如匀染性、上染率、牢度等。

影响毛效的因素:
1、浆料的去除程度;
2、纤维本身蜡质、果胶等杂质的去除程度;
3、是否使用影响亲水性的助剂,如固色剂、柔软剂、平滑剂等。

Ⅹ “天宫课堂”首次在问天实验舱开课,本次“天宫课堂”与以往有何不同

10月12日,“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问天实验舱内进行授课。“天宫课堂”是由神舟十四号的三位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专门面向广大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的太空科普课, 为青少年们带来一场生动的太空科普课。那么本次“天宫课堂” 与以往有什么不同呢?

此次授课在问天舱中进行,问天舱相比于核心舱在睡眠区方面是不同的,问天舱睡眠区的方向是纵向的,而核心舱是横向的。这一次在问天舱的授课,使得“天宫课堂” 的授课范围更广,宇航员的活动范围也变得更大,授课的内容也更加深入更加立体,有利于广大青少年们更加深刻的了解太空环境下的生活。

阅读全文

与毛细效应实验装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如何通过qq查询设备 浏览:92
大众低配仪表盘怎么显示油耗 浏览:137
什么等机械在自行车上能找到 浏览:716
惠州五金制品企业黄页 浏览:956
中山市小榄头灯铝圈带牙五金制品厂 浏览:671
铸造用不锈钢用什么料 浏览:307
传送带设备哪个好 浏览:319
机械装置可以用什么清洗 浏览:74
铁路车号自动识别装置的价格 浏览:523
手机k歌要哪些器材 浏览:689
南方轴承质量怎么样 浏览:152
幼儿为什么机械记忆占优势 浏览:634
新装的暖气前两组热怎么调节阀门 浏览:169
新奇骏后工具箱软 浏览:65
烧结机柔性传动装置 浏览:277
制冷机温度低怎么处理 浏览:643
机械液压助力如何保养 浏览:717
轴承如何确定自由端与固定端 浏览:617
机械位移光电测量装置的设计 浏览:959
vb程序中控件工具箱 浏览: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