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火炬装置职业危害设计

火炬装置职业危害设计

发布时间:2022-10-18 15:04:53

Ⅰ 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企业应设置哪些安全设施和设备

您好
一、防火防爆;
二、职业卫生;
三、机械安全;
四、电气安全。
至于“应设置哪些安全设施和设备”根据需要和可能性而定。
设施有:安全护栏、

Ⅱ 历届冬奥会的火炬中有哪些亮点设计

历届冬奥会火炬中的亮点设计:

1、1952年奥斯陆冬奥会火炬

自本届冬奥会开始,火炬传递正式成为冬奥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火炬也成为了冬奥会历史上第一把火炬。火炬通体呈银色,由一个圆柱形手柄和一个扁平的椭圆形碗组成。

火炬上部刻有奥运五环标志,以及本次火炬传递的起始点“Morgedal”至“Oslo”,共有94位火炬手参加了本次火炬传递。

2、1956年科蒂纳丹佩佐冬奥会火炬

本届冬奥会为冬奥会历史上第二次进行火炬传递。火炬造型与1956年墨尔本夏奥会类似,均为合金材质并采用镂空工艺。

火炬上刻有“1956年科蒂纳丹佩佐冬奥会”字样。由于当时火炬传递为多位火炬手共同接力传递一把火炬的方式,因此火炬数量极少,所以也使得这款火炬每一把都弥足珍贵。

3、1960年斯阔谷冬奥会火炬

火炬为铝合金材质,高78.5厘米,由著名设计师johnhench设计。火炬燃烧头部分与1956年科蒂纳丹佩佐冬奥会火炬类似,均为三点镂空雕刻五环图案,五环下刻有本届冬奥会的英文名称和会徽标志。

4、1964年因斯布鲁克冬奥会火炬

因斯布鲁克冬奥会火炬上面的碗状部分刻有“1964年冬奥会”和“奥林匹克五环”字样。把手是圆锥形的,有两片金属圆环。

5、1968年格勒诺布尔冬奥会

格勒诺布尔冬奥会火炬是由铜制成的,有一个狭长的燃烧室和一个锯齿状的上部。把手的一部分被布覆盖。上半部分刻有“XeJeux Olympiquesd' HiverGrenoble1968”字样。

6、1972年札幌冬奥会火炬

1972年札幌冬奥会火炬由燃烧管和黑色合金手柄两部分组成,长为56厘米,刻有1972年札幌的文字和这届冬奥会的会徽。

黑色合金手柄的形状与奥林匹克主火炬台的形状相呼应。传递者手持的火炬燃烧时间为10分钟,这也是冬奥会圣火第一次在亚洲点燃。

7、1976年因斯布鲁克冬奥会火炬

1976年因斯布鲁克冬奥会火炬灵感来源于滑雪跳台形象,并配有镂空五环标志。中央部分刻有“OlympischeWinterspiele1976”的铭文,不锈钢材质,长为73厘米。

8、1980年普莱西德湖冬奥会火炬

火炬长73厘米,铝合金材质,铜色。手柄部分有皮质包裹,便于手握。火炬的形状像一个带银环的碗,火炬设计和材料融入了现代技术和古希腊文化。

9、1984年撒拉热窝冬奥会火炬

火炬高57.5厘米,重680克,由燃烧部和手柄两部分构成,在手柄座处刻有金色“萨拉热窝84”字样,由世界著名体育用品生产商美津浓采用精钢制作,通体闪耀着银色的光芒。

