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输液器的原理是什么
这个是很专业的问题哈
偶只晓得一次性使用的输液泵
附:智能型医用输液泵及其应用
一、引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领域需要对流体的流量或流速进行精确控制,如化工领域里对微量化学元素的检测和分析常需精确控制流量。医疗保健领域中药液的流量与流速有时也要精确控制。
静脉输液是一种最常用的临床治疗方法,是护理专业的一项常用给药治疗技术。临床上应根据药物和患者情况不同配以适当的输液速度。输液过快,可能会导致中毒,更严重时会导致水肿和心力衰竭;
输液过慢则可能发生药量不够或无谓地延长输液时间,使治疗受影响并给患者和护理工作增加不必要的负担。常规临床输液,普遍采用挂瓶输液,并用眼睛观察,依靠手动夹子来控制药滴速度,不易精确控制输液速度,而且工作量大。
癌症病人的化疗和病危病人的抢救治疗需要使药物以恒定的速度灌注,通过调节输入的速度和时间将化疗药物均匀持续地注入,既达到化疗的最佳效果,又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化疗药物的副作用。
糖尿病人遭受病痛的折磨,需要以一定的速度给他们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以往的做法基本上是一次注射较大剂量的胰岛素,这不仅造成巨大的浪费,而且药效作用时间也较短,因此极需一种流量和流速能控的持续输送装置,来输送少量的药物并精确控制其输送速度和流量。
对老人、儿童和体质较弱者输送某些特殊药物,如麻醉药、降压药硝普纳、TPN(三磷酸吡啶核苷酸)等时,输液速度和用药量尤其需要认真精确控制,否则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血液非常容易凝固,输血时很容易阻塞输液管。要保证血流速度大于某一值,才能顺利输血。
另外,不管是输液还是输血,普通输液器对输液完毕和输液过程中偶然出现的故障,如气泡、阻塞等都不能自动报警,也不能及时切断输液通路,从而产生不良后果。应该及时处理,以避免血液倒流或其他后果。
因此需要用智能型输液泵来控制药液的输送,并进行异常报警。
二、智能型输液泵的功能
智能型医用输液泵可满足多种功能的需求,归纳起来,输液泵能实现以下功能:
(1) 可精确测量和控制输液速度;
(2) 可精确测定和控制输液量;
(3) 液流线性度好,不产生脉动;
(4) 能对气泡、空液、漏液、心率异常和输液管阻塞等异常情况进行报警,并自动切断输液通路;
(5) 实现智能控制输液。
三、智能型医用输液泵的系统结构
智能型输液泵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微机系统、泵装置、检测装置、报警装置和输入及显示装置。图1是智能型输液泵的系统结构框图。
1. 微机系统: 是整个系统的“大脑”,对整个系统进行智能控制和管理,并对检测信号进行处理,一般采用单片机系统。
2. 泵装置: 是整个系统的“心脏”,是输送液体的动力源。目前有很多种泵装置,在后面进行详细说明。
3. 检测装置:
主要是各种传感器,如红外滴数传感器(负责对液体流速和流量的检测)、压力传感器(负责堵塞及漏液的检测)和超声波传感器(负责对气泡的检测)等,它们可感应相应的信号,这些信号经过放大处理后,送入微机系统进行信号处理,并得出控制指令,然后进行相应的控制操作。
4. 报警装置:
传感器感应到的信号经微机处理后,得出报警控制信号,再由报警装置响应,引起人们的注意,同时进行正确的处理。主要有光电报警(发光二极管)和声音报警(扬声器和蜂鸣器)等。
5. 输入及显示装置:
输入部分负责设定输液的各参数,如输液量和输液速度等。显示部分负责显示各参数和当前的工作状态等,多采用LED数码管显示和LCE液晶显示。
2. 我们现在用的输液装置是怎样保持液体均匀速往下滴的
一、输液吊瓶中的液体为什么会匀速滴下的原理:
1、输液瓶下面有两条管,一条是液体流下的通专道,另一条是进属空气的,液体流下时,轮流瓶内的气压降低,大气压把空气从进气管压进去,使瓶内液面上方的气压总是稍低于大气压,所以可以保持液面上方的气压一定,从而可以使输液瓶中的液体匀速流出;
2、吊瓶下面的输液管中间,接上一个“莫菲氏滴管”,这个小器械过去是玻璃做的,现在是塑料的。用调节器调节滴入莫菲管中的药物滴入的速度,而且在莫菲管下面必须留有药物,这样就可以保持输液的压力不变,也就是输液的速度不变。
