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探究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如何用吸虫器采集小动物
根据小动物不同的生长习性和采集小动物的不同目的来选择适合的吸虫器。
B. 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中使用电灯采集小动物利用了小动物趋光的特点
第二句正确
土壤动物一般都是生活在黑暗中,它们不喜光,利用的是它们的避光性,用光把它们赶到下面的瓶子中。
C. 求高中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完整调查报告!!
在新课标模块3,生态学活动的安排主要观点:把学生带到自然环境中,通过实地探究,收集所需要的数据,运用数理方法分析和整理数据,然后相互交流体会,这是全新的内容。我设计的是模块三中的实验十八“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它是新课程标准中建议的一项活动,旨在使学生能从种群的组成上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实验十八 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实验背景:
我们学校坐落在县城东,四周被农田环绕,调查当地的动物种类对本地的农业生产有指导意义。在野外采样,在实验进行观察。这样做学生可以感受到采样地点真实的环境情况,利于学生建立群落与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的观念。
授课年级:高二
一、 目的要求
1、学会用目测估计法来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2、了解土壤中小动物的分布的情况
3、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学会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
4、通过小组之间的分工合作,培养协作精神。
二.实验原理:
土壤不仅为植物提供水分和矿质元素,也是一些动物的良好栖息场所。研究土壤中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操作简便,有助于理解群落的基本特征与结构。
三.方法步骤:
(1)提出问题 如:土壤中有哪些小动物?它们的种群密度是多少?
(2)制定计划:在这设置具体图表
(3)实施计划 本研究包括四个操作环节:准备、取样、观察和分类、统计和分析。
1、准备 参考教材
2、取样,在野外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取样后,可采用简易采集法采集动物, 在实验室进行观察。
3、观察和分类:将采集的土壤放在瓷盆内,用放大镜观察,同时用解剖针寻找。发现体形较大的动物可用包着纱布的镊子取出;发现体形较小的动物可以用吸虫管来采集。然后借助动物分类的专业用书对应其彩图进行分类
4、统计和分析:要求学生设计一个数据收集和统计表,并据此进行数据分析。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本实验我们应用目测估计法,是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等级的划分和表示方法有:“非常多、多、较多、较少、少、很少”等等。
最后学生根据统计数据进行交流,总结出该地生物群落的特征,与动物的丰富程度。
四.课后讨论:
1、讨论记名计算法的方法与应用。
2、如果要调查学校前河流中水生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应如何对研究方法进行改进?
D. 求“探究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的报告,追高分
例1 某生物兴趣小组准备对所处地区的花园和菜地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进行研究。假定你是其中的一员,请回答:
(1)提出你们小组要探究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
(2)进行这类调查常采用________法,而不适用________法,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记名计算法和_____________,前者一般适用于_____________的群落;
(4)对土样中的小动物进行采集时,在诱虫器上方通常要放置并打开40~60W的电灯,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采集到的小动物可以放入 _________溶液中保存,也可以放入_________中。
(5)在观察和分类的基础上,若要用记名计算法对两类土壤中的动物进行统计和分析,请你设计一个数据统计表:
(6)除了进行上述问题的探究外,你还可以从另外的角度进行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的调查,请你再提出一个要探究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地区花园和菜地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调查研究
(2)取样器取样 样方法和标志重捕 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
(3)目测估计法 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
(4)利用了土壤动物趋暗、趋湿、避高温的特性,使土壤动物从土样进入诱虫器下部的试管中,达到采集目的 酒精 试管
(5)××地区花园和菜地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统计表
土壤类别
数量
动物物种
花园土壤
菜地土壤
(6)××地区不同深度花园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调查(或不同时间:白天或夜晚等合理答案均可)
例2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计划对A草地进行下列研究。甲同学在记录进行“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研究计划时,遗漏了下列问题,请你帮助补充完成
一、适合大多数土壤动物的取样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
二、对土壤动物的统计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
三、仪器药品用具:除放大镜、镊子、花铲、塑料袋、纱布、70%酒精外,还需要 _________________。
四、实施步骤:取样→采集小动物→_________→统计和分析。
(1)在采集小动物时,对体型较大的可用_________取出。对体型较小的可用__________________ 采集。
(2)设计一个数据收集和统计表:
答案:
一、取样器取样法
二、记名计算法;目测估计法(2分,答对一项给1分)
三、取样器、诱虫器、吸虫器、实体镜(4分,答对一项给1分)
四、观察和分类 (1)包纱布的镊子 吸虫器
(2)(共3分)A草地土壤小动物类群(种类)和数量统计表
动物类群(种类)名称
个体数量
——————————————————————————————————
一、实验原理:
土壤不仅为植物提供水分和矿质元素,也是一些动物的良好栖息场所。研究土壤中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操作简便,有助于理解群落的基本特征与结构。
二、实施计划:
本研究包括三个操作环节:取样、观察和分类、统计和分析。
(1)取样:取样可以在野外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即:用一定规格的捕捉器(如采集缺罐、吸虫器等进行取样),(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在实验室进行观察。
(2)采集小动物:使用诱虫器取样,比较方便,且效果较好,但时间可能要长一些。也可采用简易采集法:将采集到的土壤放在瓷盆内,用放大镜观察,同时用解剖针寻找。发现体形较大的动物,可用包着纱布的镊子取出;体形较小的动物可用吸虫管采集。采集到的小动物可放入酒精中,也可将活着的小动物放入试管中。
(3)观察和分类:“观察和分类”需要借助动物分类的专业知识。
(4)统计和分析:“统计和分析”,要求设计一个数据收集和统计表,并据此进行数据分析。
丰富度的统计方法: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记名计算法是指在一定面积的样地中,直接数出各种群的个体数目,这一般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
目测估计法是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等级的划分和表示方法有:“非常多、多、较多、较少、少、很少”等等。
http://blog.163.com/xiaomie_zhouwei/blog/static/774241082009530105734667/
E. 高中生物必修3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中,采集小动物那一步为什么要打开电灯
昆虫一般喜欢光。因为昆虫一般是冷血动物,需从环境中吸取热量。与飞蛾扑火类似原理。它认为太阳亮,热,就以为亮的东西就热,所以就向光源靠近。
利用昆虫的愚昧,来诱捕它。
F. 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所采用的方法
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方法是取样器取样法。
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记重捕法进行调查。在进行这类研究时,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即用一定规格的捕虫器(如采集罐、吸虫器等)进行取样,通过调查样本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来推测某一区域内土壤动物的丰富度。
G. 几题生物题
Aa 自交产生 AA Aa aa概率分别为 1/4 1/2 1/4其中A的基因频率依然等于小A的啊!自交对基因频率是没有影响的!
H. 如图是“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叙述不正确的是()A.A装置的花盆壁C
A、A装置的花盆壁C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也便于小动物的采集,A正确;
B、B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运动能力较强的土壤动物如跳虫的采集,B正确;
C、A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暗、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C错误;
D、由于酒精可将收集的甲螨及时固定,防止腐烂,所以若采用大量的甲螨作为标本保存,最好将其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D正确.
故选:C.
I. 利用土壤小动物的趋光趋湿怕高温
A、放置灯光采集的原理是利用土壤动物的避光、趋湿、避高温的特点,内A错误;
B、灯罩的功能是使昆虫向容广口瓶移动,B错误;
C、金属网不能阻止昆虫向下移动进入广口瓶,否则广口瓶中的动物会减少,影响实验结果,C错误;
D、广口瓶中加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用于杀死、固定小动物,D正确.
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