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caco3分解实验装置

caco3分解实验装置

发布时间:2022-10-20 08:48:07

A. 初中所有化学实验及其装置名称

1. 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Ca(OH)2 + CO2 === CaCO3↓+ H2O(复分解)

现象:石灰水由澄清变浑浊。

相关知识点:这个反应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

2.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

2Mg + O2 === 2MgO(化合)

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粉末。

相关知识点:(1)这个反应中,镁元素从游离态转变成化合态;(2)物质的颜色由银白色转变成白色。

3. 水通电分解

2H2O === 2H2↑ + O2 ↑(分解)

现象:阴极、阳极有大量的气泡产生

相关知识点:(1)阳极产生氧气,阴极产生氢气;(2)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8。

4. 生石灰和水反应

CaO + H2O== Ca(OH)2(化合)

现象:白色粉末溶解

相关知识点:(1)最终所获得的溶液名称为氢氧化钙溶液,俗称澄清石灰水;(2)在其中滴入无色酚酞,酚酞会变成红色;(3)生石灰是氧化钙,熟石灰是氢氧化钙。

5.实验室制取氧气

①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2KClO3 === 2KCl + 3O2↑( 分解)

相关知识点:(1)二氧化锰在其中作为催化剂,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度或氧气的生成速度;(2)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改变;(3)反应完全后,试管中的残余固体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进行分离的方法是:溶解、过滤、蒸发。

②加热高锰酸钾

2KMnO4 === K2MnO4 + MnO2+O2↑

相关知识点:反应完全后,试管中的残余固体是锰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6.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C + O2 === CO2(化合)

现象:在空气中是发出红光,在氧气中是发出白光;

相关知识点:反应后的产物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来进行检验。

7.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

S + O2 === SO2(化合)

现象:在空气中是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是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相关知识点:反应后的产物可用紫色的石蕊来检验(紫色变成红色)

8.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3Fe + 2O2 === Fe3O4( 化合)

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

相关知识点:在做此实验时,应先在集气瓶中放少量水或铺一层细砂,目的是防止集气瓶爆裂。

9.磷在空气中燃烧

4P + 5O2 === 2P2O5(化合)

现象:产生大量而浓厚的白烟。

相关知识点:烟是固体小颗粒;雾是液体小颗粒。

10.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2H2 + O2 === 2H 2O(化合)

现象: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相关知识点:(1)氢气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2)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

11.木炭和氧化铜高温反应

C + 2CuO === 2Cu + CO2↑(置换)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物质

相关知识点:还原剂:木炭;氧化剂:氧化铜

12.氢气还原氧化铜

H2 + CuO === Cu + H2O (置换)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物质,同时试管口有水滴生成

相关知识点:(1)实验开始时,应先通入一段时间氢气,目的是赶走试管内的空气;(2)实验结束后,应先拿走酒精灯,后撤走氢气导管,目的是防止新生成的铜与空气中的氧气结合,又生成氧化铜。

1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复分解)

现象:白色固体溶解,同时有大量气泡产生。

相关知识点:碳酸钙是一种白色难溶的固体,利用它能溶解在盐酸中的特性,可以用盐酸来除去某物质中混有的碳酸钙。

14.煅烧石灰石(或碳酸钙高温分解)

CaCO3 === CaO + CO2↑(分解)

15.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

2CO + O2 === 2CO2(化合)

现象:产生蓝色火焰

相关知识点:(1)一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2)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

16.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CO + CuO === Cu + CO2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物质

相关知识点:还原剂:一氧化碳;氧化剂:氧化铜

17.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CH4 + 2O2 === CO2 + 2H2O

现象:火焰明亮呈浅蓝色

相关知识点:甲烷是天然气(或沼气)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很好的燃料。

18.工业制造盐酸

H2+Cl2 === 2HCl

相关知识点:该反应说明了在特殊条件下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

19.实验室制取氢气

Zn + H2SO4 === ZnSO4 +H2↑

相关知识点:(1)氢气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2)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

20.木炭和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

C + CO2 === 2CO

相关知识点:(1)一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2)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

21.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

CO2 + H2O=== H2CO3

现象:生成了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碳酸。

22.碳酸受热分解

H2CO3 === H2O + CO2↑

相关知识点:碳酸是一种不稳定的酸,受热易分解。

23.灭火器的反应原理

Na2CO3 + 2HCl === 2NaCl + CO2↑+H2O

现象:喷出大量泡沫和二氧化碳,如果喷到火上就可以灭火。

24.金属和水的反应

①2K+ 2H2O ==== KOH + H2↑

② 3Fe + 4H2O ===Fe3O4 + 4H2↑

25.水于非金属的反应

C +H2O === CO+ H2

26.水与氧化物的反应

①SO3 +H2O == H2SO4

② Na2O +H2O==2NaOH

27.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NH4HCO3 === NH3↑ + H2O + CO2↑(分解)

28.用盐酸来清除铁锈

Fe2O3 + 6HCl=== 2FeCl3 + 3H2O(复分解)

29.铁丝插入到硫酸铜溶液中

Fe + CuSO4 === FeSO4 + Cu(置换)

现象:铁丝表面有一层光亮的红色物质析出。

30.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CuSO4+ 2NaOH === Cu(OH)2↓+Na2SO4(复分解)蓝色絮状物

B. 谁能证明化学方程式中,质量守恒,得失电子一定守恒

质量守恒定律,我是这么理解的:时间万物不可能凭空产生,也不可能凭空消失,有时候感觉它消失了,其实是一种状态转换成了另外一种状态,不可能无缘无故消失的。这也是自然的一种规律。

C. 如图是实验室用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图,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a是长颈漏斗,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具有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该套装置适宜制取液固常温反应的生成的气体,可以制取氧气,使用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
故填:长颈漏斗,CO2+Ca(OH)2═CaCO3↓+H2O,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氧气,2H2O2

MnO2
.
2H2O+O2↑;
(2)当二氧化碳通入盛有阶梯蜡烛的烧杯中时,会出现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利用此性质能用二氧化碳进行灭火.
故填: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灭火;
(3)收集二氧化碳使用向上排空气法,空气从上面排出,则c端进入二氧化碳.
故填:c端.

