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电子秤的国家标准是什么量程,精度有哪些
GB/T 7723-2008 固定式电子衡器。
电子秤的精度等级在显示器的铭牌上可以直接看出来,它的计算方法是看它的检定分度数,检定分度数在100到1000之间为四级秤,1000到10000之间为三级秤,一万到十万之间为二级秤,十万以上就是一级。
本标准是依据国际法制计量组织国际建议OIMLR76《非自动衡器》(2006E)对GB/T 7723—2002《固定式电子秤》进行修订的,本标准采用国际建议OIMLR76,旨在提高我国固定式电子衡器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水平,使之与国际同类产品接轨,促进国际贸易及经济技术交流。
本标准代替GB/T 7723—2002《固定式电子秤》。
本标准与GB/T 7723—2002相比较,从章节、技术内容及编写格式上均有较大变动。
——为使本标准的名称与GB/T 14250《衡器术语》协调一致,本标准名称改为《固定式电子衡器》。
——依照国际建议(OIMLR76)进行了修改。
a) 对纯数字模块的试验内容进行了规定;
b) 由于计算机和ADC的进入电子衡器,对软件控制的模块提出了附加要求和测试方法;
c) 对检定标准器的内容,增加了辅助检定装置的内容,对检定用标准砝码的替代方法进行了修改;
d) 对供电电源增加了外接电源或插人式供电电源装置、非可充电供电电源、12V或24V车载电池供电电源的相关内容;
e) 对称重传感器和称重指示器提出了与衡器的兼容性指标要求;
f) 为了防止衡器被非法操作,增加了对衡器的锁定状态和辅助检定装置的要求、不同承载器一载荷传递装置和不同载荷测量装置的选择(或切换)装置的要求。
——根据JJG 1015—2002《计量器具型式评价和型式批准通用规范》的规定,将“定型鉴定”改为“型式评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要求,在第9章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的内容中,增加了“本标准编号”的内容。
——针对目前我国固定式电子衡器(尤其是电子汽车衡)的承载器结构的设计质量,本标准在技术要求中,增加了对衡器结构设计的要求;在测试方法中,增加了测试的方法。.
——根据美国44号手册的规定,对固定式电子衡器(尤其是电子汽车衡)两端的通道,提出结构要求。
——增加了涂层的要求和涂层附着强度的测试方法。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Ⅱ 如何检定电子秤
电子秤属于衡器中的一类产品,它是国家强制管理的产品.按照国家计量法的规定: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以及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方面的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实行强制检定。未按照规定申请检定或者检定不合格的,不得使用。使用电子衡器[电子秤]的个人和单位,必须到当地计量部门[国家授权的检定部门]对新购买的电子秤进行首次坚定,检定合格后才可以使用.并且在以后每年都要进行年检. 电子秤检定的重要性:经过计量检定,可以确定电子秤的计量准确性,避免因称量不准带来贸易纠纷和计量数据错误.还有一点是可以避免外地厂家的衡器产品,异地使用引起的地区差的影响.使用中的电子秤产品更需要计量坚定,因为电子秤属于电子测量仪器,其中关键元件[称重传感器]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会出现零点信号变化和老化,称重时会产生准确性的变化.计量检定时会重新校准并且按照国家检定规程进行逐项检查,如果检定不合格就会禁止使用,这样就可以及时避免各种纠纷和和错误的出现,保障了企业和个人的利益.所以说电子秤的计量检定很重要。 一、引言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是为评定计量器具特性,作为确定计量器具法定地位的技术文件。JJF1002-1998《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编写规则》3.1款规定了计量检定规程各项要求科学合理,并考虑操作的可行性及实施的经济性。