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国专利号查询ZL2006201035812
申请号: 200620103581 申请日: 2006/05/15
公开号: 公告号: 2889725
授权日: 2007-4-18 授权公告日: 2007-4-18
专利类别: 新型 国别省市代码: 33[中国|浙江]
代理机构代码: [对照表] 代理人:
发明名称: 立式平压平型自动烫金模切机
国际分类号: B41M 5/26;B65H 3/08;B65H 29/24
范畴分类号: 29B
发明人: 胡立仁
申请人: 胡 立 仁
申请人地址: 浙江省临海市白云路16号新华印刷机械厂
邮编: 317000
文摘:
一种立式平压平型自动烫金模切机,主要包括立式平压平型半自动模切机或半自动烫金机或半自动烫金模切两用机主机,它是在主机的右侧设有副机,主机的动力通过机械传动方式与副机相连,副机主要由送纸装置、收纸装置、配气装置、堆纸台、纸台升降装置、副机机架组成,整体呈框形,送纸装置和收纸装置分置在副机机架前后墙板上,配气装置位于框形中间的下部以气管与送纸装置和收纸装置连接,堆纸台位于配气装置之上,纸台升降装置位于堆纸台之上。具有结构紧凑,运行稳定好,传送印张可靠的特点。
主权利要求:
一种立式平压平型自动烫金模切机,主要包括立式平压平型半自动模切机或半自动烫金机或烫金模切两用机主机,其特征是:在主机的右侧设有副机,主机的动力通过机械传动方式与副机相连。
B. 平压模切机原理图
平压平模切机的工作原理就是:通过上下冲压的方式把提前根据产品图纸开好的产品模型冲压成指定的形状,整个模切机的操作流程是通过由安川的伺服电机拉料带动自动送料机送料,穿过送料可以完成覆膜的一些动作,穿过模切机的模座冲型,排掉边框的废料,出来切成片可以完成全部的一些过程。平压平模切机相对于其它模切设备具有操作方便、维修方便、容易更换模切压痕版、适合不同克重的材料、模切精确的优点,所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至于它的原理图,在很多模切网站上可以找到,因为它的结构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
C. 半自动模切机原理
半自动模切机原理,具体如下:
半自动平压平模切机是印刷、包装行业回压制纸盒、答纸箱等纸制品的专用设备。它可对各种规格的纸板、厚度在4 mm以下的瓦楞纸板,以及各种高级精细的印刷品进行压痕、切线、压凹凸。经过压痕、切线的纸板,用手工或机械沿切线处去掉边料后,沿压出的压痕可折叠成各种纸盒、纸箱,或制成凹凸的商标。
它的工艺动作主要有两个:一是将纸板走纸到位,二是进行冲压模切。
模切机运动简图如下。
D.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题目:平压模切机设计机构综合
我给你发过去了
E. 自动模切机显示油压不足是怎么回事
油压不足是压滤机常见故障,主要表现为压紧工作时油压上不去,压滤板无法压紧。造成原因有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点:
1、液压系统外泄漏
对有漏油的地方进行处理,主要在一些密封面上,如油管接头密封损坏漏
油,溢流阀、电磁换向阀、液控单向阀与油路集成密封平面泄漏,油缸活塞杆处外泄漏等,此故障的判断与处理较为简单直观;
2、油温过高
操作过于频繁或油泵长时间运行等均会使油温过高,而油温过高会使油质变稀,油压上不去;
3、油位不够
由于自动保压压滤机液压系统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一些密封处不可避免地会渗油,同时压滤机使用一段时间后,液压油也会少量自然蒸发流失,这些都导致油箱油位下降,当油位过低时,油泵将打不上,需补充液压油;
