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变小 、测力计有重力 (2)动滑轮本身有重力、将动滑轮的重力计算在提升的物体的重力里
⑷ 小明同学按照下图所示装置对动滑轮特点进行了探究,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不计绳重与摩擦力,当动滑轮为2N时,使用动滑轮不省力,拉力刚好也是2N
⑸ 探究动滑轮特点实验中 运用什么 研究方法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研究动滑轮特点”的实验时,操作完全正确,并记录数据如下表,分析数据后发现,实验结果与课本中“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的结论不符.你认为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有:(说明两点)

人在提升重物时把动滑轮也提起了,所以动滑轮重是引进误差的最主要原因;
由于转轴之间有摩擦,绳也有一定重量,导致拉力增大.
故答案为:动滑轮重不能忽略;存在摩擦力;绳重的影响.(写出其中两条即可)
⑹ 如图是小海同学“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的实验装置.他按图示提起钩码时注意保持测力计匀速移动,分别
(1)在丙中,拉力F=0.55N<G=0.98N,故使用动滑轮时省力;
(2)在乙中,拉力F=0.98N=G=0.98N,但是向下用力,故使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
(3)乙的距离为0.2m,丙中的距离为0.4,故使用动滑轮费距离;
(4)可以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起来,使用滑轮组;
(5)①不用机械所做的功W1=Gh=0.98N×0.2m=0.196J,
使用定滑轮做的功W2=F2×S2=1.02N×0.2m=0.204J,
使用动滑轮做的功W3=F3×s3=0.55N×0.4m=0.22J,
W1<W2;W1<W3,可见使用机械不省功.
②使用定滑轮甲、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h,使用动滑轮丙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2h,
可知:使用一个定滑轮移动的距离是用一个动滑轮移动距离的
.
故答案为:(1)能省力;
(2)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3)费距离;
(4)滑轮组;
(5)使用机械不省功(或使用一个定滑轮移动的距离是用一个动滑轮移动距离的
).
⑺ 如图所示,是同学们用来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为了准确测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应竖直向上匀速拉动
(1)第三次实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
=
=
×100%≈83.3%;
(2)由W=Gh可知,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重物至同一高度,克服动滑轮的重所做的额外功相同;
提升的物重增加时,克服物重所做的有用功变多,由表中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变大;
(3)多次改变提升的物重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为了进行多次测量,获得多组数据,总结实验规律,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4)该实验只能说明滑轮组机械效率与提升物重大小的关系,不能得出其它机械的机械效率跟物重的关系.
故答案为:
(1)83.3%;
(2)相同;大;
(3)C;
(4)不能.
⑻ 组装一个定滑轮实验装置,需要哪些器材呢
组装一个动滑轮实验装置,需要一个铁架台、40厘米的线、1个滑轮、一盒钩码、和1个弹簧测力器
⑼ 当我们利用定滑轮,动滑轮进行是否省力费力实验的时候,必须准备些什么实验器材(请列举五项)
钩码,弹簧测力计,动滑轮,定滑轮,细线
⑽ 如图所示,是用来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1)实验时要竖直向上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2)若钩
(1)如果抄不匀速提升,将会使读袭数不等于绳子自由端的拉力,影响计算,因此应该匀速拉动;
(2)拉力F=2N+0.4N=2.4N;
动滑轮有3段绳子承担,拉力移动的距离就是物体移动距离的3倍,因此弹簧测力计需向上移动30cm;
机械效率η=
=
=
=83.3%
(3)机械效率η=
=
=
=83.3%
小红改变了提升的速度,但机械效率不变,因此小红的探究结果: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和物体提升速度无关;
小华改变了物体的重力,机械效率变大,因此小华的探究结果: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所挂物体的重力有关;
故答案:(1)匀速.
(2)2.4;30;83.3%.
(3)83.3%;
小红的探究结果: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和物体提升速度无关;
小华的探究结果: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所挂物体的重力有关.(或同一滑轮组,所提物体越重,其机械效率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