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发动机涡轮附件传动装置

发动机涡轮附件传动装置

发布时间:2022-10-06 01:19:25

① 汽车发动机附件有哪些

(1)滤清器。滤清器位于发动机进气系统中,它是由一个或几个清洁空气的过滤器部件组成的总成。其主要作用是滤除将要进入气缸的空气中有害杂质,以减少气缸、活塞、活塞环、气门及气门座的早期磨损。

(2)活塞环。活塞环是用于崁入活塞槽沟内部的金属环,活塞环是一种具有较大向外扩张变形的金属弹性环,它被装配到剖面与其相应的环形槽内。

(3)油封。油封是用来封油的机械元件,它将传动部件中需要润滑的部件与出力部件隔离,不至于让润滑油渗漏。

(4)节气门体。气门体是控制发动机吸气多少的一个阀门。是一个圆形的钢片,中间有一根轴,和油门拉线连接,并由油门拉线控制。

(5)增压器。提高进入汽缸的可燃混合气或空气压力的装置。

(6)自动波箱。自动变速器的汽车,能根据路面状况自动变速变矩,驾驶者可以全神贯地注视路面交通而不会被换档搞得手忙脚乱。

(7)汽油泵。汽油泵的作用是把汽油从油箱中吸出,并经管路和汽油滤清器压送到化油器的浮子室内。

(8)连杆。连杆机构中两端分别与主动和从动构件铰接以传递运动和力的杆件。

(9)电喷。电喷发动机都有冷起动加浓、自动冷车快怠速功能,能保证发动机不论在冷车或热车状态下顺利起动。

② 汽车机械式传动系由哪些装置组成各起何作用

1)由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驱动桥(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所组成。
2)各装置的作用:
离合器:它可以切断或接合发动机动力传递,起到下述三个作用1)保证汽车平稳起步;2)保证换挡时工作平顺;3)防止传动系过载。
变速器由变速传动机构和操纵机构所组成。作用:
改变传动比,扩大驱动轮转矩和转速的变化范围,以适应经常变化的行驶条件,并使发动机在有利(功率较高而耗油率较低)的工况下工作
在发动机旋转方向不变的前提下,使汽车能倒退行驶
利用空挡,中断动力传递,以使发动机能够起动、怠速,并便于变速器换挡或进行动力输出。
万向传动装置由十字轴、万向节和传动轴组成。作用:变夹角传递动力,即传递轴线相交但相互位置经常变化的两轴之间的动力。
驱动桥:由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等组成。
主减速器的作用:降速增扭;改变动力传递方向(动力由纵向传来,通过主减速器,横向传给驱动轮)。
差速器的作用:使左右两驱动轮产生不同的转速,便于汽车转弯或在不平的路面上行驶。
半轴的作用:在差速器与驱动轮之间传递扭短

