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化学实验问题:如何将粗盐中含有的泥沙,CaCl2,MgCl2,Na2SO4等除去写出实验操作步骤并写出相应离子方程式
加过量BaCL2 再加过量NaOH ,再加过量NaCO3 过滤 加HCl
Ba2+ + SO42- = BaSO4↓
Mg2+ + 2OH2- =Mg(OH)2↓
CO32- + Ca2+ =CaCO3↓
CO32- + Ba2+ =BaCO3↓
OH- + H+ = H2O
CO32- + 2H+ =H2O+CO2↑
1.3 物质的纯度(共2课时)
第2课时 粗盐提纯
一、设计思想
在1.2《走进化学实验室》的学习内容中新教材没有安排试剂的取用,这些内容在六年级《科学》中已经学过,但是使用托盘天平称量、使用量筒量液体的体积、使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这些实验基本要求学生可能掌握得不是很好,所以在《粗盐提纯》这节课里在称量粗盐的质量过程中复习托盘天平的使用、在量取水的过程中复习量筒和胶头滴管的使用,学生再一次学习和动手操作。
溶解、过滤、蒸发在前一课中是演示实验,在这节课中学生学会装配装置且进行操作,学习要求进一步加强,这些实验操作是也是实验考核的基本操作,所以一定要让学生动起手来,并且要正确。
在这节课中不仅要让学生感受粗盐提纯的过程,而且要在实验中认识从固体混合物质除去不溶性杂质的方法。最后通过计算精盐占粗盐的百分率复习物质的纯度,学生理解通过过滤等方法提高了物质的纯度。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学会使用托盘天平正确称量固体(食盐)的质量。
(2)学会使用量筒和胶头滴管正确量取液体(水)的体积。
(3)学会使用玻璃棒引流和搅拌溶解物质。
(4)学会装配过滤装置且进行过滤操作。
(5)学会装配蒸发装置且进行蒸发操作。
2. 过程与方法
(1)感受粗盐提纯的过程,在实验中认识从固体混合物中除去不溶性杂质的方法。
(2)通过动手实验,观察实验,记录实验,学会科学正确地实验操作的过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结束后洗涤实验用品、整理实验器材、处理实验废弃物,认识遵守实验规则的重要性。
(2)在实验中体验溶解过滤蒸发这些实验操作于生活中的应用,化学知识能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三、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从固体混合物质除去不溶性杂质的方法。
教学难点:装配过滤装置且进行过滤操作,装配蒸发装置且进行蒸发操作。
四、教学用品
药品 :粗盐、蒸馏水。
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漏斗、蒸发皿、铁架台、铁圈、坩埚钳、酒精灯、石棉网、滤纸,剪刀,火柴,纸片。
媒体:多媒体电脑、实物投影仪、PPT课件。
五、教学流程
1. 流程图
2. 流程说明
[1] 创设情景,引入学习主题。
[2] 预习实验报告,明确实验目的。
[3] 预习实验报告,根据课题要求估计粗盐提纯实验中用到的提纯操作。
[4] 预习实验报告,设计粗盐提纯的实验步骤。
[5][6][7] 教师讲解如何称量,学生归纳称量实验注意事项,并动手称量5克粗盐。
[8][9][10] 教师讲解如何量取,学生归纳量取实验注意事项,并动手量取15ml水。
[11][12] 复习溶解注意事项,将粗盐溶解在水中。
[13][14] 复习过滤注意事项,并动手过滤操作。
[15][16] 复习蒸发注意事项,并动手蒸发操作。
[17] [18] [19] 称量精盐的质量,并计算粗盐得纯度。认识从固体混合物质除去不溶性杂质的一般方法,从而达到物质提纯的目的。
[20] 实验结束后洗涤实验用品、整理实验器材、处理实验废弃物。
[21] 师生共同小结粗盐提纯中涉及的提纯方法,结束本课。
六、教学案例
1.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学习主题引入
[出示]一瓶粗盐,一瓶精盐。
[提问]粗盐和精盐中相对而言哪个是混合物?哪个是纯净物?
[提问]我们该如何理解粗在这里所表达的意义?
[讲解]今天我们将通过实验把粗盐变为精盐。
[提问]这个过程称之为什么? 学生回答:粗盐和混合物,精盐是纯净物。粗并非是粗心的粗,而是不纯净。
学生回答:物质的提纯。 用与粗盐提纯有关系的物质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题。
预习实验报告
[讲解]在我们做实验之前,先要预习实验报告。
[提问]实验名称是什么?
