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谁知道清乾隆写字人钟的机械原理
机械原理:游丝和摆轮组成一个有固定周期的摆,摆动的周期由摆轮的质量、游丝的弹性及长短而决定,调整快慢时实际是调节游丝参加摆动部分的有效长短(在机械钟里可以看得更清楚)。
写字机械人,它并不与计时部分机械相连,是一套独立的机械设置,只需上弦开动,即可演示。
但游丝和摆轮组成的摆因摩擦力的存在,同时还要推动棘叉摆动,其能量如不能补充,将很快停下。
这能量补充的关键在擒纵器上:棘轮上每个齿的顶端是一个斜面,当擒从器一个圆销释放棘齿,从棘齿上将离开时,发条传递到棘轮上的力量利用棘齿顶端的斜面,将圆销推动,一方面将擒从器另一圆销推向锁定棘轮继续转动的位置,同时推动棘叉,推动摆轮继续向同一方向转动,这样就补充了摆轮的能量,使写字人钟不断工作下去 。
“铜镀金写字人钟”,它是由著名钟表匠威廉森专为清廷制作,作为贡品进献给乾隆皇帝的。铜镀金写字人钟高231厘米,长和宽均为77厘米。钟由铜镀金的四座西洋亭式建筑自下而上组合而成。顶层圆形亭内,有两人手举一圆筒作舞蹈状,启动后,二人旋身拉开距离,圆筒展为横幅,上书“万寿无疆”四字。
写字机械人为身穿西装,貌似欧洲绅士的机械人。他右腿跪在地上,左腿蹲着,右手执毛笔,左手放在面前的案子上。开动前需将毛笔蘸好墨汁,再启开关,机械人便开始提笔书写,神情专注,一丝不苟。
他的眼睛随着笔动,手在面前的纸上一气呵成,写下“八方向化,九土来王”八个汉字,字迹工整有神。写字的同时,机械人的头随之摆动。从中可以看出设计制造者的智慧与创造才能。
(1)机械装置调教本子扩展阅读:
这件别致的礼品背后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1601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带着两个西洋自鸣钟叩开了中国宫廷的大门,并一举赢得了中国皇帝的欢心。
利玛窦的两架自鸣钟令皇帝大感兴趣,为尽快听到报时的声音,万历皇帝召他进宫调试钟表。据《续文献通考》记载,大自鸣钟中午1时击打一下,2时击打两下,午夜12时击打十二下,到中午12时又打十二下。而小钟每15分钟击打一下,到整点时击打四下。
万历皇帝传旨把利玛窦留在京城,以便他可以随时进宫调试钟表,给他讲解钟表怎么走,怎么修理。利玛窦仅用了三天的时间就教会了皇帝自鸣钟的机械原理,以及如何把钟调试好。万历皇帝念及利玛窦献钟有功,特许他在北京的南城建立了一座教堂。
1610年5月3日,利玛窦在北京病逝。屈指算来,因为钟表的缘故,这位西方传教士曾经连续十个年头自由进出皇宫,让中国的皇帝从一个侧面认识了西方。利玛窦送给万历皇帝的钟表,也成为中国皇宫收藏钟表的一个源头。在这之后,更多西洋传教士带着造型各异的钟表进入皇宫。
Ⅱ 机械具体是指什么
答:一、机械的内涵
1、机械是指机器与机构的总称。
机械的日常的理解是机版械装置,也就是各种机权器与器械。
2、机械是简单的装置,它能够将能量、力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
3、它能改变物体的形状结构创造出新的物件。
二、机械的简单分类
机械分为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1、简单机械就是能帮人们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工具装置,像筷子、扫帚以及镊子一类的物品。
2、复杂机械就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简单机械构成。
通常把这些比较复杂的机械叫做机器。
三、机械主要特征
1、机械是一种人为的实物构件的组合。
2、机械各部分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3、机器具备机构的特征外,还必须具备第3个特征即能代替人类的劳动以完成有用的机械功或转换机械能,故机器能转换机械能或完成有用的机械功的机构。
(2)机械装置调教本子扩展阅读:
机械的种类繁多,可以按几个不同方面分为各种类别。
1、按功能进行分类
可分为动力机械、物料搬运机械、粉碎机械等。
2、按服务的产业进行分类
可分为农业机械、矿山机械、纺织机械、包装机械等;按工作原理可分为热力机械、流体机械、仿生机械等。
Ⅲ 24小时机械定时器插座如何使用
24小时机械定时器插座使用方法:
首先,让我们了解定时器的几个功能部件,主要由专定时螺栓(共96个)、定时盘、设属置盘和手动开关组成。
Ⅳ 什么是机械臂
机械臂是目前在机械人技术领域中得到最广泛实际应用的自动化机械装置,在工业制造、医学治疗、娱乐服务、军事以及太空探索等领域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尽管它们的形态各有不同,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能够接受指令,精确地定位到三维(或二维)空间上的某一点进行作业。
Ⅳ 机械常规零件设计的思路开发有哪些书籍推荐
1.日本机械设计构思与设计方法
2.《全美经典》机械振动书(中文的)
3.机械设计手册(新) 全6卷PDF格式
4.机械实用手册[日]土屋喜一
5.机械最优化设计及应用实例.pdf(值收藏的老书)
6.法兰连接设计计算手册
7.机械传动设计手册(上)
8.机械传动设计手册(下)
9.面向制造与装配的产品设计.pdf(很有实际操作指导意义!)