③ 涡喷6十大附件的原理及作用

涡轮喷气发动机应用喷气推进避免了火箭和冲压喷气发动机固有的弱点。因为采用了涡轮驱动的压气机,所以在低速时发动机也有足够的压力来产生强大的推力。涡轮喷气发动机按照“工作循环”工作。它从大气中吸进空气,经压缩和加热这一过程之后,得到能量和动量的空气以高达2000英尺/秒(610米/秒)或者大约1400英里/小时(2253公里/小时)的速度从推进喷管中排出。在高速喷气流喷出发动机时,同时带动压气机和涡轮继续旋转,维持“工作循环”。涡轮发动机的机械布局比较简单,因为它只包含两个主要旋转部分,即压气机和涡轮,还有一个或者若干个燃烧室。然而,并非这种发动机的所有方面都具有这种简单性,因为热力和气动力问题是比较复杂的。这些问题是由燃烧室和涡轮的高工作温度、通过压气机和涡轮叶片而不断变化着的气流、以及排出燃气并形成推进喷气流的排气系统的设计工作造成的。
发动机的推进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飞行速度。当飞机速度低于大约450英里/小时(724公里/小时)时,纯喷气发动机的效率低于螺旋桨型发动机的效率,由于螺旋桨的高叶尖速度造成的气流扰动,在350英里/小时(563公里/小时)以上时螺旋桨效率迅速降低。因而,纯涡轮喷气发动机最适合较高的飞行速度。这些特性使得一些中等速度飞行的飞机不用纯涡轮喷气装置而采用螺旋桨和燃气涡轮发动机的组合 -- 涡轮螺旋桨式发动机。
推进效率
在马赫数 Ma<0.6 的速度下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效率最高。而当速度提高到马赫数 0.6-0.9 时,螺旋桨/涡轮组合的优越性在一定程度上被内外涵发动机、涵道风扇发动机和桨扇发动机所取代。这些发动机的排气比纯喷气的涡轮喷气发动机的排气流量大而喷气速度低,因而,其推进效率与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相当,超过了纯喷气发动机的推进效率。在亚音速(Ma<1.0)条件下,涡轮喷气发动机的推进效率最低。当飞机飞行速度超过音速后(Ma>1.0),涡扇发动机由于迎风面积过大从而推进效率开始降低;与此相反,涡轮喷气发动机的推进效率则迅速提升,即使在马赫数 2.5-3.0 范围下,涡轮喷气发动机的推进效率仍然可以达到 90%,正因为如此,与三代机普遍使用的涵道比为0.5-0.8的中等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相比,F-22使用的F-119涡扇发动机把涵道比降回到0.29,为的就是能够实现(Ma1.4)的超音速巡航。
每种发动机都有它们最佳使用的飞行包线-(由速度x/高度y构成的xy坐标系),并不是说涡扇发动机一定比涡喷发动机省油,在超音速时,同样开加力燃烧室的涡扇发动机比涡喷发动机耗油率还高。
可调进气道
涡轮冲压喷气发动机将涡轮喷气发动机(它常用于马赫数低于3的各种速度)与冲压喷气发动机结合起来,在高马赫数时具有良好的性能。这种发动机的周围是一涵道,前部具有可调进气道,后部是带可调喷口的加力喷管。起飞和加速、以及马赫数3以下的飞行状态下,发动机用常规的涡轮喷气式发动机的工作方式;当飞机加速到马赫数3以上时,其涡轮喷气机构被关闭,气道空气借助于导向叶片绕过压气机,直接流入加力喷管,此时该加力喷管成为冲压喷气发动机的燃烧室。这种发动机适合要求高速飞行并且维持高马赫数巡航状态的飞机,在这些状态下,该发动机是以冲压喷气发动机方式工作的。
涡轮火箭发动机
涡轮/火箭发动机与涡轮/冲压喷气发动机的结构相似,一个重要的差异在于它自备燃烧用的氧。这种发动机有一多级涡轮驱动的低压压气机,而驱动涡轮的功率是在火箭型燃烧室中燃烧燃料和液氧产生的。因为燃气温度可高达3500度,在燃气进入涡轮前,需要用额外的燃油喷入燃烧室以供冷却。然后这种富油混合气(燃气)用压气机流来的空气稀释,残余的燃油在常规加力系统中燃烧。虽然这种发动机比涡轮/冲压喷气发动机小且轻,但是,其油耗更高。这种趋势使它比较适合截击机或者航天器的发射载机。这些飞机要求具有高空高速性能,通常需要有很高的加速性能而无须长的续航时间。
工作原理编辑本段
现代涡轮喷气发动机的结构由进气道、压气机、燃烧室、涡轮和尾喷管组成,战斗机的涡轮和尾喷管间还有加力燃烧室。涡轮喷气发动机仍属于热机的一种,就必须遵循热机的做功原则:在高压下输入能量,低压下释放能量。因此,从产生输出能量的原理上讲,喷气式发动机和活塞式发动机是相同的,都需要有进气、加压、燃烧和排气这四个阶段,不同的是,在活塞式发动机中这4个阶段是分时依次进行的,但在喷气发动机中则是连续进行的,气体依次流经喷气发动机的各个部分,就对应着活塞式发动机的四个工作位置。
空气首先进入的是发动机的进气道,当飞机飞行时,可以看作气流以飞行速度流向发动机,由于飞机飞行的速度是变化的,而压气机适应的来流速度是有一定的范围的,因而进气道的功能就是通过可调管道,将来流调整为合适的速度。在超音速飞行时,在进气道前和进气道内气流速度减至亚音速,此时气流的滞止可使压力升高十几倍甚至几十倍,大大超过压气机中的压力提高倍数,因而产生了单靠速度冲压,不需压气机的冲压喷气发动机。
进气道后的压气机是专门用来提高气流的压力的,空气流过压气机时,压气机工作叶片对气流做功,使气流的压力,温度升高。在亚音速时,压气机是气流增压的主要部件。
从燃烧室流出的高温高压燃气,流过同压气机装在同一条轴上的涡轮。燃气的部分内能在涡轮中膨胀转化为机械能,带动压气机旋转,在涡轮喷气发动机中,平衡状态下气流在涡轮中膨胀所做的功等于压气机压缩空气所消耗的功以及传动附件克服摩擦所需的功。经过燃烧后,涡轮前的燃气能量大大增加,因而在涡轮中的膨胀比远大于压气机中的压缩比,涡轮出口处的压力和温度都比压气机进口高很多,发动机的推力就是这一部分燃气的能量而来的。
从涡轮中流出的高温高压燃气,在尾喷管中继续膨胀,以高速沿发动机轴向从喷口向后排出。这一速度比气流进入发动机的速度大得多,使发动机获得了反作用的推力。
一般来讲,当气流从燃烧室出来时的温度越高,输入的能量就越大,发动机的推力也就越大。但是,由于涡轮材料等的限制,只能达到1650K左右,现代战斗机有时需要短时间增加推力,就在涡轮后再加上一个加力燃烧室喷入燃油,让未充分燃烧的燃气与喷入的燃油混合再次燃烧,由于加力燃烧室内无旋转部件,温度可达2000K,可使发动机的推力增加至1.5倍左右。其缺点就是油耗急剧加大,同时过高的温度也影响发动机的寿命,因此发动机开加力一般是有时限的,低空不过十几秒,多用于起飞或战斗时,在高空则可开较长的时间。
发展历史编辑本段
战争需要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所有的飞机都采用活塞式发动机作为飞机的动力,这种发动机本身并不能产生向前的动力,而是需要驱动一副螺旋桨,使螺旋桨在空气中旋转,以此推动飞机前进。这种活塞式发动机+螺旋桨的组合一直是飞机固定的推进模式,很少有人提出过质疑。
到了三十年代末,尤其是在二战中,由于战争的需要,飞机的性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飞行速度达到700-800公里每小时,高度达到了10000米以上,但人们突然发现,螺旋桨飞机似乎达到了极限,尽管工程师们将发动机的功率越提越高,从1000千瓦,到2000千瓦甚至3000千瓦,但飞机的速度仍没有明显的提高,发动机明显感到“有劲使不上”。
关键问题
问题就出在螺旋桨上,当飞机的速度达到800公里每小时,由于螺旋桨始终在高速旋转,桨尖部分实际上已接近了音速,这种跨音速流场的直接后果就是螺旋桨的效率急剧下降,推力下降,同时,由于螺旋桨的迎风面积较大,带来的阻力也较大,而且,随着飞行高度的上升,大气变稀薄,活塞式发动机的功率也会急剧下降。这几个因素合在一起,决定了活塞式发动机+螺旋桨的推进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要想进一步提高飞行性能,必须采用全新的推进模式,喷气发动机应运而生。
喷气推进的原理大家并不陌生,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在物体上的力都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喷气发动机在工作时,从前端吸入大量的空气,燃烧后高速喷出,在此过程中,发动机向气体施加力,使之向后加速,气体也给发动机一个反作用力,推动飞机前进。事实上,这一原理很早就被应用于实践中,我们玩过的爆竹,就是依靠尾部喷出火药气体的反作用力飞上天空的。
突破
早在1913年,法国工程师雷恩.洛兰就获得了一项喷气发动机的专利。这是一种冲压式喷气发动机,在当时的低速下根本无法工作,而且也缺乏所需的高温耐热材料。1930年,弗兰克.惠特尔取得了他使用燃气涡轮发动机的第一个专利,但直到11年后,他的发动机才完成其首次飞行,惠特尔的这种发动机形成了现代涡轮喷气发动机的基础。
进步
随着航空燃气涡轮技术的进步,人们在涡轮喷气发动机的基础上,又发展了多种喷气发动机,如根据增压技术的不同,有冲压发动机和脉动发动机;根据能量输出的不同,有涡轮风扇发动机、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涡轮轴发动机和螺桨风扇发动机等。
喷气发动机尽管在低速时油耗要大于活塞式发动机,但其优异的高速性能使其迅速取代了后者,成为航空发动机的主流。
相关结构编辑本段
进气道
轴流式涡喷发动机的主要结构如图,空气首先进入进气道,因为飞机飞行的状态是变化的,进气道需要保证空气最后能顺利的进入下一结构:压气机(compressor,或压缩机)。进气道的主要作用就是将空气在进入压气机之前调整到发动机能正常运转的状态。在超音速飞行时,机头与进气道口都会产生激波(shockwave,又称震波),空气经过激波压力会升高,因此进气道能起到一定的预压缩作用,但是激波位置不适当将造成局部压力的不均匀,甚至有可能损坏压气机。所以一般超音速飞机的进气道口都有一个激波调节锥,根据空速的情况调节激波的位置。
两侧进气或机腹进气的飞机由于进气道紧贴机身,会受到机身附面层(boundary layer,或边界层)的影响,还会附带一个附面层调节装置。所谓附面层是指紧贴机身表面流动的一层空气,其流速远低于周围空气,但其静压比周围高,形成压力梯度。因为其能量低,不适于进入发动机而需要排除。当飞机有一定迎角(angle of attack,AOA,或称攻角)时由于压力梯度的变化,在压力梯度加大的部分(如背风面)将发生附面层分离的现象,即本来紧贴机身的附面层在某一点突然脱离,形成湍流。湍流是相对层流来说的,简单说就是运动不规则的流体,严格的说所有的流动都是湍流。湍流的发生机理、过程的模型化都不太清楚。但是不是说湍流不好,在发动机中很多地方例如在燃烧过程就要充分利用湍流。
压气机
压气机由定子(stator)页片与转子(rotor)页片交错组成,一对定子页片与转子页片称为一级,定子固定在发动机框架上,转子由转子轴与涡轮相连。现役涡喷发动机一般为8-12级压气机。级数越多越往后压力越大,当战斗机突然做高g机动时,流入压气机前级的空气压力骤降,而后级压力很高,此时会出现后级高压空气反向膨胀,发动机工作极不稳定的状况,工程上称为“喘振”,这是发动机最致命的事故,很有可能造成停车甚至结构毁坏。防止“喘振”发生有几种办法。经验表明喘振多发生在压气机的5,6级间,在次区间设置放气环,以使压力出现异常时及时泄压可避免喘振的发生。或者将转子轴做成两层同心空筒,分别连接前级低压压气机与涡轮,后级高压压气机与另一组涡轮,两套转子组互相独立,在压力异常时自动调节转速,也可避免喘振。
燃烧室与涡轮
空气经过压气机压缩后进入燃烧室与煤油混合燃烧,膨胀做功;紧接着流过涡轮,推动涡轮高速转动。因为涡轮与压气机转子连在一根轴上,所以压气机与涡轮的转速是一样的。最后高温高速燃气经过喷管喷出,以反作用力提供动力。燃烧室最初形式是几个围绕转子轴环状并列的圆筒小燃烧室,每个筒都不是密封的,而是在适当的地方开有孔,所以整个燃烧室是连通的,后来发展到环形燃烧室,结构紧凑,但是整个流体环境不如筒状燃烧室,还有结合二者优点的组合型燃烧室。
涡轮始终工作在极端条件下,对其材料、制造工艺有着极其苛刻的要求。多采用粉末冶金的空心页片,整体铸造,即所有页片与页盘一次铸造成型。相比起早期每个页片与页盘都分体铸造,再用榫接起来,省去了大量接头的质量。制造材料多为耐高温合金材料,中空页片可以通以冷空气以降温。而为第四代战机研制的新型发动机将配备高温性能更加出众的陶瓷粉末冶金的页片。这些手段都是为了提高涡喷发动机最重要的参数之一:涡轮前温度。高涡前温度意味着高效率,高功率。
喷管
喷管(nozzle,或称喷嘴)的形状结构决定了最终排除的气流的状态,早期的低速发动机采用单纯收敛型喷管,以达到增速的目的。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燃气喷出速度越大,飞机将获得越大的反作用力。但是这种方式增速是有限的,因为最终气流速度会达到音速,这时出现激波阻止气体速度的增加。而采用收敛-扩张喷管(也称为拉瓦尔喷管)能获得超音速的喷气流。飞机的机动性来主要源于翼面提供的空气动力,而当机动性要求很高时可直接利用喷气流的推力。在喷管口加装燃气舵面或直接采用可偏转喷管(也称为推力矢量喷管,或向量推力喷嘴)是历史上两种方案,其中后者已经进入实际应用阶段。著名的俄罗斯Su-30、Su-37战机的高超机动性就得益于留里卡设计局的AL-31推力矢量发动机。燃气舵面的代表是美国的X-31技术验证机。
加力燃烧室
在经过涡轮后的高温燃气中仍然含有部分未来得及消耗的氧气,在这样的燃气中继续注入煤油仍然能够燃烧,产生额外的推力。所以某些高性能战机的发动机在涡轮后增加了一个加力燃烧室(afterburner,或后燃器),以达到在短时间里大幅度提高发动机推力的目的。一般而言加力燃烧能在短时间里将最大推力提高50%,但是油耗惊人,一般仅用于起飞或应付激烈的空中缠斗,不可能用于长时间的超音速巡航。
基本参数编辑本段
推力重量比:Thrust to weight ratio,代表发动机推力与发动机本身重量之比值,愈大者性能愈好。
压气机级数:代表压缩机的压缩叶片有几级,通常级数愈大者压缩比愈大。
涡轮级数:代表涡轮机的涡轮叶片有几级。
压缩比:进气被压缩机压缩後的压力,与压缩前的压力之比值,通常愈大者性能愈好。
海平面最大净推力:发动机在海平面高度及条件,与外界空气的速度差(空速)为零时,全速运转所产生的推力,被使用的单位包括kN(千牛顿)、kg(公斤)、lb(磅)等。
单位推力小时耗油率:又称比推力(specific thrust),耗油率与推力之比,公制单位为kg/N-h,愈小者愈省油。
涡轮前温度:燃烧後之高温高压气流进入涡轮机之前的温度,通常愈大者性能愈好。
燃气出口温度:废气离开涡轮机排出时的温度。
平均故障时间:每具发动机发生两次故障的间隔时间之总平均,愈长者愈不易故障,通常维护成本也愈低。
使用情况编辑本段
涡喷发动机适合航行的范围很广,从低空低亚音速到高空超音速飞机都广泛应用。前苏联的传奇战斗机米格-25高空超音速战机即采用留里卡设计局的涡喷发动机作为动力,曾经创下3.3马赫的战斗机速度纪录与37250米的升限纪录。(这个纪录在一段时间内不太可能被打破的)
与涡轮风扇发动机相比,涡喷发动机燃油经济性要差一些,但是高速性能要优于涡扇,特别是高空高速性能。