10、1988年卡尔加里冬奥会火炬

1988年卡尔加里冬奥会火炬以卡尔加里塔为设计原型,长60厘米,顶部为铝合金材质,手柄部分为木质。火炬燃烧头部分印有本届冬奥会的名称、会徽,以及奥林匹克座右铭。

手柄部分用激光刻有10个冬季项目的运动图案。本届冬奥会火炬传递历经88天,有约7000名火炬手参与了传递。

11、1992年阿尔贝维尔冬奥会火炬

本届冬奥会的火炬形状像一个特殊的海螺角,火炬头部刻有法文的“1992年,第十六届冬季奥运会”字样并带有独立编号。

本届冬奥会的圣火按惯例从奥林匹亚点燃,然后空运至法国巴黎。由5000名15-20岁的青少年继续传递,经过法国22个地区的60个城市。

12、1994年利勒哈默尔冬奥会火炬

本届冬奥会火炬是历届冬夏季奥运会中长度最长的一把,火炬由一个长木把手和顶部的金属组成,长度约为152cm。火炬上印有“1994年利勒哈默尔冬奥会”的字样、奥运会会徽,以及体育象形图。

桦木手柄象征着挪威的传统,顶部抛光的金属片反映了其工业的现代技术。而选择柔韧细长的形状和相当长的火炬长度,以期与火炬手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13、1998年长野冬奥会火炬

长野冬奥会火炬上设计理念源自日本古代的松枝火把,刻有运动项目图案和本届冬奥会会徽图案,长度为55厘米。六边形的火炬代表了雪晶,并且选择了银色以模仿冰雪覆盖的风景,黄绳是日本传统的设计元素。

14、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火炬

火炬整体由手柄、火炬身、皇冠三部分组成,以银色为主调,搭配熊熊燃烧的圣火。火炬顶部围绕着火焰的玻璃皇冠,是第一次将玻璃材质融入奥运火炬的设计,代表着冬天和冰,上面刻着本届奥运会的格言:点燃心中的火焰。

火炬的表面从中心部分的老化处理(代表过去)到下部的抛光处理(代表现代)各不相同。这两个表面的连接处,即火炬手举着火炬的地方,寓意过去和现在之间的桥梁。

15、2006年都灵冬奥会火炬

2006年都灵冬奥会火炬由著名设计公司宾尼法利纳设计,高77厘米,直径10.5厘米,自重1.85公斤。

整个火炬是“以赛车科技的工业标准”制作。火炬外形就像滑板和冰刀的艺术整合体,将冬奥会冰雪项目的特征完美凝结在火炬上。

这支火炬最大特点是火焰在火炬内部燃烧,点火后火炬四周将被火焰吞没,可以保证即使在大风天气下,火炬依然能保持正常燃烧。

16、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火炬

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火炬长约1米,流线型设计,颜色主要为白色,设计灵感来源于加拿大白雪覆盖的起伏地形和滑雪者出下雪坡时在雪上留下的痕迹。

火炬上镶有冬奥会会徽还有一个红色的枫叶型开口。枫叶是加拿大的象征,这个枫叶型的开口也是火炬的通风口。

17、2014年索契冬奥会火炬

索契冬奥会的羽毛型镀铬火炬设计极具时尚感与未来感。火炬重1.8公斤,长约1米,内里为红色,整体设计灵感来源于俄罗斯民族不死鸟传说的故事。

18、2018年平昌冬奥会火炬

平昌冬奥会火炬以白色和金色为主色调,高700毫米,代表平昌700米的海拔高度。火炬握把部分的设计采用“手拉手”的图案,象征着全世界的火炬手们携手传递奥运圣火的神圣使命。