10.变位齿轮原理和应用(很不错的资料,1958年)
11.弹性力学(PDF清晰版)
12.联轴器选用手册(介绍了联轴器的选择,是传动设计不可多得的好资料)
13.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基础(一本不错的书)
14.精巧机构设计实例(一本难得好书)
15.自动化夹具图集PDF--实用
16.自动省力机械300例(值得收藏的好资料!)
17.机械制图手册
18.非标准机械设备设计手册(不可多得的好资料呀)
19.凸轮机械设计(里面的机械结构的实例很多,非常好)
20.自动化机构图例
21.古董级资料《绘图鲁班经》
22.金属结构第一版,第二版、金属结构习题集三本(徐克晋主编PDF)
23.精密机械设计基础(书籍)
24.机械零件设计手册上、下册PDF(蔡春元)
25.机械装置的创造性设计 超星版转PDF版
26.现代制造工程学
27.日本机械设计手册(中文版)68.《机械机构精确度》PDF
28.机构设计实用构思图册
29.《机械设计实用机构与装置图册》清晰/很有价值的参考图册,很多实例
Ⅵ robotstudio6.08怎么拖动机器人
在robotstudio中导入了一个导轨,在设置好导轨的机械装置之后将机器人安装在导轨上的底座上,直接导入自带的导轨就行了,不用设置机械装置那些,导轨带着机器人移动,用手动重定位点住导轨上的基座就能拖动机器人了。
Ⅶ 机械系统的组成是什么
机械系统的具体组成:
1、动力系统:包括动力机及其配套装置.是机械系统工作的动力源。如内燃机、汽轮机、水轮机等动力机;有把二次能源(如电能、液能、气能)转变为机械能的机械。
2、传动系统:是把动力机的动力和运动传递给执行系统的中间装置。
3、执行系统:包括机械的执行机构和执行构件,它是利用机械能来改变作业对象的性质、状态、形状或位置。或对作业对象进行检测、度量等,以进行生产或达到其他预定要求的装置。
4、操纵控制系统:是为了使动力系统、传动系统、执行系统彼此协调运行,并准确、可靠地完成整机功能的装置。
(7)机械装置调教本子扩展阅读:
发展趋势
1、智能化:是21世纪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人工智能在机械建设者的研究日益得到重视,机器人与数控机床的智能化就是重要应用。
在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吸收人工智能、运筹学、计算机科学、模糊数学、心理学、生理学和混沌动力学等新思想、新方法,模拟人类智能,使它具有判断推理、逻辑思维、自主决策等能力,以求得到更高的控制目标。
2、模块化: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程。由于机电一体化产品种类和生产厂家繁多,研制和开发具有标准机械接口、电气接口、动力接口、环境接口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单元是一项十分复杂但又是非常重要的事。
如研制集减速、智能调速、电机于一体的动力单元,具有视觉、图像处理、识别和测距等功能的控制单元,以及各种能完成典型操作的机械装置。
3、微型化:指的是机电一体化向微型机器和微观领域发展的趋势。国外称其为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泛指几何尺寸不超过1cm3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并向微米、纳米级发展。微机电一体化产品体积小、耗能少、运动灵活,在军事、信息等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Ⅷ 4.2发现安提基特拉机械
“古希腊人曾造出比惠更斯的更精密的太阳系模型,太让人难以置信了,真是确有其事吗?” 学生问道。
“实话说,这样一台仪器如果不是摆在你面前,谁也不敢想象在2000多年前,人类的天文学知识和制造能力已经达到了如此之高的水平。” 老师说道。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它被发现后相当长时间里,仍有人认为这是一件现代人制造的机械,被有意或无意丢弃在海里,还有人说它是外星人在地球上的遗物!”