④ 涡轮发动机

涡轮发动机(Turbine engine,或常简称为Turbine)是一种利用旋转的机件自穿过它的流体中汲取动能的发动机形式,是内燃机的一种。常用作飞机与大型的船舶或车辆的发动机。
按照发动机燃料燃烧所需的氧化剂的来源不同可分为火箭发动机和空气喷气发动机。火箭发动机自带氧化剂和火箭发动机。根绝氧化剂和燃烧剂的形态不同,又分为液体火箭发动机和固体火箭发动机。
涡轮发动机主要类型有:涡轮喷气发动机(主要用于军机);涡轮风扇发动机(主要用于干线飞机和军机);涡轮螺旋桨发动机(主要用于支线飞机);涡轮轴发动机(主要用于直升机) 此外还有螺旋桨及风扇组合的浆扇发动机。从喷气推进方式来讲,还有冲压喷气发动机(主要用于导弹和靶机),采用间歇燃烧原理的脉冲喷气发动机,以及不同类型组合的发动机,如涡轮/冲压喷气发动机。
所有的涡轮发动机都具备压缩机(Compressor)、燃烧室(Cumbustion)、涡轮机(Turbine,也就是涡轮发动机之名的来源)三大部份。压缩机通常还分成低压压缩机(低压段)和高压压缩机(高压段),低压段有时也兼具进气风扇增加进气量的作用,进入的气流在压缩机内被压缩成高密度、高压、低速的气流,以增加发动机的效率。气流进入燃烧室后,由供油喷嘴喷射出燃料,在燃烧室内与气流混合并燃烧。燃烧后产生的高热废气,接著会推动涡轮机使其旋转,然后带著剩余的能量,经由喷嘴或排气管排出,至于会有多少的能量被用来推动涡轮,则视涡轮发动机的种类与设计而定,涡轮机会和压缩机一样分成高压段与低压段。
虽然涡轮发动机可能有许多不同的运作原理,但最简单的涡轮型式可以只包含一个“转子”(Rotor),例如一个带有中心轴的扇叶,将此扇叶放置在流体中(例如空气或水),流体通过时对扇叶施加的力量会带动整个转子开始转动,进而得以从中心轴输出轴向的扭力。风车与水车这类的装置,可以说是人类最早发明的涡轮发动机原型。
依照不同的分类方式,涡轮发动机也可以分类成很多不同的型式。例如以燃烧室与转子的位置是否在一起来区别,就存在有属于外燃机一类的燃气涡轮发动机(Gas turbine),与属于内燃机的涡轮风扇发动机(Turbofan)。
如果将涡轮发动机反过来运作,则会变成一种输入力量之后可以将流体带动的设备,例如压缩机(compressor)与泵(pump)。
有些涡轮发动机本身具有多组扇叶,其中部分是用于自流体汲取动力,部分是用于推动流体,二者不能混为一谈。举例来说在大部分的涡轮扇叶发动机与涡轮螺旋桨发动机中,位于燃烧室之前的扇叶实际的作用是用于加压进气,因此应被视为是一种压缩机。真正的涡轮机部分是位于燃烧室后方的风扇,被燃烧后的排气推动产生动力,再透过传动轴将力量输送至主扇叶(涡轮风扇发动机)或螺旋桨(涡轮旋桨发动机)处,推动其运转。
发动机一些主要参数
发动机压力比:压力比是在发动机上两个不同地点之间的压力关系。
EPR=Pt7/Pt2(普惠公司JT系列)
EPR=Pt4.95/Pt2(PW4000系列)
发动机涵道比:是指涡轮风扇发动机通过外涵的空气质量流量与通过内涵的空气质量流量之比。涵道比为1左右是低涵道比发动机,2~3左右是中涵道比发动机,4以上是高涵道比发动机。
发动机排气温度:用EGT来表示。涡轮进口总温是发动机最重要、最关键的参数,但是由于这里温度高,温度场不均匀,目前实际是测量涡轮排气温度间接反映涡轮进口温度的高低,限制EGT以保证涡轮进口温度不超过限制。
风扇转速:用n1表示。对于高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由于风扇产生推力占绝大部分,风扇转速也是推力表征参数,在驾驶舱显示。
通常部件有:进气道、风扇、低压压气机、高压压气机、燃烧室、高压涡轮、低压涡轮、喷管以及附件传动部分。压气机、燃烧室组成核心发动机

⑤ 内燃机车的传动装置

为使柴油机的功率传到动轴上能符合机车牵引要求而在两者之间设置的媒介装置。柴油机扭矩—转速特性和机车牵引力—速度特性完全不同,不能用柴油机来直接驱动机车动轮:柴油机有一个最低转速,低于这个转速就不能工作,柴油机因此无法启动机车;柴油机功率基本上与转速成正比,只有在最高转速下才能达到最大功率值,而机车运行的速度经常变化,使柴油机功率得不到充分利用;柴油机不能逆转,机车也就无法换向。所以,内燃机车必须加装传动装置来满足机车牵引要求。
常用的传动方式有机械传动、液力传动和电力传动。
液力传动箱、车轴齿轮箱、万向轴等组成。液力变扭器(又称变矩器)是液力传动机车最重要的传动元件,由泵轮、涡轮、导向轮组成。泵轮和柴油机曲轴相连,泵轮叶片带动工作液体使其获得能量,并在涡轮叶片流道内流动中将能量传给涡轮叶片,由涡轮轴输出机械能做功,通过万向轴、车轴齿轮箱将柴油机功率传给机车动轮;工作液体从涡轮叶片流出后,经导向轮叶片的引导,又重新返回泵轮。液力传动机车(图2)操纵简单、可靠,特别适用于多风沙和多雨的地带。
电力传动分为三种:(a)直流电力传动装置。牵引发电机和电动机均为直流电机,发动机带动直流牵引发电机,将直流电直接供各牵引直流电动机驱动机车动轮。(b)交—直流电力传动装置。发动机带动三相交流同步发电机,发出的三相交流电经过大功率半导体整流装置变为直流电,供给直流牵引电动机驱动机车动轮。(c)变—直—交流电力传动装置。发动机带动三相同步交流牵引发电机,发出的交流电通过整流器到达直流中间回路,中间回路中恒定的直流电压通过逆变器调节其振幅和频率,再将直流电逆变成三相变频调压交流电压,并供给三相异步牵引电动机驱动机车动轮。电力传动机车的应用最为广泛。

