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无线环境检测模拟装置的设计

无线环境检测模拟装置的设计

发布时间:2022-10-22 23:24:00

『壹』 检测仪器安装环境要求

一般实验室应满足哪些条件?

一般实验室温度控制23+/5℃,湿度控制65+/15%RH,对于不同实验室要求不一样,具体应包括如下要求。

1 实验室应有足够的通风换气设备,以及实验废气的排放管道,保持实验室内的空气新鲜洁净。

2 实验室应配备冰柜用以保存样品和试剂。

3 实验室应配备保险柜用以保存剧毒物品。

4 对实验室内部不同功能的区域,尤其是进行具有高毒性和“三致效应”的环境污染物分析场所,应进行分隔并设置明显的标志加以区分。

5 对进入不同区域的人员、设备和分析项目存在干扰的情况进行控制,如使用警示标识或门禁,以避免实验室环境发生交叉或外来干扰。

专用实验室应满足哪些条件?

天平室或傅立叶红外分析室

(1)室温20±5℃,湿度65±5 %;

(2)内部应安装空调或除湿机等必要的设备,保证必需的恒温恒湿条件。

光谱分析室

(1)配备样品处理间:有洗涤池、实验台、通风柜等;

(2)仪器室(摄谱室):室温20±5℃,湿度65±5 %;

(3)通风:仪器激发部分的上方要有局部排气罩装置。

质谱分析室

(1)配备样品处理间:有洗涤池、实验台、通风柜等;

(2)仪器室:室温20±5℃,湿度60%~65%;

(3)通风:质谱仪有汞蒸汽逸出,室内需局部通风,仪器上方要有局部排气罩装置。

(4)供水:水压不低于2Kg/Cm2。

(5)供电电源:需单相三线110VAC、220VAC及三相五线380VAC电源。

光衍射分析仪器室

(1)配备样品处理间:有洗涤池、实验台、通风柜等;

(2)仪器室:室温20±5℃,湿度65±5%;要有足够的防护厚度,防护门要有打开关闭的信号装置,要有良好的通风,需具备:真空、压缩空气、冷却水的供应。

色谱分析室

(1)配备气瓶贮藏室:

(2)仪器室:室温20±5℃,湿度65±5%;有稳固的色谱仪器台,仪器台应离墙距离600mm,以便于仪器的检修,仪器的上方要有局部排气罩装置。

原子吸收或原子荧光室

(1)配备样品处理间:有洗涤池、实验台、药品柜、通风柜等;

(2)不易和液相色谱、气相色谱放在同一个房间。

(3)室温15~30℃,湿度不大于80%;有稳固的色谱仪器台,仪器台应离墙距离600mm,以便于仪器的检修。

(4)气路:一般设有三种气路管线:笑气、乙炔气、压缩空气,气路由气瓶贮藏间进入室内,室内总管线通过稳压阀分向每一台色谱仪,在连接每一台色谱仪前加针型阀。助燃气可用空气压缩泵。

(5)通风:原子吸收用可燃气体,燃烧放出大量二氧化碳,室内要有良好的通风,仪器的上方要有局部排气罩装置(见图1)。

(6)供电电源:需单相三线110VAC、220VAC及三相五线380VAC电源。

『贰』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硬件的模块化设计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硬件的模块化设计

随着人们对于环境监测要求的不断提高,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以其投资成本低、架设方便、可靠性高的性能优势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由于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需要实现采集、处理、通信等多个功能,因此硬件上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以大大提高网络节点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那么下面我就来讨论一下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硬件的模块化设计。

1 CC2430芯片简介

CC2430是一款工作在2.4 GHz免费频段上,支持IEEE 802.15.4标准的无线收发芯片。该芯片具有很高的集成度,体积小功耗低。单个芯片上整合了ZigBee射频(RF)前端、内存和微控制器。CC2430拥有1个8位MCU(8051),8 KB的RAM,32 KB、64 KB或128 KB的Flash,还包含模拟数字转换器(ADC),4个定时器(Timer),AESl28协处理器,看门狗定时器(Watchdog-timer),32.768 kHz晶振的休眠模式定时器,上电复位电路(Power-on-Reset),掉电检测电(Brown-out-Detection),以及21个可编程I/O接口。