“哦,是吗!它叫什么名字?”
“人们一般称它为安提基特拉机械(Antikythera mechanism)。”
“在哪里可以看到它呢?”
“它收藏在雅典国家考古博物馆。如果你到希腊雅典旅游,你会发现这个博物馆位于雅典市中心,和许多古代著名建筑相距不远。在博物馆的古代展厅里,陈列了许多精美的青铜器和大理石的人体雕塑,它们身材匀称、面部栩栩如生。参观的人们往往流连于这些美奂美仑的艺术品之间,驻足观看。但是在这样一个充满艺术品的展厅里,有一件青铜展品却显得非常另类。”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初看起来,它一点都不美,甚至可以说是丑陋。它形状很不规则,断裂成很多块,博物馆陈列了最大的三块。凑近看,它的表面凹凸不平,像是被海水严重腐蚀过,颜色变成了绿色,并且裹着一层厚厚的氧化层。”
“它就是所谓的安提基特拉机械?”
“对。”
“它是什么时候被发现的?”
“那要从二十世纪初讲起了。1901年有人从地中海的一艘沉船上发现了一件青铜物品,经过初步测定,它属于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可是它所体现的技术水平,却远远超越我们对那个时代的认识。”
“为什么这么说呢?”
“在发现之后的几年里,许多人认为,古希腊那个时代根本不存在这样先进的技术。因为它所展现出的设计思想,大大颠覆了我们对古希腊技术水平的认识。自从1901年以来,这个神秘的机械装置激发了几代人对它进行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探索。”
“哇,这么长的时间就为了弄明白一个青铜器械?”
“嗯,是啊,一些科学家花费了数十年的时间对其进行研究,有的终其一生也没有把它弄个究竟,只好带着遗憾离去,把接力棒交给了后来人。”
“哦,我记得人类也是在二十世纪初发明的飞机,可是只用六十多年人类就登上了月球,但是人类却花了一百年才弄懂这个机械装置,真是不可思议。究竟是谁第一个发现了这个机械装置呢?”
“是一个叫Kontos的希腊船长和他的船员,他们在地中海底的一艘沉船上发现了这个安提基特拉机械。”
“他们怎么会想到打捞这么一个机械装置?”
“1900年秋天,Kontos船长和他的队员启程,从突尼斯外海的夏季捕捞海绵地出发,向北进发。他们有两艘小船,6位潜水员和20多位浆手。当时他们在地中海的海底采集了海绵,回去后准备卖钱。经过六个月的采集,他们的船舱里堆满了晒干了的海绵。”
“海绵?不就是厨房用来吸水的东西吗?怎么生长在海底呢?”
“哦,那是人类发明了化纤产品之后。远在农业社会还没有我们现在使用的海绵。海绵是一种海底的多孔生物,它可以快速吸干水分,在没有化学合成海绵之前,它是上等的个人卫生和身体护理工具。”
“哦,原来如此。”
“嗯,在古希腊的荷马时代人们就知道海绵了。在著名的史诗《奥德赛》里,奥德赛这样的大户人家也使用海绵。主人公奥德赛历尽10年艰辛才最终才回到家。在这10年中不断有人上门骚扰他的妻子,向她求婚,并在他家里大吃大喝,仆人们则用海绵擦抹餐桌。”
“Kontos和他的船员是怎么发现沉船的呢?”
“他们本来想驶向Cape Malea,但是中途遇到了暴风雨,被吹到了一个几乎无人居住的小岛上,叫安提基特拉Antikythera。这个岛屿位于Cape Malea和克里特岛(Crete)中间,和一个更大的Kythera岛相对而立,所以叫Antikythera。”
“船员们躲过了暴风雨吗?”
