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氨气和二氧化氮反应是什么
氨气和二氧化氮反应是:
第一步,二氧化氮与氨气发生归中反应,反应式为:8NH3+6NO2=7N2+12H2O。
第二步,二氧化氮与生成物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式为:3NO2+H2O=2HNO3+NO。
第三步,氨气与生成物硝酸发生化合反应,反应式为:NH3+HNO3=NH4NO3。
综上所述,总反应式为:32NH3+42NO2=24NH4NO3+7N2+12NO。
氨气制备方法:
工业制氨绝大部分是在高压、高温和催化剂存在下由氮气和氢气合成制得。氮气主要来源于空气;氢气主要来源于含氢和一氧化碳的合成气(纯氢也来源于水的电解)。
由氮气和氢气组成的混合气即为合成氨原料气。从燃料化工来的原料气含有硫化合物和碳的氧化物,它们对于合成氨的催化剂是有毒物质,在氨合成前要经过净化处理。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氨气
『贰』 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与氨气的反应条件 具体催化剂分别是什么
氨气与二氧化氮:NH4+NO2=N2+2H2O
6NO2+8NH3=7N2+12H2O
氨气与一氧化氮:4NH3+6NO==5N2+6H2O反应要在高温下,还要有催化剂的条件才能进行
氨气与二氧化氮一氧化氮:NO2+2NH3+NO=2N2+3H2O
『叁』 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与氨气的反应条件 具体催化剂分别是什么
氨气与二氧化氮:NH4+NO2=N2+2H2O 6NO2+8NH3=7N2+12H2O
氨气与一氧化氮:4NH3+6NO==5N2+6H2O反应要在高温下,还要有催化剂的条件才能进行
氨气与 二氧化氮一氧化氮:NO2+2NH3+NO=2N2+3H2O
氨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一氧化氮是氨的重要性质之一, 但现行化学教材没有给出具 体的实验方法。
『肆』 氨气与二氧化氮反应
这就是工业上脱硝的原理。
反应方程式如图所示:
『伍』 氨气与二氧化氮反应产生的现象
该反应为归中反应,所以不能生产一氧化氮,反应式为8
NH3
+
6
NO2
=
7
N2
+
12
H2O
归中反应是指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结果是两种价态只能相互靠近或最多达到相同的价态,而决不会出现高价态变低、低价态变高的交叉现象。
『陆』 课本二氧化氨扩散实验说明
(1)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如果把二氧化氮气体放到上方的话,由于自身密度大的缘故,二氧化氮分子也会下沉到下方的空气瓶子中去,就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因此要把密度小的空气瓶子放到上方,把二氧化氮放在下方.
(2)抽掉玻璃板后,可看到两种气体逐渐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均匀,这是分子运动的结果,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并且分子间有间隙.
故答案为:防止物体所受重力对实验造成影响;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有间隙.
『柒』 二氧化氮与氨气的反应
第一步,二氧化氮与氨气发生归中反应,反应式为8NH3+6NO2=7N2+12H2O。
第二步,二氧化氮与生成物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式为3NO2+H2O=2HNO3+NO。
第三步,氨气与生成物硝酸发生化合反应,反应式为NH3+HNO3=NH4NO3。
综上所述,总反应式为32NH3+42NO2=24NH4NO3+7N2+12NO。
『捌』 验证氨气和二氧化氮的反应时,为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应向反应装置中加装的试剂是
该反应为归中反应,所以不能生产一氧化氮,反应式为8 NH3 + 6 NO2 = 7 N2 + 12 H2O 归中反应是指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结果是两种价态只能相互靠近或最多达到相同的价态,而决不会出现高价态变低、低价态变高的交叉现象。
『玖』 氨气和二氧化氮反应是什么
氨气与二氧化氮:NH4+NO2=N2+2H2O,6NO2+8NH3=7N2+12H2O。一般低温时可与氨气作用生成硝酸铵和二氧化氮,所以二氧化氮与氨气的条件是需要低温反应。
第一步,二氧化氮与氨气发生归中反应,反应式为8NH3+6NO2=7N2+12H2O。
第二步,二氧化氮与生成物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式为3NO2+H2O=2HNO3+NO。
第三步,氨气与生成物硝酸发生化合反应,反应式为NH3+HNO3=NH4NO3。
综上所述,总反应式为32NH3+42NO2=24NH4NO3+7N2+12NO。
二氧化氮(NO₂)是一种棕红色、高度活性的气态物质,又称过氧化氮。二氧化氮在臭氧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人为产生的二氧化氮主要来自高温燃烧过程的释放,比如机动车尾气、锅炉废气的排放等。
氨气是无色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气味。密度0.7710,相对密度0.5971(空气=1.00),易被液化成无色的液体,在常温下加压即可使其液化(临界温度132.4℃,临界压力11.2兆帕,即112.2大气压)。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二氧化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