⑥ 请问发动机上的涡轮是做什么用的,其结构原理及用途是什么

常用作飞机与大型的船舶或车辆的发动机。 按照发动机燃料燃烧所需的氧化剂的来源不同可分为火箭发动机和空气喷气发动机。火箭发动机自带氧化剂和火箭发动机。根绝氧化剂和燃烧剂的形态不同,又分为液体火箭发动机和固体火箭发动机。 涡轮发动机主要类型有:涡轮喷气发动机(主要用于军机);涡轮风扇发动机(主要用于干线飞机和军机);涡轮螺旋桨发动机(主要用于支线飞机);涡轮轴发动机(主要用于直升机) 此外还有螺旋桨及风扇组合的浆扇发动机。从喷气推进方式来讲,还有冲压喷气发动机(主要用于导弹和靶机),采用间歇燃烧原理的脉冲喷气发动机,以及不同类型组合的发动机,如涡轮/冲压喷气发动机。 所有的涡轮发动机都具备压缩机(Compressor)、燃烧室(Cumbustion)、涡轮机(Turbine,也就是涡轮发动机之名的来源)三大部份。压缩机通常还分成低压压缩机(低压段)和高压压缩机(高压段),低压段有时也兼具进气风扇增加进气量的作用,进入的气流在压缩机内被压缩成高密度、高压、低速的气流,以增加发动机的效率。气流进入燃烧室后,由供油喷嘴喷射出燃料,在燃烧室内与气流混合并燃烧。燃烧后产生的高热废气,接著会推动涡轮机使其旋转,然后带著剩余的能量,经由喷嘴或排气管排出,至于会有多少的能量被用来推动涡轮,则视涡轮发动机的种类与设计而定,涡轮机会和压缩机一样分成高压段与低压段。 虽然涡轮发动机可能有许多不同的运作原理,但最简单的涡轮型式可以只包含一个“转子”(Rotor),例如一个带有中心轴的扇叶,将此扇叶放置在流体中(例如空气或水),流体通过时对扇叶施加的力量会带动整个转子开始转动,进而得以从中心轴输出轴向的扭力。风车与水车这类的装置,可以说是人类最早发明的涡轮发动机原型。 依照不同的分类方式,涡轮发动机也可以分类成很多不同的型式。例如以燃烧室与转子的位置是否在一起来区别,就存在有属于外燃机一类的燃气涡轮发动机(Gas turbine),与属于内燃机的涡轮风扇发动机(Turbofan)。 如果将涡轮发动机反过来运作,则会变成一种输入力量之后可以将流体带动的设备,例如压缩机(compressor)与泵(pump)。 有些涡轮发动机本身具有多组扇叶,其中部分是用于自流体汲取动力,部分是用于推动流体,二者不能混为一谈。举例来说在大部分的涡轮扇叶发动机与涡轮螺旋桨发动机中,位于燃烧室之前的扇叶实际的作用是用于加压进气,因此应被视为是一种压缩机。真正的涡轮机部分是位于燃烧室后方的风扇,被燃烧后的排气推动产生动力,再透过传动轴将力量输送至主扇叶(涡轮风扇发动机)或螺旋桨(涡轮旋桨发动机)处,推动其运转。 发动机一些主要参数 发动机压力比:压力比是在发动机上两个不同地点之间的压力关系。 EPR=Pt7/Pt2(普惠公司JT系列) EPR=Pt4.95/Pt2(PW4000系列) 发动机涵道比:是指涡轮风扇发动机通过外涵的空气质量流量与通过内涵的空气质量流量之比。涵道比为1左右是低涵道比发动机,2~3左右是中涵道比发动机,4以上是高涵道比发动机。 发动机排气温度:用EGT来表示。涡轮进口总温是发动机最重要、最关键的参数,但是由于这里温度高,温度场不均匀,目前实际是测量涡轮排气温度间接反映涡轮进口温度的高低,限制EGT以保证涡轮进口温度不超过限制。 风扇转速:用n1表示。对于高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由于风扇产生推力占绝大部分,风扇转速也是推力表征参数,在驾驶舱显示。 通常部件有:进气道、风扇、低压压气机、高压压气机、燃烧室、高压涡轮、低压涡轮、喷管以及附件传动部分。压气机、燃烧室组成核心发动机。

⑦ 涡轮飞机发动机的启动

一、飞机发动机的启动。 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的结构和循环过程,决定了它不能象汽车发动机那样自主的点火起动。因为,在静止的发动机中直接喷油点火,因为压气机没有旋转,前面空气没有压力,就不能使燃气向后流动,也就无法使涡轮转动起来,这样会烧毁燃烧室和涡轮导向叶片。 所以,燃气涡轮发动机的起动特点就是:先要气流流动,再点火燃烧,也即是发动机必须要先旋转,再起动。这就是矛盾,发动机还没起动,还没点火,却要它先转动。 根据这个起动特点,就必须在点火燃烧前先由其他能源来带动发动机旋转。 在以前的小功率发动机上,带动发动机到达一定转速所需的功率小,就采用了起动电机来带动发动机旋转,如用于国产运-7,运-8飞机的涡桨5、涡桨6发动机。 但是随着大推力发动机的出现,用电动机已无法提供如此大的能量来带动发动机,达到点火燃烧时的转速了,因此需要更大的能源来带动发动机,这时,采用APU,产生压缩空气,用气源代替电源来起动发动机成为了现在所有高涵道比发动机的起动方式。 二、压缩空气的来源 毫无疑问,压气机是压缩空气最好的来源。采用涡轮带动压气机就可以连续不断的提供飞机所需要的压缩气源。而由于这个燃气涡轮装置提供的气源只要能满足发动机起动的需要就可以了,所以功率,体积相比发动机要小得多,这就使这套燃气涡轮装置可以采用电动机来起动,然后再由这套燃气涡轮装置产生压缩空气来起动发动机,这样就解决了发动机起动时需要大的能量的问题。 这套燃气涡轮装置被称作APU(Auxiliary Power Unit 辅助动力装置)。 三、起动过程发动机的起动过程是一个能量逐级放大的过程。 先由蓄电池提供电源给APU起动电机,带动APU转子旋转; APU达到起动转速后喷油燃烧,把燃料提供的化学能转变为涡轮的机械能,并通过压气机把机械能转换为空气的压力能。由于燃料的加入,APU产生的压缩空气的能量已远远大于蓄电池的能量了 最后,发动机上的空气涡轮起动机把APU空气的压力转化为带动发动机核心机转子旋转的机械能,在达到发动机起动转速时喷油点火,最终靠燃料的化学能使发动机进入稳定工作状态。 所以,在整个起动过程中,带动发动机核心机旋转的大能量,从很低的蓄电池能量,通过燃料的加入,一步步升了起来,就象三峡大坝的梯级船闸。 这就是APU的好处:飞机本身只需要携带一个能量很低的,充足了电的蓄电池,通过APU,就能够自主的完成发动机的起动,而不再依赖于地面设备来起动发动机。四、APU的特点APU和发动机一样,都是燃气涡轮装置,但它们的目的不同,这是个很大的区别, 发动机用于产生推力,而APU不需要产生推力,它主要用来提供气源,还有电源。气源除用于发动机起动,还为飞机的空调系统供应连续不断的空气。 这个特点使APU不同于发动机。它要求APU在设计时,使涡轮产生的机械能主要通过压气机转换为空气的压力能,还有一部分机械能通过齿轮传递给发电机以产生电能,而不是向后喷出产生推力。 所以,能量分配的不同,是APU和发动机的主要区别 五、APU的工作和发动机不同的是,APU的工作状态很简单,在起动过程完成之后,就进入了稳定工作状态,即转速维持不变。而发动机的却需要依据飞行情况不断的改变转速和推力。 APU的工作状态决定了APU的工作特点:保持转速不变 引气,是APU的目的。就是把APU压气机产生的压缩空气引出去给飞机的空调系统和发动机起动。 由于引气,使APU的功率要受引气的影响,这就和APU的工作状态要求转速保持不变产生了矛盾,下面将讲诉这个问题 六、APU的发展早期的APU,象发动机一样,气流从进气口先通过压气机,再到燃烧室和涡轮,最后从喷口喷出。气流象一条线一样流动,没有岔路,串联起了压气机和涡轮。如波音737的APU。这个设计有个缺点,就是在给发动机引气以起动发动机时,由于负载突然变得很大,会使APU的转速发生大的变化,而自动调节器为维持APU转速的不变,会大幅增加供油量,使温度有大的升高,这对APU不好。 现在的APU,普遍采用进气分流,增加了负载压气机。这个结构的特点是:进气道进来的气流分成两股,一股进入正常的增压压气机和涡轮,主要用来带动APU旋转,然后气流从喷口喷走,它是APU的功率部分;而另一股气流进入负载压气机,这部分气流由负载压气机增压,专门用于产生供飞机使用的压缩空气。在这股气流的进口有流量调节活门(进口导流叶片),它根据飞机对压缩空气的需求,实时的对活门(叶片)开度进行调节,来控制进入负载压气机空气的多少。 这个设计使APU的负载部分和功率部份分开了,因此在大量引气时也不会早成APU功率部分转速和温度大的波动,这有助于增加APU的寿命。 独立的负载部分和功率部分是现在APU的特点。 {注明一点,负载压气机依然由涡轮通过传动轴带动,说它独立是指气流分别进入两个部分,不再相干}

