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简易爆炸实验装置的设计

简易爆炸实验装置的设计

发布时间:2022-10-31 11:23:10

Ⅰ IED的引爆方式

引爆方式的选择对于即造爆炸装置能否达成杀伤目的有绝对的影响。
利用军规引信和雷管是最简便、安全和有效率的方式,但是因为任务需求不同,自然也需要做些变化。传统方式是采用计时装置来引爆,随后出现以遥控方式进行引爆(特别是利用无线电或移动电话等器材作为引爆装置)。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场上,美军查获的IED已采用是感应式引信和防拆装置,显见IED的设计与制造已逐渐趋向复杂化和精密化,已非能以“简易爆炸装置”来叙述。

Ⅱ 俄媒:卢甘斯克总检察长在爆炸中身亡,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他是卢甘斯克人民的英雄!乌克兰在卢甘斯克中心政府大楼制造一起恐怖爆炸,卢甘斯克检察长谢尔盖·戈尔宾科在爆炸中身亡。

目前为止,还没有人对此事表示负责,但卢方认为是乌克兰政府所为。已有多名亲俄官员被暗杀。接下来俄罗斯的态度和安全保护将是重中之重。

乌克兰政府的用意很明确,就是杀鸡骇猴,要使俄军占领区的亲俄官员人人自危,不能有效的给俄罗斯做事。

而同样的,乌克兰如此血腥的残忍杀戮,定会激起全民抵抗和坚决反对的民间力量。到底哪方得利,接下来的战局就会展现的清清楚楚!

以上就是我的见解,希望对你有帮助。

Ⅲ 16日卢甘斯克地区检察长办公室遭爆炸袭击,目前该事故调查进展如何

当地已经对此事进行调查,卢甘斯克总检察长办公楼发生爆炸,总检察长及其副手在爆炸中丧生,在爆炸发生后,现场已经被封锁,调查委员会已就此事立案。

此次卢甘斯克首席检察官及其助手遇害,两人均遇害,这个事件并非简单的事情,我本人也不会相信,这只是一个意外,因为这是近年来乌克兰遇害的最高级别政治人物,从调查组成员与汽车炸弹、枪支袭击、火箭筒袭击等完全不同,这次袭击的目标是在总检察长办公室设置简单的炸弹,可谓“挨家挨户袭击”,俄罗斯媒体将其描述为典型的恐怖主义行为,其目的是煽动民众恐惧,宣扬其邪恶的政治意图。

目前而言,这个说法有大部分群众愿意相信,但是,并没有实际证据。

Ⅳ 哪些科幻电影中的东西成为现实了……比喻隐身衣和激光武器……

《银河系漫游指南》通用翻译机

在罗伯特·赞米基斯1989年执导的电影《回到未来2》中,主角马蒂(Marty Mc Fly)穿着悬浮滑板的场景让人印象深刻。大多数孩子当时看到此场景,可能都想拥有一双这样的滑板鞋。

幸运的是,现在的小孩子或许能拥有它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建筑师格雷戈·亨德森研制出一款名为“Hendo”的悬浮滑板。它有4个发动机释放电磁场使它保持悬浮状态。这块滑板虽然可以悬浮2.5厘米,但仅能悬浮于金属表面上,不同于《回到未来2》中的悬浮板。此悬浮板是基于电磁场运行,重18公斤,内置电池可持续使用7分钟。

Ⅳ 俄媒表示卢甘斯克总检察长在爆炸中身亡,此次爆炸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这事是谁干的?有什么目的?是谋杀还是恐怖分子行为,这两个的定性是不一样的。俄罗斯媒体称卢甘斯克的总检察长在政府大楼被炸身亡。

在卢甘斯克和顿涅斯克,虽然现在是俄控区,但是新的政府有几个力量在角逐,平静的湖水下面,其实是波涛汹涌,至少可以列出三个大的力量。

个人见解:这半年多时间,也是俄罗斯经历了西方几千项制裁,以至于卢布的汇率一泻千里,又因为能源价格上涨而享受外汇收入大涨的半年。

不过在战场上,虽然俄军公布了特别军事行动第三阶段的目标,也就是进入到乌克兰中部地区,但是目前的战局并不是太有利于俄军。与此同时,俄罗斯境内包括杜金娜和很多油气资源企业的高管都接二连三的出了意外,包括车祸、爆炸和失事,这也说明了两国在看不见的战场的暗战真的一天都没有停过!