根据这一原则,仔细对照 JJG539-97《数字指示秤》检定规程(以下简称规程)要求,以及大型衡器实际检定工作的现状,我们不难发现,该规程在实际检定工作中,存在着通用性差和与实际脱节,没有考虑到成本和效益的关系。因此,就规程操作的可行性问题,冒昧地提出本人的拙浅看法。 二、规程在检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运输车辆载重量的不断增加,电子汽车衡的最大称量和台面尺寸也相应地发生较大的变化。以我们淮北矿业(集团)公司为例,1997年以前,煤炭销售衡器大部分为30t杠杆式机械衡,台面尺寸多为3m×12m。2000年以后,为适应运输车辆变化的要求,煤炭销售衡器逐步更新为 SCS-100电子汽车衡,最大称量为100t,台面尺寸为3.5m×21m。个别单位已提出100t称量尚不能满足计量要求,要求购置150t~200t称量的电子汽车衡。鉴于以上情况,1997年批准的《数字指示秤》检定规程,在检定工作的实际操作中,存在着以下问题,下面以一台100t电子汽车衡为例加以说明: 1、偏载测试达不到规程要求 一台100t电子汽车衡,台面尺寸为3.5m×21m,8个支承点。规程要求每个支承点加载测试砝码为max/N-1,约为14t。秤台面积为73.5m2,一支承点加载面积为承载器的1/N,约为9.2m2。每个1t砝码底面积约为0.7m2,如果按照规程要求不叠放、不超界,理论上最多能放13个。实际上由于1t砝码结构形状和吊车吊放不紧凑等原因,每个支承点仅能放置8~10个,达不到规程要求的14t。若采用20kg小砝码组合,按照不叠放、不超界原则,每个支承点仅能放置6t(20kg小砝码底面积为0.03m2),也同样达不到规程要求. 2、一些计量检定部门无检定手段和能力 (1)无法满足规程要求的四等砝码100t的条件 我们从规程要求的称量测试、重复性测试、鉴别力测试中可以看到,三种测试都需要测试最大称量。而目前检定部门的现状是:县级乃至市级检定部门,仅拥有20kg四等标准砝码,其总量仅为5t~10t左右。用这些砝码去检定100t衡器,距离规程要求的100t砝码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近年来,有些省级市的检定部门购置检衡车,根椐目前掌握的信息表明,最大检衡车仅为30t标准砝码,也远远不能满足规程要求. (2)运输能力无法达到 100t标准砝码需要10辆10t载重车运输,检定部门即使有100t标准砝码,也无如此庞大的运输能力。另外砝码运输安全性,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吨级砝码运输中,在车厢内应设置专用定位架,否则在运输过程中很容易发生位移,造成车辆偏载翻车. (3)人力资源无法实现偏载测试:根据规程要求,每个支承点偏载测试重量为14.28t,按14t计算,8个支承点偏载所需加卸砝码约224t。 称量测试:规程要求5个测试点,在分别为最小称量、500e、2000e、50%最大称量、最大称量各测试点加卸砝码(e为检定分度值),按检定分度值e=20kg计算,合计所需加卸砝码约400t. 偏载与称量测试过程所需加卸砝码总量约为624t,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如此巨大的工作量,任何—个检定部门均无法去完成。 这里所计算的工作量仅为较顺利地完成一台汽车衡检定工作量。实际检定过程中,这种情况较少,往往由于基础、限位、接地、屏蔽、系统联接等等原因,检定过程需要调整、反复。其所需人力资源情况就可想而知了。 以上所谈的问题是规程中首次检定的要求,计量部门大量的检定工作是随后检定。规程中规定的随后检定,只是称量测试中最大称量可减少至2/3最大称量,以上问题依然存在。 与以上问题相关的还有一个标准砝码替代问题。规程规定重复性误差不大于0.3e、0.2e,标准砝码可以减少至35%、20%最大称量。而重复性误差是将约为50%最大称量砝码,在承载器上施加3次来确定的,这里的问题很明显: 其一:为了确定重复性误差,在承载器上需要装卸砝码300t,工作量决非一般。 其二:重复性误差0.3e,需要替代两次。重复性误差0.2e,需要替代四次,检定现场要组织这么多替代物也不符合实际。 其三:采取替代法检定大型衡器,人力、物力消耗较直接采用标准砝码更大,操作的可行性更差。 3.