⑧ LM2500燃气轮机的结构与系统

压气机是燃气轮机的主要部件之一,它的作用是提高流经空气的压力,向燃烧室供给符合要求的压缩空气。压气机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燃气轮机的功率、油耗、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等主要性能。LM2500的压气机为16级、高压比、轴流单转子设计,主要由压气机前承力机匣、压气机转子、压气机静子(中机匣)和压气机后承力机匣等组成。压气机静子的前端由前承力机匣壳体支撑,后部由压气机后承力机匣支撑。而压气机转子的前端由滚柱轴承支撑,后端由滚珠轴承支撑。
前承力机匣形成了压气机进口空气的流通通道,毂部与外壳之间用导流支板联接,支板为空心结构,内有回油池的滑油供油和回油管路。该机匣同时还支承着压气机前轴承、进气管、整流罩、压气机壳体的前端、进气导叶内支承、输入齿轮箱和回油池端盖。在机匣中还有密封压力和通风等的空气通道,以及监测压气机进口空气压力、温度等参数的传感器。
压气机转子是一个高速旋转、对吸入空气做功使其压力上升的部件,核心是一个带有圆周分布的燕尾榫槽的短鼓-轮盘混合结构,压气机叶片通过燕尾榫槽固定在其上。所有的法兰联接都采用过盈配合,以保证零件良好的定心和联接刚性。转子的短鼓-轮盘材料分别为:第1到10级为钦合金,其余部分使用Inconel718合金制造。第l到14级工作叶片的材料为钦合金,第15和16级工作叶片的材料为A286合金钢。由于第1级工作叶片相对比较狭长、刚性较差,为了减少振动,在叶片的中部有减振阻尼凸台,当所有的第1级叶片安装好之后,凸台共同组成了一个阻尼圈。
压气机静子是气流减速扩压的部件,也是燃气轮机的主要承力壳体构件之一,它与前承力机匣和后承力机匣构成了一个整体。各级整流器(静子叶片环)固定在静子机匣内,形成气流通道的静子部分。静子机匣由4部分组成,并用螺栓固定在一起。前两段对分式机匣用钦合金制造,而后两段对分式机匣用Inconel718合金制造。该压气机静子由一级进口导叶和16级静叶组成,进口导叶和第1到6级的静叶为可调叶片。进口导叶和第1、2级静叶的材料为钦合金,第3到16级静叶的材料为A289合金钢。
为了保证压气机工作的效率,要求工作叶片、静叶片与静子、转子之间的间隙尽可能小,以减少气流从叶尖逸漏的损失,但叶片又必须跟壁面保持足够的间隙,以方便安装,并防止工作时叶片受热膨胀与壁面碰撞,造成发动机损伤。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在工作叶片、静叶片项部相对的静子、转子壁面上喷涂有可磨损的材料,叶片的叶尖也作成可以磨损的形式,这样,当发动机投入正常运行后,通过涂料跟叶尖之间的磨合,就能使间隙维持在一个合适的较小值,从而保证了压气机的高效运行。
压气机后承力机匣用Inconel718合金制造,由外壳体导流支板、毂以及回油池壳体组成,其外壳支撑着燃烧室、燃油总管、燃油喷嘴(30个)、点火器(2个)以及第1级涡轮导向器支承。轴承的轴向和径向负荷以及第1级涡轮导向器负荷的一部分由毅承受,并通过10个径向导流支板穿至机匣外壳。毅与导流支板以及外壳体通过焊接连成一体。机匣外壳既是燃烧室外壳,又是压气机机匣与涡轮中机匣之间结构负荷的传递通路。 燃烧室是保证燃气轮机在各种工况下,顺利将燃料的化学能转换为热能、并用来加热工质的装置。来自压气机的高压空气进入燃烧室后,与喷油嘴喷入的燃料混合燃烧,变成具有较大作功能力的高温高压燃气,然后驱动涡轮作功。燃烧室是燃气轮机的重要部件,燃气轮机的性能和可靠性与其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燃烧室出口局部温度过高,会引起涡轮叶片的过热和烧毁;烧过程的不稳定会导致意外的熄火甚停机;燃烧组织不好,会使燃烧过程流动损失增加,降低燃烧效率、黔增大燃油消耗等等。因此,一个合适的燃烧室,是燃气轮机工作良好的关键。
LM2500的燃烧室为单环形燃烧室,由燃烧室外套、火焰筒内环、火焰筒外环、火焰筒头部、燃烧室内套、进口导流器、旋流器、双油路压力喷射式喷油嘴(30个)和半导体高能点火电嘴(2个)等零件构成。燃烧室内、外壁均采用气膜冷却,使得壁面温度不至于过高,从而保证燃烧室的工作可靠性和寿命。燃烧室外套通过位于燃烧室进口处的10个肋板,与燃烧室内套在前端联成一体,同时作为承力结构,支承压气机后轴承座。 燃气涡轮是燃气轮机的另一种要部件,其主要作用是将来自燃烧室高温、高压燃气中的部分热能和压力能转换成机械功,用以带动压气机、附件和船舶推进装置。涡轮的工作条件十分恶劣,要承受高温、高转速、频繁的热循环、热冲击、不均匀加热、由于转子不平衡和燃气压力脉动造成的不均衡负荷的作用,是燃气轮机中热负荷和动力负荷最大的部件。舰船燃气轮机多采用轴流式涡轮,其主要特点是功率大、转速高、燃气温度高、效率高,能有效满足船舶推进的动力要求。
在舰船燃气轮机中,用来带动压气机和附件的涡轮称为燃气发生器涡轮,用来带动减速器、螺旋桨等外负荷、进行功率输出的称为动力涡轮,二者在结构上大同小异,都是由转子跟静子两大部分组成。燃气发生器涡轮与动力涡轮间通常只存在气动上的联系,它们通常由中间扩压器(也称为中间机匣)联通起来。一般而言,动力涡轮的直径比燃气发生器涡轮大得多,所以中间机匣具有一定的扩散锥角,以利于将燃气发生器涡轮出口的燃气以最小的流动损失引入动力涡轮作功。
LM2500燃气轮机的燃气发生器涡轮是典型的单转子、2级轴流式涡轮,由涡轮转子、第1和第2级涡轮导向器以及涡轮中间机匣等组成。涡轮导向器负责将从燃烧室出来的高温、高压燃气以要求的角度和速度直接导向涡轮转子的叶片,装在压气机后机匣里,并由后者支承。燃气发生器涡轮与压气机转子是机-械联接的,从燃气中获取能量后可以直接驱动压气机旋转。涡轮转子的前支承在压气机转子后轴上,由径向止推球轴承承力,转子后端由涡轮中间机匣内的径向轴承支承。涡轮中间机匣除了支承燃气发生器涡轮转子之外,也支承动力涡轮转子。中间机匣包括过渡段,燃气流从燃气发生器涡轮经过过渡段进入动力涡轮。
燃气发生器涡轮转子由一个锥形前轴、两个带叶片和护圈的涡轮盘、一个圆锥形转子隔板、一个热屏蔽和一个后轴组成,两级涡轮叶片均为长叶柄、内冷却式结构,叶根为机树形。长叶柄叶片不但为冷却空气提供了通路,而且因为较高的阻尼作用减小了振动,轮盘外缘的温度也降低了。叶片成对地钎焊在一起,材料为Rene80钴基合金,表面渗有抗腐蚀、抗氧化的钴铬铝钇保护层。
涡轮转子和两级涡轮叶片均由压气机排出的空气进行冷却。气流通过第1级导向器支承和涡轮轴前的孔引入。空气首先冷却转子内部和两个盘端,然后经过成对叶樵间的通路进入叶片。第1级涡轮转子叶片由内部对流和外部冷却气膜进行冷却,第2级叶片只使用对流方式进行冷却,所有冷却空气最后都由叶尖排出。燃气发生器涡轮转子的前轴、隔板、热屏蔽、后轴、轮盘等部件通过短螺栓联接,形成刚性很好的可拆卸转子结构。
LM2500燃气轮机的动力涡轮来自于TF39涡轮风扇发动机带动风扇的低压涡轮,在进行舰用化改装时,动力涡轮的进口温度明显下降,是一种典型的低负荷设计,级数达到了6级,以获得较高的效率(设计工况效率达92.5%)和良好的变工况特性。为适应高效率要求,在结构上使用了带冠工作叶片。静子机匣内壁采用了具有蜂窝结构可容损材料制成的衬里,减小了泄漏。因为级数多,采用了两端支承结构,设置了两个专门的承力支承部件―前支架和后支架。
前支架又称为涡轮中机匣,前安装边与燃气发生器的后安装边联接,后安装边则与动力涡轮的静子机匣相连接。前支架主要由内座圈、外壳体和联接二者的整流支板组成,是一个整体传力元件。涡轮第1级导向器叶片环固定于其内,内座圈处安装前轴承组合体。后支架又称为涡轮后机匣,前安装边与动力涡轮静子机匣相联接,后安装边与排气涡壳联接。后支架也是整体传力元件,主要由内座圈、外壳体和联接二者的整流支板组成,内座圈处安装后轴承组合件。
动力涡轮静子为水平剖分式结构,第2到第6级导向器叶片环固定在静子机匣的环槽中。在各级静子叶片环之前,机匣的内壁面处以及叶片环内环壁面处,均嵌装蜂窝结构可容损材料制成的密封装置,以减少动力涡轮工作叶片与机匣之间的径向减小,以及减小叶片环内环壁面与转子之间的级间密封间隙,从而提高了动力涡轮的效率。
动力涡轮转子为短螺栓联接、盘鼓混合式结构。锥形前鼓轴固定在第3级轮盘之前,锥形后鼓轴固定在第6级轮盘之前,使得转子支点间距大大缩短,结构紧凑,增强了转子的抗弯刚性。这种由短螺栓联接的多级盘鼓式结构的优点是简单、重量轻、联接刚性好,而且布局灵活,拆装、.更换损坏的元件也比较方便。动力涡轮的6级工作叶片全部为带冠结构,抗振性能好,效率高,用耐腐蚀材料Rene77合金制造,前3级工作叶片表面还涂有防腐蚀涂层。导向器叶片的前3级也是用Rene77合金制造,后3级则改为用Rene41合金制造。 附件传动装置在舰船燃气轮机上有许多需要由燃气发生器转子带动的附属系统以及设备的附件,如滑油泵、燃油泵、燃油自动调节器等。而另外一些附属系统以及设备的附件,又用来带动燃气轮机转子转动,如起动机、盘车装置等。为了实现燃气轮机转子和这些附件间的传动,需要设置专门的传动装置,即附件传动装置。