Ⅵ 美国历史上有哪些贸易制度

美国贸易管理制度及其发展

近年来美国贸易管理制度没有发生重大变化。美国依据《1930年关税法》、《1974年贸易法》、《1988年综合贸易和竞争法》、《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1933年农业调整法》、《1979年出口管理法》、《1988年出口促进法》、《与敌国贸易法》等对货物进出口贸易进行管理。此外美国还与加拿大、墨西哥、以色列等国家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提供互惠的贸易安排。美国国会负责制定对外贸易方面的重要法律和政策。以总统为首的行政部门,包括贸易代表办公室、商务部、财政部、国土安全部和农业部等负责贸易法律和政策的实施、关税征收、货物进出口管理和对外贸易谈判等事务。

1、关税制度
(1)关税管理制度
《1930年关税法》、《1988年综合贸易和竞争法》等是规范美国关税制定和征收的主要法律。美国国会根据《1988年综合贸易和竞争法》制定《协调关税表》,于1989年1月1日生效。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根据美国国会的要求修改或维持《协调关税表》,美国国土安全部下属的海关和边境保护局负责解释和执行《协调关税表》和其他海关法律。
美国对除古巴以外的所有WTO成员国实施最惠国关税待遇。此外,美国通过双边或地区自由贸易安排提供优惠关税待遇。
美国对大多数进口产品基于FOB价格征收从价税,但对以农产品为主的某些进口产品适用从量税。另外,有些产品需按复合税率缴纳关税。包括糖在内的一些产品还受到关税配额的限制。2009年1月1日起美国开始实施《2009年美国协调关税表》,对《2008年美国协调关税表》进行了修改,但其修改主要是美国为履行与其他国家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所规定的分阶段削减关税义务而进行的。
此外,美国国会有权临时性中止或削减对部分产品征收的关税,大多数临时减免关税的产品为化工品、原材料和其他的工业原料,减免关税的决定将被纳入一些法律中,《协调关税表》第99章通常对此也会有所反映。《2006年养老金保护法》对包括非编织手套、硝酸纤维素、山梨酸甲、氟酰胺等在内的300种产品实行临时关税减免;《2006年税收减免和医疗保健法》对包括硫酸二乙酯、索拉非尼、调环酸钙盐、16英寸可变速线锯在内的500种产品实行临时关税减免。上述两项减免的有效期截止到2009年12月31日。
(2)关税水平及其调整
根据WTO的统计,美国2007年简单平均最惠国适用关税税率为3.5%,与2006年持平,已经达到美国简单平均最终约束关税水平。2008年,排除非从价税税率的因素,美国简单平均最惠国适用税率为4.4%。2007年农产品的简单平均最惠国适用关税税率为5.5%,非农产品为3.2%,相比2006年5.3%和3.3%的水平而言,前者有所上升,而后者则小幅下降。