[提问]实验目的是什么? 预习实验报告。
学生回答:粗盐提纯。
学生回答:学会称量、溶解、过滤、蒸发,学会从固体混合物中除去不溶性杂质。 通过预习实验报告,知道实验名称和实验目的。
[提问]粗盐要变成精盐,估计用到什么提纯操作?
[讲解]过滤可以除掉粗盐和不溶性杂质,但为了得到精盐,还需要蒸发滤液,所以需要过滤、蒸发等提纯操作。 学生回答:过滤。 根据课题要求估计粗盐提纯实验中用到的提纯操作。
[提问]整个粗盐提纯实验可分成哪些实验步骤完成?
[讲解]整个粗盐提纯实验:称量粗盐量取水,在烧杯中溶解,然后过滤,取滤液蒸发得到精盐,再称量精盐,计算粗盐的纯度。 学生回答:称量和量取、溶解、过滤、蒸发、再称量。 根据课题要求和预习实验报告,设计粗盐提纯的实验步骤。
称量粗盐
[提问]称量的仪器是什么?
[讲解]仪器是托盘天平(附砝码)、药匙,(托盘天平只能用于粗略的称量,读数能到0.1克)。
[提问]称量的步骤是什么?
[讲解和演示]步骤简单表示为调零、放称量纸、左物右码、读数、复位。
使用托盘天平时,要做到左物右码,添加砝码要用镊子不能用手直接拿砝码,并先大后小,称量完毕,砝码要放回砝码盒,游码要回零。
药品的质量=砝码读数+游码读数。
若左右放颠倒了,药品的质量=砝码读数-游码读数。
任何药品都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中称量,干燥固体可放在称量纸上称量,易潮解药品要在(烧杯或表面皿等)玻璃器皿中称量。
注意:称量一定质量的药品应先放砝码,再移动游码,最后放药品;称量未知质量的药品则应先放药品,再放砝码,最后移动游码。
[提问]如何称量5g粗盐?
[讲解和演示]当将要达到5g时,左手拿药匙,右手轻敲左手腕,因震荡而掉下少量粗盐达到5g。
[巡视]观察学生称量操作是否正确,如有错误及时矫正。 学生回答:托盘天平。
学生回答:调节平衡,放称量物,读数。
学生回答:调零、放称量纸、左盘放粗盐、右边游码5g、读数、复位。
动手称量5g粗盐。 复习用托盘天平称量一定质量的固体。
复习称量的注意事项。
量取水
[讲解]称量完粗盐之后,我们要量取15ml水。
[提问]量取水用什么仪器?
[讲解和演示]我们很难做到倒入量筒中的水恰好是15ml,所以还需要胶头滴管。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
使用胶头滴管注意事项:
①先排空再吸液;
②悬空垂直放在量筒口上方,以免沾污染量筒;
③吸取液体后,应保持胶头在上,不能向下或平放,防止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胶头;
④除吸同一试剂外,用过后应立即洗净,再去吸取其他药品(防止试剂相互污染)。
使用量筒注意事项:
①液体可直接倒入量筒;
②量筒不能加热,不能作为反应容器,也不能用作配制或稀释溶液的容器,只用来量取液体的体积;
③读数时量筒要放平稳,
④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提问]量取的步骤是什么?如何量取15ml水?要注意些什么?
[讲解]若仰视则读数偏低,液体的实际体积>读数;俯视则读数偏高,液体的实际体积<读数。
[巡视]观察学生量取操作是否正确,如有错误及时矫正。 学生回答:量筒。
学生回答:选合适的量筒、慢慢注入液体、最后滴加液体。先将不到15ml的水倒入50 ml的量筒中,再用胶头滴管滴加到15ml。
注意事项:使用量筒时,要做倒①接近刻度时改用胶头滴管②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线及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动手量取15ml水。
复习用量筒和胶头滴管量取一定体积的水。
复习使用量筒的注意事项。
复习使用胶头滴管的注意事项。
溶解
[讲解]接下来我们将称得的粗盐溶解在量得的水中。
[讲解和演示]将粗盐倒入烧杯中,将水引流进入烧杯,用玻璃棒搅拌。
[提问]玻璃棒搅拌时要注意些什么?