检定成本与效益的关系上面已经谈到人力资源成本巨大,除此之外,按规程要求,尚存在标准器的购置费用、检定费用、运输费用、车辆附加税、过路过桥费、燃油费等等。这些费用无需认真计算,肯定是一个较大数字。但按国家检定收费标准,皖价费[2003]190号,测量范围80t-100t的非自动衡器,检定收费为2500元/台。如果检定部门都按规程要求去检定,无疑成本与效益的关系会形成较大的不对称,这也是一个需要面对的问题。 三、大型衡器准确度现状及对策 错误,按照规程要求检定衡器,才能保证衡器的准确度。但是,在实践中,在操作的可行性方面,规程只能是空中楼阁、可望不可及,原因前面已经阐述。现实检定工作中,有多少检定单位能够完全按规程检定,本人不能猜想,但可以妄言,绝大部分检定单位不能按规程检定衡器,而且相差甚远,这已是同行业内人士心照不宣之事。 接下来就引发出一个问题,大型衡器准确度现状是什么?曾经发生这样一个例子:某单位用油罐车到A地购油,在50t电子汽车衡上计量付款,回单位后在本单位50t电子汽车衡上复核,结果发现负误差是衡器允许误差的10倍。而2台50t衡器均有两个地区计量检定部门的检定合格证,并都说自己的衡器经检定是准确的。现在的问题是哪台50t衡器计量是不准确的呢?答案十分清楚。只要按规程要求,对两台衡器进行仲裁检定,孰是孰非,自然明了。但企业总不能为千元利益去打一场并非简单的官司吧。此例似乎已经给出了目前大型衡器准确度现状的答案,但大型衡器准确度现状是什么,这个问题,又似乎是一个无解的难题。那么,如何来解决这个难题呢?实际上,同行业人士早就认识到规程操作的可行性问题,也发表了一些可贵的见解,试图来解决这一难题。如: 1、用模拟的方法进行标定。其方法为:用模拟器接入已标定的电子秤中,用它替代砝码加载后的传感器的输出。调整模拟器,使称重显示器分别显示零点和满量程,记录下二信号的刻度位置,当更换称重显示器或传感器后,便可用它替代砝码标定。此方法的条件是电子秤必须按规程检定,模拟器必须具有高精度、高分辨力,要求细调量程每圈0.02mV/V。 2、用叠加法检定大型衡器。这是较新颖的大型衡器检定思路,其方法摆脱了多年来传统的用标准砝码检定衡器的方法,如果用叠加法检定大型衡器可行,那么检衡车上拉的就不是标准砝码,而是液压系统和检测结构了。此方法可解决本文提出的规程在操作上可行性所存在的问题。但它涉及规程立法问题。 综上所述,《数字指示秤》检定规程可行性问题,关系到国家检定规程的权威性,关系到量值溯源的准确性,关系到贸易结算纠纷仲裁等问题。本人就此问题谈了一点不成熟的想法,意在抛砖引玉,使规程在实际检定工作中更易于操作可行。
Ⅲ 自动定量包装秤如何检定
定量自动包装秤现应按JJG564-2002《重力式装料自动衡器(定量自动衡器)》检定规程进行检定。按其要求应使用控制衡器检定,不需用砝码。
Ⅳ 电子包装秤和电子汽车衡的计量检定标准有哪些
如果你抄的电子包装机是属于自动衡器,依据JJG 564-2002 重力式自动装料衡器(定量自动衡器)检定规程进行检定,如果是非自动衡器,则依据JJG539-1997数字指示秤这份检定规程,电子汽车衡也依据数字指示秤。
Ⅳ 汽车衡分度值规定
对汽车衡分度值问题的认识
【摘 要】 针对国内目前对汽车衡检定分度值和实际分度值争议比较多的情况,本文从设计角度谈一点个人的看法。任何一台衡器的初始固有误差,实际上是在设计过程中就已经基本确定了的,不是仅仅靠改变分度数就能提高其准确度的等级。后天(校准时)通过认真地调试是可以提高一定的计量性能,但这是有限的。
【关键词】 汽车衡;检定分度值;实际分度值
一、国内现状
目前不论是汽车衡使用单位,还是制造单位都喜欢将汽车衡分度数说的比较大,像最大秤量为120t汽车衡的分度值定为20kg,分度数即为6000;最大秤量150t汽车衡的分度值定为20kg,分度数即为7500。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1、衡器使用单位
对于使用衡器的单位来讲,有两个指导思想:一是认为一台衡器的分度值越小越好,特别是称量单价比较高的物品;二是想衡器的分度值能够尽量小一些,就可以使用大秤量的衡器称量比较轻的物品,可以节省,不需要再购买小秤量的衡器。
2、衡器制造销售企业
总想将衡器分度数的多少作为一个卖点,好像谁的产品分度数越多,其性能就越好一样。殊不知这样给自己的产品带来稳定性差的隐患,只要使用现场有一点风吹草动,称重仪表上的示值就上下变化。
我个人认为之所以会出现以上情况,有两种原因:一是对概念不清楚,一是处于一种私利。
对于概念问题,就必须先来明确何为“检定分度值”和“实际分度值”?