2、主要进口管理制度
(1)基本管理制度
美国主要依靠关税对进口产品和其数量进行管理和调节,但美国也对农产品等相对敏感的进口产品采用关税配额。此外,出于环保、国家安全、国际收支平衡等原因,国会通过《1972年海洋哺乳动物保护法》(动物保护)、《1962年贸易拓展法》第232条款(国家安全)、《1974年贸易法》第122条(国际收支平衡)等诸多国内立法,授权商务部、农业部等行政部门采取配额管理、禁止进口、收取进口附加费等方式对进口实行限制。
(2)2008年变化
①对承运商和进口商的“10+2”要求
2008年11月,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发出通知,为评估和确定高风险货物、避免恐怖武器和货物进入美国,自2009年1月26日起,进口商和承运商在货船进入美国前必须以电子方式提供关于货物的额外信息。根据美国2002年公布的24小时仓单规则,承运商和进口商须在货物装船前24小时向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提供一定文件。新规定在此基础上,向承运商和进口商提出了新的申报要求。
对于承运商而言,须在原来“10”项信息的基础之上再提交“2”份文件,就是所谓的“10”+“2”。这两份文件中一份是船舶装货状况说明,包括船舶和每个集装箱的信息,用以说明船上所装货物的实际位置情况,该文件须在船舶出发后48小时内通过海关和边境保护局认可的电子途径发送给该机构;另一份是集装箱状态信息,确定集装箱的运动和状态的改变(如满或空的状态),当发生规定所列9种情况,承运人必须在集装箱状态变化信息进入其设备跟踪系统后24小时内向海关和边境保护局提交此类信息。
对于进口商,则是“2”+“10”,即须在原提供2项信息基础之上,提交“进口商安全申报”,该申报包含以下10项信息:卖方,买方,进口商登记号/外贸区申请识别码,收货人号码,制造商(提供商),收货人,原产国,商品海关HS编码,集装箱装箱场所,货运公司(装载商)。除集装箱装箱场所和货运公司(装载商)这两项信息可尽快(最迟不超过抵达前24小时)通报海关和边境保护局外,其他信息需在装船前24小时向该局通报。
但该规定给予了一年的过渡期,即从2010年1月26日起才全面实施。
②进口食品预先通报制度确定最终规则
为实施《2002年生物反恐法》,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于2003年颁布《进口食品的预先通报制度》过渡性法规,规定从2003年12月12日起,食品进口商需就进口或准备进口美国的食品向该局递交预先通知。2008年11月,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公布该制度的最终规则,对原先规定和暂行最终规则进行了修改,最终规则将于2009年5月6日生效。根据最终规则,进口商须在食品预定到达时间前15天(通过食品药品管理局的预先通知系统界面)或30天(通过海关和边境保护局自动商业系统的自动经纪界面)以电子形式向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进行预先通报。预先通报须在食品运抵美国港口前,不少于8小时的时限内(食品如经水路运输进口),不少于4小时的时限内(食物如经空运或经陆路由铁路运输进口)和不少于2小时的时限内(食物如经陆路由公路运输进口)获得该局的确认资料,否则货物将被拒绝进口并扣押。最终规则还对原规定中的一些定义、预先通知的内容等作了修改。
③关于受配额限制纺织品的一些安排
美国纺织品协议执行委员会于2008年指示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对于超过中美纺织品配额协议2008年年度配额的纺织品实行分阶段入境,2008年12月该委员会发布了分阶段入境的具体安排。2008年交运的出口货物中超过当年年度配额的部分在2009年2月1日之前一律不许入境,2009年2月1日至2月28日期间,2008年基本配额限额5%的货物将被准予入境。其后每一个月,由该月首日至该月最后一日,只准许相当于2008年基本配额限额5%的货物入境,直至超出配额限额的付运货物全部入境。每月5%的分阶段入境限额分别为第332/432/632T(加婴儿袜)类产品4252922打(其中第332/432/632B类产品为4043310打),第347/348类产品为1272148打,第352/652类产品为1225759打。
此外,该委员会还做出决定,对于在2009年1月1日及以后从中国出口的纺织品取消原先的电子签证信息系统要求,但对于在该日期前出口的货物,即使是在2009年进入美国,电子签证信息系统和配额要求仍然适用。
④《莱西法案》对植物制品进口的新要求