CC2430芯片采用0.18μm CMOS工艺生产,工作时的电流损耗为27 mA;在接收和发射模式下,电流损耗分别为26.7 mA和26.9 mA;休眠时电流为O.5 μA。CC2430的休眠模式和转换到主动模式的超短时间的特性,特别适合那些要求电池寿命非常长的应用。

2 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结构

整个无线传感器网络由若干采集节点、1个汇聚节点、1个中转器、1个上位机控制中心组成,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无线传感器网络采集节点完成数据采集、预处理和通信工作;汇聚节点负责网络的发起和维护,收集并上传数据,将中转器下发的命令通告采集节点;中转器负责上传收集到的数据并将控制中心发出的命令信息传递给汇聚节点;控制中心负责处理最终上传数据,并且可以由用户下达网络的操作命令。

采集节点和汇聚节点由CC2430作为控制核心,采集节点可采集并传递数据,汇聚节点负责收集所有采集节点采集到的数据。中转器采用ARM处理器作为控制核心,和汇聚节点采用串口通信,以GPRS通信方式和上位机控制中心进行交互。上位机控制中心实现人机交互,可以处理、显示上传的数据并且可以直接由客户下达网络动作执行命令。

3 节点模块化设计

汇聚节点和采集节点在硬件配置上基本相同,采用模块化设计使得设计通用性更好。

每个节点主要由控制模块、无线模块、采集模块、电源模块4部分构成。

3.1 控制模块

控制模块主要由CC2430及其外围电路构成,完成对采集数据的处理、存储以及收发工作,并对电源模块进行管理。芯片CC2430包括21个可编程I/0口,其中8路A/D接口,可满足多路传感器的采集、处理需求。CC2430自带了一个复位接口,外接一个复位按键可以实现硬件初始化系统。32 MHz晶振提供系统时钟,32.768 kHz晶振供系统休眠时使用。

节点选用芯片FM25L256作为存储设备,这是一款256 Kb铁电存储器,其SPI接口频率高达25 MHz,低功耗运行以及10年的数据保持力保证了节点数据存储的低成本以及可靠性。

3.2 无线模块

无线模块负责节点间数据和命令的传输,因此,合理设计无线模块是节点稳定、高效通信的重要保证。

TI公司提供了一个适用于CC2430的微带巴伦电路,这个设计把无线电RF引脚差分信号的阻抗转换为单端50 Ω。由于该电路直接影响节点的通信质量,在使用前必须对其进行仿真验证。设计中选用ADS仿真软件进行仿真,采用了版图和原理图的联合仿真方法。仿真电路图如图5所示,微带电路为TI提供的微带巴伦电路,分立元件均选自村田公司元件库内的模型,严格保证了仿真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巴伦电路在工作频段内(2.400~2.4835 GHz)信号传输特性高效、稳定。

3.3 采集模块

采集模块负责采集数据并调理数据信号。本设计中,监测的是土壤的温度和湿度数据,采用的传感器是PTWD-3A型土壤温度传感器以及TDR-3型土壤水分传感器。

PTWD-3A型土壤温度传感器采用精密铂电阻作为感应部件,其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为了准确地进行测量,采用四线法测量电阻原理,将电阻信号调理成CC2430芯片A/D通道能采样的电压信号。由P354运算放大器、高精度精密贴片电阻以及2.5 V电源构成10 mA恒流源。10 mA的电流环流经传感器电阻R1、R2将电阻信号转换成为电压信号,由差分放大器LT1991一倍增益将信号转换为单端输出送入CC2430芯片的ADC通道进行采样。

TDR-3型土壤水分传感器输出信号即为电压信号。传感器输出信号通过P354运算放大器送入CC2430芯片的ADC通道进行采样。

3.4 电源模块

电源模块负责调理电压、分配能量,分为充电管理模块、双电源切换管理模块、电压转换模块3个模块。本设计中采用额定电压12 V、电容量3 Ah的铅酸电池供电。

作为环境监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节点需要在野外无人看守的情况下进行工作,能量补给是系统持续工作的重要保证。本设计采用太阳能电池板为节点在野外工作时进行电能的补给,充电管理模块则是根据日照情况以及电池能量状态对铅酸电池进行合理、有效的充电。光电耦合器TLP521-100和场效应管Q共同构成了充电模块的开关电路,可以由CC2430芯片的I/0口很方便地进行控制。