“狂风几乎把小船撕成碎面抛向大海,所幸船长经验丰富,成功地把船驶向了安提基特拉岛的一个避风港。三天后,风暴停息了。”
“哦,有惊无险。”
“既然被吹离了航向,那就碰碰运气吧,希腊的Knos船长让一个船员下潜到下面看看有没有海绵。他们在距离岸边悬崖20米的地方抛下锚。第一个下水的潜水员叫Elias Stadiatis。当时潜水技术还比较原始,有一种潜水头盔,水面连着一支长长的软管露出水面,头盔里有一个泵,可以把空气泵入,这样潜水员就不用憋气了。潜水员下潜了60米,这个深度在当时是非常难达到的。”
“找到海绵了吗?”
“Elias浮了上来后看起来面色苍白,显然是吓坏了。队友连忙帮他脱掉沉重的潜水服和头盔。他气喘吁吁地说下面有很多人的尸体。”
“哦,难道发生了命案?”
“船长很惊讶,决定亲自下水看个究竟。沿着海岸线50米长的区域里,船长发现了许多物品,仔细查看,那些所谓的尸体其实是大理石和青铜雕塑。”
“虚惊一场。”
“这些大理石和青铜雕塑被海水严重腐蚀,包裹着厚厚的沉渣,但形状隐约可辨。船长松了一口气,判定这船应该装载了不少珍宝。他捡起了一件青铜雕塑的胳膊,浮了上来。”
“后来呢?”
“后来这件青铜器被送到了雅典大学的考古学家Ikonomu手上,接着这个教授又把它带到了希腊教育部长的办公室。这次发现在媒体上引起了一个不小的轰动。”
“为什么呢?”
“因为青铜器仅仅在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出现过一段时间,到后来就没有生产了,所以那件物品应该历史悠久,至少有2000年的历史。这对于发现古希腊的历史意义重大。”
“嗯,有道理。”
“于是希腊政府决定资助一只规模更大的潜水员队伍进行打捞,希腊海军指派了一艘更加强大的蒸汽船来打捞,打捞于1900年12月重新开始。但是打捞很不顺利,因为那时潜水技术有限,一个月里只有12天的天气适合打捞。但最大的困难来自于Antikythera附近的60米的水深。每天只能下水两次,每次在海底只能停留5分钟。”
“为什么在海底只能停留这么短的时间?”
“因为潜水员上升的速度不能过快,只能很缓慢的上升。因为越向下,水压越大。在很大的压力下,氮气会溶解到人体组织里。如果上升过快,压力突然减少,溶解的氮气会在肌肉、血液里产生许多小气泡,引起疼痛和组织坏死,甚至导致瘫痪和死亡。这种症状叫“潜水病”或者“减压病”。由于每次在海底只能停留很短时间就要上浮,6名潜水员一天加起来才能在海底工作1小时。”
“看来这工作还是艰难的。”
“到了次年2月,许多大理石和青铜物品被打捞上来,但是潜水员们也累得精疲力竭,有的甚至生病了,他们要求在复活节休息一个月,如果不满足要求他们就要罢工。休息之后,他们在4月份重新开工,潜水员从从6名增加到10名,但是其中一名潜水员因为上升时太快,导致潜水病发作而死去。后来又有两名潜水员换上了潜水病,导致身体部分瘫痪,打捞工作被迫在1901年9月份暂停。”
“没想到这次打捞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学生说道。
“嗯,是啊。潜水员打捞的成果还算丰富,这些物品被送往雅典博物馆保藏。但是它们受到的待遇却不同,最受重视的是青铜雕塑,其中最著名的是一个名为Antikythera youth的年轻男子的裸体雕塑,还有一个雕塑像是一位留着长胡须的哲学家。这些物品占据了雅典博物馆相当大的一块空间,没有人注意到一块形状不规则、很不起眼、被严重腐蚀了的青铜物品。”
“这件不起眼的青铜物品就是我们今天要谈论的主角?”