Ⅲ 实际工作中如何做好职业病的防护工作

依法做好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
第八条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健康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健康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
第九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应当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职业健康知识和管理能力,并接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的职业健康培训。
第十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健康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健康培训,普及职业健康知识,督促从业人员遵守职业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操作规程。
第十一条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下列职业危害防治制度和操作规程:
(一)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二)职业危害告知制度;
(三)职业危害申报制度;
(四)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五)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
(六)从业人员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七)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
(八)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
(九)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十)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危害防治制度。
第十二条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的作业场所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生产布局合理,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
(二)作业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作业场所不得住人;
(三)有与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相适应的有效防护设施;
(四)职业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五)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其他规定。
第十三条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如实将本单位的职业危害因素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并接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十四条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程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机构进行预评价。职业危害预评价报告应当报送建设项目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第十五条产生职业危害的建设项目应当在初步设计阶段编制职业危害防治专篇。职业危害防治专篇应当报送建设项目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第十六条建设项目的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以下简称“三同时”)。职业危害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
第十七条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其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依法经验收合格,取得职业危害防护设施验收批复文件后,方可投入生产和使用。
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职业危害防护设施验收批复文件应当报送建设项目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第十八条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危害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结果。
对产生严重职业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和应急处置措施等内容。
第十九条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职业危害防护用品,并督促、教育、指导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正确佩戴、使用,不得发放钱物替代发放职业危害防护用品。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职业危害防护用品进行经常性的维护、保养,确保防护用品有效。不得使用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已经失效的职业危害防护用品。
第二十条生产经营单位对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应当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和保养,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职业危害防护设施。
第二十一条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设有专人负责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日常监测,保证监测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监测的结果应当及时向从业人员公布。
第二十二条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危害现状评价。定期检测、评价结果应当存入本单位的职业危害防治档案,向从业人员公布,并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第二十三条生产经营单位在日常的职业危害监测或者定期检测、评价过程中,发现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应当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和治理,确保其符合职业健康环境和条件的要求。
第二十四条向生产经营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设备的,应当提供中文说明书,并在设备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设备性能、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安全操作和维护注意事项、职业危害防护措施等内容。
第二十五条向生产经营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化学品等材料的,应当提供中文说明书。说明书应当载明产品特性、主要成份、存在的有害因素、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安全使用注意事项、职业危害防护和应急处置措施等内容。产品包装应当有醒目的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贮存场所应当设置危险物品标识。
第二十六条任何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设备或者材料。
第二十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产生职业危害的作业转移给不具备职业危害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不具备职业危害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不得接受产生职业危害的作业。
第二十八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优先采用有利于防治职业危害和保护从业人员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逐步替代产生职业危害的技术、工艺、材料、设备。
第二十九条生产经营单位对采用的技术、工艺、材料、设备,应当知悉其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对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技术、工艺、材料、设备故意隐瞒其危害而采用的,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其所造成的职业危害后果承担责任。
第三十条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下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职业危害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从业人员,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保险,缴纳保险费。
从业人员在履行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变更,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职业危害的作业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照前款规定,向从业人员履行如实告知的义务,并协商变更原劳动合同相关条款。
生产经营单位违反本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的,从业人员有权拒绝作业。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从业人员拒绝作业而解除或者终止与从业人员所订立的劳动合同。
第三十一条对接触职业危害的从业人员,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从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生产经营单位承担。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从业人员从事接触职业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从业人员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对在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有与所从事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从业人员,应当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对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从业人员,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第三十二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为从业人员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
从业人员离开生产经营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第三十三条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
第三十四条生产经营单位发生职业危害事故,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或者消除职业危害因素,防止事故扩大。对遭受职业危害的从业人员,及时组织救治,并承担所需费用。
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从业人员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职业危害事故。
第三十五条作业场所使用有毒物品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办理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
第三十六条生产经营单位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行政执法人员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阻挠。

Ⅳ 北京奥运火炬设计是怎样的

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创意灵感来自“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图案。祥云的文化概念在中国具有上千年的时间跨度,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火炬造型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纸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人类文明随着纸的出现得以传播。源于汉代的漆红色在火炬上的运用使之明显区别于往届奥运会火炬设计,红银对比的色彩产生醒目的视觉效果,有利于各种形式的媒体传播。火炬上下比例均匀分割,祥云图案和立体浮雕式的工艺设计使整个火炬高雅华丽、内涵厚重。