《莱西法案》是美国最古老的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目的在于打击野生动植物、鱼类和植物的非法买卖。《2008年粮食、保育和能源法》(The Food, Conservation, and Energy Act of 2008)对该法案进行了修改,扩大其保护范围,并对植物和植物产品新增进口申报要求。
根据新法规,自2008年5月22日,如果在取得、占有、运输或销售任何植物时违反了美国任何州或外国有关保护植物的法律;没有按照美国任何州或外国法律,缴纳所需的专利权费、税收或林木采伐费;违反美国任何州或外国法律所实施的植物出口或转口限制,则在州际或对外贸易中进口、出口、运输、销售、接收、获取或购买该等植物,都属违法行为。修订后的《莱西法案》所指的“植物”指“植物界的所有野生植物,包括根、种子、组成部分及其产品,包括自然生长的或是种植在林地的树”,但三类植物除外:除树以外的常规栽培植物,常规的粮食作物(包括根、种子、组成部分及其产品);仅供实验室或田间试验研究使用的植物繁殖材料的科学样本(包括根、种子、胚质、组成部分及其产品);准备继续种植、用于种植或再次种植的植物。如植物虽是上述第2类和第3类,但属于《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公约》(CITES)附件所列植物,或属于1973年《濒危物种法》所列的濒危或受威胁物种,或依据任何一个州有关物种保护的法律,属于本地物种并濒临灭绝的,则此类植物仍适用新修订的《莱西法案》。
自2008年12月15日开始,所有进口商在进口《莱西法案》所涉植物时均需提交申报表,说明进口货物包含的所有植物的学名(包括植物种属名)、进口货物的价值和有关植物的数量(包括量度单位)、植物来源地名称。但专门用作包装材料以支持、保护或装载其他物品的植物或植物产品无需申报,除非包装材料本身就是进口商品。
美国将分阶段实施上述进口申报要求,具体如下:
第一阶段:从2008年12月15日起,到2009年3月,为自愿申报阶段;
第二阶段:从2009年4月1日或美国海关电子申报系统启用之日起,HS编码为第44章(木及木制品)和第6章(活树、植物、球茎、鲜花及装饰用的叶子等)的产品开始执行申报规定;
第三阶段:约2009年7月1日开始,HS编码为第47章(木浆)、第48章(纸及其制品)、第92章(乐器)、第94章(家具)、以及上述第二阶段的产品执行申报规定。
2009年9月30日之后,美国农业部将分阶段对《莱西法案》所涉及的植物和植物产品实施进口申报,包括HS编码为第12章(含油子仁,杂项子仁,谷物,种子,水果,植物等)、第13章(虫胶,树胶,树脂,植物汁液,植物提取液等)、第14章(编结用植物材料,其他植物产品)、第45章(软木及软木制品)、第46章(篮筐及柳条编结品)、第66章(雨伞,手杖,马鞭)、第82章(工具)、第93章(枪支)、第95章(玩具,游戏品,运动用品)、第96章(扫帚,钢笔,纽扣)、第97章(艺术品)等的产品。
违反《莱西法案》包括未进行进口申报的进口商将受到民事刑事处罚,其进口产品将被没收。
虽然该法案涉及的申报和处罚实体都是进口商,但进口商必定会向中国生产出口商提出提供信息、清关后付款等要求,中国生产商和出口商的压力和风险将增大。有关企业应做好与美国客户的沟通,了解熟悉相关美国法律的内容和执行情况,调整采购策略,履行《莱西法案》要求的“尽职调查义务”,谨慎采购和使用部分进口木材。
⑤进口鲇鱼新监管措施
《2008年粮食、保育与能源法案》将鲇鱼进口监管职能从美食品药品管理局转移到农业部,授权美国农业部对鲇鱼分类进行定义,并按照现行对肉类家禽的进口检验监管要求管理鲇鱼进口。这意味着对鲇鱼的进口监管从美海关延伸到国内生产加工环节,要求我国内生产加工环节参照美标准进行等效性评估。美农业部的相关法规正在内部征求意见,预计拟于2009年上半年出台,2009年底前开始实施。
⑥美国海关建议废除海关估价中首次销售做法的规定
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于2008年1月发出通知,建议取消现行海关估价中的首次销售做法。根据现行法律规定,“交易价格”是确定进口产品价格的主要方法,其定义为销售出口至美国的产品已实际支付或应付的价格。在涉及一系列销售活动的交易中,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通常会以首次或早期销售(一般是制造商和中间人之间的销售活动)中买方支付的价格来确定交易价格,只要进口商能够证明此销售为正常交易并且清楚注明商品销售供出口美国。根据世贸组织海关估价技术委员会2007年做出的决议,美国海关建议改变原先做法,在涉及一系列销售活动的交易中,以商品进口美国前最后一次销售的价格决定交易价值,而非首次或早期交易的价格。根据该项建议,交易价值一般以美国买方所付价格决定。
废止“首次销售规则”的估价方法可能会增加中国出口商的成本,中国出口企业应密切关注该法规提案的进展,如可能可考虑向美国提交书面评论,最大限度地减少改变这一估价方法对国际贸易造成的负面影响。

