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下图为实验室制备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图,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①的仪器名称 &n...
(1)长颈漏斗 (2)2H 2 O 2  2H 2 O+O 2 ↑ CaCO 3 +2HCl = CaCl 2 +H 2 O+CO 2 ↑ 向上排空气取气法 (3)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立即复燃则O 2 已满 (或答“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立即熄灭则CO 2 已满”) (4)H 2 O+CO 2 = H 2 CO 3 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5)E
B. 化学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图,高悬赏
实验室,常用铵盐与碱作用特性制备氨气: 2NH4Cl+Ca(OH)2===2NH3↑+CaCl2+2H2O↑
实验说明: 1.建议在做氨的制取实验前,增加装置气密性的检查。为避免残留在导管里的水影响下一步的实验,可在导管的末端连接带有玻璃弯管的胶皮管。 用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反应制氨时,反应生成的氯化钙易与氨结合生成氨合物CaCl2·8NH3而损失部分氨。因此在反应中氢氧化钙应稍过量。反应混合物要迅速混合均匀,以防止氯化铵在加热过程中分解产生氯化氢和氨,使收集的气体中有白烟(NH4Cl)。 制取氨时最好用新制备的消石灰。放置较久的消石灰因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含有一定量的碳酸钙,这样的消石灰不适用。如果用生石灰粉末代替消石灰,制得的氨比较干燥。用碱石灰代替消石灰,可使反应速率加快。 2.因为氨的密度小于空气,所以玻璃导管口应伸到试管的底部,以利于排净试管中的空气。试管口堵一小块疏松的棉花,目的是为了防止氨逸出。装有氯化铵与氢氧化钙混合物的大试管口应向下倾斜,以防止试管在加热过程中炸裂。 3.用小火加热,以免产生的氨的速率过大。 4.收集满氨后,在玻璃导管口上盖一小块蘸有稀硫酸的棉花,目的是为了使硫酸与氨反应生成(NH4)2SO4,防止氨逸出。
C.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收集有关气体的装置图。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1) 2H 2 O 2  2H 2 O+O 2 ↑;(2) C.D(填写序号); (3)可控制用量及反应速度
D. 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图
【分析】 一般地,固体和固体反应,且需要加热,应选用装置A制取,固体和液体反应,且不需要回加热答,应选用装置B制取。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用装置C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用装置D收集。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应用装置E收集。 1、 (1) √ √ √ √ √ √ √ √ 【点评】 实验室制取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是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收集装置的选择通常需考虑是气体的水溶性和气体与空气相对的密度大小等。
E. 如图是研究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气体的装置图,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收集一瓶干燥的氢气,应选择的收
(1)氢气的密度比空气轻,且不溶于水,则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进行收集,所以其收回集装置答是:C或D或F;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方程式是:Zn+H2SO4=ZnSO4+H2↑;该反应不需加热,属于固液常温型,所以选用发生装置B. 故答案是:D或F;B;Zn+H2SO4=ZnSO4+H2↑; (2)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以用图F所示医用塑料袋排空气法收集CO2,则CO2导入端为 a(填“a”或“b”);输液袋H变扁,可能是二氧化碳溶于水使瓶内的气压变小,也可能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使瓶内的气压变小的结果,所以要证明CO2与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反应,可以通过对塑料瓶变扁的程度对比来完成,所以应做的对比实验是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CO2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 故答案是:a;将氢氧化钠溶液溶液换成等体积的蒸馏水作对比试验;CO2+2NaOH=Na2CO3+H2O.
F. 如图是实验室用于制取、干燥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图.(浓硫酸或碱石灰可作干燥剂) (1)写出组合成装置A的
(1)直接写出装置的名称:长颈漏斗、胶塞、锥形瓶 (2)A装置不用加热,版根据制取氧气的原理可以知道应权该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来制取,而B装置需要加热,根据制取氧气的原理可以知道应该用高锰酸钾或是氯酸钾来制取. (3)熟练写出化学方程式:CaCO 3 +2HCl=CaCl 2 +H 2 O+CO 2 ↑,在这里干燥的是二氧化碳气体,它能够和碱石灰反应,故应选择浓硫酸来干燥,所以连接方法为:a→b→c→f→g. (4)利用水的密度比气体大这一原理,可知应该从短管进入,把水从长管排出,读取量筒中液体体积时的正确方法为:把量筒放平,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故答案为:(1)长颈漏斗;胶塞;锥形瓶 (2)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2KClO 3 2KCl+3O 2 ↑ (3)CaCO 3 +2HCl=CaCl 2 +CO 2 ↑+H 2 O;b→c→f→g (4)在C装置中装满水,把气体从导管g通入;把量筒放平,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
G. 图1为初中化学常见气体的发生与收集装置.(1)仪器甲的名称是______.(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
(1)由复图示可知标号仪器制甲是集气瓶;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MnO2 | .
H. 氧气的收集装置图
①根据课本基础知识可知a为试管、b为酒精灯、c为铁架台、d为集气瓶; 故答案为回:试管、答酒精灯、铁架台、集气瓶; ②因为试管受热面积比较小,直接加热会导致试管破裂,所以给受热面积小的玻璃仪器加热时要先预热后集中加热. 故答案为:使试管受热均匀;对药品所在部位加热; ③因为反应刚开始时放出的气体少,逸出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空气,所以收集气体要等气体产生一段时间后即把装置中空气排尽后再收集. 故答案为:连续均匀;开始排出的气体主要是空气.
I. 实验室制氧气的步骤装置发生和收集理由装置图并画出图中要点操作及注意事项
操作步骤 A.(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为例) 步骤:查—装—定—点—收—移—熄专) 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装----装药属品 定----把试管固定到铁架台上 点----点燃酒精灯加热(先预热,注意:一律先让试管均匀受热,否则会因冷热不均炸裂试管) 收----收集气体(可以使用排水法、向上排空法) 离----把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如果使用向上排空法,此步骤基本不需要,但是最好先取出导管在盖上玻片) 熄----熄灭酒精灯 装置如下图: 
J. 如图为初中化学常见气体的发生与收集装置.(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
(1)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