检定分度值e:用于衡器分级和检定的,以质量单位表示的值。
检定分度数n:最大秤量与检定分度值之比,即n = Max/e。
实际分度值d:以质量单位表示的下述数值:
——对于模拟指示,系指相邻两个标尺标记所对应的值之差;
——对于数字指示,系指相邻两个示值之差。
对于私利问题,是不了解产品的实质,只是看到表面的现象,不能正确掌握产品的性能特点,其目的是想钻管理的漏洞。作为使用单位来说,往往采购者只是考虑准确度的高低,而使用者则考虑产品的长期稳定性。作为销售人员,总是与竞争对手比拼衡器的分度数多少,而不是产品的可靠性、稳定性。
二、标准与规程情况
在目前我们能够看到的,不论是国际建议,还是产品标准和检定规程,都对汽车衡产品进行了
严格而全面的规定。
1、有关规定
(1)衡器的检定分度值与实际分度值相等,即e=d。
衡器的类型 检定分度值
有分度衡器,无辅助指示装置 e=d
有分度衡器,有辅助指示装置 e 由制造商根据3.2 和3.4.2 的要求选择。
但是,又规定:
只有特种准确度级(Ⅰ)和高准确度级(Ⅱ)衡器可以配备辅助指示装置,该装置可以是:
——配游码的装置;
——插值读数装置;
——补充显示装置;
——有微分标尺分度的指示装置。
换句话说,就是“中准确度级(III)”衡器只能执行e=d 的规定。
(2)e≠d 的衡器
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只有特种准确度级(Ⅰ)和高准确度级(Ⅱ)的衡器,其检定分度值e由下
列表达式确定:
d≤e≤10d
e=10k kg,k是正整数、负整数或零。
(3)其他影响量和限制
安装在室外的衡器,且没有采取适当保护措施防止大气环境影响时,如果衡器检定分度数n 相
对较大,通常可能无法满足其计量要求和技术要求。
(4)关于nLC≥n的规定
对于每只称重传感器,称重传感器的最大分度数nLC应不小于衡器的检定分度数n:
nLC ≥ n
这个规定实质上就限制了衡器的分度数。也就是说,汽车衡如果采用了C3 级(3000v)的称重
传感器,其检定分度数也就最多只能为3000e。
2、对结构的要求
(1)应用的适用性
衡器的结构设计应符合预期的使用目的。在刚刚发布的GB/T7723-2008《固定式电子衡器》中,
针对此条规定,对目前国内正常使用的,最大秤量为30t 至150t 大型衡器的承载器,提出了相对
变形量的要求。即,新安装后的首次检测时,承载器最大相对变形不大于1/800。
(2)使用的适用性
衡器的结构应合理、坚固、耐用,以保证其使用期内的计量性能。并且,对于安装在基础上的
衡器,其基础应达到如下要求:
1)必须满足该衡器最大载荷时承载力要求;
2)基础两端应有一条长度等于承载器一半(但不要求超过12m)、宽度等于承载器的,并与承载器保持在同一水平面的平直通道。靠近承载器两端至少有3m以上的,应用混凝土或其它坚固材料制造,可承受与衡器承载器相等的所有载荷;地上衡通道剩余部分的斜坡应确保便于车辆驶入。
(3)检定的适用性
衡器的结构应符合测试的要求,其承载器应能使砝码方便且绝对安全地放置其上,否则应附加支撑装置。
3、安全性
衡器不应有容易做欺骗性使用的特征。
衡器结构应满足在控制元件意外失效或偶然失调时,应有显著警示,除非不可能产生易于对确切功能的干扰。
衡器可以设置自动或半自动量程调整装置。该装置应安装在衡器内部与其组成一体。被保护后,外部不可能对它产生影响。
三、规定e=d的原因
1、初始固有误差
这是一个与衡器的基本构成部分有着密切关联的名词。
“初始固有误差”是指:衡器在性能测试和量程稳定性测试前所确定的误差。