4、溢流阀失灵
液压系统油压不足的故障,50%以上是溢流阀失灵引起的。如果把溢流阀压力调整到最大仍不能满足压滤机压力要求,就应考虑溢流阀是否发生故障。判断溢流阀故障最有效的方法是替换法,换上同型号的溢流阀试用,如换后压力能达到要求,基本上可判断为溢流阀故障。
5、油缸内密封漏油
由于油缸内密封漏油外部看不到,故判断油缸内的密封圈是否磨损或损坏较为困难和复杂,判断方法是先使油缸作压紧动作,直到油缸不再前进,油缸压力不再升高,保持压紧动作,将回油管从油缸接头处拆开,如果油缸上的回油管接头处液压油不停流出,由于此时活塞已停止前进,故可以判断活塞密封已损坏,应进行更换。
6、电磁换向阀故障
可从油缸处拆开进出油管并使电磁换向阀作压紧和松开动作检查内泄漏情况。如果内泄漏过大,用煤油清洗或更换密封部件。有时较小的内泄漏不足以影响油压,但会使油缸进退速度变慢。换向阀的推杆因长期撞击,磨损变短,或衔铁与推杆接触点磨损,使阀芯换向行程不足,引起油腔开口变小,通过流量减小,也会使油缸进退速度变慢。
F. 平压平模切机的技术参数
半自动平压平模切机技术参数(叼牙式) 参数名称 RFMQ1500参数规格(mm) RFMQ1620参数规格(mm) 最大输纸尺寸 1500*1100 1650*1210 最小输纸尺寸 650*600 650*550 最大模切尺寸 1490*1090 1620*1190 最小模切尺寸 300t 300t 可加工纸板厚度 瓦楞纸板≤9 瓦楞纸板≤9 模切精度 ±0.5 ±0.5 机械最高速度 4000 sh 4000 sh 堆纸高度 1300 1310 收纸高度 1100 1150 输纸高度 1450 1470 压力调节范围 ±1 ±1 最小前废边尺寸 ≥8 ≥8 最大木模板尺寸 1510*1130 1646*1220 总功率 20.5kw 20.5kw 设备外形尺寸 4500*2300*2200 6620*5330*2550 整机重量 18t 21t
G.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生毕业设计课题
数控专业-模型车轮
我
帮您的。
H. 帮助:急找平压模切机的机构简图
公司专业生产YH1450型半自动模切压痕机、YH1060系列全自动模切压痕机等高端机型,同时为各种印刷后道机械制造厂家加工制作飞达输纸系统、气动离合刹车器、定位扭力限制器等核心设备部件。本公司研发生产出最新型YH1450型半自动模切压痕机是在吸收和借鉴国内外众多同类产品的基础上,研发生产出的最实用、效益最高的新一代产品,真正突现出效率和效益相结合的顾客需求,为广大客户提供了一个真正人性化的模切机械,大大缓解工作压力。
1450技术参数:
最大纸张尺寸 最小纸张尺寸 纸张材料 瓦楞纸 模切压力
1450×1060mm 550×500mm 板纸(200-2000mm2) 8mm 250N/cm2
模切精度 模切速度 外形尺寸 整机重量 整机功率
±0.25mm 4000次/小时 4200×2300×2200mm 16T 13.5Kw
给纸纸堆最大高度 收纸纸堆最大高度
1400mm(距地面) 1200mm(距地面)
1060技术参数:
纸质材料 纸张、板纸 100g/m2-2000g/m2 瓦楞纸 最厚<5mm
纸张尺寸 最大Max 1060×760mm 最小 450×360mm
模切尺寸 无叼口横切 1060×760mm
最大模切压力 250N/cm2 最高机械速度 8000次/小时
外形尺寸 4800×2700×2010mm(不带脚踏板) 总功率 16KW
总重量 16T 使用环境(通风、不潮湿) 10℃-25℃
远恒全体员工竭诚欢迎各界朋友来人、来电、来函或电子邮件与我们洽谈,我们将与您忠诚合作,共创辉煌未来!