目录

火炬简介
外观创意
技术特点
工作流程
火炬组件
设计研发
设计团队
全新亮相
编辑本段火炬简介
奥林匹克火炬是经国际奥委会批准的、用于奥林匹克圣火燃烧的、可手持的火炬。奥林匹 火炬设计创意过程
克火炬是奥林匹克圣火的载体。从1936年柏林奥运会开始,每届奥运会都诞生一支体现主办国家文化特色并符合高科技要求的火炬并成为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遗产。
编辑本段外观创意
北京奥运会火炬长72厘米,重985克,燃烧时间15分钟,在零风速下火焰高度25至30厘米,
在强光和日光情况下均可识别和拍摄。在工艺方面使用锥体曲面异型一次成型技术和铝材腐蚀、着色技术。火炬外形制作材料为可回收的环保材料。 北京奥运会火炬创意灵感来自“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图案。祥云的文化概念在中国具有上千年的时间跨度,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火炬造型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纸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人类文明随着纸的出现得以传播。源于汉代的漆红色在火炬上的运用使之明显区别于往届奥运会火炬设计,红银对比的色彩产生醒目的视觉效果,有利于各种形式的媒体传播。火炬上下比例均匀分割,祥云图案和立体浮雕式的工艺设计使整个火炬高雅华丽、内涵厚重。
编辑本段技术特点
北京奥运会火炬在燃烧稳定性与外界环境适应性方面达到了新的技术高度,能在每小时65公里的强风和每小时50毫米的大雨情况下保持燃烧。在工艺上采用轻薄高品质铝合金和中空塑件设计,十分轻盈。下半部喷涂高触感塑胶漆,手感舒适不易滑落。北京奥运会火炬是我国自主设计研发的产物,拥有完全的知识产权。 北京奥运会火炬使用燃料为丙烷,这是一种价格低廉的常用燃料。其主要成分是碳和氢,燃烧后只有二氧化碳和水,没有其他物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编辑本段工作流程
航天芯,也就是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的燃烧系统,包括燃料供应系统(燃料瓶、稳压装置和回热装置)和燃烧器两大部分。工作时,利用开关工具顺时针打开燃料瓶上的常闭开关阀,瓶内的高压丙烷蒸汽经过稳压装置进行减压,并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某一压力值附近,然后经过有五个通气孔的燃料分配器的侧孔进入回热铜管,在流经燃烧室和燃料瓶后重新进入燃料分配器,并从两路分别进入预燃室和主燃室进行燃烧。
编辑本段火炬组件
燃料瓶 燃料供应系统的主要构成部件是稳压装置和燃料瓶,都是采用国内先进工艺和技术自主研发的。燃料瓶采用无缝冷拉工艺,直径为32毫米,即用一整块板拉成现在的形状,因此非常耐压(达14兆帕),相当于可承受水下1400多米的压力。由于火炬燃烧有时间要求,一瓶燃料需要保证燃烧15分钟以上,而燃烧器除要保证火炬形态外,也有一定的流量要求,因此为了既能保证和火炬外壳的匹配,又能满足燃烧时间,燃料瓶只能做得又细又长。这从工艺上讲,难度大大增加。因为是整体成型,且燃料瓶壁的壁厚不到1毫米,在长细比达到7.5倍的情况下是很容易拉裂的。 燃料的选择 燃料用的是99%以上纯度的丙烷。历史上的奥运火炬用混合燃料的较多。