从“初始固有误差”的定义可以明确看出:任何一台衡器自其设计制造安装结束之后,这台衡器的命运就已经确定的了。为什么要这样讲呢?因为,一台衡器是由承载器、称重传感器、称重仪表及基础等四大部分组成的。在设计过程中,承载器的刚度、强度都是设计所决定的,称重传感器的技术指标也是设计时选择的,称重仪表的参数也是设计时选择的,而基础的质量是在施工制造中确定的。在这些原始数据确定的前提下,自然这台衡器固有误差也就确定了。
如果一台最大秤量为150t的汽车衡,检定分度值为50kg,当实际分度值为20kg时,实际使用时的称量值不可能反映真实的载荷重量,这是因为按照50kg的分度值检定时,其反映的是50kg初始固有误差的情况。如果这时将分度值调至20kg,在称量时显示的示值,不能代表该称量载荷的实际重量值,只有按照20kg分度值进行设计、制造和安装,才能反映实际的重量值。从下图就可以清楚看出一台相同秤量的汽车衡,其初始固有误差的曲线在不同误差带中的情况。
2、环境影响问题
固有误差:衡器在标准条件下确定的误差。
从固有误差的定义可以看出:在现场一定的环境条件、电源电压、电磁场干扰情况相对稳定时,经过精心调试是可以改变一定的计量性能,但是不能根本改变其计量指标。所以R76-1国际建议才推荐:一般衡器的n=3000,只有采用非常特别的方法测试时,n才可以大于3000。此外,公路车辆衡和轨道衡,其检定分度值不应小于10kg。
我曾经于90年代初设计过一台高准确度的衡器,作为标定质量流量计的校准装置,其检定分度数达到7500。其前提是:在室内温度变化只有10℃的环境下使用,且没有流动性气流影响。为此,设计时从众多0.02%级的称重传感器中挑选重复性好的,同时挑噪声指标最小的称重指示器,承载器的设计刚度优于1/2000,要求安装基础要整体性的同时,又要足够的承载力。最后验收检定时,各个称量点的最大误差仅有允许误差的一半。
四、结论
任何一台衡器性能主要是在设计的先天确定了的,不论是最大秤量,还是称量准确度等级,后天在一定条件下只是可以改变局部的部分性能。如果想要获得一台高准确度等级的衡器产品,只有从设计开始,直至到制造、安装、调试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按照高准确度等级的标准去努力,而不是单单靠现场调试时改变分度值大小的工作。
同时,必须注意到高准确度等级的衡器,必须有相应准确度等级的标准砝码进行量值传递。也就是讲,没有M1级的标准砝码进行检定,是不可能确定1/6000准确度等级衡器的。
参考文献
1.R76-1《非自动衡器》(2006E)国际建议。
2.GB/T7723-2008《固定式电子衡器》国家标准。
3.陈日兴“关于室外使用的衡器检定分度数n不能大于3000的论述”,《称重科技》,2006。
Ⅵ 秤的检定规程有哪些检定规程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有:
JJG13-1997模拟指示秤检定规程
JJG14-1997非自行专指示秤检属定规程
JJG16-1987邮用秤检定规程
JJG17-2002杆秤检定规程
JJG195-2002皮带秤检定规程
JJG539-1997数字指示秤检定规程
JJG555-1996非自动秤通用检定规程
JJG564-2002重力式自动装料衡器检定规程
JJG584-1989售粮专用秤试行检定规程
JJG658-1996非连续自动衡器检定规程
JJG811-1993核子皮带秤检定规程
JJG815-1993电子采血秤检定规程