电 话:+86-0315-5051196
传 真:+86-0315-6190038
网址:http://www.yhyj.com.cn
电子邮件: [email protected]
地 址:河北省玉田县经济技术开发区昌盛大街
邮 编:064100
I.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图书信息5
作 译 者:李瑞琴 出版时间:2010-06
千 字 数:378
版 次:1-01
页 数:236
开 本:16(185*260)
印 次:1-01
I S B N :9787121108808
定价:¥35.0 第1篇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部分 (1)
第1章 绪论 (1)
1.1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1)
1.1.1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 (1)
1.1.2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意义 (2)
1.2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内容和方法 (2)
1.3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的编写 (3)
1.3.1 课程设计说明书的内容 (3)
1.3.2 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的有关要求 (4)
第2章 机械运动方案设计的一般过程 (5)
2.1 机械设计的内容和步骤 (5)
2.1.1 设计的基本概念 (5)
2.1.2 机械设计的一般过程 (5)
2.2 机械运动方案的设计理论与方法 (7)
2.3 机械运动方案设计的步骤 (8)
第3章 机械运动系统的协调设计 (11)
3.1 机械运动系统协调设计的要求 (11)
3.2 机械运动循环图的类型 (12)
3.3 机械运动循环图的设计步骤和方法 (14)
3.3.1 机械运动循环图的设计步骤 (14)
3.3.2 机械运动循环图的作用 (19)
3.4 机械运动循环图设计实例 (19)
3.4.1 实例1 (19)
3.4.2 实例2 (21)
3.4.3 实例3 (22)
第4章 机械传动系统的设计 (25)
4.1 机械传动系统方案设计过程 (25)
4.1.1 传动系统的作用及其设计过程 (25)
4.1.2 传动的类型及特点 (25)
4.1.3 机械传动类型的选择原则 (27)
4.2 原动机的类型和选择 (28)
4.2.1 原动机的类型和特点 (28)
4.2.2 原动机的选择 (30)
4.3 传动链的方案设计 (31)
4.3.1 传动路线的选择 (31)
4.3.2 传动链中机构的布置 (33)
4.3.3 各级传动比的分配原则 (33)
4.4 机械传动系统的特性和参数计算 (35)
4.5 机械传动系统方案设计实例 (37)
4.5.1 蜂窝煤成型机传动系统的设计 (37)
4.5.2 肥皂压花机传动系统的设计 (40)
第5章 执行机构系统的创新设计 (43)
5.1 机架变换法 (43)
5.1.1 低副机构的机架变换 (43)
5.1.2 高副机构的机架变换 (44)
5.2 构件形状变异 (45)
5.2.1 避免构件之间的运动干涉 (45)
5.2.2 满足特定的工作要求 (46)
5.3 运动副形状变异 (48)
5.3.1 转动副的变异设计 (48)
5.3.2 移动副的变异设计 (49)
5.3.3 球面副的变异设计 (49)
5.4 运动副的等效代换 (50)
5.4.1 高副与低副的等效代换 (50)
5.4.2 滑动摩擦副与滚动副的等效代换 (51)
第6章 机械运动方案的评价 (52)
6.1 机械运动方案的评价体系 (52)
6.1.1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原则 (52)
6.1.2 机构系统的评价指标 (53)
6.2 机械运动方案的评价方法 (56)
6.2.1 评分法 (56)
6.2.2 系统工程评价法 (58)
6.2.3 模糊综合评价法 (60)
6.3 评价结果的处理 (60)
6.4 机械运动方案评价方法应用实例 (61)
第2篇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资料部分 (65)
第7章 连续转动机构 (65)
7.1 定传动比匀速转动机构 (65)
7.1.1 连杆机构 (65)
7.1.2 齿轮机构 (67)
7.1.3 摩擦传动机构 (69)
7.1.4 带传动机构和链传动机构 (72)
7.2 变传动比匀速转动机构 (72)
7.2.1 有级变速机构 (72)
7.2.2 无级变速机构 (74)