采用丙烷燃料是为了能在火炬传递路线范围内,满足环境温度的要求。其次颜色也是一个考虑,丙烷燃烧后火焰是橙色,具有较好的可视性。 稳压装置 稳压装置也是特别研制的。从燃料瓶里出来的气体压力是不稳定的,随着温度降低而减小。而火炬的燃烧需要一个稳定的流量,稳压装置的作用就是提供一定压力,一定流量的燃料供应,这和一般稳压装置的原理是一样的。气态的燃料以相对较高的压力进入稳压装置的进口,以高出环境压力一定范围的压力流出,保证燃烧所需的燃料压力和流量。稳压器的设计要求一般就是小巧轻便和多功能。现在的稳压装置共有四个功能:第一是将火炬开关设计到稳压装置上,这就少了一个零件;第二是减压;第三是稳压;第四就是在意外跌落的情况下,还能确保火炬继续燃烧,不会发生危险。 燃料瓶和稳压装置的连接 燃料瓶和稳压装置采用螺纹连接,燃料瓶口用外螺纹,稳压装置用内螺纹。这个虽不是独创,但在火炬上用得比较少。以前的一些火炬用的是现成的燃料瓶,多数是采用直接的顶压方式。这种没有螺纹的连接方式,如果气体压力过大,顶针会顶得很紧,用起来费劲;如果压力过小,由于使用时的振动,容易松脱,造成漏气;同时由于是非精确定位密封,在压紧的过程中或使用过程中也容易密封不严而漏气,既不安全,也容易熄火。我们吸取了国外火炬的经验和教训,采用了螺纹接口。
回热管 2000年悉尼奥运会和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的火炬都采用了保温装置。因为对于气相燃烧而言,若没有有效的热量补充,燃料瓶的温度是下降的。燃料在低温状态下,蒸汽压会降低,有可能会影响火炬燃烧性能。最初的设计就遇到了这个问题。刚研制时燃料瓶容积较大,因此它降温慢。现在燃料瓶小了,而燃烧时间要求提高,所以必须要加回热装置。要给它加热,就要有热源,于是很自然地想到利用火炬自身的火焰热量——燃料出来后不是直接进燃烧室,而是通过回热系统给燃料瓶进行加热,减缓温度降低的速度,满足燃烧时间。回热管还有个好处,就是热交换不可能把所有热量都交换掉,所以管内的气体温度也是升高的,有利于燃烧,这是个额外的好处。 燃烧器 双火焰是一个核心设计,并在国内第一次运用。燃料经过回热之后,分两路,一路进入预燃室,一路进入主燃室,基本上按1:2的比例进行分配。预燃室底部中心是喷嘴,其周围是进空气的孔。火炬外壳底部也有一定面积的进气通道。预燃室燃料往上喷时,会带动周围空气上升进入预燃室,这就是引射作用。 预燃室中燃料和空气混合后再燃烧,火焰像我们家里的煤气灶一样,掺混得比较好,燃烧充分,火焰温度比较高,形状短,是蓝色的,在强光下不易看见。而主燃室的燃料没有经过预混,燃料喷出后和空气混合,先扩散再燃烧,火焰温度稍低些,呈不透明的橙色。火焰高度高于25厘米。预燃室相当于一个稳定的火源,保证它始终不灭,即使外面的主燃室火焰熄灭,它会马上把主火焰点燃。 国外也有类似双火焰的设计,但不太一样,不是预混气的。像2006年都灵冬奥会,也是前后两个燃烧室,但两个都是扩散火焰。我们考虑用预混火焰,主要是它的温度比较高,复燃主火焰比较容易些。另一方面,主火焰在上,预燃火焰在下,受外界影响相对就小,保护火焰就容易些。 这个设计实际上是受了吸气式发动机的启发。因为有的发动机也有一个小的预燃室。应该说这种方案在火炬的使用中是第一次。主火焰从圆形管道上均匀的小孔中喷出,这也是特别之处。国外有很多是从一个小口喷出,或者虽是多个喷口,但尺寸较大。我们也做过这样方案的试验,一方面不太利于火焰的稳定,另一方面燃烧时烟较大。我们现在这个设计,火焰能从一个环的小孔中喷出,好处之一是喷出的燃料比较均匀,是圆形的火焰;另一个就是喷出来的燃料能与空气掺混的比较均匀,燃烧比较充分,烟就会小,有利于观赏性和环保。 在火炬研制中发现,风速对火炬工作的影响最大,在专用设备上进行了大量实验,做到大风小风条件下,都不熄火。我们很希望得到一支性能可靠、稳定的火炬。我们认为今后应在实际环境中,继续对火炬进行各项参数考核,并经严格的生产过程,保证研制质量。我们期待着北京奥运火炬将在同一个世界,传播同一个梦想。