JJG907-2006动态公路车辆自动衡器检定规程
另外,配料秤等各省有自己的检定规程。
Ⅶ 影响自动检重秤精度的原因有哪些
影响自动检重秤精度的原因可以分为以下八点:
1:空气流动:例如车间的风扇、空调、风吹等
2:地面震动:由于车间噪音大,机器频繁运作导致地面震动
3:温度:一般高温、低温、潮湿、极端的稳定也会影响自动检重秤的精度
4:静电感应:带电的物体或者灰尘接近金属物体时会产生静电
5:无线电频率的干扰:各种各样的无线电频率干扰自动检重秤。
6:被检测的产品具有腐蚀性:那只能量身定制一款具有腐蚀性的自动检重秤
7:产品有遗漏的现象:例如包装盒密封不够严密导致遗漏
8:人为使用错误:其中在生产过程中人为使用不当对自动检重秤的精度影响最大,甚至会损坏自动检重秤,最容易损坏的是称重传感器。
以上这八点总结了自动检重秤精度不准的原因。
Ⅷ 砝码算非自动衡器吗
砝码算非自动衡器
Ⅸ 我国所用计量器具有哪些
长度方面:
量块,量块附件,水平尺,标准平晶,平面平晶,平行平晶,平面等厚干涉仪,平台平板,刀口尺,刀口直角尺,三棱尺,四棱尺,平尺,直角尺检定仪,方箱,研磨平尺,滤光片,角度块,角度规,组合角度规,角度尺,角度表,量角器,正弦规,直角尺,测角仪,多面棱体,多齿分度台,分度头,准直仪,水平仪检定器,水平仪零位检定器,水平仪,水准器,光学象限仪,表面粗糙度样块,刻线样板,粗糙度(轮廓)仪,三针,电感比较仪,斜块式测微仪检定器,卡尺校正器,深度尺校正器,内测千分尺校正器,高度规,步距规,测高仪,测高仪(二次元),刮板细度计,V形架,工程质量检测仪。
通用量具组
百分(千分)表,大量程百分表,深度百分表,杠杆百分(千分)表,内径百分(千分)表,测微表,数显指示表,比较仪,扭簧比较仪,杠杆齿轮测微计,卡规,百分表卡规,带表卡规,游标(数显)卡尺,深度游标(数显)卡尺,高度游标(数显)卡尺,带表卡尺,游标测齿卡尺,测厚规,外径(内径)千分尺,公法线千分尺,螺纹千分尺,深度千分尺,内测(内径)千分尺,三爪内径千分尺。
测绘、光学仪器组
投影仪,工具显微镜,测长仪,测长机,光学计,接触式干涉仪,电脑测微仪,圆度仪,孔径仪,平板仪,皮革面积计,水准标尺,水准仪,光学经纬仪,电子经纬仪,经纬仪检定装置,多目标平行光管,准线仪,光电测距仪,激光测距仪,全站仪,光学径向检查仪。
线纹、精密测试组
基线尺,金属线纹尺,玻璃尺,物镜标尺,焊接检验尺,铁路轨距尺,套管尺,钢直尺,布卷尺,标准钢卷尺,钢卷尺,测深钢卷尺,磁尺,光栅尺,位移传感器,百分(千分)表检定仪,激光测径仪,光栅指示表检定仪,光面塞规,圆锥塞规,圆锥量规,光面环规,各种螺纹规,塞尺,半径样板,针规,量具测力仪,测厚仪及校正片,节距规,CMM测量机(三次元),CNC加工中心(数控机床),编程机,测孔机,菲林测量机,基(周)节仪,直径测控仪,伸长率试验仪,压力头,球压仪,响环试验器,发声玩具试验器,斜截圆筒,触及性探头,试验指,锐利尖端试验器,边缘试验器,咬合器等各种玩具安全检测设备,力臂杠杆,标准玻璃板,试验筛,超声波探伤试验块,锥形销,各种液位计,液塑象限仪,柔性尺,刀具设定仪,各种插头量规,水泥试模,产品几何量长度角度测试及形位误差测量,各种模具检测等。
力学方面:
主要从事质量传递和对称重仪器的检定与校准。现开展的项目有:标准砝码(E2等级及以下,最大可测量能力:1 t)、各种专用砝码、电子天平、机械天平、质量比较器、架盘天平、扭力天平、液体比重天平、汽车(摩托车)轴(轮)重仪、标准测力杠杆、电子秤、大型电子汽车衡(最大可测量能力:200 t)、电子皮带秤、定量包装秤、定量自动衡器、核子秤、机械秤、其他称重设备等。