在太阳能电池板对电池充电时,电池不能对系统进行供电,因此设计中采用了双电源供电方式,保持“一充一供”的工作状态,双电源切换管理模块负责电源的安全、快速切换。如图10所示,采用了两个开关电路对两块电源进行切换。

在电源进行切换时,总是先打开处于闲置状态的电源,再关闭正在为系统供电的电源,因此会在一段短暂的时间内同时有两个电源对系统供电,这是为了防止系统出现掉电情况。

电源模块需提供5 V、3.3 V、2.5 V等多组电源以满足节点各模块的供能需求。由于系统电源组较多,电压转换模块采用了开关型降压稳压器以及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等多种电压转换芯片来对电源进行电压转换,同时要确保电源模块供能的高效性。

结语

节点的设计对整个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至关重要。本设计采用了功能强大的射频芯片CC2430作为核心管理芯片,能较好地完成数据采集、分析、传输等多个功能。硬件的模块化设计大大加强了节点的稳定性、可靠性和通用性,在野外无人值守的情况下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可以长期、稳定地进行环境方面的监测。

;

『叁』 环境模拟试验的检测模式

环境模拟试验设备能按IEC、MIL、ISO、GB、GJB等各种标准或用户要求进行高温、低温、温度冲击(气态及液态)、浸渍、温度循环、低气压、高低温低气压、恒定湿热、交变湿热、高压蒸煮、砂尘、耐爆炸、盐雾腐蚀、气体腐蚀、霉菌、淋雨、太阳辐射、光老化等。
能进行环境模拟试验的机构主要有环境可靠性与电磁兼容试验中心、航天环境可靠性试验与检测中心、301等单位。
:试验适用于在飞机货舱中空运的兵器,在高原上使用的兵器 和空运兵器在飞机受伤后发生压力迅速下降的情形。试验的目的是检验兵器在低压环境中的使用性能以及压力迅速下降对兵器性能的影响。模拟的最高高度可达30000m(米),试 验时取高度相对应的温度值。
(2)高温试验:试验中兵器处于高温空气中,但不受到阳光直接照射。试验针对高温 季节在室内或密闭空间中或接近发动机等热源处储藏或使用兵器的情形。仅当太阳辐射试验不能检验高温效应时才进行这项试验。试验的目的是检验在高温环境中储藏或使用 的性能。
(3)低温试验:试验适用于在寿命周期中很可能在低温环境中使用的试件。试验的目的是检验试件能否在长期的低温环境中储藏、操纵控制和作战。
(4)热冲击试验:试验适用于在预定的使用区域或使用模式中经常经受极迅速温度变 化的兵器。例如:从沙漠机场起飞升到高空的飞机上的电子装备吊仓、导弹、光电设备;从高空向沙漠地区空投的兵器;在北极地区从室内向室外转移的兵器。 仅进行空气中的热冲击试验,将来有可能进行从空气进入到水中的热冲击试验。进行热冲击试验的目的是检验环境温度骤然变化对兵器性能的影响。
(5)太阳辐射(日照)试验:这是一项对暴露在阳光下的兵器及其制造材料进行的试 验。太阳辐射可引起光化学效应和热效应。在大多数情况下,这项试验可以代替高温试验。通过日照试验可检验太阳辐射对兵器或有关材料的使用或露天存储的影响。
(6)淋雨试验:试验适用于使用过程中有可能受到雨淋的兵器。淋雨试验包括无风时 的淋雨试验和有风时的淋雨试验。淋雨试验的目的是检验遮雨器材的防水性能,检验兵器在淋雨期间和淋雨之后的性能。中国可靠性网
(7)防潮试验:试验适用于可能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使用的兵器。热带地区全年、中纬度地区一年有长短不等的季节就是这种温暖潮湿的环境。试验的目的是检验兵器对温暖潮湿的环境的适应能力。
(8)防霉试验:温暖和潮湿是微生物生长的条件,广泛存在于热带和中纬度地区。所 有标准通用兵器装备在设计时都应考虑防霉问题。试验的目的是评定兵器发生霉变的程度和霉变对兵器性能或使用的影响程度。
(9)盐雾试验:盐在地球上分布非常广泛。海洋、大气、地面、湖水和河流中都有盐,尤以沿海地区含盐量比较大,海洋中含盐量最大。不与盐接触的兵器是没有的。因此,所有的兵器在其寿命周期中都处于某种形式的盐环境中。盐雾试验的目的是检验含盐潮湿 大气对兵器性能的影响,特别是检验涂覆保护层的性能和材料的相容性。
(10)沙尘试验:试验适用与在干沙或尘土含量比较高的空气中使用的所有机械的、电 的、电子的和电化学的兵器。试验分为扬尘试验和扬沙试验。扬尘试验使用尘土和细沙,细小的尘埃可以进入缝隙、裂缝、轴承和连接处。扬沙试验使用149~850μm(微米)的沙粒,大而锋利的沙粒能产生侵蚀和阻塞作用,降低装备的有效性、可靠性和维修性。沙尘 试验的目的是检验兵器在沙尘环境中的使用和存储能力。
(11)浸水试验:浸水试验包括浸水、滴水和加压水试验。浸水试验适用于要求水密性的装备和全部或部分浸入水中使用的装备。在某些情况下,这项试验可以代替淋雨试验检验水密性。试验的目的是检验兵器浸入水中不漏水的能力。
(12)冻雨试验:试验适用于在正常使用中会遇到冻雨的装备。试验的目的是为了检验 雨、雾和溅起的海水落在装备上结冰后对装备使用性能的影响,还用于评定除冰装置和技术。