[巡视]观察学生溶解操作是否正确,如有错误及时矫正。
学生回答:轻轻搅拌,不要碰到烧杯壁。
动手溶解粗盐。 复习用烧杯和玻璃棒溶解固体。
过滤
[讲解]接下来要进行过滤,我们在前一课中已经学习了过滤操作,实验时注意“一贴”、 “二低”和 “三靠”。
[巡视]观察学生过滤操作是否正确,如有错误及时矫正。
动手过滤操作。 巩固前一课所学的过滤操作。
蒸发
[讲解]接下来要进行蒸发,我们在前一课中已经学习了蒸发操作,实验时注意液体的量不超过三分之一容器;不断用玻璃棒搅拌;用余热蒸干;注意自身安全。
[巡视]观察学生蒸发操作是否正确,如有错误及时矫正。
动手蒸发操作。 巩固前一课所学的蒸发操作。
粗盐纯度
[提问]我们已经看到了蒸发皿中完全不同于粗盐的精盐,如何计算粗盐得纯度?
[提问]热的精盐可以称量吗?
[讲解]等精盐冷却后再称量。
[巡视]观察学生称量操作是否正确,如有错误再次及时矫正。
[提问]粗盐的质量是5g,精盐的质量少于5g,粗盐的质量是多少? 学生回答:要称量精盐的质量。
学生回答:不可以。
称量精盐。
计算粗盐纯度。精盐质量和粗盐的质量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复习纯度概念。混合物中主要成分(或某一成分)含量的高低,用物质的纯度(该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来表示。
主要成分的质量和总物质的质量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提纯方法
[提问]今天我们的实验《粗盐提纯》除掉了粗盐中的杂质,如果粗盐中含有溶于水的杂质,今天的实验能否除去?
[提问]固体混合物中含有什么样的杂质可以通过溶解和过滤除去?
[讲解]提纯的方法有很多,不同的混合物适合使用不同的方法加以提纯,以后再学更多方法。 学生回答:不能。
学生回答:固体混合物中除去不溶性的杂质 溶解和过滤只能除去固体混合物中不溶性的杂质。
整理器材
[讲解]实验结束,要把废液等倒入废液缸里,整理实验用品,洗净用过的玻璃仪器。 整理实验用品,洗净用过的玻璃仪器。 养成实验结束整理器材的好习惯。
课的结束
[讲解]今天这节实验课,我们复习了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等仪器的使用,我们进行了粗盐提纯的实验,巩固了过滤、蒸发的实验操作,知道了粗盐提纯的实验步骤,收获颇丰!
2. 主要板书
1.3 物质的纯度(共2课时)
第2课时 粗盐提纯
粗盐提纯的步骤:
粗盐的纯度:精盐的质量/粗盐的质量*100%
3. 相关链接
物质提纯的几种方法
过滤:分离液体中不溶性固体。
例如分离食盐水中的泥沙。
蒸发:用加热方法,将溶液中的溶剂挥发除去的操作。适用:稀溶液浓缩或将溶液蒸干使溶质结晶析出。
例如食盐水中获取食盐。
蒸馏:利用物质沸点不同,分离和提纯液态混合物的方法。
例如分离水和酒精。
结晶:分离可溶性混合物或除去可溶性杂质的方法。
例如:分离KNO3和NaCl的混合物。
过滤时的“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使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滤纸边缘应略低于漏斗边缘,
加入漏斗中液体的液面应略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向漏斗中倾倒液体时,烧杯的夹嘴应与玻璃棒接触;
玻璃棒的底端应和过滤器有三层滤纸处轻轻接触;
漏斗颈的末端应与接受器的内壁相接触。
蒸发是常见的一种汽化方式。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和蒸发吸热是解释许多现象的基础知识,在生活和生产中经常用到。学生对于蒸发现象很熟悉,因此,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结合适当的实验,让学生自己经过分析、比较得出结论,并注意引导学生把知识运用于实际中去。
蒸发的注意事项:
①溶质必须不容易分解,不容易被氧化。
②加热过程中应该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③接近干燥时停止加热,余热蒸干。
④停止加热后,不要立即把蒸发皿放在实验台上,而应该垫上石棉网。
蒸馏由蒸发、冷凝和接受三部分组成。有杂质的水放在烧瓶中,蒸馏烧瓶上插有一支温度计,加热至水沸腾,水汽化成水蒸气流经冷凝管的内管,经冷凝管外管的水冷凝为液体,进入接受器。这就是蒸馏水。蒸馏是物质提纯的重要方法,用于制得纯度较高的各种液体试剂。
粗盐提纯
步骤:称量粗盐和量取水、溶解、过滤、蒸发、称量精盐。
几个步骤中玻璃棒的作用:溶解时加速溶解;过滤时引流;蒸发时搅拌使液体均匀受热,防止飞溅。