编辑本段设计研发
北京奥运会火炬设计研究规划工作从2005年8月开始。结合北京奥运会举办理念,通过对往届奥运会火炬设计经验的分析,确定了火炬设计理念、设计要求和创作方式。根据火炬工业设计的特点,为使设计方案达到艺术与技术完美结合,经北京奥组委办公会批准,确定了火炬设计方案以艺术造型为主导,燃烧技术与工业设计同时征集、公开征集和定向委托创作相结合的创作方式。 2005年12月6日,北京奥组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出公开征集火炬设计的邀请。截至2 鸟巢上方的巨型火炬
006年2月28日,北京奥组委共收到海内外设计机构和设计师提交的应征参赛作品847件,其中有效应征作品388件。 经过北京奥运会火炬设计征集活动初评评审委员会对应征作品初评和复评,按照评审程序的规定,选出3件作品提交北京奥组委执委会审议。2006年6月至8月,根据选择最好艺术设计和技术设计方案的原则,北京奥组委执委会审议确定由联想(北京)有限公司创新设计中心设计的火炬外形祥云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艺术设计方案,由航天科工集团设计研发的火炬内部燃烧系统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技术方案,并确定由航天科工集团在联想(北京)有限公司协助下完成火炬外形与燃烧系统结合的火炬样品制作工作,形成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的完整设计,并于2007年1月经国际奥委会批准。
编辑本段设计团队
祥云火炬由联想集团创新设计中心设计 火炬设计总指导:姚映佳 创作总负责人:李凤朗 创作指导:仇佳钰 创作工艺:负责人韩小勤 火炬主创设计:章骏。
编辑本段全新亮相
2011年1月18日,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又添一处新景观。完成“搬家”移建施工的北全新火炬(5张)京奥运主火炬塔正式在鸟巢东北侧的空地亮相,色调与奥运期间保持一致。据介绍,全新的奥运主火炬塔地面高31米 ,基座埋入地下7.8米。[1] 2008年曾在北京奥运会熊熊燃烧了16天的奥运主火炬16日正式结束了为期三个多月的“搬家工程”,亮相“鸟巢”东北角的空地,吸引了众多游人拍照留念。17日清晨,红色蒙皮、印有祥云图案的主火炬在寒风中与国家体育场内的冰雪世界相映成趣,红白交映,几位游客正围着拆除了脚手架的奥运火炬合影留念。 据工作人员介绍,全新的奥运主火炬塔地面部分高31米,埋入地下基座部分深7.8米。奥林匹克公园近期还将在奥运主火炬塔旁建造一面冠军墙,形成总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的“火炬广场”,面向游客开放。 长32米、重45吨的奥运主火炬塔2010年9月底拆离“鸟巢”,主体钢结构返厂维修后进行了再次翻新、加固和“瘦身”,新增加基座、蒙皮、燃烧器和外网。全部组装完的主火炬塔在造型和色调上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火炬点燃时一致。[2]

