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缝纫机的结构原理
缝纫机在几十年前算的上是家庭必备,每个家庭主妇的珍宝,如今也有许多家庭放有这么一台机器。并且缝纫机的发明在当时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工厂效率的提高,缝纫机的发明使得工厂可以大批的生产。而缝纫机的型号也众多,不仅有适合家庭日常使用的,也有高端生产使用的电子缝纫机。如此多种的缝纫机大家可知道它的原理究竟是什么吗?那么请阅读下文具体的了解一下缝纫机的原理吧。
线圈缝合系统
线圈缝合系统是缝纫机工作原理的核心,缝纫机自动缝合虽然很简单,但是还需要借助齿轮、滑轮和电机等机械的协作才能保证工作的进行,其设计原理还是很精细的。并且它的缝合方法与手工缝合有些很大的区别。不同于传统手工缝纫,缝纫机工作时针穿过衣物,并且针眼不在针的尾部而是在尖头后方。而针固定在针杆上,齿轮和凸轮做上下运动牵引着针杆工作。而它拉出一个小线圈,衣物下面的固定装置就会用这个线圈包住另一个线,达到了串连的效果。这样就可以连续的缝制,非常省力。
线迹形成原理
一、送布
机针从上向下下降,同时传送布料到机针正下方,当机针快要接近布料时停止送布,这一程序完成。
二、机针引线
机针引线过后继续下降,针头穿过布料后下降到最低处时,线受针孔向下的拉力和针杆与缝料的挤压力从而实现紧贴着针杆的状态,处于针孔的正上方处。
三、线环形成
机针在最低位置时,线在缝料、机针、针槽以及梭床盖的共同作用下工作形成相环。达到
四、摆梭钩线
通过摆梭尖旋转,从而钩住线环,牵引线环绕进的梭心套的下面。
五、面线引底线
当摆梭钩着线旋转到梭心下方,挑线杆不再挑线而是上升收回面线,使线环缩小移动套住底线。
六、收紧线迹阶段
在多种作用的配合下,机器把缝制缝收紧,线迹最终完成。
这样做能让缝纫线的交合在缝料中间,横断面上看,像是有两把锁相锁在一起一样,因而又被称为“双线连锁式线迹”。十分简单便捷。
听完以上对缝纫机原理的介绍,您是否也发现小小缝纫机其原理也并不简单呢?有人称为缝纫机更是一个伟大而又巧妙的发明。它的出现不仅给人类生活带来了便利更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日常生活也离不开缝纫机。而社会的不断发展,也推动了缝纫机的不断进步,相信缝纫机在以后将会发挥更大的运用!
㈡ 重机juki工业缝纫机 lk-1900b高速电子套结机调速度怎么调
一、挑线机构 take-up mechanism
缝纫机在缝纫时,在形成线迹的过程中,起着输送、回收针线并收紧线迹作用的机构。主要可分为如下:
1、凸轮挑线机构:由凸轮带动挑线杆运动的机构
2、连杆挑线机构:由四连杆机构带动挑线机构运动的机构
3、滑杆挑线机构:由曲柄滑杆机构带动挑线机构运动的机构
4、旋转挑线机构:由一个或者两个装有挑线销的圆盘或其他形状的构件,一旋转运动进行挑线运动的机构
5、针杆挑线机构:由固定针杆上的过线或夹线装置,或直接固定装于针杆的挑线杆的机构。
二、送料机构 feeding mechanism
缝纫机在缝纫时,进行递送缝料的机构。其分类为:顺向送料机构;倒向送料机构;横向送料机构;下送料机构;上送料机构;针送料机构;上、下复合送料机构;上、针复合送料机构;针、下复合送料机构;上、针、下综合送料机构;差动送料机构;滚轮送料机构。
三、勾线机构 thread hooking mechanism
缝纫机在缝纫时,由机针带引缝线穿过缝料形成的线环后,一个勾住这个线环使之形成线迹的机构。其分类主要有:旋转勾线机构;旋梭勾线机构;旋转旋梭勾线机构;摆动勾线机构;摆梭勾线机构;弯针勾线机构;线钩勾线机构,叉针勾线机构。
四、挑线杆行程 take-up lever stroke
挑线杆上的穿线孔在运动一个周期中的两个极限之间的距离