3、主要出口管理制度
(1)基本管理制度
为维护国家安全,推进美国对外政策的实施,限制生化武器及导弹技术扩散,以及确保一些短缺物资在国内充足供应,美国以《1979年出口管理法》和《出口管制条例》、《武器出口控制法案》等为核心,对部分产品实行出口管制。美国商务部产业安全局负责军民两用物资、技术和服务的出口管制,有关军事用途的产品、服务和相关技术数据的出口则由美国国务院管辖,而美国财政部外国资产控制办公室负责确定经济制裁计划中涉及的禁运国家和禁运交易。

(2)2008年进展
①中美签署《中美关于经验证最终用户现场访问问题的换函》
2009年1月13日,中美两国商务部签署了《中美关于经验证最终用户现场访问问题的换函》。该制度允许美出口商直接向获得经验证最终用户(VEU)授权的外国最终用户出口特定两用物项,无需申领出口许可证。此次换函主要是表明美国商务部产业安全局将对中国的相关企业全面实施经验证最终用户(VEU)制度。
②根据《瓦森纳协议》修改有关规定
2008年10月14日,美国商务部产业安全局发布最终公告,宣布按照2007年底《瓦森纳协议》全体大会达成的修改意见以及2006年底全体大会达成的有关太阳能电池的条款修改出口管理条例。该公告对下列出口新增出口许可要求:《出口管制条例》742.4(a)部分的出口和再出口、ECCN3D001以及3E001目录下的与特定太阳能电池、太阳能面板及太阳能装置相关的特定软件及技术。该出口管制的目的是为了确保上述产品不对其他国家造成军事威胁。另外,为了执行《瓦森纳协议》中有关两用品和技术的修改,美国商务部产业安全局修订了ECCN目录1(原材料、化学品、微生物以及毒品)、ECCN目录2(原材料生产过程)、ECCN目录3(电器产品)、ECCN目录5类别第一部分(无线电通讯)、ECCN目录6(传感器),ECCN目录7(航海和航空电子设备),ECCN目录9(推进系统,航空器及相关设备)中的相关定义。为符合《瓦森纳协议》的有关规定,该公告还修订了27项商业管制清单中的ECCN目录,并新增了目录1A006(为处理简易爆炸装置而专门设计的设备以及其部件)和1A007(发电设备及装置)。
③修改商业管制清单
美国商务部产业安全局自2007年开始起对商业管制清单(CCL)进行定期审查。2008年4月和10月,美国商务部产业安全局先后两次发布有关定期审查的最终公告。4月23日发布的公告(4月18日生效)主要对商业管制清单748和774部分行了技术上的改正和分类。
10月6日(10月14日生效)发布的公告对商业管制清单进行了实质上的修订,包括:
第一,对现存管制的澄清,如对“相关管制”“条款”等清单的修订;
第二,删除多余或过时的管制;如ECCN 4A994(运算速率超过0.5亿万次浮点的超级计算机系统)管制物品中删除了(d)、(e)、(g)、(h)、(k)(1)项,同时(b)项(数字型电脑)中明确了数字型电脑包括具有信号处理以及图像强化功能的设备,其受管制的门槛从最大运算速度超过0.0001WT(Weighted teraflops)(计算机运速单位:加权亿万次浮点)提高到最大运算速度超过0.0128WT; ECCN 5A991(通讯设备)删除了3项过时的技术参数;
第三,建立更集中合理的管制;
第四,为与国际体制相一致或为更加清楚,增加新的管制,包括添加了新的物品项以及新的管制理由。其中,新增加的管制物品包括“存储程序”、“数据转换”以及“数据包交换及路由”。在ECCN 1A002(合成构架或压板)项下添加的管制新理由是相关管制将不仅适用于该项下的物品,同时也适用于与该物品相关的技术。
该公报同时也对《出口管制条例》做出了两项修订:(1)在第742部分(主要武器系统的描述)的附录7中澄清了飞机模型不属于该部分(导弹和导弹发射装置)中所提及的“无人驾驶航空工具”。(2)在第744部分涉及“对中国某些军用性质的最终使用的限制”规定时,主要是明确了适用“一般限制条款”规定的物品是指包括744部分中附录2中所列明的受到《出口管制条例》规制的物品。这一澄清的目的,主要是由于原来742部分中关于物品的定义比较宽泛,所涉及的物品范围既有《出口管制条例》中所规定的物品,同时也有包括不在上述范围的物品。

