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基于单片机的无功自动补偿装置

基于单片机的无功自动补偿装置

发布时间:2022-10-05 01:53:45

㈠ jkl5cf 无功功率自动补偿器使用说明(调试说明书)

无功功率补偿控制器有三种采样方式,功率因数型、无功功率型、无功电流型。选择那一种物理控制方式实际上就是对无功功率补偿控制器的选择。控制器是无功补偿装置的指挥系统,采样、运算。

发出投切信号,参数设定、测量、元件保护等功能均由补偿控制器完成。十几年来经历了由分立元件--集成线路--单片机--DSP芯片一个快速发展的过程,其功能也愈加完善。就国内的总体状况,由于市场的需求量很大,生产厂家也愈来愈多。

其性能及内在质量差异很大,很多产品名不符实,在选用时需认真对待。在选用时需要注意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国内生产的控制器其名称均为"XXX无功功率补偿控制器",名称里出现的"无功功率"的含义不是这台控制器的采样物理量。采样物理量取决于产品的型号,而不是产品的名称。


(1)基于单片机的无功自动补偿装置扩展阅读:

对功率因数测量的灵敏度最好要达到0.001。准确地说,应该是对相位差的测量要求,因为测量无功功率并不需要使用功率因数值。这里要强调一点,对无功电流的计算应该使用Iq=I×sinφ的公式来进行计算,而sinφ的值应该根据相位差的值直接进行计算。

不能使用sinφ=(1-cosφ2)1/2的公式计算,否则当相位差在0度附近时,cosφ的微小变化会导致sinφ的很大变化,导致sinφ的值误差太大。

例如cosφ=0.99时,对应的相位差是8.1度,对应的sinφ值为0.14,意味着0—0.14之间其他sinφ值检测不到。

对相位差的测量要求达到整个-180—+180度范围。有一些控制器具有电流互感器接反的自动识别功能,这种控制器以有功必须为正值来判断互感器的正反,相当于-90—+90度范围,这就可能以下的问题:

(1)当负荷处于发电状态时会出现检测错误。

(2)当负荷为纯电感或纯电容时,由于有功电流约等于零,可能会将电感误判断为电容或者将电容误判断为电感。

而负荷为纯电容的状态经常会出现,例如负荷为单一大负荷而负荷停机时,无功补偿电容器尚在运行,于是变压器二次电流就变为纯电容电流,如果将这个电流误判为电感电流,控制器就会继续投入电容器,直至将所有的电容器全部投入运行,造成严重的过补偿现象。

㈡ jkL5CE智能无功功率自动补偿控制器的参数是怎样预置的

㈢ 无功功率自动控制补偿装置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装置依据A相电流、BC相电压来判断需要投退电容器组数

装置控制内部投退每一回路电容的继电器开闭是靠单片机分析计算,输出控制信号控制继电器开闭

㈣ 无功补偿装置由哪些元器件组成啊

嘿嘿

在我们从事无功补偿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的31年里,常常有新手向我们提类似的求助。这样:
无功补偿装置,主要构成元件有:
1、无功补偿控制器,这是补偿装置的大脑,它完成对线路的无功功率或功率因数的测量,控制电容器的投入或切除,并担负检测线路电压电流等功能,在电参数异常的时候,保护整个装置不被损坏。
2、并联电容器,这是补偿装置的执行元件,用来补偿线路的感性无功。
3、电容器开关,执行电容器投入线路工作,或从线路中切除而退出工作。常见的有接触器、复合开关、可控硅模块等三大类型,依据用户现场情况确定采用那一类。
4、保险座,用来保护电容器不要出现过电流,因为有谐波或其它原因时,电容器的工作电流可能增大,超出额定电流,这时需要吧电容器退出来,以免发热而损坏。现在也有用或空气开关代替的,比保险丝方便。
5、其它辅助元件:比如,电压表、电流表、电流互感器、电抗器、指示灯,等等。
你可以搜索补偿装置的图纸,上面很清楚,一看就全部明白了,比几千个文字还清楚。图纸网上很多的。

多说几句:

补偿柜的技术很成熟,元件也很成熟,所以大量的小厂甚至路边小电器店也敢做补偿柜,这个是很要命的事情,因为行业的技术成熟,不代表生产者工艺和技术成熟,不代表生产者不用伪劣元件和材料,特别是大量低价山寨的补偿控制器充斥市场,价格看上去很诱人,但是一次无功罚/款就够你受了。

无功补偿,是国家提倡的节能技术,但是专业性较强,需要专业人员来做。更多关于无功补偿、功率因数等等问题和资料,可以四芯或到这里来查找和讨论,这里有一帮读过大学的电工老头,干不了多少事情了,但是都以帮助年轻人为乐。

㈤ 什么叫智能型无功补偿控制器

我是设计院的,我们单位现在补偿一般选择WMRC07!
下面是他的特点! 既然你做毕业设计,那我就把我以前整理的无功补偿的都发给你吧!

WMRC07模块化智能无功补偿装置,装置主要特点有:
(1)模块化结构。将数据检测、投切机构、电容器、保护、通信等所有功能元件集成在一个单元内,形成标准化模块,结构与功能模块化,根据用户不同要求自由组合,便于设备在使用现场的维修与调整。
(2)先进的智能投切装置。可控硅和路由无功耗开关无缝软连接,采用微机智能控制,实现过零投切,投切成功后,无功耗开关投入,可控硅再退出,运行功耗低、涌流小、谐波影响微弱,可控硅、无功耗开关和控制电路的使用寿命长。
(3)通信。充分地考虑设备的可持续性使用,采用标准的R$232、R$485接口,也可根据用户特殊要求配置Mc)dem、现场总线、红外、蓝牙等,与配网自动化装置有机结合。(4)采用智能型无功控制策略。以无功功率为控制物理量,以用户设定的功率因数为投切参考值,静态补偿与动态补偿相结合,三相共补与分相补偿相结合,稳态补偿号陕速跟踪补偿相结合,依据模糊控制理论智能选择电容器组合,自动及时地投切电容器补偿无功功率容量。根据配电装置三相中每一相无功功率的大小智能选择电容器组合,依据“取平补齐"的原则投人电网,提高补偿精度。电压智能控制,以无功功率为投切限值,可设置投切延时,延时时间可调,既可支持快速跟踪无功补偿,也可支持稳态补偿。
(5)采集三相电压、三相电流信号、零序电压、零序电流及设备本身工况等数据,在线跟踪装置中无功的变化,依据模糊控制理论智能选择电容器组合,同时可对自身故障进行自诊断,通过显示屏和通信口可直接显示输出故障及其故障类型,利于现场故障查找和确诊。(6)高功率密度,融合电力电子、通信、计算机众多先进技术,模块体积小,功率密度高,一台无功补偿柜最大单柜容量达1000Kvar,单装置最大补偿容量达1100Kvar,单装置间可联网组成最大补偿容量11000Kvar。