『肆』 环境检测和环境监测有什么区别

一、行动性袭质不同

1、环境监测:是指环境监测机构对环境质量状况进行监视和测定的活动。

2、环境检测:是一种商业行为,是一种单一的过程,一般由商业机构来进行。

二、操作方式不同

1、环境监测:通过对反映环境质量的指标进行监视和测定,以确定环境污染状况和环境质量的高低。环境监测的内容主要包括物理指标的监测、化学指标的监测和生态系统的监测。

2、环境检测:利用GIS技术对环境监测网络进行设计,环境监测收集的信息又能通过GIS适时储存和显示,并对所选评价区域进行详细的场地监测和分析。

三、实施的机构不同

1、环境监测:是政府事业部门对环境的科学管理环境和环境执法监督。

2、环境检测:是各省环保局下辖环境监测站。

四、目的不同

1、环境监测:是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2、环境检测:根据要求,对相应的环境对象进行检测,得出结果。

『伍』 避障小车设计,为什么无线模块接收程序,只能接收一次,再发射其它值接收不了,不执行,用的NRF24L01无线

智能机器人作为一个高新科技的综合体,直接反应了一个国家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智能机器人涉及了信息技术的几乎所用内容,可以让学生接触并看到信息技术的全景,并且智能机器人是信息技术的开放平台,学生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去开发各种智能装置,从而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开发能力,在开发过程中,培养各种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本文设计的以智能小车为载体的基于TMS320LF2407A教育机器人硬件平台,包括电源模块和电机驱动模块电路设计,并集成了红外和光敏传感器和无线数据传输模块,通过软件设计可实现寻迹、避障及寻迹避障相结合的功能,达到了理论课程学习与动手实践相结合的目的,巩固了知识并进一步提高了学习者的兴趣。

1 设计思想与总体方案

1.1 教育机器人的设计思想

本教育机器人以TMS320LF2407A微控制器为核心,由红外传感器和光电传感器等各种传感器采集的外部环境信息作为输入信号,通过DSP进行运算处理,利用PWM技术实时输出调整小车的速度和方向,实现小车寻迹、避障、寻迹加避障等自动控制的功能,另外在小车于寻迹过

程中遇到障碍物,当寻迹加避障算法在寻迹的同时不能完成避障功能时,可由PC机与其相连的无线通信收发模块和DSP相连的另一无线收发模块实现无线短距离通信,控制小车脱离障碍区并进行正常寻迹。

1.2 总体设计方案和框图

机器人小车系统整体框图如图1所示,主要有TMS320LF2407A最小系统部分、电源模块、电机驱动模块、传感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构成,实现由车载的各种传感器将信息不断地传递给车载微控制器,并将编程设计算法下载至微控制器实现实时调整小车的运动状态,完成一定的功能要求。