Ⅳ 石化企业高架火炬的布置

高空火炬 高空火炬是由自控系统、点火系统,钢结构的一个单纯之直立上升管道组成,像是烟道,使得火焰在顶端远程自动点火燃烧,远离地面,而不致于伤害到人员和工厂,高空燃烧塔可调整其高度,从最小5M到最高200M。火炬系统的设计内容一般包括火炬气排放管网和火炬装置两部分。排放管网的设计内容包括火炬气管道和凝液回收输送设备和管道的工艺、配管、土建、电气等的设计。火炬装置的设计内容包括火炬头、火炬筒体、分液罐、水封罐、点火器、泵等设备,及相应的工艺配管、电气、电信、自控、土建、给排水、环境保护等设计。
我们的企业火炬装置附近还建有污水处理装置。

Ⅵ 毒物危害的四种预防措施

防止金属类毒物危害的措施有组织措施、卫生技术措施、个人防护措施和卫生保健措施。防止金属类毒物危害的卫生技术措施有:
(1)以无毒、低毒的物料或工艺代替有毒、高毒的物料或工艺;
(2)生产过程密闭化与控制尘毒源;
(3)通风排尘、毒;
(4)改进操作技术和生产设备,加强设备维修保养,消除跑、冒、滴、漏;
(5)仪表远距离操作或隔离操作。

Ⅶ 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包括哪些内容

职业病危害因素卫生防护设施设计要求
2.7.1
通风系统通风系统通风排毒、通风除尘和空气调节设计必须遵循《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03)及相应的防尘、防毒技术规范和规程的要求,局部机械排风系统各排气罩必须遵循设计原则,罩口风速的大小须保证将发生源产生的尘毒吸人罩内。通风系统的组成、管道材质及其分布应当合理,容易凝结蒸汽和聚集粉尘的通风管道、几种物质混合能引起爆炸、燃烧或形成更为有害的混合物、化合物的通风管道应设单独系统,不要相互连通,说明事故通风时换气次数。设计中应有控制二次污染的措施,当使用循环风时,进风须经净化,进风中粉尘或有害物质的浓度不得超过该物质最高容许浓度的30%。
2.7.2
防腐蚀设计产生粉尘、有毒物质或酸碱等强腐蚀性介质的车间,应设计有冲洗地面和墙壁的设施,地面应有一定坡度的坡向排水系统。
2.7.3
防噪声设计产生噪声、振动的设备应有消声、吸声、隔声及隔振、减振措施,并根据噪声、振动的物理特性合理设计,使其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02)的要求。产生高频、微波等非电离辐射的设备应有良好的接地线金属屏蔽。
2.7.4
防高温和热辐射、防潮湿、防恶臭设计要求防高温和热辐射、防潮湿、防恶臭设计措施应按《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l一2002)及相应的规范执行。
2.7.5
采光及照明设计
车间采光照明分别按照《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
50033—2001)和《建筑
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O04)进行设计。
2.7.6
报警装置设计在产生有毒有害气体、易燃易爆物质或易挥发性物质且可能泄漏或积聚的地方,必须设置固定式或便携式检测报警仪器和事故通风设备。
2.7.7
生活卫生设施设计
生活卫生设施设计方案包括新建企业职工食堂、托幼机构、浴室、卫生医疗机构,应符合相关的卫生标准要求。车间应设置饮水设施,并应设置更衣室、休息室、厕所、女工卫生室,按车间卫生级别要求设置淋浴间。改建、扩建、续建项目中的生活卫生设施必须按《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要求实施。
2.7.8
应急救援设施设计新建企业根据生产性质应设置职业病防治专业机构及应急救援设施和必要的仪器设备。
2.8
预期效果所有的职业危害因素经防护控制后均须在初步设计(职业卫生专篇)中提出定量的预期效果;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所采用的建筑设计方案和职业病防护措施的预期效果及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

Ⅷ 北京奥运火炬设计理念是什么

2022年北京冬奥会火炬名为“飞扬”,火炬外观突破传统火炬的封闭造型,采用内外双层螺旋设计,红银双色渐变,看上去就像舞动的飘带一般精美绝伦,且极具动感与活力。

Ⅸ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挺不错的。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2004年4月,孕育于“国家火炬计划”,由中山市人民政府举办,委托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是中山市自己创办的第一所公办高等职业院校。是全国不多的、没有“围墙”的“园区大学”,也是省内唯一以“园区模式”办学的高职院校。