D. 下图是实验室用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图,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是长颈漏斗;A中是碳酸钙与稀盐酸,发生的化学反应符号表达式是:CaCO3+2HCl=CaCl2+CO2↑+H2O;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所以C中发生化学反应符号表达式为CO2+H2O═H2CO3.若将C中的试液加热,碳酸不稳定,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现象是红色又变成紫色,化学方程式为
H2CO3

.

E. 某实验小组利用废硫酸制备K2SO4并研究CaSO42H2O加热分解的产物.(一)K2SO4的制备(1)将CaCO3研成粉末


(1)将CaCO3研成粉末,可以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其目的是加快反应速率.
(2)观察上述流程,发现二氧化碳和碳酸钙既是反应物也是生成物,故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CO2和CaCO3
(3)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反应Ⅲ中随没有不溶物,但常温下K2SO4的溶解度小,在生成物中会以沉淀的形式出现,故反应可以进行.
(4)不用水而用饱和K2SO4溶液洗涤反应Ⅲ所得晶体的目的是减少K2SO4的溶解;为检验此晶体是否洗涤干净,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先加入过量的Ba(NO32溶液,振荡、静置,目的是除去硫酸根,再向上层清液中滴加AgNO3溶液,如果没有白色沉淀,说明洗涤干净.
(5)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硫酸钙和稀盐酸不反应,故分离所得的CaSO4?2H2O含有CaCO3,可用盐酸除去,该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aCO3+2HCl=CaCl2+CO2↑+H2O.
(6)为了测定CaSO4?2H2O和CaCO3的质量比x:y,①实验前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装入样品.装置A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CO2和H2O,防止它们影响实验结果.②装置E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如没有装置E,则实验测定结果将偏小.
根据CaSO4?2H2O

.

F. 实验室制取co2药品、原理、装置、步骤、收集、检验、验满及注意事项

实验药品和实验原理
药品: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
反应原理: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二、实验装置
发生装置:固专液不加热属型
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
三、实验步骤
1、组装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加药品(先固体后液体)
3、收集气体
四、检验方法: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气体。
五、验满方法: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已收集满。
注意事项:
1、药品用量:石灰石取5-6粒,稀盐酸浸没石灰石即可,若用锥形瓶和长颈漏斗,稀盐酸要浸没长颈漏斗的下端。
2、注意实验操作严谨、规范
3、做完实验注意把仪器清洗干净,整齐摆在实验桌上。

G. (2007岳阳)为了验证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CaCO3,盛莉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1)实验桌上已准备好的

(3)证明碳酸盐的检验方法是,先取少量的待检物于试管中,再向其中滴加少量的稀盐酸,若有气泡生成,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该物质中含有碳酸根离子;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方程式是:Ca(OH)2+CO2═CaCO3↓+H2O;
(4)①鸡蛋壳完全反应消失后,向实验I反应后的A试管中滴加几滴Na2CO3溶液,若发现溶液中有气泡产生,说明盐酸过量,且溶液未变浑浊,说明盐酸浓度较大,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溶于水与石灰水反应,从而不变浑浊;
②常温下有许多含有碳酸根离子的盐不溶于水,如碳酸钡,滴加稀盐酸也会生成二氧化碳,生成的氯化钡在滴加碳酸钠溶液同样会出现浑浊现象,故盛莉同学的实验方案,不能证明鸡蛋壳里一定含有钙离子;
故答案为:(3)稀盐酸;澄清石灰水;鸡蛋壳表面有气泡产生;
(4)①加入的盐酸过量且浓度较大;
②不能.

H. 实验室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NaHCO3的受热分解实验。请回答:

1 溶液变浑浊 产生了CO2气体与石灰水反应得CaCO3
2 ① (若选②会放生倒吸)
3 2NaHCO3==加热==Na2CO3+H2O气体+CO2 气体

I. 如图是某校学生分小组在实验室用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图,试根据题目要

(1)在A装置中,长颈漏斗应该浸没在液面以下,这样可以防止二氧化碳从长颈漏斗逸出;
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MnO2
.

与caco3分解实验装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暖气片温控三通阀门怎么调 浏览:618
145压盘配什么分离轴承型号 浏览:698
防伪税控专用设备包括哪些 浏览:195
自行车怎么配轴承 浏览:388
江淮瑞风工具箱在那里 浏览:510
自动投入装置调试是什么 浏览:37
磨削加工轴承用什么砂轮 浏览:467
vr仪表盘是什么样的车 浏览:553
五金销售业务员开发市场报表 浏览:910
空调阀门没开会怎么样 浏览:54
仪表盘上显示胎压多少是正常的啊 浏览:527
仪表盘出现号是什么故障 浏览:782
井下自动报警灭火装置 浏览:845
中间有丝杆的是什么阀门 浏览:140
德国太力电动工具广告牌 浏览:847
深圳市仪器检测机构有哪些 浏览:325
如何测量轴承座 浏览:274
东莞长安家园五金制品公司 浏览:931
电动阀门tsc什么意思 浏览:523
仰卧起坐辅助器健身器材怎么收纳 浏览:340
© Arrange www.fbslhl.com 2009-2021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