机器人

2 系统硬件模块设计

2.1 TMS320LF2407A最小系统设计

TMS320LF2407A是2000系列中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产品,它在片上不仅具有一个适于进行数字信号处理的高效处理器,而且还集成了存储器和适应控制领域应用的丰富片上外设,从而构成了一个基本的片上计算机系统。除了具有改进的哈佛结构、多总线结构和流水线结构等优点外,它还采用高性能静态 CMOS技术,电压降为3.3V,减少了功耗,指令执行速度提高到40MIPS,几乎所有指令都可以在2 5ns的单周期内完成。TMS320LF2407A的基本结构包括中央处理器单元(CPU)、存储器、片内外设与专用硬件电路三个组成部分。本系统硬件平台充分利用TMS320LF2407A控制器的特点采用模块化设计,分为基本电路和扩展控制电路部分。基本电路包括电源电路、复位电路、时钟电路、A/D 输入通道和JTAG仿真电路等。扩展电路包括存储器及译码电路、串行通信SCI与RS-232接口电路、CAN接口电路、SPI功能模块等。系统硬件原理框图如图2所示。

电路图

此部分采用光电传感器对路面信息进行识别。采用RPR220型光电对管,RPR220是一种一体化反射型光电探测器,其发射器是一个砷化镓红外发光二极管,接收管是一个高灵敏度的硅平面光电三极管,用3个该红外对管构成“一”字形排列在小车车头的底部,路径轨迹由黑线指示,根据落在黑线区域的光电三极管接收到的反射光线强度与白色区域的不同,由检测到的黑线光电管的位置来判断小车的位置方向看其是否偏离黑线,当红外对管的发射二极管发出红外线,经反射物 (白线)反射到接收管,是接收管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阻变小,输入端电位变低,经比较器比较后输出低电平,当红外线照射到黑线上时,反射到接收管上的光亮减小,接收管的集电极与发射极间电阻增大使得输出高电平,将输出端信号送至2407A进行分析处理,反射式光电传感器原理如图3所示。3个传感器中如果位于中间的传感器(中传感器)检测到黑线,从传感器将发出“有线”信号,后轮两电机继续接通运转,结果驱动车体前进。如果除中传感器之外,左、右传感器中的任一个未检测到黑线,则该传感器输出“无线”信号,这时脱离引导线的传感器对侧的驱动电机停止运行,同侧电机继续运行,以此达到校正行进方向的目的。

电路

2.3 红外避障模块设计

在小车行进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无法正常通过时,采用红外线检测器检测障碍物,并设计算法控制小车绕开障碍物继续寻迹前进。在小车前端两侧分别安装1个红外发射二极管(如东芝TLN110)进行红外信号的发射,红外线光源发出的信号调制到38kHz,使用2407A的PWM输出产生精确的信号。红外接收器由安装在车头中央的专用红外接收模块(如CRVPl738)对红外信号进行接收。小车前进路线中障碍物的判断原则:a.左边红外发射二极管发射信号,检测中央接收端,判断是否接收到信号;b.右边红外发射二极管发射信号,检测中央接收端,判断是否接收到信号;c.若左边发射时,有信号接收则小车左边有障碍物;若右边发射时,有信号接收则小车右边有障碍物;若左边和右边发射时,都有信号接收则小车正前方有障碍物。

在小车前进过程中有三种避障算法:沿左边行走,沿右边行走,左右相结合行走。本设计要实现在多种环境下都能避障,所以选择左右结合行走的算法。在小车左、右侧两侧等比例安装若干红外测距传感器(GP2D12),用于防止小车在避障过程中与障碍物发生碰撞,由于GP2-D12输出为0.4~2.4V的模拟信号,对应80~10cm距离,输出与距离成反比关系,且为非线性,可直接利用2407A集成的A/D转换功能,进行A/D转换得到相应参数,根据参数由 DSP进行相应处理,进行避障前进。在避障过程中,采用接近式控制策略,维持障碍物和传感器之间的距离为一固定常数,当两者距离偏小时,机器人向远离障碍物的方向旋转;当两者距离偏大时,向靠近障碍物的方向旋转。小车沿障碍物行进过程中,在车头底部光电传感器检测到黑线时,小车开始调整行进姿势,远离障碍物,继续寻迹。另外在小车无法成功绕过障碍物继续寻迹时,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模块控制小车绕过障碍物使其继续寻迹。

