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大气的保温模拟实验装置

大气的保温模拟实验装置

发布时间:2022-10-29 19:56:17

❶ 模拟大气温室效应的实验过程

4.温室效应演示实验
概述:温室效应是近年来频繁出现的一种环境现象,是因为温室气体(例如CO2)有较好的吸热,散
热功能,所以温室气体可对环境温度的变化产生影响,我们可以用实验来说明。
试剂与材料:红外辐
射灯
测温热电偶
温度计
烧杯烧瓶
滴管
黑面圆板
简易启普发生器装置盐酸
大理石
步骤:
实验(一):取两个250ml的烧杯,底部放置消光黑面圆板,在烧杯上用均匀而适当的强光照明(红外辐
射灯),用Ni-Cr同轴热电偶置于烧杯中心距底2厘米处测温,并记录。用玻璃片遮盖一个烧杯,用启普
发生器制CO2通入其中,用燃烧的火柴检验是否集满,集满后取出导管和玻璃片,灯光均匀持续照射,
每30秒读两烧杯温度值,并记录,取10组数据(共计5min)。
实验(二):(如下图准备装置)在两只烧杯里分别充满CO2和空气,塞紧带有温度计和胶头滴管的橡皮
塞。再把两只烧瓶放在红外线下照射,观察温度升高的情况。调节两瓶的温度,均达30℃时,在相同
环境下,观察温度下降的情况。
图1
温室效应实验装置
结果与讨论:
实验(一):未通CO2时,两烧杯存在0±2℃的温度差异,通入CO2后,装有CO2的烧杯温度高于邻杯,1分
钟左右达最大值10℃左右,而后温度差逐渐缩小。为什么?
实验(二):两瓶在相同光线照射下,装CO2的温度较邻瓶高,最大可达4℃,
CO2降温速度较慢。比较两
种方法,为什么实验(一)的温差较大,效果明显?

❷ 模拟大气温室效应的实验过程

4.温室效应演示实验

概述:温室效应是近年来频繁出现的一种环境现象,是因为温室气体(例如CO2)有较好的吸热,散

热功能,所以温室气体可对环境温度的变化产生影响,我们可以用实验来说明。 试剂与材料:红外辐

射灯 测温热电偶 温度计 烧杯烧瓶 滴管 黑面圆板 简易启普发生器装置盐酸 大理石

步骤:

实验(一):取两个250ml的烧杯,底部放置消光黑面圆板,在烧杯上用均匀而适当的强光照明(红外辐

射灯),用Ni-Cr同轴热电偶置于烧杯中心距底2厘米处测温,并记录。用玻璃片遮盖一个烧杯,用启普

发生器制CO2通入其中,用燃烧的火柴检验是否集满,集满后取出导管和玻璃片,灯光均匀持续照射,

每30秒读两烧杯温度值,并记录,取10组数据(共计5min)。

实验(二):(如下图准备装置)在两只烧杯里分别充满CO2和空气,塞紧带有温度计和胶头滴管的橡皮

塞。再把两只烧瓶放在红外线下照射,观察温度升高的情况。调节两瓶的温度,均达30℃时,在相同

环境下,观察温度下降的情况。

图1 温室效应实验装置图

结果与讨论:

实验(一):未通CO2时,两烧杯存在0±2℃的温度差异,通入CO2后,装有CO2的烧杯温度高于邻杯,1分

钟左右达最大值10℃左右,而后温度差逐渐缩小。为什么?

实验(二):两瓶在相同光线照射下,装CO2的温度较邻瓶高,最大可达4℃, CO2降温速度较慢。比较两

种方法,为什么实验(一)的温差较大,效果明显?

❸ 美国生物学家米勒设计的模拟实验

你是哪里的抄呀?还在做这样袭的题目?还没采用新教材?
试着帮你答一下吧:
A中的火花放电模拟:原始大气中的闪电
原始大气中的成分主要有:甲烷、氨、氢、水蒸气、硫化氢、一氧化碳
反复消毒和冲洗的目的是:清除可能附在装置中的有机物及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可靠
DC处的液体相当于:原始海洋,最后分析其中含有:氨基酸、碱基、单糖等有机小分子
实验表明:在生命起源中,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从简单的无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简单的有机小分子物质的化学进化是完全可能的。
希望能帮到你。