附属系统和设备中的附件一般都装在附件传动机构的机匣上,其中装有若干组齿轮组以及离合器等。只要燃气轮机转动这个附件的传动机构,被带动的附件即可投入运转,燃气轮机的各个附属系统和设备就能进入正常工作。同样,起动机、盘车装置等附件工作时,也可以拖动燃气轮机转子转动。附属系统、设备的工作可靠性直接影响燃气轮机的性能和工作可靠性,因此,一方面要求附属系统和设备具有较高的性能,另一方面也要求附件传动装置结构可靠,能在各种工况下保证所有附件的转速、转向、功率传递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同时,还要求附件传动装置尺寸、重量小,使用、维护和更换都要比较方便。
LM2500燃气轮机的附件传动装置位于压气机前机匣处,主要由输入齿轮箱、径向传动轴和传动齿轮箱等部件组成。输入齿轮箱装置由铸铝壳体、轴、一对圆锥齿轮、轴承以及滑油喷嘴等构成。径向传动轴是空心轴,轴的两端用花键分别与输入齿轮箱以及转换齿轮箱内的圆锥齿轮相联接,其作用是将功率由输入齿轮箱传至转换齿轮箱的前部。
转换齿轮箱则由两个铝制壳体、一个油气分离器、齿轮、轴承、密封件、滑油喷嘴以及附件联系器等部分组成。壳体底部有个入口盖,为径向传动轴的安装提供了方便。在后面部分的所有附件联接器和惰轮,均采用“插入式”齿轮的设计思想,这样在进行齿轮、轴承、密封件、联接器组件等进行拆卸或更换时,就不用对齿轮箱进行分解。安装在转换齿轮箱上的附件有:燃气轮机起动机、滑油供油泵和回油泵、燃油泵以及主燃油控制器。油气分离器安装在转换齿轮箱前部,并作为齿轮箱的一部分而存在。 燃气轮机不能依靠自身投入工作,需要外界能源来帮助起动,经过一个预先设定的起动过程,才能使主机进入稳定的工作状态。通常把提供能量、拖动燃气轮机旋转的辅助机械称为起动机,使燃气轮机从静止状态起动加速到慢车工况的过程称为起动过程,而用于完成燃气轮机起动过程的各个工作部分,如起动机、起动燃油供给系统、点火系统、自动控制装置等在内的一整套装置、系统称为燃气轮机起动系统。在燃气轮机起动系统中,起动机用于拖动燃气发生器转子转动,使之加速到一定转速,从而使进入燃烧室的空气具有足够压力,保证燃烧室内混合气可靠点火燃烧,使燃气轮机进入自主运行状态,是起动系统中的核心部件。现代燃气轮机常用的起动机有电起动机、燃气涡轮起动机和空气涡轮起动机等三类,不管哪种,都要求有足够的功率来拖动主机转动。
LM2500燃气轮机采用了同时具有液压油马达起动机和空气涡轮起动机的双重动力源起动系统,但由于舰船上的高压空气获取比较方便,一般以空气涡轮起动机为主用起动机。该机由进气装置、涡轮装置、减速齿轮、切断开关、超速离合器以及花键输出轴组成。其中涡轮为单级轴流式涡轮,减速齿轮为带有一个转动齿环的复合式行星齿轮系统,超速离合器为棘爪-棘轮式,在起动期间可以保证可靠接合,而主机起动后,能保证起动机的顺利脱开。 这是燃气轮机各系统中最复杂的部分,其功用是保证向燃气轮机的燃烧室可靠地供给一定压力和流量的燃油,依靠燃油系统中自动调节器的调节作用,按照一定规律控制、调节燃气轮机的供油量,使燃气轮机在任何运行工况下,都能够高效、安全可靠地工作。燃油系统可以分为供油和调节两大部分,通常由燃油箱、燃油过滤器、低压燃油泵、燃油加温器(有时兼作滑油冷却器)、高压燃油泵、燃油自动调节器、燃油分配器、燃油总管、燃油喷嘴等组成。在管理中,也经常以高压油泵为界,将燃油系统划分为低压燃油部分和高压燃油部分。
在LM2500燃气轮机的燃油系统中,通过调节和分配喷射到燃烧室中的燃油数量,可以控制燃气发生器的转速。动力涡轮的转速是无法直接控制的,但可以根据燃气发生器产生的燃气流能量大小来确定。为了防止动力涡轮超速,由安装在电子控制箱里的电子超速开关来保护,当动力涡轮转速偏高时,自动减小燃烧室供油量,以保证动力涡轮的安全。
来自舰船油舱的燃油,流经燃气轮机底座处的燃油进口接头,进入主燃油泵增压部分进行初步加压,然后再进入燃油泵的高压部分。高压燃油流经燃油过滤器,然后进入燃油控制器。如果燃油过滤器堵塞,可以使用过滤器旁通阀使燃油绕过过滤器。舰船燃气轮机通常只使用高质量的轻柴油,燃油中细小杂质的含量相对较少,只用过滤器就可以满足燃油清洁的要求。为了保障燃气轮机的正常运行,必须保证供给充足的燃油,所有燃油泵的流量要高于燃气轮机的最大燃油消耗率,燃油在燃油控制器里被分为计量(供油)流量和旁通(回油)流量,超出需要的部分燃油通过旁通阀回流到燃油泵高压部分的进口。
安装在燃油控制器出口处的增压阀可以保持一定的背压,保证有足够的燃油压力,使燃油控制器可以正常工作。串联布置的两个电控燃油停车阀,保证了燃油供应的可靠切断。当停车阀开启时,燃油从燃油控制器流出,经过增压阀、燃油停车阀、燃油总管输送到燃油喷嘴,30个燃油喷嘴经压气机后机匣伸进燃烧室,将燃油雾化喷出,维持正常的燃烧。当停车阀关闭时,燃油停止向燃油总管供应,旁通回流到燃油泵进口。此时,停车阀的残油泄放口开启,将燃油总管、支管和喷嘴中的残油泄出,防止因为刚停机时部件的高温导致残余燃油结焦,堵塞油路。
燃油和转速调节系统可以控制可转叶片(进口导叶和前6级静叶可以转动),以保证在整个运行工况的范围内,使压气机保持良好的工作性能,防止燃气轮机出现喘振。 滑油系统是保证燃气轮机各支承和传动元件润滑、冷却的滑油储存、供油和回油系统。其功用是向轴承、齿轮等摩擦部件的工作表面供应滑油,起到液体润滑的作用,减少这些工作表面的磨损和摩擦损失,同时带走摩擦表面的热量,维持轴承、齿轮等工作温度的正常。由此可见,燃气轮机的工作可靠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滑油系统的工作可靠性。
舰船燃气轮机的滑油系统通常设计为两个独立的系统:燃气发生器部分的前滑油系统,以及动力涡轮、推进系统主传动装置部分的后滑油系统。但也可以将前、后滑油系统合并为一个系统,特别是在燃气发生器和动力涡轮都使用滚动轴承支承的情况下,这种统一的滑油系统比较简单、可靠,实用性强。
LM2500燃气轮机的滑油系统,就是燃气发生器和动力涡轮一体化的润滑、冷却系统。该系统包括了滑油供油、滑油回油以及回油池通风等三个分系统。滑油从储油箱里靠重力供给安装在主机上的滑油供油一回油泵,滑油泵的供油部分将流入的滑油加压,输送到要求润滑、冷却的部件和区域。滑油供油的过滤是由安装在箱装体内的双联式滑油过滤器来保证的。供油管路末端的滑油喷嘴直接将滑油喷进轴承、齿轮和花键等部位进行润滑、冷却。经过使用的滑油流到4个回油池和转换齿轮箱底部,分别被回油泵抽出,返回滑油储存、调节油箱,并进行冷却。回油的过滤是由安装在滑油箱上的双联式滑油过滤器来保证的。
滑油系统中的滑油在运行过程中会发生损耗,主要包括了滑油自身的分解、滑油蒸汽经密封装置渗漏到气流中以及经通气管逸出到外界大气中。燃气轮机的滑油消耗量普遍不大,LM2500燃气轮机的最大滑油消耗率约0.9公斤/时,平均滑油消耗率仅有约0.09公斤/时,与柴油机相比要小一个数量级。但由于燃气轮机工作转速高,对滑油的质量要求要远远高于柴油机。 早期的舰船燃气轮机跟蒸汽轮机、柴油机一样,也是呈“裸机”状态布置于机舱内,虽然便于监测和接近、维护,但是燃气轮机运行时的高温和噪音等问题,对机舱环境影响很大,特别是高频噪音的强度过大,严重影响机舱人员的正常工作。也许是受已经坍塌的“红色帝国”长久以来片面拔高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人员舒适性的习惯思维影响,乌克兰在上世纪90年代设计的l)A80燃气轮机依然采用“裸机”状态,仅燃烧室及其后部分包裹了隔热、隔音效果很差的简单金属罩。
为了避免这些不利影响,同时利于实现自动化和远距离控制、充分发挥燃气轮机的技术性能,出现了将燃气轮机整体组件化的解决方案,即将燃气发生器、动力涡轮、进气室、排气涡壳以及燃气轮机附件、相关电气设备等组装在一个带有防震底座的箱体里,构成一个完整的箱装体(也称为燃气轮机模件)。燃气轮机模件可以在工厂中装配、调试好,而后装舰使用,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在舰上的装配工作量、降低装配难度,同时保证模件工作的可靠性。箱装体结构有利于隔热、隔音和防震,内部布置有照明、加热、灭火、通风等设备,极大改善了机舱工作条件。通常,燃气轮机箱装体为钢制的密封罩壳,外观一般为长方体。整台燃气轮机安装在底座上之后,用箱体罩起,然后和单独装箱的其他设备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方便进行操纵、监测和维护。
LM2500燃气轮机是最早采用箱装体结构的舰船燃气轮机之一,其箱装体长约8米,宽约2.7米,高约3.1米。其中,底座是燃气轮机和箱装体的支承基础,通过32个抗冲击支承安装到舰体机座结构上,底座上设置有燃气轮机支承、涡壳支承、箱体以及间壁。底座上还设置有密封的贯穿孔,用以安装抽气管、燃油管、滑油管、控制电缆、仪表电缆、清洗水管、动力电缆、起动空气管、灭火剂输送管,以及残油、残水的泄放管。此外,还有燃油溢流阀、滑油过滤器及各种接头、插座等附件。
箱装体顶部布置由空气进口、通风冷却空气口以及排气口,各通过一个挠性接头与船体结构相连。在空气进口处有一组永久性的导轨,通过另外一组临时安装的导轨,可以将从底座脱开的燃气轮机移动到进气口的导轨处,此时移动到进气口处的起吊装置将协助把发动机从导轨拉出,从而吊出船外。箱体上有检修门、天窗等开口。箱体本身为带夹层和填料的多层隔音结构,从箱体内传出的气动和机械噪音都很低,当燃气轮机工作时,在箱体外可进行正常交谈。