无功功率补偿控制器
无功功率补偿控制器有三种采样方式,功率因数型、无功功率型、无功电流型。选择那一种物理控制方式实际上就是对无功功率补偿控制器的选择。控制器是无功补偿装置的指挥系统,采样、运算、发出投切信号,参数设定、测量、元件保护等功能均由补偿控制器完成。十几年来经历了由分立元件--集成线路--单片机--DSP芯片一个快速发展的过程,其功能也愈加完善。就国内的总体状况,由于市场的需求量很大,生产厂家也愈来愈多,其性能及内在质量差异很大,很多产品名不符实,在选用时需认真对待。在选用时需要注意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国内生产的控制器其名称均为"XXX无功功率补偿控制器",名称里出现的"无功功率"的含义不是这台控制器的采样物理量。采样物理量取决于产品的型号,而不是产品的名称。
1.功率因数型控制器
功率因数用cosΦ表示,它表示有功功率在线路中所占的比例。当cosΦ=1时,线路中没有无功损耗。提高功率因数以减少无功损耗是这类控制器的最终目标。这种控制方式也是很传统的方式,采样、控制也都较容易实现。
* "延时"整定,投切的延时时间,应在10s-120s范围内调节 "灵敏度"整定,电流灵敏度,不大于0-2A 。
* 投入及切除门限整定,其功率因数应能在0.85(滞后)-0.95(超前)范围内整定。
* 过压保护设量
* 显示设置、循环投切等功能
这种采样方式在运行中既要保证线路系统稳定、无振荡现象出现,又要兼顾补偿效果,这是一对矛盾,只能在现场视具体情况将参数整定在较好的状态下工作。即使调整的较好,也无法祢补这种方式本身的缺陷,尤其是在线路重负荷时。举例说明:设定投入门限;cosΦ=0.95(滞后)此时线路重载荷,即使此时的无功损耗已很大,再投电容器组也不会出现过补偿,但cosΦ只要不小于0.95,控制器就不会再有补偿指令,也就不会有电容器组投入,所以这种控制方式建议不做为推荐的方式。
2. 无功功率(无功电流)型控制器
无功功率(无功电流)型的控制器较完善的解决了功率因数型的缺陷。一个设计良好的无功型控制器是智能化的,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能兼顾线路的稳定性及检测及补偿效果,并能对补偿装置进行完善的保护及检测,这类控制器一般都具有以下功能:
* 四象限操作、自动、手动切换、自识别各路电容器组的功率、根据负载自动调节切换时间、谐波过压报警及保护、线路谐振报警、过电压保护、线路低电流报警、电压、电流畸变率测量、显示电容器功率、显示cosΦ、U、I、S、P、Q及频率。
由以上功能就可以看出其控制功能的完备,由于是无功型的控制器,也就将补偿装置的效果发挥得淋漓尽致。如线路在重负荷时,那怕cosΦ已达到0.99(滞后),只要再投一组电容器不发生过补,也还会再投入一组电容器,使补偿效果达到最佳的状态。采用DSP芯片的控制器,运算速度大幅度提高,使得富里叶变换得到实现。当然,不是所有的无功型控制器都有这么完备的功能。国内的产品相对于国外的产品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3. 用于动态补偿的控制器
对于这种控制器要求就更高了,一般是与触发脉冲形成电路一并考虑的,要求控制器抗干扰能力强,运算速度快,更重要的是有很好的完成动态补偿功能。由于这类控制器也都基于无功型,所以它具备静态无功型的特点。
目前,国内用于动态补偿的控制器,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有较大的差距,一是在动态响应时间上较慢,动态响应时间重复性不好;二是补偿功率不能一步到位,冲击电流过大,系统特性容易漂移,维护成本高、造成设备整体投资费用高。另外,相应的国家标准也尚未见到,这方面落后于发展。
三、滤波补偿系统