4、贸易救济制度
(1)基本管理制度
美国的贸易救济制度可分为影响进口和影响出口两个方面。适用于进口产品的救济措施主要为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对华特保措施),以及对不正当贸易行为(主要是侵犯美国知识产权)所采取的337条款措施。适用于出口产品的贸易救济主要为301系列条款措施。
现行美国主要的反倾销反补贴法为《1930年关税法》,具体的行政法规分布在美国《联邦法规汇编》第19编中。美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署进口贸易管理局负责倾销和补贴的调查及倾销补贴幅度的计算,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负责产业损害的调查。总统可依据《1974年贸易法》第201至204节的授权对特定进口产品采取保障措施。对涉嫌侵犯美国知识产权的进口产品,美国主要通过《1930年关税法》第337节来保护美国知识产权人的权益。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是337条款的执行机构。该机构可以签发排除令,指示海关禁止侵犯美国知识产权的货物进口。
《1974年贸易法》第301节是在现行贸易协定下维护美国公司权益,为美国产品和服务扩大海外市场准入,反对外国侵犯知识产权等行为影响美国产品出口所依据的主要法律。该法律为美国贸易代表调查外国侵权行为,以及与外国政府磋商寻求解决方案提供了具体的程序。301系列条款具体由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负责实施。
(2)2008年进展
①商务部修改反倾销调查中关于加工或承包商性质的规定
2008年3月28日,美国商务部公布临时性规定,宣布即刻废除原先美国商务部反倾销条例19CFR351.401(h)款规定的在反倾销调查中确定出口价格、结构出口价格、公平价值和正常价值时对加工商或承包商的做法。
根据原规定,如果被调查产品的加工商或承包商没有获得被调查产品的所有权,并且不控制被调查产品的相关销售,则其不应被认定为被调查产品的制造商或生产商。
美国商务部称,原规定的初衷在于确保在被调查产品的生产被分包给另一个公司的情况下,美国商务部在计算被调查产品倾销幅度能集中于决定被调查产品价格的当事方。然而,美国国际贸易法院认为,由于该规定使得本应被认定为被调查产品购买商的美国企业获得了“外国生产商地位”,从而影响了美国商务部在倾销幅度计算中确定出口价格、结构出口价格、公平价值和正常价值,不能达到法规的既定目标。国际贸易法院的这一认定将限制商务部的自由裁量权,并要求商务部将错误的实体认定为被调查产品的销售商。这与商务部为国内产业提供救济的职责不符,因此商务部决定停止该规定,在今后的案件中采取各案处理的做法。该临时性规定已于2008年3月28日生效。
该规则修改意味着加工贸易企业被认定为被调查产品制造商或生产商的可能性增大,应诉的压力也随之增加。
②商务部公布对非市场经济国家反倾销调查中的企业工资标准
在涉及非市场经济的反倾销调查程序中,美国商务部长期以来为其计算出一个假定的非市场经济体工资替代使用。这些假定的非市场经济工资每年计算一次。美国商务部分两步计算非市场经济体每年的工资水平。首先,利用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小时工资率(数据来源于国际劳工组织《劳动统计年鉴》)和人均国民收入(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的关系。其次再将商务部认定的非市场经济体的人均国民收入代入回归结果,从而得到非市场经济体的假定小时工资率。
2008年4月11日,美国商务部公布了2007非市场经济体假定工资,其中中国的工资为1.06美元/小时。此次,美国商务部根据61个市场经济国家的小时工资率(数据源于国际劳工组织《劳工统计年鉴》)和人均国民收入(数据源于世界银行),估计出包括中国、白俄罗斯、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格鲁吉亚、摩尔多瓦、吉尔吉斯、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以及越南等10个非市场经济体的小时工资率。在所公布的各工资标准中,中国的工资标准仅次于白俄罗斯,位居第二位。
③商务部就反倾销调查中目标倾销问题征集评论意见
2008年5月9日,美商务部在《联邦纪事》发布公告,就反倾销调查中目标倾销的认定与分析办法征求公众评论。
美商务部曾于2007年10月25日发布公告征集了一轮评论意见。在反倾销调查中,美商务部通常采用加权平均对加权平均或交易对交易的方式计算倾销幅度,同时美法律规定,如出口价格的模式由于购买商、地区、时间段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时,可以确定目标倾销的存在,从而采用加权平均对交易的方式。上次公告,美国商务部就如何确定目标倾销征求公众评论意见。此次公告,美国商务部公布了其初步拟定的认定和分析目标倾销的办法,并就此办法再次征求公众评论。
④美商务部就反倾销调查中低于成本测试问题征集评论意见
2008年5月9日,美商务部在《联邦纪事》发布公告,就反倾销调查中低于成本测试问题征求公众评论。美商务部解释,计算正常价值时,其考虑正常贸易过程中的销售,而对于某笔销售是否属于正常贸易过程,需进行低于成本测试。但是法律并未规定使用单一的时间段或是多个时间段作为计算成本的期间。在绝大多数案件中,美国商务部采取调查期或复审期作为计算成本的单一时间段。在有限的几个案子中,美国商务部采用了更短一点的时间段。此次,美国商务部就是否及在何种情况下采用较短期间的问题征求评论意见。
⑤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修改337调查程序
2008年7月7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公布了有关337调查程序的新规定,并于2008年8月6日正式生效。新规定将对国际贸易委员会未决的以及未来发生的案件产生影响。
该新规则用于规范国际贸易委员会的调查,许多修改都是程序性的,其中较为重要的修订主要涉及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关于申请调查应提交的书面材料。国际贸易委员会修改了《联邦法规》第19条210.12(a)(9)(viii)的内容,申请人应当在起诉书中附上与其独立的专利诉讼请求相关联的专利权利要求图表。此前,原告仅需提供就每项专利的样本权利要求书即可。另外,专利权人仍可以在不提供权利要求图表的情况下主张从属权利要求。
第二,关于提交许可合同的要求。新修订的《联邦法规》第19条210.12(a)节首先新增设了(9)(iv), (10)(i), (10)(ii)节,以减少起诉方必须提交的许可合同副本的数量,从之前每项专利的许可合同须提交三个副本缩减到仅须提交一份副本的要求。同时国际贸易委员会还修订了(c)(1), (d), (f), (g)的内容,规定仅在起诉人需要通过其自己的许可行为或通过其被许可人在本国的行为而寻求满足国内工业的管辖要求时,上述许可合同文件的提交才是必要的。
第三,关于调查期限。新修订的《联邦法规》第19条210.42,210.43,210.51节规定将行政法官可以设定的调查期限从15个月延长至16个月。同时除非国际贸易委员会另有规定,行政法官须在上述所设定的调查期届满前4个月(而非仅3个月)向国际贸易委员会提交关于是否违反337条款的初步决定。
第四,关于复议请求书的页数限制要求。对于行政法官所做出的“初步决定”,任何一方当事人都可以向国际贸易委员会提请复议。此前由于该复议书并没有页数的限制,通常情况下该复议书可长达几百页。新修改的《联邦法规》第19条210.43(b)(1)规定,当复议申请书的篇幅超过50页时,其摘要部分不得超过10页,并且复议申请书的篇幅应限制在100页以内(摘要以及其他实物展示除外)。由于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也提出了30页的限制要求,该100页的篇幅限制适用于任何类型的当事人可能向联邦法院提请上诉的争议。