7.3 非匀速转动机构 (77)
7.3.1 连杆机构 (77)
7.3.2 非圆齿轮机构 (78)
7.3.3 组合机构 (81)
第8章 往复运动机构 (83)
8.1 往复移动机构 (83)
8.1.1 一般往复移动机构 (83)
8.1.2 有急回特性的往复移动机构 (85)
8.1.3 有增力特性的往复移动机构 (87)
8.2 往复摆动机构 (89)
8.2.1 一般往复摆动机构 (89)
8.2.2 有急回特性的往复摆动机构 (91)
第9章 间歇运动机构和换向机构 (95)
9.1 间歇转动机构 (95)
9.1.1 凸轮控制的间歇运动机构 (95)
9.1.2 槽轮组合机构与棘轮组合机构 (96)
9.2 间歇摆动机构 (97)
9.2.1 单侧停歇的摆动机构 (98)
9.2.2 双侧停歇的摆动机构 (99)
9.2.3 中途停歇的摆动机构 (101)
9.3 间歇移动机构 (101)
9.3.1 单侧停歇的移动机构 (102)
9.3.2 双侧停歇的移动机构 (103)
9.3.3 中途停歇的移动机构 (103)
9.3.4 单向停歇的移动机构 (104)
9.4 换向机构 (105)
9.4.1 周期性换向机构 (105)
9.4.2 非周期性换向机构 (106)
第10章 行程增大机构和可调机构 (109)
10.1 行程增大机构 (109)
10.1.1 利用齿轮的行程增大机构 (109)
10.1.2 利用连杆的行程增大机构 (112)
10.1.3 利用凸轮的行程增大机构 (114)
10.2 可调机构 (116)
10.2.1 可调连杆机构 (116)
10.2.2 可调凸轮机构 (119)
第11章 差动机构和液气动机构 (121)
11.1 差动机构 (121)
11.1.1 差动连杆机构 (121)
11.1.2 差动齿轮机构 (122)
11.1.3 差动螺旋机构 (123)
11.1.4 差动滑轮机构 (126)
11.1.5 组合机构 (126)
11.2 液气动连杆机构 (128)
11.2.1 液气动连杆机构位置参数的计算 (128)
11.2.2 液气动连杆机构运动参数和动力参数的计算
(129)
11.2.3 液气动连杆机构基本参数的选择 (130)
11.2.4 液气动连杆机构设计 (130)
11.2.5 液气动连杆机构应用实例 (133)
第12章 实现预期轨迹和预期位置的机构 (136)
12.1 实现预期轨迹的机构 (136)
12.1.1 实现直线轨迹的机构 (136)
12.1.2 实现工艺曲线轨迹的机构 (138)
12.1.3 实现特殊曲线的机构 (141)
12.2 实现预期位置的机构 (142)
第13章 机构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145)
13.1 计算机辅助四连杆机构设计 (145)
13.1.1 位移分析 (145)
13.1.2 速度分析 (147)
13.1.3 加速度分析 (148)
13.1.4 四连杆机构程序设计 (149)
13.2 计算机辅助曲柄滑块机构的设计 (152)
13.2.1 位移分析 (152)
13.2.2 速度分析 (153)
13.2.3 加速度分析 (154)
13.2.4 曲柄滑块机构的程序设计 (155)
13.3 计算机辅助函数生成机构设计 (157)
13.3.1 函数生成机构的设计 (157)
13.3.2 函数生成机构程序设计 (159)
13.4 计算机辅助凸轮机构设计 (163)
13.4.1 直动从动件凸轮机构设计 (163)
13.4.2 直动从动件凸轮机构的程序设计 (164)
第14章 平面机构的设计知识 (171)
14.1 凸轮基圆半径的确定 (171)
14.1.1 计算机辅助设计法确定凸轮基圆半径(171)
14.1.2 图解法确定凸轮基圆半径 (171)
14.2 齿轮变位系数的设计 (174)
14.2.1 变位系数的选择原则 (174)
14.2.2 变位系数的选择方法 (175)
14.3 渐开线齿轮啮合图的绘制 (176)
14.3.1 渐开线的画法 (176)
14.3.2 啮合图的绘制步骤 (177)
第3篇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题目部分 (180)
第15章 机构系统方案设计实例 (180)
15.1 粉料压片机设计 (180)
15.1.1 设计要求 (180)
15.1.2 压片机的功能分解和运动功能的拟订(180)
15.1.3 压片机运动循环图设计 (182)
15.1.4 压片机运动方案设计 (182)
15.2 电阻压帽机的设计 (185)
15.2.1 设计要求 (185)
15.2.2 功能分解 (186)
15.2.3 运动协调设计 (186)
15.2.4 机构选型和评价 (187)
15.3 平台印刷机设计 (187)
15.3.1 设计要求 (187)
15.3.2 功能分解 (188)
15.3.3 机构选型 (189)