“是的,这件机械装置有裸露出来的齿轮,还有上面若隐若现的希腊文铭文。 因为人们不知道它到底是做什么用的,所以一般把它称为安提基特拉机械。这个机械一开始不受重视,被装在一个木盒子里,放置在雅典考古博物馆的露天院子里。直到一天有位工作人员意识到了它的重要性,报告给上级,博物馆才把它放置到室内,可是Anthkythera机械的外部的一些青铜已经受腐蚀脱落了,露出来更多的齿轮。”
“它是什么样子的?”
“这个青铜装置呈深绿色,泛着白光,显示出曾经被海水严重腐蚀,所以形状非常不规则。最大的那一块残块大小像一本书那么大。”
“这上面的大轮子很显眼。” 学生说道。
“是的,这个机械装置最显著的形状是一个巨大的轮子,几乎和机械装置一样宽,轮子中央是一个类似十字架的东西,就像轮子的辐条一样发射开来,中心是一个方形的孔。在大轮子的边缘有很多个小齿,每个齿都被仔细地加工成等腰三角形。这些小齿是如此精细,以至于要借助于放大镜才能数清楚他们的个数。在同一个面上,还有一个小一些的齿轮,好像与大齿轮之间有一些关联。”
“装置的另外一侧是什么样子呢?”
“在装置的另外一侧,也有一些齿轮,有些清晰可见,有些则部分被遮盖了。在装置的下部的平坦部位,有一些希腊文铭文隐约可见。这些文字都是大写的,但是非常小,紧凑地排列在一起,几乎没有留出空白的空间。”
“就是这些吗?”
“不止这些,机械装置已经断裂成几个小块,第二块部件尺寸更小,其中一面上有一些弧度,上面刻了一些刻度,仿佛是钟表上的圆形刻度。第三块装置几乎完全被海水沉积物覆盖,只在背部有些可辨认的文字。第四块装置几乎被海水腐蚀了,只是从形状上看它似乎只包含一个齿轮。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更小的残块。”
“这个装置是做什么用的呢?”
“从各种各样不同大小的齿轮、刻度以及铭文来看,这个装置似乎是一种用来计算的机械。但是这又不可能是一只机械钟表,因为类似的装置在2000年前是不存在的,只有到1000年后机械钟才被发明出来。”
“2000年前的希腊人能够制造精细的齿轮吗?”
“他们那时已经掌握这个技术,但是当时已发现的其它机械装置只有一两个齿轮,而安提基特拉机械有几十个齿轮。齿轮的个数越多,可以实现的计算越复杂,因此这么多的齿轮很有可能是被用来做一些复杂的计算。”
“用齿轮计算,听起来挺新鲜的!能举个例子吗?”
“比如,一个60齿的齿轮和30齿的齿轮啮合在一起,前者转一圈,后者刚好转2圈,如果大齿轮是输入,小齿轮是输出,这就是一个角度乘以2的乘法操作。把两个齿轮的位置调换,就是一个角度除以2的除法计算。”
“哦,有意思。齿轮组合能不能做加法和减法呢?”
“可以,不过要比乘法难很多。在现代汽车里有差速计,可以由3个齿轮实现加法和减法运算。差速计用途非常广泛,比如汽车转弯时内侧的轮子比外侧轮子走过的距离短,如果没有差速计,轮子就会打滑。而差速计让外轮的速度变大(直路行进速度加上一个数值),让内轮的速度减小(直路行进速度减去同一个数值),这样巧妙地解决了汽车转弯的问题。”
“在这个机械装置上还有什么新发现吗?”
“在其中一个碎片上,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希腊单词,这个词是用来描述黄道面的,意味着这个机械装置有可能是一个古代观测用的星盘。”
“星盘是什么?”
“星盘是古代的重要观测仪器,最早的星盘制作于公元6世纪,你可以把它想象成是天空星星的投影。星盘可以指示特定时刻天空中星星的位置。在古代,一个圆周被分成12份,每一份30度,对应于黄道带上的十二星座,这些星座就像是现代钟表上的十二个数字,构成了指针移动时的背景,这十二星座就是日月行星移动的背景,通过它们人们可以确定出日月行星的位置。而这个机械装置上恰好有圆周刻度。”
“所以有人认为这是一个天文观测仪器?”
“对。但是后来有人认为安提基特拉机械上有齿轮,而古希腊时的星盘本身不需要任何齿轮,所以星盘的说法遭到了怀疑。”
“嗯,看来这个机械到底是做什么的还有待进一步考证。那后来有人研究清楚了吗?”