五、针杆行程 needle bar stroke
针杆上某一点在针杆运动两个极限位置之间的距离
六、缝纫速度 sewing speed
缝纫机每分钟针刺的次数,单位为:针/min ,最高缝纫速度:缝纫机在正常缝纫条件下,能承受的最高针刺次数;工作缝纫速度:缝纫机在正常缝纫条件下,能承受持续安全操作的最高缝纫速度。
七、缝线 thread
缝纫用的线。一般由棉线、化纤线、金属丝等。主要分类有:针线;梭线;弯针线;绷线;覆盖线
八、线迹 stich
缝纫机机针在每次次过缝料时,由一根或多根缝线,自连、互相或交织在缝料上形成的一个单元。
九、压脚 presser
在缝料表面上施加压力的构件。压脚按其缝纫机性能可分为平缝机压脚、包缝机压脚、特种机压脚。压脚按其功能分为普通压脚、特种压脚。特种压脚种类很多,例如卷边压脚、送料压脚、双针压脚等。
十、切料装置 material trimming device
缝纫过程中,切除缝料装置。在包缝机、带刀平缝机中有切除缝料废边的装置。在缝纫皮革的缝纫机中有切除废皮料的装置。在自动缝纫机中有切断线带、装饰带等缝料的装置。
十一、开孔装置 punching winder
缝纫过程中,在缝料上开孔的装置。在锁眼机中有开锁眼孔的装置。在绣花机中有开花纹孔的装置。
十二、其他装置
其他装置还包括:自动拨线装置、自动剪线装置、自动停针位装置、吸油装置、润滑装置等。
㈢ 工业缝纫机送布牙如何调节
标准牌的同步缝纫机送布牙一般是不要调的
所谓的调节送布牙可以说基本是没有什么作用的,
但是为什么还要说调节送布牙,原因只有一个 拼片时下层料被吃掉了,导致上层料比下层料长
解决的方法很简单,把牙齿放低点,压力小一点,换小眼的针板,叫车工拼片时把上层料和下层料拉紧一点就ok 了
我认识好多机修工,我想答案也就是这样的,
如果实在不行的话就用标准牌的同步缝纫机,吃料比较匀称
㈣ 哪里有卖自动化缝纫机
电动缝纫机卖的地方有如下:
1、当地城市电机等机械批发市场(如果不知道可以向周围人打听、也可以向下床咨询,还可以在网络上搜寻)。
2、网络上器械批发网。
电动缝纫机是传统缝纫机与现代智能电子技术的完美结合,是现代家庭主妇必备的缝纫工具,也是现代服装企业必备的服装缝制设备。
操作流程:
1.工作前,必须检查自动缝纫机保证安全装置齐全灵敏可靠有效。
2.要按照规定穿戴好工作服装。在缝纫的过程当中就会危及安全的长头发操作人员,长头发的操作人员就要将头发盘起来放在帽子里面,不然会有事故的发生。
3. 自动缝纫机进行保养时,注意不要让润滑油触碰到眼睛、皮肤等部位;防止造成伤害。
4.不管自动缝纫机是否在运转,都严禁乱动设备零部件和配套装置。
5.操作时,自动缝纫机必须先进行尝试运转;确认安全正常后,方可操作。
6.用手送料操作时,严禁把手指伸入护针架里面。手指、头部(头发)和衣服应离开上轮、皮带和电机。而且,在上轮、皮带和电机的周围不要放置任何物品。
7.旋梭高速运转时,勿将手指停放在旋梭附近;注意换梭心时,请关掉自动缝纫机的电源进行。
㈤ 缝纫机的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
就像汽车一样,大多数缝纫机的基本原理都是相同的。汽车的核心是内燃机引擎,缝纫机的核心是线圈缝合系统。
线圈缝合方法与普通手工缝纫差异很大。在最简单的手工缝合中,缝纫者在针尾端的小眼中系上一根线,然后将针连带线完全穿过两片织物,从一面穿到另一面,然后再穿回原先一面。这样,针带动线进出织物,把它们缝合在一起。
虽然这对手工来说非常简单,但是要用机器进行牵拉却极其困难。机器需要在织物的一边释放针,然后在另一边即刻再次抓住它。然后,它需要把松散的线全部拉出织物,调转针的方向,然后反方向重复所有步骤。这一过程对一个简单的机器来说太复杂了,并且不实用,而且即使对手工来说,也只有用较短的线时才好用。
相反,缝纫机只需将针部分穿过织物。在机针上,针眼就在尖头的后面,而不是在针的尾端。