15.3.4 机构组合 (191)
15.3.5 传动系统方案设计 (192)
15.3.6 运动协调设计 (192)
15.3.7 机构设计 (193)
15.4 半自动平压模切机设计 (194)
15.4.1 设计要求 (194)
15.4.2 运动方案设计 (194)
15.4.3 运动方案评价 (195)
15.4.4 传动系统的拟订 (196)
15.4.5 运动循环图的拟订 (197)
第16章 课程设计题目及要求 (199)
16.1 膏体自动灌装机设计 (199)
16.2 自动制钉机设计 (200)
16.3 自动洗瓶机设计 (201)
16.4 电动机转子嵌绝缘纸机设计 (202)
16.5 蜂窝煤成形机设计 (203)
16.6 糕点自动切片机设计 (204)
16.7 汽车风窗刮水器设计 (205)
16.8 书本打包机设计 (206)
16.9 三面切书自动机设计 (210)
16.10 巧克力糖自动包装机设计 (211)
16.11 肥皂压花机设计 (213)
16.12 螺钉头冷镦机设计 (214)
16.13 精压机冲压及送料机构系统设计 (214)
16.14 棉签卷棉机设计 (217)
16.15 步进输送机设计 (219)
16.16 步进板材冲孔机设计 (220)
附录 常用电动机规格 (222)
参考文献 (228)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和深化机械原理课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初步具有机械运动方案设计和分析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工程设计,特别是机构系统方案创新设计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
我国自从启动精品课程建设以来,已有多所院校的机械原理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和省级精品课程。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对于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这一实践环节也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从另一个角度出发,机械原理课程的研究对象及机构和机器的概念在不断拓展和发展,相应的机构学和机器人学等学科的前沿知识也在迅速发展和不断更新,特别是以机构和机器系统方案设计为对象的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及对设计方案的评价方法在不断发展与完善。教材中应体现学科的最新成果,特别是应体现现代机构学的前沿知识。本书正是为了适应这一需要而编写的。
参加本书编写的人员有李瑞琴(第1~6章,第13~16章,第8章和第10章)、乔峰丽(第11章)、苗鸿斌(第12章)、梅瑛(第7章)、薄瑞峰(第9章)。全书由李瑞琴教授担任主编,由乔峰丽副教授担任副主编。
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参阅了一些同类论著,在此特向其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得到了相关学者、老师、同学及编辑的热情关注和大力支持,在此也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J. 跪求..电机3000转配70皮带轮带17齿链轮再带15齿链轮等于多少转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设 计 题目:半自动平压模切机构设计
作 者:
学号:院 系:工程学院
班 级:06机械
指导教师
2008-7-16
目录
1. 设计主题。。。。。。。。。。。。。。。。。。。。。。1
2. 工艺过程及工作原理。。。。。。。。。。。。。。。。。1
3. 机构整体示意图。。。。。。。。。。。。。。。。。。。2
4. 设计方案。。。。。。。。。。。。。。。。。。。。。。4
5. 机构传动示意图。。。。。。。。。。。。。。。。。。。4
6. 设计原始数据的选用。。。。。。。。。。。。。。。。。5
7. 模切机构的最终方案及设计过程。。。。。。。。。。5---7
机构简图; MATLAB程序; ADMS模型
8. 所设计的模切机构各杆件的运动规律图。。。。。。。。8-10
9. 参考文献。。。。。。。。。。。。。。。。。。。。。10
半自动平压模切机构设计
一. 设计题目:设计半自动平压模切机构
二. 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