2.4 无线通信模块设计

在机器人无法成功避障的情况下,可通过DSP与上位机(PC机)之间的通信协作来完成避障任务。DSP与PC机之间的通信方式分为有线和无线两种,多数采用串行通信。在本设计中采用无线通信方式,可以克服有线通信造成的操作不便。PTR2000是基于nRF401器件的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具有低频发射、灵敏度高的特点,使其在嵌入式短程无线产品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要实现DSP与PC机之间的无线通信,需在DSP与小车车体分别安装一个 PTR2000器件,其系统硬件结构框图如图4所示。通过2407A的RXD和TXD引脚与PTR2000的DO和DI引脚直接相连,2407A的控制引脚与PTR2000模式控制引脚相连完成PTR2000于DSP之间的连接,通过采用MAX232器件在PTR2000和计算机串口进行RS-232和 TTL电平之间的转换后,完成PTR2000和PC机串口的连接。在DSP和PC机端软件配合设置PTR2000的状态(发射或接收),选择固定的通信频道,并让PTR2000一直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再通过设计软件系统实现无线通信的功能。

结构框图

电源模块可由16V交流电压充电器通过电源充电电路为6节车载镍镉电池(约7.2V)充电,为各模块提供工作电压。电源电路模块如图5所示。由于各模块所需工作电压不同,可先通过使用78(L)05稳压器得到5V直流电压,2407A所需3.3V电源由带集成延时复位功能的低压差稳压器TPS733Q实现,同时具有复位功能。如图5所示。

电源电路模块

2.6 电机驱动模块设计

本轮式机器人平台采用左、右直流电机驱动的方式,中间有一起支撑作用的万向轮。电机驱动模块可以实现两电机在任何方向旋转从而达到小车前进、倒退和转向的目的。电机发生转向与否是由提供给电机驱动电路的高、低电压信号次序决定的,它们来自前端的数字逻辑门定序电路。数字逻辑定序电路的输入信号由 2407A 产生的方向信号和PWM信号实现机器人的方向和速度的控制分为方向端和使能端,该电路同时可以避免产生电源短路对电子器件造成的损害。此小车电机驱动电路是H桥驱动电路,该电路通过控制电机电流流向达到控制转向的目的。当Q1和04导通时,电机电流从左流向右,电机正转;当Q2和Q3导通时,电机电流从右流向左,电机反转。如图7所示。

电机驱动电路

3 系统整体实现

以TMS320LF2407A为核心的教育机器人硬件系统整体功能可在软件开发工具CCS和硬件开发工具XDS的支持下采用C语言和汇编语言混合编程进行程序仿真调试,再通过JTAG接口下载到DSP内实现,给DSP学习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同时,得益于2407A外部资源的丰富性,系统中未使用部分有利于学习者做进一步的功能开发和应用。

4 结语

该整体硬件系统结构简单,具有很好的扩展性,而且通过软件编程控制机器人完成一定的功能,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编程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

『陆』 环境检测主要检测什么

环境检测包括水质检测、土壤检测、环境空气和废气检测;
水样检测又包括污水、纯水、海水、渔业水、泳池用水、中水、瓶装纯净水、饮用天然矿泉水、冷却水、农田灌溉水、景观用水、生活饮用水、地下水、锅炉水、地表水、工业用水、试验用水等。
项目包括色度、浑浊度、肉眼可见物、臭和味、余氯、化学需氧量、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等
土壤检测一般检测ph,重金属,氟化物,硫化物,有机质等
空气检测包括室内空气,固定污染源等检测

『柒』 环境检测主要包括哪些项目

环境监测的内容主要包括物理指标的监测、化学指标的监测和生态系统的监测。环境监测就是运用化学、物理、生物、医学、遥测、遥感、计算机等现代科技手段监视、测定、监控反映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趋势的各种标志数据,从而对环境质量作出综合评价的学科。

既包括对化学污染物的检测和对物理(能量)因子如噪声、振动、热能、电磁辐射和放射性等污染的监测;又包括对生物因环境质量变化所发出的各种反映和信息测试的生物监测,以及对区域群落、种群迁移变化进行观测的生态监测等。

环境监测内容:

环境监测的过程一般为接受任务,现场调查和收集资料,监测计划设计,优化布点,样品采集,样品运输和保存,样品的预处理,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等。

环境监测的对象: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污染组分。

环境监测包括:化学监测,物理监测,生物监测,生态监测。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环境监测

『捌』 实验室环境检测要求

一般实验室环境要求:

实验室的温度控制在23+/5℃,湿度控制在65+/15%RH。不同实验室的要求不同,具体要求应包括以下内容:

1、实验室要有足够的通风设备,以及实验用的排气管道,以保持实验室内空气的新鲜和清洁。

2.实验室应该配备一个冷冻箱来储存样品和试剂。

3.实验室应配备保险箱以储存剧毒物质。

4.实验室内不同功能的区域,特别是分析高毒性和“三效”环境污染物的地方,应分开,并有明显标志加以区分。

5.控制进入不同区域的人员、设备和分析项目的干扰,如使用警告标志或门禁,以避免实验室环境的交叉或外部干扰。

特殊实验室应该满足什么条件?