七、教学反思
因为在《1.2走进化学实验室》没有称量质量、量取液体的体积、溶解物质等实验基本操作学习,所以,在《1.3物质的提纯》实验课《粗盐提纯》穿插进来,复习六年级《科学》中所学的这部分实验操作基本要求,教学过程中发现这部分实验操作基本要求学生掌握得不好,确实需要复习。而过滤和蒸发是前一课新学的实验基本技能,所以这节课主要是巩固这些实验基本技能,学生实验过程中发现不少问题,有的称量时没放称量纸,有的过滤时戳破滤纸,有的漏斗下端没有紧靠烧杯内壁,有的蒸发到最后害怕液体飞溅不再搅拌、不敢熄灭酒精灯,这些问题在巡视时加以指导。
在这节课中学生不仅感受粗盐提纯的过程,而且在实验中认识了固体混合物质除去不溶性杂质的方法。在课的最后通过计算精盐占粗盐的百分率复习物质的纯度,学生理解了通过过滤等方法能提高物质的纯度,但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还有很多是今后需要学习的。
Ⅱ 实验:粗盐提纯的溶解和过滤(详细步骤和注意事项)
食盐的主要成份是NaCl, 粗盐是指NaCl含杂质,可溶性杂质多为氯化镁,氯化钙等回,不溶性的有泥答沙等。 粗盐提纯的主要操作可分为两部分:一是过滤,目的是使不溶性固体杂质与NaCl分离,二是结晶,目的是使NaCl与溶解度为陡峭形的可溶性杂质分离 。 实验前后分别称量粗盐和提纯后盐的目的是计算粗盐的产率。 制作过滤装置时要注意三个要点1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2漏斗尖嘴处紧贴烧杯内壁、3用玻璃棒引流并贴在三层滤纸处 。
• 在蒸发滤液的过程中,要用玻璃棒搅拌,目的是防止由于溶液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 在滤液接近蒸干时,应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蒸干,这样做的理由是若持续加热会出现固体飞溅的状况 。
Ⅲ 组装过滤装置并且过滤粗实盐食盐水的操作过程
1.制作过滤器。 A、将滤纸对折2次展开成圆锥形,放入漏斗内。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
B、润湿滤纸(使用滴管),用玻棒赶走气泡,使滤纸紧贴漏斗壁。
2.安装过滤装置。 A、将漏斗置于铁架台的铁圈上,下端放好烧杯。
B、漏斗下端尖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3.过滤粗食盐水(约15ml)。 A、使用玻璃棒引流,玻璃棒的末端靠在滤纸三层处,将烧杯中的粗食盐水倒入过滤器。滤纸碰破不得分。
B、转移过程中粗食盐水无损耗。转移过程中漏斗内液面不高于滤纸边缘。
C、过滤得到的滤液澄清。
Ⅳ "粗盐的提纯,萃取"实验报告怎么写
实验报告无非就分为那几个部分,你把每个部分都认真写好就行了。重点是写好实验结果和实验分析这两部分,因为别的部分大家都差不多,老师也不会特别仔细的看,但是结果和分析两部分就不一样了,你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验现象总结分析。 写实验报告分为 实验项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实验分析、思考题这几个部分。 下面是从网上贴下来的,你可以做参考,但是记住,报告不是千遍一律的,一定要尊重实验结果,正确操作和分析,写出有自己思考成分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实验的操作技能.2.理解过滤法分离混合物的化学原理.3.体会过滤的原理在生活生产等社会实际中的应用.二、实验仪器和药品药品:粗盐,水器材: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药匙,漏斗,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酒精灯,坩埚钳,胶头滴管,
滤纸,剪刀,火柴,纸片三、实验原理粗盐中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以及可溶性杂质如: 等.不溶性杂质可以用溶解、过滤的方法
除去,然后蒸发水分得到较纯净的精盐.四、实验操作1.溶解用托盘天平称取5克粗盐(精确到0.1克).用量筒量取10毫升水倒入烧杯里.用药匙取一匙粗盐加入水中,观察发生的现象.用玻璃棒搅拌,并观察发生的现象(玻璃棒的搅拌对粗盐的溶解起什么作用?).接着再加入粗盐,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一直加到粗盐不再溶解时为止.观察溶液是否浑浊.在天平上称量剩下的粗盐,计算在10毫升水中大约溶解了多少克粗盐.