针固定在针杆上,针杆由电机通过一系列的齿轮和凸轮(稍后会详细介绍)牵引做上下运动。
当针的尖端穿过织物时,它在一面向另一面拉出一个小线圈。织物下面的一个装置会抓住这个线圈,然后将其包住另一根线或者同一根线的另一个线圈。在下面两节中,我们将会看到这个系统究竟是如何工作的。
最简单的线圈缝合是链式缝合。若要缝出链式缝合,缝纫机会在线的后面用相同长度的线打环。织物位于针下面的一块金属板上,用压脚固定。每次缝合开始时,针穿过织物拉出一个线圈。一个做线圈的装置在针拉出前抓住线圈,该装置与针同步运动。一旦针拉出织物,送布牙装置(稍后介绍)就会将织物往前拉。
当针再次穿过织物时,新的线圈将直接穿过前一个线圈的中间。做线圈的装置会再次抓住线,围绕下一个线圈做线圈。这样,每个线圈都会把下一个线圈固定到位。
链式缝合的主要优点是可以缝得非常快。但是,它不是特别地结实,如果线的一端松开,可能整个缝纫会全部松脱。大多数缝纫机使用一种更结实的缝线,叫做锁缝。您可以在下面的动画中了解典型的锁缝装置的工作原理。
锁缝装置最重要的元件是摆梭钩和线轴组件。线轴就是放在织物下面的一卷线。它位于摆梭的中央,后者在电机的带动下旋转,与针的运动同步。
与链式缝合相同,针穿过织物拉出一个线圈,在送布牙向前移动织物的同时它再次升起,然后将另外一个线圈套入。不过,这种缝合机制不是将不同的线圈连接在一起,而是将它们与从线轴上松开的另一段线连接起来。
当针将线套入线圈时,旋转的摆梭用钩针抓住线圈。随着摆梭的旋转,它围绕来自线轴的线拉出线圈。这使得缝合非常结实。
这种旋梭,也是经过直梭演变而来的。
缝纫机的线圈缝合原理由直梭演进到旋梭,就进入了成熟期。
缝纫机是用一根或多根缝纫线,在缝料上形成一种或多种线迹,使一层或多层缝料交织或缝合起来的机器。缝纫机能缝制棉、麻、丝、毛、人造纤维等织物和皮革、塑料、纸张等制品,缝出的线迹整齐美观、平整牢固,缝纫速度快、使用简便。
㈥ 电脑平车缝纫机三自动四自动有什么区别
质量都是一样的,就是电控不一样。
缝纫机(Sewing Machine)是用一根或多根缝纫线,在缝料上形成一种或多种线迹,使一层或多层缝料交织或缝合起来的机器。
缝纫机能缝制棉、麻、丝、毛、人造纤维等织物和皮革、塑料、纸张等制品,缝出的线迹整齐美观、平整牢固,缝纫速度快、使用简便,并以之衍生出手推绣电脑刺绣等艺术形式。
㈦ 电脑缝纫机怎么调
第一步:先按P——显示P-数字——按加减号调到P-01——按S——会出现速度——按加减号调节所需速度——按S确定——按P——结束。
02
第二步:按P键,会显示出来P1-2000,这样就可以调速了。
03
第三步:由于电脑缝纫机的控制盘主要是调针码的大小和速度的,确切的调法还要看缝纫机的牌子,电脑缝纫机可以在显示屏上调节,上面有以个圈圈的,这个就是速度,需要按一下,再按“-”号。
04
第四步:首先我们需要检查一下机针是否安装正确,为了避免出错,最好换个新机针,要是还是不行,可以打开针板,把机针转到最低位置,让旋梭尖距离机针8mm左右。如果不行,再把机针提升2.3mm左右,看旋梭尖是否和机针有0.1的空隙,并且中心重合。
05
第五步:针有点弯也会跳针,所以就换换根针试试,在装针时,最好慢慢地一点点往下移动来试,不然会断线的,对于用的针来说,要根据缝的东西薄厚来确定,厚的要用粗针,薄的用细针即可。
06
电脑缝纫机和普通缝纫机的区别:
普通缝纫机在缝制的整个过程都需要人工操作,而电脑缝纫机只需要:输入花样、放进材料、放下压框和踩下脚踏板即可。
而且电脑缝纫机以最高2500转/分钟的速度,0.1mm-12.7mm的针距,能够完成复杂的花样,上手起来简单,利用气动式外压框来紧紧地压住待车材料,不在需要人工送料,内压框可以在4mm-10mm范围内运动,可以缝制最厚高10mm的材料。
07
电脑缝纫机的功能:
电脑缝纫机可以实现自动操作,比如自动停车、自动剪线、自动松线、自动拨线、自动抬压脚等,操作起来非常简便,而且可以缝制很多的材料,比如鞋面、商标、手袋、箱包、牛仔服、运动器材、拉链、表带、礼品、旅游用品、魔术贴、皮带、塑胶、体育用品、文具、无纺布、等,花样也是非常的多。
㈧ 缝纫机原理是什么
在我们以前的生活里,如果有什么衣服啊,裤子啊,破了个洞,我们通常都会让家人给我们手工的补一补,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研发了缝纫机,这样不仅在缝补的效果上更加的提高了,好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对于缝纫机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但是说起它的工作原理,大家知道缝纫机的原理吗?让小编来解答吧。
关于缝纫机:
缝纫机是用一根或多根缝纫线,在缝料上形成一种或多种线迹,使一层或多层缝料交织或缝合起来的机器。缝纫机能缝制棉、麻、丝、毛、人造纤维等织物和皮革、塑料、纸张等制品,缝出的线迹整齐美观、平整牢固,缝纫速度快、使用简便。
缝纫机的工作原理:
机器需要在织物的一边释放针,然后在另一边即刻再次抓住它。然后,它需要把松散的线全部拉出织物,调转针的方向,然后反方向重复所有步骤。这一过程对一个简单的机器来说太复杂了,并且不实用,而且即使对手工来说,也只有用较短的线时才好用。
相反,缝纫机只需将针部分穿过织物。在机针上,针眼就在尖头的后面,而不是在针的尾端。
针固定在针杆上,针杆由电机通过一系列的齿轮和凸轮(稍后会详细介绍)牵引做上下运动。
当针的尖端穿过织物时,它在一面向另一面拉出一个小线圈。织物下面的一个装置会抓住这个线圈,然后将其包住另一根线或者同一根线的另一个线圈。
保养缝纫机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工作完毕后,将机针插入针孔板内,抬起压脚,还要用机罩盖机头,以防尘屑侵入。
2.开始工作时,先检查主要机件,踏起来轻重情况如何,有无特殊声音,机针是否正常等等,如发现不正常现象,应及时检修。
3.机器使用相当长时间后,要进行一次大修,如发现磨损较大的零件,要更换新的。
在使用缝纫机的时候,我们不仅注意保养,也要定期的清理一下。在整个缝纫机中,梭床是最敏感的地方,当然了,也是最容易出毛病的地方了,要时不时的给它清理一下上面的脏东西,还要不定期的加点油以保持它的工作更加的顺畅。在不使用的时候啊,一定要拿一块布或者专门的缝纫机套把它套住,这样也减少了它变脏的速度,也给大家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㈨ 工业平缝机四大机构的作用及工作原理
1 针杆机构
缝针带引缝线刺穿缝料的机构称为针杆机构。针杆机构的任务是驱动机针,引导面线穿过缝料,形成面线线环,为缝线的相互交织作准备。
针杆机构的作用最终是由机针来实现,缝纫机在工作时为将缝料缝合在一起,机针要作穿刺运动。机针穿刺缝料的运动方式有垂直方向、水平方向,有直线式、曲线式。缝纫机因用途不同,其针杆机构的类型也不相同,大多数缝纫机是作垂直往复直线运动的,而某些专用机器,如锁眼机、钉扣机、绣花机等不但要垂直往复直线运动,同时还要作横向摆动,但这个横向摆动时间必须是发生在机针离开缝料后开始,进入缝料前结束。
针杆的高度定位是缝制设备在使用和维修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双直针或多直针高度是不一样的,高度定位时一般以长针为准。
针杆运动从上死点到下死点之间的距离称为针杆行程。针杆行程是缝制设备的重要参数,针杆行程和机针的有效工作行程是两回事,机针有效行程是指机针从刺布瞬间开始至机针达到最低点这段距离。
要尽量做到直针的选择与缝料厚薄、缝线粗细、缝制产品工艺质量相统一,使直针在穿刺缝料时保证做到使缝料和缝线不受到损伤,且有利于线环的形成。