半自动平压模切机是包装印刷行业压制纸盒、纸箱等纸制品的专用设备。它可以对各种规格的纸板、厚度在4mm以下的瓦楞纸板,以及各种高精细的印刷品进行压痕、切线、压凹凸。经过压痕‘切线的纸板,用手工或机械去掉边料后,沿压出的压痕可以折叠成各种纸板、纸箱,或制成凹凸的商标。
压制工艺主要分为两部分,一为将纸走纸到位,二是对纸板进行冲压。走纸过程采用双链轮传动,链轮上有五个走纸横块。在运动过程中,主动链轮由间歇机构带动,使双链轮做同步的间歇运动。每次停歇时,链上的的一个走纸横块恰好走到主动轮下方的位置,工作台下的控制夹紧机构使横块上的夹紧机构张开,人将纸送入到夹紧机构中,夹紧片夹紧,机构继续运动,将纸板送入到具有固定上模和可动下模的冲压模切机构中,机构再次停歇,这时,在工作台下面的主动传动构件和下模一起向上运动,实现纸板的压痕,切线。压切完成之后,机构再次运动,实现运动循环。
三、机构示意
图1 半自动平压模切机示意图
图2模切机导轨链结构示意图
1.双列链传动 2、主动链轮 3、走纸横块 4、工作台面 5、固定上模 6、可动下模 7、纸板
四、机构方案的确定
根据半自动平压模机构的工作原理,把机器完成加工要求的动作分解为若干种基本运动。对本题进行机械运动方案设计是可考虑以下几种机构方案:
(1)实现下模往复移动的执行机构一般可采用具有增力特性的六杆冲压机构。具有省力功效和急回特性。
(2)传动机构可采用连续匀速运动的减速机构,有带传动与两级齿轮传动,带传动与行星系串联和行星轮系等。带传动可实现较远距离的传动。
(3)由于冲压模切机构只是在较短时间内承受很大的生产阻力,为了减小周期性的速度波动可选用较小容量的电机,并安装飞轮。
五、机构传动结构示意图
机器原理、功能分解说明 如上图所示 大链轮用皮带轮从与4同轴的带轮10传递动力。在这个过程中为了实现大链轮的间歇转动,采用特殊的齿轮11,传递动力到11(25齿的齿轮,只加工其中的五个齿)来带动大链轮。7、7`为模切机构,由下模7的往复运动来实现纸板的冲压模切要求,机构为六连杆,作连续运动,可以起到省力的作用,还具有急回特性。图中的模切机构,1和8为皮带轮。其中1安装在电动机主轴上,9为一个安装在电动机主轴上的飞轮;1和1`,2和2`,3和3`,分别都是共轴的。1,1`,2,2`,3,3`,4都为传动齿轮。
工作时,夹纸机构将操作者喂送的纸板7(图a)夹住,走纸机构将纸板送至模切位置停歇定位后,模切机构对纸板进行冲压模切;冲压模切的同时,夹纸机构又将下一块纸板夹住。最后,走纸机构将模切完的纸板送至某一位置(图中未画出),夹纸机构松开使纸板落到收纸台上,完成一个工作循环。这时,下一块纸板已被送至模切位置。在冲压,走纸的协调中,11,11`起了很大的作用。10,10`通过皮带传递与冲压机构相同的角速度到齿轮11的轴上,在间歇的带动11`转动,以实现走纸的间歇性。半自动平压模切机的工作台高1.2m,公用一台电动机,动作相互配合,运动协调。
六、原始数据
1)每小时压制纸板3000张。
2)上模固定,下模向上移动的行程长度H=40±0.5 mm,回程的平均速度为工作行程的平均速度的1.2 / 1.3倍。
3)工作台面离地面的距离约120 cm。
七、模切机构的冲压机构简图
注:设计时为保证省力和急回特性的要求,取最小压力角γ1=50;γ2=65;在计算过程中,假设杆AB=50mm,杆CE=100mm;
设AB=L1;BC=L2;CD=L3;AD=L4;?AD1C= theta0; ? C1DC2=theta1;
k=1.2;
theta=180*(k-1)/(k+1); theta =16.3636
CE=100;E1E2=40;
gamin=65*pi/180;
C1C2=sqrt(CE^2+(CE-E1E2)^2-2*CE*(CE-E1E2));
C1C2 =50.2;
四连杆ABCD的四个杆件之间的关系如下列方程组所示:
(L2+L1)^2+(L2-L1)^2-2*(L2+L1)(L2-L1)COS(theta)=C1C2^2
(L2-L1)^2=L3^2+L4^2-2*L3*L4*COS(theta1)
(L2+L1)^2=L3^2+L4^2-2*L3*L4*COS(theta1+theta0)
(L4-L1)^2=L2^2+L3^2-2*L2*L3*COA(gamin)
C1C2=2*L3*SIN(theta/2)
MATLAB 程序:
%平压模切机构设计
syms x1 x2 x3 x4 x5;
function f=qybg(xk);
k=1.2;
theta=180*(k-1)/(k+1);
yg=50;
c=50.2;
gamin=pi*65/180;
x=fsolve(qybg ;xk);
f1=(x1+yg)^2+(x1-yg)^2-2(x1+yg)*(x1-yg)*cos(theta)-c^2;
f2=x2^2+x3^2-2*x2*x3*cos(x5)-(x1-yg)^2;
f3=x2^2+x3^2-2*x2*x3*cos(x4+x5)-(x1+yg)^2;
f4=x1^2+x2^2-2*x1*x2*cos(gamin)-(x3-yg)^2;
f5=c-2*x2*sin(x4/2);
f=[f1 f2 f3 f4 f5];