⑨ "涡轮发动机 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

涡轮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2007-03-05 10:11:03|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

涡轮喷气发动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所有的飞机都采用活塞式发动机作为飞机的动力,这种发动机本身并不能产生向前的动力,而是需要驱动一副螺旋桨,使螺旋桨在空气中旋转,以此推动飞机前进。这种活塞式发动机+螺旋桨的组合一直是飞机固定的推进模式,很少有人提出过质疑。

到了三十年代末,尤其是在二战中,由于战争的需要,飞机的性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飞行速度达到700-800公里每小时,高度达到了10000米以上,但人们突然发现,螺旋桨飞机似乎达到了极限,尽管工程师们将发动机的功率越提越高,从1000千瓦,到2000千瓦甚至3000千瓦,但飞机的速度仍没有明显的提高,发动机明显感到“有劲使不上”。

问题就出在螺旋桨上,当飞机的速度达到800公里每小时,由于螺旋桨始终在高速旋转,桨尖部分实际上已接近了音速,这种跨音速流场的直接后果就是螺旋桨的效率急剧下降,推力下降,同时,由于螺旋桨的迎风面积较大,带来的阻力也较大,而且,随着飞行高度的上升,大气变稀薄,活塞式发动机的功率也会急剧下降。这几个因素合在一起,决定了活塞式发动机+螺旋桨的推进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要想进一步提高飞行性能,必须采用全新的推进模式,喷气发动机应运而生。

喷气推进的原理大家并不陌生,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在物体上的力都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喷气发动机在工作时,从前端吸入大量的空气,燃烧后高速喷出,在此过程中,发动机向气体施加力,使之向后加速,气体也给发动机一个反作用力,推动飞机前进。事实上,这一原理很早就被应用于实践中,我们玩过的爆竹,就是依靠尾部喷出火药气体的反作用力飞上天空的。

早在1913年,法国工程师雷恩.洛兰就获得了一项喷气发动机的专利,但这是一种冲压式喷气发动机,在当时的低速下根本无法工作,而且也缺乏所需的高温耐热材料。1930年,弗兰克.惠特尔取得了他使用燃气涡轮发动机的第一个专利,但直到11年后,他的发动机在完成其首次飞行,惠特尔的这种发动机形成了现代涡轮喷气发动机的基础。

现代涡轮喷气发动机的结构由进气道、压气机、燃烧室、涡轮和尾喷管组成,战斗机的涡轮和尾喷管间还有加力燃烧室。涡轮喷气发动机仍属于热机的一种,就必须遵循热机的做功原则:在高压下输入能量,低压下释放能量。因此,从产生输出能量的原理上讲,喷气式发动机和活塞式发动机是相同的,都需要有进气、加压、燃烧和排气这四个阶段,不同的是,在活塞式发动机中这4个阶段是分时依次进行的,但在喷气发动机中则是连续进行的,气体依次流经喷气发动机的各个部分,就对应着活塞式发动机的四个工作位置。

空气首先进入的是发动机的进气道,当飞机飞行时,可以看作气流以飞行速度流向发动机,由于飞机飞行的速度是变化的,而压气机适应的来流速度是有一定的范围的,因而进气道的功能就是通过可调管道,将来流调整为合适的速度。在超音速飞行时,在进气道前和进气道内气流速度减至亚音速,此时气流的滞止可使压力升高十几倍甚至几十倍,大大超过压气机中的压力提高倍数,因而产生了单靠速度冲压,不需压气机的冲压喷气发动机。