1.1 进针
机针穿刺缝料的过程叫做进针。机针是缝纫机的关键零件之一,针杆机构的各个动作及其机构就是通过它来实现。进针时,机针要克服来自缝料正向阻力与缝料侧面的磨擦力,由于缝线、机针和缝料三者间相互作用力的变化使张力达到最高点。
减少机针与缝料的磨擦可采取对机针进行精密制造(尤其是针尖),机针涂层以及对缝料迸行柔软处理,或对机针、缝线加硅油等方法。
影响进针顺利进行的因素除了机针与缝料之间的磨擦外,还有压脚压力以及针板孔的大小等。如果机针选择不当,或制造不良,或针板孔过大,就会在缝料上形成孔洞,造成缝料的损伤,既影响美观,又使牢固性降底。因此在满足缝制强度需要的情况下,应尽量采用直径小些的机针,特殊缝料应选择特殊的机针,以减少磨擦,达到良好的缝制效果。
1.2 入线
机针将缝线带到缝料反面的过程称为入线。入线阶段是从机针下降至针眼与缝料接触开始,到形成所需要的线迹长度为止(针杆处于下死点位置)。
入线长度并不等于形成线迹所需的缝线长度。它是满足形成线环,能被成缝器的梭尖、线钩准确进入,防止断线、跳针的重要参数。在包缝机中引入线量与实际用线量大约是在6倍左右,因此每段线都要反复穿刺缝料多次,磨擦次数的增加,就会影响缝线强度,易引起断线现象的发生。
在入线过程中,由于缝线的捻向和入线方位不同会造成面线的松捻或加捻,而入线角的大小则是影响缝线受力变化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尽量减小入线角。缝线、缝料和机针的相互作用力变化,主要取决于缝线和缝料的特性变化、厚薄变化,因此缝线的质量和机针的正确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1.3 线环形成
机针带着面线穿过缝料后达到最低点后再上升,由于缝料与机针的磨擦等作用形成线环。形成线环的目的是能够使成缝器(勾线器)能顺利进入线环,实现底面线交织。面线线环是由以下2个因素形成的。
(1)当机针带着面线到达下死点时,由于缝线受到针眼向下的拉力和引入槽处针刃与缝料的挤压,此时缝线的张力最大。当机针上升时,针眼顶部的张力消失,一部分线段处于自由状态(此时只要给线段加一个很小的力就会使线段改变形状)。随着机针的上升缝线本身具有一定的回弹力,再加上针眼底部对缝线产生的托力,这是形成线环的条件之一。
(2)从机针的结构上看,机针针槽有长槽和短槽(或缺档)之分,它的一面为长槽,而另一面则为短槽(或缺档)。引入槽是一条直径大于面线直径的长槽,引出槽是一条直径小于面线的短槽(或缺档)结构。当机针退出缝料时,引入槽一旁的缝线与缝料不发生磨擦随机针上升,而引出槽的一旁的缝线与缝料相互挤压发生磨擦,不能随机针一起上升留在缝料下。这个磨擦力显然是短槽边(缺档处)大于长槽边,这是形成线环的又一个条件。
三线包缝机空缝时,缝线线环的形成主要是靠弯针线紧扣直针,使缝线嵌入针槽内,起到了类似缝料作用,因此在无缝料的情况下仍可以形成线迹,这与其它机器不同。
线环的大小和稳定,是关系到成缝器是否可靠进入,实现底面线交织,形成线迹的关键。为了保证缝线线环能被成缝器尖顺利进入,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缝线线环有一定的宽度,二是缝线线环必须垂直于成缝器尖在入圈时的轨迹平面。
线环的形成与机针上升尺寸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机针回升量不宜太大或太小,回升量太小线环宽度不够,不利于成缝器进入。机针回升量太大,虽对成缝器进入有利,但由于线环形成时间过久造成线环偏转,使成缝器不易进入。试验表明,正常厚度、密度的缝料,线环形成的理想阶段应在机针回升2~3mm左右时最为适宜。