❹ 1953年,美国生物学家米勒设计了模拟原始大气产生有机物的实验装置 沸水加热和电火花的作用是

沸水加热主要是提供大量水蒸汽,加热还可以促进一些反应的进行
电火花提供能量

❺ 大气的保温作用示意图

(1)太阳辐射为太阳射向地面,地面辐射为地面射向大气,大气逆辐射为大气射向地面.故A为太阳辐射,B为地面辐射,C为大气逆辐射.
(2)大气吸收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而后形成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着保温作用.
(3)据实验得知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波长越短,反之越长.故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
(4)农民焚烧秸秆相当于增厚了云层,从而更多的吸收地面辐射,增强了大气逆辐射,故对地面起着保温作用.
故答案为:(1)太阳 地面 大气逆 (2)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3)地面辐射 太阳辐射 (4)农民焚烧秸秆相当于增厚了云层,从而更多的吸收地面辐射,增强了大气逆辐射,故对地面起着保温作用,起到御寒作用.

❻ 模拟大气温室效应实验的实验数据,急需!!!!!!!!!!!!!!急急急!!!!!

4.温室效应演示实验 概述:温室效应是近年来频繁出现的一种环境现象,是因为温室气体(例如CO2)有较好的吸热,散 热功能,所以温室气体可对环境温度的变化

❼ 怎样证明大气的保温作用

秋季晴朗的夜晚,农民点燃田地里的秸杆,烟雾弥漫,能防霜冻,这能增加大气逆辐射,从而增加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❽ 米勒模拟原始大气产生有机物的实验装置冷凝器

使水充分吸收热量,节约用水

❾ 米勒模拟原始大气的实验

将水注入左下方的500毫升烧瓶内。

先将玻璃仪器中的空气抽去。然后打开左方的活塞,泵入CH4、NH3和H2的混合气体(模拟还原性大气)。再将500毫升烧瓶内的水煮沸,使水蒸汽(H2O)和混合气体同在密闭的玻璃管道内不断循环,并在另一容量为5升的大烧瓶中,经受火花放电(模拟雷鸣闪电)一周,最后生成的有机物,经过冷却后,积聚在仪器底部的溶液内(图中以黑色表示)(模拟原始大气中生成的有机物被雨水冲淋到原始海洋中)。

实验结果
此实验共生成20种有机物。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4种(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所含有的。以后,米勒认为,设想原始地球还原性大气的成分是CH4、N2、微量的NH3和H2O的混合气体更为合理,因为NH3不可能在大气中大量存在,它会溶于海水中。他和他的合作者于1972年在上述混合气体中进行火花放电,结果得到35种有机物,其中有10种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即甘氨酸(440微克分子,以下均同此单位)、丙氨酸(790)、缬氨酸(19.5)、亮氨酸(11.3)、异亮氨酸(4.8)、脯氨酸(1.5)、天冬氨酸(34)、谷氨酸(7.7)、丝氨酸(5.0)和苏氨酸(~0.8)。若在分析之前进行水解,还可生成天冬酰胺和谷氨酰胺。若增加H2S,则可生成甲硫氨酸。在CH4、NH3、H2O和H2S混合气体中进行光解作用,可以找到半胱氨酸。对CH4及其它碳氢化合物在高温下进行热解,可以得到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到目前为止,用米勒模拟实验和其它类似实验,已能合成出20种天然氨基酸中的17种;其余三种(赖氨酸、精氨酸和组氨酸)相信在改进技术之后,不久亦能合成。

由此实验可以证明:由无机物合成小分子有机物是完全有可能的。

❿ 1953年,美国生物学家米勒设计了模拟原始大气产生有机物的实验装置。

1.验证“无机物能否在一定条件下生成有机物”
2.避免其他气体干扰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阅读全文

与大气的保温模拟实验装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池包翻转实验装置 浏览:727
什么车仪表盘有挡位 浏览:332
化工设备仪表怎么画 浏览:880
三类手持式电动工具使用的场所 浏览:558
阀门开关Hss是什么信号 浏览:965
氨压缩机皮带传动装置 浏览:81
哪里做养殖设备的多 浏览:206
广州广一阀门厂 浏览:242
阀门as代表什么意思 浏览:696
902轴承是什么地方用的 浏览:179
维西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695
手持电动工具的导线长度不得超过多少米 浏览:551
阀门上面带细管是什么阀门 浏览:928
a6怎么改启动仪表 浏览:6
汽车仪表盘静电干扰怎么办 浏览:766
白色仪表盘灯什么颜色 浏览:265
ed工具箱2进不了游戏 浏览:555
冰柜没制冷红灯不亮什么原因 浏览:4
蒸汽和空气管道用什么阀门 浏览:964
球磨机支撑装置的作用 浏览: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