2.过滤 按照化学实验基本操作6所述方法进行过滤.仔细观察滤纸上的剩余物及滤液的颜色.滤液仍浑浊时,应该再过滤一次.
如果经两次过滤滤液仍浑浊,则应检查实验装置并分析原因,例如,滤纸破损,过滤时漏斗里的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仪器不
干净等.找出原因后,要重新操作.3.蒸发把得到的澄清滤液倒入蒸发皿.把蒸发皿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用酒精灯加热(图20).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滤液.
等到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
4.用玻璃棒把固体转移到纸上,称量后,回收到教师指定的容器.比较提纯前后食盐的状态并计算精盐的产率.
五、实验总结
过滤操作中的问题探析
过滤是最常用的分离液体和固体的实验操作.现行的初中化学教材中仅粗浅地介绍了过滤的操作要点,而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许多细节性的问题.笔者结合教学实际,就过滤操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谈一下自已的解决办法,仅供参考.(一)、怎样选择漏斗和滤纸?漏斗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要过滤的沉淀的量或析出固体的量,而不是看液体的体积.沉淀量或固体量较多,则所选用的漏斗就大,反之亦然.漏斗的圆锥角应为60°.管径粗细适宜,太粗难以保持水柱,太细则水流速度慢,过滤需要的时间过长.管径末端应稍微倾斜.滤纸的选择依据所做的实验来定.滤纸分定性滤纸和定量滤纸.定性滤纸在过滤操作中主要用于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定量滤纸主要用于物质的定量分析.在中学实验中,过滤操作常用于定性实验,所以大多用定性滤纸.选好的滤纸放入漏斗后,纸的边缘要比漏斗边缘低5毫米左右为宜.(二)、怎样组装过滤器?首先,将选好的滤纸对折两次,第二次对折要与第一次对折的折缝不完全重合.当这样的滤纸放入漏斗(顶角60°)中,其尖角与漏斗壁间有一定的间隙,但其上部却能完好贴在漏斗壁上.这样装成的过滤器比所有表面都贴在漏斗上的过滤器的过滤速度更快.对折时,不要把滤纸顶角的折缝压得过扁,以免削弱尖端的强度.然后剪去三层纸那边的两层的小角,以便在湿润后,滤纸的上部能紧密地贴在漏斗壁上.其次,将叠好的滤纸放入合适的漏斗中,用洗瓶的水湿润滤纸,用手指把滤纸上部1/3处轻轻压紧在漏斗壁上.把水注入漏斗时,漏斗颈应充满水,或用手指堵住漏斗颈末端,使其充水至漏斗顶角稍上部为止.漏斗颈保持有连续的水柱,会产生向下的引力,加速了过滤过程.(三)、怎样正确地进行过滤?在过滤时,玻璃棒与盛有过滤液的烧杯嘴部相对着;玻璃棒末端和漏斗中滤纸的三层部分相接近,但不能触及滤纸;要保持垂直(笔者认为玻璃棒斜立易导致过滤液外溢);漏斗的颈部尖端紧靠接收滤液烧杯嘴部的内壁.每次转移的液体不可超过滤纸高度的三分之二,防止滤液不通过滤纸而由壁间流出.对于残留在烧杯里的液体和固体物质应该用溶剂或蒸馏水按少量多次的原则进行润冲,将洗液全部转移到漏斗中进行过滤.(四)、怎样正确洗涤沉淀物?如果需要洗涤沉淀物,则应立即进行洗涤,否则沉淀物在滤纸上放置过久会开裂或结块,不易润洗.可用原溶剂、蒸馏水或其它适当的洗涤剂进行润洗.换一个洁净的空烧杯以代替原来接受滤液的烧杯,这样可以避免因沉淀穿透滤纸而要重新过滤大体积的液体.每次洗液用量以能浸没所收集的沉淀物为宜.洗涤时,用少量洗液小心沿四周从上而下冲洗,将沉淀冲到漏斗底部,不可使液体流速过猛,否则会使沉淀冲出过滤器.也不可用玻璃棒搅拌漏斗内的物质,以免划破滤纸,前功尽弃.一般洗2到3次左右,可基本洗净(五)、怎样检验沉淀物是否洗净?可根据沉淀物上可能检出的杂质类别,在最后一次洗出液中加入适宜的试剂,来检验洗涤程度.如过滤Na2SO4、BaCl2两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混合物时,要检验沉淀物是否洗净,应选择AgNO3溶液.