针板孔的直径太大或太小也会对进针产生不利影响,若针板孔太大,当机针进入缝料时的冲击力会使缝料发生下垂,可能形成针洞,且当机针回升时下垂的缝料又会随机针一起运动,影响了线环的正常形成。一般情况下,针板孔直径约为机针直径的1.5~2倍为宜,同时还要保证机针在针板孔中心。
线环的形成和稳定与机针的规格、质量,缝料的性质、质地、密度、厚薄,缝线的规格、原料种类、捻度、捻向,及机针与针板、压脚压力、压布状态等因素有关。
2 勾线机构
勾住线环的机构称勾线机械,它承担着勾线、分线、过线、脱线及放底线的作用。
常见的成缝器有旋梭、摆梭、线钩、旋转钩、叉钩等。旋梭摆梭多用于双线锁式线迹的缝纫机、套结机和锁眼机上。弯针多用于链式线迹缝纫机,绷缝机和二、三、四、五、六线包缝机上。叉钩的主要使用对象是单线链式线迹缝包机、仿珠边机等。旋转钩多用于单线链式线迹缝纫机和钉扣机上。旋转钩勾线时所不同的是最后一线环进入前一线环(自连线环),线钩勾线是线钩与直针、线钩与线钩之间相互进入互连线环连续交叉形式的不同。
2.1 入圈
成缝器尖端在针的侧面穿入针线圈的过程称为入圈。形成良好的线环就是为了让成缝器的钩尖可靠进入作准备。针线圈越大或越稳定,则成缝器穿入线圈的可能性就越大,即使成缝器相对于安装位置稍有差异也能顺利入圈。
为了使成缝器钩尖能够在针杆上升适当的时间内进入直针线环,在针杆高度正常的情况下,工业缝纫机多数规定针杆到达最低时上升2.2~2.5mm,旋梭或线钩尖到达直针中心线上,并在针眼上方1.5~2.5mm处交汇,与直针后平面之间保持0.05~0.1 mm间隙。如果是双直针、单弯针勾线(如绷缝机),则是以线钩与短直针的配合尺寸为依据并兼顾长针进行调试。
不同机器有不同的调试原则和配合尺寸,对于不同种类设备除了按照说明书规定的参数调整外,还应视成缝器形式和缝料等条件,根据缝料、缝线和缝制中的特殊需要以及机械磨损情况,适当提前或推迟钩尖与直针的重合时间,即与针眼上方的交汇位置变化来弥补某些不足,以克服线钩不能准确进入线圈造成的跳针和收线不良等故障。
成缝器中线钩尖的另一面向外凸出或呈斜面是为了入圈后将缝圈扩大,有利底面线交织,线钩的另一凸出面还有形成底线三角线圈的作用。
2.2 退针
当线圈被成缝器勾住后,机针从缝料中退出的过程称为退针。退针时缝线的一部分通过长针槽退出缝料,这是借助于挑线机构来收紧缝线。机针在刚退出缝料时,机针线圈已被成缝器勾住,处在扩大或控制运动中。缝线在长针槽与机针发生相对运动前与针眼上缘及下缘发生磨擦,这种磨擦对缝线强度影响很大。为减少磨擦,机针眼出线一侧下部作槽口设计,是为减少退针时缝线的磨损,提高缝纫质量。笔者建议选用品质好的机针来防止缝线的损伤。
挑线机构
输送、回收、收紧针线的机构称挑线机构。挑线杆在每一个工作循环中担负着收、放面线并与送布机构配合完成缝纫线迹的形成。
由于成缝器的运动和收线器的调节以及缝料的移动,使线迹形成时缝线相互穿套后锁紧,符合线迹结构要求的形态的过程称为紧圈。挑线形式分为针杆挑线、连杆挑线、凸轮挑线、滑杆挑线、圆盘旋转挑线等。在工业缝纫机中一般采用连杆挑线、针杆挑线最为多见。挑线方式分为2种,一为进针前将前一个线圈抽紧;二为退针时利用收线器的张力装置收紧。在包缝机或绷缝机(含双线链式缝纫机)上采用第1种收紧方式,平缝机采用第2种收紧方式。机针在第二次入线时所需缝线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收紧前一个线迹时获得;二是在克服张力调节器压力后从线团上抽取。
挑线机构的工作特性在于挑线杆孔的上下运动,GC型工业缝纫机的运动曲线呈枝叶状,当挑线杆向下运动时,一是为向下降的机针供线;二是当旋梭勾住面线时,又向旋梭供给面线,直到面线绕过梭心架后结束。当挑线杆向上运动时,它又承担着把面线从梭架上脱出和将缝料中已形成的线迹抽紧,形成一个牢固的线迹,并从线团中抽出面线为下一个线迹的形成作准备。一般情况下,挑线杆的行程和运动轨迹是相对固定的,由于它的从属地位,决定了机构各相关尺寸不太可能进行调整,应严格按照定位要求进行安装。