%****************已知条件**************;
%形程速比系数 k=1.2;
%极位夹角 theta=16.632度;
%曲柄长度 yg=50.0mm;
%最小传动角 gamin=50.0度;
%摇杆两极限位置间的距离 c=50.2mm;
%****************计算结果**************
%连杆长度 x1=142.62mm;
%连架干长度 x2=152.95mm;
%机架长度 x3=212.5mm;
%摇杆两极限位置间的夹角 x4=18.90度
根据机构尺寸,用ADAMS绘制出机构的模型图,并进行速度加速度分析:
上图中红色线条为个杆件的运动轨迹。
八、模切机构中冲压机构中各构件的运动规律
各构件的质心的位移(position),速度(velcocity),加速度(acceleration)线图分别如下:
下图为构件2(摇杆)的运动规律线图:
下图为构件3(连杆)的运动线图
下图为构件4(连架杆)的运动规律线图:
下图为构件5的运动规律线图:
下图为构件6(滑块)的运动规律线图:
下图为冲头运动循环线图,由图可得该机构具有急回特性,满足设计要求: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设 计 题目:半自动平压模切机构设计
作 者:谭梅
学号:080242006037
院 系:工程学院
班 级:06机械
指导教师:常宗瑜
中国海洋大学
2008-7-16
目录
1. 设计主题。。。。。。。。。。。。。。。。。。。。。。1
2. 工艺过程及工作原理。。。。。。。。。。。。。。。。。1
3. 机构整体示意图。。。。。。。。。。。。。。。。。。。2
4. 设计方案。。。。。。。。。。。。。。。。。。。。。。4
5. 机构传动示意图。。。。。。。。。。。。。。。。。。。4
6. 设计原始数据的选用。。。。。。。。。。。。。。。。。5
7. 模切机构的最终方案及设计过程。。。。。。。。。。5---7
机构简图; MATLAB程序; ADMS模型
8. 所设计的模切机构各杆件的运动规律图。。。。。。。。8-10
9. 参考文献。。。。。。。。。。。。。。。。。。。。。10
半自动平压模切机构设计
一. 设计题目:设计半自动平压模切机构
二. 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
半自动平压模切机是包装印刷行业压制纸盒、纸箱等纸制品的专用设备。它可以对各种规格的纸板、厚度在4mm以下的瓦楞纸板,以及各种高精细的印刷品进行压痕、切线、压凹凸。经过压痕‘切线的纸板,用手工或机械去掉边料后,沿压出的压痕可以折叠成各种纸板、纸箱,或制成凹凸的商标。
压制工艺主要分为两部分,一为将纸走纸到位,二是对纸板进行冲压。走纸过程采用双链轮传动,链轮上有五个走纸横块。在运动过程中,主动链轮由间歇机构带动,使双链轮做同步的间歇运动。每次停歇时,链上的的一个走纸横块恰好走到主动轮下方的位置,工作台下的控制夹紧机构使横块上的夹紧机构张开,人将纸送入到夹紧机构中,夹紧片夹紧,机构继续运动,将纸板送入到具有固定上模和可动下模的冲压模切机构中,机构再次停歇,这时,在工作台下面的主动传动构件和下模一起向上运动,实现纸板的压痕,切线。压切完成之后,机构再次运动,实现运动循环。
三、机构示意
图1 半自动平压模切机示意图
图2模切机导轨链结构示意图
1.双列链传动 2、主动链轮 3、走纸横块 4、工作台面 5、固定上模 6、可动下模 7、纸板
四、机构方案的确定
根据半自动平压模机构的工作原理,把机器完成加工要求的动作分解为若干种基本运动。对本题进行机械运动方案设计是可考虑以下几种机构方案:
(1)实现下模往复移动的执行机构一般可采用具有增力特性的六杆冲压机构。具有省力功效和急回特性。
(2)传动机构可采用连续匀速运动的减速机构,有带传动与两级齿轮传动,带传动与行星系串联和行星轮系等。带传动可实现较远距离的传动。
(3)由于冲压模切机构只是在较短时间内承受很大的生产阻力,为了减小周期性的速度波动可选用较小容量的电机,并安装飞轮。
五、机构传动结构示意图
机器原理、功能分解说明 如上图所示 大链轮用皮带轮从与4同轴的带轮10传递动力。在这个过程中为了实现大链轮的间歇转动,采用特殊的齿轮11,传递动力到11(25齿的齿轮,只加工其中的五个齿)来带动大链轮。7、7`为模切机构,由下模7的往复运动来实现纸板的冲压模切要求,机构为六连杆,作连续运动,可以起到省力的作用,还具有急回特性。图中的模切机构,1和8为皮带轮。其中1安装在电动机主轴上,9为一个安装在电动机主轴上的飞轮;1和1`,2和2`,3和3`,分别都是共轴的。1,1`,2,2`,3,3`,4都为传动齿轮。
工作时,夹纸机构将操作者喂送的纸板7(图a)夹住,走纸机构将纸板送至模切位置停歇定位后,模切机构对纸板进行冲压模切;冲压模切的同时,夹纸机构又将下一块纸板夹住。最后,走纸机构将模切完的纸板送至某一位置(图中未画出),夹纸机构松开使纸板落到收纸台上,完成一个工作循环。这时,下一块纸板已被送至模切位置。在冲压,走纸的协调中,11,11`起了很大的作用。10,10`通过皮带传递与冲压机构相同的角速度到齿轮11的轴上,在间歇的带动11`转动,以实现走纸的间歇性。半自动平压模切机的工作台高1.2m,公用一台电动机,动作相互配合,运动协调。