若在最后一次洗出液中加入AgNO3溶液无沉淀(AgCl)生成,则说明沉淀已洗净.(六)、过滤时,滤液过多而超出滤纸边缘或滤纸被划破怎么办?可用少量原溶剂冲洗漏斗和滤纸2到3次,原滤液连同洗液重新进行过滤.(七)、分离沉淀和液体是否必需用过滤操作?否.当分离的沉淀量很少时,可盛物于离心试管内,用离心机进行常温下沉淀分离.用吸管吸取沉淀上清液.根据需要可进行洗涤后再离心分离.只有当沉淀量较多时,才适宜用过滤法分离(八)、过滤操作是否还有其他方式?有.要使过滤速度快,且方便洗涤,可用布氏漏斗进行减压抽滤,这使得过滤和洗涤费时少,而且便于洗涤;当过滤需要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时应选用保温漏斗进行过滤.
Ⅳ 过滤装置图及注意事项
(1)据图可知,来a铁架台,b漏斗,c烧杯;自
(2)如不使用玻璃棒引流,会造成过滤时液体溅出,甚至会损坏滤纸.另外滤纸不能高于漏斗边缘,否则会使滤液浑浊;漏斗下端管口未紧靠烧杯内壁,会使液体溅出;
(3)滤纸破损,则混合物就会不经过滤直接进入滤液;待滤液体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液态混合物也会从过滤器外侧流下;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滤液也会浑浊;
(4)过滤时需要很长的时间可能滤纸孔被堵塞
故答案为:
(1)铁架台,b漏斗,c烧杯;
( 2)待滤液体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漏斗下端管口未紧靠烧杯内壁
(3)
①滤纸破损;
②倒入的液体高于滤纸边缘;
③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
(4)滤纸孔被堵塞
Ⅵ 粗盐提纯实验报告怎么写
一、实验目的1.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实验的操作技能.2.理解过滤法分离混合物的化学原理.3.体会过滤的原理在生活生产等社会实际中的应用.二、实验仪器和药品药品:粗盐,水器材: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药匙,漏斗,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酒精灯,坩埚钳,胶头滴管,
滤纸,剪刀,火柴,纸片三、实验原理粗盐中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以及可溶性杂质如: 等.不溶性杂质可以用溶解、过滤的方法
除去,然后蒸发水分得到较纯净的精盐.四、实验操作1.溶解用托盘天平称取5克粗盐(精确到0.1克).用量筒量取10毫升水倒入烧杯里.用药匙取一匙粗盐加入水中,观察发生的现象.用玻璃棒搅拌,并观察发生的现象(玻璃棒的搅拌对粗盐的溶解起什么作用?).接着再加入粗盐,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一直加到粗盐不再溶解时为止.观察溶液是否浑浊.在天平上称量剩下的粗盐,计算在10毫升水中大约溶解了多少克粗盐.
2.过滤 按照化学实验基本操作6所述方法进行过滤.仔细观察滤纸上的剩余物及滤液的颜色.滤液仍浑浊时,应该再过滤一次.
如果经两次过滤滤液仍浑浊,则应检查实验装置并分析原因,例如,滤纸破损,过滤时漏斗里的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仪器不
干净等.找出原因后,要重新操作.3.蒸发把得到的澄清滤液倒入蒸发皿.把蒸发皿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用酒精灯加热(图20).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滤液.
等到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
4.用玻璃棒把固体转移到纸上,称量后,回收到教师指定的容器.比较提纯前后食盐的状态并计算精盐的产率.