进气道后的压气机是专门用来提高气流的压力的,空气流过压气机时,压气机工作叶片对气流做功,使气流的压力,温度升高。在亚音速时,压气机是气流增压的主要部件。

从燃烧室流出的高温高压燃气,流过同压气机装在同一条轴上的涡轮。燃气的部分内能在涡轮中膨胀转化为机械能,带动压气机旋转,在涡轮喷气发动机中,气流在涡轮中膨胀所做的功正好等于压气机压缩空气所消耗的功以及传动附件克服摩擦所需的功。经过燃烧后,涡轮前的燃气能量大大增加,因而在涡轮中的膨胀比远小于压气机中的压缩比,涡轮出口处的压力和温度都比压气机进口高很多,发动机的推力就是这一部分燃气的能量而来的。

从涡轮中流出的高温高压燃气,在尾喷管中继续膨胀,以高速沿发动机轴向从喷口向后排出。这一速度比气流进入发动机的速度大得多,使发动机获得了反作用的推力。

一般来讲,当气流从燃烧室出来时的温度越高,输入的能量就越大,发动机的推力也就越大。但是,由于涡轮材料等的限制,目前只能达到1650K左右,现代战斗机有时需要短时间增加推力,就在涡轮后再加上一个加力燃烧室喷入燃油,让未充分燃烧的燃气与喷入的燃油混合再次燃烧,由于加力燃烧室内无旋转部件,温度可达2000K,可使发动机的推力增加至1.5倍左右。其缺点就是油耗急剧加大,同时过高的温度也影响发动机的寿命,因此发动机开加力一般是有时限的,低空不过十几秒,多用于起飞或战斗时,在高空则可开较长的时间。

随着航空燃气涡轮技术的进步,人们在涡轮喷气发动机的基础上,又发展了多种喷气发动机,如根据增压技术的不同,有冲压发动机和脉动发动机;根据能量输出的不同,有涡轮风扇发动机、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涡轮轴发动机和螺桨风扇发动机等。

喷气发动机尽管在低速时油耗要大于活塞式发动机,但其优异的高速性能使其迅速取代了后者,成为航空发动机的主流。

⑩ 简述汽车发动机和底盘主要构造及各部分功能

一、发动机主要构造及各部分功能:

1、气缸体

缸体是构成发动机的骨架,是发动机各机构和各系统的安装基础,其内、外安装着发动机的所有主要零件和附件,承受各种载荷。

2、爆震传感器

发动机发生爆震时,爆震传感器把发动机的机械振动转变为信号电压送至ECU。ECU根据其内部事先储存的点火及其他数据,及时计算修正点火提前角,去调整点火时间,防止爆震的发生。

3、火花塞

通过电极之间的放电现象产生火花,汽油发动机是通过燃料和混合气体的适时燃烧使之产生动力,但是作为燃料的汽油即使处于高温环境下也很难自燃,要想使其适时燃烧有必要用“火”来点燃。这里说的火花点火便是“火花塞”的作用。

4、分电器

汽油发动机点火系统中按气缸点火次序定时的将高压电流传至各气缸火花塞的部件。

5、缸线

缸线是传统点火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点火线圈把能量传给火花塞的介质。

6、活塞

发动机好比是汽车的“心脏”,而活塞则可以理解为是发动机的“中枢”。每个活塞的裙体处都有三条皱纹,是为了安装两道气环和一道油环,且气环在上。在装配时,两道气环的开口需要错开,起到密封的作用。油环的作用主要是刮除飞溅到缸壁上的多余润滑油,并将润滑油刮布均匀。

7、机滤

机滤全称机油滤清器,它的作用是去除机油中的灰尘、金属颗粒、碳沉淀物和煤烟颗粒等杂质,保护发动机。

8、机油冷却器

机油冷却器的作用是冷却润滑油,保持油温在正常工作范围之内。

9、节气门

节气门是控制空气进入发动机的一道可控阀门,气体进入进气管后会和汽油混合成可燃混合气,从而燃烧做工。

10、节温器

节温器是根据冷却水温度的高低自动调节进入散热器的水量,改变水的循环范围,以调节冷却系的散热能力,保证发动机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工作。

11、冷却系统

冷却系的主要功用是把受热零件吸收的部分热量及时散发出去,保证发动机在最适宜的温度状态下工作。

12、喷油嘴

喷油嘴是个简单的电磁阀,当电磁线圈通电时,产生吸力,针阀被吸起,打开喷孔,燃油经针阀头部的轴针与喷孔之间的环形间隙高速喷出,形成雾状,利于燃烧充分。

13、平衡轴

平衡轴让发动机工作起来更加平稳、顺畅。平衡轴技术是一项结构简单并且非常实用发动机技术,它可以有效减缓整车振动,提高驾驶的舒适性。

14、起动系统

为了使静止的发动机进入工作状态,必须先用外力转动发动机曲轴,使活塞开始上下运动,气缸内吸入可燃混合气,然后依次进入后续的工作循环。而依靠的这个外力系统就是启动系统。

15、气门

气门的作用是专门负责向发动机内输入燃料并排出废气。

16、曲柄连杆机构

曲柄连杆机构是发动机实现工作循环,完成能量转换的主要运动零件。

17、曲轴

曲轴是发动机的主要旋转机构,它担负着将活塞的上下往复运动转变为自身的圆周运动,且通常我们所说的发动机转速就是曲轴的转速。

18、润滑系统

润滑系统的功用就是在发动机工作时连续不断地把数量足够、温度适当的洁净机油输送到全部传动件的摩擦表面,并在摩擦表面之间形成油膜,实现液体摩擦,从而减小摩擦阻力、降低功率消耗、减轻机件磨损,以达到提高发动机工作可靠性和耐久性的目的。

19、中冷器

中冷器一般只有在安装了涡轮增压的车才能看到。

发动机保养注意事项:

1、清理空气滤清器

空气滤清器直接关系到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发动机的进气问题,广本经销店的经理告诉记者说,车辆只在城市中行驶,空气滤清器还不会堵塞,但是汽车如果在灰尘较多的路面上行驶后,就需要特别关注一下空气滤清器的清洁问题了。

如果空气滤清器发生堵塞或积尘过多就会致使发动机进气不畅,而且大量的灰尘进入汽缸,会加快汽缸积炭速度,使发动机点火不畅,动力不足,车辆的油耗就自然会升高。

如果在正常的城市公路上行驶,空气滤清器在汽车行驶5000公里时就应该进行检查,如果滤清器上积尘过多,可以考虑用压缩空气从滤芯内部向外吹,将灰尘吹净。但压缩空气的压力也不能过高,以防滤纸被损坏。他告诉记者,在清洁空气滤清器时切不可用水或油,以防止油水浸染滤芯。

2、驱除节气门油泥

节气门处油泥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是燃料燃烧的废气在节气门处形成积碳;再就是没有被空气滤清器过滤的杂质在节气门处残留形成。油泥多了进气会产生气阻,从而导致油耗的增加。车一般在行驶1万到2万公里时就应该对节气门进行清洗。

3、清洗喷油嘴积碳

因为燃烧室容易产生积碳,而积炭会导致启动困难;喷油嘴积炭也会导致油道堵塞、汽油喷射变形、雾化差,燃油消耗自然也会增大。

对于燃烧室的清洗可以采用专用退炭剂,使燃烧室和喷油嘴上的积炭软化并与零件表面脱离,然后将软化的积炭除去。这种除炭方法效果好,比起以前直接擦拭相比有不损伤零件表面等优点,并且除炭的效率也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阅读全文

与发动机涡轮附件传动装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净水器接燃气阀门 浏览:714
1t机械硬盘供电多少 浏览:637
上楼搬运助力机械装置 浏览:913
自动剪线绷缝机装置 浏览:671
2子宫有哪些固定装置各起什么作用 浏览:589
机械搅拌通风发酵罐是怎么工作的 浏览:455
青岛巨型抛光设备哪里有 浏览:144
天然气管道外面的阀门在哪个位置 浏览:396
crv仪表盘出现扳手什么意思 浏览:618
开料机自动上下料装置 浏览:7
莱州东升阀门厂有限公司 浏览:379
单个轴承晃动怎么解决 浏览:739
cad煤气管道阀门 浏览:992
店透视工具箱准吗 浏览:438
机械制造厂有多少车间 浏览:116
帕萨特仪表灯暗怎么调 浏览:286
超声波为什么不能用塑料模 浏览:566
慈溪健身器材怎么样 浏览:381
汽车仪表显示六角花表示什么 浏览:709
小区为什么没有水表阀门 浏览: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