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中和热测定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______,
(1)中和来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源是保温工作,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由量热计的构造可知该装置的缺少仪器是环形玻璃搅拌棒;
故答案为: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环形玻璃搅拌棒;
(2)用过量的氢氧化钠保证盐酸反应完全,以盐酸的量为准进行准确计算;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
故答案为:要保证盐酸反应完全;HCl+NaOH=NaCl+H2O;
(3)三次实验的目的是多次测量减少实验误差,
故答案为: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少实验误差.
㈡ 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c
试题分析:a中,浓硫酸会与氨气发生反应,故不能用来制取干燥的氨气,a错误;b中,加热回只能使碳酸氢答钠分解为碳酸钠,故b错误;氯气不溶于饱和食盐水,故不能用来做喷泉实验,故d错误,只有c可以达到实验目的,故答案选c。
点评:本题考查有关物质的实验制取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综合性,本题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要求学生熟悉掌握相关物质的性质。
㈢ 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如下实验1,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向试管A中加入10ML,6MOL/L的
(1)抄3Cu+8HNO3(稀)袭=3Cu(NO3)2+2NO↑+4H2O 2NO+O2=2NO2
(2)反应放热,使温度升高,故反应速率加快 反应一段时间后HNO3浓度降低,故反应速率又逐渐减小
(3)AB
㈣ (2014北京)用如图装置(夹持、加热装置已略)进行实验,由②中现象,不能证实①中反应发生的是(
A.加热过程中的热空气、铁和水蒸气反应生成的氢气都能使肥皂水冒泡,所以肥皂水专冒泡该反应不属一定发生,故A错误;
B.NH4Cl+Ca(OH)2
△ | .
㈤ 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做测定空气中的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时对装置进行了改进,图一是教材中的实验装置,
1BD。。2,白磷着火点低,可比较方便地点燃,3,实验误差小,该装置在密闭容器内进行反应不会污染空气
㈥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的实验.(1)在实验中必须将长木板右端
(1)通过木板右端垫高,目的是平衡摩擦力,即小车的重力沿斜面的分力与小车的滑动摩擦力相等,则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摩擦力恰好被平衡. (2)本实验要求钩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因此要求实验中每次所用的钩码总质量范围要小,故BC错误,A正确. 故选:A. (3)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根据交流电的频率50Hz,则点与点时间间隔为0.02s,因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未标出, 所以每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T=0.02×5s=0.1s;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a= = 0.0366+0.0476?0.0144?0.0255 | 4×0.01 |
m/s 2=1.11m/s 2(4)根据图象可知,在质量不变的条件下,物体的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 故答案为:(1)平衡摩擦力;(2)A;(3)0.100s;1.11m/s 2;(4)在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
㈦ 实验室中可以用图1装置来制取氧气.(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在装药品前应首先进行______.(
(1)该发生装置适合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的反应,收集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因此可以是氧气的制取,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MnO2 | .
㈧ 某兴趣小组活动中,同学们按图1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提出问题]燃烧产生的大量白烟是否
[改进与实验]燃烧必须达到三个条件:①物质本身具有可燃性,②可燃物与氧气充分地接触,③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所以投入水中的白磷虽然温度达到着火点,但是在水中与空气隔绝,所以不会燃烧;试管中的白磷会燃烧,它的温度既达到着火点又与空气接触,满足燃烧的条件;试管中的红磷尽管与空气接触,但是温度没有达到它的着火点,所以不会燃烧; 实验过程中a试管中气球会因为试管内燃烧产生大量的热而膨胀后又由于冷却到室温气压降低而收缩; [反思与评价]改进后的图2装置与图1装置比较燃烧后的产物在试管中不会散发到空气里,所以优点是能防止白磷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危害人体健康; [拓展与迁移]白磷燃烧会消耗空气中的氧气,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故反应后试管倒立,可观察到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约占试管容积的1/5; 得出的实验结论为: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 故答案为:[改进与实验]①温度没有达到试管中红磷的着火点;②热水中的白磷没有与氧气(或空气)接触;先涨大后缩小; [反思与评价](1)能防止白磷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危害人体健康; [拓展与迁移](1)1/5;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2)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
㈨ 用如图装置进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当燃烧停止、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
(1)基本仪器之一烧杯;原因同课本中“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原理相同,固体燃烧消耗了集气瓶内的气体,使瓶内的压强减小.故答案为:烧杯;镁条燃烧消耗了集气瓶内的气体,使瓶内的压强减小 (2)如果只和空气中氧气反应那么不会超过21%,因为空气中氧气占21%;镁条在氮气中能燃烧,产物为氮化镁固体,化学方程式书为:3Mg+N2 点燃 | .
㈩ 用途25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列现象能证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是
A、实验中,能够观察到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约占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说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正确. B、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这是实验取得成功的保证.正确. C、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如果红磷不足,就不能完全消耗掉集气瓶中的氧气,也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正确. D、火焰熄灭后,待装置冷却到室温时再打开弹簧夹,观察现象;如果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由于集气瓶内的温度较高,水不能进入集气瓶或进入集气瓶中的水不到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得不出正确的结论.不正确. 故选:D.
与2019北京用图一装置进行实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如何测量轴承座
发布:2025-09-17 08:55:46
浏览:274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