五、实验总结
过滤操作中的问题探析
过滤是最常用的分离液体和固体的实验操作.现行的初中化学教材中仅粗浅地介绍了过滤的操作要点,而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许多细节性的问题.笔者结合教学实际,就过滤操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谈一下自已的解决办法,仅供参考.(一)、怎样选择漏斗和滤纸?漏斗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要过滤的沉淀的量或析出固体的量,而不是看液体的体积.沉淀量或固体量较多,则所选用的漏斗就大,反之亦然.漏斗的圆锥角应为60°.管径粗细适宜,太粗难以保持水柱,太细则水流速度慢,过滤需要的时间过长.管径末端应稍微倾斜.滤纸的选择依据所做的实验来定.滤纸分定性滤纸和定量滤纸.定性滤纸在过滤操作中主要用于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定量滤纸主要用于物质的定量分析.在中学实验中,过滤操作常用于定性实验,所以大多用定性滤纸.选好的滤纸放入漏斗后,纸的边缘要比漏斗边缘低5毫米左右为宜.(二)、怎样组装过滤器?首先,将选好的滤纸对折两次,第二次对折要与第一次对折的折缝不完全重合.当这样的滤纸放入漏斗(顶角60°)中,其尖角与漏斗壁间有一定的间隙,但其上部却能完好贴在漏斗壁上.这样装成的过滤器比所有表面都贴在漏斗上的过滤器的过滤速度更快.对折时,不要把滤纸顶角的折缝压得过扁,以免削弱尖端的强度.然后剪去三层纸那边的两层的小角,以便在湿润后,滤纸的上部能紧密地贴在漏斗壁上.其次,将叠好的滤纸放入合适的漏斗中,用洗瓶的水湿润滤纸,用手指把滤纸上部1/3处轻轻压紧在漏斗壁上.把水注入漏斗时,漏斗颈应充满水,或用手指堵住漏斗颈末端,使其充水至漏斗顶角稍上部为止.漏斗颈保持有连续的水柱,会产生向下的引力,加速了过滤过程.(三)、怎样正确地进行过滤?在过滤时,玻璃棒与盛有过滤液的烧杯嘴部相对着;玻璃棒末端和漏斗中滤纸的三层部分相接近,但不能触及滤纸;要保持垂直(笔者认为玻璃棒斜立易导致过滤液外溢);漏斗的颈部尖端紧靠接收滤液烧杯嘴部的内壁.每次转移的液体不可超过滤纸高度的三分之二,防止滤液不通过滤纸而由壁间流出.对于残留在烧杯里的液体和固体物质应该用溶剂或蒸馏水按少量多次的原则进行润冲,将洗液全部转移到漏斗中进行过滤.(四)、怎样正确洗涤沉淀物?如果需要洗涤沉淀物,则应立即进行洗涤,否则沉淀物在滤纸上放置过久会开裂或结块,不易润洗.可用原溶剂、蒸馏水或其它适当的洗涤剂进行润洗.换一个洁净的空烧杯以代替原来接受滤液的烧杯,这样可以避免因沉淀穿透滤纸而要重新过滤大体积的液体.每次洗液用量以能浸没所收集的沉淀物为宜.洗涤时,用少量洗液小心沿四周从上而下冲洗,将沉淀冲到漏斗底部,不可使液体流速过猛,否则会使沉淀冲出过滤器.也不可用玻璃棒搅拌漏斗内的物质,以免划破滤纸,前功尽弃.一般洗2到3次左右,可基本洗净(五)、怎样检验沉淀物是否洗净?可根据沉淀物上可能检出的杂质类别,在最后一次洗出液中加入适宜的试剂,来检验洗涤程度.如过滤Na2SO4、BaCl2两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混合物时,要检验沉淀物是否洗净,应选择AgNO3溶液.若在最后一次洗出液中加入AgNO3溶液无沉淀(AgCl)生成,则说明沉淀已洗净.(六)、过滤时,滤液过多而超出滤纸边缘或滤纸被划破怎么办?可用少量原溶剂冲洗漏斗和滤纸2到3次,原滤液连同洗液重新进行过滤.(七)、分离沉淀和液体是否必需用过滤操作?否.当分离的沉淀量很少时,可盛物于离心试管内,用离心机进行常温下沉淀分离.用吸管吸取沉淀上清液.根据需要可进行洗涤后再离心分离.只有当沉淀量较多时,才适宜用过滤法分离(八)、过滤操作是否还有其他方式?有.要使过滤速度快,且方便洗涤,可用布氏漏斗进行减压抽滤,这使得过滤和洗涤费时少,而且便于洗涤;当过滤需要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时应选用保温漏斗进行过滤.