“过了几年,到了1905年,一个叫Albert Rehm的研究人员开始研究这个机械装置。他是德国慕尼黑大学的教授,来到雅典开始研究。此时,机械碎片已经被仔细地清洁过,更多的细节裸露了出来。他发现了一个以前被遮盖住刚刚显露出来的铭文:Pachon。”
“这是什么意思?”
“这是古埃及的一个月份的名字。我们知道,月份名对于星盘来说没有任何作用,因此这个装置不太可能是星盘。 Rehm认为这个装置有可能是一个行星仪。”
“有点意思,这和我们上次聊的太阳系模型的功能有些相似。” ( 《时间之问10》 太阳系的家庭舞会 )
“对,当转动外面的手柄时,带动了齿轮的运动,从而根据不同的齿轮比带动了更多齿轮的运动,这些齿轮的运动来模拟五大行星的周期运动。”
“听起来有些道理。”
“后来又有一位学者Rediadis 认为,行星仪需要非常复杂的齿轮,而这个机械装置不可能提供这么多的齿轮。”
“真是众说纷纭。”
“此时距离安提基特拉机械的打捞过去了30多年,到了1934年,有一位学者Theopandinis对这个机械展开了持久的研究。他认为,这个装置应该是一个航海测量仪器,一个大齿轮带动其它小齿轮的运动,用来指示航海的方位,他相信这是一个航海导航装置。虽然他同意Rehm说的这些齿轮用来指示太阳、月亮和五大行星的位置,但是他仍然摆脱不了天文仪器的解释。”
“他的研究有什么结果吗?”
“据说Theopandinis为了研究机械装置,倾家荡产卖掉了家里的几栋房子,但是进展不如人意,直到他去世他都没有把他的研究成果发表出来。”
“看来安提基特拉机械的魅力非凡,已经成功俘获了一位受害者。再后来呢?”
“此时已是1930年代,德国纳粹逐渐掌权,Rehm教授在1936年被强迫退休,他停止了机械装置的研究,直到二战结束后才重新恢复研究。但是好景不长,新政府并不重视他,他也没有足够的经费继续研究,到了1949年他去世了。”
“又一位学者带着遗憾离开了。对了,二战期间这些珍宝有没有受到损坏?”
“嗯,这是个好问题。当纳粹逐渐占领欧洲时,希腊政府意识到这些宝贝的重要性,把博物馆里的珍宝打包装箱,就地埋在博物馆院子的地下。很幸运,他们躲过了纳粹的铁蹄,但是磨难并没有结束。”
“为什么呢?”
“二战结束后,希腊又进行了数年的内战。经过连续不断战火的创伤,这些古代的机械装置已经渐渐被人遗忘,不再像当初那样引人注意了。与那些优雅漂亮的雕塑相比,这个形状不规则的装置不再展出,被堆放在博物馆的地下室里,默默无闻。”
“再后来呢?”
“接下来,一位重要的科学家就要登场了,他对安提基特拉机械进行长达数十年的研究,发表了长达70多页的研究论文,把这项研究推到了空前的高度,并重新点燃了人们对安提基特拉机械的兴趣。”
“这个人是谁呢?”
“哦,这次时间不多了,我们下次再聊吧。”
“好的,老师再见!”
