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某中学初二年级同学在探究同一直线二力合成的实验中,把一根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用尼龙细线
(1)实验中是通过弹簧相同的形变来表示受到相同的拉力,利用了a图中测力计的示数来代换bc两图中两个力的合力.这种方法叫等效代换法.
(2)将两个图结合起来分析,c图中两个力的合力与a图中的力大小相等,都为4N.c图中的两个力分别为1N和5N,从数量关系上分析,两个力的合力等于这两个分力的大小之差.并且方向与较大的哪个力的方向相同.
故答案为:(1)等效替代法;(2)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两力大小之差,合力的方向跟较大力方向相同
❷ 同一直线二力的合成的实验装置,应用了力能使物体( )、的道理
就这些?? 应用了力能使物体 运动的道理 - -
❸ 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规律时,首先将弹簧的B端固定,再用两个测力计沿相反方向拉A
(1)比较F与复F1、F2的大小制关系得出:F=F1-F2.
(2)力F的作用效果与力F1、F2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时,这个力F才叫做F1,F2的合力.故将弹簧A端拉到O点再读数的原因是保证力F的作用效果与力F1、F2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
故答案为:(1)F=F1-F2.
(2)保证力F的作用效果与力F1、F2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
❹ 如图是研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先使两个盘子里装的砝码质量相等,把玩具小车转动一小角度,此时作用
当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拉力F1和F2不在同一直线上,小车受力不平衡,小车发生转动,说明二力平衡的条件之一是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如果在右边的盘子里再加一个砝码,而左边的盘子不增加砝码,小车将向右移动,说明一对平衡力的大小相等.
故答案为:转动;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向右移动;两个力的大小相等.
❺ 请你设计一个验证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并说明实验过程。
实验过程: ①.在实验桌上用粉笔划一条直线,直线两端桌子边缘处安上两内个定滑轮. 将小容车放在直线中段,用粉笔在桌面上画出小车的四边. 然后将小车两端用线系好绕过定滑轮后下端各吊一个质量相等的小盘. 往两个小盘里分别放上质量不相等的砝码,可看到小车向砝码较重的一方运动. ②.往两个小盘里放上质量相等的砝码,可看到小车保持静止.这时小车受到的两个小盘及其所载砝码的重力相等.这样,又可以得出上述的二力平衡条件. ③.将小车一端撤去挂线及重物,换成用手握持测力计,让小车保持静止,记下测力计示数.然后用测力计测出另一端小盘及挂线和砝码的总重,可看到两次读数相等. |
❻ 为研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
(1)应该把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这样可以保证小车受桌面的摩擦力很小,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车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并通过调整砝码的数量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3)实验中保持F 1 和F 2 相等,用手拉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将无法在此位置平衡.实验中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是否必须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故答案为:(1)光滑;(2)大小;(3)不能.
❼ 如图是马允同学在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的实验装置,第一次是用两个方向相同的力,第二次是用两个
(1)三次实验中都使橡皮筋伸长EE′长度,是为了使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版2)比较(a)、(c)可知,力的作用效果相同,F=F1+F2,并且F与F1、F2的方向相同,故得出的结论是: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合力的大小等于二力之和,合力方向与二力方向相同;
(3)比较(b)、(c),力的作用效果相同,F=F2-F1,并且F与F2的方向相同,故得出的结论是: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合力的大小等于二力之差,合力方向与较大力的方向相同.
故答案为:(1)使力的作用效果相同;(权2)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合力的大小等于二力之和,合力方向与二力方向相同;(3)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合力的大小等于二力之差,合力方向与较大力的方向相同.
❽ 如图是研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图.实验步骤如下:(1)先让小车受到大小相等.方向______的两个力的
(1)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要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需先让木块受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作用;
(2)钩码的个数相等,表示木块受到的拉力相等,根据图示的情况,还可以确定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所以木块将处于静止状态.
(3)把木块旋转使两边的拉力不在一条直线上,放开手后,观察到木块不会静止,而是转动到原来的位置.
(4)两个力要彼此平衡必须同时满足四个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并且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故答案为:(1)相反;(2)相等;(3)一条直线上;转动到原来的位置;(4)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并且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❾ 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该实验应用了力能使物体______的道理.图中AE表示______原
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的实验,应用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由题中的图可回知:图中AE表示橡皮筋原来的长答度,EE'表示 橡皮筋伸长的长度,通过比较a、c,可知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大小之和,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通过比较b、c两种情况,可知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大小之差,方向跟较大的那个力的方向相同.
故本题答案为:发生形变(改变形状),橡皮筋,橡皮筋伸长,a,c,之和,b,c,之差
❿ 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某小组设计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在探究力的大小对二力平衡的
(1)实验中使用定滑轮是为了改变力的方向.实验中改变砝码的质量,来改变F1和F2的大小.
(2)实验时发现,当F1稍大于F2时,木块依然能保持平衡状态,原因是木块和桌面之间的摩擦力的作用导致的;要避免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需要减小木块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力的作用,可以用小车代替木块,或用光滑的水平面代替桌面等.
(3)小木块受到的F1与F2大小相等,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小木块不能处于静止状态,要发生转动,可以探究二力平衡二力是否必须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故答案为:(1)改变力的方向;砝码的质量;(2)木块受到摩擦力的作用;用小车代替木块进行实验;(3)二力平衡时,这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