Ⅶ 过滤装置图三原则
(1)A仪器是铁架台,B仪器是漏斗,C仪器是烧杯.
(2)没有使用玻璃棒引流,会造内成过滤时液体溅出;改正:容应使用玻璃棒引流.
漏斗下端管口未紧靠烧杯内壁,会使液体溅出;改正:漏斗下端管口应紧靠烧杯内壁.
滤纸不能高于漏斗边缘,否则会使滤液浑浊;改正:滤纸应低于漏斗的边缘.
(3)滤纸破损,会造成浑浊的液体就会不经过滤直接进入滤液;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滤液也会浑浊;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答案:
(1)铁架台;漏斗;烧杯;
(2)3,应使用玻璃棒引,漏斗下端管口应紧靠烧杯内壁,滤纸应低于漏斗的边缘;
(3)滤纸破损 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 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Ⅷ 初中物理化学的实验操作题,请给出解答 步骤要详细 细节要注意 我会多给分的 拜托了中考啊!
这个太麻烦了...这种东西就应该实验考试..不应该理论考试...
步骤自己想去...
我按我的印象说注意事项了..
1固体药品的使用
注意细节是;药瓶瓶盖倒立放置;使用天平前要调平(?是叫调平么?不记得了..);天平两侧放置同样的滤纸;用药品勺取药品.少取多次.多出的切勿放回瓶内.
2试管中的液体加热
注意细节:用钳子夹试管.切勿用手;用酒精灯外焰加热;加热过程中试管要倾斜,且试管口不要对着人,并且要不停移动试管加热部位..使之均匀受热.
3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酸碱度
注意细节:用玻璃棒蘸取溶液均匀涂抹于PH试纸上.
4组装过滤装置并过滤粗盐水
注意细节:滤纸要紧贴漏斗;漏嘴要紧贴烧杯内壁;滴加的溶液不要超过滤纸边缘.
5探究硝酸钾的溶解性与温度的关系
不记得了..
6用指示剂鉴别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和蒸馏水
!-.=这个好像没什么可注意的..酸变红 碱变蓝 水不变色
7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不知道现在是用哪个反应来证明的.总之一点.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看你反应式.有气体参与的需要密闭空间.哦..看到了.是铁和铜的置换反应..那就不需要密闭空间.证明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即可.
8用碳酸钠鉴别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
往两试液里滴加碳酸钙 氢氧化钙溶液会出现白色沉淀物.氢氧化钠溶液不发生变化
物理部分:
1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
N(N-1个支路)个电流器 1个测总电流 N-1个测支路电流 结论总电流等于所有支路电流之和
2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
物距大于2倍焦距是倒立缩小的实相;物距等于2倍焦距是倒立等大的实相;物距介于1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中间是倒立放大的实相;物距等于一倍焦距是平行光,无相;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是成放大正立的虚像.(实相是指能在屏上看见物体,虚像是指能透过透镜看到物体)
3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即摩擦系数)和垂直于接触面的压力.
4电压表测并联电路电压
N(支路数+1),个电压表 1个测总电压 N-1个测支路电压 结论是所有电压器读数相等
5平面镜的成像特点
等大正立虚像
6用电压表测串联电路中的电压
N个(N-1个用电器或电阻)电压表 一个测总电压 N-1个测电路中所有用电器或电阻电压 结论是 总电压等于所有用电器或电阻电压值之和
7连接并联电路
这个...怎么跟你说..!
8测量小灯泡的功率
测灯泡两端电压和通过灯泡的电流. 电流乘以电压就是功率!
9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力矩相等! 力乘以力臂等于力矩..GOD.!
10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
这个有什么好探究的..处处相等.!
11练习使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
把滑动变阻器连进电路..只要滑动变阻器不短路就能改变电流!
12联系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联系?练习? 指针稳定厚度熟即可.(不要超过量程)
13 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不要碰到器皿壁.读数三分钟不变读数即可
GOD.下次别问这种问题了.
Ⅸ 初三化学自制简易净水器的净水效果——填写实验报告
①对混有泥沙的脏水的净化效果——静置、过滤,得到澄清液体
②对混有墨水内的脏水容的净化效果——用活性炭吸附后,得到澄清液体
③对混有泥沙和墨水的脏水的净化效果——静置、过滤,再用活性炭吸附后,得到澄清液体
④对混有食盐并溶解的盐水的净化效果——蒸发掉进水分后,得到白色的氯化钠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