Ⅸ 设备和装置定义
设备(Capital Items)是指工业购买者用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工业产品,包括固定设备和辅助设备等。固定设备包括所有建筑(工厂、办公室),固定设备是主要设备,购买或建设过程要经过一个较长的决策过程。
装置或称设备一词有多种含义。装置可以是:机械的一种叫法;工具的一种叫法;设备的一种叫法;仪器的一种叫法;测量仪器,用来进行各种测试以取得相关数据的工具;器具,日常生活中用到的各种工具。
装置范围更广一些。
(9)机械装置调教本子扩展阅读:
一、设备备件与其它物资的区别
了便于管理和减少备件储备资金,下列物资通常不列入备件范围,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备件与这些物资之间的区别。
1、备件与低值易耗品的区别:在设备维修过程中经常用到的标准紧固件、连接杆、手球、油杯、油标、纸垫、毡、绝缘布带、保险丝、低压橡塑管等,都不属于备件,而是作为低值易耗品存放在辅助材料库或工具室,按实际需要领用摊销。
2、备件与材料的区别:为了缩短零件加工周期,必须储备一定数量的铸件、锻件、铜棒、铝棒、调质钢材等,这些都属于材料,在毛坯库、材料库或备件毛坯库存放管理,一般不占用备件备资金。
3、备件与工具及设备附件的区别:设备上随产品规格和工艺变化而更换的零部件,如卡头、卡盘、分度头、砂轮、刀片、刀杆、回转工作台、平口钳等均不属于备件,应作为工具和设备附件管理。
二、机械装置
机械是由机械结构(机构)组成,机械结构再由机械元件(机件)组成,是机械工程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机械就是能帮助人们节省工作难度或省力的工具装置。有一些机械单纯转换力的大小或(及)方向,被称为简单机械。而复杂机械就是由二种或二种以上的简单机械构成。
械是一种人为的实物构件的组合,各部分构件必须实现相互的、单一的、规定的刚体运动,把施加的能量转变为最有用的形式,或转变为有效的机械功。
机械是机构和机器泛称。机器具备机构的特征外,还必须具备第三个特征:即能代替人类的劳动,以完成有用的机械功或转换机械能,故机器是能转换机械能或完成有用的机械功的机构。机器是带有驱动装置的机构。
Ⅹ 什么是机械
机械工程以增加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的经济性为目标来研制和发展新的机械产品。在未来的时代,新产品的研制将以降低资源消耗,发展洁净的再生能源,治理、减轻以至消除环境污染作为超经济的目标任务。
机械可以完成人用双手和双目,以及双足、双耳直接完成和不能直接完成的工作,而且完成得更快、更好。现代机械工程创造出越来越精巧和越来越复杂的机械和机械装置,使过去的许多幻想成为现实。
人类现在已能上游天空和宇宙,下潜大洋深层,远窥百亿光年,近察细胞和分子。新兴的电子计算机硬、软件科学使人类开始有了加强
机械
,并部分代替人脑的科技手段,这就是人工智能。这一新的发展已经显示出巨大的影响,而在未来年代它还将不断地创造出人们无法想象的奇迹。
人类智慧的增长并不减少双手的作用,相反地却要求手作更多、更精巧、更复杂的工作,从而更促进手的功能。手的实践反过来又促进人脑的智慧。在人类的整个进化过程中,以及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脑与手是互相促进和平行进化的。
人工智能与机械工程之间的关系近似于脑与手之间的关系,其区别仅在于人工智能的硬件还需要利用机械制造出来。过去,各种机械离不开人的操作和控制,其反应速度和操作精度受到进化很慢的人脑和神经系统的限制,人工智能将会消除了这个限制。计算机科学与机械工程之间的互相促进,平行前进,将使机械工程在更高的层次上开始新的一轮大发展。
19世纪时,机械工程的知识总量还很有限,在欧洲的大学院校中它一般还与土木工程综合为一个学科,被称为民用工程,19世纪下半叶才逐渐成为一个独立学科。进入20世纪,随着机械工程技术的发展和知识总量的增长,机械工程开始分解,陆续出现了专业化的分支学科。这种分解的趋势在20世纪中期,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前后期间达到了最高峰。
由于机械工程的知识总量已扩大到远非个人所能全部掌握,一定的专业化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过度的专业化造成知识过分分割,视野狭窄,不能统观和统筹稍大规模的工程的全貌和全局,并且缩小技术交流的范围,阻碍新技术的出现和技术整体的进步,对外界条件变化的适应能力很差。封闭性专业的专家们掌握的知识过狭,考虑问题过专,在协同工作时配合协调困难,也不利于继续自学提高。因此自20世纪中、后期开始,又出现了综合的趋势。人们更多地注意了基础理论,拓宽专业领域,合并分化过细的专业。
综合-专业分化-再综合的反复循环,是知识发展的合理的和必经的过程。不同专业的专家们各具有精湛的专业知识,又具有足够的综合知识来认识、理解其他学科的问题和工程整体的面貌,才能形成互相协同工作的有力集体。
综合与专业是多层次的。在机械工程内部有综合与专业的矛盾;在全面的工程技术中也同样有综合和专业问题。在人类的全部知识中,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也有处于更高一层、更宏观的综合与专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