测力
主要从事与力值相关的仪器的检定与校准。现开展的项目有:标准测力仪(0.1级及以下级别,最大可测量能力:3 MN)、负荷传感器、称重传感器、各种工作测力仪(最大可测量能力:30 MN)、各种拉力、压力和万能材料试验机(最大可测量能力:30 MN)、各种抗折试验机、摆锤式、悬臂梁式冲击试验机、千斤顶(最大可测量能力:15 MN)、弹簧拉压试验机、汽车(摩托车)制动检验台、汽车底盘测功机、水泥质量检测专用设备、土工检测专用设备、沥青检测专用设备、纺织检测专用设备、皮革检测专用设备等,以及其它专用力值检测设备。
扭矩、硬度
扭矩扳子、扭矩仪、液压板子、电动、气动扭矩扳子、混凝土回弹仪、金属洛氏、布氏、维氏硬度计、金属表面洛氏硬度计、显微硬度计、里氏硬度计、韦氏硬度计等各种金属硬度计。邵氏硬度计、定负荷橡胶国际硬度计、微型橡胶国际硬度计等各种非金属硬度计。标准洛氏、布氏硬度块,标准橡胶国际硬度硬度块,各种金属非金属工件类的硬度测量。
开展的检定/校准项目(按行业分类)
建筑:各种拉力、压力和万能材料试验机(最大可测量能力:30 MN)、各种抗折试验机、千斤顶(最大可测量能力:15 MN)、水泥质量检测专用设备、土工检测专用设备、沥青检测专用设备、混凝土回弹仪、电子天平、机械天平、电子秤(最大可测量吨位:150 t)、机械秤、架盘天平等。
机械(制造):各种拉力、压力和万能材料试验机(最大可测量能力:30 MN)、各种抗折试验机、摆锤式、悬臂梁式冲击试验机、各种金属硬度计、扭矩扳子(最大可测量能力:3000 N?m)、扭矩仪(最大可测量能力:3000 N?m)、液压板子、电动、气动扭矩扳子等。
化工:电子天平、机械天平、架盘天平、扭力天平、悬臂梁式冲击试验机、各种拉力试验机等。
疾控:电子天平、机械天平、扭力天平、架盘天平等。
港口、火电厂:电子秤、大型电子汽车衡(最大可测量能力:150 t)、电子皮带秤、定量包装秤、定量自动衡器、核子秤、机械秤、其他称重设备等。
热学方面:
中低温
二等标准铂电阻温度计、工业铂热电阻温度计、工业铜热电阻温度计、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标准汞基温度计、精密玻璃液体温度计、普通玻璃液体温度计、石油产品用玻璃液体温度计、高精密玻璃液体温度计、高精密石油产品用玻璃液体温度计、标准贝克曼温度计、工作用贝克曼温度计、指针式半导体点温计、电接点玻璃温度计、压力式温度计、双金属温度计、数字温度计、高精密数字温度计、温度堆栈模块、自校式铂电阻测温仪、温度巡检仪、温度记录仪、温度数据采集器、炉温跟踪仪、温度变送器、温度校验器、半导体温控仪、干井温度校验炉、智能热原仪、标准铜-康铜热电偶、工作用铜-康铜热电偶、工作用廉金属热电偶、标准体温计、体温计。
高温
标准铂铑-铂热电偶、工作用铂铑-铂热电偶、标准镍铬-镍硅热电偶、工作用镍铬-镍硅热电偶、标准铜-康铜热电偶、工作用铜-康铜热电偶、工作用廉金属热电偶、标准温度灯、光学高温计、红外测温仪、电子自动平衡电桥、配热电阻(热电偶)动圈仪表、数字温度表、数字温控表、烙铁温度计、动圈式比例积分微分仪表、测温仪表检定仪、高温干井炉、温度校验仪、自动测温仪、温度巡检仪、温度变送器、自动平衡记录仪。
湿度
毛发温湿度表、毛发温湿度计、数字温湿度表、数字温湿度计、温湿表、干湿表、通风干湿表、电容式数字露点仪、温湿度控制器、温湿度变送器、温湿度记录仪、湿度传感器。
可现场检测的温度项目:
制冷恒温槽、标准水槽、标准油槽、热管炉、水浴箱、恒温水槽、恒温恒湿箱、恒温恒湿实验室、湿度检定箱、老化试验室、冷库、高低温冷热冲击试验箱、干燥箱、电热恒温培养箱、盐雾试验箱、低温试验箱、生化培养箱、高压蒸汽灭菌炉、水泥养护箱、水泥养护室、沸煮箱、高温电阻炉、灼热丝试验仪、垂直燃烧试验仪、热变形维卡仪、阻燃性能测试仪、表面抗湿性测试仪、透湿量测试仪、水份分析仪(温度部分)、冰箱焓差试验室、空调焓差试验室、黑体炉。
压力
一等活塞式压力(真空)计、一等双活塞式压力(真空)计、二等活塞式压力(真空)计、三等活塞式压力(真空)计)、二等标准补偿式微压计、倾斜式微压计、微差压表膜盒压力表、微压(计)表、活塞压力计专业砝码、0.02级~4级各种数字压力计、U型压力计、数字压力控制器、标准血压计、血压计标准器、精密血压表、血压计(表)、数字血压计、各种精密压力表(真空表)、压力表(真空表)、电讯号压力表、氧气表、乙炔表、二氧化碳表、压力(真空)校验仪、压力(真空)变送器、绝对压力变送器、压力传感器、压力安全阀、减压阀、大气压表(计)。
真空
电离真空计、磁悬浮真空计、磁放电真空计、压缩式真空计、热偶真空计、电阻真空计、复合真空计、电容薄膜真空计、真空传感器、真空继电器、真空系统测试。
电学方面:
指针式电流表、电压表、功率表,数字式功率表,电能质量功率分析仪,标准功率源,频率表,相位表,泄漏电流测量仪,钳形电表,电子负载,三表校验仪,钳形电表校验仪,电测仪表多功能检测装置,变频电源,变压器测试系统,电子镇流器测试系统,RTU检定装置,RCD测试仪,磁电机,继电保护测试仪,漏电保护测试仪,电池测试系统,变送器,家用电器生产检测线等电参数测量设备、数字多用表、多功能标准源、酸度计检定仪等。
有机会作进一步的交流,我是做仪器计量校准这块的,我的QQ1563513569
Ⅹ 电子秤检测需要哪些步骤 电子秤到哪里检测
电子秤检查需要到当地计量部门(国家授权验证部门)进行电子秤的首次验证。 验证通过后,可以使用,每年进行年检。 电子秤检测中没有特定的步骤。 只需将要检查的电子秤带到计量站,就会有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测试。
在测量验证之后,可以确定电子秤的测量精度,以避免由于不准确的称重导致的贸易纠纷和测量数据错误。 另一点是,它可以避免使用国外制造商的规模产品造成的区域差异的影响。
使用中的电子秤产品需要牢固测量,因为电子秤是电子测量仪器,其中关键部件称重传感器在使用时间延长时信号变化和老化为零,称重时精度会发生变化。计量检查将根据国家核查程序进行重新校准和检查。 如果验证不合格,将禁止使用。(请查看参考资料)
其一:为了确定重复性误差,在承载器上需要装卸砝码300t,工作量决非一般。
其二:重复性误差0.3e,需要替代两次。重复性误差0.2e,需要替代四次,检定现场要组织这么多替代物也不符合实际。
其三:采取替代法检定大型衡器,人力、物力消耗较直接采用标准砝码更大,操作的可行性更差。
检定成本与效益的关系上面已经谈到人力资源成本巨大,按规程要求,尚存在标准器的购置费用、检定费用、运输费用、车辆附加税、过路过桥费、燃油费等等。这些费用无需认真计算,肯定是一个较大数字。
但按国家检定收费标准,皖价费[2003]190号,测量范围80t-100t的非自动衡器,检定收费为2500元/台。如果检定部门都按规程要求去检定,无疑成本与效益的关系会形成较大的不对称,这也是一个需要面对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