由于现代半导体器件应用愈来愈普遍,功率也更大,但它的负面影响就是产生很大的非正弦电流。使电网的谐波电压升高,畸变率增大,电网供电质量变坏。
如果供电线路上有较大的谐波电压,尤其5次以上,这些谐波将被补偿装置放大。电容器组与线路串联谐振,使线路上的电压、电流畸变率增大,还有可能造成设备损坏,再这种情况下补偿装置是不可使用的。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在电容器组串接电抗器来组成谐波滤波器。滤波器的设计要使在工频情况下呈容性,以对线路进行无功补偿,对于谐波则为感性负载,以吸收部分谐波电流,改善线路的畸变率。增加电抗器后,要考虑电容端电压升高的问题。
滤波补偿装置即补偿了无功损耗又改善了线路质量,虽然成本提高较多,但对于谐波成分较大的线路还是应尽量考虑采用,不能认为装置一时不出问题就认为没有问题存在。很多情况下,采用五次、七次、十一次或高通滤波器可以在补偿无功功率的同时,对系统中的谐波进行消除。
无功动态补偿装置工作原理与结构特点
无功动态补偿装置由控制器、晶闸管、并联电容器、电抗器、过零触发模块、放电保护器件等组成。装置实时跟踪测量负荷的电压、电流、无功功率和功率因数,通过微机进行分析,计算出无功功率并与预先设定的数值进行比较,自动选择能达到最佳补偿效果的补偿容量并发出指令,由过零触发模块判断双向可控硅的导通时刻,实现快速、无冲击地投入并联电容器组。
例子:
一、SLTF型低压无功动态补偿装置:适用于交流50 Hz、额定电压在660 V以下,负载功率变化较大,对电压波动和功率因数有较高要求的电力、汽车、石油、化工、冶金、铁路、港口、煤矿、油田等行业。
基本技术参数及工作环境:
环境温度:-25oC~+40oC(户外型);-5oC~+40oC (户内型),最大日平均温度30oC
海拔高度:1000 m
相对湿度:< 85% (+25oC)
最大降雨:50 mm/10 min
安装环境:周围介质无爆炸及易燃危险、无足以损坏绝缘及腐蚀金属的气体、无导电尘埃。无剧烈震动和颠簸,安装倾斜度<5%。
技术指标:额定电压:220 V、380 V(50 Hz)
判断依据:无功功率、电压
响应时间:< 20 ms
补偿容量:90 kvar~900 kvar
允许误差:0~10%
二、SHFC型高压无功自动补偿装置:适用于6kV~10kV变电站,可在I段和II段母线上任意配置1~4组电容器,适应变电站的各种运行方式。
基本技术参数及工作环境:
正常工作温度:-15~+50oC,相对湿度<85%,海拔高度:2000 m
技术指标:额定电压:6 kV~10 kV
交流电压取样:100 V (PT二次线电压)
交流电流取样:0~5 A(若 PT 取 10 kV 侧二次 A、C 线电压时,CT 应取 B 相电流)
电压整定值:6~6.6 kV 10~11 kV 可调
电流互感器变比:200~5000 /5 A 可调
动作间隔时间;1~60 min可调
动作需系统稳定时间:2~10 min可调
功率因数整定:0.8~0.99 可调
技术特征:电压优先:按电压质量要求自动投切电容器,使母线电压始终处于规定范围。
自动补偿:依据无功大小自动投切电容器组,使系统不过压、不过补、无功损耗始终处于最小的状态。
记录监测:可自动或随时调出监测数据、运行记录、电压合格率统计表等 (选配)。
智能控制:在自动发出各动作控制指令之前,首先探询动作后可能出现的所有超限定值,减少动作次数。
异常报警闭锁:当电容器控制回路继保动作、拒动和控制器失电时发出声光报警,显示故障部位和闭锁出口。
安全防护:手动可退出任一电容器组的自投状态,控制器自动闭锁并退出控制。
模糊控制:当系统处于电压合格范围的高端且在特定环境时如何实施综控原则是该系列产品设计的难点。由于现场诸多因素,如配置环境、受电状况、动作时间、用户对动作次数的限制等 而引起频繁动作是用户最为担扰的。应用模糊控制正是考虑了以上诸多因素而使这一“盲区”得到合理解决。