六、原始数据
1)每小时压制纸板3000张。
2)上模固定,下模向上移动的行程长度H=40±0.5 mm,回程的平均速度为工作行程的平均速度的1.2 / 1.3倍。
3)工作台面离地面的距离约120 cm。
七、模切机构的冲压机构简图
注:设计时为保证省力和急回特性的要求,取最小压力角γ1=50;γ2=65;在计算过程中,假设杆AB=50mm,杆CE=100mm;
设AB=L1;BC=L2;CD=L3;AD=L4;?AD1C= theta0; ? C1DC2=theta1;
k=1.2;
theta=180*(k-1)/(k+1); theta =16.3636
CE=100;E1E2=40;
gamin=65*pi/180;
C1C2=sqrt(CE^2+(CE-E1E2)^2-2*CE*(CE-E1E2));
C1C2 =50.2;
四连杆ABCD的四个杆件之间的关系如下列方程组所示:
(L2+L1)^2+(L2-L1)^2-2*(L2+L1)(L2-L1)COS(theta)=C1C2^2
(L2-L1)^2=L3^2+L4^2-2*L3*L4*COS(theta1)
(L2+L1)^2=L3^2+L4^2-2*L3*L4*COS(theta1+theta0)
(L4-L1)^2=L2^2+L3^2-2*L2*L3*COA(gamin)
C1C2=2*L3*SIN(theta/2)
MATLAB 程序:
%平压模切机构设计
syms x1 x2 x3 x4 x5;
function f=qybg(xk);
k=1.2;
theta=180*(k-1)/(k+1);
yg=50;
c=50.2;
gamin=pi*65/180;
x=fsolve(qybg ;xk);
f1=(x1+yg)^2+(x1-yg)^2-2(x1+yg)*(x1-yg)*cos(theta)-c^2;
f2=x2^2+x3^2-2*x2*x3*cos(x5)-(x1-yg)^2;
f3=x2^2+x3^2-2*x2*x3*cos(x4+x5)-(x1+yg)^2;
f4=x1^2+x2^2-2*x1*x2*cos(gamin)-(x3-yg)^2;
f5=c-2*x2*sin(x4/2);
f=[f1 f2 f3 f4 f5];
%****************已知条件**************;
%形程速比系数 k=1.2;
%极位夹角 theta=16.632度;
%曲柄长度 yg=50.0mm;
%最小传动角 gamin=50.0度;
%摇杆两极限位置间的距离 c=50.2mm;
%****************计算结果**************
%连杆长度 x1=142.62mm;
%连架干长度 x2=152.95mm;
%机架长度 x3=212.5mm;
%摇杆两极限位置间的夹角 x4=18.90度
根据机构尺寸,用ADAMS绘制出机构的模型图,并进行速度加速度分析:
上图中红色线条为个杆件的运动轨迹。
八、模切机构中冲压机构中各构件的运动规律
各构件的质心的位移(position),速度(velcocity),加速度(acceleration)线图分别如下:
下图为构件2(摇杆)的运动规律线图:
下图为构件3(连杆)的运动线图
下图为构件4(连架杆)的运动规律线图:
下图为构件5的运动规律线图:
下图为构件6(滑块)的运动规律线图:
下图为冲头运动循环线图,由图可得该机构具有急回特性,满足设计要求:
九. 参考文献
1、东南大学机械学学科组 郑文纬,吴克坚 主编.《机械原理》(第七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师忠秀,王继荣 主编.《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3、裘建新主编.《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张志涌等编著.《精通MATLAB》6.5版.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
九. 参考文献
1、东南大学机械学学科组 郑文纬,吴克坚 主编.《机械原理》(第七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师忠秀,王继荣 主编.《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3、裘建新主编.《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张志涌等编著.《精通MATLAB》6.5版.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