天平室或傅立叶红外分析室

(1)室温20±5℃,湿度65±5%;

(2)室内应安装空调或除湿机等必要的设备,保证必要的恒温恒湿条件。

光谱分析室

(1)配备样品处理室:洗涤池、试验台、通风柜等。;

(2)仪器室(摄谱仪室):室温20±5℃,湿度65±5%;

(3)通风:仪器激发部分上方应有局部排风罩。

质谱分析室

(1)配备样品处理室:洗涤池、试验台、通风柜等。;

(2)仪器室:室温20±5℃,湿度60% ~ 65%;

(3)通风:汞蒸气从质谱仪中逸出,所以实验室需要局部通风,仪器上方要有局部排风罩。

(4)供水:水压不小于2Kg/Cm2。

(5)电源:要求单相三线110VAC、220VAC、tn-s 380VAC电源。

光学衍射分析仪器室

(1)配备样品处理室:洗涤池、试验台、通风柜等。;

(2)仪器室:室温20±5℃,湿度65±5%;为了有足够的防护厚度,防护门应有打开和关闭的信号装置,为了有良好的通风,应提供真空、压缩空气和冷却水。

色谱分析室

(1)配备气瓶储存室

(2)仪器室:室温20±5℃,湿度65±5%;有一个稳定的色谱仪器平台,平台应离墙600mm,便于仪器维护。仪器上方应有局部排气罩装置。

原子吸收或原子荧光室

(1)配备样品处理室:有洗涤池、试验台、药柜、通风柜等。

(2)不容易和液相色谱、气相色谱放在一个房间里。

(3)室温为15 ~ 30℃,湿度不大于80%;有一个稳定的色谱仪器平台,平台应离墙600mm,便于仪器维护。

(4)气路:气路管路一般有笑气、乙炔气、压缩空气三种。气体通过气瓶储存室进入室内。室内主管道通过稳压阀分配到每台色谱仪,在连接每台色谱仪前增加一个针阀。燃料气可以用气泵压缩。

(5)通风:可燃气体用于原子吸收,燃烧释放大量二氧化碳。实验室应通风良好,仪器上方应有局部排风罩。(6)电源:要求单相三线110VAC、220VAC、tn-s 380VAC电源。


『玖』 环境检测主要检测什么

环境检测主要检测方面包括:水质检测、空气废气、空气污染物、工作场所废气、固体弃物、噪声、辐射。除主要检测方面外,还有:洁净厂房、洁净产品检测、食堂油烟检测、粉尘检测以及微生物检测等。

环境检测主要检测什么

环境检测是利用GIS技术对环境检测网络进行设计,对所选评价区域进行详细的场地监测和分析。

环境检测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新兴行业,几乎每个省市县(区)都有环境监测站,甚至在军区、学校科研单位都有。

环境检测能为环境的发展趋势预测提供有效的依据,是整个环境保护工作和环境科学研究的基础。

阅读全文

与无线环境检测模拟装置的设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空调阀门没开会怎么样 浏览:54
仪表盘上显示胎压多少是正常的啊 浏览:527
仪表盘出现号是什么故障 浏览:782
井下自动报警灭火装置 浏览:845
中间有丝杆的是什么阀门 浏览:140
德国太力电动工具广告牌 浏览:847
深圳市仪器检测机构有哪些 浏览:325
如何测量轴承座 浏览:274
东莞长安家园五金制品公司 浏览:931
电动阀门tsc什么意思 浏览:523
仰卧起坐辅助器健身器材怎么收纳 浏览:340
大油桶改装工具箱图纸 浏览:488
小米6镧系统工具箱充电电流 浏览:852
机械设备不用时标识怎么写 浏览:313
电池包翻转实验装置 浏览:727
什么车仪表盘有挡位 浏览:332
化工设备仪表怎么画 浏览:880
三类手持式电动工具使用的场所 浏览:558
阀门开关Hss是什么信号 浏览:965
氨压缩机皮带传动装置 浏览: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