㈥ 无功补偿的装置

选择哪一种补偿方式,还要依电网的状况而定,首先对所补偿的线路要有所了解,对于负荷较大且变化较快的工况,电焊机、电动机的线路采用动态补偿,节能效果明显。对于负荷相对平稳的线路应采用静态补偿方式,也可使用动态补偿装置。一般电焊工作时间均在几秒钟以上,电动机启动也在几秒钟以上,而动态补偿的响应时间在几十毫秒,按40毫秒考虑则从40毫秒到5秒钟之内是一个相对的稳态过程,动态补偿装置能完成这个过程。 无功功率补偿控制器有三种采样方式,功率因数型、无功功率型、无功电流型。选择那一种物理控制方式实际上就是对无功功率补偿控制器的选择。控制器是无功补偿装置的指挥系统,采样、运算、发出投切信号,参数设定、测量、元件保护等功能均由补偿控制器完成。十几年来经历了由分立元件--集成线路--单片机--DSP芯片一个快速发展的过程,其功能也愈加完善。就国内的总体状况,由于市场的需求量很大,生产厂家也愈来愈多,其性能及内在质量差异很大,很多产品名不符实,在选用时需认真对待。在选用时需要注意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国内生产的控制器其名称均为"XXX无功功率补偿控制器",名称里出现的"无功功率"的含义不是这台控制器的采样物理量。采样物理量取决于产品的型号,而不是产品的名称。
1.功率因数型控制器
功率因数用cosΦ表示,它表示有功功率在线路中所占的比例。当cosΦ=1时,线路中没有无功损耗。提高功率因数以减少无功损耗是这类控制器的最终目标。这种控制方式也是很传统的方式,采样、控制也都较容易实现。
* "延时"整定,投切的延时时间,应在10s-120s范围内调节 "灵敏度"整定,电流灵敏度,不大于0-2A 。
* 投入及切除门限整定,其功率因数应能在0.85(滞后)-0.95(超前)范围内整定。
* 过压保护设量
* 显示设置、循环投切等功能
这种采样方式在运行中既要保证线路系统稳定、无振荡现象出现,又要兼顾补偿效果,这是一对矛盾,只能在现场视具体情况将参数整定在较好的状态下工作。即使调整的较好,也无法祢补这种方式本身的缺陷,尤其是在线路重负荷时。举例说明:设定投入门限;cosΦ=0.95(滞后)此时线路重载荷,即使此时的无功损耗已很大,再投电容器组也不会出现过补偿,但cosΦ只要不小于0.95,控制器就不会再有补偿指令,也就不会有电容器组投入,所以这种控制方式建议不做为推荐的方式。
2. 无功功率(无功电流)型控制器
无功功率(无功电流)型的控制器较完善的解决了功率因数型的缺陷。一个设计良好的无功型控制器是智能化的,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能兼顾线路的稳定性及检测及补偿效果,并能对补偿装置进行完善的保护及检测,这类控制器一般都具有以下功能:
* 四象限操作、自动、手动切换、自识别各路电容器组的功率、根据负载自动调节切换时间、谐波过压报警及保护、线路谐振报警、过电压保护、线路低电流报警、电压、电流畸变率测量、显示电容器功率、显示cosΦ、U、I、S、P、Q及频率。
由以上功能就可以看出其控制功能的完备,由于是无功型的控制器,也就将补偿装置的效果发挥得淋漓尽致。如线路在重负荷时,那怕cosΦ已达到0.99(滞后),只要再投一组电容器不发生过补,也还会再投入一组电容器,使补偿效果达到最佳的状态。采用DSP芯片的控制器,运算速度大幅度提高,使得富里叶变换得到实现。当然,不是所有的无功型控制器都有这么完备的功能。国内的产品相对于国外的产品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3. 用于动态补偿的控制器
对于这种控制器要求就更高了,一般是与触发脉冲形成电路一并考虑的,要求控制器抗干扰能力强,运算速度快,更重要的是有很好的完成动态补偿功能。由于这类控制器也都基于无功型,所以它具备静态无功型的特点。
国内用于动态补偿的控制器,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有较大的差距,一是在动态响应时间上较慢,动态响应时间重复性不好;二是补偿功率不能一步到位,冲击电流过大,系统特性容易漂移,维护成本高、造成设备整体投资费用高。另外,相应的国家标准也尚未见到,这方面落后于发展。 由于现代半导体器件应用愈来愈普遍,功率也更大,但它的负面影响就是产生很大的非正弦电流。使电网的谐波电压升高,畸变率增大,电网供电质量变坏。
如果供电线路上有较大的谐波电压,尤其5次以上,这些谐波将被补偿装置放大。电容器组与线路串联谐振,使线路上的电压、电流畸变率增大,还有可能造成设备损坏,再这种情况下补偿装置是不可使用的。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在电容器组串接电抗器来组成谐波滤波器。滤波器的设计要使在工频情况下呈容性,以对线路进行无功补偿,对于谐波则为感性负载,以吸收部分谐波电流,改善线路的畸变率。增加电抗器后,要考虑电容端电压升高的问题。
滤波补偿装置即补偿了无功损耗又改善了线路质量,虽然成本提高较多,但对于谐波成分较大的线路还是应尽量考虑采用,不能认为装置一时不出问题就认为没有问题存在。很多情况下,采用五次、七次、十一次或高通滤波器可以在补偿无功功率的同时,对系统中的谐波进行消除。
(三)无功动态补偿装置工作原理与结构特点:
一般无功动态补偿装置由控制器、晶闸管、并联电容器、电抗器、过零触发模块、放电保护器件等组成。装置实时跟踪测量负荷的电压、电流、无功功率和功率因数,通过微机进行分析,计算出无功功率并与预先设定的数值进行比较,自动选择能达到最佳补偿效果的补偿容量并发出指令,由过零触发模块判断双向可控硅的导通时刻,实现快速、无冲击地投入并联电容器组。