Ⅶ 英雄的动物有哪些

英雄的动物有犬,山羊,老鼠,鸽子。

海军陆战队军犬。

迪金奖章是动物因勇敢而获得的最高奖项之一,该奖章由英国动物慈善机构颁发的,仅颁发给在战时表现出非凡勇气的动物,在2016年,美国海军陆战队军犬卢卡,获得了该荣誉,卢卡在阿富汗服役六年期间,参加了 400 多次巡逻,挽救了许多生命。

不过,在2012年一次巡逻时,被简易爆炸装置炸伤,失去了一条腿,军队生涯也就结束,在康复之后,卢卡飞往伦敦,领取狄金奖章,其实除了该奖,它还获得了紫心勋章,这是授予在战斗中受伤的美国武装部队成员的奖章,后来卢卡与2018年去世,它的生平故事,还被写成一本书。

山羊骑兵。

一只名叫威廉·温莎的山羊,在2001 年至 2009 年间,在英国皇家威尔士第一营担任骑兵下士,据了解,这只山羊出生在惠普斯奈德动物园,在2001年被选为陆军士兵,编号是25232301,也被称为威廉“比利”温莎。

山羊不仅是士兵的吉祥物,而且还是军队的活跃成员,它一直在海外执行任务,并在皇室面前游行,主要职责是在所有礼仪职责中以营长的身份行进,还受到过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接见,在2009年因年龄原因退休,获得了女王赠送的银色头饰和军衔荣誉的奖章。