对于某些成缝器来说,如旋梭,还可根据缝料的种类适当选择,旋梭种类分为N种型号,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旋梭尾钩的长短,是利用它在收线过程中对面线的控制程度不同,分别针对软薄料、普通料、较厚硬料或特殊缝料。
挑线簧、夹线器、缓线钩均从属于挑线机构,适当地调节张力和收线附件,是保持良好线迹的重要条件。此外,送布机构送布时间错误,勾线机构中成缝器勾线、脱线时间出现较大误差时,同样会影响线环的收紧效果。
送料机构
输送缝料的机构称送料机构。
把缝料在原有的位置上移动一个距离,以使下一个线迹在新的位置上形成的过程称为送料。常见的送料方式有:下送料机构,上送料机构,针送料机构(针、下复合送料机构),上、下复合送料机构,上、针、下综合送料机构,差动送料机械、滚轮送料机构,带送料机构。大多数情况下,送料运动是一个复合运动,即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的复合,它是一个封闭的曲线运动,即在每一个针距中送料牙要作上升、下降、向前、向后不断地交替运动。当送布牙完成送料运动后,又下降至针板下与缝料脱离后退到原来的位置,准备下一个送料动作。
送料运动时间应发生在直针离开缝料后开始,下次进人缝料之前结束送料运动(针、下复合或针、下综合送料方式例外)。以平缝机为例,它的定位标准为在针杆高度、送布牙高度正常的情况下,直针尖(针眼)下降到针板平面时送布牙与针板相平齐,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三同步。否则将会产生送布不良、缝料起皱、断针和影响线迹收紧等故障。
缝纫机在送料过程中,大部分是依靠来自压脚施加的压力来配合送料运动的。由于压脚的作用,使缝料与缝料之间,缝料与送布牙之间产生磨擦力,这种磨擦力有利于送布和减少缝料间滑移。减少压脚与缝料间的磨擦力,可以采取保持压脚底板的平整、光洁,压脚底板应与针板送布牙平行,在不影响送料效果的情况下,适当降低压脚压力,选用磨擦系数小的工程塑料压脚等。
压脚的压力大小是根据缝料的性质而定的,缝料坚厚时压力要大些,缝料松软或薄时压力要小些。送布牙的高度、齿距也应随缝料的厚薄而有所区别,齿距选择方法:粗齿为中厚料,细齿为薄料。还应当注意送布牙在针板槽内与之保持相应的平行度、水平度和前后距离,送料时缝料应同送布牙同方向、同速度移动,尽量减少滑移现象。工业缝纫机的针距通常以毫米为单位,针距越密,耗线量也大,不同的缝料及同种缝料厚薄或部位不同,都应选择适当针距。
在包缝机或双针链式线迹缝纫机上,线钩运动到与机针或另一个线钩正交位置时,形成三角形圈以备直针或另一线钩尖头穿入。它有两种情况,一是在三线包缝机上,大弯针穿入小弯针的三角线圈,而直针则在穿刺缝料前先穿入大弯针的三角线圈;二是在双链缝纫机或绷缝机上,线钩形成的三角针是在直针穿刺缝料之后穿入。
底线线圈形成的原因是由于线钩不需要穿刺缝料,头部要做得厚些,侧面有凸肚状,使线钩上原有缝线自然形成三角空隙。另外,三角线圈的形状要稳定并要有足够的线圈空间,这需借助于底线收线装置及线钩本身的退势来实现。
缝制设备属于精密机械之一,在实现缝纫的各个工作过程,主要依靠4大机构(包括其他辅助机构)的配合来完成,无论那个部位运行稍有误差,都会影响缝纫质量。作为缝制设备的管理和维修人员,应对各阶段中各机构的配合状况、时间要求、尺寸参数以及各主要零件的几何形状、光洁度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尽力做到调试、维修工作的准确可靠,再辅以正常的润滑保养和正确的操作,才能达到良好的缝纫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