建校以来,学校共培养学生近3万人。学校历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高达99.37%,高于本省高职院校平均就业率。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全日制学生9300多人,教职员工434人,其中博士34人,硕士296人, 高级职称148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广东省高职教育专业领军人才8人、高校“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省级培养对象2人 、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6人。

以上内容参考: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官网——学校简介

Ⅹ 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包括哪些内容

职业病危害因素卫生防护设施设计要求
2.7.1 通风系统通风系统通风排毒、通风除尘和空气调节设计必须遵循《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03)及相应的防尘、防毒技术规范和规程的要求,局部机械排风系统各排气罩必须遵循设计原则,罩口风速的大小须保证将发生源产生的尘毒吸人罩内。通风系统的组成、管道材质及其分布应当合理,容易凝结蒸汽和聚集粉尘的通风管道、几种物质混合能引起爆炸、燃烧或形成更为有害的混合物、化合物的通风管道应设单独系统,不要相互连通,说明事故通风时换气次数。设计中应有控制二次污染的措施,当使用循环风时,进风须经净化,进风中粉尘或有害物质的浓度不得超过该物质最高容许浓度的30%。
2.7.2 防腐蚀设计产生粉尘、有毒物质或酸碱等强腐蚀性介质的车间,应设计有冲洗地面和墙壁的设施,地面应有一定坡度的坡向排水系统。
2.7.3 防噪声设计产生噪声、振动的设备应有消声、吸声、隔声及隔振、减振措施,并根据噪声、振动的物理特性合理设计,使其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02)的要求。产生高频、微波等非电离辐射的设备应有良好的接地线金属屏蔽。
2.7.4 防高温和热辐射、防潮湿、防恶臭设计要求防高温和热辐射、防潮湿、防恶臭设计措施应按《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l一2002)及相应的规范执行。
2.7.5 采光及照明设计 车间采光照明分别按照《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 50033—2001)和《建筑
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O04)进行设计。
2.7.6 报警装置设计在产生有毒有害气体、易燃易爆物质或易挥发性物质且可能泄漏或积聚的地方,必须设置固定式或便携式检测报警仪器和事故通风设备。
2.7.7 生活卫生设施设计 生活卫生设施设计方案包括新建企业职工食堂、托幼机构、浴室、卫生医疗机构,应符合相关的卫生标准要求。车间应设置饮水设施,并应设置更衣室、休息室、厕所、女工卫生室,按车间卫生级别要求设置淋浴间。改建、扩建、续建项目中的生活卫生设施必须按《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要求实施。
2.7.8 应急救援设施设计新建企业根据生产性质应设置职业病防治专业机构及应急救援设施和必要的仪器设备。
2.8 预期效果所有的职业危害因素经防护控制后均须在初步设计(职业卫生专篇)中提出定量的预期效果;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所采用的建筑设计方案和职业病防护措施的预期效果及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

阅读全文

与火炬装置职业危害设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江淮瑞风工具箱在那里 浏览:510
自动投入装置调试是什么 浏览:37
磨削加工轴承用什么砂轮 浏览:467
vr仪表盘是什么样的车 浏览:553
五金销售业务员开发市场报表 浏览:910
空调阀门没开会怎么样 浏览:54
仪表盘上显示胎压多少是正常的啊 浏览:527
仪表盘出现号是什么故障 浏览:782
井下自动报警灭火装置 浏览:845
中间有丝杆的是什么阀门 浏览:140
德国太力电动工具广告牌 浏览:847
深圳市仪器检测机构有哪些 浏览:325
如何测量轴承座 浏览:274
东莞长安家园五金制品公司 浏览:931
电动阀门tsc什么意思 浏览:523
仰卧起坐辅助器健身器材怎么收纳 浏览:340
大油桶改装工具箱图纸 浏览:488
小米6镧系统工具箱充电电流 浏览:852
机械设备不用时标识怎么写 浏览:313
电池包翻转实验装置 浏览: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