老鼠排雷。

老鼠一般是人类最讨厌的动物之一,但是在柬埔寨,有一只名叫“真川”的老鼠,获得了一枚小金奖,以表彰其“勇敢地拯救生命和忠于职守”,这只老鼠在柬埔寨从事清除地雷的危险工作,能够嗅出爆炸装置,清理了相当于 20 个足球场大小的地雷。

因为历史原因,在柬埔寨散落着数以百万计的地雷,有很多平民被无辜的炸伤炸死,所以有人就想到了用老鼠进行排雷,经过特殊的训练之后,这只“真川”老鼠成为了特殊使命的动物,每天早上只工作半小时,以换取一点点零食。

在2020年,真川被授予动物的乔治十字勋章,因其“为人类做出杰出贡”,它是该慈善机构 77 年历史上第一位获得该奖章的老鼠。

雪儿阿米信鸽。

雪儿阿米信鸽证明了,即使是体型渺小也可以有所作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它在25 分钟内飞行了 25 英里,传递了一条拯救 194 人的信息。

Ⅷ 怎么制的NH4NO3

NH4NO3就是硝酸嘛~~
1。氨氧化法
硝酸工业与合成氨工业密接相关,氨氧化法是工业生产中制取硝 浓硝酸
酸的主要途径,其主要流程是将氨和空气的混合气(氧:氮≈2:1)通入灼热(760~840℃)的铂铑合金网,在合金网的催化下,氨被氧化成一氧化氮(NO)。生成的一氧化氮利用反应后残余的氧气继续氧化为二氧化氮,随后将二氧化氮通入水中制取硝酸。稀硝酸、浓硝酸、发烟硝酸的制取在工艺上各不相同。
4NH₃(g)+ 5O₂(g)—Pt-Rh→ 4NO(g)+ 6H2O(g)
2NO(g)+ O₂(g)——→ 2NO₂ (g)
3NO₂(g)+ H2O(l)——→ 2HNO₃(aq)+ NO(g)

2。其它
工业上也曾使用浓硫酸和硝石制硝酸,但该法耗酸量大,设备腐蚀严重,现基本停止使用
NaNO₃(s)+ H2SO₄(l) ——→ NaHSO₄(s)+ HNO₃(g)
实验室制硝酸方程式:2NaNO3+H2SO4(浓)==(微热)==HNO3(g)↑+NaHSO4
或H2SO4(l)+NaNO3(s)==Na2SO4(s)+ HNO3(g)↑

Ⅸ IED是什么意思请问是什么的缩写

IED=improvised explosive device,在形容恐怖主义活动中经常用到,比如说汽车炸弹之类的。

Ⅹ Improvised Explosive Device是什么意思

Improvised Explosive Device
简易爆炸装置
双语对照

例句:

1.
Todd weaver was killed on september 9, 2010 by an improvised explosive device.
2010年9月9日,托德韦佛被一个简易爆炸装置炸死。

2.
Corporal mason 27, was serving with the black watch, 3rd battalion the royalregiment of scotland, when he was struck by a improvised explosive device inkandahar province in afghanistan.
下士梅森27岁的服务与苏格兰高地,第3营的苏格兰皇家军团时,他被一个简易的在阿富汗的坎大哈省发生的爆炸装置

阅读全文

与简易爆炸实验装置的设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蒸汽和空气管道用什么阀门 浏览:964
球磨机支撑装置的作用 浏览:75
机械设备有安全控制装置 浏览:439
本田雅阁仪表盘有颗数是什么标志 浏览:401
机械制图如何绘画表格 浏览:951
找墓用什么器材 浏览:790
人受到超声波有什么反应 浏览:895
小车堵车空调不制冷是什么原因 浏览:69
锦州电力线路器材怎么样 浏览:738
乌鲁木齐摄影器材批发店哪里有 浏览:346
什么叫砂型铸造其特点和应用如何 浏览:829
机械液压保安装置 浏览:272
如何通过qq查询设备 浏览:92
大众低配仪表盘怎么显示油耗 浏览:137
什么等机械在自行车上能找到 浏览:716
惠州五金制品企业黄页 浏览:956
中山市小榄头灯铝圈带牙五金制品厂 浏览:671
铸造用不锈钢用什么料 浏览:307
传送带设备哪个好 浏览:319
机械装置可以用什么清洗 浏览: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