㈦ 求教 无功功率自动补偿装置 的工作原理,安装方法及电脑无功功率自动补偿控制器的使用说明方法……

无功补偿的基本原理
一般在系统中所说的无功负载大部是感性无功负载,把具有容性功率负荷的装置与感性功率负荷并联接在同一电路,当感性无功负载吸收能量时,容性负载释放能量,而感性负载释放能量时,容性负荷却在吸收能量,能量在容性负载和感性负载之间交换,这样容性负载所吸收的无功功率可以从容性负荷装置输出的无功功率中得到补偿,无功功率就地平衡掉,以降低线路损失,提高带载能力,降低电压损失及缓解发电厂的供电压力,这就是无功补偿的基本原理。
★ 相位分析无功补偿的基本原理
电感负载中电流IL滞后电压90°,而纯电容的电流Ic则超前电压90°,如图所示。电容中的电流与电感中的电流相位相差180°,可以相互抵消。
电力系统中的负载大部分是感性负载,因此总电流I将滞后电压一个角度Φ1,如果将并联电容器与负载并联,这时I′=I+IC,电容器的电流将抵消一部分电感电流,从而使总电流从I降低到I′,相位角由Φ1减少为Φ2,可以提高功率因数,无功就地平衡掉。

㈧ 智能无功功率自动补偿控制器怎样使用安装

无功功率自动补偿控制器是依据JB/T9663-1999国家最新专业标准设计,可与各种型号低压静电电容屏专配套使用,能实属时监测电网的功率因数和无功电流进行自动投切电容器补偿。 本公司根据用户的需求,共开发了,JKG2B,JKL1B,JKL5C等七种系列的智能无功功率自动补偿控制器,其型号产品采用了高性能单片机,增加了断电记忆功能,具有自动复位、抗干扰性能强、运行稳定可靠、补偿精度高、外形美观、调试简单等特点。动态型JKLD5C产品采用了新型单片机,具有输出DC9V-12V直流信号控制动态无触点补偿控制开关或控制过零触发板触发双向可控安装及开孔尺寸
JKL系列控制器外型的安装为嵌装式外壳结构,侧面设安装孔,紧固附件的挂钩插入孔内,旋附件上螺丝即把控制器固定在屏上(特殊要求可协商订货)。硅对电容器进行快速投切,(过零无干扰投切)。型号说明正常工作条件
海拔高度:≤2000m
环境温度:-25℃~+40℃
相对湿度:20℃时≤90%
周围环境:无易燃、易爆、导电尘埃,无腐蚀性气体。
安装处无剧烈振动。

阅读全文

与基于单片机的无功自动补偿装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净水器接燃气阀门 浏览:714
1t机械硬盘供电多少 浏览:637
上楼搬运助力机械装置 浏览:913
自动剪线绷缝机装置 浏览:671
2子宫有哪些固定装置各起什么作用 浏览:589
机械搅拌通风发酵罐是怎么工作的 浏览:455
青岛巨型抛光设备哪里有 浏览:144
天然气管道外面的阀门在哪个位置 浏览:396
crv仪表盘出现扳手什么意思 浏览:618
开料机自动上下料装置 浏览:7
莱州东升阀门厂有限公司 浏览:379
单个轴承晃动怎么解决 浏览:739
cad煤气管道阀门 浏览:992
店透视工具箱准吗 浏览:438
机械制造厂有多少车间 浏览:116
帕萨特仪表灯暗怎么调 浏览:286
超声波为什么不能用塑料模 浏览:566
慈溪健身器材怎么样 浏览:381
汽车仪表显示六角花表示什么 浏览:709
小区为什么没有水表阀门 浏览:76