3、利用液体静压的物理原理,将液体输入体内。输液瓶是一个入口和大气相通,下连橡胶管的玻璃瓶。瓶内液体受大气压力的作用,使液体流入橡胶管形成水柱,当水柱压力大于静脉压时,瓶内的液体即顺畅地流入静脉。
3. 使用输液泵的目的是什么
一、使用输液泵的目的
输液泵是一种能够准确控制输液滴数或输液流速,保证药物能够速度均匀,药量准确并且安全地进入病人体内发挥作用的一种仪器,同时是一种智能化的输液装置,输液速度不受人体背压和操作者影响,输注准确可靠,有助于降低临床护理工作强度,提高输注的准确性、安全性以及护理质量。
二、使用输液泵的注意事项
1、详细记录输液泵使用的起始时间、输液总量、输液速度以及输入液体种类、药物名称及剂量。使用过程中要经常巡视,注意实际速度与设定速度是否一致等,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输液泵一旦发生报警情况,应及时查找原因进行处理。
3、持续维持输注的药液所使用的输液器每24小时更换一次,防止感染。
4、使用中注意观察静脉注射局部皮肤有无红肿,防止刺激性的药液外渗引起的组织损害。
5、观察患者有无寒战、发绀、发热等全身反应,如有上述反应应立即停止输液,并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处理。
输液泵的发展前景
1、功能会更全面
既能静脉给药,也能输血、输送肠内营养液等;
2、耗材会更廉价:
无需使用专用的压力输液器作为耗材,普通的重力输液器会更方便,更廉价;
3、安全问题更突出:
使用普通的重力输液器特容易出现耗材混淆问题 ,由此产生的精度误差和其他风险极大;
4、使用面会更广泛
同时解决好了耗材廉价性和安全性之后,所有的床旁输液都会采用输液泵,用量将会井喷;
5、监管将会更严格
随着使用数量的增加以及耗材的多元化,输液泵使用过程会出现大量的医疗事故和医疗风险,国家相关机构就会面临更加严峻的监管形势,法规和措施将会更加严厉。
4. 打点滴装置 原理关于大气压强的 50分献上
给你画了个图
图很小,你可能看不清。建议你自己去推一下液体压强公式(你们老师应该有讲的,这个问题也算个经典问题了),将液体压强的实质理解透彻,就不难理解这些问题了。
推理提示:将液体当作一个整体,分析其受力,注意瓶底对液体向上的压力,那个是最容易被遗漏的,从最上面的液面开始分析,然后分析瓶底液体压强,反复利用F=PS就对了。输液管是弯的,分析起来比较麻烦,你可以简化为一个竖直的硬管子,结果是一样的。(不懂我再补充)
5. 输液时用的输液皮条装置中的谪漏,输液用的皮条上有了它能起到什么作用
输液器上的观察部位可以直观地看到液体下落速度,方便调节。还可以调节输液器里液体的多少,缓冲输液瓶里没有液了,没有及时换瓶进入空气。有时还能加液。
6. 输液过程中,空气会不会通过管道进入血管
输液装置根本就不会让空气进入人体内,即使是输完了瓶子中的液体,空气也不会进入血管内,反而是会有部分血液回流到输液管中,这是由于我们人体的血压比大气中的血压稍大,血管空气栓塞跟其他原因造成的血管栓塞一样,导致栓塞血管的循环障碍,并可能引发系列反应。输液器连接着输液瓶和人体静脉,利用这个高度差,液体的重力作用,让液体流入血管。在输液之前,护理人员要先把瓶塞穿刺器穿入液体,然后输液针位于低点位置。
空气进入血管的危险,无非就是担心空气会在血管中形成空气栓塞。栓塞的位置决定了病情的凶险程度,如果栓塞到了心脏,就会导致心衰,泵血不足导致其他器官缺血。而且如今的输液管,都会一个名为莫菲氏管的装置,它会储留部分药水,当药水输完,空气进到输液管内时,它就会将空气排出,起到预防空气进入血管的作用。堵在肺部的气体较多的话影响肺循环和肺泡气体交换,出现右心衰的症状,会有胸骨后突发疼痛,紫绀,心前区可闻及水泡音。
7. 一次性输液器装置中的滴漏的作用是什么
是可以控制水中滴水的速度相同,所以我们要学习它的方法控制
8. 现在输液的下面那个圆的是什么,作用是什么
滤过器 可以滤过一些滴管里面的小空气 这是精密输液器才会有 现在很多医院都在用这种 更安全 不过耗材费贵些
9. 给病人输氧用的那个装置起什么作用
那是湿化瓶,里面一般装的是蒸馏水,起到湿化呼吸道的作用,也方便观察氧气是否用完了(特别是瓶装氧气,虽然有压力表),清醒病人短时间不用湿化瓶输氧问题不大,但是昏迷和长期吸氧的病人不用湿化瓶就会造成呼吸道粘膜过于干燥而引起损伤;特殊的病人湿化瓶里面加的是酒精而不是蒸馏水!
10. 医院里医生给病人挂盐水时用的输液皮条装置中的滴漏能起到什么作用
避免空气被液体压力压进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